分卷阅读-一点三口言(93)
一堆人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三两下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都落干净了。
哦。元满了然的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
是呢么!有村民气急败坏的说:安家不要脸,说话不算数,说好呢年年都会收药呢!现在防这种整!个怕他那点破事.............
这个村民话还没有说完,被旁边的人拍了一下,意识到了自己的口无遮拦,瞬间就噤声了。
元满和穆凡尘对视一眼,没有多问,穆凡尘继续低头记着,元满仰着笑脸,继续和众人说话,眼见日头偏西,起了暮色,穆凡尘才收了笔,接下来两人按着一成的量,给了定金,又各自拿了些些药材,装了一小袋,说是要拿回去验验货,要是货好,三天之后就来拿,结清余款,若是不好,就来取回定金。
有理有据,村民们也没有反对,想留人吃饭,被元满婉拒了,见留不住人,就高高兴兴的给人送出了村。
等元满和穆凡尘一走,就有胆子小的村民上来问村长说:村长,今天这个事情个要挨安家说声呢?
说哪样说?村长一巴掌拍他脑门上:他都断你财路了,有哪样好说呢?
可是不说呢话,要是着安家发现咋整?
大家都是自己人,一起赚钱,他又不是神仙?他咋会认得?大家记住啊!今天这两个人没有来过!等他们拿了药走,我们就当没有见过他们!
好!
元满和穆凡尘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穆凡尘掂了掂手里的包裹,忍不住笑出声来:你还真厉害,几句话就能把价钱压下来这么多。纵使穆凡尘已经见识过她还价的本事还是忍不住惊叹。
穆凡尘也是有点本事的,这奇奇怪怪的官方方言愣是让他听着听着给听顺耳了,虽然不敢说完全听懂,但是好歹能七七八八的领悟到个意思。
不是我厉害。元满打了一个呵欠解释说:是他们欺生,觉得我们好欺负就敢漫天要价,后面发现我懂就怂了,价钱自然也就下来了,不然,再让叶疏林他们吃几天清水面,你觉得他们会不会揍你?那狮子大开口的要价,元满听的时候差点没笑出声来,还真敢开口,明明会说官话,却用方言,不就是想着能糊弄他们吗?他们这是觉得是一回子买卖能多敲一点是一点吗?小心思还真不少,可惜,碰上了她,她就稍微压了那么一点点价。
元满说这话也是客气了,她给人还价都给人还哭了,人都差点跪下就不用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了,再有,这话一听,就是又想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推了。
穆凡尘也是无奈了,那四个现在怎么那么听元满的话?元满说是他那就只能是他了,所以穆凡尘也没有做无谓的挣扎,换了个话茬:你这招挺好。
穆凡尘说的是元满吧村民聚集起来,一起询问这件事。
要是只问一个人,针对性太强,被问的那个人会有顾虑,可能不会说实话,或者是不敢说,可是一群人就不一样了,每个人都藏在人群里。
你看他也说了,我说点什么应该没关系的吧?那么多然在那里,你怎么能说是我说的呢?我说的是实话,大家都这么说,我怎么就不能说了。
看,就是这种想法,更何况,元满和穆凡尘可以为他们带来利益,他们不自觉的就会在他们面前伏低做小,这种自上而下的询问,不但能让元满他们的目的不易被察觉,或许还能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多谢夸奖。元满向来不拒绝别人的夸奖的:听出什么了?
穆凡尘冷笑一声:安家算盘打得挺好。
先是有道村民全种上药材,再搞出假药的事情,切断村民的后路,把生意全握在自己手里,安家这是相当于用药材控制住了整个渊明啊。
你就看出这个?
这些村民也是蠢,尝到了甜头,就回不去了,明明发现了不对劲儿还往里跳,都发现了安家见不得人的勾当也不敢拿他怎么样,胆小怕事,活该被安家拿捏得死死的。
蠢?元满笑着摇摇头:他们可不蠢,他们聪明得很,倒是你。元满偏头打量起穆凡尘来:怎么突然天真起来了呢?
被元满这么一说,穆凡尘有些不开心了,可是没有表露出来,反而是反问说:哦?什么意思?
元满也不明说:不如你再想想,他们为什么不去揭发安家?
穆凡尘先是疑惑了一瞬,可是脑子一转,很快就想明白了,看着元满,有些不可思议,可是思来想去,这就是最合理的解释,元满看他的神情就明白他反应过来了,伸伸懒腰,活动一下筋骨:安家虽然把着对外的生意,可是只要安家不倒,安家就要一直收药材,安家只要一直收药材,他们就一直有钱赚,既然能一直有钱赚,那你说,他们为什么不揭发安家呢?
穆凡尘想,元满说的对,这群人不蠢,为了自己的利益,心甘情愿的被他人所奴役,发现了不对劲也不跑,而是衡量之后,选择了利益最大化,这样的人,怎么会蠢呢?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也不是不能理解。
他们若是出卖的只是自己,这本来没什么,可是他们为了自己的快活,伤害了旁人,那就是他们的不对了,说是坏吧,可是事情又不是他们做的,可能他们还无辜呢,这样的心肠,怎么说的,恶心,没错,就是恶心,因果轮回,是真不怕报应在自己身上啊。
可是仔细想想,自己有什么资格说他们吗?好像没有,就是不知道因果轮回,到了自己身上,会是怎么的光景了。
元满说:要是我们猜的真的没错,安家真的背地里不干净,这些人可不是受害者,是帮凶。
安家这边,昨天晚上闹了一遭,安则一夜未眠,在自己房里坐着等消息呢,安以洲把昨天的事情处理妥帖就过来了。
川儿怎么样?安则揉着太阳穴闭目养神。
川儿没事,就是受了点惊吓,我已经让大夫陪着,让小夏把川儿带回去了。安以洲回答说。
那个贼人抓到了吗?
没有。安以洲咬牙切齿道:昨夜从书房一路追到川儿那边,那个人放了火之后就不见了,想来是趁着救火的时候,趁乱跑了。这个人太过狠毒,连婴孩都不放过,等抓到了他,他定要将他千刀万剐以泄心头之恨。
安则说:我听下人说,厨房里少了油?
正是,川儿房内的火能一下子烧那么大,贼人显然是有备而来,人我们是在书房那边发现的,这贼人一路逃窜放火,看来用这个计谋脱身,是早就计划好的。
他很熟悉家中的布局啊。
是,父亲,我会将家中上上下下都排查一遍,只要可疑的,全都会处理掉。安家外人一般进不来,这么熟悉家里的布局,最先怀疑的就是家贼。
书房可有什么损失?
书房中一个隐秘处的窗户被破坏了,贼人逃跑的时候损坏了不少门窗,我已经派人重新换了锁,书房内倒是被翻乱了,可都是些不打紧的,贼人也没拿走什么,有些东西藏的好,他也发现不了,东西我已经取出来重新放好了。
切记不可大意。
是,父亲,等会儿锁弄好之后,我会再去检查一遍。
贼人是谁?可有眉目?
说起这个安以洲也觉得奇怪:护院里有人说,像是御影司的身法。
御影司?安则睁开眼睛看着安以洲:确定吗?他们和御影司并无交集,怎么御影司的人会夜袭安家。
有护院和御影司的人打过交道,据他说,御影司的人都是总督手底下的葫芦教出来的,步行身法都是一个路数,昨晚那个人是其中佼佼。安以洲想了一下,开口说:父亲,我在想,御影司的人上门,是不是和丞相的那个传言有关?
安则看了一眼安以洲,沉默了一下,才开口问说:六爷回信了吗?
回了,说是还有几天就到了。
关着的那个人呢?
已经醒了,就是伤的有些重,还瘫着。
让底下的人下猛药,不用活得太久,能吊着一口气交到六爷手里就行。御影司的人都来了,这种不明不白的东西,还是趁早交出去的好:去找贺终朝,让他来见我。
是。
作者有话要说:
嘻嘻,有人看吗?就想问一下我这个更新速度你们会不会稍微有点点不满意啊?
第108章 (14)算计
下人把安则的口信传过来的时候,贺终朝立马就动身去了安府,先后还不到一刻钟,人就站在安则房门前了,正准备起手叩门,安以洲就把门打开了,贺终朝看见是大舅子,抬手给了一礼,安以洲微微点头算是还了礼就把人领了进去。
贺终朝见了安则连斗篷都没脱就伏首问安:父亲辛苦,不知这么晚父亲找小婿所为何事?
安则抬抬手说:起来吧,一家人,不必在意这些虚礼。
贺终朝闻言起身,将斗篷脱下来放在一旁落了座,安则开口问:小夏和川儿都还好吧?
托父亲的福,已经缓过来了。贺终朝回答。
那就好,说来,丞相也好久没来信了,你这几天得空,送封信问候一下他老人家。安则同贺终朝扯了半天,总算是进了正题:跟丞相说说,尽管忙他老人家的就好,我们这边一切太平,不劳他老人家操心。
贺终朝笑笑回答说:师父他老人家身居高位,自然事忙,手底下的人做得好,自然他就不用费心,反是那些不成器的,才三天两头要师父看着催着,父亲精明强干,自然是不用师父费心的。
妹夫说的哪里话?安以洲把话接上:我们家既受了丞相的恩惠,自然也是要时常惦念着丞相的,说来妹夫的师弟回来了,我们家竟没有给丞相献上贺礼,实在怠慢,近来家中也没什么事情,劳烦妹夫修书一封,便说是由我带着贺礼上门拜贺。
哥哥何必心急?贺终朝笑着说:师父的性子你们也是知道的,低调内敛惯了,即未对外声张此事,就是想求个安静,哥哥贸贸然去了,倒是显得师父心口不一了,外人该如何看待师父啊?
贺终朝轻飘飘的一番说辞下来,把安以洲的打算不动声色的顶了回来,可是这态度已经说出些事情来了,贺终朝话说的滴水不漏,是问不出什么什么事情来的。
安则开口训斥安以洲说:终朝说的在理,再说了,近来传出些闲话来,终朝的那个师弟,是叫顾修谨吧?安则问了贺终朝一嘴,见贺终朝点了头,才回过头来接着说:这个顾修谨可给丞相惹出了不小的麻烦,咱们还是不要去给丞相添乱才好,丞相近来还好吧?既然问不出来,还是明说好了。
劳父亲挂心,不过是小孩子不懂事惹出来些笑话罢了,算不上什么大事。贺终朝回答说。
那便好。安则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一样拍了一下脑袋:你靠我都忘了,把你叫过来,是小夏回去的急,有东西忘了拿了,让你过来帮忙拿回去的,天气不早了,快些拿了,回去休息吧,这些天你也累了,小侯爷他们要找的人可找到了?有什么线索吗?
父亲体恤,找人这事儿,大海捞针的,哪有准话,只得慢慢来不是。
也是,咱们是一家人,要是有什么要帮忙的,你要开口才是。安则说。
父亲放心,小婿记住了。
行了,去吧。安则摆摆手,贺终朝披上斗篷,行了礼就出去了,贺终朝走后,安以洲对安则说:父亲,贺终朝这么拦着我们,看来传言是真的了。
金州苏将军因叛国定罪,却血溅公堂,太子却咬死了是因为顾修谨的原因导致了,两人拉扯半天,太子更是翻出了永州一案,永州谢知义一案虽有谢知恩独女谢梦安作证,却也是死无对证。
恰好两个案子都是顾修谨负责督办,又恰好两个案子都扯上了通敌叛国的罪名,如此一来,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顾修谨出了事,连带着丞相也受到了牵连,这祸事来势汹汹,很难不让人想到那些经久不衰的传言。
安以洲略一思索:父亲的意思是,那些传言,要兑现了?
以洲啊。安则叹了一口气:我从方才就一直在想,这么多年我们相安无事的过来了,就连最繁盛的那段日子,御影司也没人上门,怎么现在御影司的人就来了呢?
皇上和丞相不和的传言由来已久,不,或许这不是传言,毕竟皇上和丞相闹了多少次,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只不过是不说罢了,真正的传言,一个是皇上要废了丞相,还有甚者说,御影司就是为此存在的,另一个就是说丞相要谋朝篡位了。
就是不知道这其中有几分真假,现在看着皇上就这么放任太子找顾修谨的麻烦,有些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么一点,安以洲就明白了安则的意思:父亲准备怎么做?
把东西备好了,只要出了事就把东西交出去,墙倒众人推,倒下去的墙,做个垫脚石,也是不错的。
御影司是皇上的人,只听皇上的话,什么时候出现在什么地方,全是看皇上的心意,若是这次沈书行躲不过去,迎来肯定是毫无胜算,那沈书行对于安则来说,也就没用了,想办法明哲保身才是真的。
就是免不了被扒一层皮了,不过没事,这种情况下,想要全身而退的人才是傻子,天底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在安则看来,既要荣华,就必担险,这个险他担得住,只要不动了根基,他就有本事,东山再起。
安以洲心中有些顾虑:父亲可曾想过?若是真这么做了,被回头反咬一口,该如何是好?沈书行也不是好拿捏的,真有这么容易被他们算计到?
这些年他们和沈书行往来紧密,他们有的东西,沈书行那里不会少,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把柄,虽然他们从一开始就有意无意的混进去了一些假的,可是若是真撕破脸,他们可不一定能讨到好。
放心,到时候对付他的可不是我们,有人真想让他死,就不会手下留情。安则对此倒是颇有信心,别的不说,就御影司里的那个怪物,安则当年用了一整个库房的药才保下来的平安,他可不想被盯上第二次。
当初与他合作,不过是为了有个靠山。说起这个安则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本来以为有了沈书行,能伺机而动一血前耻,没想到沈书行如此不济:这些年他从我们这儿拿走的好处也不少,算是银货两讫了,要寻靠山还不简单,找个能堵住他嘴的不就好了?丞相?呵,安则可不怕,若是真下了马,谁还认他?
父亲已经有人选了?
这不已经送上门了吗?既然为敌毫无胜算,化干戈为玉帛不失为一种办法:手上的东西先藏好了,贺终朝那边先哄着,要是真有什么事,就先把小夏和川儿接回来。
恋耽美
哦。元满了然的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
是呢么!有村民气急败坏的说:安家不要脸,说话不算数,说好呢年年都会收药呢!现在防这种整!个怕他那点破事.............
这个村民话还没有说完,被旁边的人拍了一下,意识到了自己的口无遮拦,瞬间就噤声了。
元满和穆凡尘对视一眼,没有多问,穆凡尘继续低头记着,元满仰着笑脸,继续和众人说话,眼见日头偏西,起了暮色,穆凡尘才收了笔,接下来两人按着一成的量,给了定金,又各自拿了些些药材,装了一小袋,说是要拿回去验验货,要是货好,三天之后就来拿,结清余款,若是不好,就来取回定金。
有理有据,村民们也没有反对,想留人吃饭,被元满婉拒了,见留不住人,就高高兴兴的给人送出了村。
等元满和穆凡尘一走,就有胆子小的村民上来问村长说:村长,今天这个事情个要挨安家说声呢?
说哪样说?村长一巴掌拍他脑门上:他都断你财路了,有哪样好说呢?
可是不说呢话,要是着安家发现咋整?
大家都是自己人,一起赚钱,他又不是神仙?他咋会认得?大家记住啊!今天这两个人没有来过!等他们拿了药走,我们就当没有见过他们!
好!
元满和穆凡尘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穆凡尘掂了掂手里的包裹,忍不住笑出声来:你还真厉害,几句话就能把价钱压下来这么多。纵使穆凡尘已经见识过她还价的本事还是忍不住惊叹。
穆凡尘也是有点本事的,这奇奇怪怪的官方方言愣是让他听着听着给听顺耳了,虽然不敢说完全听懂,但是好歹能七七八八的领悟到个意思。
不是我厉害。元满打了一个呵欠解释说:是他们欺生,觉得我们好欺负就敢漫天要价,后面发现我懂就怂了,价钱自然也就下来了,不然,再让叶疏林他们吃几天清水面,你觉得他们会不会揍你?那狮子大开口的要价,元满听的时候差点没笑出声来,还真敢开口,明明会说官话,却用方言,不就是想着能糊弄他们吗?他们这是觉得是一回子买卖能多敲一点是一点吗?小心思还真不少,可惜,碰上了她,她就稍微压了那么一点点价。
元满说这话也是客气了,她给人还价都给人还哭了,人都差点跪下就不用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了,再有,这话一听,就是又想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推了。
穆凡尘也是无奈了,那四个现在怎么那么听元满的话?元满说是他那就只能是他了,所以穆凡尘也没有做无谓的挣扎,换了个话茬:你这招挺好。
穆凡尘说的是元满吧村民聚集起来,一起询问这件事。
要是只问一个人,针对性太强,被问的那个人会有顾虑,可能不会说实话,或者是不敢说,可是一群人就不一样了,每个人都藏在人群里。
你看他也说了,我说点什么应该没关系的吧?那么多然在那里,你怎么能说是我说的呢?我说的是实话,大家都这么说,我怎么就不能说了。
看,就是这种想法,更何况,元满和穆凡尘可以为他们带来利益,他们不自觉的就会在他们面前伏低做小,这种自上而下的询问,不但能让元满他们的目的不易被察觉,或许还能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多谢夸奖。元满向来不拒绝别人的夸奖的:听出什么了?
穆凡尘冷笑一声:安家算盘打得挺好。
先是有道村民全种上药材,再搞出假药的事情,切断村民的后路,把生意全握在自己手里,安家这是相当于用药材控制住了整个渊明啊。
你就看出这个?
这些村民也是蠢,尝到了甜头,就回不去了,明明发现了不对劲儿还往里跳,都发现了安家见不得人的勾当也不敢拿他怎么样,胆小怕事,活该被安家拿捏得死死的。
蠢?元满笑着摇摇头:他们可不蠢,他们聪明得很,倒是你。元满偏头打量起穆凡尘来:怎么突然天真起来了呢?
被元满这么一说,穆凡尘有些不开心了,可是没有表露出来,反而是反问说:哦?什么意思?
元满也不明说:不如你再想想,他们为什么不去揭发安家?
穆凡尘先是疑惑了一瞬,可是脑子一转,很快就想明白了,看着元满,有些不可思议,可是思来想去,这就是最合理的解释,元满看他的神情就明白他反应过来了,伸伸懒腰,活动一下筋骨:安家虽然把着对外的生意,可是只要安家不倒,安家就要一直收药材,安家只要一直收药材,他们就一直有钱赚,既然能一直有钱赚,那你说,他们为什么不揭发安家呢?
穆凡尘想,元满说的对,这群人不蠢,为了自己的利益,心甘情愿的被他人所奴役,发现了不对劲也不跑,而是衡量之后,选择了利益最大化,这样的人,怎么会蠢呢?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也不是不能理解。
他们若是出卖的只是自己,这本来没什么,可是他们为了自己的快活,伤害了旁人,那就是他们的不对了,说是坏吧,可是事情又不是他们做的,可能他们还无辜呢,这样的心肠,怎么说的,恶心,没错,就是恶心,因果轮回,是真不怕报应在自己身上啊。
可是仔细想想,自己有什么资格说他们吗?好像没有,就是不知道因果轮回,到了自己身上,会是怎么的光景了。
元满说:要是我们猜的真的没错,安家真的背地里不干净,这些人可不是受害者,是帮凶。
安家这边,昨天晚上闹了一遭,安则一夜未眠,在自己房里坐着等消息呢,安以洲把昨天的事情处理妥帖就过来了。
川儿怎么样?安则揉着太阳穴闭目养神。
川儿没事,就是受了点惊吓,我已经让大夫陪着,让小夏把川儿带回去了。安以洲回答说。
那个贼人抓到了吗?
没有。安以洲咬牙切齿道:昨夜从书房一路追到川儿那边,那个人放了火之后就不见了,想来是趁着救火的时候,趁乱跑了。这个人太过狠毒,连婴孩都不放过,等抓到了他,他定要将他千刀万剐以泄心头之恨。
安则说:我听下人说,厨房里少了油?
正是,川儿房内的火能一下子烧那么大,贼人显然是有备而来,人我们是在书房那边发现的,这贼人一路逃窜放火,看来用这个计谋脱身,是早就计划好的。
他很熟悉家中的布局啊。
是,父亲,我会将家中上上下下都排查一遍,只要可疑的,全都会处理掉。安家外人一般进不来,这么熟悉家里的布局,最先怀疑的就是家贼。
书房可有什么损失?
书房中一个隐秘处的窗户被破坏了,贼人逃跑的时候损坏了不少门窗,我已经派人重新换了锁,书房内倒是被翻乱了,可都是些不打紧的,贼人也没拿走什么,有些东西藏的好,他也发现不了,东西我已经取出来重新放好了。
切记不可大意。
是,父亲,等会儿锁弄好之后,我会再去检查一遍。
贼人是谁?可有眉目?
说起这个安以洲也觉得奇怪:护院里有人说,像是御影司的身法。
御影司?安则睁开眼睛看着安以洲:确定吗?他们和御影司并无交集,怎么御影司的人会夜袭安家。
有护院和御影司的人打过交道,据他说,御影司的人都是总督手底下的葫芦教出来的,步行身法都是一个路数,昨晚那个人是其中佼佼。安以洲想了一下,开口说:父亲,我在想,御影司的人上门,是不是和丞相的那个传言有关?
安则看了一眼安以洲,沉默了一下,才开口问说:六爷回信了吗?
回了,说是还有几天就到了。
关着的那个人呢?
已经醒了,就是伤的有些重,还瘫着。
让底下的人下猛药,不用活得太久,能吊着一口气交到六爷手里就行。御影司的人都来了,这种不明不白的东西,还是趁早交出去的好:去找贺终朝,让他来见我。
是。
作者有话要说:
嘻嘻,有人看吗?就想问一下我这个更新速度你们会不会稍微有点点不满意啊?
第108章 (14)算计
下人把安则的口信传过来的时候,贺终朝立马就动身去了安府,先后还不到一刻钟,人就站在安则房门前了,正准备起手叩门,安以洲就把门打开了,贺终朝看见是大舅子,抬手给了一礼,安以洲微微点头算是还了礼就把人领了进去。
贺终朝见了安则连斗篷都没脱就伏首问安:父亲辛苦,不知这么晚父亲找小婿所为何事?
安则抬抬手说:起来吧,一家人,不必在意这些虚礼。
贺终朝闻言起身,将斗篷脱下来放在一旁落了座,安则开口问:小夏和川儿都还好吧?
托父亲的福,已经缓过来了。贺终朝回答。
那就好,说来,丞相也好久没来信了,你这几天得空,送封信问候一下他老人家。安则同贺终朝扯了半天,总算是进了正题:跟丞相说说,尽管忙他老人家的就好,我们这边一切太平,不劳他老人家操心。
贺终朝笑笑回答说:师父他老人家身居高位,自然事忙,手底下的人做得好,自然他就不用费心,反是那些不成器的,才三天两头要师父看着催着,父亲精明强干,自然是不用师父费心的。
妹夫说的哪里话?安以洲把话接上:我们家既受了丞相的恩惠,自然也是要时常惦念着丞相的,说来妹夫的师弟回来了,我们家竟没有给丞相献上贺礼,实在怠慢,近来家中也没什么事情,劳烦妹夫修书一封,便说是由我带着贺礼上门拜贺。
哥哥何必心急?贺终朝笑着说:师父的性子你们也是知道的,低调内敛惯了,即未对外声张此事,就是想求个安静,哥哥贸贸然去了,倒是显得师父心口不一了,外人该如何看待师父啊?
贺终朝轻飘飘的一番说辞下来,把安以洲的打算不动声色的顶了回来,可是这态度已经说出些事情来了,贺终朝话说的滴水不漏,是问不出什么什么事情来的。
安则开口训斥安以洲说:终朝说的在理,再说了,近来传出些闲话来,终朝的那个师弟,是叫顾修谨吧?安则问了贺终朝一嘴,见贺终朝点了头,才回过头来接着说:这个顾修谨可给丞相惹出了不小的麻烦,咱们还是不要去给丞相添乱才好,丞相近来还好吧?既然问不出来,还是明说好了。
劳父亲挂心,不过是小孩子不懂事惹出来些笑话罢了,算不上什么大事。贺终朝回答说。
那便好。安则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一样拍了一下脑袋:你靠我都忘了,把你叫过来,是小夏回去的急,有东西忘了拿了,让你过来帮忙拿回去的,天气不早了,快些拿了,回去休息吧,这些天你也累了,小侯爷他们要找的人可找到了?有什么线索吗?
父亲体恤,找人这事儿,大海捞针的,哪有准话,只得慢慢来不是。
也是,咱们是一家人,要是有什么要帮忙的,你要开口才是。安则说。
父亲放心,小婿记住了。
行了,去吧。安则摆摆手,贺终朝披上斗篷,行了礼就出去了,贺终朝走后,安以洲对安则说:父亲,贺终朝这么拦着我们,看来传言是真的了。
金州苏将军因叛国定罪,却血溅公堂,太子却咬死了是因为顾修谨的原因导致了,两人拉扯半天,太子更是翻出了永州一案,永州谢知义一案虽有谢知恩独女谢梦安作证,却也是死无对证。
恰好两个案子都是顾修谨负责督办,又恰好两个案子都扯上了通敌叛国的罪名,如此一来,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顾修谨出了事,连带着丞相也受到了牵连,这祸事来势汹汹,很难不让人想到那些经久不衰的传言。
安以洲略一思索:父亲的意思是,那些传言,要兑现了?
以洲啊。安则叹了一口气:我从方才就一直在想,这么多年我们相安无事的过来了,就连最繁盛的那段日子,御影司也没人上门,怎么现在御影司的人就来了呢?
皇上和丞相不和的传言由来已久,不,或许这不是传言,毕竟皇上和丞相闹了多少次,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只不过是不说罢了,真正的传言,一个是皇上要废了丞相,还有甚者说,御影司就是为此存在的,另一个就是说丞相要谋朝篡位了。
就是不知道这其中有几分真假,现在看着皇上就这么放任太子找顾修谨的麻烦,有些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么一点,安以洲就明白了安则的意思:父亲准备怎么做?
把东西备好了,只要出了事就把东西交出去,墙倒众人推,倒下去的墙,做个垫脚石,也是不错的。
御影司是皇上的人,只听皇上的话,什么时候出现在什么地方,全是看皇上的心意,若是这次沈书行躲不过去,迎来肯定是毫无胜算,那沈书行对于安则来说,也就没用了,想办法明哲保身才是真的。
就是免不了被扒一层皮了,不过没事,这种情况下,想要全身而退的人才是傻子,天底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在安则看来,既要荣华,就必担险,这个险他担得住,只要不动了根基,他就有本事,东山再起。
安以洲心中有些顾虑:父亲可曾想过?若是真这么做了,被回头反咬一口,该如何是好?沈书行也不是好拿捏的,真有这么容易被他们算计到?
这些年他们和沈书行往来紧密,他们有的东西,沈书行那里不会少,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把柄,虽然他们从一开始就有意无意的混进去了一些假的,可是若是真撕破脸,他们可不一定能讨到好。
放心,到时候对付他的可不是我们,有人真想让他死,就不会手下留情。安则对此倒是颇有信心,别的不说,就御影司里的那个怪物,安则当年用了一整个库房的药才保下来的平安,他可不想被盯上第二次。
当初与他合作,不过是为了有个靠山。说起这个安则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本来以为有了沈书行,能伺机而动一血前耻,没想到沈书行如此不济:这些年他从我们这儿拿走的好处也不少,算是银货两讫了,要寻靠山还不简单,找个能堵住他嘴的不就好了?丞相?呵,安则可不怕,若是真下了马,谁还认他?
父亲已经有人选了?
这不已经送上门了吗?既然为敌毫无胜算,化干戈为玉帛不失为一种办法:手上的东西先藏好了,贺终朝那边先哄着,要是真有什么事,就先把小夏和川儿接回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