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漠野茗(7)
她看起来是完好无损的,并且也没有被刀剑伤过的痕迹,看脖子上也没有绳索勒过的痕迹。这不像是被害死的,倒像是睡着了,或是自然死亡。
李宣一度怀疑这女子和那宫女没有任何关系。毕竟一个在宫里,一个在京塔,且死状不同。
或许这只是巧合。
司检看过这女尸之后,起初是没有任何波动的,但片刻瞬间又变作惊恐慌乱。
这女尸并非是完好无损的,只是闭合的眼皮底下是没有眼珠子的,嘴里也没有舌头。
这事吓到了李宣,除夕之夜与大年初一接连出现两具不完整的女尸,如此便是非查不可了。
李宣想得焦头烂额,早早来了君府。
君淮一贯会给他出主意,想必这次也是可以的。
君淮听了之后,先是没那么信任,后来又觉得可怕。
若这是真事,恐怕非同小可。
两人正说着,只闻门外来人,脚步轻盈,君淮叫她进来,只见楚若钰端着一个瓷罐进来了。
楚若钰顿在原地,许久才小心翼翼迈入了房门,面带笑容。
夫君?妾身没有打扰到夫君与大人吧?
前世的时候,楚若钰是见过宫里人的,正是与门外那个站着的人一样的穿着。但今天离得远了些,便没看清那人,也没有细想。
端着东西来的时候才发觉十分熟悉,正欲离开,但里面已经叫她进去了。
进门前她深吸一口气,宫里的人能出现在君淮的长清苑,除了李宣,想必是不会有第二个人了。
她前世没见过李宣,但却知有一个姓李名宣的天下共主,是先皇驾崩时策马杀入京城的大皇子。
他曾与君淮一同被遣到南疆,因为皇帝怀疑他们。后来皇帝宴驾,李宣归来。
随后朝中皆俯首称臣,不仅是因为他作为手握重兵的皇子的权威,也是因为他身边有君淮这一员猛将。
楚若钰没见过他,但却知他是如君淮一样的人,现在是,将来也是。
君兄,这便是嫂嫂吧。李宣道,楚大人家的女儿?
楚明清是太后旧臣,一向与李宣不对付。楚若钰听他这样说,心脏一时提到了嗓子眼,只得从看似平静而表面挤出一点笑意,大人说的是,楚明清是我父亲。大人这是在跟夫君商讨什么,我就先退下了。
楚若钰将东西放下,对着君淮道:夫君记得喝。
嫂嫂真是温婉贤居啊,君兄,你这是家里养了只金丝雀呀,你就该早早请出来呀!
楚若钰轻捻帕子,笑道:大人过奖了,夫君每日忙得很,妾身这才不打扰,不能怪夫君。
李宣不禁贼贼地看了一眼君淮,又转头对面前温柔地嫂嫂道:不必叫我大人了,我管君淮叫兄长,你应该顺着你夫君的辈分,只管叫我弟弟。
楚若钰正给君淮盛上一碗汤,君淮接过手道:这是大皇子。
楚若钰眉间微动,一番慌忙,连忙欠身。殿下请殿下恕妾身不知之罪!
李宣自然是并未怪罪,但好似嗔怒一样开了一顿玩笑。嫂嫂不打算给我也盛一碗?
她柔和应答,正欲盛,他便摆摆手玩笑戏语。嫂嫂给君兄准备的,怎么能让我吃了?嫂嫂若是想请我,便找个时间请我吃满月酒。
楚若钰脸颊瞬间变作微红,低首轻笑。
那碗中之物,只见点点橘红虾仁、白色滑嫩小块、丝丝白色的蛋清细丝,又见青绿薄纱漂浮其中。
柔香飘扬,丝丝细腻。虽看着清淡,却引人味蕾。
嫂嫂这手艺可是家传的?如此珍品,真是便宜了君兄。李宣戏说。
只是随便做做,小小手艺,不堪称为珍品。楚若钰说。
虾仁如龙,白块似玉。
李宣不禁道:藏龙戏玉。
第10章戏玉
到了夜里,楚若钰伺候君淮用膳,见他皱着眉头,拿着书久久不肯放下,便问道:夫君在想什么,不知能否跟妾身说说?
君淮放了书,微微笑道:夫人听了怕是会吃不下饭,还想听吗?
他这一说,楚若钰更是好奇了,便稍稍撅了撅嘴,夫君吃得下饭,我也可以,什么事,说来听听。
君淮接过楚若钰给他盛的饭,笑着道:也好,既然夫人想听,那我就讲。
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就是李宣找君淮说的那件事。
君淮一贯会给李宣出主意,如今李宣找他,他自然也帮着想了,只是这件事实在是奇怪,只是看表面并不行,还是得细想其中深层次的事情。
皇后住的宫殿,京城最繁华的京塔,竟然出现了两具女尸,而且是在同一天晚上,在家家户户热闹非凡的除夕夜,在京城守卫最松懈的时候。
前世的时候,楚若钰听说过京中这一档子事,只听说城中在大年夜死了几个人,然后没过几天,韩大将军的独女便失踪了。几天后,只见一具女尸躺在韩大将军府门前,那便是韩小姐。
楚若钰当初已经嫁人,住在京城郊外,虽然离这些地方远了点,但一听说后,还是惶恐不安。
那时候张予安天天待在家里陪着她,安抚她,叫她不必担心,她才心安了不少。
后来这些事便成了京城里的一件奇闻异事,茶饭谈资。
那时候李宣平复了京中惶惶人心,得到了一些民心,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他的声望日渐上升。
如今看来,原来是有君淮这个背后的助手。
楚若钰一边听,一边吃饭,好似完全没有影响,顺便又问了几句。
夫君觉得奇怪?
夫人感觉到什么了吗?君淮反问。
她拿着瓷勺子,饮了几口清粥,自然是感觉到了,一个在皇后宫中,一个在京塔,都是人多的地方,一般人都不会将尸体放在这种地方,那不是轻易就被发现了吗?所以说,这两个尸体本来就是应该被发现的,而不是故意隐藏。
君淮一边听她说,一边给她夹菜,她说着话,愣是一时忘记了吃菜,只顾着喝粥了。
他看她想的仔细,便在一旁轻笑着看着她。
夫人想的很是周到。
随后她又立马补充,故意被人发现,我猜作案者要么是脑子有点问题,就是脑子有点问题。
听她这样一说,他不禁笑了出来,就连一旁站着的彩雀也没忍住。
少夫人好像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彩雀一笑,楚若钰便忍不住想说她几句,便故作嗔怒,你懂什么,我这是想听夫君说。
一旁的君淮拿眼睛柔和看了一眼彩雀,又柔声道:夫人说的是,我还要谢夫人给我留几句话。要不然,话都被夫人说了,我就只能做个旁观者了。
楚若钰边夹菜便笑,只听君淮又道,不过有这样聪明的夫人,我当个旁观者也不错。
他眼睛如清水般澄澈,盯着她,道:钰儿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她将要送进嘴里的筷子停住,眼睛一转,看向他。
她心中微顿,突然一股惊异,惊异于这个突如其来的钰儿两字。
而君淮却似乎并没有察觉到什么,而是依旧微挑着嘴角一脸笑意看着她。
她突然觉得一丝丝慌乱,说不上来的感觉,很是奇怪。
她不知道君淮为何会相信她说的话。觉得惊奇的同时,心中竟然也觉得几分空落落的。
她和张予安刚成亲的时候也是能说得上话的,到后来还是做了个家里的主妇,出来管管家,什么也帮不上,更说不上话。
张予安一贯奉行三纲五常,自认为女子是绝不可参与家中主君的事的,更不可参与政事。
楚若钰自小是个府门女儿,自然也懂得这些事。
如今君淮这样说,她竟然不知该如何说了,神情微不可察地变了,又笑着坐得端庄,连忙颔首。
京中公事,我一个妇人说不上什么,夫君就当妾身刚才是胡说一通。
她给君淮夹了菜,他却似乎并不以为意,只道:妇人不能在桌上说话,着实是对妇人的残忍,妇人之言并非虚言。此时这间屋子里只有你我
他看了一眼彩雀,又道,还有彩雀。夫人的见解很独到,不是胡说,我还想听你继续说。
楚若钰提着的心好似放松了一般,这种话,她是从来没哪个男子说过的。或者,或许本就是她想多了。
如果夫君想听,那妾身便说了。
他认真的看着她说话,手中的筷子也不知是在何时放下的。
她道:妾身还发现一点,就是这两具女尸有几个共同之处。她们都是不完整的,身上都是少了些东西,而且都是正值青春年少的妙龄女子。
君淮听着,她却突然停住了,瞳孔不自觉放大了些,连忙看君淮。
夫君,妾身有个请求。妾身想回楚府一趟。
你若想回,我便陪你回去。
妾身不劳烦夫君。只是家中还有两个妹妹,妾身担忧万分,实在是想回楚府看看她们,就算是已经嫁到这里来了,也不能忘了母家。
君淮知道她,温顺柔和,如今她这样说,他自然非常愿意。
钰儿担忧妹妹,我自然是很愿意陪你回去的,明日便走,怎么样?
自然是好
前世的事她经历过,明白很多事情。
当初因为京城里发生这件事,楚若钰一个人在外,楚家虽然看似没什么事,但一家人还是有些惶恐的,一来是担忧家里的两个年龄还小的女儿,二来是担忧她。
不过后来楚若钰回京之后,不知怎的,刘氏却是对她阴阳怪气。
那时候张予安的官位已经可比楚明清了,张府虽然回了京城,但张予安夫妻两人却是不怎么回楚府看望的。
那时候刘氏对这夫妻二人颇有微词,觉得这两人如今发达了,便不认楚府这个母家的。
刘氏经常提起陈年往事,说楚若钰当初住在京外,倒是不必担忧什么,却不见她担心担心自己的妹妹,实属有些没良心了。
楚若钰不敢说自己那时候也是很害怕的,她不敢出门,虽然也很担心妹妹们,却实在也做不了什么。
那时候她是很自责的,刘氏骂她,她也只是受着。
如今想想,这哪里是她的错。
只不过是见人在高处了,自己的眼便红了,找个借口罢了。
如今又到了这般境地,她自然是不愿意再留有任何短处捏在别人手里。
司检处
一众人直挺地站着,各个捂着口鼻,周围是拿着剑的侍卫,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李宣拿着司检处开的文书,眉头微皱,看着这几张纸,写得满满的,实则在他眼里,相当于什么也没写。
文书是只是写,此两女是被人谋害,谋害者何人、为何谋害,皆不可知。
还写着,宫女是浣衣局的一名普通的宫女,那日去皇后宫里送衣裳便没有再回去,可见是在路上被人谋害的。她并没有什么仇人,老家也是个普通的农户人家。
实在是不知为何偏偏是她身死宫墙之中。
城外的那个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商户家的女儿,那日去京塔看花灯,便突然消失了。
周围人各个低着头不敢说话,等着这位大皇子的训斥。
他们知道,这位皇子乃是大宇国大皇子,也是当今皇上与皇后所出嫡子,为人严谨,对属下要求严格,一个不留神说错了话就要被他拉下去杖责。
他们左顾右盼,没有一个人愿意先开口,等了半天,才勉强推出去一个老臣。
殿下,此事蹊跷,臣等实在是难以肩负此任!
李宣将手中的文书丢到一边,就算是再看上一年恐怕是也看不出来什么。
他重重地呼出一口气,众人一时更加不敢说话了,皆屏息凝神。
没想到李宣嘴角一翘,愣是将这群人的心脏挑到了嗓子眼。
各位大人辛苦了,初一还叫大人来办案,实在是不妥,既然事情有了进展,便不再多留大人们在此了。
众人一时间满脑门的疑惑,不敢相信他何时这般仁慈!
虽然李宣这样说了,但他们还是不敢动,一个个的看向彼此,生怕自己比别人先动了。
各位大人,请回吧。
李宣再次请。
他们这才缓缓动身,临别时还不忘拱手拜别。
李宣一直保持着笑脸,直到该走的都走了,只剩司检处几个小官员愣在原地。
李宣的笑脸在一瞬间垮下,又将他们吓了一跳。
一个侍从拿了李宣的大氅,跟着拉着脸的李宣出去了。
要不是君兄告诫,他们这几个怕是不会这么容易回去,各个拿着官粮,什么也做不了,倒是失职渎职做得好。
君淮一边疾步走,一边忿忿道。
君淮告诉他,此事并非小事,光是几个司检处的人一时半刻根本查不出什么。
况且适逢年初,官员们都待在家里,若是强行叫他们来办案,又办的毫无头绪,必然是要引起不满的,他们嘴上不说,但心里对李宣绝对是又怕又厌。
李宣知道此刻不宜大张旗鼓,一个是君淮说的那样,一个是时间点。
除夕死人这种事,如果传到了百姓的耳朵里,一定是会引起恐慌的,还有不日后外朝使者将前来朝拜。如果在这个时间点上京城出了事,那绝不是死两个人的事了。
李宣懂得,君淮懂得,朝中大臣懂得,皇帝也懂得。
这种事本应该封锁起来,但京城大门并未封闭,一件小事,就当是风声微起。对于有的人来说,也是脚下垫石。
第11章朝堂(已修)
夜里灯火昏黄,小院里安静极了,屋里灯光摇曳,显得几分柔和。
不多时,一个婢女垂着头走过来,夫人,老爷又去了琉璃院。
虽然知道还是这样,但周素宁的手还是不自觉顿住了一下,随后又继续给女儿梳头。
待那婢女出去了,周素宁才轻轻叹了口气,楚钦约莫是感受到了身后的叹息,便道:父亲又去找刘方仪了,好像把母亲给忘了。
胡说,你父亲政事繁忙,哪有那么多时间时时刻刻想着我们。
可是他总是想着刘方仪,还有楚锦那个死丫头,她天天在我面前显摆父亲又给她买了什么好玩的,我却没见父亲给我买过什么。楚钦有些气恼。
周素宁一边给她顺着头发,一边柔和笑着,你父亲或许是想留着钱给你当嫁妆呢。你长姐如今成了亲,下一个便是你了。
楚钦哼声道:我才不想嫁人,长姐嫁了人,我都有些日子没见她了,还不如不嫁人呢。
娘如今能依靠的就剩你和你弟弟了。
楚钦如果刚到及笄之年,而她弟弟还在乳母那里。
楚钦和楚若钰都是周素宁养大的,常常在一起玩,如今一个嫁了人,另一个便少了个陪伴。
楚家院子里到这个时候也基本都歇下了,明惜院的这母女也已经熄了灯。
唯独琉璃院还亮着,灯火通明。
楚明清坐在案前,手上拿着文书与笔墨,正看得仔细。
刘方仪跪坐在一旁给他研墨,她素来不识字,也不知道他看得是什么,除了研墨之外也做不了什么。
她不时看看他的眉眼,只见他又喝了一杯浓茶,继续看了下去,丝毫没有困倦的意思。
她似乎是无聊极了,便轻叹了一声,细腻至极。
恋耽美
李宣一度怀疑这女子和那宫女没有任何关系。毕竟一个在宫里,一个在京塔,且死状不同。
或许这只是巧合。
司检看过这女尸之后,起初是没有任何波动的,但片刻瞬间又变作惊恐慌乱。
这女尸并非是完好无损的,只是闭合的眼皮底下是没有眼珠子的,嘴里也没有舌头。
这事吓到了李宣,除夕之夜与大年初一接连出现两具不完整的女尸,如此便是非查不可了。
李宣想得焦头烂额,早早来了君府。
君淮一贯会给他出主意,想必这次也是可以的。
君淮听了之后,先是没那么信任,后来又觉得可怕。
若这是真事,恐怕非同小可。
两人正说着,只闻门外来人,脚步轻盈,君淮叫她进来,只见楚若钰端着一个瓷罐进来了。
楚若钰顿在原地,许久才小心翼翼迈入了房门,面带笑容。
夫君?妾身没有打扰到夫君与大人吧?
前世的时候,楚若钰是见过宫里人的,正是与门外那个站着的人一样的穿着。但今天离得远了些,便没看清那人,也没有细想。
端着东西来的时候才发觉十分熟悉,正欲离开,但里面已经叫她进去了。
进门前她深吸一口气,宫里的人能出现在君淮的长清苑,除了李宣,想必是不会有第二个人了。
她前世没见过李宣,但却知有一个姓李名宣的天下共主,是先皇驾崩时策马杀入京城的大皇子。
他曾与君淮一同被遣到南疆,因为皇帝怀疑他们。后来皇帝宴驾,李宣归来。
随后朝中皆俯首称臣,不仅是因为他作为手握重兵的皇子的权威,也是因为他身边有君淮这一员猛将。
楚若钰没见过他,但却知他是如君淮一样的人,现在是,将来也是。
君兄,这便是嫂嫂吧。李宣道,楚大人家的女儿?
楚明清是太后旧臣,一向与李宣不对付。楚若钰听他这样说,心脏一时提到了嗓子眼,只得从看似平静而表面挤出一点笑意,大人说的是,楚明清是我父亲。大人这是在跟夫君商讨什么,我就先退下了。
楚若钰将东西放下,对着君淮道:夫君记得喝。
嫂嫂真是温婉贤居啊,君兄,你这是家里养了只金丝雀呀,你就该早早请出来呀!
楚若钰轻捻帕子,笑道:大人过奖了,夫君每日忙得很,妾身这才不打扰,不能怪夫君。
李宣不禁贼贼地看了一眼君淮,又转头对面前温柔地嫂嫂道:不必叫我大人了,我管君淮叫兄长,你应该顺着你夫君的辈分,只管叫我弟弟。
楚若钰正给君淮盛上一碗汤,君淮接过手道:这是大皇子。
楚若钰眉间微动,一番慌忙,连忙欠身。殿下请殿下恕妾身不知之罪!
李宣自然是并未怪罪,但好似嗔怒一样开了一顿玩笑。嫂嫂不打算给我也盛一碗?
她柔和应答,正欲盛,他便摆摆手玩笑戏语。嫂嫂给君兄准备的,怎么能让我吃了?嫂嫂若是想请我,便找个时间请我吃满月酒。
楚若钰脸颊瞬间变作微红,低首轻笑。
那碗中之物,只见点点橘红虾仁、白色滑嫩小块、丝丝白色的蛋清细丝,又见青绿薄纱漂浮其中。
柔香飘扬,丝丝细腻。虽看着清淡,却引人味蕾。
嫂嫂这手艺可是家传的?如此珍品,真是便宜了君兄。李宣戏说。
只是随便做做,小小手艺,不堪称为珍品。楚若钰说。
虾仁如龙,白块似玉。
李宣不禁道:藏龙戏玉。
第10章戏玉
到了夜里,楚若钰伺候君淮用膳,见他皱着眉头,拿着书久久不肯放下,便问道:夫君在想什么,不知能否跟妾身说说?
君淮放了书,微微笑道:夫人听了怕是会吃不下饭,还想听吗?
他这一说,楚若钰更是好奇了,便稍稍撅了撅嘴,夫君吃得下饭,我也可以,什么事,说来听听。
君淮接过楚若钰给他盛的饭,笑着道:也好,既然夫人想听,那我就讲。
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就是李宣找君淮说的那件事。
君淮一贯会给李宣出主意,如今李宣找他,他自然也帮着想了,只是这件事实在是奇怪,只是看表面并不行,还是得细想其中深层次的事情。
皇后住的宫殿,京城最繁华的京塔,竟然出现了两具女尸,而且是在同一天晚上,在家家户户热闹非凡的除夕夜,在京城守卫最松懈的时候。
前世的时候,楚若钰听说过京中这一档子事,只听说城中在大年夜死了几个人,然后没过几天,韩大将军的独女便失踪了。几天后,只见一具女尸躺在韩大将军府门前,那便是韩小姐。
楚若钰当初已经嫁人,住在京城郊外,虽然离这些地方远了点,但一听说后,还是惶恐不安。
那时候张予安天天待在家里陪着她,安抚她,叫她不必担心,她才心安了不少。
后来这些事便成了京城里的一件奇闻异事,茶饭谈资。
那时候李宣平复了京中惶惶人心,得到了一些民心,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他的声望日渐上升。
如今看来,原来是有君淮这个背后的助手。
楚若钰一边听,一边吃饭,好似完全没有影响,顺便又问了几句。
夫君觉得奇怪?
夫人感觉到什么了吗?君淮反问。
她拿着瓷勺子,饮了几口清粥,自然是感觉到了,一个在皇后宫中,一个在京塔,都是人多的地方,一般人都不会将尸体放在这种地方,那不是轻易就被发现了吗?所以说,这两个尸体本来就是应该被发现的,而不是故意隐藏。
君淮一边听她说,一边给她夹菜,她说着话,愣是一时忘记了吃菜,只顾着喝粥了。
他看她想的仔细,便在一旁轻笑着看着她。
夫人想的很是周到。
随后她又立马补充,故意被人发现,我猜作案者要么是脑子有点问题,就是脑子有点问题。
听她这样一说,他不禁笑了出来,就连一旁站着的彩雀也没忍住。
少夫人好像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彩雀一笑,楚若钰便忍不住想说她几句,便故作嗔怒,你懂什么,我这是想听夫君说。
一旁的君淮拿眼睛柔和看了一眼彩雀,又柔声道:夫人说的是,我还要谢夫人给我留几句话。要不然,话都被夫人说了,我就只能做个旁观者了。
楚若钰边夹菜便笑,只听君淮又道,不过有这样聪明的夫人,我当个旁观者也不错。
他眼睛如清水般澄澈,盯着她,道:钰儿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她将要送进嘴里的筷子停住,眼睛一转,看向他。
她心中微顿,突然一股惊异,惊异于这个突如其来的钰儿两字。
而君淮却似乎并没有察觉到什么,而是依旧微挑着嘴角一脸笑意看着她。
她突然觉得一丝丝慌乱,说不上来的感觉,很是奇怪。
她不知道君淮为何会相信她说的话。觉得惊奇的同时,心中竟然也觉得几分空落落的。
她和张予安刚成亲的时候也是能说得上话的,到后来还是做了个家里的主妇,出来管管家,什么也帮不上,更说不上话。
张予安一贯奉行三纲五常,自认为女子是绝不可参与家中主君的事的,更不可参与政事。
楚若钰自小是个府门女儿,自然也懂得这些事。
如今君淮这样说,她竟然不知该如何说了,神情微不可察地变了,又笑着坐得端庄,连忙颔首。
京中公事,我一个妇人说不上什么,夫君就当妾身刚才是胡说一通。
她给君淮夹了菜,他却似乎并不以为意,只道:妇人不能在桌上说话,着实是对妇人的残忍,妇人之言并非虚言。此时这间屋子里只有你我
他看了一眼彩雀,又道,还有彩雀。夫人的见解很独到,不是胡说,我还想听你继续说。
楚若钰提着的心好似放松了一般,这种话,她是从来没哪个男子说过的。或者,或许本就是她想多了。
如果夫君想听,那妾身便说了。
他认真的看着她说话,手中的筷子也不知是在何时放下的。
她道:妾身还发现一点,就是这两具女尸有几个共同之处。她们都是不完整的,身上都是少了些东西,而且都是正值青春年少的妙龄女子。
君淮听着,她却突然停住了,瞳孔不自觉放大了些,连忙看君淮。
夫君,妾身有个请求。妾身想回楚府一趟。
你若想回,我便陪你回去。
妾身不劳烦夫君。只是家中还有两个妹妹,妾身担忧万分,实在是想回楚府看看她们,就算是已经嫁到这里来了,也不能忘了母家。
君淮知道她,温顺柔和,如今她这样说,他自然非常愿意。
钰儿担忧妹妹,我自然是很愿意陪你回去的,明日便走,怎么样?
自然是好
前世的事她经历过,明白很多事情。
当初因为京城里发生这件事,楚若钰一个人在外,楚家虽然看似没什么事,但一家人还是有些惶恐的,一来是担忧家里的两个年龄还小的女儿,二来是担忧她。
不过后来楚若钰回京之后,不知怎的,刘氏却是对她阴阳怪气。
那时候张予安的官位已经可比楚明清了,张府虽然回了京城,但张予安夫妻两人却是不怎么回楚府看望的。
那时候刘氏对这夫妻二人颇有微词,觉得这两人如今发达了,便不认楚府这个母家的。
刘氏经常提起陈年往事,说楚若钰当初住在京外,倒是不必担忧什么,却不见她担心担心自己的妹妹,实属有些没良心了。
楚若钰不敢说自己那时候也是很害怕的,她不敢出门,虽然也很担心妹妹们,却实在也做不了什么。
那时候她是很自责的,刘氏骂她,她也只是受着。
如今想想,这哪里是她的错。
只不过是见人在高处了,自己的眼便红了,找个借口罢了。
如今又到了这般境地,她自然是不愿意再留有任何短处捏在别人手里。
司检处
一众人直挺地站着,各个捂着口鼻,周围是拿着剑的侍卫,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李宣拿着司检处开的文书,眉头微皱,看着这几张纸,写得满满的,实则在他眼里,相当于什么也没写。
文书是只是写,此两女是被人谋害,谋害者何人、为何谋害,皆不可知。
还写着,宫女是浣衣局的一名普通的宫女,那日去皇后宫里送衣裳便没有再回去,可见是在路上被人谋害的。她并没有什么仇人,老家也是个普通的农户人家。
实在是不知为何偏偏是她身死宫墙之中。
城外的那个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商户家的女儿,那日去京塔看花灯,便突然消失了。
周围人各个低着头不敢说话,等着这位大皇子的训斥。
他们知道,这位皇子乃是大宇国大皇子,也是当今皇上与皇后所出嫡子,为人严谨,对属下要求严格,一个不留神说错了话就要被他拉下去杖责。
他们左顾右盼,没有一个人愿意先开口,等了半天,才勉强推出去一个老臣。
殿下,此事蹊跷,臣等实在是难以肩负此任!
李宣将手中的文书丢到一边,就算是再看上一年恐怕是也看不出来什么。
他重重地呼出一口气,众人一时更加不敢说话了,皆屏息凝神。
没想到李宣嘴角一翘,愣是将这群人的心脏挑到了嗓子眼。
各位大人辛苦了,初一还叫大人来办案,实在是不妥,既然事情有了进展,便不再多留大人们在此了。
众人一时间满脑门的疑惑,不敢相信他何时这般仁慈!
虽然李宣这样说了,但他们还是不敢动,一个个的看向彼此,生怕自己比别人先动了。
各位大人,请回吧。
李宣再次请。
他们这才缓缓动身,临别时还不忘拱手拜别。
李宣一直保持着笑脸,直到该走的都走了,只剩司检处几个小官员愣在原地。
李宣的笑脸在一瞬间垮下,又将他们吓了一跳。
一个侍从拿了李宣的大氅,跟着拉着脸的李宣出去了。
要不是君兄告诫,他们这几个怕是不会这么容易回去,各个拿着官粮,什么也做不了,倒是失职渎职做得好。
君淮一边疾步走,一边忿忿道。
君淮告诉他,此事并非小事,光是几个司检处的人一时半刻根本查不出什么。
况且适逢年初,官员们都待在家里,若是强行叫他们来办案,又办的毫无头绪,必然是要引起不满的,他们嘴上不说,但心里对李宣绝对是又怕又厌。
李宣知道此刻不宜大张旗鼓,一个是君淮说的那样,一个是时间点。
除夕死人这种事,如果传到了百姓的耳朵里,一定是会引起恐慌的,还有不日后外朝使者将前来朝拜。如果在这个时间点上京城出了事,那绝不是死两个人的事了。
李宣懂得,君淮懂得,朝中大臣懂得,皇帝也懂得。
这种事本应该封锁起来,但京城大门并未封闭,一件小事,就当是风声微起。对于有的人来说,也是脚下垫石。
第11章朝堂(已修)
夜里灯火昏黄,小院里安静极了,屋里灯光摇曳,显得几分柔和。
不多时,一个婢女垂着头走过来,夫人,老爷又去了琉璃院。
虽然知道还是这样,但周素宁的手还是不自觉顿住了一下,随后又继续给女儿梳头。
待那婢女出去了,周素宁才轻轻叹了口气,楚钦约莫是感受到了身后的叹息,便道:父亲又去找刘方仪了,好像把母亲给忘了。
胡说,你父亲政事繁忙,哪有那么多时间时时刻刻想着我们。
可是他总是想着刘方仪,还有楚锦那个死丫头,她天天在我面前显摆父亲又给她买了什么好玩的,我却没见父亲给我买过什么。楚钦有些气恼。
周素宁一边给她顺着头发,一边柔和笑着,你父亲或许是想留着钱给你当嫁妆呢。你长姐如今成了亲,下一个便是你了。
楚钦哼声道:我才不想嫁人,长姐嫁了人,我都有些日子没见她了,还不如不嫁人呢。
娘如今能依靠的就剩你和你弟弟了。
楚钦如果刚到及笄之年,而她弟弟还在乳母那里。
楚钦和楚若钰都是周素宁养大的,常常在一起玩,如今一个嫁了人,另一个便少了个陪伴。
楚家院子里到这个时候也基本都歇下了,明惜院的这母女也已经熄了灯。
唯独琉璃院还亮着,灯火通明。
楚明清坐在案前,手上拿着文书与笔墨,正看得仔细。
刘方仪跪坐在一旁给他研墨,她素来不识字,也不知道他看得是什么,除了研墨之外也做不了什么。
她不时看看他的眉眼,只见他又喝了一杯浓茶,继续看了下去,丝毫没有困倦的意思。
她似乎是无聊极了,便轻叹了一声,细腻至极。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