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大王(4)
第9章 送别 我还是很想知道未婚夫和小表妹的
殿下,臣那天晚膳吃了四个韭菜包子,喝了凉水,深感不适。夜里凉风一吹,头晕目眩,肠胃有疾,冒犯了殿下,是臣之过。殿下花容月貌,才华横溢,臣心甚悦。
后面就没了。
韭菜包子,一股味道。看来这御前侍卫的伙食也不怎么样。
但他那手字十分好看,风骨嶙峋,让人过目不忘。
我仔细把纸展平,想把它烧掉,见他的字写得这样好,又觉得可惜。
不管是真是假,至少还说了句臣心甚悦。这话可从来没人和我说过,太难得了。
自从小孙子离开,再没人会翻我的书。我随手拿出一本,见是诗经,便把这页纸夹在里面。
我还是很想知道未婚夫和小表妹的事。
他叫王琅,是王家的二公子,少年时期就声名远播,是有名的神童,十四岁时考上秀才,名次很高,若非年少,家人怕盛名重负,或许已中了举。可惜他弃文习武,不知道学成什么样了。
偶尔我也让宫女买些话本子进来打发时间,什么种类都有,表哥、表妹那是常有的眷侣。要是王琅真喜欢他表妹,我也不做那拆姻缘的恶人。现在离成婚还早得很,我懒得管这样不知真假的事。
今天十二说王琅与表妹如何,我冲过去发作一阵,明天要是她又说王琅与其他闺秀如何,我又冲过去发作一阵,岂不是成了炮杆子?跑来跑去累得慌,何况我没见过他几回,犯不着动气。
二哥二嫂眼看就要离京,我翻了好些书,画出地图,标注好各处的山川地势,以及那里的风俗人情,做成一本书册,送到二哥府上去,希望他在封地一切顺遂,把持住手头的权利,不要因为腿疾被人轻慢。
我与二哥二嫂都不是多话的人,看见他们总觉得心里分外亲切。每次去郡王府,二嫂都备着各类时蔬,瓜果,点心,全是我的心头好。自从德妃娘娘去世后,二哥得了燕皇一点垂悯,心中却更加仓惶了。平时总是板着脸,不准任何一件事出错。只在我们几人之前才有个笑模样。
这书可帮了我大忙,二哥不和你客气,凡是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你。
知道知道。你也别太着急,慢慢来,平时谨慎行事,有拿不准的事情和二嫂商量商量。
我与你二嫂相互扶持,反倒是你,独自在宫中,万事都要小心。
好。
二嫂怀孕的时候爱吃芋头,侄儿的小名就叫芋头,长得白嫩可爱,眼睛转来转去,不爱哭闹,特别讨人喜欢。这一去也不知道多久,小孩子长的快,下次再见时,他必定不认得我了。
酷暑难挨,太医说我幼时受了寒,不好好调养,要吃大苦头。即使内务府从不克扣我的份例,我也只能望冰兴叹。即使这样难受,我依然希望时间慢些过,能让我时常去二哥府中串串门,不至于以后连个走动的地方都没有。
接连下了几场暴雨,天气凉了下来。
二哥走的那天,我特意起了个大早,在城门口为他们送行。
燕皇派了很多侍卫随行,还有太医,特意嘱咐,让他们慢些走,一切以身体为重。
等城门口看不到车队了,我站在城楼上,远眺,只见车队变成了一条细线,消失在天际。
如果二哥没被召回来,那只能等我出嫁后再去看望他们。具体是哪一日,我也不知道。
六姐姐离宫那日我也是这样望着她的车架远去,我想让她留下来。
第10章 读书 读书又不是为了用它去做什么
十一,你还小,等大了就会明白,亲人、挚友都会离你远去,始终陪着你的,只有自己。
燕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似有无穷落寞。
父皇。
我有很多话想说,但也知道这一切并不是我能左右的事。就算是一国之主,燕皇也有许多无奈之处。
近来倒瘦了一些以后若是没人陪你玩,就来朕的书房看书吧。
好。
我与燕皇在那里站了许久,又跟着他回去,蹭到了帝辇,有点晃悠。除了排场大,也没有那么舒服。
王大力跟在燕皇后面,永远微垂着头,看起来稳重可靠。
这一刻我倒猜不出他的年纪了。
他像是发现我在看他,飞快露出一个小小的笑容,等燕皇随着我的视线看过去,王大力已变回了那副严肃正经的样子。
燕皇只笑笑,突然又说:
你看这个侍卫如何?要是喜欢,我让他做你的贴身侍卫,以后你想出宫玩,就让他随身保护你。
不、不、不喜欢,换一个吧。
即使上次王大力表现得不错,我还是不想天天看到他。
这人武艺高强,换成别人我不放心,这样你要是出宫,就提前与我报备一下,到时候就让他跟着你,平日还是照旧。
好。这次我答应得很利落。
以前每次出宫,二哥府中的马车都在宫门口等我。他也不准我单独上街玩,尤其是热闹的时候。
二郎,你觉得如何?燕皇去问王大力。
谨遵圣令。王大力面无表情。
我第一次听父皇叫他二郎,太亲近了。不知道父皇叫二哥有没有这么叫过好像一直是喊老二来着。我情不自禁在心中为二哥叫屈,更不想看到王大力。
二哥二嫂不在,我真没有地方可去。
其实我和十二妹之间的关系也没有那么糟,每次她有什么好东西,都会送我一份,我也送她一份,只要不见面、不说话,我们就是全后宫最好的姐妹。
十二妹的母亲高妃娘娘分掌宫务,待我很不错,每次有了新衣料都喊我过去和十二妹一起挑,其他公主要稍慢一些。但明面上也说得过去,毕竟长幼有序。
这个料子我好喜欢啊,十一姐,你什么时候能瘦下来,我们做一身一模一样的,穿出去参加宴会,一定很好看。
唉,这料子你拿去,和十三一起穿,我就不凑合了。
有时候十二说话也没那么讨厌,我们一对视,瞬间觉得这样好腻,就和那些假模假样,一口一个姐姐妹妹的妃嫔一样。
十二妹瞬间变脸,把料子塞我怀里,说道:
这颜色我突然就不喜欢了,你自己穿去吧。
是吗?今秋京中最流行这个,反正我也不爱参加那些宴会,拿回去也是压在箱子里,可惜可惜。
那还是还是给我吧。十二妹不太过意得去,眼神飘飞。
你说一声谢谢十一姐,十一姐最好了,我就让给你。
可恶!我说还不行吗!十二根本没有傲骨这种东西,咬牙切齿,悄悄在我耳边说完,抱着衣料气呼呼走了。
我不由得露出得意的笑容。
现在只能靠逗逗十二来获得快乐了。
十三公主的母亲分位不高,十三公主被她教得文静怯弱,平时说话都要斟酌三分,我与她聊天总觉得很累,也心疼她这样战战兢兢,说句话都要想一想得失。其他公主年纪太小,都在各自的母亲那里学这学那,很少出门。
跟着六姐姐长大的我,与其他公主格格不入。她们聊绣样、配色,我干瞪眼,她们聊发簪、首饰,我还是干瞪眼。她们与我对视时,很快就会低下头去,手帕捏着搅啊搅,想说话又不敢。
大部分时间我都在燕皇的书房里看书,各朝史书、古籍、游记,我都看。以前我只看那些故事性很强的书,后来发现那些故事大致都差不多,便重新把目标移到史书中来,越读越觉得有趣,平时能想一个问题想一整天,实在不知道就问父皇。他偶尔能解,偶尔不能解,让我记在纸上,等他有空了拿去问能解的人。
有时候燕皇也很郁闷,问我是不是要考科举,不然怎么钻在书堆里不出来。
读书又不是为了用它去做什么看书的时候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这才是最让我开心的事。
若你能保持这份心,以后朕对你也放心了。
这又如何说?我其实没多大信心,因为我光看书,既不能倒背如流,也不能做出震惊文坛的诗词歌赋,很是不务正业。
人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总要有件事来打发时间,若你把心思放在一个人身上,很不稳妥。那人可能变心,可能害你。若你痴迷于书卷,反而能高兴得久一些。
那倒也是。我大致听进去了一半,剩下的还要用未来的大半辈子去体会。在燕皇书房里,我听他说的话比前面几年加起来还要多。他也想找个人说说话,讲一讲大道理。
第11章 憨傻 原来胖也会死,燕皇要对我下手了
燕皇忙起来的时候,我独自在书房看书,偶尔也能看到小孙子。
现在他很得燕皇看重,其他太监看见他都尊称一声孙总管。以前他脸皮薄,经不得重夸,现在却发生了一些变化,脸上总是带着浅浅的笑意,让人猜不出他心中所想。
别人都叫他孙总管、孙哥哥,燕皇爱叫他的全名孙青,我也不好再叫他小孙子,觉得实在有损他在其他太监心中的形象,就像燕皇一样叫他孙青。
这个名字也确实适合他。青,不喧宾夺主,不张扬刺目,像雨后山色,像春时新芽,静静等在原地,看到他的时候,心里总觉得很舒服。
燕皇住在前庭,而我住在后宫,每天一大早就到了他的书房,那时他还在上朝,下午与他一同吃过晚饭才回华翎宫。
燕皇已经对女色失去了兴致,最近宫中并无新的皇嗣,也没有新进宫的妃嫔。他的贴身宫女都上了年纪,变成其他小宫女口中的姑姑。
我与他一同吃饭时,燕皇总吃得多些。
以前他还限制我的饭量,现在不管了,让我一饿就自己去找小厨房要东西吃。
本以为日子能一直这样快乐,突然,京中一个大官的胖儿子病死了。太医说是因为太胖。
原来胖也会死,燕皇要对我下手了!
我已经胖了好些年,不是一时半刻能瘦下来的。刚到华翎宫的时候,六姐姐疼我,一听我喊饿就立马喂上,不出三月我被喂得圆滚滚,人见人爱,一出门,脸都要被揉掉一层皮。
我没胖到痴肥的境地但站在一群身形纤细的宫人中,我总是显得那么卓尔不群。
养成吃东西的习惯后很难改掉。
在公主所那几年,我从没体验过吃饱的感觉。能活下来全凭杜若姑姑想方设法弄到一点食物,省给我吃。那时我白天、梦里都想吃东西,床板都啃过,后来真能吃上,顿顿都要吃撑为止。
太医说我幼时底子不好,这一生脾胃都不会好到哪里去,饿了就吃,控制一下量,不能饮用那些瘦身的药茶,多活动活动就行。
燕皇听太医说这件事的时候一直皱眉,后来又与我说,一直觉得我身体健壮,没想到只是一个花架子。
托太医的福,燕皇有旨,不到雨天,去书房的路没有车马接送,如果我哪天没去,以后就一直别去。这条路实在太长了,我只能靠两条腿走。一趟接近一个时辰,每天来回,就是两趟,走到呕吐。
一个月下来,我瘦了整整十五斤。相当于两天瘦一斤,想想还是很恐怖的。下个月,还要继续这样走下去。迈的步子多了,身形也轻快起来。
有时候实在不想去书房,如果不去我可能再也不能离燕皇这么近。那是其他人求也求不来的圣眷,也是我能活得恣意的保障。就算脚底磨出血泡,疼得要命,我咬咬牙,也能继续走下去。
我摸到御书房的时候,听到燕皇在和王大力说话,挥了挥手,让宫人不要出声。他们迟疑了一下,在我威严的注视下,没通报。
平时总板着脸的王大力竟然在给我说好话,
十一殿下年纪还小,不必如此。
朕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不知还能看到什么时候。这些孩子里,小六有燕国撑着,生命无虞老二有个好媳妇,唯独十一憨傻,又没有母亲。除了朕以外,还能靠谁?
等朕不在了,她受了委屈,到什么地方去说?不如现在就让她多受些罪,也好过以后摔跟头。
原来在燕皇眼里,我很憨傻。
有心想争辩一二,突然想起他说的身体不好
燕皇生辰将至,正要满四十五。
在他之前,上任皇帝活到五十一。
燕国传至本朝共有九位皇帝,没有一个长寿的,最长命的那个活到五十九岁。朝中至今未立太子,几个成年的皇子已经各自去了封地,未见燕皇对谁有所偏爱。
平民百姓也有活到八、九十的长寿之人,不说这么长,燕皇至少还要活二十年。他的脉案是机密,我不知道他的身体如何。
这两个月走下来,我腰不疼腿不酸,打喷嚏都比以前有劲多了,看来还是要经常拖着燕皇走动,省得他一直坐在御书房,精神越来越差。
偷听什么还不进来?
我一惊,只得敲敲门,又推开。
第12章 书信 久在深宫不见天日,不知今秋景山
父皇怎知我在外面?我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的样子。
在这儿能在门上看到你的影子。那身量,不是你还能是谁?
燕皇指了指墨砚,示意我过去磨墨。
王大力重新退回到角落里,屋内只有细微的水磨声。
燕皇这里实在无趣,他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除了翻看奏折,就是喝两口茶。
刚开始墨干了,我还能添一添,后来实在困不过,就伏在御案边睡着了。隐约还听见心宽体胖、心里藏不住事这样的话。
偶尔我也能看看那些无关紧要的奏折,每一本都充斥着大量的华丽辞藻,大多是盛赞燕皇如何英明、如何仁爱。他的确是一个手段仁和的好皇帝,在位这几十年,燕国比上任皇帝在位时强大了太多。奏折中的批阅总是恰到好处,偶尔还能看见他关怀臣子的亲眷,言语温笃。难怪他的臣子都这样爱戴他,言语中的直白、狂热,看得我脑门淌汗。
恋耽美
殿下,臣那天晚膳吃了四个韭菜包子,喝了凉水,深感不适。夜里凉风一吹,头晕目眩,肠胃有疾,冒犯了殿下,是臣之过。殿下花容月貌,才华横溢,臣心甚悦。
后面就没了。
韭菜包子,一股味道。看来这御前侍卫的伙食也不怎么样。
但他那手字十分好看,风骨嶙峋,让人过目不忘。
我仔细把纸展平,想把它烧掉,见他的字写得这样好,又觉得可惜。
不管是真是假,至少还说了句臣心甚悦。这话可从来没人和我说过,太难得了。
自从小孙子离开,再没人会翻我的书。我随手拿出一本,见是诗经,便把这页纸夹在里面。
我还是很想知道未婚夫和小表妹的事。
他叫王琅,是王家的二公子,少年时期就声名远播,是有名的神童,十四岁时考上秀才,名次很高,若非年少,家人怕盛名重负,或许已中了举。可惜他弃文习武,不知道学成什么样了。
偶尔我也让宫女买些话本子进来打发时间,什么种类都有,表哥、表妹那是常有的眷侣。要是王琅真喜欢他表妹,我也不做那拆姻缘的恶人。现在离成婚还早得很,我懒得管这样不知真假的事。
今天十二说王琅与表妹如何,我冲过去发作一阵,明天要是她又说王琅与其他闺秀如何,我又冲过去发作一阵,岂不是成了炮杆子?跑来跑去累得慌,何况我没见过他几回,犯不着动气。
二哥二嫂眼看就要离京,我翻了好些书,画出地图,标注好各处的山川地势,以及那里的风俗人情,做成一本书册,送到二哥府上去,希望他在封地一切顺遂,把持住手头的权利,不要因为腿疾被人轻慢。
我与二哥二嫂都不是多话的人,看见他们总觉得心里分外亲切。每次去郡王府,二嫂都备着各类时蔬,瓜果,点心,全是我的心头好。自从德妃娘娘去世后,二哥得了燕皇一点垂悯,心中却更加仓惶了。平时总是板着脸,不准任何一件事出错。只在我们几人之前才有个笑模样。
这书可帮了我大忙,二哥不和你客气,凡是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你。
知道知道。你也别太着急,慢慢来,平时谨慎行事,有拿不准的事情和二嫂商量商量。
我与你二嫂相互扶持,反倒是你,独自在宫中,万事都要小心。
好。
二嫂怀孕的时候爱吃芋头,侄儿的小名就叫芋头,长得白嫩可爱,眼睛转来转去,不爱哭闹,特别讨人喜欢。这一去也不知道多久,小孩子长的快,下次再见时,他必定不认得我了。
酷暑难挨,太医说我幼时受了寒,不好好调养,要吃大苦头。即使内务府从不克扣我的份例,我也只能望冰兴叹。即使这样难受,我依然希望时间慢些过,能让我时常去二哥府中串串门,不至于以后连个走动的地方都没有。
接连下了几场暴雨,天气凉了下来。
二哥走的那天,我特意起了个大早,在城门口为他们送行。
燕皇派了很多侍卫随行,还有太医,特意嘱咐,让他们慢些走,一切以身体为重。
等城门口看不到车队了,我站在城楼上,远眺,只见车队变成了一条细线,消失在天际。
如果二哥没被召回来,那只能等我出嫁后再去看望他们。具体是哪一日,我也不知道。
六姐姐离宫那日我也是这样望着她的车架远去,我想让她留下来。
第10章 读书 读书又不是为了用它去做什么
十一,你还小,等大了就会明白,亲人、挚友都会离你远去,始终陪着你的,只有自己。
燕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似有无穷落寞。
父皇。
我有很多话想说,但也知道这一切并不是我能左右的事。就算是一国之主,燕皇也有许多无奈之处。
近来倒瘦了一些以后若是没人陪你玩,就来朕的书房看书吧。
好。
我与燕皇在那里站了许久,又跟着他回去,蹭到了帝辇,有点晃悠。除了排场大,也没有那么舒服。
王大力跟在燕皇后面,永远微垂着头,看起来稳重可靠。
这一刻我倒猜不出他的年纪了。
他像是发现我在看他,飞快露出一个小小的笑容,等燕皇随着我的视线看过去,王大力已变回了那副严肃正经的样子。
燕皇只笑笑,突然又说:
你看这个侍卫如何?要是喜欢,我让他做你的贴身侍卫,以后你想出宫玩,就让他随身保护你。
不、不、不喜欢,换一个吧。
即使上次王大力表现得不错,我还是不想天天看到他。
这人武艺高强,换成别人我不放心,这样你要是出宫,就提前与我报备一下,到时候就让他跟着你,平日还是照旧。
好。这次我答应得很利落。
以前每次出宫,二哥府中的马车都在宫门口等我。他也不准我单独上街玩,尤其是热闹的时候。
二郎,你觉得如何?燕皇去问王大力。
谨遵圣令。王大力面无表情。
我第一次听父皇叫他二郎,太亲近了。不知道父皇叫二哥有没有这么叫过好像一直是喊老二来着。我情不自禁在心中为二哥叫屈,更不想看到王大力。
二哥二嫂不在,我真没有地方可去。
其实我和十二妹之间的关系也没有那么糟,每次她有什么好东西,都会送我一份,我也送她一份,只要不见面、不说话,我们就是全后宫最好的姐妹。
十二妹的母亲高妃娘娘分掌宫务,待我很不错,每次有了新衣料都喊我过去和十二妹一起挑,其他公主要稍慢一些。但明面上也说得过去,毕竟长幼有序。
这个料子我好喜欢啊,十一姐,你什么时候能瘦下来,我们做一身一模一样的,穿出去参加宴会,一定很好看。
唉,这料子你拿去,和十三一起穿,我就不凑合了。
有时候十二说话也没那么讨厌,我们一对视,瞬间觉得这样好腻,就和那些假模假样,一口一个姐姐妹妹的妃嫔一样。
十二妹瞬间变脸,把料子塞我怀里,说道:
这颜色我突然就不喜欢了,你自己穿去吧。
是吗?今秋京中最流行这个,反正我也不爱参加那些宴会,拿回去也是压在箱子里,可惜可惜。
那还是还是给我吧。十二妹不太过意得去,眼神飘飞。
你说一声谢谢十一姐,十一姐最好了,我就让给你。
可恶!我说还不行吗!十二根本没有傲骨这种东西,咬牙切齿,悄悄在我耳边说完,抱着衣料气呼呼走了。
我不由得露出得意的笑容。
现在只能靠逗逗十二来获得快乐了。
十三公主的母亲分位不高,十三公主被她教得文静怯弱,平时说话都要斟酌三分,我与她聊天总觉得很累,也心疼她这样战战兢兢,说句话都要想一想得失。其他公主年纪太小,都在各自的母亲那里学这学那,很少出门。
跟着六姐姐长大的我,与其他公主格格不入。她们聊绣样、配色,我干瞪眼,她们聊发簪、首饰,我还是干瞪眼。她们与我对视时,很快就会低下头去,手帕捏着搅啊搅,想说话又不敢。
大部分时间我都在燕皇的书房里看书,各朝史书、古籍、游记,我都看。以前我只看那些故事性很强的书,后来发现那些故事大致都差不多,便重新把目标移到史书中来,越读越觉得有趣,平时能想一个问题想一整天,实在不知道就问父皇。他偶尔能解,偶尔不能解,让我记在纸上,等他有空了拿去问能解的人。
有时候燕皇也很郁闷,问我是不是要考科举,不然怎么钻在书堆里不出来。
读书又不是为了用它去做什么看书的时候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这才是最让我开心的事。
若你能保持这份心,以后朕对你也放心了。
这又如何说?我其实没多大信心,因为我光看书,既不能倒背如流,也不能做出震惊文坛的诗词歌赋,很是不务正业。
人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总要有件事来打发时间,若你把心思放在一个人身上,很不稳妥。那人可能变心,可能害你。若你痴迷于书卷,反而能高兴得久一些。
那倒也是。我大致听进去了一半,剩下的还要用未来的大半辈子去体会。在燕皇书房里,我听他说的话比前面几年加起来还要多。他也想找个人说说话,讲一讲大道理。
第11章 憨傻 原来胖也会死,燕皇要对我下手了
燕皇忙起来的时候,我独自在书房看书,偶尔也能看到小孙子。
现在他很得燕皇看重,其他太监看见他都尊称一声孙总管。以前他脸皮薄,经不得重夸,现在却发生了一些变化,脸上总是带着浅浅的笑意,让人猜不出他心中所想。
别人都叫他孙总管、孙哥哥,燕皇爱叫他的全名孙青,我也不好再叫他小孙子,觉得实在有损他在其他太监心中的形象,就像燕皇一样叫他孙青。
这个名字也确实适合他。青,不喧宾夺主,不张扬刺目,像雨后山色,像春时新芽,静静等在原地,看到他的时候,心里总觉得很舒服。
燕皇住在前庭,而我住在后宫,每天一大早就到了他的书房,那时他还在上朝,下午与他一同吃过晚饭才回华翎宫。
燕皇已经对女色失去了兴致,最近宫中并无新的皇嗣,也没有新进宫的妃嫔。他的贴身宫女都上了年纪,变成其他小宫女口中的姑姑。
我与他一同吃饭时,燕皇总吃得多些。
以前他还限制我的饭量,现在不管了,让我一饿就自己去找小厨房要东西吃。
本以为日子能一直这样快乐,突然,京中一个大官的胖儿子病死了。太医说是因为太胖。
原来胖也会死,燕皇要对我下手了!
我已经胖了好些年,不是一时半刻能瘦下来的。刚到华翎宫的时候,六姐姐疼我,一听我喊饿就立马喂上,不出三月我被喂得圆滚滚,人见人爱,一出门,脸都要被揉掉一层皮。
我没胖到痴肥的境地但站在一群身形纤细的宫人中,我总是显得那么卓尔不群。
养成吃东西的习惯后很难改掉。
在公主所那几年,我从没体验过吃饱的感觉。能活下来全凭杜若姑姑想方设法弄到一点食物,省给我吃。那时我白天、梦里都想吃东西,床板都啃过,后来真能吃上,顿顿都要吃撑为止。
太医说我幼时底子不好,这一生脾胃都不会好到哪里去,饿了就吃,控制一下量,不能饮用那些瘦身的药茶,多活动活动就行。
燕皇听太医说这件事的时候一直皱眉,后来又与我说,一直觉得我身体健壮,没想到只是一个花架子。
托太医的福,燕皇有旨,不到雨天,去书房的路没有车马接送,如果我哪天没去,以后就一直别去。这条路实在太长了,我只能靠两条腿走。一趟接近一个时辰,每天来回,就是两趟,走到呕吐。
一个月下来,我瘦了整整十五斤。相当于两天瘦一斤,想想还是很恐怖的。下个月,还要继续这样走下去。迈的步子多了,身形也轻快起来。
有时候实在不想去书房,如果不去我可能再也不能离燕皇这么近。那是其他人求也求不来的圣眷,也是我能活得恣意的保障。就算脚底磨出血泡,疼得要命,我咬咬牙,也能继续走下去。
我摸到御书房的时候,听到燕皇在和王大力说话,挥了挥手,让宫人不要出声。他们迟疑了一下,在我威严的注视下,没通报。
平时总板着脸的王大力竟然在给我说好话,
十一殿下年纪还小,不必如此。
朕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不知还能看到什么时候。这些孩子里,小六有燕国撑着,生命无虞老二有个好媳妇,唯独十一憨傻,又没有母亲。除了朕以外,还能靠谁?
等朕不在了,她受了委屈,到什么地方去说?不如现在就让她多受些罪,也好过以后摔跟头。
原来在燕皇眼里,我很憨傻。
有心想争辩一二,突然想起他说的身体不好
燕皇生辰将至,正要满四十五。
在他之前,上任皇帝活到五十一。
燕国传至本朝共有九位皇帝,没有一个长寿的,最长命的那个活到五十九岁。朝中至今未立太子,几个成年的皇子已经各自去了封地,未见燕皇对谁有所偏爱。
平民百姓也有活到八、九十的长寿之人,不说这么长,燕皇至少还要活二十年。他的脉案是机密,我不知道他的身体如何。
这两个月走下来,我腰不疼腿不酸,打喷嚏都比以前有劲多了,看来还是要经常拖着燕皇走动,省得他一直坐在御书房,精神越来越差。
偷听什么还不进来?
我一惊,只得敲敲门,又推开。
第12章 书信 久在深宫不见天日,不知今秋景山
父皇怎知我在外面?我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的样子。
在这儿能在门上看到你的影子。那身量,不是你还能是谁?
燕皇指了指墨砚,示意我过去磨墨。
王大力重新退回到角落里,屋内只有细微的水磨声。
燕皇这里实在无趣,他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除了翻看奏折,就是喝两口茶。
刚开始墨干了,我还能添一添,后来实在困不过,就伏在御案边睡着了。隐约还听见心宽体胖、心里藏不住事这样的话。
偶尔我也能看看那些无关紧要的奏折,每一本都充斥着大量的华丽辞藻,大多是盛赞燕皇如何英明、如何仁爱。他的确是一个手段仁和的好皇帝,在位这几十年,燕国比上任皇帝在位时强大了太多。奏折中的批阅总是恰到好处,偶尔还能看见他关怀臣子的亲眷,言语温笃。难怪他的臣子都这样爱戴他,言语中的直白、狂热,看得我脑门淌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