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哥哥毛遂自荐做我夫君 > 哥哥毛遂自荐做我夫君
错误举报

免费阅读(24)

    这是我娘家弟弟做生意赚的,之前他们找我借了点银子周转,还答应分给我利润,这不,今天就有了。
    她的语气很得意,刘氏刚要伸手去拿银子,徐氏把手缩了回来,娘,这应该不用交公吧?
    刘氏没好气道:不用!说罢,转身进了屋。
    徐氏也哼着小曲往房间走去,芸娘蹲在地上把铜板一个一个捡了起来。
    作者有话说:
    营养液到300会加更,感谢小天使们的支持.
    第 33 章 [V]
    芸娘,今天赚了多少钱啦?
    午饭刚过,二人终于闲下来,坐在小板凳上休息,乔月问道。
    芸娘正抱着钱盒子在数,片刻后,兴奋地说:今天赚了一百八十文了!
    乔月点头:刨去成本赚了八十文,真不错。
    芸娘点头,把钱倒进随身携带的布包里,斜挎在肩上,笑着道:小姑,今天我们吃馄饨吧。
    乔月嗯了一声,芸娘往馄饨摊子走去,不一会端着两碗素菜馄饨走了回来。
    下午街上没什么人,二人便赶着驴车往回去,回去的时候芸娘买了一斤鸡蛋带回去,虽然不多,但芸娘还是很高兴,毕竟这是用她自己挣的钱买的东西。
    到家的时候,徐氏和赵氏正在院子里洗刷东西,乔月二人喊了一声把驴车上的东西都卸了下来。
    娘,这是我买的鸡蛋给家里的。芸娘拎着鸡蛋走到徐氏面前小心地说。
    徐氏瞧了一眼,淡淡问道:今天赚了多少钱啊?
    芸娘抿了抿嘴,拎着鸡蛋篮子的手紧了紧,净赚八十文钱。
    徐氏一伸手,拿来。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找芸娘要钱了,这半个多月芸娘每天赚的钱都被徐氏要去了,说是要给她攒着将来做嫁妆。
    芸娘眸色暗了暗,掩藏起了情绪把钱袋拿下来递给徐氏。
    怎么就这么点了?徐氏当即便打开钱袋数完后瞪着眼睛骂道:死丫头都拿钱买什么了?
    没有,就中午吃了两碗馄饨买了两条绑头发的彩绳和一斤鸡蛋。芸娘被她瞪得一颤,从怀里拿出来两根彩绳。
    徐氏哼了一声道:挣几个钱不得了了,还吃上馄饨了,你老娘我还没吃过呢,还买鸡蛋,家里用得着你买东西,瞧瞧你,整几个钱啊,就这样浪费!
    大嫂,这是孩子的一片心意,你就别说她了。赵氏听着觉得这话说的极为刺耳,他们虎子学徒好几个月了从没给家里买过什么东西,今天芸娘不过是买了一斤鸡蛋,徐氏就这样说开了,难道是在指桑骂槐说他们?
    芸娘脸变得难看起来,她看了看赵氏又看了看正在卸板车套绳的乔月,眼睛一红扭头往房间里跑去。
    臭丫头,还说不得了,挣几个钱就不把你老子娘放在眼里了,说你两句还跑。徐氏板着脸朝屋里又说了几句。
    晚饭的时候刘氏把鸡蛋打散了做了一锅蛋花汤,徐氏又不冷不热地说了几句,搞得桌子上的气氛很是尴尬。
    刘氏觉得这段时间这个大儿媳是越来越过分了,说话总是夹枪带棒的,不是明着说二房的虎子挣钱多工作号,就是暗戳戳说乔月挣银子最容易,应该把挣钱的方子拿出来。
    有好几次六是听着都想骂她了,但想到儿子和两个孙女又不想吵起来弄得家宅不宁,只是每每都要被她气的脸色铁青。
    你这是在干什么!苏大郎把徐氏拽回房间里脸色难看地道。
    徐氏揉着胳膊瞪着苏大郎,痛死我了。她丝毫没觉得自己方才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皱眉道:怎么了?什么干什么?
    苏大郎抓了抓头在院子转了两个圈,说道:还怎么了,你在饭桌上说的都是些什么话,孩子赚两个钱高兴给家里买点东西怎么了?就一斤鸡蛋,你至于吗?
    徐氏一听这个,火顿时就上来了,她坐到凳子上指着苏大郎道:怎么了,我怎么就不能说了,我说的有错吗,虎子到现在也赚了好几百文钱了,从来没给家里买过什么,芸娘才赚几个钱,就买鸡蛋,家里用得上她买东西吗?
    苏大郎有些气闷,怎么不能买了,都是一家人,一斤鸡蛋值几个钱,弄得大家都不高兴了。
    哼,你倒是一家人说的亲热,你那个一家人小妹那么会赚钱怎么不见她把赚钱的方法拿出来啊?
    苏大郎道:那是小妹自己的东西,况且她不是教芸娘做菜煎饼了吗?每天都能赚钱。他以前还觉得乔月不顾他们,没想到她早就安排好了,他就知道没白疼小妹这么多年。
    菜煎饼,一个才几文钱,她那个什么精油皂一个就卖好几两银子,跟下金蛋的鸡一样,要是她肯拿出来咱们家里早发财了。徐氏不满道。
    直到现在她还觉得乔月就是在区别对待,要是真有心帮他们挣银子,那怎么不教芸娘真正赚钱的东西呢,也就苏大郎,老实巴交的好哥哥,一个煎饼摊子就把他打发了。
    苏大郎觉得徐氏现在已经掉钱眼里去了,前几天她娘王氏又送过来五两银子,现在徐氏说话的声音都变大了,这脾气也涨了不少。
    你以为小妹那个是那么好做的?你看她花了多少心血在上面,不说制作方法,那些个材料有几样你能认识?
    苏大郎说的毫不客气,徐氏越来越过分了,这话说的,就差没直接找乔月把制作方法要过来了。
    徐氏被他噎住,不服气道:不认识就不认识,我还不稀罕呢,我现在有钱!说着话,她表情得意起来,我娘说了,到了年底还能给我拿点银子过来,这可是坐在家里收钱,这福气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三哥,我去厨房做夜宵,你帮我看看我写的对不对。乔月把最后一道题写完,对苏彦之说道。
    跟着学了一个多月,乔月现在的功课进步非常大,不仅读书背书快了很多,就连写字的水平也上升了。
    苏彦之应了一声,放下手中的书,拿起乔月默写的文章。
    厨房里,乔月把砂锅里泡好的大米放在小炉子上煮,拿出两个皮蛋捣碎了放在砂锅中。把早上买的新鲜猪肉从凉水里拿上来,切了一块瘦肉下来,改刀成细丝加上一点生姜丝和盐在加一点淀粉抓拌均匀放在一边腌制一下。
    发酵好的面揉好后切成小剂子,擀好后包入猪肉韭菜馅。锅中烧油把饼子放进去烙,这时砂锅中的粥已经熬好了,重口味的皮蛋掺杂在在米粥里鲜香的味道飘了出来,把腌制好的瘦肉放进去硬筷子搅散,再盖上砂锅盖子焖一盏茶的时间。
    猪肉韭菜饼烙至两面金黄后就可以出锅了。
    乔月端着皮蛋瘦肉粥和猪肉饼进了房间,早就被香味勾起馋虫的苏彦之迫不及待起身去接过托盘放在整理好的书桌上。
    三哥,我写的怎么样?乔月问。
    苏彦之点点头,拿过纸张说道:很不错,只错了几个字,有时间抄上几遍就行了。
    乔月看了一下把纸折叠起来放在苏中夹住,笑眯眯道:好我知道了,三哥快吃吧。
    苏彦之看着托盘里的夜宵,说道:小妹,你也吃点吧,这么多我一个人也吃不完。
    乔月摇头道:三哥多吃点。
    苏彦之很坚持,一起吃吧,这么长时间辛苦你了,要是你累瘦了,娘会心疼的。
    那,好吧。乔月点点头起身去厨房拿来了碗筷。
    苏彦之还是第一次吃皮蛋瘦肉粥,他惊讶粥原来还有这种做做法,出了放豆子,粥里还能放这些东西。
    怎么样?乔月喝的满口鲜香,问苏彦之。
    好吃。苏彦之点点头,粥很香猪肉饼很是一样。
    乔月摇头失笑,三哥,你可以说真话的。这段时间不管她做什么苏彦之都说好吃。
    是真话,真的很好吃,你做的这些我没吃过也没见过,味道非常好。苏彦之一脸认真,他说的是真的,乔月的手艺非常好,半个多月的日子,她做的夜宵没有一次重复过,花样百出,味道却都是一样,那就是一样的美味。
    乔月见他不像撒谎,开心地弯了弯唇角。
    娘,我和爹爹走了。大清早,芸娘和苏大郎把东西全都装在车子上固定好,二人坐上车,芸娘朝屋里喊了一声。
    半个月前乔月就没有再和芸娘去摆摊了,芸娘对乔月教自己手艺已经很开心了,被乔月带熟悉了以后,便主动提出让乔月在家休息,以后她和爹爹苏大郎一起去县里。
    苏大郎不像徐氏对女儿的生意很是支持,已经快到深秋了,地里也没什么活可干了,每天的事情就是上山砍柴为过冬做准备,于是苏大郎便答和女儿一道去摆摊,下午回来后再去山上砍柴。
    吃过早饭,刘氏带着乔月回了娘家,徐氏和赵氏在家里收拾碗筷整理家务。
    突然,院子里传来急切的喊声,徐氏朝窗外看了一眼,见是自己母亲王氏急匆匆跑了进来,应了一声快步走了出去。
    娘,怎么了?徐氏有些紧张,以为家里出了什么大事。
    王氏哎了一声径直走进堂屋,拎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水喝完后舒了口气,说道:春菊,娘今天来找你确实有点急事。
    徐氏心一颤,紧张兮兮地坐到板凳上问道:娘,家里出什么事了?
    王氏愣了一下,随即笑到:啊?家里没事,是你弟弟他托我来找你借点钱。
    哦。徐氏顿时放松下来,问道:借多少?这段时间她从娘家拿了点银子,现在手头还算宽裕。
    在王氏说了一个数字后,徐氏却是一惊,这么多?娘,这我哪里拿的出来啊。
    作者有话说:
    第 34 章 [V]
    一百两。
    徐氏被亲娘的话吓了一跳,这么多银子她哪有啊。
    王氏皱眉那你有多少?
    徐氏想了一下说道:约莫二十两。
    太少了。王氏摇头,端起茶水抿了一口,看着徐氏语气诚恳地说道:春菊,你三弟现在也是着急要,没办法,才来找你的,你放心,年底肯定还给你。
    徐氏看着母亲失望的表情,连忙解释:娘,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真的没有这么多银子。
    她问道:娘,怎么突然要这么多银子?
    王氏叹了口气往椅子靠背上一靠,你弟弟说快到年底了,想抓紧这段时间多挣一点,这资金一时就周转不过来了。
    王氏说的倒是真的,徐老三确实是因为做生意资金周转不过来,这才让王氏来找徐氏借钱。
    他要借钱不亲自来还是因为以前和徐氏闹了很多不愉快,这几年徐家的日子虽不说是富贵但比苏家还是要好很多的,因而他们两兄弟也多少有点瞧不起这个姐姐。
    若不是徐氏这么些年逢年过节拿钱回去孝敬父母,只怕他们也早就不来往了。
    自从徐氏上次一下子拿出来十一两银子借给他们,徐家一家人觉得徐氏这么多年抠搜哭穷不过是装的。
    现在苏家青砖瓦房盖起来了,连一个养女都有本事做生意了,听说二房独子的工作就是这个养女给安排的;还有徐氏的女儿,十几岁的女娃也在县里摆摊挣钱。
    他们觉得这段时间徐氏肯定有不少的收入,不管是乔月还是芸娘挣得钱,只要没分家,这银子就应该人人有份,现在他们家里大小三份生意,加上种田种地,他们在家毛估着算了一下,最起码得有二三百两银子的家底。
    王氏一贯是重男轻女的,两个女儿嫁人的时候收的银子都给儿子做聘礼了,另外还让她们拿了银子,自古以来传宗接代,养儿防老那都是儿子的事情,女儿辛苦养大了就是为了给儿子铺路的。
    要不然这养了十几年的女儿不白养了么,女儿嫁到别人家去自要侍奉公婆相夫教子,哪还有精力时间来照看娘家,榻前侍疾也是指望不上的。
    所以徐老三再和王氏商量过后决定来找徐氏借钱,毕竟外嫁女的钱要来一两是一两。
    见徐氏还是有些为难不愿意拿银子的模样,王氏脸色立马沉了下来,怎么,你就这般不愿意?
    虽说是来找你借钱但这钱还是算你分红的,上一次借钱你也赚到钱了不是吗?
    王氏深知自己这个女儿的性子,听话又恋家,一直想得到娘家的重视,这么多年来贴补了不少银子,对自己夫妇俩还算有孝心。
    虽然王氏知道一百两银子确实很多,一般家庭一下子是拿不出的,但老三说的对,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若是以后苏彦之真的高中,肯定会念在哥嫂供养他读书的份上,带着全家搬走,到时候他们再想找徐氏要一个铜板只怕是不可能了。
    不如趁现在把银子都要过来,反正老三的生意最是缺银子了。
    娘,我....徐氏嗫嚅着,不知道要怎么说,她咬牙借了钱但是事后的确是赚到了。
    王氏面色不虞地看着徐氏,语气有些愠怒,你弟弟难得找你借钱,你就这么推三阻四的?
    徐氏眼皮一跳,声音高了起来娘,我没有!
    她生怕王氏生气,小心安抚道:娘,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一百两银子不是小数目,我真的没有。说完,她怕王氏不相信,把藏钱的盒子拿了出来,当着她的面把锁打开,真的只有这么多。
    王氏看着盒子里的银子,数了一下,二十三两银子。
    见她没撒谎,王氏面色稍微好看了一点,但还是不高兴,那怎么办,老三可是指望着你这个姐姐,村子里谁不知道苏家现在有钱,生意做了好几门,家里还有一个神童称号的秀才,将来是要做大官的。
    她又问道:芸娘在县里卖菜煎饼生意怎么样?赚了多少钱了?
    徐氏笑了一下,说道:小孩子弄着玩的,一天不过几十文钱的收入。
    那钱呢?云丫头自己收着?
    没有,都在我这儿了。徐氏指了指盒子里一个布袋,里面装的都是芸娘挣回来的铜板。
    王氏想着,心中有了计较,现在这摊子虽然还没挣到大钱,但是以后就说不定了。
    说着,她把盒子扣了起来,说道:这么点银子实在不够,你在想点办法,要不然我回去怎么跟你弟弟交代,我们家过年可就指着这一笔生意了。
    你弟弟这段时间一直在家里夸你,说二姐比大姐厉害多了,能帮衬他,以后发了财一定要好好回报你。王氏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徐氏的脸色。果然,她见徐氏表情变了变,透出一股淡淡的骄傲。
    娘,你容我想一下。徐氏说着站起身走了出去。
    在门口转了几圈,她皱眉想着办法,看了看二房想去借钱,但这几天赵氏跟她闹了别扭,怕是不会借给她,又看向乔月的房间,她肯定有钱,但会不会借给自己就不知道了,这段时间她总是赶着驴车早出晚归不知道在做什么,这会子也不在家。
    再就是婆母刘氏,她掌握着家里的所有银子,他们两房挣得银子全都是交给她的,还有三郎,经常给人写信赚点银子补贴家里,也都是交给她的。
    只可惜,刘氏也不在家,她一早就回娘家去了,要到明天才能回来。
    愁的不得了,徐氏看着远处的山林发起了呆。突然,她想到了什么,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扭头往刘氏的房间里走去。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