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七零年代漂亮亲妈 > 七零年代漂亮亲妈
错误举报

格格党-火折子(73)

    嗯......刘美云故作思考了几秒,说道:以后你们听故事要收费了。
    啊?小宝没明白。
    刘美云就耐心给他们解释:以后你们要想听故事呢,就要付钱,不付钱妈妈就不讲了。
    为啥啊?小宝依旧没懂。
    二宝也着急了:妈妈,为啥要收费,你不是一直都在给我们讲吗?
    刘美云反问: 你们在家干活都可以收费,妈妈讲故事为什么不能收费?以前不收费,是因为你们还小啊,现在你们自己都能赚钱了,当然要收费。
    妈妈,你这样不好。大宝拽着妈妈袖子,心情有点失落。
    三兄弟此时都差不多一个表情。
    怎么不好了?刘美云装不懂,这跟你们给太爷爷捶腿收费,不是一个道理吗?
    这话把三兄弟都问住了。
    哪儿不好呢,具体他们也说不上来,就是感觉谈钱伤感情呗。
    妈妈,我知道错了!我不应该找太爷爷要钱。 大宝琢磨了会儿,很快反应过来,妈妈这是教训他们呢!
    为什么不应该? 刘美云坐在床上,脸上没什么表情。
    三兄弟穿着小短裤,老老实实站成一排,小眼神都怯怯的,尤其陆二宝,心虚的都不敢看妈妈眼睛,毕竟赚钱这点子,是他撺掇哥哥和弟弟一块儿干的啊,他就怕妈妈生气。
    大宝倒是不怕妈妈生气,挺直胸膛回答妈妈的问题:太爷爷疼我们,我们给他按腿,还要收费,太爷爷心里肯定伤心了。妈妈,你刚才也让我们也伤心了。
    刘美云: 那妈妈跟你说对不起。
    大宝:那我明天就跟太爷爷还有吴奶奶道歉,我把钱还给太爷爷,以后干活不收钱。
    刘美云满意点点头,目光又转向二宝和小宝。
    小宝立马举手表态:妈妈,我也知道错了,我以后主动帮家里跑腿,绝对不要钱。
    那我以后给你们讲故事,也肯定不收费。
    就剩下一个陆二宝,看妈妈目光扫过来,他抿了抿唇,妈妈,对不起,我知道错了。
    为什么错了?
    是我出的主意,我不该带哥哥弟弟赚家里钱,给太爷爷他们按腿是应该的。 二宝认错态度也很诚恳。
    三兄弟知错就改的态度很积极,就看实际行动怎么样,刘美云也没有一个劲儿揪住不放,口头教育再多,还不如到时候实际演练来得印象深刻,实在不行,还有竹笋炒肉等着。
    二宝啊,你告诉妈妈,你这次又是为什么想赚钱来了?
    刘美云给三兄弟的零花钱,已经不算少了,每年还会涨一点,怎么用刘美云也从来不管,顶多就是要求他们记个账。
    她偶尔才会翻看下三兄弟的小账本,大宝基本都是买小人书和玩具,二宝给同学买汽水儿糖果啥的,小宝则全是零食。
    珠珠要过生日了,我想自己赚钱送她一个生日礼物,就商店里那种蝴蝶发卡。
    珠珠又是谁?刘美云太阳穴突突的疼,你最好的朋友不是小丽吗?
    之前还一块儿放风筝,给人买汽水来着,这又换了一个?
    妈,小丽跟二哥闹掰啦,她找二哥抄作业,二哥不给她抄,他俩现在不是朋友啦,珠珠才是。陆小宝总爱在关键时候凑个热闹,把二宝卖得一干二净。
    ......
    大宝还在旁边振振有词,表示特别能理解弟弟:抄作业本来就不对,那么简单的题她都不会做,真笨!
    ......
    闹腾的一晚上,三兄弟最后还是没能听到刘美云讲的故事,都争先恐后的巴拉巴拉给刘美云说学校的事,越说越起劲儿,最后还相互拆台开了,兄弟的小船是说翻就翻。
    大宝嫌弃小宝笨,讲个题总是半天才转过弯来,还转头就忘,有时候能气死个人。
    小宝吃醋二哥下课总带着别人玩,甚至最后一块饼干给那个珠珠都不给自己,而闹别扭。
    二宝呢,又觉得大宝老爱发脾气,还老吼他跟二宝,很不高兴。
    三兄弟是各嫌弃各的,可等刘美云假模假样说让他们哥仨分开睡的时候,仨兄弟又不肯了,别别扭扭的,反正就是打架,也要挤一个屋子打的意思!
    隔天睡一觉起来,刘美云早饭没吃,就得匆匆回学校上课。
    而三胞胎吃了早饭,却难得没有吃完就溜,而是破天荒的把自己碗筷拿水池子那边费劲儿巴拉的冲洗了,这给桌上剩下的人,都惊得眼珠子都快掉了。
    以前都是不使唤不愿意动,还伸手要钱的臭小子,这怎么转眼间就这么懂事了?
    老爷子还忍不住调侃:二宝啊,这次又要多少钱啊?
    太爷爷,不要钱,以后我们吃的碗都自己洗干净。二宝擦干净手,跑来太爷爷跟前,一脸真诚的道歉:太爷爷,对不起,我以后天天给您捶腿,不要钱。
    二宝小宝也跟过来。
    三兄弟不仅把这段时间从家里赚的几块钱上交,还认认真真道歉,反省错误,把老爷子和吴妈,都搞得眼睛红红的。
    这个钱,你们收着,没事的。二宝不是还要给同学买礼物吗?老爷子年纪大了,啥也不想干,啥也不想管,就想疼着宠着自己曾孙,也不知道还能这样宠几年,所以对三胞胎,他真是一点严厉不起来。
    跟以前教育儿子、孙子那完全是没得比的态度。
    太爷爷,我们不要钱!陆小宝挤到老爷子跟前,说道:二哥要带我们捡破烂赚钱,妈妈说这个是可以的,等以后我们赚钱了,给你零花钱!
    ......老爷子嘴角抽了抽。
    这还不如他们在家里赚钱呢。
    前段时间,三胞胎在大院里挨家挨户敲门,找人要废品破烂的时候,他都好几天不好意思出门,就怕那些老朋友突然的关心。
    连人门口执勤的战士都好奇,怎么老首长家的三胞胎出来捡破烂了?
    只要是勤劳致富,刘美云肯定是支持的,正好让他们体验体验生活的拷打。
    想要在七十年代末,靠捡破烂赚钱,三兄弟这个发财大计肯定是要落空的,又不是二十年后,捡堆废铜烂铁都能卖钱。
    不过人生嘛,多尝试总是好的。
    三兄弟把这些天好不容易攒齐的一袋子破烂带到废品收购站,却让人3分钱就给打发了。
    手里只有3分钱的陆二宝,想给好朋友买漂亮的小蝴蝶发卡肯定是不行了,最后还是缠着太爷爷给手工雕刻了一个木头的小蝴蝶当生日礼物。
    刘美云回学校以后,每天照旧是按部就班的搞学习。
    而姚顺六那边,自从刘美云说要自己开服装店,他就跑羊城更勤快了,每次拿货回来都是最少20条往上直接出给别人,很快就把手里资金翻到了4万多。
    这时候的4万多啥概念,姚顺六不敢张扬,毕竟最近报纸刊登一个万元户都都已经能让人讨论好久了。
    姚顺六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因为手里钱多,而发愁的。
    所以他赶年前,按照刘美云吩咐,在京城二环内看房子,想着赶紧把闲钱置换出去。
    转了差不多有个把月吧,才找到一处满足刘美云要求的,铺面位置好,面积够大,房产没有什么纠纷,就是人要价有点高,一开口就要4万2,还一分不肯少。
    姚顺六拿不定注意,只好让刘美云自己过来看看,毕竟最后拍板还得刘美云自己定。
    4万2在京城二环买一间面积还不小的铺面,姚顺六觉得贵,刘美云却觉得跟白菜价似的。
    这要搁三十年后,二环内的这么一间铺面,少说也得在后边多加三个零,还不一定能买着。
    刘美云去看了房,位置就在两条街交界处,对面不远还有一个供销社吸引着客流,而且最让她小心脏扑通狂跳的是,这位置将来全部会拆迁,改建成有名的商贸中心。
    这还有啥好犹豫的,当然买啊!
    4万2,我一分都不会少的,你们要的话今天就可以去办手续。 男人瘦骨嶙峋,说话声音带着沙哑,一看也是这几年过得不大好。
    大哥,那我先付个2000块的订金,然后得回家拿户口本,再劳烦您跟我一块儿去办手续可以吗? 刘美云是从学校直接过来的,户口本还在部队大院房间抽屉里放着。
    你真要买? 男人愣了下,显然没料到刘美云这么干脆。
    买呀,只要大哥您诚心卖,我回家筹钱去啊。 刘美云随口胡诌。
    男人蹙了蹙眉,又跟刘美云确认了一遍:4万2,一分都不能少。
    刘美云装模作样犹豫了会儿,咬咬牙点头,行吧。
    男人见刘美云点头,脸上神色一松,跟姚顺六就在店铺里等着。
    刘美云骑自行车回家飞快找到户口本,然后又一口气不停歇的赶回来。
    白菜价捡到的未来商贸中心的铺面,刘美云不着急不行啊。
    她交钱积极,男人配合办手续也积极。
    前后不过两个钟头,刘美云名下就拥有了第一间铺面。
    兜里揣着热乎的一张纸,刘美云按捺不住心情激动,不过面上却还不怎么显。
    男人揣着一口袋现金,也很淡定,只在铺面跟前站了许久没说话,偶尔传来一阵阵难忍的咳嗽声,消瘦单薄的身影,倒是看得人有点不落忍。
    姚顺六还想上前关切两句,刘美云却拉住他,轻轻摇了摇头。
    人总要往前走的,以后日子都是越过越好,他们作为旁观者,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给到什么帮助,有时候一两句关切问候,给到的可能不是温情,而是又把过去撕开了一遍,让人又沉湎了一回。
    这铺面要重新装修过吧? 姚顺六还有点恍惚的看着几乎掏空手里全部流动资金买下的这间铺面。
    感觉就像在做梦一下。
    他现在兜里就剩下几千块了,这要搁一年前,他肯定觉得多得不得了,可现在居然还觉得少得他心里有点不踏实。
    嗯,是要重新装,得找两个好一点的泥瓦工。 刘美云从口袋掏出纸笔,和姚顺六一块儿给铺面量了面积,把重要数据都记小本上,打算回头空了,自己简单设计一下。
    那我这段时间去农村看看,那儿价格便宜。
    只要手艺好就行,贵点无所谓,别偷工减料。
    就手里还剩的那点流动资金,在七十年代末别说装修一间铺面,就是装修十间都够了,泥瓦工人也好找,这时候农村很多人都是靠这个找饭吃的,最难得其实是装修材料。
    刘美云想一步到位,不想以后再折腾,在装修上就得下点功夫。
    地板、吊灯、门窗、玻璃这些,好多东西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有的可能还要批条,刘美云暂时还想不到去哪儿弄她需要的材料,就干脆放着,回头问问陆长征。
    铺面买好了,刘美云就得开始准备申请个体户营业执照的事了。
    七九年下半年的开始,京城的个体户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刘美云甚至看到了第一家私人饭馆都光明正大在小胡同开始营业了,早点铺子更多,都是直接在家门口支个摊儿,还有汽车站、火车站,随处可见个体户摊贩的影子。
    之前人们卖喇叭裤还偷偷摸摸的,现在好些都把摊摆到人流多又显眼的固定地方,当然偶尔也会有人过来驱赶,那他们就歇两天又换个地方继续。
    第 70 章
    刘美云买完铺子, 就抽空画了张装修图纸。
    既然是卖衣服,铺面一定得要装得宽敞明亮,靠马路的外墙, 她打算全部打掉, 都换成玻璃橱窗,还有屋顶的吊灯, 地下的瓷砖地板,人形模特、晾衣架还有试衣间穿衣镜, 光是忙活铺面装修的事儿,就把刘美云累得够呛。
    姚顺六虽然有心想要帮她分担,可他最多也就只能到市面上找找材料,以及帮他找两个靠谱的泥瓦匠工人了。
    师傅,这里你帮我打三个试衣间, 不用太大, 然后墙面这里我是要装镜子的。
    还有这里, 按照图纸上画的,给我做成这种弧形的的柜台, 到这里就好了,不要突出来太多。
    刘美云正拿着自己一手画的图纸, 在店铺里两个泥瓦匠工人仔细解释。
    姚顺六打听好久, 才在京郊找到两个手艺不错的泥瓦匠工人, 就是刘美云给的图纸有点看不懂。
    他们平时也就是接点散活帮人盖盖新房啥的, 装修店铺也是第一次接手, 而且还是这么特别的,三面墙全都要打成玻璃, 那岂不是里边儿摆的啥外边都能看见, 多不安全啊?
    没事的, 师傅,您尽管按照这图上画的装,玻璃外面,我还会再多装一道卷闸门的。
    师傅见刘美云这么坚持,无奈只能按照刘美云说的开始动工。
    陆长征就是在这时候进来,看到他媳妇儿工作时候一脸认真的模样,忍住没打扰,就在门口耐心等着。
    还是门口师傅看到他,跟刘美云说了声,刘美云才发现他的。
    你怎么来了?刘美云一脸惊喜。
    刚放假,坐学校办事车一块过来的。
    刘美云买铺子要开店的事,前些时候两人通电话就告诉他了,所以今天他才转过来瞧瞧。
    扫了眼媳妇儿手上画的图纸,陆长征眼里全是赞赏,就觉得他媳妇儿要是不学经济,去念设计专业也是可以的。
    刘美云以前也不是没想过,只是后面想想还是算了,术业有专攻,她还是对赚钱更有兴趣。
    这铺面怎么样? 刘美云差不多有一个月没见到陆长征了,这会儿难免掩饰不住高兴,拉着男人仔细参观了还很破旧的店面。
    这里我弄成柜台,这里可以摆几本时装杂志,还有这后边有个小房间可以当仓库呢,不错吧?
    刘美云就像炫耀战利品一样,眉眼弯成一道月牙,声音清脆又甜,陆长征哪里顾得上看什么铺面,眼睛都没从她身上挪开过,只一个劲儿敷衍: 嗯,不错,媳妇儿你真有眼光。
    ......
    看男人这啥都说好的殷勤模样,刘美云也不指望他能提出啥有建设性的主意,只跟两个泥瓦工师傅交代一番,就拉着男人先走了。
    咱们去全聚德吃烤鸭吧,吃完给家里带两只回去,小宝他们几个念叨几天了。
    上个月和平门新开张了一家全聚德烤鸭店,老爷子朋友给家里送了一只,三胞胎一个个跟饿狼似的的,吃完还意犹未尽的闹了两天,非要刘美云带他们再去买两只。
    行! 陆长征笑着点头,想了想三个儿子的饭量,买三只吧,让他们一次吃个够!
    把你能的,吃不完多浪费。 刘美云嗔了他一眼。
    好好好,那就买两只。陆长征赶紧改口。
    夫妻俩挽着胳膊就进了全聚德。
    人比他们想象的要多一点,毕竟老字号的名气在那儿,不比街道上那些新开的小食店,大堂跑腿的活计一个个是忙得歇一口气的功夫都没有,手里盘子还没端上桌呢,看见有客人赶紧就吆喝着把人领着进去。
    门口挂炉上挂着一排排焦香冒油的鸭子,看得人直流口水,陆长征要了一只。
    刘美云又点了两个解腻的素菜搭配着,还给陆长征要了两碗米饭。
    这时候的全聚德烤鸭,味道还是挺不错的,刘美云细细品尝着,看对面陆长征倒是吃得快,直接拿鸭肉下饭,很快就干完两碗米饭。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