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青山埋白骨-txt青山埋白骨免费阅读(3)
华强害怕自己过度的关怀又会把人吓跑,他拍了拍朗颂的肩膀,恳切道:叔叔知道你懂事又独立,之所以搬家是不想给我造成负担,但你们以后别乱跑了好吗,我只是想确认你们过得还可以。
朗颂恭顺地点了点头。
第4章 生了个女儿?
第二天,孙谚识是被巷子里断断续续地说话声吵醒的。
蓝楹村房子贴着房子,谁家放个屁,半个村都能听到个响,所以孙谚识每天早上都会被各种各样嘈杂的声音吵醒一次。
今天却不同,他很早就听到了说话声,那声音不大且断断续续。
起初他以为是巷子里的住户上班途中闲聊,被吵醒后又蒙着头继续睡。可他越睡越觉得不对劲,这闲聊的时间也未免太久了点,而且说话声一直就巷子里回荡,没有半点要远离的迹象。
孙谚识愤愤地掀开被子,起床打开了窗户,楼下的说话声顿时清晰了起来。一道苍老的女声用缓慢的语速说着:要不要给小姑娘做条旗袍呀,很好看的。
这声音就来自他家门口。
砰一声,孙谚识重重地关上了窗口。有院子和铺面挡着,他看不到是谁在自家门口,但他听出来了,这是他家斜对门成衣铺的老太太在说话。
蓝楹巷是村里最长最宽的一条路,贯穿村头村尾,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村里的交通要道、经济走廊。在孙谚识小的时候,这条巷子里有手工皮鞋铺子、成衣铺、炒货铺子等等,热闹非凡。
他父母就是趁着这股风,开了这间小杂货铺,而他家对门的老邻居则开了家成衣铺。店主叫张彩凤,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孙谚识管他叫张老太。
两年前,张老太患上了老年痴呆,一个月当中时不时的总要闹上那么一两次。有的时候是拍着门骂孙谚识,有的时候坐在门口哭,有的时候扯着嗓子喊已故孙子的名字,孙谚识耳朵都听出茧了。
可是今天好像有点不一样,没吵没闹的,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孙谚识不想管,但又怕出什么事。他烦躁地抓抓头发看了下时间,才九点,平常他都是十点才起床,洗漱一番再下楼刚好点个外卖吃午饭。
怕张老太真闹出什么事,孙谚识只得憋着一肚子起床气进了洗手间。洗完脸,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感到了片刻的茫然,头发已经快两个月没剪了,长长地遮住了耳朵,胡子也好几天没刮了,手掌摩擦了一下,有点剌手。
孙谚识有些神经质地皱起了眉,手心接了一捧水撒气似的泼向镜子,沉默地站了一会儿他从柜子里拿出了刮胡刀随意地剃掉了胡子,头发就过两天再说吧。
收拾一番后,他趿着拖鞋,穿着宽松的白T恤和沙滩裤下了楼。
随着一阵尖利刺耳的摩擦声响起,细小的灰尘在阳光下飞扬,老旧的卷帘门被向上推起,孙谚识叼着一根烟,走了出去。
门外的人都被这突然的开门声吓了一跳,呆愣在原地。
孙谚识也呆怔了一瞬,他家门外除了佝偻着身子的张老太,竟然还有朗颂和朗月兄妹俩。
朗颂直愣愣地靠着对面那户人家的后院院墙站着,朗月正在啃他的手指,正在闹别扭。
孙谚识吸了一口烟,先看了一眼张老太,又扫了一眼靠墙的自行车,才喷着烟雾含混道:你俩是怕我连夜跑路,来这里守着我?
朗月照着朗颂的食指狠狠地咬了下去,朗颂疼地嘶了一声,这才回过神来。他抽出惨遭啃咬的手指,解释道:我妹妹闹着要来看看你,本来我想让她看你一眼就走但是谁知道都日上三竿了,你都还没起床。
孙谚识恍然,原来张老太是一直在和兄妹俩讲话,难怪嘀嘀咕咕了一早上。
他又看了一眼张老太,犹豫了一瞬才扬声道:天这么热,快回屋吧。
小孙啊,这孩子是来找你的啊。孙老太眯着眼笑,是你家亲戚呀?
孙谚识知道这是老太太又糊涂了,把他认成了他爸,否则不可能这么和颜悦色。他也不费那力气去解释,将错就错道:是啊,您快回家吧,当心中暑。
张老太虽然人糊涂了,但收拾得很干净,穿了一件暗紫色改良旗袍,将头发打理得整齐干净,尤见年轻时的风姿。
嗳,我这就回。老太太和蔼一笑,挤出几道岁月的褶子,这小姑娘真招人稀罕,就是不爱说话,我家小孙孙跟她正相反,可是话痨了。
孙谚识敷衍道:啊,是啊。
老太太又说:等会儿我给你们拿点我自己做的奶冻。
听到奶冻,孙谚识夹烟的手颤了颤。他猛吸一口,抽掉最后一口烟,抓着老太太的胳膊走到了对门:这会儿我不饿,等我想吃了我再问您拿。
老太太就这样被强硬地搀扶着,进了自家的成衣铺子。
朗颂沉默地看着孙谚识扶着老太太进了屋内,他从外面瞄了一眼成衣铺子,里面堆满了杂乱的衣物和布料,只从裸露出来的一些地方能看清衣物下面压着一张裁剪桌和一台老式的缝纫机,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用过了,门口的店招经过风吹雨打,早就脱色泛白,不走近压根看不出来这是块店招。
可是方才这位老太太还热情地问他,要不要找块布给朗月做一条小旗袍穿穿。
发什么愣呢?扶着张老太进了门,孙谚识又走了出来。
没什么,朗颂回过神来,这老太太顿了顿,朗颂没有问出口,他只是觉得这老太太有点奇怪,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不该多问。
年纪大了,老糊涂了。孙谚识随意解释了两句,停顿片刻又问,她刚才跟你说什么了?
没说什么。朗颂摇头。
孙谚识也就是随口一问,他点了下头去垂下眸子去看撅着小嘴的朗月,朝她挑了挑眉。
朗月的小肉脸原本气鼓鼓地,像只小河豚,一见到孙谚识立马笑弯了眉眼,露出一排整齐的小白牙,噔噔两步跑上前去,一把抱住了孙谚识的大腿,叫道:爸爸!
孙谚识下意识地想躲,低头迎上朗月那天真无邪的笑容他又生生忍住了,并且还伸出手揉了一把小姑娘软软的头发,又软又滑,触感极好。
昨天他就想这么干来着,没捞着机会,白捡几天爸爸当似乎也挺不错。
朗颂原本想阻止朗月,但他见孙谚识似乎不反感,又收回了手。
孙谚识朝朗颂抬抬下巴,问道:我要去买早餐,你们想吃什么,我给你们带。
不用了。朗颂摇头,眼睛往靠墙放着的自行车瞥了一眼。
朗月耳朵听不到,眼睛却非常敏锐,她松开双手几步奔向自行车,踮起脚尖从车篮里提出了一个塑料袋子,卖力地举到孙谚识面前。
袋子里有包子、鸡蛋灌饼、豆浆等,丰盛的一顿早餐。
给我的?孙谚识一脸稀奇。
朗颂解释道:朗月吵着要给你带早餐,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就都买了点。
今早朗月很早就起床,平时很听话的她非要闹着来蓝楹巷找孙谚识。朗颂原本想今天去找活的,但拗不过朗月的执着,打算带朗月过来让她看一眼就走。来的路上他看到外面有卖早餐的,就顺手买了一点,可他没料到等了将近一个小时孙谚识才开店门。
还挺孝顺。孙谚识从朗月手里结果早餐,一脸父爱地摸了摸她的头,进来吧,外面热死了。
朗颂犹豫不决,朗月却已自觉的抓着孙谚识的裤子跟了进去,他只好也跟着进了店。
孙谚识自顾自走进柜台坐上了老板椅,朗月软嫩的小手一直紧紧抓着他的裤子不肯松手,他长臂一捞把朗月抱坐在了踏脚凳上,两人一大一小排排坐。
朗颂瞠目结舌地看着两人,觉得自己才是多余的那个人。
孙谚识给朗月剥了一根棒棒糖,嘬了一口豆浆才朝后院一指:自己去搬凳子吧。
不用了。朗颂有点尴尬的靠着门,我们马上就要回去了。
孙谚识侧首看了眼舔着棒棒糖的朗月,咬了一口鸡蛋灌饼,含混不清地问道:你带她去哪儿啊?
回家。朗颂顿了一下才回答。
其实他暂时还不知道要去哪儿,因为朗月的原因他没法找稳定的工作,只能找那种可以把朗月随时带在身边的临时工。
他认识一个专门给各种单位找临时工的工头,只要有适合的活儿工头就会一早给他打电话,但是今早工头没联系他,朗月又闹着到孙谚识这里来,他便先来了这里。等会儿他还要去人才市场溜达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零工。
那就在这待着纳凉吧。孙谚识看了朗月一眼,她一点都听不到?
听不到,先天性耳聋。朗颂摇头,不过能看懂一点简单的唇语,说得慢一点就行。
孙谚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凑到朗月面前,逗她道:叫、叔、叔。
朗月含着棒棒糖,一侧的脸颊鼓起来,她拿出糖果舔舔水润殷红的嘴唇,脆生生地喊道:爸爸!
你故意的吧。孙谚识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子。
朗月眉眼弯弯,露出洁白的小牙齿,也跟着傻笑。
哟,今天这么热闹?这时,一个剃着小平头男人掀开帘子将头伸了进来,人未进门,声音已至。
小平头名叫雷斌,也是蓝楹巷的住户。他比孙谚识大一岁,两人一起长大,但从小就不对付,见面了不是打架就是互掐。现在年纪大了,还是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孙谚识斜睨了他一眼,没吭声。
雷斌走了进来,先是上下打量了一下朗颂和朗月,然后才开头道:生了个女儿?
他这话听起来像揶揄,但语气莫名让人觉得不舒服,而且刻意在生这个字上落了重音。
朗颂沉着脸扫了一眼雷斌耳后的一道伤疤,又看向孙谚识。
孙谚识无波无澜,将最后一口鸡蛋灌饼塞进嘴里,才淡淡问了一句:要什么烟?
雷斌报了一种烟的名字,又转过头,将视线固定在朗颂的身上。他嘴里叼着烟,一侧的嘴角向上翘起,笑得不怀好意。
朗颂厌恶这种肆意地打量,他蹙起眉心瞪了回去,雷斌则回赠了一个嘲弄的笑容。
拿去,孙谚识将烟重重地丢在了柜台上,二十三块钱。
雷斌收回视线转身拿烟,将一张二十块钱纸币丢在了柜台:只带了二十。
你他妈!以免教坏小孩,孙谚识忍了忍将二十块钱丢进抽屉,没有继续说下去。
雷斌看了默不作声的朗颂一眼,厚脸皮一笑:这小男孩是谁啊?是不是你
滚你妈的蛋!孙谚识突然站起身怒吼一声。
雷斌啧啧两声,朗颂则微微蹙起了眉。
朗月听不到声音,但看得到孙谚识愤怒的脸部表情以及颤抖的手,她伸出手轻轻握了上去,然后捏了一下。
孙谚识感受到指尖的温软,垂眸看了下朗月柔软的小手,一身的戾气缓缓蛰伏了下去。他坐回老板椅,抬眸冷冷地盯着雷斌:不想打架的话就赶紧滚。
雷斌举起双手做投降状,吊儿郎当道:行,我走了。
临走前,他又意味深长地看了朗颂一眼。
作者有话要说:
预警一下,本文可能会出现诸多配角,都是市井生活的一面,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人和坏人哦。
第5章 亲子时光
雷斌这么一闹,气氛变得有些尴尬。
孙谚识憋着火气从烟盒里抽了根烟,想起朗月,又烦躁地插了回去,将烟盒扔进了抽屉,旋即拿起放在柜台角落里的那瓶还剩一半的红星二锅头,仰头猛灌了一口。
霎时,一股醇厚甘冽的烈酒味在小小的杂货铺里飘散开来。
朗月不明所以地吸了吸鼻子,朗颂不悦地拧起眉心,正欲叫朗月从柜台里出来,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响了。
听到手机铃音,孙谚识下意识看过来,朗颂慌忙收起脸上的嫌恶:我接个电话。话毕便走了出去。
电话是工头打来的,说批发市场找人卸货,一件货五毛钱,卸的多拿得多。
这么高的单价,肯定卸的都是大件货物,虽然累但是赚得多,朗颂很心动。可是批发市场鱼龙混杂,又大又乱,把朗月带过去不安全,他有点踌躇不定。
工头很忙,说了句到了打电话,就匆匆挂了电话。
朗颂回到店里,抿了一下唇角冲朗月招了招手,又对孙谚识道:今天谢了,我们先回家了。他决定把朗月送回出租房锁在房间里,然后再去批发市场卸货。
朗颂就在门口接的电话,也没刻意放低声音,孙谚识被动地听了个大概,他只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朗月满脸不舍,殷切地看向孙谚识,她知道哥哥要去干活了,要么带她一起去,要么把她关在家里。她明白哥哥是为她好,可是她现在一点都不想离开这里,而且一个人待在家里很孤单、很可怕。
孙谚识瞥了一眼泫然欲泣的朗月,扬了扬下巴:快跟哥哥回家吧。
朗月嘴角下撇,努力隐忍着抽噎,可眼眶里已经蓄满了泪水,她用肉乎乎的小手巴拉了一下孙谚识的膝盖。
孙谚识实在受不了小姑娘这泪眼朦胧的攻势,叹了口气看向朗颂:你不是要去打工吗,这么热的天把她带着算怎么回事,让她待我这里吧,你下班了再来带她回去。
朗颂犹疑,目光不自觉地投向孙谚识手臂旁那瓶二锅头。
孙谚识顺着朗颂的视线一瞥,立时懂了,他在这自作多情以为帮了多大忙,结果人家在担心他这酒鬼是不是对小姑娘有什么企图。不过他倒是没生气,甚至觉得朗颂这样谨慎一点挺好的。
你要是不
见少年似乎不好意思开口拒绝,孙谚识主动开了口,话刚说一半,一道浑厚的声音强势插了进来:哎呀,今天怎么比昨天还热。
旋即,帘子一动,华强掀起门帘走了进来:嗳,小颂,你在这啊?
华叔叔,朗颂回神,解释道,月月想来看看他本想说朗月想来看看爸爸,顿觉不合适,生硬地断了句。
华强瞅了一眼小姑娘,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他走近柜台,伸手捏捏朗月肉乎乎的小脸,笑道:小鬼精灵。转头又对朗颂说,我刚才经过你那,顺便去看了一眼,你俩不在家,我还以为你找着活儿上工去了。
朗颂看了孙谚识一眼,才回答:正准备去。
今天在哪里干活?华强又问了一句,他知道朗颂一直以来都只能打零工,常去的也就那几个。
批发市场。
华强拧了拧眉,那地方既乱又累,但他知道劝不住这少年,于是道:那月月就别去了,就让她在小孙这里玩,或者我带去派出所也行。
刚被嫌弃过的孙谚识白了多管闲事的华强一眼,想说点什么,朗颂率先开了口:那就麻烦了。停顿了一下又补充,孙大哥。
朗颂确实是觉得孙谚识这个人大清早就喝酒,很不着调,但有了华强的话,他的担心减了大半。而且,他看的出来孙谚识挺喜欢朗月的,把朗月放在这里比锁在出租屋里要安全得多。
恋耽美
朗颂恭顺地点了点头。
第4章 生了个女儿?
第二天,孙谚识是被巷子里断断续续地说话声吵醒的。
蓝楹村房子贴着房子,谁家放个屁,半个村都能听到个响,所以孙谚识每天早上都会被各种各样嘈杂的声音吵醒一次。
今天却不同,他很早就听到了说话声,那声音不大且断断续续。
起初他以为是巷子里的住户上班途中闲聊,被吵醒后又蒙着头继续睡。可他越睡越觉得不对劲,这闲聊的时间也未免太久了点,而且说话声一直就巷子里回荡,没有半点要远离的迹象。
孙谚识愤愤地掀开被子,起床打开了窗户,楼下的说话声顿时清晰了起来。一道苍老的女声用缓慢的语速说着:要不要给小姑娘做条旗袍呀,很好看的。
这声音就来自他家门口。
砰一声,孙谚识重重地关上了窗口。有院子和铺面挡着,他看不到是谁在自家门口,但他听出来了,这是他家斜对门成衣铺的老太太在说话。
蓝楹巷是村里最长最宽的一条路,贯穿村头村尾,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村里的交通要道、经济走廊。在孙谚识小的时候,这条巷子里有手工皮鞋铺子、成衣铺、炒货铺子等等,热闹非凡。
他父母就是趁着这股风,开了这间小杂货铺,而他家对门的老邻居则开了家成衣铺。店主叫张彩凤,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孙谚识管他叫张老太。
两年前,张老太患上了老年痴呆,一个月当中时不时的总要闹上那么一两次。有的时候是拍着门骂孙谚识,有的时候坐在门口哭,有的时候扯着嗓子喊已故孙子的名字,孙谚识耳朵都听出茧了。
可是今天好像有点不一样,没吵没闹的,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孙谚识不想管,但又怕出什么事。他烦躁地抓抓头发看了下时间,才九点,平常他都是十点才起床,洗漱一番再下楼刚好点个外卖吃午饭。
怕张老太真闹出什么事,孙谚识只得憋着一肚子起床气进了洗手间。洗完脸,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感到了片刻的茫然,头发已经快两个月没剪了,长长地遮住了耳朵,胡子也好几天没刮了,手掌摩擦了一下,有点剌手。
孙谚识有些神经质地皱起了眉,手心接了一捧水撒气似的泼向镜子,沉默地站了一会儿他从柜子里拿出了刮胡刀随意地剃掉了胡子,头发就过两天再说吧。
收拾一番后,他趿着拖鞋,穿着宽松的白T恤和沙滩裤下了楼。
随着一阵尖利刺耳的摩擦声响起,细小的灰尘在阳光下飞扬,老旧的卷帘门被向上推起,孙谚识叼着一根烟,走了出去。
门外的人都被这突然的开门声吓了一跳,呆愣在原地。
孙谚识也呆怔了一瞬,他家门外除了佝偻着身子的张老太,竟然还有朗颂和朗月兄妹俩。
朗颂直愣愣地靠着对面那户人家的后院院墙站着,朗月正在啃他的手指,正在闹别扭。
孙谚识吸了一口烟,先看了一眼张老太,又扫了一眼靠墙的自行车,才喷着烟雾含混道:你俩是怕我连夜跑路,来这里守着我?
朗月照着朗颂的食指狠狠地咬了下去,朗颂疼地嘶了一声,这才回过神来。他抽出惨遭啃咬的手指,解释道:我妹妹闹着要来看看你,本来我想让她看你一眼就走但是谁知道都日上三竿了,你都还没起床。
孙谚识恍然,原来张老太是一直在和兄妹俩讲话,难怪嘀嘀咕咕了一早上。
他又看了一眼张老太,犹豫了一瞬才扬声道:天这么热,快回屋吧。
小孙啊,这孩子是来找你的啊。孙老太眯着眼笑,是你家亲戚呀?
孙谚识知道这是老太太又糊涂了,把他认成了他爸,否则不可能这么和颜悦色。他也不费那力气去解释,将错就错道:是啊,您快回家吧,当心中暑。
张老太虽然人糊涂了,但收拾得很干净,穿了一件暗紫色改良旗袍,将头发打理得整齐干净,尤见年轻时的风姿。
嗳,我这就回。老太太和蔼一笑,挤出几道岁月的褶子,这小姑娘真招人稀罕,就是不爱说话,我家小孙孙跟她正相反,可是话痨了。
孙谚识敷衍道:啊,是啊。
老太太又说:等会儿我给你们拿点我自己做的奶冻。
听到奶冻,孙谚识夹烟的手颤了颤。他猛吸一口,抽掉最后一口烟,抓着老太太的胳膊走到了对门:这会儿我不饿,等我想吃了我再问您拿。
老太太就这样被强硬地搀扶着,进了自家的成衣铺子。
朗颂沉默地看着孙谚识扶着老太太进了屋内,他从外面瞄了一眼成衣铺子,里面堆满了杂乱的衣物和布料,只从裸露出来的一些地方能看清衣物下面压着一张裁剪桌和一台老式的缝纫机,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用过了,门口的店招经过风吹雨打,早就脱色泛白,不走近压根看不出来这是块店招。
可是方才这位老太太还热情地问他,要不要找块布给朗月做一条小旗袍穿穿。
发什么愣呢?扶着张老太进了门,孙谚识又走了出来。
没什么,朗颂回过神来,这老太太顿了顿,朗颂没有问出口,他只是觉得这老太太有点奇怪,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不该多问。
年纪大了,老糊涂了。孙谚识随意解释了两句,停顿片刻又问,她刚才跟你说什么了?
没说什么。朗颂摇头。
孙谚识也就是随口一问,他点了下头去垂下眸子去看撅着小嘴的朗月,朝她挑了挑眉。
朗月的小肉脸原本气鼓鼓地,像只小河豚,一见到孙谚识立马笑弯了眉眼,露出一排整齐的小白牙,噔噔两步跑上前去,一把抱住了孙谚识的大腿,叫道:爸爸!
孙谚识下意识地想躲,低头迎上朗月那天真无邪的笑容他又生生忍住了,并且还伸出手揉了一把小姑娘软软的头发,又软又滑,触感极好。
昨天他就想这么干来着,没捞着机会,白捡几天爸爸当似乎也挺不错。
朗颂原本想阻止朗月,但他见孙谚识似乎不反感,又收回了手。
孙谚识朝朗颂抬抬下巴,问道:我要去买早餐,你们想吃什么,我给你们带。
不用了。朗颂摇头,眼睛往靠墙放着的自行车瞥了一眼。
朗月耳朵听不到,眼睛却非常敏锐,她松开双手几步奔向自行车,踮起脚尖从车篮里提出了一个塑料袋子,卖力地举到孙谚识面前。
袋子里有包子、鸡蛋灌饼、豆浆等,丰盛的一顿早餐。
给我的?孙谚识一脸稀奇。
朗颂解释道:朗月吵着要给你带早餐,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就都买了点。
今早朗月很早就起床,平时很听话的她非要闹着来蓝楹巷找孙谚识。朗颂原本想今天去找活的,但拗不过朗月的执着,打算带朗月过来让她看一眼就走。来的路上他看到外面有卖早餐的,就顺手买了一点,可他没料到等了将近一个小时孙谚识才开店门。
还挺孝顺。孙谚识从朗月手里结果早餐,一脸父爱地摸了摸她的头,进来吧,外面热死了。
朗颂犹豫不决,朗月却已自觉的抓着孙谚识的裤子跟了进去,他只好也跟着进了店。
孙谚识自顾自走进柜台坐上了老板椅,朗月软嫩的小手一直紧紧抓着他的裤子不肯松手,他长臂一捞把朗月抱坐在了踏脚凳上,两人一大一小排排坐。
朗颂瞠目结舌地看着两人,觉得自己才是多余的那个人。
孙谚识给朗月剥了一根棒棒糖,嘬了一口豆浆才朝后院一指:自己去搬凳子吧。
不用了。朗颂有点尴尬的靠着门,我们马上就要回去了。
孙谚识侧首看了眼舔着棒棒糖的朗月,咬了一口鸡蛋灌饼,含混不清地问道:你带她去哪儿啊?
回家。朗颂顿了一下才回答。
其实他暂时还不知道要去哪儿,因为朗月的原因他没法找稳定的工作,只能找那种可以把朗月随时带在身边的临时工。
他认识一个专门给各种单位找临时工的工头,只要有适合的活儿工头就会一早给他打电话,但是今早工头没联系他,朗月又闹着到孙谚识这里来,他便先来了这里。等会儿他还要去人才市场溜达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零工。
那就在这待着纳凉吧。孙谚识看了朗月一眼,她一点都听不到?
听不到,先天性耳聋。朗颂摇头,不过能看懂一点简单的唇语,说得慢一点就行。
孙谚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凑到朗月面前,逗她道:叫、叔、叔。
朗月含着棒棒糖,一侧的脸颊鼓起来,她拿出糖果舔舔水润殷红的嘴唇,脆生生地喊道:爸爸!
你故意的吧。孙谚识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子。
朗月眉眼弯弯,露出洁白的小牙齿,也跟着傻笑。
哟,今天这么热闹?这时,一个剃着小平头男人掀开帘子将头伸了进来,人未进门,声音已至。
小平头名叫雷斌,也是蓝楹巷的住户。他比孙谚识大一岁,两人一起长大,但从小就不对付,见面了不是打架就是互掐。现在年纪大了,还是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孙谚识斜睨了他一眼,没吭声。
雷斌走了进来,先是上下打量了一下朗颂和朗月,然后才开头道:生了个女儿?
他这话听起来像揶揄,但语气莫名让人觉得不舒服,而且刻意在生这个字上落了重音。
朗颂沉着脸扫了一眼雷斌耳后的一道伤疤,又看向孙谚识。
孙谚识无波无澜,将最后一口鸡蛋灌饼塞进嘴里,才淡淡问了一句:要什么烟?
雷斌报了一种烟的名字,又转过头,将视线固定在朗颂的身上。他嘴里叼着烟,一侧的嘴角向上翘起,笑得不怀好意。
朗颂厌恶这种肆意地打量,他蹙起眉心瞪了回去,雷斌则回赠了一个嘲弄的笑容。
拿去,孙谚识将烟重重地丢在了柜台上,二十三块钱。
雷斌收回视线转身拿烟,将一张二十块钱纸币丢在了柜台:只带了二十。
你他妈!以免教坏小孩,孙谚识忍了忍将二十块钱丢进抽屉,没有继续说下去。
雷斌看了默不作声的朗颂一眼,厚脸皮一笑:这小男孩是谁啊?是不是你
滚你妈的蛋!孙谚识突然站起身怒吼一声。
雷斌啧啧两声,朗颂则微微蹙起了眉。
朗月听不到声音,但看得到孙谚识愤怒的脸部表情以及颤抖的手,她伸出手轻轻握了上去,然后捏了一下。
孙谚识感受到指尖的温软,垂眸看了下朗月柔软的小手,一身的戾气缓缓蛰伏了下去。他坐回老板椅,抬眸冷冷地盯着雷斌:不想打架的话就赶紧滚。
雷斌举起双手做投降状,吊儿郎当道:行,我走了。
临走前,他又意味深长地看了朗颂一眼。
作者有话要说:
预警一下,本文可能会出现诸多配角,都是市井生活的一面,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人和坏人哦。
第5章 亲子时光
雷斌这么一闹,气氛变得有些尴尬。
孙谚识憋着火气从烟盒里抽了根烟,想起朗月,又烦躁地插了回去,将烟盒扔进了抽屉,旋即拿起放在柜台角落里的那瓶还剩一半的红星二锅头,仰头猛灌了一口。
霎时,一股醇厚甘冽的烈酒味在小小的杂货铺里飘散开来。
朗月不明所以地吸了吸鼻子,朗颂不悦地拧起眉心,正欲叫朗月从柜台里出来,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响了。
听到手机铃音,孙谚识下意识看过来,朗颂慌忙收起脸上的嫌恶:我接个电话。话毕便走了出去。
电话是工头打来的,说批发市场找人卸货,一件货五毛钱,卸的多拿得多。
这么高的单价,肯定卸的都是大件货物,虽然累但是赚得多,朗颂很心动。可是批发市场鱼龙混杂,又大又乱,把朗月带过去不安全,他有点踌躇不定。
工头很忙,说了句到了打电话,就匆匆挂了电话。
朗颂回到店里,抿了一下唇角冲朗月招了招手,又对孙谚识道:今天谢了,我们先回家了。他决定把朗月送回出租房锁在房间里,然后再去批发市场卸货。
朗颂就在门口接的电话,也没刻意放低声音,孙谚识被动地听了个大概,他只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朗月满脸不舍,殷切地看向孙谚识,她知道哥哥要去干活了,要么带她一起去,要么把她关在家里。她明白哥哥是为她好,可是她现在一点都不想离开这里,而且一个人待在家里很孤单、很可怕。
孙谚识瞥了一眼泫然欲泣的朗月,扬了扬下巴:快跟哥哥回家吧。
朗月嘴角下撇,努力隐忍着抽噎,可眼眶里已经蓄满了泪水,她用肉乎乎的小手巴拉了一下孙谚识的膝盖。
孙谚识实在受不了小姑娘这泪眼朦胧的攻势,叹了口气看向朗颂:你不是要去打工吗,这么热的天把她带着算怎么回事,让她待我这里吧,你下班了再来带她回去。
朗颂犹疑,目光不自觉地投向孙谚识手臂旁那瓶二锅头。
孙谚识顺着朗颂的视线一瞥,立时懂了,他在这自作多情以为帮了多大忙,结果人家在担心他这酒鬼是不是对小姑娘有什么企图。不过他倒是没生气,甚至觉得朗颂这样谨慎一点挺好的。
你要是不
见少年似乎不好意思开口拒绝,孙谚识主动开了口,话刚说一半,一道浑厚的声音强势插了进来:哎呀,今天怎么比昨天还热。
旋即,帘子一动,华强掀起门帘走了进来:嗳,小颂,你在这啊?
华叔叔,朗颂回神,解释道,月月想来看看他本想说朗月想来看看爸爸,顿觉不合适,生硬地断了句。
华强瞅了一眼小姑娘,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他走近柜台,伸手捏捏朗月肉乎乎的小脸,笑道:小鬼精灵。转头又对朗颂说,我刚才经过你那,顺便去看了一眼,你俩不在家,我还以为你找着活儿上工去了。
朗颂看了孙谚识一眼,才回答:正准备去。
今天在哪里干活?华强又问了一句,他知道朗颂一直以来都只能打零工,常去的也就那几个。
批发市场。
华强拧了拧眉,那地方既乱又累,但他知道劝不住这少年,于是道:那月月就别去了,就让她在小孙这里玩,或者我带去派出所也行。
刚被嫌弃过的孙谚识白了多管闲事的华强一眼,想说点什么,朗颂率先开了口:那就麻烦了。停顿了一下又补充,孙大哥。
朗颂确实是觉得孙谚识这个人大清早就喝酒,很不着调,但有了华强的话,他的担心减了大半。而且,他看的出来孙谚识挺喜欢朗月的,把朗月放在这里比锁在出租屋里要安全得多。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