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综穿红楼之成神之路 > 综穿红楼之成神之路
错误举报

悠渡(5)

    咱们好歹是国公府邸,婷姐儿又是第一个出嫁的女儿,正赶上明年初政叔迎娶王家大妹妹进门,办的热闹些,也算是咱们国公府的脸面。我这样安排,老太太、太太看着可使得吗?
    张氏一番话说出口,柳氏就满口的夸赞不住:难为你小小的一个人儿,想的倒是周全妥帖。咱们家是什么样的人家,断然是做不出那等苛待庶女的事情来的。再者你考虑到政哥儿和敏丫头,就更是你为大嫂的好处了,你放心你的为人我老婆子都知道的,你太太也只有夸你的。
    柳氏说完后顺手撸下了自己手腕上的一只羊脂白玉的镯子,当即就带到了张氏的手腕上。这镯子是太皇太后在柳氏当年救了当今圣人命时赏赐给她的,价值非凡,意义更是重大,看来柳氏对张氏的作为是真的很满意了。
    嫁妆理好后,张氏总算清闲了下来,余下的事情嫁衣、陪房什么的自有白姨娘操心,她是不插手的。不过张氏这番所为也确实扎了贾史氏的心,她借着忙碌叫张氏过去搭把手,其实就是把儿媳妇当做大丫鬟用,一站就是一整天。
    墨书已经可以确定张氏如今怀孕近三个月了,也快要显怀了,这样劳累对张氏和肚子里的孩子都不好。主仆两人商议了一番,借着头晕,请了一个熟识的老大夫进来看诊。
    恭喜奶奶了,府上这是要添丁了,奶奶身体倒是康健,倒是无需喝那些苦药汤子,多修养即可。老大夫自行的把了脉,然后笑眯眯的冲着主家报喜。荣国府向来大方,这大房奶奶刚进门就有了身孕,可不得给个上等封赏呢。
    满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柳氏打发来的大丫鬟白芍更是不住口的道喜,墨书拿了个喜庆的荷包赏给老大夫,命一个婆子仔细送了他出去。另开了钱匣子,散了好些铜板给服侍的丫鬟婆子们,叫大家都沾沾喜气。
    一时整个荣国府都知道了大奶奶张氏有孕快三个月了,老太太柳氏喜得不行,吩咐下去每人发三个月的月钱,有打发婆子去相国寺点灯祈福,很是热闹了一番。
    晚间贾赦从外面回来,更是乐得找不着北了。贾赦也是个可怜孩子,他虽然是荣国府的嫡长子长孙,头上顶着个荣国公世子的名号,圣人还给他起了个字叫恩侯,看着是花团锦簇的,奈何他爹娘老子都看他不上。
    贾史氏恨不得这个儿子早早去了,好腾出荣国府世子位置来给自己的心肝儿宝贝贾政。贾代善以前也不喜欢这个长子,觉得他喜好奢侈浮华,为人又没有定性,兼着对老母不孝,对弟妹不友爱,每每见到都要呵斥一通。虽然有柳氏对他百般疼宠,可是柳氏毕竟年纪大了,且孩子还是盼着爹娘的关心的,故此贾赦每次想到亲人家人都很是不舒服。
    这里,这里真的有小孩子了吗?贾赦把丫鬟下人们都打发出去,自己半趴在张氏身边,探出手小心翼翼的摸了摸张氏的肚子,那样子看着懵懂极了。
    张氏有些心酸,贾赦虽说不是多有能力的人,可是心地不坏,地位在整个京城中也算得上是一等一的王孙公子了,可偏巧没有赶上一对称职的父母,如今居然这样恍惚起来。
    是呢大爷,这里是我们的孩子,再过上七个月就能出来见爹爹了。大爷可以先跟宝宝打个招呼,他虽小但是也能听到呢。张氏拉着贾赦的手放在自己肚子上摸了摸,贾赦脱掉靴子,除了外套也上了榻上。
    他默不作声的抱着张氏,只大手一直轻轻的抚摸这张氏依旧平坦的小腹。这里有个孩子,是他的骨肉血亲,以后会乖乖巧巧的喊他爹爹!
    第8章 陪嫁丫鬟(八)
    夫妻俩虽然成婚近三个月了,倒是少有这种温情的时候。
    贾赦抱着张氏不撒手,嘴里絮絮叨叨的开始盘算:你说是个儿子,还是个女儿?若是个儿子,以后我就把他送到岳父家读书去,这练武太累人,我可舍不得咱儿子吃这个苦头。岳父家满门清贵,都是读书人,奶奶你也聪慧,儿子若是像你,定能给我考个状元回来!
    若是个女儿也不怕,咱们家的女孩儿愁什么,敏妹妹养得金尊玉贵的,咱家姑娘得比她尊贵一百倍。那我可得好生努力了,姑娘家的嫁妆不能单薄了,像大妹妹那样如何使得,咱们闺女那必须要十里红妆才配得上他的身份!
    张氏听他一时东一时西的念叨,不觉有些好笑,只贾赦对她和肚子里的孩子上心是好事儿,自然没有泼冷水的道理。故此张氏也就随声附和着,越发引得贾赦有了兴致,直说到亥时过半还不停。
    墨书一直在外稍间候着,听这内室里传出来的叽叽咕咕的声音一直没断。最初还没怎么在意,后来见实在不像,才出声打断了这一对新手爹妈的美好规划:大爷、奶奶,且歇着吧,这早晚还不睡,明日小心眼睛疼呢。且奶奶如今有孕,正是该多休息的时候,今儿白日李大夫还说让奶奶多修养呢。
    贾赦这才悻悻的止住话头,倒是还有几分意犹未尽,只是听到墨书说张氏需要多休息这才罢休:奶奶这丫鬟也忒厉害,管的也宽。
    罢了哟大爷,墨书说的哪里不对,我亏的有这个奶姐姐照应着,不然如何是好。再说明日你卯时初便要起了,这会子也该睡了。
    夫妻二人住口不提,闭上眼睡了过去。
    第二日一早贾赦恋恋不舍的再三跟张氏肚子里尚未成型的孩子告别,足足说了一盏茶的时间才出去练武了,闹得张氏和满屋子的丫鬟哭笑不得。墨书想的多了些,虽说贾史氏不疼这个儿子,可终究是亲娘,女人都爱吃醋,若是见着贾赦对孩子和张氏如此上心,担心她又作怪,所以下了封口令,不许屋子里的丫鬟出去乱说。能在张氏屋子里侍候的,都是她陪嫁的心腹,自然不会不听。
    等到张氏梳洗装扮停当,这才扶着墨书的手慢悠悠的往荣庆堂去了。
    柳氏早就醒了,昨日她咋然听到张氏有孕,贾赦有后,高兴的半宿没有睡着,还给老国公爷上了香说了话儿。今日一大早就吩咐贴身大丫鬟白芍和白术在私库里翻出好些东西来要赏张氏,满满当当两个大箱子呢,饶是张家富饶,墨书也是见过世面的人,都不免暗暗乍舌。
    你是个好的,只管好好保养身子,我这里倒是不必来这么早,便是你太太哪儿也不需要每天立规矩,咱们家不是那等苛待儿媳妇的人家。你们太太当年怀着你大爷的时候,我也是嘱咐她好生修养,生孩子伤元气呢,你年纪又小,可不能轻忽大意了。
    张氏对于柳氏的谆谆教导感念不已,虽说这些东西墨书都知道,但是长辈的好意重要心领了才好。贾史氏也装着慈悲人的样子跟着说了几句,无外乎就是让张氏莫要担心之类的,不过年节将至,她忙的很估计照料不到张氏了。
    最担心张氏这胎的是白姨娘和贾婷母女两个,贾婷腊月初六就要嫁人了,也不过就是下个月,如今猛地爆出了张氏有孕,贾婷的婚事操持就得由贾史氏接手。贾史氏心底恨毒了白姨娘,哪里会好好的办事儿,白姨娘愁的几夜几夜睡不着觉。
    还是墨书通过香蕙那个小丫头告诉她,贾史氏不会在这个时候给府里姑娘没脸,因着过完年三月份贾政就要娶妻了,且翻过年去贾敏也满了十二岁,可以相看人家了。贾史氏素来面子上会做人,断不会在这个时候给旁人抓到一点把柄,耽误了她的心头肉贾政。
    趁着张氏有孕,东大院里的小厨房也渐渐用的多了,墨书便寻着时机去柳氏跟前讨了个恩典,往后东大院里的饭食便不从大厨房里拿了,一应份利直接拨到东大院来,省了许多功夫。
    贾婷的婚事办的热热闹闹的,极有体面。来府里的客人见到那满满当当的六十四台嫁妆,和一表人才的新郎官各个夸赞贾史氏为人厚道,是个菩萨心肠,对姑娘好等等。贾史氏面上堆着笑,只一味说着都是自己养的姑娘,哪里会不疼她云云,倒是好生热闹。
    张氏辛苦一场功劳却被贾史氏截胡,她倒不气,白姨娘和贾婷也该知道谁才是那尊真佛,只是晚间回到屋子里不免有些踌躇:婷姐儿嫁出去了,你说以后这白姨娘还会听我们的,帮衬着大爷和咱们吗?
    婷姐儿虽说嫁出去了,可是她想要立住脚跟儿也不是那么快的。老太太、太太和老爷是不会帮他出头的,日后她在婆家要依仗的还得是大爷和奶奶。白姨娘是个聪明人,只有更用心的,断不会有那过河拆桥的举动。墨书倒是不担心这个,她劝慰了张氏几句,侍候着梳洗了躺在床上。贾婷的喜宴虽说没有让张氏操持,可她是长嫂,出面还是要的,这一天从早到晚的可忙坏了,如今她刚刚显怀,更要多注意。
    奶奶歇着吧,别操那些闲心,有我呢。
    张氏也是累得狠了,又喝了碗安神汤不一会便睡着了。贾赦从外面忙完回来,见着正房的灯已经熄灭,不由得沮丧万分,拖着脚步往书房去了。
    自从张氏有孕后,不过三五天的功夫,贾史氏那边就传出话来,不许贾赦在正房歇着。又送了两个千娇百媚的丫鬟过来,说是服侍大爷的,柳氏有样学样,婆媳俩打擂台,也送了个美娇娘过来,贾赦都一一笑纳了,把张氏气了个倒仰,险些没动了胎气。
    还是墨书劝着她顾念身子,又旁敲侧击的演了几出戏给贾赦看,好歹让贾赦明白老婆怀孕生子的时候,他应该收敛点。故此对这三个新的通房丫鬟也就淡了下去,他从不缺美人服侍,如今一心一意就只有张氏肚子里的孩子,偏自从收了这几个丫鬟,张氏对他就淡淡的,倒是叫他心头烦闷。
    墨书听到脚步声远远的去了,这才睁开眼,冷笑了一声,好个没有良心的大爷,当自家姑娘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么,且晾着你呢。
    墨书本来是因着任务和原主的记忆感情才对张氏多加照顾,只是张氏着实是个聪慧伶俐的姑娘,为人也好,对她就更是没话说,这些时日处下来墨书便多加了几分真心。
    现代社会的女孩子,哪个不要求伴侣一心一意的,可惜这是古代,三妻四妾合法的时候,便是张氏自己也不会提这个要求。只是不提是一回事儿,故意扎心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贾史氏素来是怎么给大房添堵怎么来的,柳氏也心疼她孙子太过了些,这婆媳俩合该每日斗个不休的。
    墨书翻了个身,想着前次加入柳氏茶里的强身健体丸,灿然一笑,有了这颗药丸,柳氏再活个十年没有问题,且让她和贾史氏好生比划比划吧!
    展眼就到了年节下,因着张氏有孕怕冲撞了什么,柳氏和贾史氏只吩咐她待在东大院里,不必往正房去了。这时张氏已经有了五个多月的身孕,肚子已经挺起来了,每日夜里腿肚子还会抽筋疼痛,走起路来也摆摆的,不乐意去前面凑热闹,倒是正和了她的心意。
    东大院也不冷清寂寞,贾府的两个庶出姑娘终于有名字了,大的叫贾妤,小的叫贾婉,这会子都在张氏房里陪着说笑。两个小姑娘长得甚美,依着墨书的看法比前世那些所谓的小花要标致多了,看着就赏心悦目的,又会说话,张氏和她们处的倒也好。
    大嫂子这里的点心格外别致些,我每每来了就忍不住多吃,前次姨娘还说我胖了,腰身都长了一寸。贾妤手里捏着一朵雕成芙蓉花的糕点,嘴里说的话都是奉承。
    是呢,我也胖了,脸都圆了好一圈,奶娘也叫我少吃些。可是我一来嫂子这里就停不住嘴,点心也罢了,这汤才是绝品。我素日里到了冬天就手脚发寒的,喝了这汤,近几日觉得浑身都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贾婉也不甘示弱,她们两个年岁仿佛,只差了几个月,一个十五,一个十四岁多了,都到了说婆家的紧要时期。
    贾婷的婚事到底是谁出力的,大家心里门儿清,指望着老太太和老爷是不行的,他们俩对庶出子女向来是不上心的,十有八九会推给贾史氏。可是姨娘和庶子庶女都是正室夫人眼里的刺,这是天然的立场对立,说不上谁对谁错的,贾史氏绝不会对这个上心。若是贾史氏给她们找个表面光鲜的人家,嫁过去那就是跳进火坑了,大家都是聪明人,自然要为自己打算。
    第9章 陪嫁丫鬟(九)
    贾代善那两个姨娘和庶女的打算,张氏和墨书心知肚明,只是刚借着柳氏的手拉拢了白姨娘,现在再出手的话,恐怕贾史氏就炸了。故此墨书也只是委婉的告诉了两位姑娘,这件事得缓缓,最起码要到贾政成亲后才能操办。
    贾妤和贾婉虽说有些失望,但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俱都笑着说大奶奶的事情要紧,不急什么的。
    墨书和张氏满意于她们的知情识趣,少不了在柳氏面前说些好话。刚好又赶上年节,到处摆酒吃席的人极多,柳氏是国公府的老封君了,更是当今圣人的奶母,请她的帖子能装满几箩筐。
    柳氏挑拣着几家亲近的去赴了宴,除了贾敏外,偶尔也会带上贾妤和贾婉。虽说没有人家直接来提亲的,不过倒是认识了许多的太太小姐,这对于她们二人来说可是意外之喜了。
    翻过年,整个荣国府都进入了忙碌中,一是二爷贾政要成亲了,娶的是统制县伯王家的嫡长女,婚期定在三月十六,是个春暖花开的好日子。二一个么,赦大奶奶张氏快要生了,预产期估计是四月份。
    不过前一项忙碌与墨书和张氏毫无关系,她们只需要在贾政娶妻那天露个脸就行了,贾史氏操持心爱小儿子的婚事十分用心,半点不需要别人帮忙。墨书和张氏也不想这个时候去触她的霉头,整日里乖乖的待在东大院养胎,张氏还经常给肚子里的孩子读书弹琴做胎教。
    至于墨书,她就快忙疯了。这个时代的医疗技术并不过关,很多女子都是在生产时跨入鬼门关的,张氏年纪又小些,纵然她有些底牌,也知道书中的张氏是生了第二子贾琏后才去世的,也不由得她不心慌紧张。
    毕竟书里是书里,她如今已经身处其中,煽动了不知道多少下蝴蝶翅膀,自然要万事周全才行。所以墨书除了照顾好张氏的饮食之外,每天都在训练产婆奶母和接生时会进入产房的丫鬟,务必要让她们形成条件反射,应对一切会出现的紧急情况。
    人在忙碌的时候,时间就过的格外快,转眼就到了王氏进门的日子。
    这日不过是五更天,整个荣国府就喧闹起来了,丫鬟婆子,小厮管事忙忙碌碌没个停顿,只张氏所住的东大院还稍微清净一点。她的月份大了,柳氏十分担心会出什么问题,只叫她在新妇进门的时候出来见礼就可以了。
    张氏乐得清闲,告了罪就安安稳稳的待在自己房内。倒是贾赦作为荣国府未来的当家人,一直在招待亲朋好友,忙的脚不沾地,不过饶是如此,他还是时常打发身边的小厮婆子去东大院询问张氏是否安稳。
    墨书你说,大爷是不是真的改了,我听说这段时间他大多都是宿在书房,也没有招些丫鬟来红袖添香。张氏眼睛亮亮的看着墨书,任是谁都能看出里面的期盼。
    墨书这些时日忙得很,倒是没有怎么关注贾赦的情况,不过她也是盼着贾赦和张氏关系好的,如今贾赦的表现也算是差强人意,勉强过关吧,总不能要求一个原著里面贪花好色的男人,为张氏守身如玉吧。
    若是张氏真的敢这么做,不说贾史氏和柳氏会如何,张家的人也会来劝她的,谁让如今这个时代是三妻四妾合理且流行的时候呢。墨书在心底叹了口气,面上却端着笑:自然是改了的,这些日子大爷虽然忙着二爷娶亲的事情,可是早早晚晚的总会来正房打听奶奶是不是吃得好睡得安稳,还买了许多新奇有趣的小玩意儿给奶奶解闷,想来是把奶奶放在心尖尖上了。
    你这丫头,讨打!张氏听到前面还面上含笑,等到墨书的心尖尖一出口,顿时满面羞红,忍不住拿手拍了她两下,如今胆子越发大了,还敢拿我打趣,是不是也想着嫁人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