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综穿红楼之成神之路 > 综穿红楼之成神之路
错误举报

悠渡(12)

    北方的园林与我们江南的不同,我在家时的院子虽说与这个大小相似,只不如丹霞院阔朗。林黛玉并不接话,探春这话说出来酸酸的,她一个本家的小姐都没有进过的院子,如今却给了自己一个表小姐居住,这话怎么接都不对。
    南北各有差异,北方的园林大气,南方的园林精妙。我看书上说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想来也是极美的,我们在京城倒是不得见,林妹妹若是得闲,也可与我们说说。迎春素日里软绵绵的,只是今日刚收了林黛玉许多见面礼,倒是不好看着探春刁难她,不免调和了一番。
    只惜春年纪小,不管这些言语的机锋,一心一意的看着美景。院内有株红梅开的极好,黛玉今早行色匆匆,居然没有看到,如今见着了可不得好生赏玩一番。雪雁见她们姐妹相处和谐,偷偷的和玉竹等人说了声,去找王嬷嬷去了。
    从昨晚到今日,林黛玉基本没有正经吃过什么东西,虽说她们自己可以补一点糕点羹汤,但始终不是常法。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黛玉本就先天不足,要靠后天养护着的,若是经常这么三餐不继的如何是好?且她们给足了银子的,如今不过是再掏一笔好处,找了凤姐和贾母,在丹霞院设个小厨房,岂不便宜。
    王嬷嬷听了也觉得好,不过这事儿不是几个丫鬟能出头的,她作为黛玉的奶嬷嬷,当仁不让要上前交涉。两人先去拜访了贾母,如此这般说了一通,只说黛玉守孝,许多吃食不便等等。贾母对林黛玉和贾敏也有些慈爱之心,且这事儿与她无碍,反倒能够体现出她的身份地位,当即便命人叫了王熙凤来商量。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迎春所说诗词引用自宋代:曾觌《阮郎归柳阴庭院占风光》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
    第20章 雪雁(六)
    凤姐听到贾母传唤急匆匆赶来,却发现是要商量林家人单独设立小厨房的事情,她本觉得有些麻烦,不过又不好表现出来。
    雪雁多精明,一眼就看出来了:二奶奶,原是我们打扰了,不过都是为着姑娘方便罢了。您放心,一应采买打整,都由林家带来的下人们自理,必不会给二奶奶添麻烦的。
    王熙凤听到这里高兴起来,若是林家人开了小厨房,还不用府上管理,自己岂不是白白落了一大笔银子来,这买卖倒是真正划算。她打量了一眼雪雁,大笑道:说什么打扰不打扰的,都是自家人,林妹妹是江南过来的,吃不惯北方的菜也是有的。她小人儿家家的,能吃多少东西,依我说便由府里一起采买了也便宜。
    二奶奶想的周到,只是我们家来了这么多人,若是整日里无事可做,免不了要生事的。就当是给他们打发时间了,再一个京郊还有我们太太的几个庄子,平素供应些米粮倒是也便利。王嬷嬷和雪雁早就商量好了,只要黛玉能好,她们自然不会在意这点东西,笑着婉拒了。
    王熙凤见着几人已经商定好,也不多话,只调遣了几个粗使婆子和未留头的小丫鬟去丹霞院帮忙。林家也没有亏待这几人,月钱荣国府发一份儿,她们丹霞院又额外给了一份,竟是拿了双份月例了,惹得那些没有被挑选上的下人们,艳羡不已。
    闲话休提,黛玉自此在荣国府内安置了下来,每日除却给贾母请安、上学以及偶尔与众姊妹玩耍外,倒是没有什么大事。闲来为贾敏抄抄经书,派人供奉在京郊的相国寺内,也算是尽了一份心意。
    而这段日子,雪雁也没有闲着,她和凤姐处的极好。原是看着上一世贾琏和张氏的面子,雪雁实在是不忍心看着凤姐和贾琏夫妻俩落得书中那个下场,故此特意与凤姐和平儿交好。
    凤姐也极喜欢这个口齿伶俐的丫头,再一个雪雁跟着黛玉学了这么久,读书写字都不成问题了,而凤姐本人虽说管家理事,却大字不识几个。林家的人与荣国府内众人没有利益关系,故此凤姐经常会借了雪雁来帮她写单子,理账本。
    黛玉素来的不在意这些的,也从不会拘着雪雁,只说是要去帮忙的,一应都准了。
    这一日雪雁又被平儿叫了来理单子,她自然无有不应,报给黛玉一声后便抬腿走了。待到来到凤姐的卧室却觉出几分不对来,这屋子里新换的熏香倒是有些意思呢。
    二奶奶今日屋子里熏的什么香,倒是与往日不同呢。
    你也觉得好闻?这是太太昨儿打发人送来的,说是金陵薛家的姨妈送来的新品,你若是喜欢不如带些回去熏屋子。
    凤姐素来对这些东西不甚看重,对姐妹们也大方,听见雪雁打听,忙不迭的便让平儿取了一包香料送给雪雁。雪雁面上带笑的接了过来,只眼神略有些不对劲儿,王熙凤是多少个心眼子的人,一下就看出不妥来,找了个借口打发了屋内侍候的丫鬟婆子们,只留了平儿在侧。
    好妹妹,如今可能告诉我,这香料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
    奶奶,我也是机缘巧合在林家见过这东西。这香料原是极好的,只是里面却掺杂了一味麝香,对于女子而言像是避子汤一般。若是日日焚香,最多不过三月,便再难有孕,即便是有幸怀了孩子,日后也难生下来。
    凤姐听到这里,书中的茶盏啪的一下落在地上,心神俱裂。旁边的平儿也惶惶然,不知如何是好,正在此时大姐儿睡醒了,哼哼唧唧的哭了起来,这才唤回了两人的神思。
    大姐儿,对,大姐儿,平儿快抱了大姐儿出去,寻奶娘去,这里且用不到你呢。凤姐不愧是脂粉堆里的英雄,回神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发平儿抱了大姐儿出去,自己拿了桌上的茶壶一股脑的把茶水都倒进了香炉里。雪雁也跟着开了屋内各处的窗户通风散气,又把帘子打起来,好一通忙活后,二人寂然不语的对坐。
    今日这事儿我知道了,只是雪雁姑娘不可再对旁人说起此事,咱们都把这事儿忘了罢。
    雪雁自然点头应是,两人叫了凤姐身边另外的几个心腹丫鬟诸如丰儿之流,进来打扫了一番,这才收拢心思开始对账理单子。等到雪雁拿了凤姐赏的一只金钗走了,平儿才觑着空儿进来,打发了侍候的下人们,和凤姐主仆两个说话。
    明儿你就寻个由头出府去,找那有名望又和府里没有关系的药堂医馆,看看这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咱们这位太太,面上像个佛爷似的,背地里可真下得了狠手啊,我们两个且罢了,大姐儿如今可还没有满周岁呢,她哪里禁得住这样的手段。
    王熙凤恨恨的说道,手上留了许久的指甲都被她握的劈开了,可见内心的愤恨。
    平儿自然点头应下,这不仅仅是坑害了凤姐,她每日和凤姐朝夕相处,自然也是逃不掉的。她平日里再是沉稳机警的人,这时也免不了给王夫人上些眼药:奶奶,那前几日太太说的放印子钱之事,咱们还做吗?
    不做,咱们又不缺那点子钱。再说若这事儿是好的,我那位姑妈哪里会想得到我,必定是设了圈套等着我钻进去呢。
    王熙凤此人,颇有些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从前她一心跟着王夫人,把自己正儿八经的公婆贾赦和邢夫人都抛之脑后了。如今知道王夫人暗算自己,想要绝了自己的子嗣,甚至还危害到了大姐儿,自然对她深恶痛绝。
    雪雁对凤姐屋内发生的事情,没有再插手,她相信凤姐可以自己处理好。不过她倒是抽空给凤姐和平儿送了一本律法书过去,这是防着她们俩胆大包天真的去包揽诉讼,以及放印子钱的。
    成功拉拢了凤姐和平儿后,雪雁又把注意力放在了贾琏的身上,这会儿贾琏娇妻幼子在侧,并不像原著里后期那样每日沉迷于女色,什么腥的臭的都往身边拉。在雪雁看来,这样的贾琏若是想挽救还是有些希望的。
    这些日子雪雁借着在林黛玉身边聚灵的便利,如今已经顺利的突破了练气六层,抵得上上一世几年的功夫了,倒是方便了她做事。所以她趁着夜黑风高之时,偷偷的在贾琏的床上丢了一封书信。
    信里写了贾琏的哥哥贾瑚落水以及生母张氏难产的真相,还附赠了张氏娘家如今剩余的族人们的现状,和张氏当年的嫁妆单子。
    说来张家并没有一蹶不振,虽说当年张老太傅被废太子连累死的不算光彩,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却只是被罢黜官职,遣回老家思过。新帝上位后,也没有对张家进行清算,盖因他也知晓张家其实并无错处,不过是老皇帝借机撒气而已。
    是以张家的子孙还是可以参加科举,进而出仕的,现在朝堂上张家人就有那么几个,官职虽然不算显眼,但是张老太傅当年桃李满天下,门生故旧何其多,这官儿做的倒是也顺顺当当的。
    只是当年贾瑚和张氏都死的蹊跷,张家人又恰逢大乱,等到腾出手来的时候已经什么线索都没了。贾代善为了护驾身受重伤而亡,贾史氏和贾王氏婆媳俩气焰高涨,贾赦呢又是个愚孝没有能为的,张家人失了依仗,无法帮自家姑娘报仇,又被勒令速速返乡,两家就这么断亲了。
    后来张家重返朝堂,也没有和贾家重新来往。至于贾琏,从未有人在他面前提起过张氏的人,连他的奶娘赵嬷嬷都没有见过张氏一面,更遑论其他人了。贾赦自从老婆儿子死了之后,虽说对贾母和王夫人有些怀疑,但是他一无证据,二无能力,自己都只能蜗居在东大院保命。
    贾母又抱了贾琏去荣庆堂抚养,便是为了贾琏的性命,贾赦也只能做个哑巴、瞎子、聋子而已。张家人对于贾赦和贾家是深恶痛绝了,可是贾琏毕竟是张氏遗留下来的唯一骨血,若是贾琏真的拉下脸去求,他们绝不会不管他的。
    这就是雪雁为贾琏找的活路了,她如今的身份只是林黛玉身边的丫鬟,左右不了荣国府的局势,最多只能在后宅尽己所能的帮衬一下那些姑娘们而已。而贾琏他是荣国府的承嗣子,日后这荣国府该是由他继承的,纵然现在贾史氏和贾王氏把贾宝玉捧到天上去,贾宝玉也只是荣国府二房的嫡次子,身份其实还不如贾兰贵重呢。
    雪雁丢下了这两个大雷给贾琏夫妻俩,施施然的功成身退了,继续跟着林黛玉读书习字。她还借口为姑娘调理身子,托人买了好些医书来,惹得玉竹等人都打趣不已。
    雪雁有墨书的记忆,不过是借着这些医书做个幌子罢了。黛玉偶尔来了兴趣,也会跟着她一同翻看些古籍,令雪雁没有想到的是,迎春居然对这个很感兴趣,日日来丹霞院和雪雁一起研究那些医书药草,进度飞快。
    这倒是让雪雁不免感叹,果真这金陵十二钗便没有一个是蠢钝的,迎春在书中之所以像根木头一样,不过是无人看护罢了。没娘的孩子可怜呢,探春虽然百般看不上赵姨娘,但若没有赵姨娘三不五时的闹一场,王夫人也不会优待她。而迎春呢,生母早亡,嫡母不管,贾赦又是个混不吝的,自己在后宅挣扎求生,哪里还敢多说一句话呢。
    作者有话要说:
    撒泼打滚儿求收藏,可怜可怜孩子吧,这数据太惨淡了
    第21章 雪雁(七)
    玉竹拍了拍身上的雪花,在暖炉边烤了会火,祛除身上的寒意后,才走到林黛玉身边,掏出了一封书信:姑娘,老爷来信了。
    转眼间,林黛玉等人已经在荣国府住了一年了。这一年间,众人都很有默契的远离贾宝玉的视线,再加上王夫人和袭人的努力,黛玉和贾宝玉居然也没有培养出多少感情来。
    林如海和林黛玉保持着一旬通一次信的频率,父女二人的感情倒是没有减弱,在雪雁看来,因着离得远又互相牵挂,两人的感情反倒是更好了几分。
    林黛玉接过信来,一个字一个字仔仔细细的看完了,脸上露出了真挚的笑意:父亲说,他托人为我寻了两个宫内出来的教养嬷嬷,过几日便到了。半夏,等会儿你就去收拾两间屋子出来预备着,再找两个手脚勤快的丫头,到时候帮嬷嬷们做些杂事。
    半夏脆生生的应了一声,林府来的这些人也都惊喜非常。当初贾母再三去信要接林黛玉来荣国府,众人都以为是她想要教养黛玉,不料人虽然接了来,却是只养不教的。黛玉连同荣国府内的三春,简直像是贾母养得宠物一般,高兴时召过来逗弄一番,不高兴的时候就抛之脑后了。
    王嬷嬷和玉竹等人对这种情况急得不行,只能偷偷给林如海去信讲明了情况。林如海也着急,可宫内出来的教养嬷嬷不好找,林如海也是托了许多人,费了好些功夫才寻摸到了两个合适的,立刻就忙不迭的拜托昔日的同窗好友周旋,想着找个好时机送来。
    腊月初八,下了一夜大雪后,天地间都是洁白一片。雪雁早早醒来,照旧为林黛玉温养了体内的筋脉后,轻手轻脚的出了正房。她如今已经突破筑基期的修为,自然感觉不到寒意,倒是颇有兴致的观赏了一会儿红梅傲雪的盛景。
    腊八是个大节日,林黛玉一早醒来便打发了几个丫鬟去给府内各处送了粥去,这会子正在书房练字,林家众人聚拢在耳房分喝了小厨房内静心熬制了一夜的腊八粥,气氛倒是和乐融融。雪雁独自待在院子里赏景儿,却见荣庆堂一个刚留头的小丫鬟,叫春纤的,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雪雁姐姐,老太太那里打发人传话来,让林姑娘过去呢。
    雪雁忙让她进屋,给她拿点心吃:你今儿可喝了腊八粥了没,这样冷的天,难为你过来传话,可知老太太是有什么事儿吗?
    春纤年幼,时常来丹霞院走动的,也不怕人,笑嘻嘻的接了雪雁递过去的芙蓉糕塞进嘴里:吃了,早起时候吃了满满一大碗呢。林姑娘这里的点心可真好吃,又好看,这糕像朵花儿一样,又香又甜。
    等会儿我给你包一包带着,回去慢慢吃。谁让你来的,可说什么事儿了吗?
    鸳鸯姐姐让我来的,说是安宁郡主派人送了两个教养嬷嬷来,送给林姑娘的,老太太嘱咐姑娘换身衣裳去见客呢。
    雪雁闻言大喜,手脚麻利的给春纤包了好大一包点心送她,这才转身去了书房告诉林黛玉这个好消息。自从收到林如海的书信到现在,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还不见两位嬷嬷的踪影,大家即便不说,心底还是有些担忧的,如今终于等到人了,还是安宁郡主送来的,可不让林府众人都兴奋不已。
    玉竹和半夏手脚麻利的给林黛玉换了身见客的大衣裳,雪雁和谷雨、春分几人簇拥着林黛玉出了门。外面雪已经停了,不过依旧寒气逼人,林黛玉被几个大丫鬟裹得严严实实的,最外面穿着一件价值千金的狐白裘。这是初冬时节林如海送来的,行动间光泽润亮,比之漫天的白雪还要洁净几分,很是引人注目。
    等到了荣庆堂,只见贾母高居主位,邢王两位夫人陪侍在侧,连凤姐和李纨都在,下首坐在几位气质迥然不同的嬷嬷,想来就是林如海信中所提的教养嬷嬷了,只是不知是哪两位。
    黛玉一一见礼后,贾母方笑着对那几人说道:自从我那敏儿没了,女婿又忙于公务,我便把我这外孙女儿接了过来。只是我年纪大了,不免有些疏漏之处,前几日还说恐有负女婿的重托,不想今日郡主就为我解了燃眉之急了。
    我们郡马爷和林大人当年乃是同窗好友,后来又是同榜进士,向来交好。前些日子收到林大人的来信,说是林姑娘如今年纪一天大似一天,托郡马爷找两个嬷嬷帮衬着,郡马爷又托了我们郡主。可巧庄嬷嬷和秦嬷嬷得空,便送了两位嬷嬷来给林姑娘。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