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九尾君上(318)
人家老爷子住一起,是退休了,老人家以后就靠严如山养老来着;也是一心想疼曾孙才一起住的。
第771章 傅向北2
他们没到退休年龄,即便日后退休了,也不打算一起住;儿子们养大了,好不容易退休了,还不兴他们过过清闲日子?非要跟儿子儿媳妇凑一堆做什么?
人家都说远的香近的臭,家人之间也是要有一定距离的。
那屋就一个床架子,衣柜、桌子啥啥都没有;得置办一下,过几天再让傅向北同志住进去吧?严如山将里面的情况说了一遍,说实话,他对家里住这么多人已经习惯了;傅向北想住过来,那就过来,也不是什么了不得事。
傅向北先看了看新出炉的师父,慢慢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严如山又道:到时候你自己带两套换洗衣服过来,其他的我们给你备上。
谢谢师父和.......这该怎么叫?
严国峰轻笑解围,直接叫师公。
谢谢师公。傅向北机灵,严国峰一提醒,他拐过弯来了,严爷爷,谢谢您。
谢我做什么,是你师父教你,又不是我教你;以后跟着你师父好好学,把你师父的本事学个两三成都够你用了。不盼着傅向北能全部学会,大孙媳妇一直以来就没出全力,保留着实力呢。
别以为他不懂这一行就不知道,他门儿清。
好歹多年身居高位,这点看人的本事还是有的;何况,朝夕相处几年了,大孙媳妇是个什么脾气,他还能不知道?
傅向北笑道:都要谢,谢谢师父愿意让我住过来,谢谢师公为我的事情费心,谢谢严爷爷的点拨。
你这孩子嘴甜,继续保持。
好咧。得了师父肯定的嘴甜,傅向北决定以后还要嘴甜一点,师父,那您说什么时候开始办酒?我回去跟我爷爷说去。
钟毓秀沉思片刻,看傅向北眼里有急色,不打算吊着他;让一个孩子提心吊胆的做什么的。
家里要准备肉菜食材,还要请客人;那就把时间安排在后天吧,爷爷,如山,你们觉得可行吗?早点办了,了却一桩事儿。
严国峰点点头,都可以,反正我是吃现成饭的。
我没意见,跟习年同志说一声,让他把肉菜送过来就成。他们都不用特意出去买。
钟毓秀笑眯眯的点头,那就后天。
定下来了,我给习年同志去个电话,让他明天多送一些后天要用的食材;一早给咱们送过来,我们这边好用得上。出去不起,还不兴他们在家里办两桌么。
虽然,在家里办会麻烦一些;但是,出去办也是要花钱的,走来走去也麻烦。
家里人口多,整治两桌饭菜不算太麻烦,吃完收拾起来也方便不是。
师父,那我回去跟我爷爷说,顺便跟我爸爸妈妈说一声。傅向北说着就要往外走,拜师的事情令他高兴又不安稳,想要把事情早早落定,这样师父就是反悔都没用了。
说到底,他还是被严国峰给敲打的不自信了。
不急,晚上再回去。来都来了,多跑一趟做什么。你爸妈要是能来也好,要是来不了也没事,我不挑理。
他们肯定会来的。亲儿子拜师这么大的事儿,他们要是不来,他这个亲儿子就不认他们了。
再忙也要把儿子放在心上,对不对?
他家父母都是工作狂,把工作看的比儿子重;他说话的时候底气都不足,这些年,一个人在家里呆着,放学回来去食堂吃饭。吃完饭做作业看书,年纪大一些了,又开始学习其他的。逮着什么书学什么,父母真没费什么心力,全靠他自己成长。
严老,钟同志,严同志,可以吃早饭了。王大丫端着碗筷出来。
洗手吃饭。严国峰发了话,率先去卫生间洗了手出来。
毓秀看向傅向北,你去洗了手,跟你严爷爷一起坐。
好的,师父。傅向北循着老爷子走过的路,找到卫生间;进去一看,里面放着好多个洗脸洗脚的盆子,瞧着像是按人均分配的。大家都是分开用,这一点,傅向北倒是不惊讶。
只是,这样一来,本来还算宽敞的卫生间立刻就变得狭小了许多;卫生间里钉着一排铁架子,有方毛巾的,也有方洗澡用品的。再看镜子和洗漱台,洗漱台和镜子两边都钉上和架子;上下五层,有一边放了满了,有一边还没放满,剩下了三层没放东西。
整体来说,这家里住的人口多,东西也多;但,房子比爷爷家宽敞,东西多看着只是觉得稍有些拥挤,若放在爷爷家,那就是转不开身的情况。
快速洗完手,傅向北走出卫生间,对沙发上的夫妻两道:师父,师公,我洗好了。
先去饭厅入座,我们马上来。
好。
傅向北去了餐厅,严国峰指了指右手边第一个位置,来,过来坐。
好的,严爷爷。走上前,拉开椅子坐下,摆出了乖巧的架势,嘴里却说:严爷爷,我拜师后,是继续叫您严爷爷,还是老爷子啊?
严国峰手一顿,而后放在桌上,各论各的,之前怎么叫,现在还怎么叫。
明白,严爷爷,我要教孩子们学些什么?拼音吗?
拼音不用教,你师父教过了。
傅向北愣了愣,全部学会了?
嗯,他们记性好,教一遍的东西都能记住;具体怎么教,得问你师父。他是不管的,只知道曾孙们聪明的很;大孙媳妇现在还在教他们认字是真,但,进度太快,他看得都心累。
好的,我明白了,谢谢严爷爷告知。
跟傅向北聊天,一开始聊几句,后面全程尬聊;傅向北不知道怎么跟老人家相处,会说的好话有限。严国峰倒是频频牵起话题,然,不是被拉歪就是把天聊死了。
到最后,严国峰放弃跟他继续聊了,宁愿看王大丫等人陆陆续续上菜。
早饭丰盛,看看好歹能养眼,跟傅向北聊天就差把话题给摁死了。
爷爷。
严如山和钟毓秀洗了手过来,往老位置一座,跟老爷子含笑打招呼。
严国峰松了口气,可算能把他傅向北这娃子丢了,你们来的正好,刚刚小五还在问该教孩子们什么。
第772章 拜师
我在教他们三字经了,该认识的字教的差不多了;三字经之后,是百家姓。
傅向北一头雾水,三字经百家姓学来做什么?
钟毓秀诧异问道:你没学过吗?
没有,只是小时候跟着读过,没有特意学。只是读读而已,真让他解释其含义,他解释不出来的。
这样么,那你暂时不适合教他们。孩子们还小,她想先按照古时候交代家中幼童的方法先教授着;让他们明白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后还会让他们懂得仁义礼智信的重要性,从小为他们树立一根标杆。
这根标杆不是为了让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可以让他们心底永远树立一根不能逾越的标杆;这样的标杆需要从小树立,让他们在生活中谨记,并成为一种习惯,刻在骨子里。
傅向北不明就里,师父,现在学校不教三字经,也不教百家姓。
我知道,正因为他们不教,我才要教;趁着他们没入学,将该教的教给他们,给他们早早塑造风骨。古时候那些交代不是没有道理的,贵族甚至是读书人家出来的孩子,那是风骨和身姿是真的不一样。
相对后世和现在的刻板系统式教学,她更喜欢古代的教学;但,一个时代一个风气,该学的要学,她不也学习了当下的很多风气么。
师父,我知道了,您有您的想法;我回去后找我爷爷问问有没有三字经百家姓,我再学习一下,明天一定能开始给他们上课的。他傅向北,不会认输。
没学过,说明他的知识面不够广,跟眼界和见识一样;严爷爷说的果然没错,他需要成长。
钟毓秀点头,你有这样的想法很好,多学学三字经,百家姓,甚至的儒家的东西;对你将来很有好处。
儒家的中庸之道,千百年流传,真正会运用的人个个是人物。
我听师父的。他又有了学习的目标,不是茫然的拿到什么学什么,师父,您小时候也学这些吗?
她啊!
她在古代学的是这些,在现代不是,在星际更不是;只是,她还是更喜欢古代的教学知识,那是真正的融入到骨血里的风骨。
原主倒是从小开始学,万家好歹以前是个大家族,就算被打压的厉害;怎么教自家孩子学习的事情可没丢,原主接受的教育确实不是万毓桐可比的。
对,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学习我说的书籍,是让我们明白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做人做事,可以不要脸,但绝对不能僭越底线。我说的八字便是我们的底线,在大是大非,大格局上绝对不能踏错。
一步踏错,是会出人命的。
好的,我会好好的,师父,您放心。
王大丫等人把饭菜端来,一行人吃过早饭;傅向北自觉没法给孩子们上课,干脆跟在钟毓秀身边,听师父给他们讲课。不学的时候觉得这就是封建老东西,不值得学习;但从师父嘴里出来,那又不一样了。
那些小故事,让他意犹未尽,听了还想听;原来古代历史上,他们的先辈也非常厉害。原来他一直是一只井底之蛙,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了,这么好的书,他为什么不学?
不仅要学,还要学好了!再去爷爷面前显摆显摆。
这么一打算,傅向北欢欢喜喜的跟着中途入学;并且学的有模有样,钟毓秀表示很满意。
当天晚上,傅向北回去之后,找到傅老爷子。
爷爷,我回来了。
回来了呀,吃饭了没?傅老爷子坐在餐桌前,慢条斯理的擦了擦嘴。
傅向北走到桌前,看桌上还有另一副碗筷,显然是给他留的;执筷就吃,吃了回来的,师父家的饭菜真好吃。
傅老爷子诧异瞅着他,这孩子今天怎么不一样了。
好吃以后多去你师父.......不对,你不是去严家了,也不对,你什么时候有个师父?
今天拜师的,嫂子以后就是我师父了;师父说后天摆酒,办拜师酒席,请咱们家的人一起过去,师父那边还有人要请,一起凑个两桌。
傅老爷子眨了眨眼睛,还没从这个消息里回过神来。
你再说一遍,你师父是谁?
傅向北凑上前,耐心一字一句的说道:我、师、父、是、严、家、大、哥、的、媳、妇、儿。
傅老爷子一巴掌往他脑袋上摸去,傅向北忙向后退;爷爷怕不是想谋杀亲孙子。
爷爷,您做什么?
看看你是不是发烧了。傅老爷子依旧跟上去摸了摸他的额头,没发烧啊!
傅向北忍了忍,道:嫂子真收我当徒弟了,以后我能跟着师父学习,比漫无目标的学习好太多了。有个靠谱的师父带,会少走很多弯路的。
傅老爷子收回手,再次问,真的?
真的,今天在师父家,跟着师父学好了百家姓后半篇。
学那玩意儿做什么?
傅向北,师父小时候也学这玩意儿,而且,师父现在教她家三个孩子都是从拼音到三字经百家姓什么的;听说还有其他书呢,我都没学过。爷爷,咱们家有三字经、百家姓吗?还有其他书吗?
三百千,这些书我们家可没有,你可以去书店看看。
傅向北失望的对他摇了摇头,放下筷子,失望的离开了餐厅;把傅老爷子整的一愣一愣的,这熊孩子,那是什么眼神?对他很失望?有什么可失望的?就因为没有三百千?
傅老爷子无奈摇头,他吃完饭走后,有保姆过来收拾餐桌。
第二天一早,傅老爷子亲自出门去书店,给孙子找了三百千,和其他的儒家书籍。
严家这边,严如山起床后,先联系了习年;跟习年说明了要买的肉菜和需要准备的东西,说明是明早要用的就挂断了电话。没过一会儿,傅向北了过来,不过他来打了一趟没看到钟毓秀,又赶紧上学去了。
等钟毓秀收拾好下来,傅向北已经走了。
刚刚傅向北来过了。严如山跟媳妇儿报备。
第773章 无题
大清早来做什么,他不上学?初中生貌似没这么自由了吧?
不知道,他来了一会儿,问了你不在又在了。严如山道:不管他,晚上他会过来的。
钟毓秀微不可见的颔首,可以吃早饭了吗?
应该快了,咱们先去洗漱,我也还没洗脸刷牙。严如山将手伸到她面前,掌心朝上。
明显的暗示,钟毓秀了然于心,含笑将手放到他的掌中;夫妻二人相视而笑,任他牵着往卫生间去。
走进卫生间,严如山先给她清洗了牙刷杯子,在牙刷上挤上牙膏,递给她。
你先刷牙,我接热水。
嗯。接下牙刷塞嘴里,慢慢刷着牙,不忘往他那边看;他的背宽而厚,腰身有力,弯腰接水时,腰上的力道更为明显。
接了一会儿出了热水,钟毓秀简单清洗了牙,牙刷杯子洗干净;站在旁边,等他把热水送过来,又递上毛巾。
媳妇儿,你先洗脸,洗完了去餐厅等我。
钟毓秀点点头,拧了一把毛巾简单清洗一下;继而,又拿了梳子将头发盘起来,今天她不想把头发放下来了,齐肩的头发盘起来很简单,两下搞定。只是,用什么来簪,她没拿簪子下来。
严如山洗完牙,见她茫然的神态,不由笑了。
媳妇儿,你先去外头等我,我洗把脸去给你拿簪子。
哦。
迈步走出卫生间,不忘用手控制着后脑勺已经盘起来的发丝。
严如山手脚快,三两下清洗干净后,挂毛巾倒水;而后,快步走出卫生间,上楼而去。回到房间里,拉开给媳妇儿专门打造的首饰盒,整个首饰盒面积大,占据了整个梳妆的桌面。拉开盒子,找到放簪子的抽屉,里面放着好些簪子。
各类玉簪、金簪、银簪、木簪,样式各样;有的是他买来送她的,有的是平日里一道送来的,有的是她买的。
按照媳妇儿今日穿的白色羽绒服,他选了一支飘阳绿的翡翠簪;簪子一端雕有一朵小小的玉兰花,花型小巧精致,花下面坠着一串细碎的翡翠小流苏,流苏不是很长,大约一厘米左右。
手持翡翠簪下楼,严如山上前帮媳妇儿把头发固定下来;奈何他的手艺着实没法看,刚固定好的头发就开始往下掉。
钟毓秀无可奈何,只能再次进了卫生间,等她再次出来,头发已经被挽起;发丝稍有凌乱感,却又衬的她格外好看。
媳妇儿,你戴簪子好看。气质拿稳了的。
好看吧,这枚簪子还是之前送过来的,话又说回来;你还在做黑市生意?之前的黑市生意,时不时能淘到好东西,现在可就不一定了;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恋耽美
第771章 傅向北2
他们没到退休年龄,即便日后退休了,也不打算一起住;儿子们养大了,好不容易退休了,还不兴他们过过清闲日子?非要跟儿子儿媳妇凑一堆做什么?
人家都说远的香近的臭,家人之间也是要有一定距离的。
那屋就一个床架子,衣柜、桌子啥啥都没有;得置办一下,过几天再让傅向北同志住进去吧?严如山将里面的情况说了一遍,说实话,他对家里住这么多人已经习惯了;傅向北想住过来,那就过来,也不是什么了不得事。
傅向北先看了看新出炉的师父,慢慢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严如山又道:到时候你自己带两套换洗衣服过来,其他的我们给你备上。
谢谢师父和.......这该怎么叫?
严国峰轻笑解围,直接叫师公。
谢谢师公。傅向北机灵,严国峰一提醒,他拐过弯来了,严爷爷,谢谢您。
谢我做什么,是你师父教你,又不是我教你;以后跟着你师父好好学,把你师父的本事学个两三成都够你用了。不盼着傅向北能全部学会,大孙媳妇一直以来就没出全力,保留着实力呢。
别以为他不懂这一行就不知道,他门儿清。
好歹多年身居高位,这点看人的本事还是有的;何况,朝夕相处几年了,大孙媳妇是个什么脾气,他还能不知道?
傅向北笑道:都要谢,谢谢师父愿意让我住过来,谢谢师公为我的事情费心,谢谢严爷爷的点拨。
你这孩子嘴甜,继续保持。
好咧。得了师父肯定的嘴甜,傅向北决定以后还要嘴甜一点,师父,那您说什么时候开始办酒?我回去跟我爷爷说去。
钟毓秀沉思片刻,看傅向北眼里有急色,不打算吊着他;让一个孩子提心吊胆的做什么的。
家里要准备肉菜食材,还要请客人;那就把时间安排在后天吧,爷爷,如山,你们觉得可行吗?早点办了,了却一桩事儿。
严国峰点点头,都可以,反正我是吃现成饭的。
我没意见,跟习年同志说一声,让他把肉菜送过来就成。他们都不用特意出去买。
钟毓秀笑眯眯的点头,那就后天。
定下来了,我给习年同志去个电话,让他明天多送一些后天要用的食材;一早给咱们送过来,我们这边好用得上。出去不起,还不兴他们在家里办两桌么。
虽然,在家里办会麻烦一些;但是,出去办也是要花钱的,走来走去也麻烦。
家里人口多,整治两桌饭菜不算太麻烦,吃完收拾起来也方便不是。
师父,那我回去跟我爷爷说,顺便跟我爸爸妈妈说一声。傅向北说着就要往外走,拜师的事情令他高兴又不安稳,想要把事情早早落定,这样师父就是反悔都没用了。
说到底,他还是被严国峰给敲打的不自信了。
不急,晚上再回去。来都来了,多跑一趟做什么。你爸妈要是能来也好,要是来不了也没事,我不挑理。
他们肯定会来的。亲儿子拜师这么大的事儿,他们要是不来,他这个亲儿子就不认他们了。
再忙也要把儿子放在心上,对不对?
他家父母都是工作狂,把工作看的比儿子重;他说话的时候底气都不足,这些年,一个人在家里呆着,放学回来去食堂吃饭。吃完饭做作业看书,年纪大一些了,又开始学习其他的。逮着什么书学什么,父母真没费什么心力,全靠他自己成长。
严老,钟同志,严同志,可以吃早饭了。王大丫端着碗筷出来。
洗手吃饭。严国峰发了话,率先去卫生间洗了手出来。
毓秀看向傅向北,你去洗了手,跟你严爷爷一起坐。
好的,师父。傅向北循着老爷子走过的路,找到卫生间;进去一看,里面放着好多个洗脸洗脚的盆子,瞧着像是按人均分配的。大家都是分开用,这一点,傅向北倒是不惊讶。
只是,这样一来,本来还算宽敞的卫生间立刻就变得狭小了许多;卫生间里钉着一排铁架子,有方毛巾的,也有方洗澡用品的。再看镜子和洗漱台,洗漱台和镜子两边都钉上和架子;上下五层,有一边放了满了,有一边还没放满,剩下了三层没放东西。
整体来说,这家里住的人口多,东西也多;但,房子比爷爷家宽敞,东西多看着只是觉得稍有些拥挤,若放在爷爷家,那就是转不开身的情况。
快速洗完手,傅向北走出卫生间,对沙发上的夫妻两道:师父,师公,我洗好了。
先去饭厅入座,我们马上来。
好。
傅向北去了餐厅,严国峰指了指右手边第一个位置,来,过来坐。
好的,严爷爷。走上前,拉开椅子坐下,摆出了乖巧的架势,嘴里却说:严爷爷,我拜师后,是继续叫您严爷爷,还是老爷子啊?
严国峰手一顿,而后放在桌上,各论各的,之前怎么叫,现在还怎么叫。
明白,严爷爷,我要教孩子们学些什么?拼音吗?
拼音不用教,你师父教过了。
傅向北愣了愣,全部学会了?
嗯,他们记性好,教一遍的东西都能记住;具体怎么教,得问你师父。他是不管的,只知道曾孙们聪明的很;大孙媳妇现在还在教他们认字是真,但,进度太快,他看得都心累。
好的,我明白了,谢谢严爷爷告知。
跟傅向北聊天,一开始聊几句,后面全程尬聊;傅向北不知道怎么跟老人家相处,会说的好话有限。严国峰倒是频频牵起话题,然,不是被拉歪就是把天聊死了。
到最后,严国峰放弃跟他继续聊了,宁愿看王大丫等人陆陆续续上菜。
早饭丰盛,看看好歹能养眼,跟傅向北聊天就差把话题给摁死了。
爷爷。
严如山和钟毓秀洗了手过来,往老位置一座,跟老爷子含笑打招呼。
严国峰松了口气,可算能把他傅向北这娃子丢了,你们来的正好,刚刚小五还在问该教孩子们什么。
第772章 拜师
我在教他们三字经了,该认识的字教的差不多了;三字经之后,是百家姓。
傅向北一头雾水,三字经百家姓学来做什么?
钟毓秀诧异问道:你没学过吗?
没有,只是小时候跟着读过,没有特意学。只是读读而已,真让他解释其含义,他解释不出来的。
这样么,那你暂时不适合教他们。孩子们还小,她想先按照古时候交代家中幼童的方法先教授着;让他们明白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后还会让他们懂得仁义礼智信的重要性,从小为他们树立一根标杆。
这根标杆不是为了让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可以让他们心底永远树立一根不能逾越的标杆;这样的标杆需要从小树立,让他们在生活中谨记,并成为一种习惯,刻在骨子里。
傅向北不明就里,师父,现在学校不教三字经,也不教百家姓。
我知道,正因为他们不教,我才要教;趁着他们没入学,将该教的教给他们,给他们早早塑造风骨。古时候那些交代不是没有道理的,贵族甚至是读书人家出来的孩子,那是风骨和身姿是真的不一样。
相对后世和现在的刻板系统式教学,她更喜欢古代的教学;但,一个时代一个风气,该学的要学,她不也学习了当下的很多风气么。
师父,我知道了,您有您的想法;我回去后找我爷爷问问有没有三字经百家姓,我再学习一下,明天一定能开始给他们上课的。他傅向北,不会认输。
没学过,说明他的知识面不够广,跟眼界和见识一样;严爷爷说的果然没错,他需要成长。
钟毓秀点头,你有这样的想法很好,多学学三字经,百家姓,甚至的儒家的东西;对你将来很有好处。
儒家的中庸之道,千百年流传,真正会运用的人个个是人物。
我听师父的。他又有了学习的目标,不是茫然的拿到什么学什么,师父,您小时候也学这些吗?
她啊!
她在古代学的是这些,在现代不是,在星际更不是;只是,她还是更喜欢古代的教学知识,那是真正的融入到骨血里的风骨。
原主倒是从小开始学,万家好歹以前是个大家族,就算被打压的厉害;怎么教自家孩子学习的事情可没丢,原主接受的教育确实不是万毓桐可比的。
对,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学习我说的书籍,是让我们明白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做人做事,可以不要脸,但绝对不能僭越底线。我说的八字便是我们的底线,在大是大非,大格局上绝对不能踏错。
一步踏错,是会出人命的。
好的,我会好好的,师父,您放心。
王大丫等人把饭菜端来,一行人吃过早饭;傅向北自觉没法给孩子们上课,干脆跟在钟毓秀身边,听师父给他们讲课。不学的时候觉得这就是封建老东西,不值得学习;但从师父嘴里出来,那又不一样了。
那些小故事,让他意犹未尽,听了还想听;原来古代历史上,他们的先辈也非常厉害。原来他一直是一只井底之蛙,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了,这么好的书,他为什么不学?
不仅要学,还要学好了!再去爷爷面前显摆显摆。
这么一打算,傅向北欢欢喜喜的跟着中途入学;并且学的有模有样,钟毓秀表示很满意。
当天晚上,傅向北回去之后,找到傅老爷子。
爷爷,我回来了。
回来了呀,吃饭了没?傅老爷子坐在餐桌前,慢条斯理的擦了擦嘴。
傅向北走到桌前,看桌上还有另一副碗筷,显然是给他留的;执筷就吃,吃了回来的,师父家的饭菜真好吃。
傅老爷子诧异瞅着他,这孩子今天怎么不一样了。
好吃以后多去你师父.......不对,你不是去严家了,也不对,你什么时候有个师父?
今天拜师的,嫂子以后就是我师父了;师父说后天摆酒,办拜师酒席,请咱们家的人一起过去,师父那边还有人要请,一起凑个两桌。
傅老爷子眨了眨眼睛,还没从这个消息里回过神来。
你再说一遍,你师父是谁?
傅向北凑上前,耐心一字一句的说道:我、师、父、是、严、家、大、哥、的、媳、妇、儿。
傅老爷子一巴掌往他脑袋上摸去,傅向北忙向后退;爷爷怕不是想谋杀亲孙子。
爷爷,您做什么?
看看你是不是发烧了。傅老爷子依旧跟上去摸了摸他的额头,没发烧啊!
傅向北忍了忍,道:嫂子真收我当徒弟了,以后我能跟着师父学习,比漫无目标的学习好太多了。有个靠谱的师父带,会少走很多弯路的。
傅老爷子收回手,再次问,真的?
真的,今天在师父家,跟着师父学好了百家姓后半篇。
学那玩意儿做什么?
傅向北,师父小时候也学这玩意儿,而且,师父现在教她家三个孩子都是从拼音到三字经百家姓什么的;听说还有其他书呢,我都没学过。爷爷,咱们家有三字经、百家姓吗?还有其他书吗?
三百千,这些书我们家可没有,你可以去书店看看。
傅向北失望的对他摇了摇头,放下筷子,失望的离开了餐厅;把傅老爷子整的一愣一愣的,这熊孩子,那是什么眼神?对他很失望?有什么可失望的?就因为没有三百千?
傅老爷子无奈摇头,他吃完饭走后,有保姆过来收拾餐桌。
第二天一早,傅老爷子亲自出门去书店,给孙子找了三百千,和其他的儒家书籍。
严家这边,严如山起床后,先联系了习年;跟习年说明了要买的肉菜和需要准备的东西,说明是明早要用的就挂断了电话。没过一会儿,傅向北了过来,不过他来打了一趟没看到钟毓秀,又赶紧上学去了。
等钟毓秀收拾好下来,傅向北已经走了。
刚刚傅向北来过了。严如山跟媳妇儿报备。
第773章 无题
大清早来做什么,他不上学?初中生貌似没这么自由了吧?
不知道,他来了一会儿,问了你不在又在了。严如山道:不管他,晚上他会过来的。
钟毓秀微不可见的颔首,可以吃早饭了吗?
应该快了,咱们先去洗漱,我也还没洗脸刷牙。严如山将手伸到她面前,掌心朝上。
明显的暗示,钟毓秀了然于心,含笑将手放到他的掌中;夫妻二人相视而笑,任他牵着往卫生间去。
走进卫生间,严如山先给她清洗了牙刷杯子,在牙刷上挤上牙膏,递给她。
你先刷牙,我接热水。
嗯。接下牙刷塞嘴里,慢慢刷着牙,不忘往他那边看;他的背宽而厚,腰身有力,弯腰接水时,腰上的力道更为明显。
接了一会儿出了热水,钟毓秀简单清洗了牙,牙刷杯子洗干净;站在旁边,等他把热水送过来,又递上毛巾。
媳妇儿,你先洗脸,洗完了去餐厅等我。
钟毓秀点点头,拧了一把毛巾简单清洗一下;继而,又拿了梳子将头发盘起来,今天她不想把头发放下来了,齐肩的头发盘起来很简单,两下搞定。只是,用什么来簪,她没拿簪子下来。
严如山洗完牙,见她茫然的神态,不由笑了。
媳妇儿,你先去外头等我,我洗把脸去给你拿簪子。
哦。
迈步走出卫生间,不忘用手控制着后脑勺已经盘起来的发丝。
严如山手脚快,三两下清洗干净后,挂毛巾倒水;而后,快步走出卫生间,上楼而去。回到房间里,拉开给媳妇儿专门打造的首饰盒,整个首饰盒面积大,占据了整个梳妆的桌面。拉开盒子,找到放簪子的抽屉,里面放着好些簪子。
各类玉簪、金簪、银簪、木簪,样式各样;有的是他买来送她的,有的是平日里一道送来的,有的是她买的。
按照媳妇儿今日穿的白色羽绒服,他选了一支飘阳绿的翡翠簪;簪子一端雕有一朵小小的玉兰花,花型小巧精致,花下面坠着一串细碎的翡翠小流苏,流苏不是很长,大约一厘米左右。
手持翡翠簪下楼,严如山上前帮媳妇儿把头发固定下来;奈何他的手艺着实没法看,刚固定好的头发就开始往下掉。
钟毓秀无可奈何,只能再次进了卫生间,等她再次出来,头发已经被挽起;发丝稍有凌乱感,却又衬的她格外好看。
媳妇儿,你戴簪子好看。气质拿稳了的。
好看吧,这枚簪子还是之前送过来的,话又说回来;你还在做黑市生意?之前的黑市生意,时不时能淘到好东西,现在可就不一定了;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