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君-竹笋君格格党(103)
保正手下一抖,筷子差点儿插到眼睛里,心里也惊疑不定。
这事儿转头就给张阿公知道了,在家吃着空心老萝卜,看着殷勤给鱼姐儿夹菜的煨灶猫,愤愤:这猫都登堂入室了,还说什么巷子里的姻缘给猪克了!
吃完饭,张阿公就拿了个扫把出来,指挥夏姐儿往顾慈脚底下扫,顾慈在张家早呆惯了,就是他一日不来,李氏还得问呢,看着夏姐儿就道:阿公偷偷吐了几块老萝卜,你去扫那儿。
王阿婆立刻放了筷子,看着张阿公冷笑一声,抬手又给他添了一海碗老萝卜,张阿公深恨这煨灶猫心思歹毒,指挥夏姐儿不停地扫顾慈的脚。
一老一少明争暗斗,夏姐儿忙成个陀螺。
张大郎从外头进来,见着小闺女拿着扫把,想着院子里的二郎,摸着肚皮咂嘴道:外头二郎吃剩了好些骨头,不若一齐扫了。
张知夏直起身,静静地看着爹,又看一眼慈姑和阿公,张知鱼暗道不好,这小猢狲要翻天,果然就见夏姐儿将扫把两把揉散了架,往上撒了个天女散花,大喊道:都别扫了都别扫了,让张家给耗子打窝耍罢!
干完这事儿,她又怕了,看着全家愣怔的脸,旋风一般炮得不见踪影,张知鱼听到房梁上有声音闷闷地说:大姐,等娘睡着了你来接我,我怕黑。
张知鱼还在生顾慈的气,两人已经一日不曾说话儿了,此刻见张家鸡飞狗跳的,顾慈便灰溜溜地回家,小声道:明儿,我保准给小舅解咒。
张知鱼竖了眉毛道:是我小舅,小舅就是跟你好,也是我的不是你的!
顾慈立即点头,从善如流道:我明日就给三叔解咒,你别气了。
张知鱼更不理他了,她是他咒人吗,她明明是气顾慈背着她偷偷给小舅下咒好不好?
顾慈见鱼姐儿不理他,很有些伤心,垂头丧气地转身家去了。
两人拌嘴是在张家院子里光明正大拌的,不出半日竹枝巷子都知道了鱼姐儿和慈姑不好了。
张阿公在家乐得多吃了一碗老萝卜,跟赚了一大笔银子似的。
那头顾慈也在家给娘罚着扫了一日的地跟女孩儿吵嘴,太丢人!
每年春天顾家都会大扫除,但库房和书房从来都是顾慈和娘一块儿扫,今日他跑的也是这两个地方。
阮氏铁了心让他劳作,也不许别人帮他,顾慈干什么事都很认真,拿着扫把就去了库房,从里到外仔细地扫得干净。
这一动直做得月上中天放扫得净了,顾慈正欲关门,忽见得墙角有一团东西。
点着蜡烛一看,原是两张叠在一起的帕子。
顾慈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一下就想起来这是小时候小鱼给他做的口罩,一时愣在当场,攥着帕子呆呆地坐在门槛上出神。
阮氏见儿子这两日话都不说了,便问他:到底怎跟鱼姐儿闹起来了?
这两个孩子这两年吵嘴越发多了。
顾慈看娘一眼,羞愧道:我给她舅舅下了咒。
阮氏吓得差点儿从凳子上掉下去,哑声儿道:什么咒?你歪了心了?
顾慈就将事儿说给娘听,阮氏见不是邪毒的玩意儿,心头大定,捂着心口道:你这事儿做得确实不像,怪道李三郎这般年纪还不成事儿,明儿你就跟鱼姐儿道歉去,空手怎么能叫道歉?
等顾慈走了,阮氏就跟林婆子道:这孩子连道歉要送礼都不知道,还开窍,我看悬。
张知鱼也靠在娘怀里道:顾慈瞒着我干坏事。
李氏看着女儿的神情,心下咯噔一声,她是过来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只暂时忍了震惊,摸着鱼姐儿满头的青丝问:你为什么要慈姑把事情都跟你说?就是我和你爹也有秘密不说的。
张知鱼听得这话儿一下就转过弯来,觉得自己为难了朋友,她自己也有天大的秘闻瞒着慈姑,却不许慈姑瞒着她。
朋友是平等的,她应该允许慈姑有自己的秘密。
第二天下午,顾慈带了一个包袱过来,看着鱼姐儿道:我买多了吃的,吃不完了,咱们一块儿吃吧。
张知鱼打开一看,里头放了秋记的唐果子,酒儿巷的五香猪肉干,麻辣虾仁,还有一个刻了花纹的木头筒,她拿起来一看惊道:万花筒!
顾慈笑:这是我爹以前教我做的,不想你竟然见过了。
张知鱼看着熟悉又陌生的万花筒,想起前生种种,只觉恍如隔世,心道自己只怕今生再也回不去了,她也舍不得放下爹娘回去了,一时将万花筒攥得紧紧的,眼泪都掉了下来,在心底对那头的爹娘不停地说对不起。
十四年了,它乡也成了故土,张知鱼已经很少想起从前的事,看到万花筒她才惊觉,自己今年连做梦也没有梦到过高楼大厦,她的魂魄恐怕要永存大周,再也无法回去了。
顾慈从来没有看到鱼姐儿掉过眼泪,看着她哭,心说都是钱闹的,他不就贪图李三郎给他倒货赚的那三瓜两枣么,竟让小鱼都气哭了。
由此可见钱可真不是个好东西,他以后再也不藏钱了!
想到大家一处耍到大,竟为这事儿生分了几日,也忍不住掉了泪道:我以后不瞒你了,我都改了,你别气我,气坏了身子,谁来治我呢?
我是为我自己哭的,谁为你哭了。张知鱼破涕为笑,哼道。
两个花猫脸上都还有泪,却已经笑开了。
外头阮氏看着和好如初的两人,帕子都揪烂了,回头对得意的林婆子道:这事儿竟然是真的,慈姑真的开花了。
两人和好如初的消息,不消半日就传得人尽皆知,张阿公忽然有了写书的灵感,将门儿一关奋笔疾书写了好几张纸,他老人家自从写了第二本便卡了壳儿,已经四五年不曾再提笔了,此刻下笔如蹿稀,不由拍腿大乐,心说果然烦恼多得人写的字儿也多。
他看这家再折腾几次,他迟早得写得青史留名!
这头张知鱼看着顾慈买过来的一堆吃的,喊来大桃和牛哥儿一起出门踏春,把东西吃完了,不然放坏了太可惜。
春日河上人群如水,大家都捧着吃的在桥边看船娘唱曲儿。
傩戏摊前挂满了诡异夸张的鬼神面具,张知鱼拿起一个白蛇面具道:以前觉得白蛇传是悲剧,现在想想许仙和白娘子都得道成仙,天上岁月久,两人在一起的机会比凡间多多了。
说到这个她就想起宝玉和黛玉,小时候为这个故事哭,觉得人人都可怜,大了就觉得宝玉和黛玉都已回了太虚幻境,再续前缘也不难的。
顾慈听她说过这个故事,但他一直觉得小鱼说得不对,却没想通哪里不对。
张知鱼放下白蛇,重新拿了个猪头给顾慈戴上,自己拿了判官面具。
顾慈透过凶神恶煞的红脸判官,看到了藏在里头的那张脸。
路旁说西游的孩子带着孙大圣的面具,笑呵呵地跟爹道:我就爱猴哥。
爹哄他换个便宜的,那只猪就不错,还半价。
小猢狲咂嘴叹道:爹年岁渐大,都老糊涂了。
别的再好也不是猴哥,我只要猴哥。
顾慈若有所思,心道,猴哥只修今生,不修来世,他不要小猴儿转世的魂魄,只跟花果山的猴子天长地久。
所以小鱼说得不对。
仙草不是林妹妹,回到天上的宝玉也不是宝玉了,世事如江水,奔流不复回,失去的东西,丢失了就永不再来。
大桃见小猢狲唾弃猪猪,人都要跳起来了,一把将猪面具买下来,如珠似宝地揣在怀里,还冲小猢狲做鬼脸。
张知鱼险给他笑死,看小猢狲气得头大都要竖起来了,忙买下猴子面具塞在小猢狲手里,眼也不眨道:他是个疯的,好孩子且饶他一回。
小猢狲这才破涕为笑,拉着爹娘走了。
顾慈看着两张被人揣在怀里的面具,忽然悟道,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猴哥,娘的是爹,大桃的是小宝,夏姐儿也有冲天炮。
他的呢?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得两人满身都是,湖上碧波荡漾,顾慈拿着自己给鱼姐儿做的万花筒,看向小鱼被光映得橙红的侧脸,二郎的尾巴轻轻地打在他手上。
顾慈摸着二郎的头,心中百转千回,怅然一叹:彩云易散琉璃脆,人间好物不坚牢。
珍惜今生才是对来生最大的把握,顾慈感觉到自己的心又极速地跳动着,但这一次他隐约明白了到底是为什么。
张知鱼看他面泛桃色,额头汗都出来了,忙掏出帕子按在他头上,紧张道:你又心脏不舒服了?
顾慈捂住额头的布,柔软的触感让他一下就想起了库房里叠在一起的两张帕子。
他终于后知后觉地发现,难不成我竟是为小鱼病了?
作者有话说:
端午好~
感情线苦手。这几天卡壳没准时更,和大家说句抱歉。
有读者问阿公的萝卜怎么空心的,答案是,阿公物理空心滴~
感谢在20220602 18:23:10~20220603 18:19: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萤火猫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蹲墙角的彦、56127994 10瓶;绝不混吃等死、知の知、Lussia 5瓶;helen0408123 3瓶;一路红尘、炎烟雅 2瓶;飞鱼与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2章 、父母心
顾慈渐渐明悟自己的心意, 回家看着娘就有些不好意思,阮氏就逗他:听说张家阿公今儿在外头看起媒人来了。
顾慈素来心思沉静,又行动力极强, 心说外头那些小妖精比得过我么?眼珠一转便计上心头,回头就跟张知鱼道:小鱼, 我想吃雁子,你打几只给我好不好。
大雁, 这可不是定亲才能送的么, 小鱼送了自己雁子,那就只能娶他一个了。
张知鱼对这小可怜一般都有求必应,当即点头应下,打算放假时去试试看, 她觉着自个儿也姓张,说不得武学也有些天份, 学医是走岔了道儿。
张阿公竖着耳朵听得清清楚楚, 目光一沉,立即喊来孝子贤孙张大郎和夏姐儿,明儿务必打一车的雁子回来,整个巷子里挨家挨户发两只。
张知夏乐得不行,拿了牛哥儿新捣鼓的弓箭射雁,和她爹张大郎在外头晃荡了两日,竟真拉得一车雁回来。
挨家挨户分了两只不说,还剩了二十多只在家里。
张知鱼这两个月已经把妇舍的情况摸得差不多了, 正在家闷头定制课程,想给大伙儿上点实用救命术, 对于能救人的东西, 张知鱼从来不吝惜教给别人的, 她能学到今天,保和堂大夫们不也没问她要任何回报么?是以这两日便不曾上顾家去。
不想刚落笔就听外头充斥着各种鸟叫,一出院子,看着鸟毛乱飞的场面,张知鱼暗道不好,道:难不成家里竟是捅了雁窝了?
张知夏揉手,道:打了两队雁才给大姐送来这么多,手都给我累断了。
她不仅不怕,还等着求赏呢!
张知鱼只觉得头突突跳,忙将大雁放飞,孙婆子好歹抢得几只下来快速拔了毛,张知鱼便没说什么,立刻就盘算着明日去保和堂拿几袋生石灰在家配药,巷子里也得喷,这事儿耗费财力却不得不做。
张知鱼一想到要花出去的钱,便心疼得滴血,对妹妹道:一个圈里猪都不让养那么多,鸟也一样,不然人要生病,以后你不许去随便接触这么多的野物。
张知鱼沉脸时,夏姐儿还是有些怕大姐的,连连应声,只怕自个儿一个人挨骂,忙不迭捅出阿公和爹来。
张知鱼点点头,给夏姐儿扎了一条手臂的针,回头就跟娘告状。
这晚,张大郎的晚膳是看着他们吃的,心说兰娘性情已大改了,女人有钱就变坏。
夏姐儿给大姐一通骂,深藏功与名,在外一个屁也不曾放。顾慈下学回来,听娘一说张家往巷子里送雁的事儿,看着家里两只老弱病残的大雁,只当是鱼姐儿给他搞的,便长长地叹了口气,心说阿公这是老来俏,也过春了。
整日花枝招展的不说,还样样都得攀比,他就要两只,他就让小鱼打一车下来,可怜见的,小鱼还不知如何劳累,又道,以后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把关系搞这么僵。
难不成阿公竟是老糊涂了?改明儿非让小鱼给他看看不可,顾慈有些伤心地想。
那头张阿公在家啃得一地骨头,只觉这猫儿太狡猾,拉着张大郎便忧心忡忡道:孩子也差不多长大了,你是否该给鱼姐儿看看亲事了?
张大郎心里女儿还是小小的一团,他还没回过味来,女儿就长大了,如何舍得让她现在就定亲,道:不急,好人家得慢慢找,父母双亡的良才可没那么好找。
不孝的东西,她是你的女儿,这般的不上心。张阿公呸一声,道:还不急,还不急猫儿都进来打窝了。
张大郎也不傻,顿时脸色大变,张阿公这才好受些,慢慢将隔壁煨灶猫的事儿一说。
张大郎晚上辗转难眠,李氏给她闹得也睡不着,点了灯起来看他。
张大郎嘴里起了好几个泡,火气重难免嘴里有味儿,推开娘子,捂嘴道:爹说要开始给鱼姐儿相看了。说着,便做了张阿公的传声筒。
李氏神色镇定道:哦,原是这事。
张大郎一听就知妻子早就晓得,不由瞪大眼睛,道:你怎不跟我说?
李氏:我也是才知道,怎么跟你说?
不过她对顾慈确实没有什么不满,唯二的不足就是,第一他身子骨弱,能活多久还不一定,第二这孩子以后要科举,他要是往外走,鱼姐儿怎么办。
张大郎诧异道:兰娘竟然想得这般开。
李氏笑:我们是招赘,又不是嫁女,自然得主动些。
张大郎这才反应过来,不是他们家嫁女儿,是老张家娶女婿,夫妻两个对这身份的转变显然适应良好,隔日起来,张大郎顶着熊猫眼改了口风,给张阿公险些呛死,抖着手道:那猫儿可是个黑肚肠的,你怎能将女儿给他。
依他老人家看,既然是娶回来,那标准就得跟娶媳妇儿一样,单纯乖巧自不必说,怎么也得是个老寿星才好照顾鱼姐儿吧?
张大郎就笑:其实他家这样的也不好找。
虽说这话儿说起来有些亏心,可闺女是自家的好,再大善人也不能给闺女往火坑里推,首先顾家人口少,少得就剩两人了,鱼姐儿相处起来不会太麻烦,其次顾慈人还不错,就算他不成也没问题,两家人一块儿住,都在他眼皮子底下能有什么事?
就算他真身体不成,活不了多久,鱼姐儿也可以重新再找一个。
张大郎从来都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他要女儿快乐,除此之外,他对女儿别无所求,其他的事情,自然有他来抗。
李氏也不是个拖泥带水的人,家里一通气,立刻就问了阮氏的意思。
阮氏心里怪怪的,明明自己养的是儿子,怎跟掉了个个儿似的,竟生出一股嫁女儿的不舍来。
李氏道:往日再好,也不如今日好,我便跟妹妹说两句真心话。
阮氏点点头,道:姐姐照顾我许久,有什么话尽可可以说来。
李氏看着她鬓边的白花,想起这么多年阮氏从不肯吃一口肉,只怕她心中已存死志,只是为了慈姑硬挺着,叹了口气,道:我的两个天魔星都是我的心头肉,从前想到要把她们嫁出去,心里就跟刀割似的,后来生哥说要给她们招赘,我不知道多高兴,咱们女儿一生,嫁了人在家是远客,在夫家是外人。这些滋味儿只有嫁了人的妇人才知,就是知道,才更舍不得。
恋耽美
这事儿转头就给张阿公知道了,在家吃着空心老萝卜,看着殷勤给鱼姐儿夹菜的煨灶猫,愤愤:这猫都登堂入室了,还说什么巷子里的姻缘给猪克了!
吃完饭,张阿公就拿了个扫把出来,指挥夏姐儿往顾慈脚底下扫,顾慈在张家早呆惯了,就是他一日不来,李氏还得问呢,看着夏姐儿就道:阿公偷偷吐了几块老萝卜,你去扫那儿。
王阿婆立刻放了筷子,看着张阿公冷笑一声,抬手又给他添了一海碗老萝卜,张阿公深恨这煨灶猫心思歹毒,指挥夏姐儿不停地扫顾慈的脚。
一老一少明争暗斗,夏姐儿忙成个陀螺。
张大郎从外头进来,见着小闺女拿着扫把,想着院子里的二郎,摸着肚皮咂嘴道:外头二郎吃剩了好些骨头,不若一齐扫了。
张知夏直起身,静静地看着爹,又看一眼慈姑和阿公,张知鱼暗道不好,这小猢狲要翻天,果然就见夏姐儿将扫把两把揉散了架,往上撒了个天女散花,大喊道:都别扫了都别扫了,让张家给耗子打窝耍罢!
干完这事儿,她又怕了,看着全家愣怔的脸,旋风一般炮得不见踪影,张知鱼听到房梁上有声音闷闷地说:大姐,等娘睡着了你来接我,我怕黑。
张知鱼还在生顾慈的气,两人已经一日不曾说话儿了,此刻见张家鸡飞狗跳的,顾慈便灰溜溜地回家,小声道:明儿,我保准给小舅解咒。
张知鱼竖了眉毛道:是我小舅,小舅就是跟你好,也是我的不是你的!
顾慈立即点头,从善如流道:我明日就给三叔解咒,你别气了。
张知鱼更不理他了,她是他咒人吗,她明明是气顾慈背着她偷偷给小舅下咒好不好?
顾慈见鱼姐儿不理他,很有些伤心,垂头丧气地转身家去了。
两人拌嘴是在张家院子里光明正大拌的,不出半日竹枝巷子都知道了鱼姐儿和慈姑不好了。
张阿公在家乐得多吃了一碗老萝卜,跟赚了一大笔银子似的。
那头顾慈也在家给娘罚着扫了一日的地跟女孩儿吵嘴,太丢人!
每年春天顾家都会大扫除,但库房和书房从来都是顾慈和娘一块儿扫,今日他跑的也是这两个地方。
阮氏铁了心让他劳作,也不许别人帮他,顾慈干什么事都很认真,拿着扫把就去了库房,从里到外仔细地扫得干净。
这一动直做得月上中天放扫得净了,顾慈正欲关门,忽见得墙角有一团东西。
点着蜡烛一看,原是两张叠在一起的帕子。
顾慈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一下就想起来这是小时候小鱼给他做的口罩,一时愣在当场,攥着帕子呆呆地坐在门槛上出神。
阮氏见儿子这两日话都不说了,便问他:到底怎跟鱼姐儿闹起来了?
这两个孩子这两年吵嘴越发多了。
顾慈看娘一眼,羞愧道:我给她舅舅下了咒。
阮氏吓得差点儿从凳子上掉下去,哑声儿道:什么咒?你歪了心了?
顾慈就将事儿说给娘听,阮氏见不是邪毒的玩意儿,心头大定,捂着心口道:你这事儿做得确实不像,怪道李三郎这般年纪还不成事儿,明儿你就跟鱼姐儿道歉去,空手怎么能叫道歉?
等顾慈走了,阮氏就跟林婆子道:这孩子连道歉要送礼都不知道,还开窍,我看悬。
张知鱼也靠在娘怀里道:顾慈瞒着我干坏事。
李氏看着女儿的神情,心下咯噔一声,她是过来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只暂时忍了震惊,摸着鱼姐儿满头的青丝问:你为什么要慈姑把事情都跟你说?就是我和你爹也有秘密不说的。
张知鱼听得这话儿一下就转过弯来,觉得自己为难了朋友,她自己也有天大的秘闻瞒着慈姑,却不许慈姑瞒着她。
朋友是平等的,她应该允许慈姑有自己的秘密。
第二天下午,顾慈带了一个包袱过来,看着鱼姐儿道:我买多了吃的,吃不完了,咱们一块儿吃吧。
张知鱼打开一看,里头放了秋记的唐果子,酒儿巷的五香猪肉干,麻辣虾仁,还有一个刻了花纹的木头筒,她拿起来一看惊道:万花筒!
顾慈笑:这是我爹以前教我做的,不想你竟然见过了。
张知鱼看着熟悉又陌生的万花筒,想起前生种种,只觉恍如隔世,心道自己只怕今生再也回不去了,她也舍不得放下爹娘回去了,一时将万花筒攥得紧紧的,眼泪都掉了下来,在心底对那头的爹娘不停地说对不起。
十四年了,它乡也成了故土,张知鱼已经很少想起从前的事,看到万花筒她才惊觉,自己今年连做梦也没有梦到过高楼大厦,她的魂魄恐怕要永存大周,再也无法回去了。
顾慈从来没有看到鱼姐儿掉过眼泪,看着她哭,心说都是钱闹的,他不就贪图李三郎给他倒货赚的那三瓜两枣么,竟让小鱼都气哭了。
由此可见钱可真不是个好东西,他以后再也不藏钱了!
想到大家一处耍到大,竟为这事儿生分了几日,也忍不住掉了泪道:我以后不瞒你了,我都改了,你别气我,气坏了身子,谁来治我呢?
我是为我自己哭的,谁为你哭了。张知鱼破涕为笑,哼道。
两个花猫脸上都还有泪,却已经笑开了。
外头阮氏看着和好如初的两人,帕子都揪烂了,回头对得意的林婆子道:这事儿竟然是真的,慈姑真的开花了。
两人和好如初的消息,不消半日就传得人尽皆知,张阿公忽然有了写书的灵感,将门儿一关奋笔疾书写了好几张纸,他老人家自从写了第二本便卡了壳儿,已经四五年不曾再提笔了,此刻下笔如蹿稀,不由拍腿大乐,心说果然烦恼多得人写的字儿也多。
他看这家再折腾几次,他迟早得写得青史留名!
这头张知鱼看着顾慈买过来的一堆吃的,喊来大桃和牛哥儿一起出门踏春,把东西吃完了,不然放坏了太可惜。
春日河上人群如水,大家都捧着吃的在桥边看船娘唱曲儿。
傩戏摊前挂满了诡异夸张的鬼神面具,张知鱼拿起一个白蛇面具道:以前觉得白蛇传是悲剧,现在想想许仙和白娘子都得道成仙,天上岁月久,两人在一起的机会比凡间多多了。
说到这个她就想起宝玉和黛玉,小时候为这个故事哭,觉得人人都可怜,大了就觉得宝玉和黛玉都已回了太虚幻境,再续前缘也不难的。
顾慈听她说过这个故事,但他一直觉得小鱼说得不对,却没想通哪里不对。
张知鱼放下白蛇,重新拿了个猪头给顾慈戴上,自己拿了判官面具。
顾慈透过凶神恶煞的红脸判官,看到了藏在里头的那张脸。
路旁说西游的孩子带着孙大圣的面具,笑呵呵地跟爹道:我就爱猴哥。
爹哄他换个便宜的,那只猪就不错,还半价。
小猢狲咂嘴叹道:爹年岁渐大,都老糊涂了。
别的再好也不是猴哥,我只要猴哥。
顾慈若有所思,心道,猴哥只修今生,不修来世,他不要小猴儿转世的魂魄,只跟花果山的猴子天长地久。
所以小鱼说得不对。
仙草不是林妹妹,回到天上的宝玉也不是宝玉了,世事如江水,奔流不复回,失去的东西,丢失了就永不再来。
大桃见小猢狲唾弃猪猪,人都要跳起来了,一把将猪面具买下来,如珠似宝地揣在怀里,还冲小猢狲做鬼脸。
张知鱼险给他笑死,看小猢狲气得头大都要竖起来了,忙买下猴子面具塞在小猢狲手里,眼也不眨道:他是个疯的,好孩子且饶他一回。
小猢狲这才破涕为笑,拉着爹娘走了。
顾慈看着两张被人揣在怀里的面具,忽然悟道,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猴哥,娘的是爹,大桃的是小宝,夏姐儿也有冲天炮。
他的呢?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得两人满身都是,湖上碧波荡漾,顾慈拿着自己给鱼姐儿做的万花筒,看向小鱼被光映得橙红的侧脸,二郎的尾巴轻轻地打在他手上。
顾慈摸着二郎的头,心中百转千回,怅然一叹:彩云易散琉璃脆,人间好物不坚牢。
珍惜今生才是对来生最大的把握,顾慈感觉到自己的心又极速地跳动着,但这一次他隐约明白了到底是为什么。
张知鱼看他面泛桃色,额头汗都出来了,忙掏出帕子按在他头上,紧张道:你又心脏不舒服了?
顾慈捂住额头的布,柔软的触感让他一下就想起了库房里叠在一起的两张帕子。
他终于后知后觉地发现,难不成我竟是为小鱼病了?
作者有话说:
端午好~
感情线苦手。这几天卡壳没准时更,和大家说句抱歉。
有读者问阿公的萝卜怎么空心的,答案是,阿公物理空心滴~
感谢在20220602 18:23:10~20220603 18:19: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萤火猫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蹲墙角的彦、56127994 10瓶;绝不混吃等死、知の知、Lussia 5瓶;helen0408123 3瓶;一路红尘、炎烟雅 2瓶;飞鱼与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2章 、父母心
顾慈渐渐明悟自己的心意, 回家看着娘就有些不好意思,阮氏就逗他:听说张家阿公今儿在外头看起媒人来了。
顾慈素来心思沉静,又行动力极强, 心说外头那些小妖精比得过我么?眼珠一转便计上心头,回头就跟张知鱼道:小鱼, 我想吃雁子,你打几只给我好不好。
大雁, 这可不是定亲才能送的么, 小鱼送了自己雁子,那就只能娶他一个了。
张知鱼对这小可怜一般都有求必应,当即点头应下,打算放假时去试试看, 她觉着自个儿也姓张,说不得武学也有些天份, 学医是走岔了道儿。
张阿公竖着耳朵听得清清楚楚, 目光一沉,立即喊来孝子贤孙张大郎和夏姐儿,明儿务必打一车的雁子回来,整个巷子里挨家挨户发两只。
张知夏乐得不行,拿了牛哥儿新捣鼓的弓箭射雁,和她爹张大郎在外头晃荡了两日,竟真拉得一车雁回来。
挨家挨户分了两只不说,还剩了二十多只在家里。
张知鱼这两个月已经把妇舍的情况摸得差不多了, 正在家闷头定制课程,想给大伙儿上点实用救命术, 对于能救人的东西, 张知鱼从来不吝惜教给别人的, 她能学到今天,保和堂大夫们不也没问她要任何回报么?是以这两日便不曾上顾家去。
不想刚落笔就听外头充斥着各种鸟叫,一出院子,看着鸟毛乱飞的场面,张知鱼暗道不好,道:难不成家里竟是捅了雁窝了?
张知夏揉手,道:打了两队雁才给大姐送来这么多,手都给我累断了。
她不仅不怕,还等着求赏呢!
张知鱼只觉得头突突跳,忙将大雁放飞,孙婆子好歹抢得几只下来快速拔了毛,张知鱼便没说什么,立刻就盘算着明日去保和堂拿几袋生石灰在家配药,巷子里也得喷,这事儿耗费财力却不得不做。
张知鱼一想到要花出去的钱,便心疼得滴血,对妹妹道:一个圈里猪都不让养那么多,鸟也一样,不然人要生病,以后你不许去随便接触这么多的野物。
张知鱼沉脸时,夏姐儿还是有些怕大姐的,连连应声,只怕自个儿一个人挨骂,忙不迭捅出阿公和爹来。
张知鱼点点头,给夏姐儿扎了一条手臂的针,回头就跟娘告状。
这晚,张大郎的晚膳是看着他们吃的,心说兰娘性情已大改了,女人有钱就变坏。
夏姐儿给大姐一通骂,深藏功与名,在外一个屁也不曾放。顾慈下学回来,听娘一说张家往巷子里送雁的事儿,看着家里两只老弱病残的大雁,只当是鱼姐儿给他搞的,便长长地叹了口气,心说阿公这是老来俏,也过春了。
整日花枝招展的不说,还样样都得攀比,他就要两只,他就让小鱼打一车下来,可怜见的,小鱼还不知如何劳累,又道,以后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把关系搞这么僵。
难不成阿公竟是老糊涂了?改明儿非让小鱼给他看看不可,顾慈有些伤心地想。
那头张阿公在家啃得一地骨头,只觉这猫儿太狡猾,拉着张大郎便忧心忡忡道:孩子也差不多长大了,你是否该给鱼姐儿看看亲事了?
张大郎心里女儿还是小小的一团,他还没回过味来,女儿就长大了,如何舍得让她现在就定亲,道:不急,好人家得慢慢找,父母双亡的良才可没那么好找。
不孝的东西,她是你的女儿,这般的不上心。张阿公呸一声,道:还不急,还不急猫儿都进来打窝了。
张大郎也不傻,顿时脸色大变,张阿公这才好受些,慢慢将隔壁煨灶猫的事儿一说。
张大郎晚上辗转难眠,李氏给她闹得也睡不着,点了灯起来看他。
张大郎嘴里起了好几个泡,火气重难免嘴里有味儿,推开娘子,捂嘴道:爹说要开始给鱼姐儿相看了。说着,便做了张阿公的传声筒。
李氏神色镇定道:哦,原是这事。
张大郎一听就知妻子早就晓得,不由瞪大眼睛,道:你怎不跟我说?
李氏:我也是才知道,怎么跟你说?
不过她对顾慈确实没有什么不满,唯二的不足就是,第一他身子骨弱,能活多久还不一定,第二这孩子以后要科举,他要是往外走,鱼姐儿怎么办。
张大郎诧异道:兰娘竟然想得这般开。
李氏笑:我们是招赘,又不是嫁女,自然得主动些。
张大郎这才反应过来,不是他们家嫁女儿,是老张家娶女婿,夫妻两个对这身份的转变显然适应良好,隔日起来,张大郎顶着熊猫眼改了口风,给张阿公险些呛死,抖着手道:那猫儿可是个黑肚肠的,你怎能将女儿给他。
依他老人家看,既然是娶回来,那标准就得跟娶媳妇儿一样,单纯乖巧自不必说,怎么也得是个老寿星才好照顾鱼姐儿吧?
张大郎就笑:其实他家这样的也不好找。
虽说这话儿说起来有些亏心,可闺女是自家的好,再大善人也不能给闺女往火坑里推,首先顾家人口少,少得就剩两人了,鱼姐儿相处起来不会太麻烦,其次顾慈人还不错,就算他不成也没问题,两家人一块儿住,都在他眼皮子底下能有什么事?
就算他真身体不成,活不了多久,鱼姐儿也可以重新再找一个。
张大郎从来都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他要女儿快乐,除此之外,他对女儿别无所求,其他的事情,自然有他来抗。
李氏也不是个拖泥带水的人,家里一通气,立刻就问了阮氏的意思。
阮氏心里怪怪的,明明自己养的是儿子,怎跟掉了个个儿似的,竟生出一股嫁女儿的不舍来。
李氏道:往日再好,也不如今日好,我便跟妹妹说两句真心话。
阮氏点点头,道:姐姐照顾我许久,有什么话尽可可以说来。
李氏看着她鬓边的白花,想起这么多年阮氏从不肯吃一口肉,只怕她心中已存死志,只是为了慈姑硬挺着,叹了口气,道:我的两个天魔星都是我的心头肉,从前想到要把她们嫁出去,心里就跟刀割似的,后来生哥说要给她们招赘,我不知道多高兴,咱们女儿一生,嫁了人在家是远客,在夫家是外人。这些滋味儿只有嫁了人的妇人才知,就是知道,才更舍不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