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随身带着房子混异世 > 随身带着房子混异世
错误举报

免费阅读-西大秦(55)

    而异能者在三级以下,也就是能力略强一点,到了四级,那就和普通人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虞雪和普通异能者不同,她是没有瓶颈的,所以对高级晶核没有什么需求,她通过方彪介绍,卖掉了一颗四级晶核和几颗品质极好的三级晶核,顿时不仅买地的钱有了,后续的建设资金也有了。
    敲定土地合同后,虞雪马上就要开始搞建设,她把这件事交给方彪去做,把方彪喜得不行,很快就给她拉了一支建筑队来。
    虞雪买的土地里,有十多亩的面积是比较平坦的,她打算在这上面建收容所。
    既然作为住人所用,按照基地的标准,需要下挖一到三米,然后填上防止变异植物入侵的地基材料,在这上面才能修建房屋。
    虞雪让小赵给她跑腿,去市面上比对了几种地基材料,这种材料是研究院研发出来的,价格高低不一,效果也是参差不齐,虞雪并不担心会有变异植物入侵,所以选了个比较便宜的。
    需要用到多少材料,你跟建筑队沟通,别的建材也交给你负责,钱不够用了就跟我说,这收容所的工程,我就交给你跟进了,你干得了吗?
    虞雪问小赵,小赵很是激动,抬头挺胸保证一定会做好。
    他本来就很担心队伍到了基地后会解散,现在虞雪还能用得到他,他很高兴,下定决心要好好做,以后一直跟着虞雪混才好。
    把跟工的活交给小赵,邱悦悦交给柳柳照顾,虞雪很放心地去忙别的事情了。
    收容所周边的土地都是虞雪的,东面和南面土地也是相对较平坦开阔的,她准备拿来种东西,西面准备建个养鱼场,背面是一个小山坡,用来放羊倒是正好。
    不过鱼羊暂时不急,因为她得先给它们种出口粮来,不然就这么大喇喇地去申请苗种,相关部门也不会给她批的。
    她拿着土地所有证书,跑到农业局申请种子,农业局的人检查了一下证书,确认是真的,说道:你先把土地整理好,我们要去实地核查,确定那里符合种植条件后,才能给你拨粮种,现在粮种很珍贵,不可能随随便便拨出去,希望你理解一下。
    虞雪问:要符合什么种植条件?
    对方很耐心地回答道:首先,地下要铺有至少半米厚的地基材料,然后上面铺一层至少半米厚的洁净土壤,根据所种作物特性,土层厚度要求也不同,而且要求是那种消毒杀菌、科学配比过的土壤,你如果不知道怎么买,我们农业局可以提供,还要有灌溉系统。你如果不知道该怎么做,可以申请我们农业局专家指导。
    虞雪了解了一下,这个专家指导是免费的,除此之外农业局还有一个业务,那就是和个人合作,农业局这边提供半价土壤、半价粮种,还能安排工程队全程免费改造土地,但最后所得粮食,农业局要分到一半,当然也不白拿,以当时粮价的八成收购。
    虞雪想了想,选择和农业局合作,因为这样一来,前期根本就不需要她操心了。
    对方的笑容更真挚了,马上给她报了上去。
    很快,虞雪就见到了分配给自己的专家,是一个秃顶的中年男人,很瘦,很严肃,一句多的话都没有,带着几个助手到地头勘查了一番,就回去做计划了。
    再过一天,农业局的工程队就来了,开着机器,带着各种工具,在虞雪划定的种植土地上开工了。
    这边是改造土地,准备种田,那一边也是改造土地,准备建楼房,各种器械轰隆轰隆,哐当哐当,尘土飞扬,好不热闹。
    看着自家地盘上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虞雪挺高兴的。
    那秃顶专家也挺高兴,跟助理说:现在搞种植风险大啊,没多少人愿意干这一行,这个小姑娘一口气要种几十亩地,也是个有魄力的,你跟种苗部说一声,开始育苗吧,到时候整好地就送过来,别耽误了时间。
    助理赶紧应下,说:那边一直在育苗呢,种植园每天都需要大量的苗种。
    说到种植园,专家眉头就皱了起来,叹了口气。
    末世前,K市就被列为重点城市,所以乱世开始后,这边应对也算快,立即派重兵把所有粮仓看管起来,所有生存物资集中起来,还到附近乡下,把能拉来的粮食都拉来了。
    如今基地里存粮还算充足,可如果生产跟不上,这点存粮也不够吃半年的。
    六月初,基地里就开始搞种植,几个大型种植区、种植园轰轰烈烈地办起来,但没多久就惨淡收场,浪费了许多粮种不说,还种出了一些危险的变异种,伤了人性命。
    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摸索,现在改造过的种植园,倒是勉强能种活东西,一些快生菜还上了人们的餐桌,但前景还是不容乐观。
    所以基地大力倡导个人从事农业生产,一来是想扩大种植规模,二来是考虑到个人体质不同、管理方式不同,那变异种的出现十分随意,种植园中,就有一些人照料的作物比其他人照料的,变异率会低一些,也说不清是为什么。
    如今扶持私人农业,就是为了广撒网,说不定瞎猫碰到死耗子,就能出几块高产良田呢。
    虞雪还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成为那只死耗子,房子和农田都在建设中,一时不需要她自己做什么,她打算找个设计师把收容所设计出来。
    结果一群爱心人士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她要开收容所,跑过来帮忙,虞雪便只能先接待他们。
    这群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老头少,老太太多,还有几个才四五十岁。他们穿得落魄,健康状况也不是很好,但看起来都是很有文化的样子。
    谈了一会儿之后,那些觉得自己有一把子力气的,就要去工地上帮忙,虞雪哪敢让他们去干那个,老胳膊老腿的,要是出个好歹就糟糕了,柳柳可不在这里。
    不过他们里头有几个是建筑设计师,知道虞雪要找设计师,便自告奋勇地要帮她设计。
    小虞,这个收容所,你打算办多大规模的?这群爱心人士中的领头人爱姐这么问她。
    虞雪道:先收五百人左右吧,我打算先建一男一女两栋寝室,然后建一座教学楼,一个活动中心,澡堂、食堂、厨房、医务室、被服室,再来一个小操场,也就差不多了,五亩地,尽可能把土地利用起来,应该也建得下。
    爱姐算了算,道:应该是够了。
    搞设计的王姐说:你的建筑用地不是有十亩吗?
    虞雪道:收容所的后面留出一块地来,我准备做仓库。
    她打算在那里建个院子,以后自己就住那了,家门口空出一大片空地来放她的房子。周围造几个仓库做做样子,再种上点树掩人耳目,然后地形设计得复杂一点,可以有效防止闲人进去。
    王姐点点头,知道了虞雪的想法,她心里便有了计较,开始设计草图:对了,你要新式排污系统吗?
    虞雪道:要的,每栋房子都要有。
    新式排污系统就是在屋后搞独立的污水箱和化粪池,每天都要掏的那种。
    成,我知道了。
    爱姐对虞雪说:五百个孩子可不是那么好养的,咱们能省就省一点,我们大家合计了一下,这家具我们就帮你打了,我有朋友在木材厂工作,能拿到次一点的木料,到时候打一批上下床和书桌凳子送过来给你。
    虞雪有些意外,笑道:那就谢谢你们了,不过钱我自己来付,到时候花了多少材料费、人工费,我来报销。
    报销什么呀,我那朋友能拿到批发价,再找些相熟的木匠,花不了多少钱,现在人工最便宜了,比起你做的,我们这些算什么。
    另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妈也说:我家那头有个人是卖衣服的,那些衣服啊,都是潮流货,布料又少、又薄,现在根本卖不出去,之前有人要低价包圆,他还不愿意,那么多衣服白白占着一个仓库。听说政府要征用他的仓库,给的补偿价还可以,回头我跟他说说,把他那些衣服便宜买下来,再喊上几个老姐妹,把衣服改一改,该改被子的改成被子,能改成夏衣的改成夏衣,布头还可以做鞋子,也能省一笔。
    虞雪道:旧衣服也不便宜吧?
    那大妈笑道:还成,不贵,现在不是好几个服装厂都恢复生产了吗,用的是什么纤维,做出来的衣服可结实了,从前的旧衣服越来越买不上价了。
    虞雪有些感慨,这些人末世前就是一个爱心组织的人,家庭情况都还不错,作为K市本地人,末世后他们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个人财物也保留了下来。
    不过听说他们这两个月来,一直靠自己的力量帮助一些无家可归的小孩,还常常给福利院送物资,再好的家境,也扛不住这样消耗。
    听说这些人里有家人的,家里都快吵翻天了,没家人的,那日子就更是越过越差,如今他们一个个穿的,已然是很落魄了,现在居然还能主动给她帮忙。
    虞雪能够感受到他们身上的纯粹和热心,她这个收容所,能有这些人帮忙,比起她自己张罗要强很多,便道:你们大多是本地人,认识的人多,路子也广,要是碰到便宜好用,这收容所里能用得上的东西,就来跟我说,我出钱买,还有你们要是知道哪些孩子无家可归的,都可以领过来给我。
    第45章
    虞雪说大家如果知道无家可归的孩子,可以带来给她,人们就有些激动。
    他们当然知道一些失去庇护、无家可归,但又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进入福利院的孩子。
    或是与他们推荐工作机会,或是偷偷地救济,但总不是长久之计,他们还以为虞雪这里要等收容所建成之后才收孩子,没想到她现在就愿意收,那那些小孩就可以少吃点苦了。
    爱姐问虞雪:收容所还没建好呢,孩子来了,住在哪里啊?
    我在第七区租了个院子。虞雪说。
    她和顾晴他们一同来了这基地,她是把发展重点放在了收容所和种田养殖上,其他人却不然,除了柳柳和小赵明确表现出想要跟着她的意思,其他人这几天都在各自找出路。
    有时候走得远了,晚上就不会回来过夜,那三层的小院挺空旷的,把那些没住人的房间收拾收拾,收留十多个孩子不是问题。
    如果住不下,我还可以再租几个房子。
    听说虞雪在第七区租了院子,众人也有些咋舌。
    那第七区的房价多贵啊,虞雪居然还租了一整个院子,果然是个阔绰的,互相商量了下,说回去问问他们认识的那些孩子,愿不愿意去虞雪那里。
    虞雪想了想,如果到时候孩子多了,柳柳肯定照顾不过来,她毕竟是异能者,又不是保姆。
    她就跟爱姐说,让她帮忙物色几个厨娘和负责打扫的大妈,最好就是在他们这群爱心人士中找,知根知底不说,对孩子肯定也是有爱心有耐心的,到时候她按照市价付工钱。
    在十七区度过了一整天,随着夜幕落下,两组施工队陆续收工,只留下一些人住在临时工棚里,看着不方便带走的器械,免得被人偷走或破坏,这片山区又恢复了宁静。
    如今来十七区发展的人还很少,整片山区地势广阔,但要什么没什么,要隔很远一段距离,才能看到一两点灯光,那是同样在这里施工的工人所住的临时工棚。
    有的工地为了赶进度,施工队还在大灯的照射下,继续哐当哐当地干活。
    远处,山上的城墙此时成了一条灯光稀疏的火龙,大家知道那上面有军队和大炮,不可能有危险悄无声息地越过城墙过来,心里都挺安心的。
    虞雪也没有离开十七区,而是来到远离人的、黑漆漆的一个地方,这里正坐落着她的小院。
    白天她呆在工地上,多多便将小院放在了这里,正好可以晒晒太阳,而虞雪一抬头就可以看到小院。
    此时虞雪进去小院,往靠椅上一坐,仿佛辛劳一天的人终于回到家里一般,舒服地喟叹一声。
    多多的声音响起:累了吧?
    虞雪嘿嘿笑道:不累,就是觉得这些事情有些麻烦,我观察几天,要是确定那群爱心人士是靠谱的,我就从他们中间找几个,帮我料理收容所的琐事,反正他们对收容所的事情挺上心的。
    厨房里传出锅碗的声响,还有一阵阵香味飘出来,虞雪跑进去一看,一个高大的绿色身影正在灶台前忙活。
    虞雪凑过去:又给我做什么好吃的啊?哇,高汤!
    只见那高高的汤锅中,炖着鸡和筒骨,汤汁是奶白色中透着淡淡的黄,因正在大火冲汤,那汤就咕噜噜地翻滚起来,香味霸道地蒸腾出来。
    这是要吃什么?
    你不是说想吃过桥米线吗?
    虞雪又去看料理台上的配盘。
    十多个小小的碟子摆开,上面是已经配好的菜。
    荤碟里,是切得极薄的里脊片、鸡肉片、章鱼片、火腿片,还有两个小小的煎蛋。
    还有一个碟子里是几片脆哨,虞雪拿起一片,仔细看了看,这应该是用面皮炸起来的,炸地蓬蓬的,一口咬下去,酥脆掉渣。
    素碟里则有豆皮,是上次做豆腐顺便做的豆皮,还有辣白菜、木耳丝、香菇丝,新鲜的菜则是生菜、青菜、通心菜,都是菜园子里种的。
    这些菜是四月底种下去的,到现在快三个月,都已经长起来了,除了西红柿和黄瓜刚刚挂果,叶菜都已经能吃了。
    虞雪两眼亮晶晶:好丰盛啊!
    男人将干米粉下锅:很快就能吃了,要不要加一碟子香菜?自己去摘。
    虞雪连连点头,屁颠颠又出去了。
    内阳台上现在摆满了种菜盆和加仑盆,里头都种了玉米。长长的种菜盆里,一盆种了两颗,加仑盆里则是一个盆种了一颗,这些玉米种下去还没几天,已经长出了小苗,长势都挺好的。
    虞雪把蓄水桶上,种着香菜的种菜盆拿下来,这香菜是第二批种下去的菜,是六月中种的,此时长得还不大。
    她挑着叶片比较大的摘了些,又把菜盆放回去,用水稍稍冲洗了一下香菜,切成末,又装了一个小碟子。
    在里面吃还是外面吃,碟子端过去。
    我要去外面吃。
    虞雪把碟子放在托盘里,端到外面的小桌子上,桌子上方有个架子,悬挂着一盏灯,一按开关,灯就亮了,将桌面照亮。
    很快米粉也好了,然后滚烫的鸡汤也被倒进了砂锅里,全部端出来。
    虞雪趁热把荤碟倒进汤里,嘶啦啦地响,然后是素菜和米线,汤本来就有味道了,也不需再加调料,她吭哧吭哧地吃了起来,边吃边继续加菜,因为太烫,额头都冒出了汗。
    男人给虞雪拿来一杯微冰的果汁,然后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一些干草摆弄起来。
    虞雪喝了一口果汁,嗯,这是橙子菠萝汁,酸甜清爽,超级解腻。
    她看着他的动作:你做什么?
    一个小东西。
    他手指很修长灵活,很快就编好了一个东西,那是一个小草兜,他站起来,把这个小草兜扣在灯泡上。
    暖黄色的灯光照在他绿色的身躯上,然后又穿透出来,光便染上了淡淡的浅绿色,这颜色漂亮而柔和,笼罩在虞雪身上,似乎都透着一股凉润的气息。
    等他离开,灯光恢复成暖黄色,只是灯泡上多了一个草编灯罩。
    有了灯罩,落在桌面上的灯光更集中明亮了,那个光秃秃的灯泡,也一下子变得高档雅趣起来。
    虞雪仰头欣赏了片刻,不知道为什么,心里高兴极了,觉得这是她见过的最漂亮的灯。
    她又低头看向小院地面,番薯藤已经种下去好几天了,已经缓过苗来,一支一支挺立着,大约是日照很充足,一天没见就已经长出了不少新叶。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