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撩拨重臣后他当真了 > 撩拨重臣后他当真了
错误举报

免费阅读-笔趣阁(91)

    这样既不至于负担太重,又能保住将士,他顿了顿,见李成绮若有所思,没有阻止之意,大着胆子说了下去,还可再择宗室女嫁过去,结为两姓之好,就算不能阻止战端,也能为母国传来消
    还未说完,谢明月却开口了,架出去。
    众人猝不及防,还未反应过来已见几禁军踏入,一把堵住了那人的嘴巴,利落地拖拽下去。
    逢此变故,众人皆惊,不由得看向李成绮和谢明月。
    谢明月先前一直安静地跪坐在李成绮身旁,怎会突然发难?
    李成绮只觉手背一凉,低头,是谢明月轻轻握住了他的手。
    李成绮无声地吸了一口气,结两姓之好,能讨得诸国欢心,他慢慢接口道,一开口,四下顿时寂静,帝王轻轻一笑,可惜,我朝已经没有适龄公主了。他说这话时语气很平缓,唇角亦有笑意,可偏偏,叫人无端打了寒颤。
    书房中不少人都经历过惠帝时,要么或多或少地听闻过一些传言,今日听李成绮提起公主,猛地就想起了那十六岁出嫁,死于魏国的康宁公主李暶。
    李暶死后一年,李昭逼宫。
    诸卿,也是如此想的?李成绮笑吟吟地问道。
    众臣垂首,皆道:臣等绝无此想。
    信被宫人递还给李成绮。
    李成绮起身,走到正燃烧着的异兽炉前,极顺手地将信扔到了里面。
    火舌寻思地将纸张吞没了。
    帝王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天色将晚,皇帝留下数人在书房,其余皆散。
    周清之不通军事,只知管钱,虽然他比任何一个人都关切,但还是同众人一道被请了出来。
    周老,一青年人大步追上周清之,周老留步。
    周清之脚步也不停,一个年轻人,当然追得上他这个老头子。
    青年人跟上,笑着问道:周老今年有六十有五了吧?
    周清之气虽然不顺,但还是挤出了一点笑,六十六。
    您老这精神矍铄,可比我们都强。青年人刻意放慢脚步,在周清之身后几寸开外地地方跟着走,您
    周清之打断道:小顾大人一道上跟着我,是要到我家用饭?
    青年人赧然一笑,不敢。只是晚生有一句话想请教周老。
    周清之抬眼,小老头板着脸看起来也不严肃,青年人亦不紧张,声音压得更低,敢问周老,陛下是什么意思?
    周清之大声问道:什么?!
    同在官道上的大臣们一起往这边看。
    青年人尴尬地朝看过来的人见礼,周老
    什么意思?周清之哼笑一声,陛下有先帝之风,不可夺其志。你说什么意思?
    当然是,要打的意思。
    李成绮召集各部长官与机要官员,未必想要他们出谋划策,而是向他们告知自己的态度。
    周清之已走到了门口,眼见自己家车驾在外面放着,回身见青年人还跟着自己不放,大声问道:小顾大人真要和老头子我回去吃饭?
    北苑。
    暖阁中,弥漫着脂粉与花朵特有的淡淡甜香。
    一只凝霜般的素手搭在澄瀛的膝盖上。
    澄瀛小心地以软刷在泛着玉色的指甲上涂抹,脂膏粘稠,且沾在皮肤上不容易洗掉,即便澄瀛已经做过无数次,还是要提防着蹭到崔桃奚手指上。
    崔桃奚半阖着眼,长睫轻颤。
    按着她太阳穴的手力道适中,弄得崔桃奚有些昏昏欲睡。
    一宫人跪在崔桃奚面前,同她讲今日御书房发生的事情。
    对于崔桃奚,新君有种微妙的容忍。
    刚讲完提议送宗室女出去成亲的官员被架出去,崔桃奚便轻嗤一声。
    宫人赶紧闭嘴,不敢再说下去。
    平日里说是儿郎的河山,大丈夫要提剑立功,功业不要女子染指,艳色在她玉琢一般的手指上涂抹着,待到了此时,社稷兴亡却都系在了女子的裙角下,狭长的眼尾翘着,天底下,竟还有这样的道理。
    她想起康宁。
    她想起康宁抱着她痛哭的样子,想起康宁捂着唇,不让自己在病中的李昭面前哭出声的模样。
    娘娘,澄瀛抬头,小声问道:会打仗吗?
    崔桃奚抬手,染着尚未干的花液的手指在澄瀛白皙的面颊上一点,留下道艳丽的面靥妆。
    要打的。崔桃奚回答。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8章
    魏与周无接壤之地,山河图展开,谢明月以指代笔, 在越周相连之处划上一道,诸国军队若想大举攻我朝,则必向越借道。
    越国处要塞之地,西临周,南北临魏、晋、梁。
    晋与夷地相连, 不过因为夷地尽归周, 眼下两国所隔不过一道沙漠而已。
    但此处有西境府军镇守, 故三国从越借道伐周。
    越本贫弱, 先前周羸弱时尚好,后周推行改革, 它便夹在魏周之间,可谓进退两难,两个都讨好, 便是两个都得罪,而今三国来伐, 又顺便带上它, 它才敢真正与周撕破脸。
    越国国力衰微, 倘若越强行接道,它亦无可奈何, 今朝越愿许以好处,分它一杯残羹,它自无不愿。
    所以, 所谓四国, 其实只会有三国出力。
    李成绮想起宿眠送来的文书, 慢慢道:孤听闻, 越国主新纳美姬,宠爱异常,眼下已入主中宫,新后喜珠玉,可以边地珠玉宝器相赠。
    征伐夷地,于李成绮而言,眼前之富所得不多,毕竟夷民以马匹牛羊为贵,这东西不属官家,乃是平民产业,若想将此地慢慢纳入周朝版图,当然不能劫掠民财。
    矿藏可开,马匹可运入中原,但都不是立刻能动用的钱财。
    王族多年积累,倒是落到了陈椋手上,其中不乏国器,陈椋特意把逾制的玉器珠宝等物选出几大箱送入京中,剩下的尽数换成现银,以皇帝的名义折成军饷分了,使赏赐在吵醒原有的基础上更加一重,西境府军士无比敬服感念。
    倘若周清之在这,大概会很满意皇帝的省钱之法。
    总归是旁人的东西,怎么送都不心疼。
    此外,帝王沉吟,越主重利,孤便予他利。鞠卿。
    鞠凤霁向前,道:臣在。
    从鸿胪寺择优者往越,见越主,其中利害必透彻言明。
    鞠凤霁垂首道:是。只是臣有一问,不得其解。
    李成绮颔首,讲。
    越主行事荒唐,数年不朝,废长立幼,中宫动辄更换,此等人,当真能见我国使节?扣下珍宝,将我使节驱逐出去,已是最好,若真将人扣下,以献媚魏,当如何?
    刚成婚半月,夷部亦才打下来,喜气还未散,便遇四国军队调度频繁,来势汹汹,李成绮睡的更少。
    即便有谢明月日日催着他休息,然而李成绮也做不到沾上枕头就睡着,他身体情况此刻又特殊,能提起精神处理各样事务半日已是勉力,现在无太多外人,不想再多言。
    谢明月得李成绮示意,道:鞠大人,越主虽荒唐,却不愚蠢。我朝使节不必大张旗鼓进入越境,万事小心谨慎,他一定会悄然接见。
    能以如此衰弱的国力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越主就不是一个简单人物。
    无论是周,亦或者是魏、晋、梁,都不需要太聪明的邻居,既然诸位国主的心思昭然若揭,越主当然越荒唐越放荡越安全。
    在不知道周朝态度,亦不知周朝新君是何等人的情况下,暂时答应,于越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如果真发兵则不然。
    越多年得以存活,是因为各国需要一个缓冲的屏障,倘若周灭,则越族灭在旦夕之间。
    倘若周坐以待毙,恐越主的焦急惶然恐怕仅次于周朝君臣。
    魏、梁、晋三国,任意一国灭,都不会有周灭对于越国影响更大。
    唇亡齿寒,即是如此。
    此刻,越主未必不在望眼欲穿地等待着周朝使臣的到来。
    在场众人已经习惯谢明月代李成绮答话,第一次还感叹了一下谢明月对新君心思洞察之明晰,偶尔还想想谢明月此举算不算后宫干政,后来就见怪不怪了。
    待说完,夜色已浓黑。
    李成绮刚要再说上两句,接触到谢明月的眼神蓦地收口,剩下章程明日再议。
    臣子散去。
    书房里顿时只剩下两人。
    李成绮原本坐得极直的腰身一刻塌软下来,往谢明月怀中一倒,嘀咕道:玄度,腰疼。话音刚落,谢明月的手便按上了他的腰,力道适中地给他揉捏放松。
    已有三个月。
    腰肢不如从前纤细,但李成绮本就高挑纤瘦,稍微胖些,衣袍又着得宽大,根本无人看得出来。
    或许是上天可怜他上辈子病恹恹,现在有孕居然不很难受,让如临大敌的李成绮稍微放心,谢明月却更小心翼翼,几乎拿他当成了玉人。
    国事要紧,陛下亦要注意,
    李成绮接口,注意身体。这话上辈子加这辈子,谢明月劝过他没有一千次,也有八百次了。
    谢明月无奈地看了他一眼。
    李成绮最不喜大权旁落,即便此时此刻亦不行,他愿意放权已是对谢明月的天大信任。
    但若诸事不经过他手,李成绮非但不会因此好好休息,而是终日筹谋,如何重新掌权,更加劳神伤身。
    谢明月自然不会违背李成绮意愿,只能在皇帝衣食行止上更花心思。
    还有晋,时间到了,宫人端来补身的药,李成绮起身,看了眼这玩意,谢明月已经竭力改了药方,使其尝起来没有一股酸涩苦味,看起来也不是黑乎乎的一团,他接过药碗,孤喝完,然后今夜孤与卿说完晋如何。
    谢明月垂首,恭敬道:臣有一策。
    李成绮眼前一亮,讲。
    陛下先喝。
    你先讲。
    谢明月道:陛下今夜需在亥时之前休息。
    李成绮舀了一勺,却没有送到嘴里,现在什么时刻?
    戌时三刻。宫人回答。
    快讲,讲完若有可取之处就宣他们宣他们明早就来孤这,一同商议。倘若李成绮将现在就宣说出口,那么谢明月恐怕无论如何都不会告诉他了。
    谢明月的目光落在药碗上。
    李成绮把勺子放到一旁,仰头将一口喝尽了,比喝水还轻易。
    李成绮放下碗,接过宫人递来的水,喝了两口便转向谢明月,可说了吗?
    宫人皆被屏退。
    谢明月温声道:请陛下移驾长乐宫,臣路上讲给陛下听。
    李成绮闻言朝谢明月一笑,手指挑起谢明月的下巴,低笑道:谢卿,你说的最好真是定国安邦之策。
    谢明月颔首,是。
    刚一进入车驾内,李成绮便道:现在可说了吗?
    略有浮肿的腿搭在谢明月膝头,谢明月一面给他揉着,一面道:陛下可知衡明宫变?
    衡明宫变李成绮皱眉,不确定地问道:晋守元五年的那次?
    谢明月脑子里怎么会有那么多他国史料,且信手拈来?
    是。衡明宫变后,五皇子郦佑凭借妻族势大登基,储君郦缙逃出晋国,一直在西边四国奔走,欲借兵夺权,后又到了夷地,座上宾还未当多久,夷地便尽归我国。
    那眼下,郦缙在陈椋那?
    谢明月点头,郦缙无用,一个夺权失败的太子,连出现在日理万机的帝王案头书信上的机会都没有,陈椋送来的书信里草草提过一次,谢明月看后并不以为重要,故未呈报皇帝。
    他几次说服陈椋,只是陈椋不以为意。
    倘若没有足够好处,谁能借兵?
    和新梁主关系融洽,岂不是比借废太子兵马夺权容易的多?
    孤若是陈椋,孤也不以为意,话说得明白,李成绮蓦地笑了,顿时觉得腿也没那么酸胀,不过现在,孤在意了。晋与周乃是友邦,同气连枝,一衣带水,郦缙太子曾与孤有过一面之缘,这个一面之缘当然是说他上辈子,孤与太子一见如故,实在不忍心贼子登基,坏两国故交。
    他一笑,露出两边的酒窝,显得极甜软无害。
    便让陈椋借兵给郦缙,助太子登基。
    若成,则是天大人情,不成,扰乱晋国内政,到时候,无论魏许了晋什么事成之后的天大好处和援助,远水都解不了近渴,郦佑都得令大军回防。
    毕竟,西境府军驻地同其国都,相距可不远。
    两边相权,比起周亡国,还是他晋国都沦陷更快一些。
    况且,新主本就得位不正,朝中多有微词,能迎名正言顺的太子回来,原本支持太子一党的晋朝官员,也会在暗中襄助。
    李成绮恨不得现在就叫车驾停下,自己返回御书房,把朝臣叫进来再商议细节,但想了想自己和谢明月的约定,决定回长乐宫再写文书发下去。
    一见如故?谢明月琢磨着李成绮的用词。
    李成绮实在太善于和任何人一见如故了。
    李成绮凑过去,在谢明月唇边吧唧落下一吻,还没等谢明月有所动作,立刻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谢明月手指下意识碰了一下被亲的唇角,谢明月决定不在乎李成绮这句一见如故。
    军情紧急,片刻都耽误不得,李成绮偏头,笑容甜软地对谢明月道:孤回去再给陈椋手书一封。
    谢明月抬眼,陛下,君子一诺千金。
    李成绮叹了口气,往后一靠,懒散地问谢明月,那谢卿想如何呢?
    作者有话说:
    预计二十号之前完结(包括番外,正文应该就在这两天)。
    番外目前有钓系和撒娇(这个写完了)。
    想看什么可以在评论里点梗,我看着写。
    窃璧的番外在本文写完后会继续写。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9章
    臣,谢明月说上话,李成绮便凑过去, 飞快地在他唇上亲了一口, 而后帝王如常坐着,朝谢明月做了一个请说的手势。
    谢明月神情无奈,臣先写一封,陛下看过后再另行改动可好吗?
    李成绮思索一息, 点点头, 想了想又补充道:以孤的印信发出去。
    谢明月愣了下, 反应过来即回答:是。
    虽人人都知道朝中不少政令皆出于谢明月之手, 但谢明月从来分得清楚,绝不僭越帝王所用。
    至长乐宫, 李成绮虽然嘴上说着自己等谢明月写过后再改,然而谢明月写时他也没歇着,时不时在旁边说上两句。
    灯下看谢明月, 轮廓愈发柔和动人。
    李成绮总觉得此人面色有如玉质,忍不住伸手摸了一下, 果然清润。
    谢明月执笔的动作顿了顿, 幸而他已习惯了李成绮突如其来的举动, 字分毫未乱。
    李成绮站在他身后,越过谢明月俯身去看他写的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