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药膳手札(23)
真的?我可一日不落地盯着他走呢,以前走上一圈就喘得要背过气,现在走到陈巷也不是问题。饭量也少了点,最要紧的是他呀,不老说自己哪里不舒服了。
齐姑是真没有后悔信晏桑枝这一回,话里话外都是笑。
小虎确实瘦了一点,人一瘦之前那种虚浮无力的面相就瞧着好上不少,最要紧的是精神了许多。
晏桑枝给他把完脉后,又拿出一罐柿叶茶和小罐的蜜,脉象比之前好上不少,柿叶茶再喝段日子,别停下来。绕巷子走至少也还得要几个月,不能说现在就停下来。
齐姑连忙点头,我晓得的,不会断的。我要是去不了,他爹大哥阿爷几个都轮着陪他一道去的。
只要不断就成。
小虎早先还嚎得整条巷子都能听见,要她娘拿着赶猪棒赶。眼下早就认命了,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虽说心里是认了,可脸上还是带出点不情愿来。
叫齐姑看得不顺眼,拿上茶就把他带出去。正碰上谢三手里牵着谢老太太进来,客气地问候了一句,还热心地喊:小娘子,来人了。
老太太,赶紧坐到这里来。
晏桑枝让谢三把谢老太太扶到椅凳上,先前吃了那么多日的驴肉汤,又换着吃了不少药膳,此时老太太头脑是清明的,发病次数越来越少。
她告诉谢三,可以带出来走走,见见人。
没想到他们出门后直奔她这里,谢老太太不发病时,人很温和,脸上也有笑。
老太太,手伸出来我给你按按。
我知道是把脉,小娘子给我看,我放心着呢。
那让我看看,老太太你身子是不是好上了许多。
晏桑枝一边顺着她的话说,安抚情绪,一边伸手去探她的脉,声音很轻柔,好上不少了,今日既然过来了,我给你老太太炖一点鸡汤,晚上吃了能睡个好觉。
鸡汤,好好,我都有不少时日没喝过了。
老太太颤颤巍巍地点头。谢三立马让人去买了只老母鸡,还是退好毛的。
做红枣莲子鸡汤是很简单的,拿肥嫩的老母鸡给切块,焯水后直接放到滚水里煮,炖到半熟后放莲子、枸杞、红枣,炖到烂为止,再洒把盐。
一大锅浅黄的鸡汤,漂浮着一抹红,一抹白,香味一开盖就往人鼻子里钻,老太太这常年堵住的鼻子都能闻见。
当即就说要吃上一碗,她牙口不好,鸡肉要用筷子分得很碎,跟丝一般才往嘴里送。她最喜欢红枣,甜津津的,最要紧是炖得烂糊,叫她放到用舌尖抿抿枣肉就化开了。莲子也好,沾到咸的里头还是甜的,很粉糯,吃着一点油腻都没有。
谢三最近瘦了点,横肉少些,看起来没那么凶神恶煞。可胃口也差了点,吃到这鸡汤,跟谢老太太不同,他最喜欢就是吃鸡肉,大口大口往嘴里塞,红枣莲子最后挨个夹起来,一口下肚,最后再把汤给抿了。
晏桑枝以为谢三吃完了东西就走,没想到他还有事跟她相谈。
谢三叔,找我说什么事?
谢三半点不带犹豫的,你之前让我找的人,给找到了。不过不是我找到的,是我家侄子帮忙的。
什么?真的找到了?
晏桑枝的神情头一次有这么失态过,心里像鼓在那里敲。要不是控制着自己,她只怕会上前死死拽住谢三的衣衫,要他再说一遍。
是的,我也去瞧过,那痣就跟画像上的人一样。
在哪里?
她急迫地再次发问。
山光寺里,她是个尼姑。
谢三说完,明白她的心情,你要是想见她一面的话,那我可以立马带你过去。
我去!
晏桑枝真的很想远远瞧一眼,这个上辈子待她如亲女一样的师父。
坐到马车上时,她整个人像入定一般,手紧紧握着另外一只手。脑子里像是想了许多,又像是什么也没有想,混沌一片。
以至于到了山光寺的山脚底下,她都没有勇气走上去。后面迈出的每一步,她都在想,远远地看上一眼就好。
山光寺香火不是很旺盛,来往的香客不多,在那些香客里,晏桑枝第一眼就瞧到了穿灰蓝衣衫插香的中年女子,她不会认错的,就是师父。
她的指甲深深陷到肉里,眼眶泛红,就这样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瞧上一眼又一眼。
许是她的目光太过专注,许静心抬起头来。
她带着很温和的笑意,冲晏桑枝招招手,小娘子,你过来。
晏桑枝反倒低头先去理理自己身上的衣衫,缓口气,怔怔地走上去。
你来上香的?
她沉默地摇摇头,突然有点想哭。前世的师徒,现在却只有她一个人记得了。
那你是来拜佛的吗?若是的,我领你进去。
许静心的目光慈爱,又问了一句。
这次晏桑枝点点头,她找不出其他由头可以再跟师父待上一会儿。
那你随我来。
晏桑枝刻意慢了几步,跟在她后面。来之前想过很多很多的结果,最后发现所有的前尘往事只有她牢牢记着时,晏桑枝还是忍不住难过。
大殿上的佛宝相庄严,目光像是在望世间所有人。
许静心在佛像前站定,她看着晏桑枝的面相,叹了一口气。
她说:你是来找我的吧?
毕竟我与你有缘,此缘不仅在今世。
作者有话说:
红枣莲子鸡汤《三百味常用中药材识别与药膳》感谢在20220614 21:57:06~20220615 23:55: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清风隐月冷 3瓶;乐微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0章 心动 ◇
◎认师◎
晏桑枝知晓自己听到这句话, 应该要哭,最好是嚎啕大哭,哭到涕泗横流, 衣衫都浸湿才好。
可她只是满眼含泪,落都落不下来。
什么话也说不出口。
来, 跟我到里间去。
许静心看向她, 说话时柔声细语。
两个人坐在一间小屋,窗户半开, 时有冷风透进来。晏桑枝双手抵在桌子上,想先开口说点什么,刚开口却只能发出沙哑的咳嗽声。
许静心给她倒了杯茶,而后道:虽我不知与你有何缘分,但我瞧你十足的面善与熟悉。我在寺院也有十来年了, 前段日子频频冒出个念头, 我就知晓是我要等的人到了。
说了这么多,可还不知道你叫什么?
晏、桑、枝,你叫我阿栀吧。
晏桑枝声音哽咽, 像第一次在山崖上见面时,她问的那样,又重新说了一遍自己的名字。
阿栀,是个很好的名字。
许静心的目光很慈爱, 她又说:前尘往事皆忘于心, 又得从头认识你了。
如果可以,能跟我说说吗?我很想知道,也很想了解你一些。
可以。
晏桑枝紧捏着自己的手心, 简短地讲述了一个故事, 她说是自己做过的一个梦。
后来, 我遇上了一个师父,第一次见面时,师父说与其跳下去摔死,不如换种死法。
我问她,什么死法?
她不言,只说是个叫人想不到又风光的死法。让我跟她一道,我当时就想啊,左右都要死了,只想知道在这种时候,什么样才算风光。
风静静吹过,晏桑枝的双目红肿,可话语很轻快,她带我去瞧了雪地里的难民,都还活着,却找不到大夫。趴在那里只想要人救他们一命。师父说,在死之前先救人,不然黄泉路上都会跟着我们。
那时还有家家户户在地窖里藏的粮食,师父就挖出来做东西给他们吃,每个人一点,几日后冻伤竟好了一些。
她说到这,好像想起那段时光,声音越来越低,
我知道那不仅仅是吃的,是药膳。我虽学的方药,可我阿娘会做药膳,但她只教我最浅显的。
师父就问我,她死前想收一个徒弟,传授药膳之术,不然死不瞑目。那时我不想应的,可后来我还是答应了。
再后来,我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想法,每天都跟着师父救人。她说话很有意思,明明我们在逃难,她却说我们是在挖宝。哪天从地里挖出来一个大宝藏,那就不愁吃不愁穿,也不用再过现在的生活了。她一直告诉我,乱象会稳的。
晏桑枝很不愿意回想那段日子,那时她悲观厌世每日愁苦,每天起来就想如何死。可师父却很乐观,从土里挖到一根山药,就从山药的药性说到药膳,再说要给她做什么东西吃。
那顿河水煮的山药,一点盐都没有,却让她不那么想要自尽了。
在漫长的两三年里,只有她们两个相依为命。一路走来能用药膳救人,就用药膳,不能就用方药偏方。她看见,很多人爬着,腿烂了都要活下去。
晏桑枝难得反思自己,她被狠狠触动了。她们从景平国的安城走到了最北边,可那里也有大雪和瘟疫。师父临死前最后说的是,阿栀,没有风光的死法,可你要是愿意,救几百数千人再死,那是最风光的。
她说,阿栀,我走了,你要好好活下来,乱世会稳住的。
可师父走了,乱世也没有走,晏桑枝也谨遵她的遗言,没有自怨自艾,真的在济天下苍生这条路上走到了头。
晏桑枝抬起头对许静心说:最后,她真的做到了。
以后,她也会做到的。
许静心满含泪花和欣慰地握住她的手,这一路走得很苦很累吧。
晏桑枝沉默,她的眼泪渗进鬓角的头发里,轻轻应了声,嗯。
那些无人能知的日子里,她吃尽了苦头,摔得头破血流。可也因此才能坐在这里,状似云淡风轻地跟师父说起,那段艰辛的路程。
她说了很多很多话,无法跟旁人开口的,可在师父面前,哪管不记得前尘往事,她也毫无保留。
许静心听得很认真,她的记忆里虽然没有那段经历,可真的像感同身受一般。
晏桑枝落泪她也跟着一道落泪,她难过时自己也会觉得难过。
她们两个是白首如新,又是倾盖如故。
最后,晏桑枝看着她一字一句说:我平生的憾事之一,是没能出师。
她学方药学了十四年,药膳只三年。她其实只学了个皮毛,很多的东西都没有参透。重来一世,她想要有出师的机会,正经的行个拜师礼,能够名正言顺地孝敬和赡养师父。
毕竟师父于她是再生父母。
我也有憾事,到不惑之年,门下无人,本事无法传授于人,许静心回她,声音温柔有力,可我在今年在今日等到了。
后日是个好日子。
晏桑枝扯出一个笑容,使劲点头。
她们其实还有话想说,可日落了,晏桑枝要回家去,她想等拜师后,要师父去看看她的家。
她们郑重地于落光处告别,一个往前走,一个停在原地。晏桑枝迈出山光寺的大门时,猛地回头喊道:师父,后日我会很早过来。
我等你。
她走一步一回头,今日是她除了见到麦芽和麦冬时,最高兴的日子了。
知晓不用远远看着,知晓能再见面,她把喜悦收进心里,脚步雀跃。
山光寺外面停了一辆马车,谢七坐在车座上,等得有些累了,从晌午等到日落。所以一见晏桑枝出来,他赶紧招手,小娘子,这边。三爷他有事先回去了,让我和郎君一道在这里等你。
多谢。
晏桑枝半垂着头,她现下面色红肿,有点不好意思,撩起帘子进去。
被里头的坐在那的谢行安吓了一跳,沉浸在欣喜里,后知后觉地想起谢七刚才说得是跟他家郎君一起过来的。
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
坐下吧,谢行安自然一眼瞧到了她红肿的眼皮,在苍白的脸上显得格外明显。
明明今日他是可以不来的,但不知为何,却还是鬼使神差地过来在这里等了一下午。
也许是想见见她。
看看从那样惨状里都能坚韧活下来的女子。
本来是想明日针灸时再去谢你的。我听谢三叔说了,是你让人帮忙找的。
这样的恩情晏桑枝不敢忘,她只是在思忖要如何给谢礼而已。
你的道谢我收到了,其他不用,谢行安摇摇头,唇色有点苍白,低低问她,今日见到故人,有高兴一些吗?
嗯。
那对于晏桑枝而言,是天大的惊喜。
谢行安第一次见她眼里泛着光,也笑了声,那你高兴的话,心思可别那么重了。不然之后没治好,我再也不敢称自己的医术好了。
好。
她很认真地应下,这条命她还要留着把麦芽麦冬抚养长大,还要孝敬师父。
回去后,晏桑枝从眉到脸都是笑,声音很欢快地跟大家说:我之前有个师父,教了我很多。但她这两年不在这里,我现下又找到她了,准备后日行拜师礼。
啊?
麦冬惊讶。
什么?
麦芽大声地问,她怎么不知道阿姐以前还有个师父的。
好好,拜师是个大事。我记得要备六样礼的,芹菜、莲子
阿春也很替晏桑枝高兴,围着原地打转,大家都因为这个事情而沸腾。
麦冬和麦芽非得缠着晏桑枝说说这个师父的事情,说了许久,他们两个才相信。
到了晚上,四下寂静,晏桑枝兴奋地根本睡不着觉,点起油灯写拜师帖子,一字一句用心斟酌。
写了一个时辰后,猛地想到可以给谢行安什么谢礼,又拿了本纸,生熬着写了大半夜。
第二日精神奕奕地揣着去针灸,照常弄完后,她说有事要相商,莫照月左右看看,摇摇头一个人走了。
谢行安净手后坐下来,问道:今日针灸的难受吗?
不难受,我不是为着这事的。
那你慢慢说。
他正起了身子,摆出自己会认真倾听的姿态来。
晏桑枝拿出一沓的纸放在方桌上,她把手放在那上头说:我昨日思来想去,没什么好感谢你的,便把这些记下来,送与你。
谢行安有点疑惑,接过翻开一面,瞟了一眼后立马合上。紧盯着她的脸,眼神下压,身子稍微侧向她,你认真的?拿这些出来当谢礼?
认真的。
就像上次我救人用的偏方,不费银钱,却能把人拉回来,晏桑枝说的很慢,看了一眼谢行安,你就没有心动过吗?
有过。
那我现下把它当做谢礼,你又为何是这般表情。
你的医方是真的有效吗?
当然,我们祖上一一试过。
谢行安无言,把纸放回到她手上,手指轻敲膝盖,声音带了点莫名的意味,是真的,我更不能要。你可能不知,江淮手里头偏方的不在少数,可没人会这般大方。
有的纵是自家徒弟都要瞒着。小娘子,你还有这般的想法吗?
你觉得,这些方子在我手里都能用到吗?
恋耽美
齐姑是真没有后悔信晏桑枝这一回,话里话外都是笑。
小虎确实瘦了一点,人一瘦之前那种虚浮无力的面相就瞧着好上不少,最要紧的是精神了许多。
晏桑枝给他把完脉后,又拿出一罐柿叶茶和小罐的蜜,脉象比之前好上不少,柿叶茶再喝段日子,别停下来。绕巷子走至少也还得要几个月,不能说现在就停下来。
齐姑连忙点头,我晓得的,不会断的。我要是去不了,他爹大哥阿爷几个都轮着陪他一道去的。
只要不断就成。
小虎早先还嚎得整条巷子都能听见,要她娘拿着赶猪棒赶。眼下早就认命了,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虽说心里是认了,可脸上还是带出点不情愿来。
叫齐姑看得不顺眼,拿上茶就把他带出去。正碰上谢三手里牵着谢老太太进来,客气地问候了一句,还热心地喊:小娘子,来人了。
老太太,赶紧坐到这里来。
晏桑枝让谢三把谢老太太扶到椅凳上,先前吃了那么多日的驴肉汤,又换着吃了不少药膳,此时老太太头脑是清明的,发病次数越来越少。
她告诉谢三,可以带出来走走,见见人。
没想到他们出门后直奔她这里,谢老太太不发病时,人很温和,脸上也有笑。
老太太,手伸出来我给你按按。
我知道是把脉,小娘子给我看,我放心着呢。
那让我看看,老太太你身子是不是好上了许多。
晏桑枝一边顺着她的话说,安抚情绪,一边伸手去探她的脉,声音很轻柔,好上不少了,今日既然过来了,我给你老太太炖一点鸡汤,晚上吃了能睡个好觉。
鸡汤,好好,我都有不少时日没喝过了。
老太太颤颤巍巍地点头。谢三立马让人去买了只老母鸡,还是退好毛的。
做红枣莲子鸡汤是很简单的,拿肥嫩的老母鸡给切块,焯水后直接放到滚水里煮,炖到半熟后放莲子、枸杞、红枣,炖到烂为止,再洒把盐。
一大锅浅黄的鸡汤,漂浮着一抹红,一抹白,香味一开盖就往人鼻子里钻,老太太这常年堵住的鼻子都能闻见。
当即就说要吃上一碗,她牙口不好,鸡肉要用筷子分得很碎,跟丝一般才往嘴里送。她最喜欢红枣,甜津津的,最要紧是炖得烂糊,叫她放到用舌尖抿抿枣肉就化开了。莲子也好,沾到咸的里头还是甜的,很粉糯,吃着一点油腻都没有。
谢三最近瘦了点,横肉少些,看起来没那么凶神恶煞。可胃口也差了点,吃到这鸡汤,跟谢老太太不同,他最喜欢就是吃鸡肉,大口大口往嘴里塞,红枣莲子最后挨个夹起来,一口下肚,最后再把汤给抿了。
晏桑枝以为谢三吃完了东西就走,没想到他还有事跟她相谈。
谢三叔,找我说什么事?
谢三半点不带犹豫的,你之前让我找的人,给找到了。不过不是我找到的,是我家侄子帮忙的。
什么?真的找到了?
晏桑枝的神情头一次有这么失态过,心里像鼓在那里敲。要不是控制着自己,她只怕会上前死死拽住谢三的衣衫,要他再说一遍。
是的,我也去瞧过,那痣就跟画像上的人一样。
在哪里?
她急迫地再次发问。
山光寺里,她是个尼姑。
谢三说完,明白她的心情,你要是想见她一面的话,那我可以立马带你过去。
我去!
晏桑枝真的很想远远瞧一眼,这个上辈子待她如亲女一样的师父。
坐到马车上时,她整个人像入定一般,手紧紧握着另外一只手。脑子里像是想了许多,又像是什么也没有想,混沌一片。
以至于到了山光寺的山脚底下,她都没有勇气走上去。后面迈出的每一步,她都在想,远远地看上一眼就好。
山光寺香火不是很旺盛,来往的香客不多,在那些香客里,晏桑枝第一眼就瞧到了穿灰蓝衣衫插香的中年女子,她不会认错的,就是师父。
她的指甲深深陷到肉里,眼眶泛红,就这样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瞧上一眼又一眼。
许是她的目光太过专注,许静心抬起头来。
她带着很温和的笑意,冲晏桑枝招招手,小娘子,你过来。
晏桑枝反倒低头先去理理自己身上的衣衫,缓口气,怔怔地走上去。
你来上香的?
她沉默地摇摇头,突然有点想哭。前世的师徒,现在却只有她一个人记得了。
那你是来拜佛的吗?若是的,我领你进去。
许静心的目光慈爱,又问了一句。
这次晏桑枝点点头,她找不出其他由头可以再跟师父待上一会儿。
那你随我来。
晏桑枝刻意慢了几步,跟在她后面。来之前想过很多很多的结果,最后发现所有的前尘往事只有她牢牢记着时,晏桑枝还是忍不住难过。
大殿上的佛宝相庄严,目光像是在望世间所有人。
许静心在佛像前站定,她看着晏桑枝的面相,叹了一口气。
她说:你是来找我的吧?
毕竟我与你有缘,此缘不仅在今世。
作者有话说:
红枣莲子鸡汤《三百味常用中药材识别与药膳》感谢在20220614 21:57:06~20220615 23:55: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清风隐月冷 3瓶;乐微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0章 心动 ◇
◎认师◎
晏桑枝知晓自己听到这句话, 应该要哭,最好是嚎啕大哭,哭到涕泗横流, 衣衫都浸湿才好。
可她只是满眼含泪,落都落不下来。
什么话也说不出口。
来, 跟我到里间去。
许静心看向她, 说话时柔声细语。
两个人坐在一间小屋,窗户半开, 时有冷风透进来。晏桑枝双手抵在桌子上,想先开口说点什么,刚开口却只能发出沙哑的咳嗽声。
许静心给她倒了杯茶,而后道:虽我不知与你有何缘分,但我瞧你十足的面善与熟悉。我在寺院也有十来年了, 前段日子频频冒出个念头, 我就知晓是我要等的人到了。
说了这么多,可还不知道你叫什么?
晏、桑、枝,你叫我阿栀吧。
晏桑枝声音哽咽, 像第一次在山崖上见面时,她问的那样,又重新说了一遍自己的名字。
阿栀,是个很好的名字。
许静心的目光很慈爱, 她又说:前尘往事皆忘于心, 又得从头认识你了。
如果可以,能跟我说说吗?我很想知道,也很想了解你一些。
可以。
晏桑枝紧捏着自己的手心, 简短地讲述了一个故事, 她说是自己做过的一个梦。
后来, 我遇上了一个师父,第一次见面时,师父说与其跳下去摔死,不如换种死法。
我问她,什么死法?
她不言,只说是个叫人想不到又风光的死法。让我跟她一道,我当时就想啊,左右都要死了,只想知道在这种时候,什么样才算风光。
风静静吹过,晏桑枝的双目红肿,可话语很轻快,她带我去瞧了雪地里的难民,都还活着,却找不到大夫。趴在那里只想要人救他们一命。师父说,在死之前先救人,不然黄泉路上都会跟着我们。
那时还有家家户户在地窖里藏的粮食,师父就挖出来做东西给他们吃,每个人一点,几日后冻伤竟好了一些。
她说到这,好像想起那段时光,声音越来越低,
我知道那不仅仅是吃的,是药膳。我虽学的方药,可我阿娘会做药膳,但她只教我最浅显的。
师父就问我,她死前想收一个徒弟,传授药膳之术,不然死不瞑目。那时我不想应的,可后来我还是答应了。
再后来,我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想法,每天都跟着师父救人。她说话很有意思,明明我们在逃难,她却说我们是在挖宝。哪天从地里挖出来一个大宝藏,那就不愁吃不愁穿,也不用再过现在的生活了。她一直告诉我,乱象会稳的。
晏桑枝很不愿意回想那段日子,那时她悲观厌世每日愁苦,每天起来就想如何死。可师父却很乐观,从土里挖到一根山药,就从山药的药性说到药膳,再说要给她做什么东西吃。
那顿河水煮的山药,一点盐都没有,却让她不那么想要自尽了。
在漫长的两三年里,只有她们两个相依为命。一路走来能用药膳救人,就用药膳,不能就用方药偏方。她看见,很多人爬着,腿烂了都要活下去。
晏桑枝难得反思自己,她被狠狠触动了。她们从景平国的安城走到了最北边,可那里也有大雪和瘟疫。师父临死前最后说的是,阿栀,没有风光的死法,可你要是愿意,救几百数千人再死,那是最风光的。
她说,阿栀,我走了,你要好好活下来,乱世会稳住的。
可师父走了,乱世也没有走,晏桑枝也谨遵她的遗言,没有自怨自艾,真的在济天下苍生这条路上走到了头。
晏桑枝抬起头对许静心说:最后,她真的做到了。
以后,她也会做到的。
许静心满含泪花和欣慰地握住她的手,这一路走得很苦很累吧。
晏桑枝沉默,她的眼泪渗进鬓角的头发里,轻轻应了声,嗯。
那些无人能知的日子里,她吃尽了苦头,摔得头破血流。可也因此才能坐在这里,状似云淡风轻地跟师父说起,那段艰辛的路程。
她说了很多很多话,无法跟旁人开口的,可在师父面前,哪管不记得前尘往事,她也毫无保留。
许静心听得很认真,她的记忆里虽然没有那段经历,可真的像感同身受一般。
晏桑枝落泪她也跟着一道落泪,她难过时自己也会觉得难过。
她们两个是白首如新,又是倾盖如故。
最后,晏桑枝看着她一字一句说:我平生的憾事之一,是没能出师。
她学方药学了十四年,药膳只三年。她其实只学了个皮毛,很多的东西都没有参透。重来一世,她想要有出师的机会,正经的行个拜师礼,能够名正言顺地孝敬和赡养师父。
毕竟师父于她是再生父母。
我也有憾事,到不惑之年,门下无人,本事无法传授于人,许静心回她,声音温柔有力,可我在今年在今日等到了。
后日是个好日子。
晏桑枝扯出一个笑容,使劲点头。
她们其实还有话想说,可日落了,晏桑枝要回家去,她想等拜师后,要师父去看看她的家。
她们郑重地于落光处告别,一个往前走,一个停在原地。晏桑枝迈出山光寺的大门时,猛地回头喊道:师父,后日我会很早过来。
我等你。
她走一步一回头,今日是她除了见到麦芽和麦冬时,最高兴的日子了。
知晓不用远远看着,知晓能再见面,她把喜悦收进心里,脚步雀跃。
山光寺外面停了一辆马车,谢七坐在车座上,等得有些累了,从晌午等到日落。所以一见晏桑枝出来,他赶紧招手,小娘子,这边。三爷他有事先回去了,让我和郎君一道在这里等你。
多谢。
晏桑枝半垂着头,她现下面色红肿,有点不好意思,撩起帘子进去。
被里头的坐在那的谢行安吓了一跳,沉浸在欣喜里,后知后觉地想起谢七刚才说得是跟他家郎君一起过来的。
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
坐下吧,谢行安自然一眼瞧到了她红肿的眼皮,在苍白的脸上显得格外明显。
明明今日他是可以不来的,但不知为何,却还是鬼使神差地过来在这里等了一下午。
也许是想见见她。
看看从那样惨状里都能坚韧活下来的女子。
本来是想明日针灸时再去谢你的。我听谢三叔说了,是你让人帮忙找的。
这样的恩情晏桑枝不敢忘,她只是在思忖要如何给谢礼而已。
你的道谢我收到了,其他不用,谢行安摇摇头,唇色有点苍白,低低问她,今日见到故人,有高兴一些吗?
嗯。
那对于晏桑枝而言,是天大的惊喜。
谢行安第一次见她眼里泛着光,也笑了声,那你高兴的话,心思可别那么重了。不然之后没治好,我再也不敢称自己的医术好了。
好。
她很认真地应下,这条命她还要留着把麦芽麦冬抚养长大,还要孝敬师父。
回去后,晏桑枝从眉到脸都是笑,声音很欢快地跟大家说:我之前有个师父,教了我很多。但她这两年不在这里,我现下又找到她了,准备后日行拜师礼。
啊?
麦冬惊讶。
什么?
麦芽大声地问,她怎么不知道阿姐以前还有个师父的。
好好,拜师是个大事。我记得要备六样礼的,芹菜、莲子
阿春也很替晏桑枝高兴,围着原地打转,大家都因为这个事情而沸腾。
麦冬和麦芽非得缠着晏桑枝说说这个师父的事情,说了许久,他们两个才相信。
到了晚上,四下寂静,晏桑枝兴奋地根本睡不着觉,点起油灯写拜师帖子,一字一句用心斟酌。
写了一个时辰后,猛地想到可以给谢行安什么谢礼,又拿了本纸,生熬着写了大半夜。
第二日精神奕奕地揣着去针灸,照常弄完后,她说有事要相商,莫照月左右看看,摇摇头一个人走了。
谢行安净手后坐下来,问道:今日针灸的难受吗?
不难受,我不是为着这事的。
那你慢慢说。
他正起了身子,摆出自己会认真倾听的姿态来。
晏桑枝拿出一沓的纸放在方桌上,她把手放在那上头说:我昨日思来想去,没什么好感谢你的,便把这些记下来,送与你。
谢行安有点疑惑,接过翻开一面,瞟了一眼后立马合上。紧盯着她的脸,眼神下压,身子稍微侧向她,你认真的?拿这些出来当谢礼?
认真的。
就像上次我救人用的偏方,不费银钱,却能把人拉回来,晏桑枝说的很慢,看了一眼谢行安,你就没有心动过吗?
有过。
那我现下把它当做谢礼,你又为何是这般表情。
你的医方是真的有效吗?
当然,我们祖上一一试过。
谢行安无言,把纸放回到她手上,手指轻敲膝盖,声音带了点莫名的意味,是真的,我更不能要。你可能不知,江淮手里头偏方的不在少数,可没人会这般大方。
有的纵是自家徒弟都要瞒着。小娘子,你还有这般的想法吗?
你觉得,这些方子在我手里都能用到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