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大厂职工独生女免费阅读(34)
沈子清说没有。
这时候多年相处就体现出价值了,包惜惜直接来一句:你当我们第一天认识吗?
就让沈子清停止了撒谎。
沈子清闷闷拿了块水果塞进嘴里,细嚼慢咽,吃完后才说:我总觉得最近爷爷奶奶有事瞒着我。
这不是很正常吗?大人多多少少总会瞒着孩子一些事。
不是你想的那些事。
那是什么事?包惜惜歪过头,目光从大屏幕转向他。
沈子清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就是觉得最近爷爷奶奶和父亲打电话的时候,似乎总有意躲着他和弟弟,这感觉怪怪的,让他总觉得他们有什么事瞒着他。
包惜惜听了他这话,心情也开始变得有些沉重。
她本想安慰沈子清,会不会是他想多了。但相处这么多年,她是了解沈子清的,他绝不是那种容易想多了的人。
不会是沈子清父母出了什么事吧,如果是其中之一,她猜测是沈子清的父亲。
虽然她知道沈子清父亲虽称不上位高权重但也是有那么点权力的,可现在这时事,一切都不好说。今日好好的,明日可能就不好了。
难怪他会突然找自己看电影,这事怕是已经在他心里憋了一段时间,又不好直接问爷爷奶奶。
包惜惜安慰他道:你不要胡思乱想,退一万步想,假设真的是除了什么事,你爷爷奶奶还有爸妈都是经历过风浪的人,能想到的解决办法绝对比你我想的多。
这道理沈子清知道,看到包惜惜因为自己的话,东西也吃不下了,他笑了笑,说:你说的对,这一切也就是我自己感觉罢了。
至少目前来看,他们的生活是没有任何变化的。
作者有话说:
写着写着,突然生出感触,人的一生到底要受多少挫折和委屈,突然就泪流满面。
不过木事的,咱们男女主肯定没事的,宝宝们别担心。
呜呜,愿你我都好。
第36章
包惜惜和沈子清看完电影, 也差不多到吃晚饭时间了。两人出了公园就没有再去其他地方,直往家里赶。快到大院的时候,在街角看到一对男女在那拉拉扯扯。
因为争吵的有些激烈, 两人有些吓到了,下意识往一旁大树后躲,不敢向前。
也因为这举动,把那对拉扯的男女之间的争吵听了去。
男的说:也不瞅瞅你都什么年纪了, 还在这挑三拣四。
女的说:年纪大也不关你事,我的事你少管。
从听到女的说第一句话, 包惜惜就听出了她是谁,不由听得认真起来。
一番听下来,她也大概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这男的应该是女的相亲对象, 但女的没看上人家,他气不过便跑来想问个究竟。问完之后恼羞成怒,口不择言羞辱女方。
包惜惜听到后来直拧眉,只觉得这男的心眼太小了。相亲本来就是你挑我我挑你, 挑到互相合眼缘为止。女方看不上他,他就攻击人家年龄,甚至一些不适宜小孩子听的难听的话也说出来了。什么处过男朋友又这年纪, 怀疑她已经是破鞋了。听得人好生气哦。
好在女的最终还是坚决拒绝他,不留半点情面,最后两人不欢而散。
人走后, 包惜惜忍不住了, 对沈子清说:这种男人最讨厌了,活该他打光棍。
沈子清嗯了声, 他是男的也讨厌这种男人。
两人继续往大院走, 包惜惜问:你听出刚才那个女的是谁了吗?
沈子清点了点头, 是他们大院的孙月姐姐。
包惜惜忍不住为孙月抱不平:其实孙月姐姐也就二十六,哪里年纪大了。
这话沈子清不知道怎么接,在他能接触的世界里,二十六岁的基本都结婚了,但这岁数他觉得确实不大。
包惜惜本只是随口一说,得不到沈子清附和,她有些较真了,停下了脚步,问:你不会也觉得女人二十六岁就年纪大吧?
沈子清嗅到了警告的味道,毫不犹豫回答:不会。
态度敷衍,没有诚意。不过看在要赶回家吃晚饭的份上,包惜惜还是算了,沈子清暂且逃过一劫。
回到家,刚好赶上李慧妍做好晚饭。
父母今日都是要上班的,包惜惜出门前有给他们留纸条,好让他们回来后看到,知道她去干什么了。
这会看到女儿回来,李慧妍笑眯眯问电影好不好看。
包惜惜实话实说,不好看。
李慧妍又问他们看了什么电影,包惜惜把电影名说了。
听了之后,李慧妍和包家明都笑了。
这么沉闷的电影,小孩子会觉得好看才怪。
包惜惜有些意外他们知道这部电影,毕竟在她回家这几年,他们总共也就看过那么一次电影。
听了女儿这话,包家明乐了:爸妈也是年轻过的好吧。
包惜惜诧异到嘴微张。真没想到啊,他们今天看的这部电影这么老,难怪画质那么差。
饭桌上,包惜惜难免会说起在回来的路上看到的事。
她知道孙月,但关于孙月的事自然是没大人知道的多的。她眨巴着眼睛看着母亲,想从母亲这知道的更多些。
李慧妍听女儿说了孙月的事,不自觉轻叹气。
孙月这孩子在感情上确实太坎坷了,但女儿还小,很多事她也不方便说。
她只大概说了下,孙月以前有个处了很久的对象,说两人青梅竹马也不为过,感情可好了。只可惜天意弄人,在两人即将要结婚的时候,那男的出意外走了。孙月为此大受刺激,伤心了好几年走不出来,硬生生把自己的终身大事也给耽搁了。
孙月的嫂子觉得她老这样不嫁人也不行,家里就这么两间屋子,自己的孩子也越来越大了,于是前段时间托人给她说了门亲事。
说到这里,李慧妍有些替她难过:这孩子就是太痴情了,怕是介绍谁都看不上。
包惜惜可不同意妈妈这说法,可她一个孩子又实在不好把那男的说的那么肮脏的话直接转述出来,只好说:那男的人品不行,说话三句不离脏话,孙月姐姐才不会看上这样的人呢。
李慧妍听得眉头微微皱起,心想孙月嫂子是真的急了,怎么给自己小姑子介绍这样的人。
说完孙月的事,包惜惜想到沈子清在看露天电影时说的话,问父母:我总觉得沈子清最近有心事,他们家没出什么事吧。
这话出来别说李慧妍,包家明都惊讶了,说:没有吧,都住在同一个院子,如果沈家有什么事,多少都会知道的。
包惜惜哦了声,暂时放下心。
如果大院的大人们都没听说,即便有事应该也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想是这么想,包惜惜还是放在了心上,每次上沈家玩的时候都格外留意沈爷爷赵奶奶,但从他们这并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不仅如此,因为这次意外撞见,包惜惜不由也留意起孙的事。
大院说小不小,说大不大,一旦留意起某个人,还是能知道很多关于她的事的。
原来那日孙月拒绝相亲男后,那男的竟然还跑到了孙月嫂子那去说孙月不是,孙月嫂子气的回家和她吵了一顿。
孙月气坏了,直接问父母兄长,是不是要把她逼到和谢兰兰一样主动下乡才甘心?
这话一出来,孙家人当时就泄气了。
不过过后想想可能还是有怨气吧,隔天孙月嫂嫂见到周萍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讽刺了几句。
周萍心想,你们孙家的是怎么跟我们谢家扯上关系?我孩子别说下乡了,就算是下火海也和你们孙家无关。
两人这一来二往,梁子算是结下了。
包惜惜把自己知道的这些告诉沈子清后,心情复杂说了番感慨:这世界,感情和财富一样,付出和回报是不对等的。
就好比有的人每天辛苦工作,获得的报酬仅够糊口。有的人只是一个决策,就能赚别人一辈子都积累不到的财富。就好比你很喜欢一个人,哪怕费劲了心思,老天也可能让你孤独终老。
孙月如果没有这么一个青梅竹马,也许就不会这么多年沉浸在过去走不出来。
所以人啊还是不要把谁放在心上的好,一旦心里对谁起了牵挂,无疑是给了寂寞空子钻。
沈子清听得一脸问号,恕他不是很明白这话什么意思。
包惜惜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解释,这些感悟是需要一定的阅历才能明的。
她只能跟他说,长大就明白了。
沈子清听得笑了,目光逐渐跳向远方:有时候,真想快点长大。
长大了,家人也就不会什么事都瞒着他了。
包惜惜笑了,对沈子清说:我们总会长大的,还是慢一点吧。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时候的包惜惜以为他不过是如自己当年年少无知时的感慨,并没有太当一回事。
试问哪个人在小时候,没有期盼过快点长大?不过是长大后发现成人的世界不那么美丽,回过头来怀念同年,感慨自己那时候怎么那么天真罢了。
沈子清看着她灿烂的笑脸,又觉得她说的对。
人有时候可真矛盾。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突然传出孙月要结婚的消息,结婚对象当然不是包惜惜和沈子清那天撞到的那个小气男。
是在肉联厂上班的,和孙月一个岁数。孙月嫂子可满意了,因为在肉联厂上班的能经常弄到一些边角料,家里不缺荤。
因为两人年纪都不小了,两家人都想尽快把这婚事办了。这不,从相亲到定下婚事,不过一个星期时间。
所以说啊一切都是缘分,缘分到了什么都水到渠成。
这些都是母亲李慧妍在做晚饭的时候唠唠叨叨说给包惜惜听的。
虽说感情的事想来说不准,一见钟情的也不在少数,可有孙月那个青梅竹马在前,包惜惜总觉得这婚事哪里不对劲,却说不出具体是哪里。
她揣着盒还没开封的饼干,蹬蹬蹬就跑上楼去沈家找沈子清。
这会沈立强和赵巧香都不在,半个小时前被沈子恒缠着出门被她撞见了,估计不是去逛公园就是买东西,没那么快回来的。
包惜惜把心里那点怪异感统统说给沈子清听,几年的相处,她已经太习惯一旦遇到什么困惑就说给他听了。
说完问他:你说孙月姐怎么突然变得那么快?
虽然现在这个对象是在肉联厂上班,能经常吃上肉,但听着条件也并没有特别好,怎么就突然同意嫁了呢。同为女人,包惜惜实在搞不懂。她个人是不同意把善变这词随便套女人身上得。要真善变,孙悦也不至于蹉跎了这么多年走不出来。
可沈子清哪能知道为什么,他比包惜惜更懵。
也许可能突然想通了?
你说的对,也许就是突然想明白了。包惜惜其实也知道问不出答案的。
这两人哪里想得到,让孙月突然想通的,不是放下了也不是相亲对象有多好,不过是有一天意外听到父母和弟弟的对话。
弟弟有个处了两年的对象,人长得好工作也好,性格更是无可挑剔。
父母问弟弟什么时候结婚,弟弟说再等等吧,也许明年单位就有房分了。
这答案可把父母听急了,说他都二十五了,等单位分房不得猴年马月,小心女方分手。
弟弟沉默了。
在外头听到这一切的孙月也沉默了,转头去院子里坐了许久。
他们家总共只有三间方,大哥大嫂和两个侄子一间,她一间,父母一间,弟弟一直都是在客厅打地铺。
连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都没有,拿什么结婚?
孙月突然心中一痛,想起从小到大哥哥和弟弟对自己的好。
小时候家里穷,偶尔去别人家揣了几颗糖回来,他们都舍不得吃,全部留给她。大院的孩子再调皮也从来不敢欺负她,因为知道她的哥哥和弟弟会为她拼命。
想起这些过往,孙悦流泪了。这些年她只顾着自己伤心难过,没为家人着想过。
既然自己没勇气跟着去死,总不能一直拉着家人陪自己耗的。
不是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不过是现实的残酷让人折腰,可折腰了往往能活下去。
这也许就是生活。还远远没体会到现实有多残酷的两个孩子又怎么会想的明白。
包惜惜把吃了几块的饼干塞到他手里,盯上了他跟前那盘葡萄。
看着吃的津津有味的包惜惜,沈子清突然问:如果当年我没有给你吃的,我们会变成好朋友吗?
包惜惜毫不犹豫回答:肯定会啊。
只是,也许,可能,进展会慢一些,但肯定还是会成为好朋友的。
这回答沈子清听了莫名高兴,这些天他总被一层淡淡的阴霾笼罩着,许久不曾这么高兴了。
暑假结束了,包惜惜和沈子清光荣成为了初二学生。
初二没有比初一特别,不过是离初中毕业又近了一步。
在某天下午的自习课上,班主任邓老师突然问同学们,毕业以后希望做些什么。
问一群十来岁的孩子将来想干什么似乎早了些,可是换个角度看,问一群两年后就要踏入社会的人想干什么,这似乎又不早了。
不知是这问题来的太突然,还是大家已经不再像读小学时那么天真。再回答起这个问题来,没有再像在小学课堂上那般雀跃。
没有人主动回答,老师便干脆点名。
被点名站起来的同学不知道说什么,一脸迷茫,说看家里给安排了什么。
一连几个同学都这样,课堂气氛变得凝重起来,老师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脸严肃。
包惜惜的心情也不知觉跟着沉重起来,不由想起自己刚插班上小学那会,老师问同学们的理想,大家争相举手回答。
老师、医生、飞行员、科学家那些远的近的,同学们都敢去幻想。
不过几年,当理想褪去了能幻想的这层纱,一切反而让人无所适从起来。
不过十来岁,大部分人却知道,自己成不了老师、医生、飞行员、科学家他们更多的会成为某某厂的工人,又或者某某学徒,但这都是好的,至少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更多的是不知道,甚至一些家里兄弟姐妹多的会担心,自己会不会跟哥哥或姐姐一样下乡?
下课后,坐在包惜惜前面的同学突然转过身来,对她说很羡慕她。因为他们家只有她一个女儿,她将来可以去纺织厂或者单车厂上班,而不管哪个厂,都很让人羡慕。可自己不一样,上头还有姐姐,下面还有弟弟,家里又只有父亲有正式工作。
包惜惜不知道怎么回应,要说羡慕,沈子清这样的人生不管是放在现在还是以后都是让人羡慕的。然而现在,她因为父母是双职工,自己又是独生女的关系被同学羡慕,这让她真有些百感交集。要知道九年后,中国将涌现许多独生子女家庭。
好在少年的哀愁来的快去的也快,上课钟声敲响,再一堂课下来,大家已差不多忘记了自习课堂上的烦恼。
日月如流,转眼又到了中秋。
沈家今年格外喜庆,一年到头难得见一次的儿子和女儿竟然都回来过中秋,并且还住了两天。
包惜惜以为沈子清肯定会很高兴,然而从他脸上看到的却是淡淡的忧愁。
她问他这么不高兴,是不是被父亲教训了,沈子清却来了句,如果是被教训就好了。
这回答让包惜惜愣了楞,怀疑他是不是从小到大没怎么被大人教训过,不然怎么会渴望被教训。
然当他的情绪低压连着两天还在持续,包惜惜意识到不对劲,问他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恋耽美
这时候多年相处就体现出价值了,包惜惜直接来一句:你当我们第一天认识吗?
就让沈子清停止了撒谎。
沈子清闷闷拿了块水果塞进嘴里,细嚼慢咽,吃完后才说:我总觉得最近爷爷奶奶有事瞒着我。
这不是很正常吗?大人多多少少总会瞒着孩子一些事。
不是你想的那些事。
那是什么事?包惜惜歪过头,目光从大屏幕转向他。
沈子清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就是觉得最近爷爷奶奶和父亲打电话的时候,似乎总有意躲着他和弟弟,这感觉怪怪的,让他总觉得他们有什么事瞒着他。
包惜惜听了他这话,心情也开始变得有些沉重。
她本想安慰沈子清,会不会是他想多了。但相处这么多年,她是了解沈子清的,他绝不是那种容易想多了的人。
不会是沈子清父母出了什么事吧,如果是其中之一,她猜测是沈子清的父亲。
虽然她知道沈子清父亲虽称不上位高权重但也是有那么点权力的,可现在这时事,一切都不好说。今日好好的,明日可能就不好了。
难怪他会突然找自己看电影,这事怕是已经在他心里憋了一段时间,又不好直接问爷爷奶奶。
包惜惜安慰他道:你不要胡思乱想,退一万步想,假设真的是除了什么事,你爷爷奶奶还有爸妈都是经历过风浪的人,能想到的解决办法绝对比你我想的多。
这道理沈子清知道,看到包惜惜因为自己的话,东西也吃不下了,他笑了笑,说:你说的对,这一切也就是我自己感觉罢了。
至少目前来看,他们的生活是没有任何变化的。
作者有话说:
写着写着,突然生出感触,人的一生到底要受多少挫折和委屈,突然就泪流满面。
不过木事的,咱们男女主肯定没事的,宝宝们别担心。
呜呜,愿你我都好。
第36章
包惜惜和沈子清看完电影, 也差不多到吃晚饭时间了。两人出了公园就没有再去其他地方,直往家里赶。快到大院的时候,在街角看到一对男女在那拉拉扯扯。
因为争吵的有些激烈, 两人有些吓到了,下意识往一旁大树后躲,不敢向前。
也因为这举动,把那对拉扯的男女之间的争吵听了去。
男的说:也不瞅瞅你都什么年纪了, 还在这挑三拣四。
女的说:年纪大也不关你事,我的事你少管。
从听到女的说第一句话, 包惜惜就听出了她是谁,不由听得认真起来。
一番听下来,她也大概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这男的应该是女的相亲对象, 但女的没看上人家,他气不过便跑来想问个究竟。问完之后恼羞成怒,口不择言羞辱女方。
包惜惜听到后来直拧眉,只觉得这男的心眼太小了。相亲本来就是你挑我我挑你, 挑到互相合眼缘为止。女方看不上他,他就攻击人家年龄,甚至一些不适宜小孩子听的难听的话也说出来了。什么处过男朋友又这年纪, 怀疑她已经是破鞋了。听得人好生气哦。
好在女的最终还是坚决拒绝他,不留半点情面,最后两人不欢而散。
人走后, 包惜惜忍不住了, 对沈子清说:这种男人最讨厌了,活该他打光棍。
沈子清嗯了声, 他是男的也讨厌这种男人。
两人继续往大院走, 包惜惜问:你听出刚才那个女的是谁了吗?
沈子清点了点头, 是他们大院的孙月姐姐。
包惜惜忍不住为孙月抱不平:其实孙月姐姐也就二十六,哪里年纪大了。
这话沈子清不知道怎么接,在他能接触的世界里,二十六岁的基本都结婚了,但这岁数他觉得确实不大。
包惜惜本只是随口一说,得不到沈子清附和,她有些较真了,停下了脚步,问:你不会也觉得女人二十六岁就年纪大吧?
沈子清嗅到了警告的味道,毫不犹豫回答:不会。
态度敷衍,没有诚意。不过看在要赶回家吃晚饭的份上,包惜惜还是算了,沈子清暂且逃过一劫。
回到家,刚好赶上李慧妍做好晚饭。
父母今日都是要上班的,包惜惜出门前有给他们留纸条,好让他们回来后看到,知道她去干什么了。
这会看到女儿回来,李慧妍笑眯眯问电影好不好看。
包惜惜实话实说,不好看。
李慧妍又问他们看了什么电影,包惜惜把电影名说了。
听了之后,李慧妍和包家明都笑了。
这么沉闷的电影,小孩子会觉得好看才怪。
包惜惜有些意外他们知道这部电影,毕竟在她回家这几年,他们总共也就看过那么一次电影。
听了女儿这话,包家明乐了:爸妈也是年轻过的好吧。
包惜惜诧异到嘴微张。真没想到啊,他们今天看的这部电影这么老,难怪画质那么差。
饭桌上,包惜惜难免会说起在回来的路上看到的事。
她知道孙月,但关于孙月的事自然是没大人知道的多的。她眨巴着眼睛看着母亲,想从母亲这知道的更多些。
李慧妍听女儿说了孙月的事,不自觉轻叹气。
孙月这孩子在感情上确实太坎坷了,但女儿还小,很多事她也不方便说。
她只大概说了下,孙月以前有个处了很久的对象,说两人青梅竹马也不为过,感情可好了。只可惜天意弄人,在两人即将要结婚的时候,那男的出意外走了。孙月为此大受刺激,伤心了好几年走不出来,硬生生把自己的终身大事也给耽搁了。
孙月的嫂子觉得她老这样不嫁人也不行,家里就这么两间屋子,自己的孩子也越来越大了,于是前段时间托人给她说了门亲事。
说到这里,李慧妍有些替她难过:这孩子就是太痴情了,怕是介绍谁都看不上。
包惜惜可不同意妈妈这说法,可她一个孩子又实在不好把那男的说的那么肮脏的话直接转述出来,只好说:那男的人品不行,说话三句不离脏话,孙月姐姐才不会看上这样的人呢。
李慧妍听得眉头微微皱起,心想孙月嫂子是真的急了,怎么给自己小姑子介绍这样的人。
说完孙月的事,包惜惜想到沈子清在看露天电影时说的话,问父母:我总觉得沈子清最近有心事,他们家没出什么事吧。
这话出来别说李慧妍,包家明都惊讶了,说:没有吧,都住在同一个院子,如果沈家有什么事,多少都会知道的。
包惜惜哦了声,暂时放下心。
如果大院的大人们都没听说,即便有事应该也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想是这么想,包惜惜还是放在了心上,每次上沈家玩的时候都格外留意沈爷爷赵奶奶,但从他们这并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不仅如此,因为这次意外撞见,包惜惜不由也留意起孙的事。
大院说小不小,说大不大,一旦留意起某个人,还是能知道很多关于她的事的。
原来那日孙月拒绝相亲男后,那男的竟然还跑到了孙月嫂子那去说孙月不是,孙月嫂子气的回家和她吵了一顿。
孙月气坏了,直接问父母兄长,是不是要把她逼到和谢兰兰一样主动下乡才甘心?
这话一出来,孙家人当时就泄气了。
不过过后想想可能还是有怨气吧,隔天孙月嫂嫂见到周萍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讽刺了几句。
周萍心想,你们孙家的是怎么跟我们谢家扯上关系?我孩子别说下乡了,就算是下火海也和你们孙家无关。
两人这一来二往,梁子算是结下了。
包惜惜把自己知道的这些告诉沈子清后,心情复杂说了番感慨:这世界,感情和财富一样,付出和回报是不对等的。
就好比有的人每天辛苦工作,获得的报酬仅够糊口。有的人只是一个决策,就能赚别人一辈子都积累不到的财富。就好比你很喜欢一个人,哪怕费劲了心思,老天也可能让你孤独终老。
孙月如果没有这么一个青梅竹马,也许就不会这么多年沉浸在过去走不出来。
所以人啊还是不要把谁放在心上的好,一旦心里对谁起了牵挂,无疑是给了寂寞空子钻。
沈子清听得一脸问号,恕他不是很明白这话什么意思。
包惜惜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解释,这些感悟是需要一定的阅历才能明的。
她只能跟他说,长大就明白了。
沈子清听得笑了,目光逐渐跳向远方:有时候,真想快点长大。
长大了,家人也就不会什么事都瞒着他了。
包惜惜笑了,对沈子清说:我们总会长大的,还是慢一点吧。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时候的包惜惜以为他不过是如自己当年年少无知时的感慨,并没有太当一回事。
试问哪个人在小时候,没有期盼过快点长大?不过是长大后发现成人的世界不那么美丽,回过头来怀念同年,感慨自己那时候怎么那么天真罢了。
沈子清看着她灿烂的笑脸,又觉得她说的对。
人有时候可真矛盾。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突然传出孙月要结婚的消息,结婚对象当然不是包惜惜和沈子清那天撞到的那个小气男。
是在肉联厂上班的,和孙月一个岁数。孙月嫂子可满意了,因为在肉联厂上班的能经常弄到一些边角料,家里不缺荤。
因为两人年纪都不小了,两家人都想尽快把这婚事办了。这不,从相亲到定下婚事,不过一个星期时间。
所以说啊一切都是缘分,缘分到了什么都水到渠成。
这些都是母亲李慧妍在做晚饭的时候唠唠叨叨说给包惜惜听的。
虽说感情的事想来说不准,一见钟情的也不在少数,可有孙月那个青梅竹马在前,包惜惜总觉得这婚事哪里不对劲,却说不出具体是哪里。
她揣着盒还没开封的饼干,蹬蹬蹬就跑上楼去沈家找沈子清。
这会沈立强和赵巧香都不在,半个小时前被沈子恒缠着出门被她撞见了,估计不是去逛公园就是买东西,没那么快回来的。
包惜惜把心里那点怪异感统统说给沈子清听,几年的相处,她已经太习惯一旦遇到什么困惑就说给他听了。
说完问他:你说孙月姐怎么突然变得那么快?
虽然现在这个对象是在肉联厂上班,能经常吃上肉,但听着条件也并没有特别好,怎么就突然同意嫁了呢。同为女人,包惜惜实在搞不懂。她个人是不同意把善变这词随便套女人身上得。要真善变,孙悦也不至于蹉跎了这么多年走不出来。
可沈子清哪能知道为什么,他比包惜惜更懵。
也许可能突然想通了?
你说的对,也许就是突然想明白了。包惜惜其实也知道问不出答案的。
这两人哪里想得到,让孙月突然想通的,不是放下了也不是相亲对象有多好,不过是有一天意外听到父母和弟弟的对话。
弟弟有个处了两年的对象,人长得好工作也好,性格更是无可挑剔。
父母问弟弟什么时候结婚,弟弟说再等等吧,也许明年单位就有房分了。
这答案可把父母听急了,说他都二十五了,等单位分房不得猴年马月,小心女方分手。
弟弟沉默了。
在外头听到这一切的孙月也沉默了,转头去院子里坐了许久。
他们家总共只有三间方,大哥大嫂和两个侄子一间,她一间,父母一间,弟弟一直都是在客厅打地铺。
连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都没有,拿什么结婚?
孙月突然心中一痛,想起从小到大哥哥和弟弟对自己的好。
小时候家里穷,偶尔去别人家揣了几颗糖回来,他们都舍不得吃,全部留给她。大院的孩子再调皮也从来不敢欺负她,因为知道她的哥哥和弟弟会为她拼命。
想起这些过往,孙悦流泪了。这些年她只顾着自己伤心难过,没为家人着想过。
既然自己没勇气跟着去死,总不能一直拉着家人陪自己耗的。
不是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不过是现实的残酷让人折腰,可折腰了往往能活下去。
这也许就是生活。还远远没体会到现实有多残酷的两个孩子又怎么会想的明白。
包惜惜把吃了几块的饼干塞到他手里,盯上了他跟前那盘葡萄。
看着吃的津津有味的包惜惜,沈子清突然问:如果当年我没有给你吃的,我们会变成好朋友吗?
包惜惜毫不犹豫回答:肯定会啊。
只是,也许,可能,进展会慢一些,但肯定还是会成为好朋友的。
这回答沈子清听了莫名高兴,这些天他总被一层淡淡的阴霾笼罩着,许久不曾这么高兴了。
暑假结束了,包惜惜和沈子清光荣成为了初二学生。
初二没有比初一特别,不过是离初中毕业又近了一步。
在某天下午的自习课上,班主任邓老师突然问同学们,毕业以后希望做些什么。
问一群十来岁的孩子将来想干什么似乎早了些,可是换个角度看,问一群两年后就要踏入社会的人想干什么,这似乎又不早了。
不知是这问题来的太突然,还是大家已经不再像读小学时那么天真。再回答起这个问题来,没有再像在小学课堂上那般雀跃。
没有人主动回答,老师便干脆点名。
被点名站起来的同学不知道说什么,一脸迷茫,说看家里给安排了什么。
一连几个同学都这样,课堂气氛变得凝重起来,老师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脸严肃。
包惜惜的心情也不知觉跟着沉重起来,不由想起自己刚插班上小学那会,老师问同学们的理想,大家争相举手回答。
老师、医生、飞行员、科学家那些远的近的,同学们都敢去幻想。
不过几年,当理想褪去了能幻想的这层纱,一切反而让人无所适从起来。
不过十来岁,大部分人却知道,自己成不了老师、医生、飞行员、科学家他们更多的会成为某某厂的工人,又或者某某学徒,但这都是好的,至少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更多的是不知道,甚至一些家里兄弟姐妹多的会担心,自己会不会跟哥哥或姐姐一样下乡?
下课后,坐在包惜惜前面的同学突然转过身来,对她说很羡慕她。因为他们家只有她一个女儿,她将来可以去纺织厂或者单车厂上班,而不管哪个厂,都很让人羡慕。可自己不一样,上头还有姐姐,下面还有弟弟,家里又只有父亲有正式工作。
包惜惜不知道怎么回应,要说羡慕,沈子清这样的人生不管是放在现在还是以后都是让人羡慕的。然而现在,她因为父母是双职工,自己又是独生女的关系被同学羡慕,这让她真有些百感交集。要知道九年后,中国将涌现许多独生子女家庭。
好在少年的哀愁来的快去的也快,上课钟声敲响,再一堂课下来,大家已差不多忘记了自习课堂上的烦恼。
日月如流,转眼又到了中秋。
沈家今年格外喜庆,一年到头难得见一次的儿子和女儿竟然都回来过中秋,并且还住了两天。
包惜惜以为沈子清肯定会很高兴,然而从他脸上看到的却是淡淡的忧愁。
她问他这么不高兴,是不是被父亲教训了,沈子清却来了句,如果是被教训就好了。
这回答让包惜惜愣了楞,怀疑他是不是从小到大没怎么被大人教训过,不然怎么会渴望被教训。
然当他的情绪低压连着两天还在持续,包惜惜意识到不对劲,问他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