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六零大厂职工独生女 > 六零大厂职工独生女
错误举报

六零大厂职工独生女免费阅读(71)

    他们儿子真是神经病,那工作、媳妇、孙子通通不是没有了?
    这结果还不如坐一年半载的牢呢。
    作者有话说:
    三更大概在十点半,呜呜,更新完这张要去做饭。今天还摘了一树荔枝,需要修剪。忙完这些才能写第三更。
    谢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可爱~~么么
    第83章 【三更】
    王树苗被放出来后, 大家担心他会继续伤害包惜惜,便提议让沈子清和她先离开。沈子清便带她去了省城看父母,打算待几天后提前去学校。
    两人坐上去往省城的车, 回想起这个暑假发生的事,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包惜惜虽然猜测王树苗应该是精神出了问题,但她对偏执型精神障碍这个病也不了解。只能是从过往新闻报道上看,有精神障碍的人, 一旦发病都会控制不住伤害别人,甚至自己。
    大院里出了这样一个病人, 可真是麻烦,她只能提醒父母和沈家人,遇到王树苗还是避着些。当然,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王大婶夫妻把他送去精神病院治疗。
    这病也不知道有没得治,她理解的精神病人,除了受到重大刺激,好像都和遗传有关。
    王树苗有偏执型精神障碍的事一下子在家属大院传开了, 大家对这个病不了解,说着说着就统一称神经病了。
    好好的一个人竟然得了精神病,大家讨论的多了, 都觉得他这病是腿被人打伤后才得的。因着这原因,大家再看王树苗,既觉得他可怜, 可仍控制不住对他充满恐惧。
    神经病啊, 谁知道什么时候发病伤害你。
    邻居们很同情王大婶夫妻,可同情归同情, 为了自己和家人安全, 他们还是劝王大婶夫妻把王树苗送到精神医院医治。
    一开始, 王大婶听到这话就直接拿起扫把赶人,大骂这些人落井下石。可随着王树苗砸东西越来越频繁,她开始认真考虑这建议。
    王大婶理解儿子这段时间以来的苦闷,工作没了,相亲对象也黄了,老天爷对他真是太不公平了,他心情压抑想砸东西也正常。但家里就这点东西,再这么砸下去,连坐人的椅子都没了。而且大院里的人现在对他们全家避讳不及,就连女儿也哭着回来抱怨他们,说婆婆担心她也有精神病。
    唉,王大婶越想泪掉的越猛,不明白一切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如果包惜惜没放暑假就好了,她没回来的时候儿子一直都好好的,老老实实上班,还谈着一个对象。以后还会顺利结婚,胜利给生下个大胖小子。
    这一切,都因为包惜惜,是她放暑假回来,刺激了到自己儿子,儿子才会干出那样的事,才会什么都没了。
    所以说长得好看的人真是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王大婶想了很久,才终于记起,红颜祸水。
    王大婶越想越气愤,终于在一个晚上,大家都在院子里乘凉,她和李慧妍爆发了一次剧烈的争吵。
    同在院子里乘凉的妇女们自然要劝架啊,然而王大婶这段时间积压的怨气太重,任谁劝都不停。而向来好脾气的李慧妍因为受不了女儿被她这样说,也不退让。
    谁都没有想到,让王大婶停下来的,竟然会是王树苗。
    也许是外面的争吵刺激了王树苗,他举着一把长板凳虫出来,猛的砸向人群。
    如果不是在他冲出来的时候有人看到并大声提醒,只怕要砸伤人。
    乘凉的人被面目狰狞的王树苗吓到了,一哄而散,逃命似的逃回家。
    李慧妍也不例外,她不想和王大婶争什么了,小跑着上了楼,回到自己家才安心。惜惜说的对,王树苗发起病来会伤人,她以后还是小心些。
    人群散了后,王树苗也回家了。
    王大婶胆颤心惊看着情绪完全失控的儿子的背影,根本没发现自己害怕的双脚直发抖。
    别人可以跑,可那是她的家啊,现在她根本不敢回家。
    为了帮补家用,自从王树苗不能回单车厂上班后,王大根每天下午都出去捡废品卖,这个点还没回来。王大婶根本不敢一个人在家面对这样的儿子。
    这件事让王大婶下定决心,送王树苗去精神病院治疗。
    王大根卖废品回来,听到妻子终于肯同意送儿子去治疗,高兴的不行。儿子从公安局回来后,每天都闹的这个家鸡犬不宁,他是真的受不了了,大晚上的宁愿打着手电筒在外面捡垃圾都不想回来。
    可怎么送王树苗去医院是个问题,夫妻两躲在房间小声讨论后,决定求助女婿。
    最终,王树苗被王杜鹃丈夫捆成一团抬上三轮车送去了精神病院。
    王树苗被送去精神病院治疗,家属大院的人终于松了口气。
    已经到了大学的包惜惜从父母那得知王树苗被送精神病院了,可算彻底松了口气。不然她心里总记挂着,王树苗什么时候发病伤及父母。
    父母和大院的人一样,都猜测王树苗是腿被人打断后才得了这病,不过包惜惜在仔细回忆了下和他有关的过往,觉得他应该是热衷拉着自己参加各种串联活动那会精神就开始出问题。
    如果早点想到是精神病就好了,说不定已经治愈了,又或许吃药控制住了。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沈子清从寝室下来,看到在等自己的包惜惜不知道想什么想的那样入神,完全没发现他已经到了。
    包惜惜被他突然出现的声音拉回了思绪,她笑了笑,把从母亲电话里得知的事告诉他。
    沈子清牵过她的手,使坏捏了捏,笑道:别想了,我们快点去找谢老师吧。
    说到谢老师,包惜惜就忍不住激动,有些迫不及待想快点到她家。
    这是谢翠芝回国后,他们第一次见面。
    其实谢翠芝回国也有一段时间了,他们回学校也好些天了。但谢翠芝太忙了,从美国回来后,各大报纸采访、电视台采访,加上她离开了那么久,由她负责的项目很多事要处理,根本就腾不出时间。
    谢翠芝早已在家里准备了很多好吃的等着包惜惜和沈子清,看到许久不见的两个学生,她忍不住给了他们一个拥抱。
    出国这短时间,若说有什么想念的人,也就他们了。
    不知不觉中,她对他们的感情早已经有些超越了师生。
    包惜惜看着大变样的谢老师,哇了一声,围着她转了一圈才开口道:老师,出了一趟国回来,变化好大哦。
    不仅烫头发了,还穿上了小洋裙。
    现在的谢翠芝看上去,好看的跟电影明星似的。
    包惜惜这夸奖让谢翠芝有些不好意思了,解释道:头发也是回国后才烫的,要接受电视台采访,没办法,校领导要求我必须要打理一下个人形象。
    电视台采访几个字轻飘飘从她嘴里说出来,好像什么平常的事,听的包惜惜忍不住又打趣:老师,你的采访我们普通人能听得懂吗?
    调皮了是不是?谢翠芝忍不住在脑门敲了下,让两人吃东西。好些都是她从给美国带回来的。
    如果不是因为知道包惜惜嘴馋,她是不会带这么多的。毕竟腾多点空间就能多带点文献杂志资料。
    在谢翠芝说后,包惜惜才看到那摆放在桌面上的零食里竟然有巧克力。
    她迫不及待剥了一颗塞进嘴里,正宗的美国进口的香浓的巧克力味,没错了。呜呜,真是久违了。
    包惜惜吃的太销魂,看得谢翠芝直笑,也很欣慰。看来她山长水远带回来是对的,瞧这孩子吃的,跟吃神仙肉似的。
    老师,这次美国之行感觉如何?包惜惜眼里只有谢翠芝从美国带回来的零食,沈子清则比较好奇老师所看到的美国。
    说起这个,谢翠芝就万般感慨。一些话在采访的时候不能说,但对这沈子清和包惜惜,她没什么不能说的。
    谢翠芝说了很多,不仅仅是物理或其他专业水平方面,其他基础建设经济水平等等。她和沈子清说了最多次的还是那句,我们国家现在还落后很多很多很多。
    举个例子,美国人已经登月了,我们的火箭卫星研究却刚起步。
    想要追赶,真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
    沈子清听得不自觉点了点头,其实猜也知道,我们国家肯定比发达国家落后,但从谢翠芝这里听到这些,知道差距这么大,他的心情还是很沉重。
    不说别的,就说现在中国数得上号的高楼大厦,基本都是国外回来的设计师设计的。这也是老师上课的时候,常感慨的痛。
    包惜惜虽然在吃着东西,但也是有留意他们聊什么的。
    看到两人聊着聊着,面色都变得异常沉重,她不得不开口调节一下气氛。
    不要难过,我们中国人聪明,愿意吃苦,落后再多也能追上的。
    我们也能自己建造万丈高楼,能自己修建跨海大桥,能探测月球,能送自己的人上太空。
    包惜惜说的太美好,沈子清和谢翠芝听的忍不住神往。
    如果真有这一天,那该多好啊。
    包惜惜一字一字,大声告诉他们:去掉这个如果,一定会有这一天。
    她就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啊,她今日所说的在这时代的人看来遥不可及的一切,都是她亲眼见证的啊。
    包惜惜想着想着,突然眼睛发酸。
    后世他们有幸亲生经历的自认为平凡时代,在这时候,于这时候的人而言却是支撑他们奔跑的美好憧憬。
    可那时代,正是他们一砖一瓦建造的啊。
    作者有话说:
    我今天怎么了?竟然三更!
    呜呜,好感动,不管了,我要奖励自己打两局王者。
    宝贝们,我安其拉贼C。
    明天争取也是这么争气的影子。
    第84章 【一更】
    那日从谢老师家离开后, 包惜惜的改变很大。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因为知道以后一切都会变好,现在就选择躺平, 心安理得随时代的洪流飘荡向前。
    难道她要做这个时代鱼目混珠那个?不,她不想,至少那一日之后她不想。
    她想和谢老师和沈子清一样,为那个美好的未来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思想有了新的觉悟, 包惜惜对待学习的态度自然也跟着不一样了。
    如果说上学期刻苦学习是为了像沈子清靠齐,也拿一次奖学金, 那么着学期她更刻苦学习,则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开学后,她的改变同班同学都看在眼里, 不少人打趣她是不是因为有个学霸对象压力大。
    对这些善意的打趣,包惜惜只是淡淡一笑。
    有一个学霸对象,确实是会有压力。
    他一直在进步,你总不能原地踏步吧, 是不是?
    准确的说,沈子清给到她是动力,促使她不断追赶。不过她并没有落后太多, 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她考的很好,她觉得专业奖学金应该稳了。
    这么觉得的显然不止她一个, 上学年专业奖学金获得者赵梦似乎也这么认为。
    这日中午, 两人在学校食堂偶遇,赵梦主动坐了过来。
    闲聊之间, 赵梦忽然问:惜惜, 我听班长说你也准备申请专业奖学金?
    嗯, 上次期末考试发挥的不错,应该有机会。
    赵梦笑了笑,心不在焉扒着盘里的饭:确实,你上次考的全系第四名,机会很大。
    专业奖学金共有有五个名额,按成绩排的话包惜惜是肯定有机会的。
    赵梦有些恨,期末考试那会她感冒了,没发挥好,只考了第六名。她如果想要拿这个专业奖学金,必须得前五名有一个人退出才行。
    前三名都是别的班的,第五名周也虽说和她一个寝室,但两人一直不对付。眼下能抱有一线希望沟通的,只有考第四的包惜惜了。
    包惜惜平日里待人都不错,给她感觉不是难沟通的。但直接问人家能不能退出,这也太唐突了。
    赵梦只能不断找着话题,希望能聊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听说你父母都是在大厂上班的,家里真只有你一个孩子?
    包惜惜嗯了声,点了了点头。
    她出生那会还没有计划生育,班上和她年纪相仿的,家里基本都有几个孩子,像她这样的独生女就她一个。偶尔有同学听说了她的家庭情况后,都会有些不敢相信。所以她也不奇怪赵梦会问这话。
    只听赵梦在得到包惜惜肯定回答后,一脸羡慕说:那你从小到大生活条件一定很好吧。
    包惜惜笑了笑,不置可否。
    如果没有发生狗血的调换孩子事件,应该就是如赵梦所羡慕的那样的吧。
    这时代的物质条件当然不能跟后世比,她们所羡慕的好,可能在后世连小康的标准都达不到,但不妨碍在这时代仍属于好日子。
    真羡慕你。赵梦说:你知道吗?我们家时代都是农民,我爸妈还生了六个孩子。两个大人挣公分养六个孩子,艰难可想而知。你可能不相信,小时候哪怕是过年,我们家都只能喝粥。
    赵梦说了好多,概括起来就是她家条件恨困难,小时候没吃过一顿饱饭,后来分单干后日子才好了点。
    包惜惜听了也有些同情,同时替她庆幸,还好这时候的大学是免费的,每个月还有补贴。
    赵梦同学,你真的很棒,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刻苦学习考上大学。包惜惜这话是真心的,能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考上大学的人,必然有他的过人之处。她忍不住又说多了一翻鼓励的话:你一定要坚持,知识改变命运,毕业后你的好日子就来了。
    这时候的大学毕业生国家还是包分配工作的,不说别的,赵梦以后肯定能拥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能挣钱了,日子就会慢慢好起来。
    赵梦觉得时机到了,放下筷子抓住包惜惜的手:惜惜,我真的太需要这笔奖学金了,你可以可以把这个名额让给我?
    包惜惜冷不丁被她握住手,冷不丁听到这么一个要求,有一瞬都懵了。
    回过神来后,她也明白了。
    今日在食堂遇到赵梦,只怕并非偶然。
    说了那么多,原来是想要自己让专业奖学金的名额。
    虽然她真的蛮同情赵梦的,但她这个第四名也不是凭空掉下来的。上学期她复习的多辛苦啊,不敢说自己是班上最刻苦的,但若列个刻苦复习排行榜,她绝对能榜上又名。
    包惜惜没有因为同情昏了头,抽回自己的手,很坚决拒绝了赵梦。
    赵梦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她没想到包惜惜拒绝的这么干脆,连迂回的话都不说。
    包惜惜告诉赵梦:以你的条件,其实可以去申请助学奖学金。
    助学奖学金比专业奖学金金额更高,赵梦需要钱,申请这个更实在。
    赵梦现在脸上不仅是笑容僵住了,脸色甚至很难看。
    她想挤个笑容,然实在挤不出来,只很勉强嘴角抽了抽。
    谢谢你的建议。这是赵梦很艰难才挤出来的一句话,说完她端起盘子,头也不回的走了。
    出了食堂来到无人处,赵梦再也忍不住了,低声骂起包惜惜。
    她当然知道可以申请助学奖学金,但是拉不下这个脸。
    虽然家庭困难,但她只想让大家觉得她自强不息。
    事到如今,也只剩最后一个法子了。
    包惜惜以为,自己明确拒绝了赵梦,这事应该就这么过去了。谁料几天后,在专业奖学金名单即将下来前的几天,辅导员把自己叫到她办公室。
    这时候包惜惜还很纳闷,好端端的辅导员怎么会叫自己呢。
    历史系的辅导员叫张英,是一个年约四十岁左右的女性。人看上去有些严肃,但了解的同学都说她人很和蔼,像个长辈一样关心学生。
    包惜惜来到辅导员办公室,礼貌喊了声张老师。
    张英看到她,露出了个和蔼的笑容:包同学是吗?来,过来这里坐。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