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错误举报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免费阅读(94)

    大年初一,清朝过春节。
    欧罗巴人也得入乡随俗,哪怕不一同节庆,也要暂停做买卖。原因无他,十三行休假,洋人找谁交易?
    这段时间,洋商与海员们都跟着放假。
    他们不能进广东城,就在船上或客栈中找乐子,都是玩上几手扑克牌。
    今年情况特别一些,英吉利与荷兰商馆落成,在正月初五揭牌入住。
    谁说欧罗巴人不迷信,商人威廉为确保海上运输安全进行,最终被胤禟说动找个道士去船上祈福。
    哪怕嘴上说着上帝庇佑世人,但是威廉多多少少也觉得西方的神管不了东边的事。
    英吉利商馆都要遵从清朝的黄道吉日开馆,海船找个道士低调祈福又有什么不行。
    归根到底,求一个心安。
    威廉心里忐忑也是有原因的,这回来拉货的海船是第一次使用。
    此处就要提到东印度公司。
    欧洲到亚洲,期间必会途径印度洋。
    1600年,英国率先成立东印度公司。其后,1602年荷兰也成立东印度公司。前者在印度设立了据点,后者在爪哇设立据点。
    虽然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得早,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打过荷兰。
    远洋海贸利润巨大,相互争斗也就成了必然,海上劫掠时有发生。不只两个国家斗,后来还有其他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比如法国。
    说是公司,绝不是正儿八经做生意。正规做生意哪有抢劫赚钱,哪有殖民赚钱。
    船上都是有火炮等武装力量。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明朝末年在台湾就搞过殖民,后来被郑成功给打走了。
    武拂衣给算了算时间,那不远也就是四十多年前的事。
    《圣经》里面都写了,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
    因此,别看现在荷兰、英吉利等洋商们在粤海关规规矩矩纳税做生意,只要清朝某天衰弱了,势必会遭受入侵。
    扯远了,话说回来。
    商人威廉也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员。
    或该说,这年头从英格兰来亚洲做生意的人,基本都是东印度公司的。
    因为海上贸易最基本的是你得有一艘船。
    海船从哪里来?
    造价不菲,小商人造不起船,那就要找能租船的组织。
    东印度公司,全名实则为「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
    顾名思义,威廉作为伦敦的商人可以去东印度公司搞船。
    根据船只大小、租赁时间、货物种类等等不同情况,租金不同。
    或是出资买下船只所有权的部分股份,成为船东也能够实际使用船只。
    船从欧洲开到了印度,却不一定会继续开往大清。在亚洲海域,有些商人会选择换一批体型较小的船。
    较小的船从哪里来?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洋有据点,这就是在当地给造的。
    威廉以前与朋友合伙经商,从欧洲开大船到印度,再换小船到广东。
    别看租两次,却能节约成本。计算船只维修保养、船员佣金与日常开销等等,分段租赁比长途租赁要划算。
    直至去年,合作经商的合约到期。
    本来想是最后一次出海,当时没料到珍珠粉化妆品横空出世,更没想到它卖得如此火爆。
    但朋友不想继续远航,威廉独自承租,他换了租赁船只的规格。也不在印度换船了,直接从伦敦开来广州。
    船也不是新船,威廉却第一次用。
    胤禟凭着过人的口才,说动威廉找道士搞一场船只祈福,因为到什么庙就要烧什么香。这就有了正月初一,胤禛、温宪、茉雅琪三道士组合上船。
    武拂衣肯定要同行。所谓给海船祈福是假,暗中观察伦敦造的船才是真。
    几年前,她拆过一艘海船。
    如今才知道那是东印度公司在印度造的亚洲海域货船,而非欧洲制造的大货船。
    这要去观察两种船有哪些区别,而着重观察一个要点船上的武器装备。
    从欧洲来的海船,不论战舰与商船都有大炮,谁叫欧罗巴诸国之间相互打劫是习惯操作了。
    商人威廉怎么会大方到敞开商船?
    当然不只是迷信思想作祟,也是被胤禟给灌了迷汤。
    胤禟许诺了珍珠粉化妆品三年独家经营权,又透露以后想买高额船票。想搭乘威廉的船只去欧罗巴转一转,那么必须了解船只是否安全。
    从欧洲来亚洲的船是会搭载少量乘客,主要是富商与神父。
    威廉有点诧异,从亚洲主动往欧洲去的有钱人很少见,但他还是没有拒绝这笔买卖。
    比起逛除夕花市,初一白天去刺探情报重要很多。是该早点回府,养精蓄锐。
    胤禛对于所谓作法祈福,操作起来没有压力。
    考察团一路行来,自从胤禟最先给介绍了为赵老爷子画遗像的工作,就似打开一扇新世界的窗户。
    行路两年,假道士三人组已经以假乱真。
    给人算过命,给人驱过邪,给人送过殡,甚至因为业务纷争与和尚打过擂台。
    反正江湖术士能做的活,因为考察需要都给兼职了一番。越是深入,越是了解所谓高深秘法似乎从未真实存在。
    胤禛有时回想,六年前判言他会以身相报的老道逯仁,是不是自己记忆错乱的幻象?
    天意从来高难问,还是仔细观察英吉利制造的商船更实际些,他也想一起远行欧罗巴。
    正月初一,海船祈福顺利进行。
    武拂衣摸清了整体船只构造,也在对英吉利船员的旁敲侧击中了解了其他国家海船的情况。
    她先看了最关心的火炮数量。
    总的来说,出海是为赚钱,承载足够利润的货物是第一位。如果大炮装多了,控炮的船员数量也要对应增加,否则装了也白装。为取得平衡,一艘船的大炮数量基本在二十至三十门。
    再说船只大小,在近几年有了一点变化。
    十七世纪,船只排水量一般在三百到六百顿,也就是说规格基本不超过长40米、宽10米。
    进入了十八世纪,船只越发追求载货量,越来越多的船排水量超过六百吨,往八百、九百、上千去了。
    康熙四十六年,以公历计算也就是1707年。威廉租用的海船不是新船,规格停留在了上个世纪。
    再说船的内部结构,除去火炮部分之外,主要就是货舱与客舱。
    货舱包括了淡水储存、货物仓库、火药与贵金属库等等。船上肯定会有食物储藏室,也有饲养肉羊的羊圈等等。
    欧洲其他国家或地区,与伦敦造的商船都是大同小异。
    最后,武拂衣以一句话概括,这船大清能造。
    其实,大清有海船,支持航行到东瀛、南洋贸易。也有水师,否则怎么可能跨海去台湾攻打郑氏。但目前没有远行到欧洲的大商船,因为从前没人想过要去。
    如今不说一口气造船去欧洲,搭载别人的船去见识一番总是可以的。
    哪怕不先去欧洲,也得去印度洋瞧一瞧了。印度的莫卧儿王朝是个什么光景了?让英吉利人在那里设立据点大搞东印度公司。
    这就又给康熙写信了,主要说了访英国商船,然后顺理成章问了另一件事。
    第一次南下考察已经过去两年,开春准备北上回京,中途能不能去福建水师参观一下大清的战船?
    **
    **
    正月十四,乾清宫。
    康熙瞧着刚刚送进宫的信件,将信封打开,但没有立刻把老四的信取出来。
    深呼吸,再深呼吸。他要做一下心理建设,短短十三天,老四再次来信该不会是什么离谱消息吧?
    十三天前,正月初一,打开了广东府急件。
    康熙一看信,千言万语一句话,真是离谱到家了。
    老四在信中写了胤禟在广州被称王的凄惨遭遇。
    说是老九如今茶不思饭不想,「珍珠王」的名号叫他惶恐,生怕汗阿玛觉得他不靠谱。为什么这种离谱事就追着他跑呢?
    那封信的情绪之饱满,让康熙当晚做了一场怪梦。
    梦里,他变成了蚌壳精王,生出一串珍珠,排行第九的是胤禟。
    谁想到胤禟化成人形后被鲛人族抢婚,成了压寨相公。蚌壳精一族的颜面大损,不仅要把王子给救回来,也要重创鲛人族。
    为此,老四出马去岸上找到法力高深的贾武道长问计。道长说冤冤相报何时了,不如以爱感化。
    后来,老九给出了爱,是以美人计迷惑鲛人公主,夺取了鲛人国并入蚌壳精海域之中。
    梦醒后,康熙脑袋放空,看床顶看了整整一炷香时间。
    他想不明白一件事,为什么梦里居然是蚌壳精王?哪怕是做梦,也不该是龙王吗?
    不对,那种比较就不是他该想的。
    经此一梦,康熙被整无语。瞧着老四再次来信,要稍稍做一些心理准备再看,可别又给闹出什么大事来。
    这会也不免去想老四能写出让人读了做离谱梦境的信,本人不知道有没有做过什么离谱梦境?父子嘛,就是要有难同当。
    *
    *
    万里之遥,广东府。
    胤禛尚且不知康熙因为他写的信荣登蚌壳精王座。
    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四,忙忙碌碌了十四天。
    他在广东府里走街串巷,只为摸清十三行的整体情况。这些有洋货特许经营权的商号,将来无疑会形成一个庞大利益链条。
    忙完之后,犒劳自己。
    胤禛瞄准了一个卖花摊位,那里摆放了三种不同的桃花,正是除夕夜武拂衣没有给他的三个品种。
    九种桃花,长长久久。老鬼不送,没关系,他可以能自己去争。有的事却暂时不能被发现,他计划先悄悄地把九种桃花一起做成标本。
    正在胤禛要靠近卖花摊位时,忽然听身后传来不能更熟悉的声音。
    贾武道长,下午好啊。
    武拂衣从书铺出来,远远瞧见了扮成道士的胤禛,他似乎是要去一个卖花摊位?
    不是吧,以前在没看出来胤禛那么喜欢花,他喜欢的不是狗吗?现在是有了新的心仪对象了?
    第一百零一章
    胤禛正欲另买三种桃花, 岂料巧遇了武拂衣。
    选择题说来就来。是继续买花,直接承认渴望长长久久的好彩头?还是立即转移话题,假装自己就是单纯路过?
    这一刻很想索性不装了。
    奈何, 「戒急用忍」四个字深入骨髓。
    胤禛若无其事地将视线从花摊移开,表现得不能更自然, 仿佛就没想要买花。
    我随便走走,你呢?来买什么?
    武拂衣眨眨眼,难道她搞错了?胤禛刚刚没有瞄准花摊?算了,这人是爱花还是爱狗,不影响行程安排就好。
    我去书铺看看。你知道的,有人想买破案相关一切书籍。
    有人,说的就是温宪了。
    截止康熙四十六年的正月,仍旧未向康熙写信表明他的五公主兴趣爱好变了。
    爆料讲究时机。
    像是胤禟被冠上『珍珠王』称号,因为他经营的产业利润颇丰厚,容易招致有心人的攻讦,所以必须以最快速度向康熙澄清。
    温宪不同,她已经尽过公主的责任,嫁给去佟家完成政治联姻。死里逃生之后,不该再被安排嫁一个不喜欢的人。
    一来, 公主不插手政务;二来,也没经营动则万两白银的生意。
    哪怕现在变得对破案感兴趣是有点出格, 但这又不是对犯罪感兴趣。说到底也能与匡扶正义对标,人品绝对没问题。
    只不过, 康熙的心脏要收到亿点点小挑战罢了。
    武拂衣采取循序渐进政策。
    让康熙先被老九惊一惊, 习惯着习惯着,他也就能接受五公主的改变了。
    胤禛听到书铺,便知老鬼是为温宪而来。
    对于妹妹的新爱好, 他没什么好说的。唯有澄清一点,他真没有暗中推波助澜。
    总之,他尽力了,以武氏的身份冲在最前方。
    哪怕客观上三个假道士一起接任务做法事,他在过程中或多或少是影响了温宪的行事作风,但这也避无可避。
    补全桃花品种计划只能暂且作罢,返回住处又冒出来新的待办事宜。
    考察团在广东府会停留至二月初,是为等待康熙的回信。
    如果获得批准可以去参观福建水师的战船,那就顺手能做一件事。与蓝理聊聊天,提醒他作为抄家提督可能会遇上的困境。
    胤禛需将这份预案给做出来,而遗憾于没有办法亲临现场。
    战船之地,闲人莫入。
    届时,雍郡王必须以真实身份示人,也不可能带着道士入内。
    这种事治军严格的蓝理也不会赞成。虽然蓝理是陆路提督,不直接管理水师,但传言会流入他的耳朵中。
    胤禛必须维持住四阿哥对外的形象,冷静严肃、理智公正,绝对不能崩坏。
    至于武拂衣能否与蓝理谈到一块去?
    也许能从破肚将军的绰号由来作为切入点。
    雍郡王支持搞解剖学研究,都是给身体来一刀,总能找到共同语言。
    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分寸。
    蓝理毕竟是一方武官,皇子不易与过密交往,君之子交淡如水即可。
    胤禛之所以想提醒蓝理抄家的注意事项,是他在听了胤禟的抄家一时爽推论后,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蓝理为民办事,希望此人不会陨落在官场倾轧中。但提点能否起到作用并不好说,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胤禛贯彻了这八个字,而二月初收到了康熙给老四的回复。
    信里,康熙批准了老四考察水师战船,表示已经给福建方面发了诏令。
    让老四看了战船就不要再外多逗留。走海路北上天津,争取在六月前回到京城。
    乐不思蜀要不得。
    康熙着重强调,老四在外逛了两年多,阿玛喊你回来看家了。让雍郡王监国,皇上要带着其他孩子去塞外避暑玩耍。
    胤禛见此书信,稍稍有些遗憾,第一次考察任务需到此为止了。康熙给安排了归程时限,就不能再找借口推迟。
    可惜了,自己尚有一件在南方夏季才能达成的心愿,今年是无望达成。
    武拂衣倒是想得开。守时归京,保持优秀信用,是为了下一次走得更远。
    她没有错漏胤禛读信后一闪而逝的失落,大概猜到这人是有哪个未完成的心愿。
    此事,暂时按下不表。
    家书中,康熙提了一句不着急让胤禟一起回京城。
    既然他人在广东府,就去粤海关查一查账目。等两天,正式的圣旨就会下发。
    全信没有提到「珍珠王」三个字。
    康熙不曾直接对老九在南边被称王发表看法,但从让胤禟去查内务府出身的粤海关监督,足以窥见他的态度。
    武拂衣敏锐察觉其中有事发生,否则怎么就对粤海关的报税搞突击检查。
    胤禛推测京中必有变数。
    去年内务府主事人换成了老八,凌普被撤职却无更多处罚。
    以老八的处事态度,定是对凌普轻拿轻放。哪怕凌普是太子的人,但也能交好多一条路。
    凌普在任三年,现任粤海关监督正是同一时段被委派到广东府,两者之间有私下交易也未尝可知。
    康熙没有在明面上对凌普一查到底,却不愿放任粤海关监督与凌普同流合污,也就有了让胤禟查账。
    实情恰如这番推测。
    正月十六,康熙在新年后第一天上朝,刑部尚书阿山上书弹劾起九贝子。
    声称九贝子纵容手下在广州嚣张行事,搞出了珍珠王这般的称号。与民争利,利用皇子的身份垄断了珍珠粉出口生意,严重干扰了民间商贸。
    康熙听到珍珠王,立刻联想起梦中自己蚌壳精王的形象,对于让唤醒他记忆的阿山心有不满。
    做皇帝却不能感情用事,但不妨将其视作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次阿山的上奏弹劾坐实了一件事,这位刑部尚书是替太子办事。
    早几年,索额图因人参走私案在江宁被入狱,当时负责调查的是陈鹏年。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