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免费阅读(102)
好些年了,太子行动不自由。平时住在皇宫内,而出宫也有很多双眼睛盯着。
有了替身就不一样。替身不必做太多,只要在酒楼里喝喝茶就行,就能给太子争取一两个时辰的暗中活动时间。
既然如此,那就来个抓贼拿脏。
康熙分析了可能遭遇伏击地点。他的正月出游路线并非完全固定,但在大致走向上不会变。
即便不曾把体安排提前告之近侍,但某些人有心要传递消息,能在半途通风报信。
只需有备无患在多处提前放置炸药,皇上来时进行引爆就行。
可以对比两份路线。
老四前往干净寺,因为对苏州知府吴存礼的礼佛行为有了猜疑。
江南地界上有问题的寺庙不只一座,吴存礼去过的其他寺庙也是可疑。
康熙画出了通向可疑寺庙的线路,其中有四处与他原计划的景点规划有交集。
如果可疑寺庙是炸药制作与储存地点,与景点重合的路线就都有可能是伏击点。
却没必要以身试险踏上危险地带,被搞一波同归于尽就不好了。
在此之前就能拿下胤礽。
昨天,灰衣人出现在竹马灯表演现场,更是认认真真观看演出,此事十之八九未获得批准。
江南形势外宽内紧。某些事到了迫在眉睫、一触即发的地步。因此,替身绝无可能被批准去看表演,万一暴露了就是功亏一篑。
由此推测,胤礽离开曹家后,势必要去找灰衣人亲自训话,训话之后就是互换身份做事。
要抓的就是这个现行。
擒贼先擒王。与此同时,再以雷霆之势将那些不法寺院尽数封查。
眼下,比的就是出其不意与谁更先下手为强。
康熙想着该由谁领队?
如今的九门提督是托合齐,负责南巡队伍的整体安全来了江南。托合齐是十二阿哥胤祹的舅舅,出生万琉哈家,他也曾是朝中密探之一。
「曾」,这个字是康熙下的定义,表示目前其立场值得怀疑了。
针对非法人口拐卖案的调查中,托合齐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没有上报范溥充作御前人员搞强买强卖。
此人做九门提督有五年了,若不是有意为太子遮掩一二,怎么可能查不到有谁在招摇过市。
之前,一直不动托合齐是迷惑视线策略。
如今,更能借着他放出出行线路假消息麻痹胤礽。
用不了托合齐,自有其他人能够补上。
决意出发之前,却又特意绕道去瞅了一眼老四。
康熙没有忘记隆科多事件。
当时让老四暂管驻军权,命其雷厉风行镇守木兰围场。那次任务老四完成得很出色,镇守住了一众蒙古王公。
既有领兵的本事,不知老四是否对此次捉拿太子罪行感兴趣呢?
武拂衣瞧见康熙,便知他是前来试探的。
昨夜,胤禛就思考了,由谁将太子抓个人赃俱获?
不论是谁,反正老四不能冲在前方。
四阿哥作为太子的弟弟,又作为康熙的儿子,是脑子有坑才会冲在一线去喊打喊杀。
第一时间说出怀疑太子谋反的推测,已经走到界限边缘,在往前一步就要引起康熙不满与疑心。
木兰围场与江南的情况大不相同。
尽管要抓捕的都是威胁康熙帝位的人,但从前是隆科多与蒙古王公,现在是太子。
康熙宠爱太子二三十年,就算是当做全部为了狗,这条狗也容不得别人杀。
胤禛觉得可以感同身受。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万一百福得了疯病把人咬了,这狗是要不得必须杀掉,但他也不愿意别人宰杀,而要亲自动手。
这个比喻不能对武拂衣之外的人说。免得被扣帽子,真把太子当做恶犬了。
且不论比喻用得好不好,反正老四必将面临考验,谁让武拂衣在木兰围场正常发挥了。
当下,康熙就问了,在做什么呢?
武拂衣有备而来,把李氏互译字典初稿给带下江南了。
前阵子一直忙公务,忙到审稿的时间也没了。
昨夜,终于得到康熙命令叫老四静一静,当然是要谨遵圣旨,安安分分呆在屋子里。
儿臣在详细检查互译的文稿。
这就说了七分真话,说李氏的慈母之心,但不说她是实在无聊才学习。
说李氏从最初支持弘昐的洋文学习开始接触英吉利文,而今小有成绩,但不说这最开始是雍郡王布置的作业。
如今,雍郡王愿树立李氏这般典范,将其辛苦编写的初阶字典出版,也更便于理学院众人学习。
康熙听着老四絮絮叨叨闲话家常,还被塞了部分批阅过的文稿,终是确定这个儿子没有生出别的心思特指没有对太子赶尽杀绝之心。
他抹去了心底残存的那份不安。
时至如今,哪怕胤礽不忠不孝,废太子成为定局面,但也不希望其他儿子将胤礽往死里逼迫。
有的先例,绝对不能开。
一个人能对兄长下死手,底线一破,指不定下次就能挥刀向父亲。
康熙很满意老四的进退有度,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出版字典的想法不错。你前些日子也不得空,如今就闲在曹家安心审稿,歇上几天。朕去外头转转,明日便回。
最后这句像是随口一提,但又别具深意。
皇上已经得知有可能存在针对他的暗杀,这会出门也就是去抓凶犯的。他语气轻松寻常,说明日就回来,那表明有万全把握能抓到人。
武拂衣恭送康熙离开,明白其中深意也不多问,就祝福一路顺风。
乍看,这是平平无奇的一次送别。
又有几人能知道,这是目睹了清朝第一位公开册立的皇太子被废序曲。
你在担心?
武拂衣送走康熙,返回暖阁看到胤禛双目放空,眉宇间带着愁绪。
没有。
胤禛矢口否认,他有什么好发愁的,该做的与能做的都已经尽力。
想必康熙自有分寸,在被提醒过后,要用什么人与要防备什么人是可以分得清楚。
不能感情用事。
哪怕真的关心父亲会遇上什么意外,想要陪同前去,这件事却也做不得,因为皇上的疑心病一定为此发作。
说来可悲。
与康熙相处,其实不能仅仅以单纯的亲情作为出发点。
胤禛想得明白,他不可能以武氏的身份陪同出行,去的必是老鬼。
且不说能不能去成功,就说老四敢如此提议,轻则被罚禁足,重则被罚夺爵也有可能。
就把话放在这里了。
明天过后,但凡有哪个皇子敢说将胤礽以谋逆罪处死,那是必遭康熙严厉惩罚。
往好了想,或许康熙还在不切实际地期待儿子们全部能兄友弟恭。
武拂衣猜得到胤禛因何心情复杂,她却不可能有这种五味杂陈。说到底,康熙并非她的父亲,论感情真没太多,而更像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顶头上司。
这就劝慰:尽人事,我们已经做到了。至于天命如何,我认为可以乐观点。你仔细回忆就会发现其实老四不跟着去才好。
胤禛挑眉,这又怎么说?
武拂衣解释说明,毕竟一般人没老四的运气,出个海就遭遇海上风暴与火山爆发。随便选个寺庙入住,就被人给熏了迷药。
现在,皇上去抓太子犯事的现场。我们不去,康熙就顺顺利利就把人给逮住。假设我们去了,这难度系数蹭蹭蹭飙升,说不定
后面的场景,请自行脑补。
武拂衣眨眨眼,你能懂吧?
胤禛脸色一僵,他该懂什么?
该懂不愧是老鬼,这番安慰人的措辞也是与众不同!
第一百零九章
正月初, 日暮四合。
扬州城,东关街的一间宅子,刚刚结束了一场训斥。
胤礽上午收到消息,昨天艾影自说自话地偷溜了出去。
这人的脑子简直就是被驴踢了!
眼下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 刺杀行动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艾影自作主出门, 而一群皇子与随驾南巡的朝臣都在江南自由活动。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撞见了他, 都会怀疑世上怎么有与太子长相非常相似的人。
你给孤老实交代, 昨天有没有人与你搭话?或是有人多看了你几眼,认为你的长相很眼熟?
胤礽手持鞭子, 真是恨不得将眼前的替身给抽个半死,但再多的怒火也要暂时压制, 只因近期用得到艾影。
爆炸暗杀计划,迫不及待必须进行。
太子需要争取自由活动的时间布置周全,更要不在场证明伪证他与皇帝被害无关。
艾影是好不容易找到的年龄相貌相似之人,哪怕他的身高略矮,但能使用增高鞋垫。
这人也很好使唤, 没脑子到好吃好喝供应着就帮忙做事。不会去多想为什么皇太子需要一个替身,而此事皇上又是否知情。
艾影被骂到怂肩缩颈, 惊恐地退后, 生怕今天会被鞭子抽得皮开肉绽。
又是一个劲地摇头, 没有,昨天小的没有撞见谁,没有人和小的搭话。太子爷,小的错了,再也不敢了。只是想大过年的出现看一眼演出,真不是故意偷溜出门。
四年前开始为太子做事,吃穿住行无一不好, 但是失去了自由。
艾影被严格限制了出门时间,在外说的每一句话也是经过反复训练,走路、坐姿、眼神等等也要遵守规矩。
这样的日子过久了,难免想要片刻自在。大过年的,没能忍住就偷偷跑出去喘一口气。
当下,艾影不敢争辩,一五一十把昨天去过的地方都交代了出来,其中就有竹马灯演出。
太子近侍听到竹马灯,立刻想起了昨天听说的胤祄行踪。
太子爷,奴才与十八阿哥侍卫闲聊时听说的,昨天下午十八阿哥也去看了这场演出。
胤礽倏然一惊,质问艾影。演出现场,有一个七岁男孩在看你吗?!
真没有。
艾影想说春节街头表演成观众都是孩子,那是家家户户齐出动看演出。
那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留意到有哪个男孩注意自己,也确实没谁找他说话。
是吗?
胤礽心中存疑,想到早上康熙临时改变行程说是因为胤祄撞伤了腿。
其中是否有诈?
胤祄是不是说了点什么,比如他看到了艾影的存在,而引起康熙的警惕心继而开始调查。
这一猜测让紧迫感越发重了。
刺杀势在必行,而对可能破坏行动的人,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绝不能让胤祄把撞见与太子相似者的事情说出去,免得引起旁人展开联想。
胤礽吩咐了近侍马上返回江宁府,打听胤祄在竹马灯演出时有无异常情况。
随时准备着让十八阿哥再也无法开口向外说明实情,而只有死人才能不耽误事。
一条针对弟弟的谋杀命令,吩咐起来眼睛也不眨。
今时今日已经决定弑父夺位,怎么可能在意加一笔毒杀从没亲近过的弟弟。
皇位之争,残酷无情。
胤礽已经不在乎手上再多几条人命。一将功成万骨枯,都是康熙逼迫他的,逼他走上这一趟一条不归路。康熙先绝情下狠手计划废太子,那作为儿子也没必要在乎父亲的死活。
一切都是康熙的错,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自己从懂事起就被灌输了太子尊贵至极的理念,除了皇帝之外无人能比。
曾经,康熙亲口说的将来天下必将交于太子,但那些话一句接一句都变成了谎言。
皇上提拔起胤禔,更是提拔起明珠一党,与太子斗、与索额图斗争。
后来废了明珠、赐死索额图,说是为了太子好,让他接触贤良,但根本不愿意给出实权。
胤礽回想过去十多年,在毓庆宫呆的时间越长,越觉得逼仄到喘不过气。
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康熙管辖着,就连太子妃及整个石家也是终于康熙而非太子。
兄弟们一个比一个出挑。
先有胤禔,后有胤禩争权夺利。老四倒是不争,但总能坏他的事。
如此境况一年比一年更严峻,作为太子能怎么办?
既然做了十多年的太子,凭什么要他退一步。
皇位权柄,泼天富贵,这些绝无可能舍弃。康熙不肯给,他也不择手段去争。
知法犯法进行非法人口买卖又如何,这一招管用就好。
岂止是好用,更是一举数得。暗中壮大了可用势力,而且暴利无穷。
胤礽毫不后悔,皇位才是真的,其他都必须让位。
当即安排艾影作为替身的近期行程。他则穿上不起眼的灰色便服,准备瞒天过海,去几个伏击点做最后一遍核实布置。
一前一后,艾影换上太子惯用服饰从正门离开,而胤礽从后门悄悄溜了出去。
江南多水道,走水路去下一个地点。
速度必须快。根据九门提督托合齐的消息,康熙明天一早前往扬州,留给确定炸药布置妥当的时间不多了。
胤礽步并做两步,快速走出小巷。
准备进入主路赶往河岸码头,刚一拐弯却猛地停住了脚步。
路口被堵住了。
眼前赫然是一群带刀侍卫,正是严阵以待地守在原地。带队的并不认识,看起来不像是江苏守军。
太子,请与奴才走一趟。
蓝廷珍前段时间接到圣旨密令,暂时调离温州而前往江苏进行保密任务。
今日之前尚且不知具体任务,万万没想过会来围捕胤礽及其一众谋反党羽。
直到此刻,亲眼所见太子身穿便服从后门离开。
再听一声传讯炮在几条街外响起,是对皇上的算无遗策心服口服,在此处真的上演了太子金蝉脱壳计。
胤礽脸色瞬间惨白,下意识转头想跑,但背后的巷子里也冒出了一群侍卫。
这下确定自己包围了,而出动这般军队拦截太子,康熙应该是什么都知道了。
滚开!
胤礽色厉内荏叫着,企图蒙混过关。
汗阿玛吩咐的要事,孤必须立刻去办。要事耽搁了,你们谁担待不起。
说着,胤礽就试图冲出去。想他以太子之身,从前谁敢真刀真枪地拦截。
今非昔比,拦路侍卫没有一个退后。
反倒是胤礽不由自主地退后了半步,他看到一个身影出现在了重重包围之后是康熙。
胤礽以为会迎来一场怒不可遏的咒骂,或是骂他禽兽不如,或是痛斥他的狼子野心,但这些事都没有发生。
你能有什么要事待办?
康熙神色漠然,语气颇为冷静。
朕怎么不知道自己想尝一尝被炸飞的滋味。假传圣旨,胤礽,你做得很熟练,今天朕终于亲眼见识到了。
然后呢?
没有下文了。
康熙没有责骂,也没有训斥。
抬手让侍卫们迅速擒拿太子,只要留一条命,而不必在意是否伤到他。
胤礽被逮了正着,明白狡辩无用。
但没料到康熙竟然没有勃然狂怒,这种冷静的状态根本不似抓住了儿子要谋反弑父。
有种冷静,是哀莫大于心死。
愤怒、怨恨、伤心
如果对一个人仍能调动这些情绪,或多或少还残存了父子亲情,仍然保留了曾经的美好。
在拦截胤礽的一刻钟之前,埋伏的侍卫先拦住了折返江宁府的太子近侍。
此人突然被抓惊惧不已,当场就被诈出了急匆匆赶回曹家的目的。奉太子之命将十八阿哥灭口,因为胤祄可能看到了太子的替身艾影。
还是那句话,推测到某件事可能发生,与证实它确实进行的感觉截然不同。
尽管是康熙先提问诈一诈太子近侍,但当亲耳所闻胤礽下令弑弟时,又是给被敲了当头一棒,却也没必要说胤礽连七岁孩子也不放过了。
恋耽美
有了替身就不一样。替身不必做太多,只要在酒楼里喝喝茶就行,就能给太子争取一两个时辰的暗中活动时间。
既然如此,那就来个抓贼拿脏。
康熙分析了可能遭遇伏击地点。他的正月出游路线并非完全固定,但在大致走向上不会变。
即便不曾把体安排提前告之近侍,但某些人有心要传递消息,能在半途通风报信。
只需有备无患在多处提前放置炸药,皇上来时进行引爆就行。
可以对比两份路线。
老四前往干净寺,因为对苏州知府吴存礼的礼佛行为有了猜疑。
江南地界上有问题的寺庙不只一座,吴存礼去过的其他寺庙也是可疑。
康熙画出了通向可疑寺庙的线路,其中有四处与他原计划的景点规划有交集。
如果可疑寺庙是炸药制作与储存地点,与景点重合的路线就都有可能是伏击点。
却没必要以身试险踏上危险地带,被搞一波同归于尽就不好了。
在此之前就能拿下胤礽。
昨天,灰衣人出现在竹马灯表演现场,更是认认真真观看演出,此事十之八九未获得批准。
江南形势外宽内紧。某些事到了迫在眉睫、一触即发的地步。因此,替身绝无可能被批准去看表演,万一暴露了就是功亏一篑。
由此推测,胤礽离开曹家后,势必要去找灰衣人亲自训话,训话之后就是互换身份做事。
要抓的就是这个现行。
擒贼先擒王。与此同时,再以雷霆之势将那些不法寺院尽数封查。
眼下,比的就是出其不意与谁更先下手为强。
康熙想着该由谁领队?
如今的九门提督是托合齐,负责南巡队伍的整体安全来了江南。托合齐是十二阿哥胤祹的舅舅,出生万琉哈家,他也曾是朝中密探之一。
「曾」,这个字是康熙下的定义,表示目前其立场值得怀疑了。
针对非法人口拐卖案的调查中,托合齐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没有上报范溥充作御前人员搞强买强卖。
此人做九门提督有五年了,若不是有意为太子遮掩一二,怎么可能查不到有谁在招摇过市。
之前,一直不动托合齐是迷惑视线策略。
如今,更能借着他放出出行线路假消息麻痹胤礽。
用不了托合齐,自有其他人能够补上。
决意出发之前,却又特意绕道去瞅了一眼老四。
康熙没有忘记隆科多事件。
当时让老四暂管驻军权,命其雷厉风行镇守木兰围场。那次任务老四完成得很出色,镇守住了一众蒙古王公。
既有领兵的本事,不知老四是否对此次捉拿太子罪行感兴趣呢?
武拂衣瞧见康熙,便知他是前来试探的。
昨夜,胤禛就思考了,由谁将太子抓个人赃俱获?
不论是谁,反正老四不能冲在前方。
四阿哥作为太子的弟弟,又作为康熙的儿子,是脑子有坑才会冲在一线去喊打喊杀。
第一时间说出怀疑太子谋反的推测,已经走到界限边缘,在往前一步就要引起康熙不满与疑心。
木兰围场与江南的情况大不相同。
尽管要抓捕的都是威胁康熙帝位的人,但从前是隆科多与蒙古王公,现在是太子。
康熙宠爱太子二三十年,就算是当做全部为了狗,这条狗也容不得别人杀。
胤禛觉得可以感同身受。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万一百福得了疯病把人咬了,这狗是要不得必须杀掉,但他也不愿意别人宰杀,而要亲自动手。
这个比喻不能对武拂衣之外的人说。免得被扣帽子,真把太子当做恶犬了。
且不论比喻用得好不好,反正老四必将面临考验,谁让武拂衣在木兰围场正常发挥了。
当下,康熙就问了,在做什么呢?
武拂衣有备而来,把李氏互译字典初稿给带下江南了。
前阵子一直忙公务,忙到审稿的时间也没了。
昨夜,终于得到康熙命令叫老四静一静,当然是要谨遵圣旨,安安分分呆在屋子里。
儿臣在详细检查互译的文稿。
这就说了七分真话,说李氏的慈母之心,但不说她是实在无聊才学习。
说李氏从最初支持弘昐的洋文学习开始接触英吉利文,而今小有成绩,但不说这最开始是雍郡王布置的作业。
如今,雍郡王愿树立李氏这般典范,将其辛苦编写的初阶字典出版,也更便于理学院众人学习。
康熙听着老四絮絮叨叨闲话家常,还被塞了部分批阅过的文稿,终是确定这个儿子没有生出别的心思特指没有对太子赶尽杀绝之心。
他抹去了心底残存的那份不安。
时至如今,哪怕胤礽不忠不孝,废太子成为定局面,但也不希望其他儿子将胤礽往死里逼迫。
有的先例,绝对不能开。
一个人能对兄长下死手,底线一破,指不定下次就能挥刀向父亲。
康熙很满意老四的进退有度,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出版字典的想法不错。你前些日子也不得空,如今就闲在曹家安心审稿,歇上几天。朕去外头转转,明日便回。
最后这句像是随口一提,但又别具深意。
皇上已经得知有可能存在针对他的暗杀,这会出门也就是去抓凶犯的。他语气轻松寻常,说明日就回来,那表明有万全把握能抓到人。
武拂衣恭送康熙离开,明白其中深意也不多问,就祝福一路顺风。
乍看,这是平平无奇的一次送别。
又有几人能知道,这是目睹了清朝第一位公开册立的皇太子被废序曲。
你在担心?
武拂衣送走康熙,返回暖阁看到胤禛双目放空,眉宇间带着愁绪。
没有。
胤禛矢口否认,他有什么好发愁的,该做的与能做的都已经尽力。
想必康熙自有分寸,在被提醒过后,要用什么人与要防备什么人是可以分得清楚。
不能感情用事。
哪怕真的关心父亲会遇上什么意外,想要陪同前去,这件事却也做不得,因为皇上的疑心病一定为此发作。
说来可悲。
与康熙相处,其实不能仅仅以单纯的亲情作为出发点。
胤禛想得明白,他不可能以武氏的身份陪同出行,去的必是老鬼。
且不说能不能去成功,就说老四敢如此提议,轻则被罚禁足,重则被罚夺爵也有可能。
就把话放在这里了。
明天过后,但凡有哪个皇子敢说将胤礽以谋逆罪处死,那是必遭康熙严厉惩罚。
往好了想,或许康熙还在不切实际地期待儿子们全部能兄友弟恭。
武拂衣猜得到胤禛因何心情复杂,她却不可能有这种五味杂陈。说到底,康熙并非她的父亲,论感情真没太多,而更像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顶头上司。
这就劝慰:尽人事,我们已经做到了。至于天命如何,我认为可以乐观点。你仔细回忆就会发现其实老四不跟着去才好。
胤禛挑眉,这又怎么说?
武拂衣解释说明,毕竟一般人没老四的运气,出个海就遭遇海上风暴与火山爆发。随便选个寺庙入住,就被人给熏了迷药。
现在,皇上去抓太子犯事的现场。我们不去,康熙就顺顺利利就把人给逮住。假设我们去了,这难度系数蹭蹭蹭飙升,说不定
后面的场景,请自行脑补。
武拂衣眨眨眼,你能懂吧?
胤禛脸色一僵,他该懂什么?
该懂不愧是老鬼,这番安慰人的措辞也是与众不同!
第一百零九章
正月初, 日暮四合。
扬州城,东关街的一间宅子,刚刚结束了一场训斥。
胤礽上午收到消息,昨天艾影自说自话地偷溜了出去。
这人的脑子简直就是被驴踢了!
眼下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 刺杀行动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艾影自作主出门, 而一群皇子与随驾南巡的朝臣都在江南自由活动。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撞见了他, 都会怀疑世上怎么有与太子长相非常相似的人。
你给孤老实交代, 昨天有没有人与你搭话?或是有人多看了你几眼,认为你的长相很眼熟?
胤礽手持鞭子, 真是恨不得将眼前的替身给抽个半死,但再多的怒火也要暂时压制, 只因近期用得到艾影。
爆炸暗杀计划,迫不及待必须进行。
太子需要争取自由活动的时间布置周全,更要不在场证明伪证他与皇帝被害无关。
艾影是好不容易找到的年龄相貌相似之人,哪怕他的身高略矮,但能使用增高鞋垫。
这人也很好使唤, 没脑子到好吃好喝供应着就帮忙做事。不会去多想为什么皇太子需要一个替身,而此事皇上又是否知情。
艾影被骂到怂肩缩颈, 惊恐地退后, 生怕今天会被鞭子抽得皮开肉绽。
又是一个劲地摇头, 没有,昨天小的没有撞见谁,没有人和小的搭话。太子爷,小的错了,再也不敢了。只是想大过年的出现看一眼演出,真不是故意偷溜出门。
四年前开始为太子做事,吃穿住行无一不好, 但是失去了自由。
艾影被严格限制了出门时间,在外说的每一句话也是经过反复训练,走路、坐姿、眼神等等也要遵守规矩。
这样的日子过久了,难免想要片刻自在。大过年的,没能忍住就偷偷跑出去喘一口气。
当下,艾影不敢争辩,一五一十把昨天去过的地方都交代了出来,其中就有竹马灯演出。
太子近侍听到竹马灯,立刻想起了昨天听说的胤祄行踪。
太子爷,奴才与十八阿哥侍卫闲聊时听说的,昨天下午十八阿哥也去看了这场演出。
胤礽倏然一惊,质问艾影。演出现场,有一个七岁男孩在看你吗?!
真没有。
艾影想说春节街头表演成观众都是孩子,那是家家户户齐出动看演出。
那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留意到有哪个男孩注意自己,也确实没谁找他说话。
是吗?
胤礽心中存疑,想到早上康熙临时改变行程说是因为胤祄撞伤了腿。
其中是否有诈?
胤祄是不是说了点什么,比如他看到了艾影的存在,而引起康熙的警惕心继而开始调查。
这一猜测让紧迫感越发重了。
刺杀势在必行,而对可能破坏行动的人,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绝不能让胤祄把撞见与太子相似者的事情说出去,免得引起旁人展开联想。
胤礽吩咐了近侍马上返回江宁府,打听胤祄在竹马灯演出时有无异常情况。
随时准备着让十八阿哥再也无法开口向外说明实情,而只有死人才能不耽误事。
一条针对弟弟的谋杀命令,吩咐起来眼睛也不眨。
今时今日已经决定弑父夺位,怎么可能在意加一笔毒杀从没亲近过的弟弟。
皇位之争,残酷无情。
胤礽已经不在乎手上再多几条人命。一将功成万骨枯,都是康熙逼迫他的,逼他走上这一趟一条不归路。康熙先绝情下狠手计划废太子,那作为儿子也没必要在乎父亲的死活。
一切都是康熙的错,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自己从懂事起就被灌输了太子尊贵至极的理念,除了皇帝之外无人能比。
曾经,康熙亲口说的将来天下必将交于太子,但那些话一句接一句都变成了谎言。
皇上提拔起胤禔,更是提拔起明珠一党,与太子斗、与索额图斗争。
后来废了明珠、赐死索额图,说是为了太子好,让他接触贤良,但根本不愿意给出实权。
胤礽回想过去十多年,在毓庆宫呆的时间越长,越觉得逼仄到喘不过气。
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康熙管辖着,就连太子妃及整个石家也是终于康熙而非太子。
兄弟们一个比一个出挑。
先有胤禔,后有胤禩争权夺利。老四倒是不争,但总能坏他的事。
如此境况一年比一年更严峻,作为太子能怎么办?
既然做了十多年的太子,凭什么要他退一步。
皇位权柄,泼天富贵,这些绝无可能舍弃。康熙不肯给,他也不择手段去争。
知法犯法进行非法人口买卖又如何,这一招管用就好。
岂止是好用,更是一举数得。暗中壮大了可用势力,而且暴利无穷。
胤礽毫不后悔,皇位才是真的,其他都必须让位。
当即安排艾影作为替身的近期行程。他则穿上不起眼的灰色便服,准备瞒天过海,去几个伏击点做最后一遍核实布置。
一前一后,艾影换上太子惯用服饰从正门离开,而胤礽从后门悄悄溜了出去。
江南多水道,走水路去下一个地点。
速度必须快。根据九门提督托合齐的消息,康熙明天一早前往扬州,留给确定炸药布置妥当的时间不多了。
胤礽步并做两步,快速走出小巷。
准备进入主路赶往河岸码头,刚一拐弯却猛地停住了脚步。
路口被堵住了。
眼前赫然是一群带刀侍卫,正是严阵以待地守在原地。带队的并不认识,看起来不像是江苏守军。
太子,请与奴才走一趟。
蓝廷珍前段时间接到圣旨密令,暂时调离温州而前往江苏进行保密任务。
今日之前尚且不知具体任务,万万没想过会来围捕胤礽及其一众谋反党羽。
直到此刻,亲眼所见太子身穿便服从后门离开。
再听一声传讯炮在几条街外响起,是对皇上的算无遗策心服口服,在此处真的上演了太子金蝉脱壳计。
胤礽脸色瞬间惨白,下意识转头想跑,但背后的巷子里也冒出了一群侍卫。
这下确定自己包围了,而出动这般军队拦截太子,康熙应该是什么都知道了。
滚开!
胤礽色厉内荏叫着,企图蒙混过关。
汗阿玛吩咐的要事,孤必须立刻去办。要事耽搁了,你们谁担待不起。
说着,胤礽就试图冲出去。想他以太子之身,从前谁敢真刀真枪地拦截。
今非昔比,拦路侍卫没有一个退后。
反倒是胤礽不由自主地退后了半步,他看到一个身影出现在了重重包围之后是康熙。
胤礽以为会迎来一场怒不可遏的咒骂,或是骂他禽兽不如,或是痛斥他的狼子野心,但这些事都没有发生。
你能有什么要事待办?
康熙神色漠然,语气颇为冷静。
朕怎么不知道自己想尝一尝被炸飞的滋味。假传圣旨,胤礽,你做得很熟练,今天朕终于亲眼见识到了。
然后呢?
没有下文了。
康熙没有责骂,也没有训斥。
抬手让侍卫们迅速擒拿太子,只要留一条命,而不必在意是否伤到他。
胤礽被逮了正着,明白狡辩无用。
但没料到康熙竟然没有勃然狂怒,这种冷静的状态根本不似抓住了儿子要谋反弑父。
有种冷静,是哀莫大于心死。
愤怒、怨恨、伤心
如果对一个人仍能调动这些情绪,或多或少还残存了父子亲情,仍然保留了曾经的美好。
在拦截胤礽的一刻钟之前,埋伏的侍卫先拦住了折返江宁府的太子近侍。
此人突然被抓惊惧不已,当场就被诈出了急匆匆赶回曹家的目的。奉太子之命将十八阿哥灭口,因为胤祄可能看到了太子的替身艾影。
还是那句话,推测到某件事可能发生,与证实它确实进行的感觉截然不同。
尽管是康熙先提问诈一诈太子近侍,但当亲耳所闻胤礽下令弑弟时,又是给被敲了当头一棒,却也没必要说胤礽连七岁孩子也不放过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