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免费阅读(120)
胤禔反咬一口,老三,你问有无收获,是对仙药有点子想法了?为兄劝你别搞迷信。
这次,我是派人去查此番流言有无阴谋,压根不是找药。手下们已经确定所谓龟兹国遗址的仙草是子虚乌有,但好在没有掩藏阴谋。
这下轮到胤祉脸色一僵。
老大也会急中生智反驳了,这也是进化了。
康熙瞧着宴席上的唇枪舌剑,恨不得抄起盘子里猪肘子给老大、老三都来个当头一棒。他就是让儿子们都吃太饱了,一个个除夕也不让人清静。
老大能耐能迅速反驳了,却是满口瞎话。
口口声声说手下确定龟兹仙药背后没阴谋,那么大一个阴谋怎么就被老四给撞破了?
老三对兄弟的动态倒是盯梢盯得紧。
康熙却敢用做了胤祉三十六年父亲的直觉去推断,老三不可能真的身正不怕影子斜,他怕不是把盯人的精力都盯错了地方。
胤祉浑然不觉自己会出什么大纰漏发。
每天编编书,他能出什么事?难道还能是老四在外查出他与那个官员有不法之事?
且不说四年半压根就没听说老四查到什么大案,自己本来也不敢似废太子有胆子搞非法人口买卖,最多也就是找人要一二件孝敬礼物。
这事大家都做,掌握好分寸就行了。
**
**
正月初三,直隶省衙门。
今天本该封印休年假,但年前腊月初的突发事件,让巡抚赵弘燮不得不加班。
事情起源于一个叫做孟光祖的男人。
此人自称是诚亲王门下,为胤祉在外办事。腊月登门拜会,让直隶巡抚赵弘燮预备接待他。
翻译一下,这就是要钱。
想与三皇子交好吗?给孝敬银子就行。
皇阿哥在外谋钱不稀奇,一般是凭着天然的身份优势经营产业。
直接派门客去索要贵重礼物,倒也不好说罕见。要钱的话不会讲得太直白,宗亲权贵也有这样做的。
给钱不代表投诚,有时就是避免麻烦怕被穿小鞋。
孟光祖自信满满登门,话里话外就是现在投靠诚亲王好处大大的。
细数几位皇子,胤祉继位的可能性很高,现在给银子就是示好以后的皇帝。
赵弘燮听后面上不显露,可打心底不想出这笔钱,他并不看好诚亲王。
不管怎么说先找理由把孟光祖给留下来。
说腊月要过春节了,外头风大雪大不如让他招待一番,请这位诚亲王心腹过个舒坦享受的春节。
暗中开始调查孟光祖接触过哪些人?
所谓法不责众。不知道牵连面如何,再判断告之皇上知晓?
然后就等到隔壁山西省的朋友寄来密信,说孟光祖也去山西府索要过孝敬银子了。
更多情况还要等一等,通信速度没那么快。
反正春节假期也不办公,等到年后其他友人来信再做决定也行。
万万没想到,居然先把微服私访的雍亲王给等来了。
随即给他当头一道雷。
孟光祖此人疑似冒充诚亲王门人行骗,诈骗省份目前已知涉及了四川、陕西、山西,依照这个路线是该来到直隶。
武拂衣也想说一句老梗:how old are you?
怎么老是胤禛又碰上蹊跷事。
尽管舍不得在外考察的日子,但考虑到春节陪父母过年是老四要尽的孝道,本来是计划在正月前归家。计划赶不上变化,她与胤禛没能在春节前回京。
进入陕西,胤禛联络当地探子查问近些年的朝局情况。
这就听闻了老三把爪子伸到陕西,派出了一个叫孟光祖的旗人来索要孝敬银子。
老三做事这么不讲究了?
胤禛心有怀疑,虽然胤祉喜欢当搅屎棍打小报告,但他这三哥自诩清高结交都是文人墨客。
要说胤祉在外地开书铺,以远超市价的银钱卖书籍赚取暴利,这事还能信。可是直白地派人上门要接待,不像是老三的风格。
这就往深里查。
被孟光祖找上的官员,上至二品大员,而好些都给了金银珠宝,还附赠香车宝马。
此种情况居然不只一个省份,查到的就有三个省,更远的湖广南方暂且收不到消息。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是胤祉飘了,不管不顾索贿?
还是有人利用这个时代通信不便,以及对哪个皇子继位的押注心理搞诈骗?
武拂衣想起胤祉曾经安插眼线举报十四与弘晖去乱葬岗。
老三安排眼线能力挺强的,该不是都用在兄弟们身上,被偷家了也不知道吧?孟光祖真该胆大包天借用皇子名义敛财吗?
根据孟光祖的索贿路线,他可能来到直隶,那就把人给堵住带回京城。
不论此人是不是行骗,这事雍亲王都要管,不可能放任皇子向大臣们索贿。
这就有了大过年的找上直隶巡抚赵弘燮,但愿他可以配合着办案。
赵弘燮震惊于孟光祖的索贿范围比他想象中还多。当场表示愿意配合,这就带路直奔安置孟光祖的别院。
*
*
别院内,梅花暗香阵阵。
孟光祖舒服在暖阁里嗑瓜子,幻想着能从赵弘燮手里捞到多少钱?接下来他就要朝南走了。江南势力复杂,不如先去湖北湖南?
这一年半的日子过得真是太舒服了。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借用诚亲王的名号真是太好用了。那些官员们也真蠢,没一个敢质疑他的。
本来还担心雍亲王在外微服私访会撞破他的诈骗。
但听了好多次雍亲王可能要经过某某地方,狼来了、狼来了要抓贪官的小道消息是没有一次应验的。
几次三番之后,他再也不担心了,不可能倒霉撞上枪口的。
嗝
孟光祖嗑瓜子嗑了个饱,正要叫小厮端点水果解渴,却听屋外传来由远及近的脚步声。
赵弘燮带路,进门就说:孟先生,新年好。今天你有福了,雍亲王途径直隶府,听闻诚亲王门客在此,是要来见一见你。还不快点收拾一下,来正厅拜见。
咚!
孟光祖闻言,瞬间门难以克制地双手颤抖,直接把冻梨给摔到了地上。脑子里就冒出一行字天道好轮回,狼真的来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
康熙五十三年, 开年第一大案。
大清朝首例冒充亲王诈骗案,正月十七在刑部开始会审。
且说半个月前,孟光祖在直隶府被雍亲王堵了个正着, 当场就吓得立刻给跪了。
他自问脸皮厚、嘴皮子利索、心态极稳,但是一个照面就被一个问题给问倒了。
自称诚亲王门客, 以何物为证?
以往也有官员问过相似问题,是用伪造的信物玉佩给糊弄过去了。
因为被他诈骗的官员九成以上与胤祉都没讲过几句话,还有一成也是多年没回京城的大员。
而他不是胡乱找人索贿,去一个地方先在市井了解动态。
一要避开朝堂香饽饽, 二要避开脑子好使的, 三见状况不对赶紧撤。
一年半以来, 途径三省四川、陕西、山西,他是骗得越发得心应手。
见人说人话, 见鬼讲鬼话。只要摸准那些被盯上的官员弱点,都是怕麻烦且想升官。
曾经骗人骗财要多舒坦有多舒坦, 无本万利。
但忘了一句老话, 常在河边走, 哪能不湿鞋,这回更是被人把头摁在水里要被淹死了。
不是他骗术不到位, 而是借用诚亲王的这面大虎旗没用了。
孟光祖颤颤巍巍拿出所谓信物, 当场被四爷一口咬定是假货。
虽然这东西是伪造的,可看雍亲王的架势, 即便它是真的也得变成假的。
雍亲王义正辞严表示三哥文人清高, 决计不会要门客去向臣子索要钱财, 岂能让小人败坏其名声。姓孟的是真诈骗也好,假诈骗也罢,都要把人押送刑部大牢。
完了!
孟光祖知道自己死定了, 四爷连废太子案件也敢查,何况他一个冒充小人。
千怕万怕就是怕微服私访的四爷,自己的好运终是到了尽头。一回京,冒充皇子门客索贿,这一条足以将他拉到菜市口问斩。
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搞冒名诈骗,如果捞了几笔见好就收而不是胃口越来越大,也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要问孟光祖是否后悔?他肯定后悔,但时光倒流真不好说会本本分分过日子。
完了!
京城内,同样面无丧考还有胤祉本人。
大过年的,胤祉在除夕宴上恶心了一把老大。
胤禔身为皇长子,在年龄排序上压过自己,那就不能让他在爵位上压过自己。
告状一时爽,报应来得快。
天降横祸,居然有人吃了雄心豹子胆,敢冒充皇子门客去索贿。
二十位皇子,偏偏选择扯起诚亲王这张大旗,为什么就不能换个人呢?
理由孟光祖也交代了,因为目前皇子中就两个亲王。要冒充就要冒充地位高的,官员们才服气。
冒充雍亲王门人索贿,那不符合大众的朴素认知,所以就只能选诚亲王了。
胤祉听了供词,差点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他还是被挑挑拣拣,挑剩下没法办的选择。屎盆子往他头上扣了,好处一分没拿到,结果还要被康熙处罚。
降爵的圣旨很快就来了。
斥责三阿哥被人蒙蔽而不察,就会把小聪明用在盯梢兄弟动态上,完全没有兄友弟恭的品质。
亲王位置暂时没了,想重新上位必须要好好反省,修身养性,做个好人。
胤祉作为诈骗案的名誉受害者,没能得到半个字的安慰,反而被严厉惩罚。尽管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在真正接旨时,一颗心还是哇凉哇凉的。
这事怪谁?
孟光祖肯定是不得好死,也怪自己在年夜饭桌上拉踩胤禔,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饭局上,众人都知道老三揭发胤禔去寻仙草,所以认定老三在外安插不少眼线。
既然老三在外有那些眼线,怎么没能及时发现孟光祖的不法行为?
这可不就是行事愚昧且狠毒,没把精力用在正道上,就想着要背后捅哥哥弟弟们一刀。
如此一来,胤祉的亲王位怎么可能留得住。
除非康熙偏心眼,像是当年对废太子般宠爱老三才会不惩罚他。结果证明假设不成立,胤礽曾经被皇上偏爱怕是独一份,胤祉轮不上。
有人发愁,就有人欢喜。
康熙的心情非常明媚,终于把老四给盼回京城啦!
这会也弄清楚了老四没赶上年节回家的原因,是抓特大诈骗犯去了。
一个不能更名正言顺的理由,孟光祖这般祸害决不能放任在外祸害吏治。
老四行事果决却又把握了分寸,是定性此案为诈骗事件。
如果这件事换一换破案者与受害者,比如是老三遇上有人冒充别的皇子,案件风向肯定不会似现在。
老三逮着机会要踩兄弟几脚,怕是会把冒名诈骗给定性成为皇子索贿。
康熙一边感叹老四心性极佳,另一边也意识到了必须尽快定下继承人,免得老三之流再蹦跶。
如今,自己先把老三的亲王位置给摘了,也是让老四登基之后能够施恩,给兄长加官进爵而将其收为己用。
天底下像朕这样的好父亲可真不多了。
此时,康熙默默自夸,但板着一张脸质问。
古话说,父母在,不远游。你倒好,一走四五年,临时更改回程路线,你眼里还有朕这个父亲吗!
儿臣知错。
武拂衣的认错态度一流,反正虚心接受之后可以是屡教不改。
不过,解释还是要解释的。
出门在外,儿臣无时不惦念汗阿玛,每天都希望能早日归家。奈何,计划难以赶不上变化。欧罗巴的发展之出人意料,有必要好好探查。幸而不负皇命,小有收获。儿臣保证,至此一次,下不为例。
康熙:呵呵!
老四为什么晚回来的各种道理他都懂,晚回来一路上带来的各种好处他也看到了,但是那股子憋屈无法消除。
还敢说下不为例?绝对没有下一次了!这人就要把人给绑在大清境内!
去去去,给你额娘请安之后,你就回府好好反省。
康熙挥挥手,像是赶苍蝇似地叫老四离开。
你这个不着家的阿玛该收收心。去年,弘昀给你添了一个孙女;去年,弘晖大婚也没等到阿玛回家。茉雅琪今年十七岁了,你想好亲家人选了吗?给朕好好把这堆家事给处理妥当。
儿臣遵命。
武拂衣回京三天了,因为办理特大诈骗案件,多数时间都呆在了刑部。
府内的变化就听了一个大概,而让胤禛找苏培盛了解详情。现在康熙不提公务,而让老四处理要家务,这也就是变相放假了。
放假好!
哪怕别人看起来是雍亲王回京没有立刻被委以重任,但留给老四轻轻松松的日子不多了。
武拂衣有心打探一番康熙对皇位继承的想法,他是否变了主意?
这先输出一波彩虹屁,多亏有汗阿玛照拂,儿臣真怕会耽误孩子们的生活。汗阿玛就是儿臣最坚实的靠山,您能将一切安排得无比妥当。
这倒不全是说瞎话。
弘晖去年回京已经十七岁。这个年纪的权贵子弟没成亲可能是因为孝期等各种原因,但没订婚的就很少了。
给弘晖的指婚却是前年就定下的,说明康熙一直都把这个孙子给放在了心上。
去年,康熙亲自给弘晖婚礼压阵。
此等待遇,很多皇子都是没有的,更别说是皇孙里面独一份。
虽然能用作为父亲的老四不在京城,作为祖父心疼孙子去解释,但到底也表明皇上对弘晖是不同的。
由此可见,皇上未尝没有立皇孙的想法。
万一老四在外去世,这种假设对于一个父亲很残忍,但对于一个帝王必须考虑最坏情况。那么该找哪一条后路重选继承人?答案或是就在弘晖身上了。
武拂衣挺感谢康熙的,让弘晖去年成亲真的挺好。
在府内,弘晖媳妇与先进门的弘昐媳妇能有机会接触,了解一下对方的处事风格,对两房的友好相处有帮助。四福晋与李氏也能从旁指点帮衬。
假设这门婚事拖一拖,等到老四的身份发生变化,小辈们的生活环境从府内挪到了宫内再去熟悉彼此,那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就冲这一点,武拂衣不能更真心感谢康熙操心了一堆家长里短的琐事。
当下,康熙听儿子夸奖,内心自是愉悦的,但他保持着警醒。
只要他在位一天,就给了老四出门浪不怕出事的信心。这种信任固然非常好,可凭什么把辛苦活都扔给他?
不想和老四多讲,就怕心软又把老四给放出门。
这绝对不行。第一次,老四南下考察;第二次,老四去了欧罗巴。要是再有第三次,就怕要飞到天上去。
康熙直接赶人,亏你也知道你这个阿玛做得不称职。去去去,回府呆着去,这两个月就给朕好好陪陪孩子们。
武拂衣确定皇上是真的不想留人讲话了,但她已经敏锐抓住重点。现在是正月,而过两个月有一个重要节日。
三月十八日,是康熙的生日。去年在畅春园办了千叟宴,今年本来是从简办寿宴,难道说什么特别安排?
回府后。
武拂衣开启了奉旨咸鱼模式,而把皇上的态度转达给胤禛。
胤禛正在重新适应府内生活。
见识过外面世界的刺激、自由与危险,回到了四爷府的平平淡淡气氛,乍一下还有点不适应。
正想着调节情绪,就被康熙可能决定要搞事的猜想给惊着了。
今年皇上的寿宴,该不是就要公布那个会闪瞎人眼、震聋人耳的决定吧?
不会吧?康熙不会这么快要宣布退位吧?
胤禛忽然觉得时间不够用了。
别的不说,他都没准备好大搬家的各项事宜,最关键的是那个秘密柜子。
恋耽美
这次,我是派人去查此番流言有无阴谋,压根不是找药。手下们已经确定所谓龟兹国遗址的仙草是子虚乌有,但好在没有掩藏阴谋。
这下轮到胤祉脸色一僵。
老大也会急中生智反驳了,这也是进化了。
康熙瞧着宴席上的唇枪舌剑,恨不得抄起盘子里猪肘子给老大、老三都来个当头一棒。他就是让儿子们都吃太饱了,一个个除夕也不让人清静。
老大能耐能迅速反驳了,却是满口瞎话。
口口声声说手下确定龟兹仙药背后没阴谋,那么大一个阴谋怎么就被老四给撞破了?
老三对兄弟的动态倒是盯梢盯得紧。
康熙却敢用做了胤祉三十六年父亲的直觉去推断,老三不可能真的身正不怕影子斜,他怕不是把盯人的精力都盯错了地方。
胤祉浑然不觉自己会出什么大纰漏发。
每天编编书,他能出什么事?难道还能是老四在外查出他与那个官员有不法之事?
且不说四年半压根就没听说老四查到什么大案,自己本来也不敢似废太子有胆子搞非法人口买卖,最多也就是找人要一二件孝敬礼物。
这事大家都做,掌握好分寸就行了。
**
**
正月初三,直隶省衙门。
今天本该封印休年假,但年前腊月初的突发事件,让巡抚赵弘燮不得不加班。
事情起源于一个叫做孟光祖的男人。
此人自称是诚亲王门下,为胤祉在外办事。腊月登门拜会,让直隶巡抚赵弘燮预备接待他。
翻译一下,这就是要钱。
想与三皇子交好吗?给孝敬银子就行。
皇阿哥在外谋钱不稀奇,一般是凭着天然的身份优势经营产业。
直接派门客去索要贵重礼物,倒也不好说罕见。要钱的话不会讲得太直白,宗亲权贵也有这样做的。
给钱不代表投诚,有时就是避免麻烦怕被穿小鞋。
孟光祖自信满满登门,话里话外就是现在投靠诚亲王好处大大的。
细数几位皇子,胤祉继位的可能性很高,现在给银子就是示好以后的皇帝。
赵弘燮听后面上不显露,可打心底不想出这笔钱,他并不看好诚亲王。
不管怎么说先找理由把孟光祖给留下来。
说腊月要过春节了,外头风大雪大不如让他招待一番,请这位诚亲王心腹过个舒坦享受的春节。
暗中开始调查孟光祖接触过哪些人?
所谓法不责众。不知道牵连面如何,再判断告之皇上知晓?
然后就等到隔壁山西省的朋友寄来密信,说孟光祖也去山西府索要过孝敬银子了。
更多情况还要等一等,通信速度没那么快。
反正春节假期也不办公,等到年后其他友人来信再做决定也行。
万万没想到,居然先把微服私访的雍亲王给等来了。
随即给他当头一道雷。
孟光祖此人疑似冒充诚亲王门人行骗,诈骗省份目前已知涉及了四川、陕西、山西,依照这个路线是该来到直隶。
武拂衣也想说一句老梗:how old are you?
怎么老是胤禛又碰上蹊跷事。
尽管舍不得在外考察的日子,但考虑到春节陪父母过年是老四要尽的孝道,本来是计划在正月前归家。计划赶不上变化,她与胤禛没能在春节前回京。
进入陕西,胤禛联络当地探子查问近些年的朝局情况。
这就听闻了老三把爪子伸到陕西,派出了一个叫孟光祖的旗人来索要孝敬银子。
老三做事这么不讲究了?
胤禛心有怀疑,虽然胤祉喜欢当搅屎棍打小报告,但他这三哥自诩清高结交都是文人墨客。
要说胤祉在外地开书铺,以远超市价的银钱卖书籍赚取暴利,这事还能信。可是直白地派人上门要接待,不像是老三的风格。
这就往深里查。
被孟光祖找上的官员,上至二品大员,而好些都给了金银珠宝,还附赠香车宝马。
此种情况居然不只一个省份,查到的就有三个省,更远的湖广南方暂且收不到消息。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是胤祉飘了,不管不顾索贿?
还是有人利用这个时代通信不便,以及对哪个皇子继位的押注心理搞诈骗?
武拂衣想起胤祉曾经安插眼线举报十四与弘晖去乱葬岗。
老三安排眼线能力挺强的,该不是都用在兄弟们身上,被偷家了也不知道吧?孟光祖真该胆大包天借用皇子名义敛财吗?
根据孟光祖的索贿路线,他可能来到直隶,那就把人给堵住带回京城。
不论此人是不是行骗,这事雍亲王都要管,不可能放任皇子向大臣们索贿。
这就有了大过年的找上直隶巡抚赵弘燮,但愿他可以配合着办案。
赵弘燮震惊于孟光祖的索贿范围比他想象中还多。当场表示愿意配合,这就带路直奔安置孟光祖的别院。
*
*
别院内,梅花暗香阵阵。
孟光祖舒服在暖阁里嗑瓜子,幻想着能从赵弘燮手里捞到多少钱?接下来他就要朝南走了。江南势力复杂,不如先去湖北湖南?
这一年半的日子过得真是太舒服了。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借用诚亲王的名号真是太好用了。那些官员们也真蠢,没一个敢质疑他的。
本来还担心雍亲王在外微服私访会撞破他的诈骗。
但听了好多次雍亲王可能要经过某某地方,狼来了、狼来了要抓贪官的小道消息是没有一次应验的。
几次三番之后,他再也不担心了,不可能倒霉撞上枪口的。
嗝
孟光祖嗑瓜子嗑了个饱,正要叫小厮端点水果解渴,却听屋外传来由远及近的脚步声。
赵弘燮带路,进门就说:孟先生,新年好。今天你有福了,雍亲王途径直隶府,听闻诚亲王门客在此,是要来见一见你。还不快点收拾一下,来正厅拜见。
咚!
孟光祖闻言,瞬间门难以克制地双手颤抖,直接把冻梨给摔到了地上。脑子里就冒出一行字天道好轮回,狼真的来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
康熙五十三年, 开年第一大案。
大清朝首例冒充亲王诈骗案,正月十七在刑部开始会审。
且说半个月前,孟光祖在直隶府被雍亲王堵了个正着, 当场就吓得立刻给跪了。
他自问脸皮厚、嘴皮子利索、心态极稳,但是一个照面就被一个问题给问倒了。
自称诚亲王门客, 以何物为证?
以往也有官员问过相似问题,是用伪造的信物玉佩给糊弄过去了。
因为被他诈骗的官员九成以上与胤祉都没讲过几句话,还有一成也是多年没回京城的大员。
而他不是胡乱找人索贿,去一个地方先在市井了解动态。
一要避开朝堂香饽饽, 二要避开脑子好使的, 三见状况不对赶紧撤。
一年半以来, 途径三省四川、陕西、山西,他是骗得越发得心应手。
见人说人话, 见鬼讲鬼话。只要摸准那些被盯上的官员弱点,都是怕麻烦且想升官。
曾经骗人骗财要多舒坦有多舒坦, 无本万利。
但忘了一句老话, 常在河边走, 哪能不湿鞋,这回更是被人把头摁在水里要被淹死了。
不是他骗术不到位, 而是借用诚亲王的这面大虎旗没用了。
孟光祖颤颤巍巍拿出所谓信物, 当场被四爷一口咬定是假货。
虽然这东西是伪造的,可看雍亲王的架势, 即便它是真的也得变成假的。
雍亲王义正辞严表示三哥文人清高, 决计不会要门客去向臣子索要钱财, 岂能让小人败坏其名声。姓孟的是真诈骗也好,假诈骗也罢,都要把人押送刑部大牢。
完了!
孟光祖知道自己死定了, 四爷连废太子案件也敢查,何况他一个冒充小人。
千怕万怕就是怕微服私访的四爷,自己的好运终是到了尽头。一回京,冒充皇子门客索贿,这一条足以将他拉到菜市口问斩。
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搞冒名诈骗,如果捞了几笔见好就收而不是胃口越来越大,也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要问孟光祖是否后悔?他肯定后悔,但时光倒流真不好说会本本分分过日子。
完了!
京城内,同样面无丧考还有胤祉本人。
大过年的,胤祉在除夕宴上恶心了一把老大。
胤禔身为皇长子,在年龄排序上压过自己,那就不能让他在爵位上压过自己。
告状一时爽,报应来得快。
天降横祸,居然有人吃了雄心豹子胆,敢冒充皇子门客去索贿。
二十位皇子,偏偏选择扯起诚亲王这张大旗,为什么就不能换个人呢?
理由孟光祖也交代了,因为目前皇子中就两个亲王。要冒充就要冒充地位高的,官员们才服气。
冒充雍亲王门人索贿,那不符合大众的朴素认知,所以就只能选诚亲王了。
胤祉听了供词,差点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他还是被挑挑拣拣,挑剩下没法办的选择。屎盆子往他头上扣了,好处一分没拿到,结果还要被康熙处罚。
降爵的圣旨很快就来了。
斥责三阿哥被人蒙蔽而不察,就会把小聪明用在盯梢兄弟动态上,完全没有兄友弟恭的品质。
亲王位置暂时没了,想重新上位必须要好好反省,修身养性,做个好人。
胤祉作为诈骗案的名誉受害者,没能得到半个字的安慰,反而被严厉惩罚。尽管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在真正接旨时,一颗心还是哇凉哇凉的。
这事怪谁?
孟光祖肯定是不得好死,也怪自己在年夜饭桌上拉踩胤禔,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饭局上,众人都知道老三揭发胤禔去寻仙草,所以认定老三在外安插不少眼线。
既然老三在外有那些眼线,怎么没能及时发现孟光祖的不法行为?
这可不就是行事愚昧且狠毒,没把精力用在正道上,就想着要背后捅哥哥弟弟们一刀。
如此一来,胤祉的亲王位怎么可能留得住。
除非康熙偏心眼,像是当年对废太子般宠爱老三才会不惩罚他。结果证明假设不成立,胤礽曾经被皇上偏爱怕是独一份,胤祉轮不上。
有人发愁,就有人欢喜。
康熙的心情非常明媚,终于把老四给盼回京城啦!
这会也弄清楚了老四没赶上年节回家的原因,是抓特大诈骗犯去了。
一个不能更名正言顺的理由,孟光祖这般祸害决不能放任在外祸害吏治。
老四行事果决却又把握了分寸,是定性此案为诈骗事件。
如果这件事换一换破案者与受害者,比如是老三遇上有人冒充别的皇子,案件风向肯定不会似现在。
老三逮着机会要踩兄弟几脚,怕是会把冒名诈骗给定性成为皇子索贿。
康熙一边感叹老四心性极佳,另一边也意识到了必须尽快定下继承人,免得老三之流再蹦跶。
如今,自己先把老三的亲王位置给摘了,也是让老四登基之后能够施恩,给兄长加官进爵而将其收为己用。
天底下像朕这样的好父亲可真不多了。
此时,康熙默默自夸,但板着一张脸质问。
古话说,父母在,不远游。你倒好,一走四五年,临时更改回程路线,你眼里还有朕这个父亲吗!
儿臣知错。
武拂衣的认错态度一流,反正虚心接受之后可以是屡教不改。
不过,解释还是要解释的。
出门在外,儿臣无时不惦念汗阿玛,每天都希望能早日归家。奈何,计划难以赶不上变化。欧罗巴的发展之出人意料,有必要好好探查。幸而不负皇命,小有收获。儿臣保证,至此一次,下不为例。
康熙:呵呵!
老四为什么晚回来的各种道理他都懂,晚回来一路上带来的各种好处他也看到了,但是那股子憋屈无法消除。
还敢说下不为例?绝对没有下一次了!这人就要把人给绑在大清境内!
去去去,给你额娘请安之后,你就回府好好反省。
康熙挥挥手,像是赶苍蝇似地叫老四离开。
你这个不着家的阿玛该收收心。去年,弘昀给你添了一个孙女;去年,弘晖大婚也没等到阿玛回家。茉雅琪今年十七岁了,你想好亲家人选了吗?给朕好好把这堆家事给处理妥当。
儿臣遵命。
武拂衣回京三天了,因为办理特大诈骗案件,多数时间都呆在了刑部。
府内的变化就听了一个大概,而让胤禛找苏培盛了解详情。现在康熙不提公务,而让老四处理要家务,这也就是变相放假了。
放假好!
哪怕别人看起来是雍亲王回京没有立刻被委以重任,但留给老四轻轻松松的日子不多了。
武拂衣有心打探一番康熙对皇位继承的想法,他是否变了主意?
这先输出一波彩虹屁,多亏有汗阿玛照拂,儿臣真怕会耽误孩子们的生活。汗阿玛就是儿臣最坚实的靠山,您能将一切安排得无比妥当。
这倒不全是说瞎话。
弘晖去年回京已经十七岁。这个年纪的权贵子弟没成亲可能是因为孝期等各种原因,但没订婚的就很少了。
给弘晖的指婚却是前年就定下的,说明康熙一直都把这个孙子给放在了心上。
去年,康熙亲自给弘晖婚礼压阵。
此等待遇,很多皇子都是没有的,更别说是皇孙里面独一份。
虽然能用作为父亲的老四不在京城,作为祖父心疼孙子去解释,但到底也表明皇上对弘晖是不同的。
由此可见,皇上未尝没有立皇孙的想法。
万一老四在外去世,这种假设对于一个父亲很残忍,但对于一个帝王必须考虑最坏情况。那么该找哪一条后路重选继承人?答案或是就在弘晖身上了。
武拂衣挺感谢康熙的,让弘晖去年成亲真的挺好。
在府内,弘晖媳妇与先进门的弘昐媳妇能有机会接触,了解一下对方的处事风格,对两房的友好相处有帮助。四福晋与李氏也能从旁指点帮衬。
假设这门婚事拖一拖,等到老四的身份发生变化,小辈们的生活环境从府内挪到了宫内再去熟悉彼此,那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就冲这一点,武拂衣不能更真心感谢康熙操心了一堆家长里短的琐事。
当下,康熙听儿子夸奖,内心自是愉悦的,但他保持着警醒。
只要他在位一天,就给了老四出门浪不怕出事的信心。这种信任固然非常好,可凭什么把辛苦活都扔给他?
不想和老四多讲,就怕心软又把老四给放出门。
这绝对不行。第一次,老四南下考察;第二次,老四去了欧罗巴。要是再有第三次,就怕要飞到天上去。
康熙直接赶人,亏你也知道你这个阿玛做得不称职。去去去,回府呆着去,这两个月就给朕好好陪陪孩子们。
武拂衣确定皇上是真的不想留人讲话了,但她已经敏锐抓住重点。现在是正月,而过两个月有一个重要节日。
三月十八日,是康熙的生日。去年在畅春园办了千叟宴,今年本来是从简办寿宴,难道说什么特别安排?
回府后。
武拂衣开启了奉旨咸鱼模式,而把皇上的态度转达给胤禛。
胤禛正在重新适应府内生活。
见识过外面世界的刺激、自由与危险,回到了四爷府的平平淡淡气氛,乍一下还有点不适应。
正想着调节情绪,就被康熙可能决定要搞事的猜想给惊着了。
今年皇上的寿宴,该不是就要公布那个会闪瞎人眼、震聋人耳的决定吧?
不会吧?康熙不会这么快要宣布退位吧?
胤禛忽然觉得时间不够用了。
别的不说,他都没准备好大搬家的各项事宜,最关键的是那个秘密柜子。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