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火炖离婚全文免费阅读(36)
苏酥回复:晒个美食,你们至于吗?
柳昆池:关键是你从来都不晒美食。
陶欣:别人旅行天天发朋友圈,发微博,发小红书,你旅个行可好,连在咱们这个群里也不冒泡了,快说,你是搞什么地下活动去了吗?
苏酥简直无语了,不愧是在律所工作的人,逻辑思维就是缜密啊。
蔡琳琳:还是你被什么人挟持了?苏宝你别害怕,用咱们寝室的暗语交流。
苏酥:
蔡琳琳的工作性质和苏酥比较接近,是搞公众号的,每天脑子里有都无数个小剧场,是个妥妥的戏精。
柳昆池:姐妹们,这是巧合还是巧合?
她甩了张图片上来。
苏酥点开看了眼,不知不觉笑得眉眼弯弯。
柳昆池发来的是一张朋友圈截图,图片里只有一瓶水和一个咬了一口的面包,配文两个字:午饭。
发朋友圈的人是江以北。
四个人的微信群炸开了锅。
柳昆池:卧槽,江以北发朋友圈了。
陶欣:男神下凡了。
蔡琳琳:太巧了吧。
三个人一起@苏酥。
苏酥笑着发了个一脸懵的表情包,然后翻开朋友圈,在江以北那张纯净水配面包的图片下点了个赞。
柳昆池:苏酥,你跟江以北还有联系吗?
苏酥:问这个干嘛?
柳昆池:我回云南前你俩还是已婚状态,从来没见你俩联系过,现在怎么样?你俩联系过吗?
陶欣发来一串晕厥的表情,柳柳不提我特么都忘了这事了,对哦,你俩现在还是已婚状态吗?
蔡琳琳:魔幻夫妻。
苏酥回了一串省略号,一石激起千层浪。
三个舍友一齐追问:卧槽,有情况?
苏酥:已婚状态可能要保持了。
她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三个舍友关于她和江以北惊世骇俗的酒后领证事件,即使是毕业后和她同住了两年半的柳昆池,也没能从她牙缝里翘出过半个字来。
这句话一出,效果堪比彗星撞地球。
消息太过劲爆,苏酥回到家还在被三个舍友狂轰滥炸。
她把手机放到一边,从箱子里拿出江以北让她带回来的礼物,还有自己给李小燕买的针织衫。
苏文祥接过苏酥递来的皮带,愣在原地局促半晌,最后干干巴巴地挤出一句:你钱够花吗?
苏酥比她爸还要局促,她惜字如金地说了声:够花。
然后低头合上箱子。
李小燕拿着苏酥递给她的包,背到肩上跑到穿衣镜前左照右照,美滋滋地打趣她:怎么买这么贵的包?你是不是傍上大款了?
苏酥工作后给她买过一个奢侈品包包,她当个宝贝一样背到现在。
苏酥抬头一言难尽地看了李小燕一眼,要笑不笑地说:是啊。
李小燕笑着跟她闺女一起瞎扯淡:宝贝咱们卖艺不卖身。
跟李小燕又胡扯了一阵子,苏酥才回了卧室,群里的未读信息已经一百加。
她躺在床上打字到手抽筋,才把疯了的三个人安抚住。
群里刚刚消停下来,柳昆池的电话旋即就打开了。
喂,细节,立刻马上。
柳昆池兴奋得破了嗓。
苏酥起身去客厅转了一圈,确认苏文祥在书房休息,李小燕在卧室睡午觉,她回到自己房间,关好卧室门,重新躺回床上,放低声音跟柳昆池煲起了电话粥。
晚上睡觉前,苏酥想发信息给江以北,问问他今天都做了什么,虽然不问也知道他应该是在画室里关了一天。
她对着两个人的微信聊天界面,手指动了动却没打字。
上次主动发信息给他还是旅行前,她问他什么时候有空来北京把离婚办了。
苏酥放下手机,去客厅溜达了一圈,浇了浇阳台上的花,收拾起晚上和李小燕一起看电视时掉在地上的瓜子壳,打开冰箱看了看,里面塞满了她爱喝的酸奶和饮料。
只要苏酥在家,苏文祥都会把冰箱塞的满满当当。
苏酥看了眼苏文祥睡觉的书房,两口子嫌弃彼此睡觉打呼噜,已经分房两年多了。
李小燕洗完澡,穿着睡衣从卧室出来,看到叼着酸奶在客厅里晃悠的闺女。
多晚了还不睡。
苏酥:热身。
李小燕笑着骂了句神经病,径直进了厨房。
苏酥屁颠颠跟了进去,大晚上的,做什么好吃的?
李小燕:把面泡上,明天早上给你烫面皮吃。
苏酥:费那劲干嘛,出去吃得了。
李小燕:外面跟我做的不是一个味儿,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当我愿意费这事呢?
苏酥便靠在流理台上看李小燕拿出个不锈钢盆,倒进去半盆面粉,放在净水器细小的水龙头下,一边接水一边用长筷子搅合。
苏酥清清嗓子,忽然不咸不淡地问道:你跟我爸还好吧?
李小燕白了苏酥一眼,过日子有什么好不好的?倒是你,怎么跟他越来越生分了,没事跟你爸多说说话,你小时候不爱搭理我,整天跟在他屁股后面,现在可好,一整天跟他说不了两句话。
苏酥默默听着李小燕唠叨,不打断,也不接茬。
她大多数时候觉得自己很了解李小燕,可偶尔也有恍然间猜不透这个人的时候。
就好比此刻,她猜不透那场毁掉她十八岁前所有美好记忆的家庭危机,为什么在李小燕这个当事人身上没留下半点痕迹,仿佛随着那场劫难灰飞烟灭的就只有苏酥自己。
苏酥回到床上,热身完毕,她准备给江以北发信息了。
微信里却静静躺着他十分钟前发来的一句话。
睡了吗?
苏酥裹进被子里,随手拍了拍枕头,躺成舒服的姿势,就像看电影之前要把爱吃的薯片拿在手上一样。
她回复:还没有呢。
江以北:下午做什么了?
苏酥:出了个柜。
江以北发来一个问号。
苏酥边笑边打字:放心吧,我性向正常。
江以北:......
他正坐在房前的台阶上抽烟,明灭的火星勾勒出他唇角牵起的一瞬。
性取向正不正常他能不知道吗?
草丛里小虫断断续续叫两声,一轮即将圆满的月亮挂在夜空,江以北把烟头按灭在台阶上的烟灰缸里,起身回到画室,平生第一次感觉到房子大了住着有点空。
苏酥:你今天都做什么了?
江以北:画画。
他放下已经拿在手里的画笔,低头又补充一句。
大体上已经画完了,正在调整细节,三两天大概就完活了。
苏酥:太好了,对了,餐桌上有月饼,你明天记得吃。
她问了孟朝朝,得知江以北只爱吃纯莲蓉的月饼,临走前给他买了点。
江以北:嗯。
苏酥:傍晚我跟我妈去附近的夜市溜达了一圈,从前那个卖炒面的奶奶不在那边了,听说是年纪大身体不太好了,卖夹馍的那个大叔还在,可惜我晚上不敢吃面食了,我们这条街也有钟楼小奶糕,我吃了根红豆的,我妈吃了根绿豆的......
苏酥在微信里东拉西扯了一堆鸡零狗碎的话,却扯不动她想告诉他的那句话。
我们这边比成都干燥,从机场出来时降下车窗,一下子就感觉到秋高气爽了。
隔壁家那个小孩养的狗长大了,看见我就摇尾巴,好像还能记得我......
她越扯越远,江以北那边一直安静。
苏酥扯到最后困了,发了句晚安。
安静了好半天的江以北回了三个字。
想你了。
第七十一章 可实际上那个付出多少都无所谓的人才是真的在主导着这段关系吧。
苏酥爷爷退休前是个国营企业的厂长,奶奶是小学老师,两个人退休后帮晚辈带了几年孩子,等孙辈陆陆续续长大后,老两口便不肯在城里住了,回到了长安区下辖的一个小村子里安度晚年。
村子傍着翠华山,老宅房前屋后都是灯笼柿,家家都种着猕猴桃。
苏酥小姑前年把孩子送进大学之后就回去和老两口一起住了,一边照顾老人,一边打理老家的一个猕猴桃果园。
果园不算大,以前交给了同村的一户人家打理,不收租金,只在每年秋天猕猴桃成熟的时候,苏酥大伯或是爸爸回来摘些果子放到苏酥爷爷奶奶家里,几个兄弟姐妹谁想吃谁就去老两口那拿。
四个兄弟姐妹里,苏酥小姑的经济情况是最差的,她回老家之后每年在微信上卖猕猴桃能挣点零花钱,起初还想分给三个兄姐一些,结果谁都不肯要,每年还是照常贴补她。
苏酥虽然在很多事上跟大伯母三观不合,但在处理大家庭的关系上,苏酥对她是很认可的。
自从爷爷奶奶回老家住之后,苏酥家中秋节的传统便成了回老家团聚。
早上吃完李小燕烫的面皮,一家人便收拾好东西出发了,苏酥得知堂姐会带着小侄子回去,兴奋地准备了红包,带上了给他买的小衣服。
上车之后,苏酥给江以北发了条信息。
出发了。
江以北画画的时候手机开静音,苏酥没指望他能立刻回复,她正要看下热搜,江以北的回复就来了。
嗯,好好玩。
苏酥手指下意识蜷缩一下,她昨晚到底还是没把那句我也想你回复过去。
四个字敲下来,羞耻感就像炉灶上的平底锅,把她煎得外焦里嫩。
苏酥把我也想你一个字一个字删掉,改成了一个笑眯眯的表情包。
此刻她低头看着手机,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疑问,在两个人的关系里,江以北大剌剌地由她予取予求,相比之下她却显得有些吝啬了,看上去仿佛是她占上风,可实际上那个付出多少都无所谓的人才是真的在主导着这段关系吧。
这个想法在她脑海里刚刚冒出头来,就被堂姐苏茜连续发来的几张照片打断了,这一天就再没有续上。
苏酥和苏茜的微信对话框被小侄子在车上的萌照刷屏了,苏酥笑着给她发信息:小家伙今天是我的。
苏茜回复她:快领走,我可谢谢你。
老家离市区只需要两个小时的车程,苏酥一家到了时,二姑和小姑正在院子里洗菜,二姑父在院子里支起的案板上切肉。
苏酥下车就朝两个姑姑跑过去,小姑在衣服上蹭干手,笑逐颜开地摸了摸苏酥的脸蛋,又好看了。
二姑一脸嘚瑟地说:姑姑好看,侄女能差吗?
苏酥点点头,何况我有两个好看姑姑。
两个姑姑开心地笑了。
苏酥问二姑:斌斌呢?
苏子斌是二姑的儿子,比苏酥小三岁,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留在广州工作了。
二姑:斌斌今年刚工作,事情太多了,我就没让他回来。
苏酥点点头,又向二姑父问了好,屋子里的两个老人听到院子里的动静,一起走到门口迎接宝贝孙女。
爷爷奶奶。
苏酥朝他们扑了上去。
爷爷笑着训她,快三十的人了,还没个稳重样。
奶奶就没那么含蓄了,恨不得把苏酥从头到脚检查一遍,看看她有没有缺斤短两。
瘦了,在外面不好好吃饭,光吃零食。
说完一指茶几上摆满的零食,丝毫没察觉到零食有多无语。
都是你跟苏茜爱吃的,快去吃吧。
苏酥忍俊不禁,跑到茶几跟前检阅她的零食,有手工月饼,地瓜干,龙须酥,石子馍,蜂蜜凉粽子,猕猴桃,小灯笼柿子。
苏酥掰了块月饼吃,这种月饼是小作坊里手工打的,只有五仁这一种馅,她小时候一点都不喜欢吃,工作以后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爱吃了,虽然每次都吃不多,但是中秋节如果少了这一口五仁馅的月饼就感觉没过圆满。
大伯母一家不一会儿也到了,苏酥去院子里迎接他们,刚从屋里走出来就听到大伯母夸张地大呼小叫,哎呦快看谁回来了。
苏酥向大伯两口子问好,然后默默等大伯母第二句话。
怎么还不带个男朋友回来啊......
苏酥搪塞她的话换都懒得换,笑一笑说:下次吧。
她说完转向苏茜,不由得惊了一下。
苏酥上次见苏茜还是春节的时候,那会儿她怀孕七个月,被大伯母和老公养的白白胖胖的,每根头发丝都闪着养尊处优的光泽。
多半年不见,苏茜基本上已经瘦回了苗条的体型,穿衣打扮也像从前一样讲究,头发染成浅栗色,贴着美甲片,脸上画着透明装,从头精致到脚。
苏酥辞职前有个同事休了三个月产假,回来后简直变了个人,脸上永远带着睡眠不足的憔悴,也不像从前那么爱打扮了,周身像上紧了发条,对比之下,苏茜好像没生过孩子一样。
苏酥不由得惊叹:苏茜,你瘦得好快啊,状态真好。
苏茜笑着说:我还有十斤没减下来呢。
苏酥顾不上跟苏茜讨论身材,迫不及待地弯腰看向婴儿车里的小侄子,六个月大的小婴儿,粉团子似的,啃着小拳头,腿一蹬掀了盖在身上的小薄被。
苏酥把被子重新给他盖好,声音不知不觉轻软了下来,王启明,叫姨。
小家伙眼睛又圆又亮,真就朝苏酥张嘴哼唧了两声。
苏酥乐得眉开眼笑,李小燕凑上来逗孩子,在旁边眼馋的不行。
苏酥随口问道:姐夫呢?
苏茜一脸不满地说:加班呢,明天才能过来。
苏酥:还是这么忙啊。
苏茜叹了口气:没办法,提上办公室副主任之后更忙了,以前只是熬夜写报告,现在还要负责公务招待,他文字业务又没人能替,经理的大大小小发言稿还得是他来写。
苏酥笑着说:姐夫提干了?恭喜啊。
苏茜:唉,有什么好喜的,忙都忙死了。
正说话间,小姑从厨房走出来喊道:开饭了啊,臊子面,晚上吃烤肉,中午简单吃一口。
小姑专门煮了一小锅软烂的面条,浇上臊子,给两个老人送进堂屋里。
剩下的人都习惯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苏酥帮苏茜端了两碗面出来,一碗给苏茜,一碗自己吃,两个人坐在房檐下的水泥台上,边吃边逗婴儿车里的小家伙。
大概是被臊子面的香气馋到了,小家伙开始哼哼唧唧,又把小拳头塞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啃上了。
苏茜伸手扒拉开他的小拳头,忽然想起什么,忘了给他带牙胶。
她连忙放下碗,拿起手机给老公王崇拨了个电话,信号通了之后等了半天对方也没接。
苏茜脸上现出一丝不悦,低头给王崇发了条微信。
怎么不接电话?
十分钟后对方还是没回信息。
苏茜再次把电话拨了过去,依然没人接。
她脸上的不悦更加明显,把手机搁在一边,吃了一半的面条也不碰了。
恋耽美
柳昆池:关键是你从来都不晒美食。
陶欣:别人旅行天天发朋友圈,发微博,发小红书,你旅个行可好,连在咱们这个群里也不冒泡了,快说,你是搞什么地下活动去了吗?
苏酥简直无语了,不愧是在律所工作的人,逻辑思维就是缜密啊。
蔡琳琳:还是你被什么人挟持了?苏宝你别害怕,用咱们寝室的暗语交流。
苏酥:
蔡琳琳的工作性质和苏酥比较接近,是搞公众号的,每天脑子里有都无数个小剧场,是个妥妥的戏精。
柳昆池:姐妹们,这是巧合还是巧合?
她甩了张图片上来。
苏酥点开看了眼,不知不觉笑得眉眼弯弯。
柳昆池发来的是一张朋友圈截图,图片里只有一瓶水和一个咬了一口的面包,配文两个字:午饭。
发朋友圈的人是江以北。
四个人的微信群炸开了锅。
柳昆池:卧槽,江以北发朋友圈了。
陶欣:男神下凡了。
蔡琳琳:太巧了吧。
三个人一起@苏酥。
苏酥笑着发了个一脸懵的表情包,然后翻开朋友圈,在江以北那张纯净水配面包的图片下点了个赞。
柳昆池:苏酥,你跟江以北还有联系吗?
苏酥:问这个干嘛?
柳昆池:我回云南前你俩还是已婚状态,从来没见你俩联系过,现在怎么样?你俩联系过吗?
陶欣发来一串晕厥的表情,柳柳不提我特么都忘了这事了,对哦,你俩现在还是已婚状态吗?
蔡琳琳:魔幻夫妻。
苏酥回了一串省略号,一石激起千层浪。
三个舍友一齐追问:卧槽,有情况?
苏酥:已婚状态可能要保持了。
她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三个舍友关于她和江以北惊世骇俗的酒后领证事件,即使是毕业后和她同住了两年半的柳昆池,也没能从她牙缝里翘出过半个字来。
这句话一出,效果堪比彗星撞地球。
消息太过劲爆,苏酥回到家还在被三个舍友狂轰滥炸。
她把手机放到一边,从箱子里拿出江以北让她带回来的礼物,还有自己给李小燕买的针织衫。
苏文祥接过苏酥递来的皮带,愣在原地局促半晌,最后干干巴巴地挤出一句:你钱够花吗?
苏酥比她爸还要局促,她惜字如金地说了声:够花。
然后低头合上箱子。
李小燕拿着苏酥递给她的包,背到肩上跑到穿衣镜前左照右照,美滋滋地打趣她:怎么买这么贵的包?你是不是傍上大款了?
苏酥工作后给她买过一个奢侈品包包,她当个宝贝一样背到现在。
苏酥抬头一言难尽地看了李小燕一眼,要笑不笑地说:是啊。
李小燕笑着跟她闺女一起瞎扯淡:宝贝咱们卖艺不卖身。
跟李小燕又胡扯了一阵子,苏酥才回了卧室,群里的未读信息已经一百加。
她躺在床上打字到手抽筋,才把疯了的三个人安抚住。
群里刚刚消停下来,柳昆池的电话旋即就打开了。
喂,细节,立刻马上。
柳昆池兴奋得破了嗓。
苏酥起身去客厅转了一圈,确认苏文祥在书房休息,李小燕在卧室睡午觉,她回到自己房间,关好卧室门,重新躺回床上,放低声音跟柳昆池煲起了电话粥。
晚上睡觉前,苏酥想发信息给江以北,问问他今天都做了什么,虽然不问也知道他应该是在画室里关了一天。
她对着两个人的微信聊天界面,手指动了动却没打字。
上次主动发信息给他还是旅行前,她问他什么时候有空来北京把离婚办了。
苏酥放下手机,去客厅溜达了一圈,浇了浇阳台上的花,收拾起晚上和李小燕一起看电视时掉在地上的瓜子壳,打开冰箱看了看,里面塞满了她爱喝的酸奶和饮料。
只要苏酥在家,苏文祥都会把冰箱塞的满满当当。
苏酥看了眼苏文祥睡觉的书房,两口子嫌弃彼此睡觉打呼噜,已经分房两年多了。
李小燕洗完澡,穿着睡衣从卧室出来,看到叼着酸奶在客厅里晃悠的闺女。
多晚了还不睡。
苏酥:热身。
李小燕笑着骂了句神经病,径直进了厨房。
苏酥屁颠颠跟了进去,大晚上的,做什么好吃的?
李小燕:把面泡上,明天早上给你烫面皮吃。
苏酥:费那劲干嘛,出去吃得了。
李小燕:外面跟我做的不是一个味儿,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当我愿意费这事呢?
苏酥便靠在流理台上看李小燕拿出个不锈钢盆,倒进去半盆面粉,放在净水器细小的水龙头下,一边接水一边用长筷子搅合。
苏酥清清嗓子,忽然不咸不淡地问道:你跟我爸还好吧?
李小燕白了苏酥一眼,过日子有什么好不好的?倒是你,怎么跟他越来越生分了,没事跟你爸多说说话,你小时候不爱搭理我,整天跟在他屁股后面,现在可好,一整天跟他说不了两句话。
苏酥默默听着李小燕唠叨,不打断,也不接茬。
她大多数时候觉得自己很了解李小燕,可偶尔也有恍然间猜不透这个人的时候。
就好比此刻,她猜不透那场毁掉她十八岁前所有美好记忆的家庭危机,为什么在李小燕这个当事人身上没留下半点痕迹,仿佛随着那场劫难灰飞烟灭的就只有苏酥自己。
苏酥回到床上,热身完毕,她准备给江以北发信息了。
微信里却静静躺着他十分钟前发来的一句话。
睡了吗?
苏酥裹进被子里,随手拍了拍枕头,躺成舒服的姿势,就像看电影之前要把爱吃的薯片拿在手上一样。
她回复:还没有呢。
江以北:下午做什么了?
苏酥:出了个柜。
江以北发来一个问号。
苏酥边笑边打字:放心吧,我性向正常。
江以北:......
他正坐在房前的台阶上抽烟,明灭的火星勾勒出他唇角牵起的一瞬。
性取向正不正常他能不知道吗?
草丛里小虫断断续续叫两声,一轮即将圆满的月亮挂在夜空,江以北把烟头按灭在台阶上的烟灰缸里,起身回到画室,平生第一次感觉到房子大了住着有点空。
苏酥:你今天都做什么了?
江以北:画画。
他放下已经拿在手里的画笔,低头又补充一句。
大体上已经画完了,正在调整细节,三两天大概就完活了。
苏酥:太好了,对了,餐桌上有月饼,你明天记得吃。
她问了孟朝朝,得知江以北只爱吃纯莲蓉的月饼,临走前给他买了点。
江以北:嗯。
苏酥:傍晚我跟我妈去附近的夜市溜达了一圈,从前那个卖炒面的奶奶不在那边了,听说是年纪大身体不太好了,卖夹馍的那个大叔还在,可惜我晚上不敢吃面食了,我们这条街也有钟楼小奶糕,我吃了根红豆的,我妈吃了根绿豆的......
苏酥在微信里东拉西扯了一堆鸡零狗碎的话,却扯不动她想告诉他的那句话。
我们这边比成都干燥,从机场出来时降下车窗,一下子就感觉到秋高气爽了。
隔壁家那个小孩养的狗长大了,看见我就摇尾巴,好像还能记得我......
她越扯越远,江以北那边一直安静。
苏酥扯到最后困了,发了句晚安。
安静了好半天的江以北回了三个字。
想你了。
第七十一章 可实际上那个付出多少都无所谓的人才是真的在主导着这段关系吧。
苏酥爷爷退休前是个国营企业的厂长,奶奶是小学老师,两个人退休后帮晚辈带了几年孩子,等孙辈陆陆续续长大后,老两口便不肯在城里住了,回到了长安区下辖的一个小村子里安度晚年。
村子傍着翠华山,老宅房前屋后都是灯笼柿,家家都种着猕猴桃。
苏酥小姑前年把孩子送进大学之后就回去和老两口一起住了,一边照顾老人,一边打理老家的一个猕猴桃果园。
果园不算大,以前交给了同村的一户人家打理,不收租金,只在每年秋天猕猴桃成熟的时候,苏酥大伯或是爸爸回来摘些果子放到苏酥爷爷奶奶家里,几个兄弟姐妹谁想吃谁就去老两口那拿。
四个兄弟姐妹里,苏酥小姑的经济情况是最差的,她回老家之后每年在微信上卖猕猴桃能挣点零花钱,起初还想分给三个兄姐一些,结果谁都不肯要,每年还是照常贴补她。
苏酥虽然在很多事上跟大伯母三观不合,但在处理大家庭的关系上,苏酥对她是很认可的。
自从爷爷奶奶回老家住之后,苏酥家中秋节的传统便成了回老家团聚。
早上吃完李小燕烫的面皮,一家人便收拾好东西出发了,苏酥得知堂姐会带着小侄子回去,兴奋地准备了红包,带上了给他买的小衣服。
上车之后,苏酥给江以北发了条信息。
出发了。
江以北画画的时候手机开静音,苏酥没指望他能立刻回复,她正要看下热搜,江以北的回复就来了。
嗯,好好玩。
苏酥手指下意识蜷缩一下,她昨晚到底还是没把那句我也想你回复过去。
四个字敲下来,羞耻感就像炉灶上的平底锅,把她煎得外焦里嫩。
苏酥把我也想你一个字一个字删掉,改成了一个笑眯眯的表情包。
此刻她低头看着手机,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疑问,在两个人的关系里,江以北大剌剌地由她予取予求,相比之下她却显得有些吝啬了,看上去仿佛是她占上风,可实际上那个付出多少都无所谓的人才是真的在主导着这段关系吧。
这个想法在她脑海里刚刚冒出头来,就被堂姐苏茜连续发来的几张照片打断了,这一天就再没有续上。
苏酥和苏茜的微信对话框被小侄子在车上的萌照刷屏了,苏酥笑着给她发信息:小家伙今天是我的。
苏茜回复她:快领走,我可谢谢你。
老家离市区只需要两个小时的车程,苏酥一家到了时,二姑和小姑正在院子里洗菜,二姑父在院子里支起的案板上切肉。
苏酥下车就朝两个姑姑跑过去,小姑在衣服上蹭干手,笑逐颜开地摸了摸苏酥的脸蛋,又好看了。
二姑一脸嘚瑟地说:姑姑好看,侄女能差吗?
苏酥点点头,何况我有两个好看姑姑。
两个姑姑开心地笑了。
苏酥问二姑:斌斌呢?
苏子斌是二姑的儿子,比苏酥小三岁,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留在广州工作了。
二姑:斌斌今年刚工作,事情太多了,我就没让他回来。
苏酥点点头,又向二姑父问了好,屋子里的两个老人听到院子里的动静,一起走到门口迎接宝贝孙女。
爷爷奶奶。
苏酥朝他们扑了上去。
爷爷笑着训她,快三十的人了,还没个稳重样。
奶奶就没那么含蓄了,恨不得把苏酥从头到脚检查一遍,看看她有没有缺斤短两。
瘦了,在外面不好好吃饭,光吃零食。
说完一指茶几上摆满的零食,丝毫没察觉到零食有多无语。
都是你跟苏茜爱吃的,快去吃吧。
苏酥忍俊不禁,跑到茶几跟前检阅她的零食,有手工月饼,地瓜干,龙须酥,石子馍,蜂蜜凉粽子,猕猴桃,小灯笼柿子。
苏酥掰了块月饼吃,这种月饼是小作坊里手工打的,只有五仁这一种馅,她小时候一点都不喜欢吃,工作以后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爱吃了,虽然每次都吃不多,但是中秋节如果少了这一口五仁馅的月饼就感觉没过圆满。
大伯母一家不一会儿也到了,苏酥去院子里迎接他们,刚从屋里走出来就听到大伯母夸张地大呼小叫,哎呦快看谁回来了。
苏酥向大伯两口子问好,然后默默等大伯母第二句话。
怎么还不带个男朋友回来啊......
苏酥搪塞她的话换都懒得换,笑一笑说:下次吧。
她说完转向苏茜,不由得惊了一下。
苏酥上次见苏茜还是春节的时候,那会儿她怀孕七个月,被大伯母和老公养的白白胖胖的,每根头发丝都闪着养尊处优的光泽。
多半年不见,苏茜基本上已经瘦回了苗条的体型,穿衣打扮也像从前一样讲究,头发染成浅栗色,贴着美甲片,脸上画着透明装,从头精致到脚。
苏酥辞职前有个同事休了三个月产假,回来后简直变了个人,脸上永远带着睡眠不足的憔悴,也不像从前那么爱打扮了,周身像上紧了发条,对比之下,苏茜好像没生过孩子一样。
苏酥不由得惊叹:苏茜,你瘦得好快啊,状态真好。
苏茜笑着说:我还有十斤没减下来呢。
苏酥顾不上跟苏茜讨论身材,迫不及待地弯腰看向婴儿车里的小侄子,六个月大的小婴儿,粉团子似的,啃着小拳头,腿一蹬掀了盖在身上的小薄被。
苏酥把被子重新给他盖好,声音不知不觉轻软了下来,王启明,叫姨。
小家伙眼睛又圆又亮,真就朝苏酥张嘴哼唧了两声。
苏酥乐得眉开眼笑,李小燕凑上来逗孩子,在旁边眼馋的不行。
苏酥随口问道:姐夫呢?
苏茜一脸不满地说:加班呢,明天才能过来。
苏酥:还是这么忙啊。
苏茜叹了口气:没办法,提上办公室副主任之后更忙了,以前只是熬夜写报告,现在还要负责公务招待,他文字业务又没人能替,经理的大大小小发言稿还得是他来写。
苏酥笑着说:姐夫提干了?恭喜啊。
苏茜:唉,有什么好喜的,忙都忙死了。
正说话间,小姑从厨房走出来喊道:开饭了啊,臊子面,晚上吃烤肉,中午简单吃一口。
小姑专门煮了一小锅软烂的面条,浇上臊子,给两个老人送进堂屋里。
剩下的人都习惯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苏酥帮苏茜端了两碗面出来,一碗给苏茜,一碗自己吃,两个人坐在房檐下的水泥台上,边吃边逗婴儿车里的小家伙。
大概是被臊子面的香气馋到了,小家伙开始哼哼唧唧,又把小拳头塞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啃上了。
苏茜伸手扒拉开他的小拳头,忽然想起什么,忘了给他带牙胶。
她连忙放下碗,拿起手机给老公王崇拨了个电话,信号通了之后等了半天对方也没接。
苏茜脸上现出一丝不悦,低头给王崇发了条微信。
怎么不接电话?
十分钟后对方还是没回信息。
苏茜再次把电话拨了过去,依然没人接。
她脸上的不悦更加明显,把手机搁在一边,吃了一半的面条也不碰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