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后对家祖宗成了我的金手指(36)
最后上车的那队人犹豫着要不要上去劝架,但实在不敢得罪段初阳,于是转头寄希望于几位大佬。
结果发现那几位正看戏看得津津有味,简直是恨不得往段初阳头上泼十桶油,扇十里风,再狠狠加把火,满脸喜闻乐见。
吵啊!
吵得再响一点!
那队人:
大佬们你们还记得大家都是队友,不是仇人吗?
要晋级可是大家一起晋级啊!
这赛还比得下去吗?不会彼此厮杀着最后喜送隔壁赛区决赛名额吧?
他们突然又想弃权了呜呜呜。
段初阳:叫你们老板出来。
女人:我就是老板。
段初阳:叫你们镇长出来。
那女人哼笑一声,朝段初阳弹了弹烟灰:我就是镇长。钱?这我可不缺啊,弟弟。
段初阳:
工作人员擦着汗上来解释:这位是叶老板,是千灯镇的主要投资商和开发人。
原来千灯镇只是个市郊小村,尤其因为三面环山,背靠长城,交通不变,常年经济发展不起来。
后来正是这位叶老板砸钱投资,大搞七夕节这个文旅项目,才让千灯镇发展起来,说是镇长也确实不为过。
叶青姜环顾一圈,抽了口烟:你们就是《走近科学》栏目组是吧?哟,还有漂亮小伙子。
她刚才没留意,这时才发现陈韫:你们栏目我好几期没看了,新主持人挺水灵啊,收视率不错吧。
众人:神他妈《走近科学》。
工作人员满脸笑容地应了:对,我们这几天可能要在这边先取材,别看这几位年轻,里面还有好几位专家呢,到时候麻烦您这边多多配合。
叶青姜往烟灰缸磕了磕烟灰:那行,你们可得给我们镇解释清楚了。鬼鬼鬼,这世界哪来的鬼,有什么东西不能靠科学解释清楚的?我们镇的营收额可就靠这一天,要是再影响到明年,乡亲们可难过活了。
这反应,看上去确实没什么问题。
陈韫疑惑地收回目光。
众人收拾完,一起下了楼,叶老板直接带他们去看出事的戏班子。
千灯镇上一条长街,各种灯饰已经挂了起来。
形态各自的灯都是成双成对,多是交颈鸳鸯、缠绵蝴蝶、或者直接就是牛郎织女人像,全都栩栩如生。
虽然灯还未点起来,但已经能够预想到了七夕那天,全镇灯火通明、辉煌如昼的盛景。
宾馆前台也跟了过来,主动道:壮观吧?
我们村原本世世代代都是做灯的,手扎的工艺,别处买不到,逢年过节都一定要挂灯,所以才叫千灯镇。
她神态一黯:可惜出了这档事,游客和新人都跑光了,这些灯也没人看了。
陈韫问:既然明天没有游客了,那这些灯还点吗?
前台不假思索:当然点!赚钱是一回事,过节是另一回事,就算村子只剩一个人,这灯也得点,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众人都听见了,暗自沉思。
她笑了笑说:你们人多,明天七夕可以一起逛一逛灯会啊。这些灯没人看,也会寂寞的。
众人:
逛灯会?
不拿其他人点天灯就不错了。
戏班子排练的地方很快到了。
班主一脸愁容地走出来,叶青姜主动问:怎么?那几个人还魇着?掐人中没?熏艾草呢?都没有用?
班主叹气:唉,还嚷呢,一不留神就要闹自杀,只能绑着,愁人。你们就是栏目组吧?都进来吧。
工作人员出发前已经给他们一人发了一个《走近科学》的工牌,索勒和队友扛起了摄影机,谢二和顾苏差点为了谁是主持人打起来,最后一人分了一个假话筒,搞得跟春晚似的一样还要分男女主持。
众人已经非常入戏了,纷纷点头,进了门,果然看到几个壮汉被绑在床上,眼睛发直。
班主扯开其中一个人口里的布,那人直勾勾地盯着虚空,低声呢喃:城要破了城要破了,所有人都得死所有人都得死
那声音和神情都滲人得慌,就像是真的看到什么东西,在反复陈述事实。
那人突然暴起:让我死吧,让我死吧!
他眼睛瞪到极致,在床上拼命挣扎起来,班主和其他人按都按不住,最后还是索勒和队友扔了摄影机,一人按一边,才把他压着。
索勒诧异:力气那么大?
他们好歹是修士,体魄本来就比一般人强壮。
顾苏上前按住那人眉心,片刻后,那人终于安静下来。
顾苏对众人摇头,低声道:魂魄没问题。
顾苏走的是炼魂的路子,当初她在飞机上用来吓陈韫的恶鬼,其实就是她炼出来的一魂。
她说魂魄没问题,应当就是普通的发癔症。
难道真的就是出幻觉了?
但什么幻觉能让人疯成这样?
众人沉默一阵,谢谨问道:班主,请问这个「城破了」是什么意思?你们有头绪吗?
这也正是陈韫想问的。
他正凝神听着,宿冬忽然伸腿挠了挠他的脖子。
陈韫脖子最怕痒,被挠得一哆嗦,伸手把它两只爪子都牢牢锁住。
别吵,在听。
宿冬:
班主想了想:这可能是跟我们排的戏有关系。
陈韫:你们排的不是「百家嫁女」吗?
他刚刚进门的时候特意关注了一下,看见外面宣传栏上贴着红红火火,喜庆无比的海报:
张灯结彩,百家嫁女。
班主挠了挠头道:哦,那是我们七夕的戏,后面中元节还有一出呢。
我们这的习俗你们应该知道吧?红事白事,都不能大操大办,一年里只有两天例外,分别是七夕和中元。
其中七夕办红,中元办白,这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不过外地人要是来,都是七夕来。毕竟哪有人特意到外地过中元节的,不嫌晦气嘛。所以我们中元节很少接待游客,戏就不太有名。
我说的那出戏呢,叫「撒豆成兵」,又叫「出北固」。
陈韫忽然眼皮一跳,总感觉这个词有点耳熟。
果然,班主想了想,道:顾澜你们认不认识?就玄朝那个历史人物。
众人:
这这可太认识了。
说来你可能不信,这边不仅有两个姓顾的,还有一个顾将军「特别喜欢」的。
班主:当年顾澜将军辅助棣王,也就是后来的玄成祖镇守北平,点石成兵,逼退漠北骑兵,收复北疆十三城,这段故事在我们这边流传很广了,尤其是出了长城那一带,隔几条村就有人排。
但我们这里戏比较特别,排的是「出北固」,讲的是当年漠北骑兵气焰最盛,侵占北疆后,又围下北固城,威逼北平,顾澜将军在全城只剩下老弱妇孺的情况下,撒豆借阴兵,突破漠北骑军包围,扭转战局。
谢二发出学渣的疑惑:那这个千灯镇
班主乐呵呵道:就是当年的北固城遗址啊。
忽然,原本已经安静下来的那人眼珠子一轮,直勾勾望向顾苏他们,自言自语:
城要破了城要破了我知道,我知道,你们所有人都得死
在场众修士忍不住听得心里发毛。
倒是叶青姜比较不知者无畏,把布麻溜地给他塞回去:班主,等下我让医生过来给他们打几支镇定剂,应该就是被癔住了。
班主挠了挠头:唉,可能是这剧本身就神神鬼鬼的,才导致出现幻觉吧?
众人一阵乱瞥,看向顾星泽和顾苏,满脸写着:自己祖宗,你们总得知道些什么吧?
顾星泽抱着手臂,低声道:你考试问考官答案?
这逼刚装完,顾苏就无意识地拆她哥的台了:说实话,这段历史在牵机阁成立之前,没多少记录。顾大宗师又不写日记,具体怎么回事我们知道的也不多啊。
陈韫忽然道:您说城内只剩「老弱妇孺」,那这几位大哥演的是什么角色?顾澜将军借来的「阴兵」?
班主道:哦,那不是,他们演漠北骑兵。
陈韫疑惑道:他们演漠北骑兵,那为什么要害怕城坡了?城破了他们不是应该高兴?
班主一琢磨,也觉得有些奇怪:这,这人被魇住了,哪有道理可言?
陈韫客气道:班主,不知道我们能不能看看戏?或许你们有录像吗?
班主道:这个有。本来是不能拍的,但前几年有个研究民俗的学者,说要来我们这取材,就破格让他拍了,资料还留在我们这。
说到这班主还有点生气:那小伙子当时说要给我们写进书里宣传呢,结果现在都没有影,净骗人了。你们栏目组可要好好宣传,我们这戏排得那可叫原汁原味,就地取材,你看我们这演员,入戏太深了都。
「入戏太深」的演员正在床上唔唔抽搐。
众人汗颜,没好意思说他们也是来骗人的。
不过严格意义上说,他们这都几万人观看直播了,应该不算骗人吧?
班主把视频记录翻出来,众人挤在一个小破电脑前,准备虔诚观摩。
这段历史陈韫知道,相比于牵机阁这种玄之又玄的,这种收复失地的故事反而才是能够放进正史,摆在明面上的东西。
当年玄成祖仅仅是一个藩王,玄朝也尚未迁都北平。玄成祖不得太/祖宠爱,被调往北平镇守北疆,偏偏当时漠北各部族蠢蠢欲动,不知为何,仿佛如有神助一般,竟然在一个月内占领北疆十三城,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大肆屠城,甚至大军压境至北固口。
北固口地理特殊,三面环山,南靠长城,是一个标准的瓶口型,在军事意义上易守难攻,也是北平最重要的一道屏障,一旦北固口告破,北平万千百姓必然暴露于漠北铁蹄之下,任其蹂/躏。
漠北大军围城三日,或是每日往城内抛洒火箭,或是往水源处倒下毒药。北固城百姓死守不出,但也坚持不了多久。
棣王一个月内丢了十三座城池,已经是焦头烂额,一日连发三道陈情表,发誓全家死守北平,只求朝中支援。但朝中人心惶惶,几乎没有人敢自请出兵。
这个时候,当时在天衍门修行的顾澜却主动请缨,前往北平助阵。
这就是《出北固》的前两折内容,《围城》和《请缨》。
这出戏没有舞台,道具也不多,众多演员就在千灯镇的空地上表演,十分考验信念感。
如果说前面稀稀拉拉几个「骑兵」和纸糊的城门最多让人感慨戏剧艺术的间离感,等到顾澜将军的演员一边念着台词,一边出场的时候,众人就实在绷不住了。
只见此「顾澜」摸着雪白胡子出场,手持羽扇,带着乡音:俺本北山巅,修真养性,烧药炼丹一神仙,奈何怜苍生苦楚,下山指点迷人间。凭俺剑挥星斗,志逐风雪,换得明君稳坐九重龙凤阙,百姓兴得千载丰收年。
顾苏:别的就不提了,请问一下,为什么这个顾澜会长胡子呢?而且他出征时才二十岁吧?为什么胡子是白的呢?
班主:啊?你们不觉得这样显得比较仙风道骨吗?
众人盯着这满身横肉的「顾澜」,心中呐喊:哪里仙了?
这是什么奇怪的刻板印象!
封不对嘴角抽搐:而而且,你们这台词,不是魔改人家诸葛丞相的吗?你们这词谁写的?怎么顾大宗顾澜将军是没有自己的台词是吗?
班主顾左右而言他:哎呀,快看下一段,可感人了。
第三折 《披白》里,仙风道骨的「顾澜」终于进了北固城。
只见北固城中,四处挂满白灯笼,白绸飘飞,原来城中老弱妇孺已经独力难支,准备举城办丧事。
饰演「老弱妇孺」的演员轮番上阵,表示誓死不降的决心。
周围唢呐齐吹,一时之间鬼哭狼嚎。
「顾澜」看得直摇头,大声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看我玩周天度知时运,操瑶琴七月雪纷纷!
于是周围道具组开始往「顾澜」头顶洒纸钱,表示「雪纷纷」。
众人:
救命啊,借他们一双没有看过这剧的眼睛,他们已经无法再直视顾大宗师了。
班主看得眼泪汪汪:这一段最感人啦。我们一般唱到这,家家户户都会烧纸钱,集体哭坟的。
连叶青姜也一脸感慨:排得真好!
陈韫感觉宿冬的爪子跟患了帕金森一样,不停地抠他的衣服,都快把他衣服抠烂了。
陈韫缓缓问:是这样的,请问一下,不是说「操瑶琴」吗?为什么最后这个顾呃,这个演员在吹唢呐呢?
而且还非常卖力,吹得胡子都快掉了!
班主:哦,我们乡下人哪里会弹古琴那么高级的东西啦。吹唢呐不好吗?应景热闹,又接地气。
众人:
这是地气吗?
这是接地府啊!
最后一折自然是全剧高潮,顾澜站在一块石头上,以示为「山顶」,洒下黄豆道:诸乡亲莫怕,待我剑上呼风雨,笔下动鬼神,九泉借得阴兵来,愿为生民守河山
于是一群将脸涂成青黑的「阴兵」上阵,一阵拼杀,破「城门」而出,将漠北骑士杀倒在地。
周围村民欢呼,各自熟练地拿出扫帚,把地上的黄豆和纸钱扫干净。
班主抹着眼泪道:怎么样?你们看完了,是不是觉得这剧排得特别好?
众人僵着脸,纷纷点头,直夸排得好,心里其实想的是,难怪那个民俗学家都要跑路了,这种人物崩坏大作,顾家没有上门要求形象赔偿真算你们逃过一劫。
众人又在戏班里逛了一圈,确认没什么其他特殊之处,只得暂时离开。
叶青姜看了看时间:才下午四点多,我再带你们去派出所看看吧。那对出事的新人已经走了,说这里闹鬼呆不下去,但他们在派出所留了笔录。
陈韫感觉刚才宿冬有点异常,特意走慢了一点,坠到了队伍最后,想问问情况,但还没问出口,就发现旁边有人也特意缓了脚步。
是谢谨。
谢谨和陈韫并肩走着,长街两侧都是七夕花灯。
谢谨开口道:这条村子七夕成婚的习俗有些奇怪。
没想到谢谨竟然主动找他说话,陈韫点了点头:嗯,确实奇怪。
七夕确实是传统的「情人节」没错,但是稍微对传统讲究一点的,都觉得七夕成婚不太吉利。
一是因为七夕和阴气最重的中元节接近,而且刚好隔了七天。《易经》里以「七」为阴阳循环的极数,例如「头七回魂」,是从这个传统出来;
二则是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虽然感人,却未必美满,谈到婚嫁,总有些天人永隔的不详兆头。
恋耽美
结果发现那几位正看戏看得津津有味,简直是恨不得往段初阳头上泼十桶油,扇十里风,再狠狠加把火,满脸喜闻乐见。
吵啊!
吵得再响一点!
那队人:
大佬们你们还记得大家都是队友,不是仇人吗?
要晋级可是大家一起晋级啊!
这赛还比得下去吗?不会彼此厮杀着最后喜送隔壁赛区决赛名额吧?
他们突然又想弃权了呜呜呜。
段初阳:叫你们老板出来。
女人:我就是老板。
段初阳:叫你们镇长出来。
那女人哼笑一声,朝段初阳弹了弹烟灰:我就是镇长。钱?这我可不缺啊,弟弟。
段初阳:
工作人员擦着汗上来解释:这位是叶老板,是千灯镇的主要投资商和开发人。
原来千灯镇只是个市郊小村,尤其因为三面环山,背靠长城,交通不变,常年经济发展不起来。
后来正是这位叶老板砸钱投资,大搞七夕节这个文旅项目,才让千灯镇发展起来,说是镇长也确实不为过。
叶青姜环顾一圈,抽了口烟:你们就是《走近科学》栏目组是吧?哟,还有漂亮小伙子。
她刚才没留意,这时才发现陈韫:你们栏目我好几期没看了,新主持人挺水灵啊,收视率不错吧。
众人:神他妈《走近科学》。
工作人员满脸笑容地应了:对,我们这几天可能要在这边先取材,别看这几位年轻,里面还有好几位专家呢,到时候麻烦您这边多多配合。
叶青姜往烟灰缸磕了磕烟灰:那行,你们可得给我们镇解释清楚了。鬼鬼鬼,这世界哪来的鬼,有什么东西不能靠科学解释清楚的?我们镇的营收额可就靠这一天,要是再影响到明年,乡亲们可难过活了。
这反应,看上去确实没什么问题。
陈韫疑惑地收回目光。
众人收拾完,一起下了楼,叶老板直接带他们去看出事的戏班子。
千灯镇上一条长街,各种灯饰已经挂了起来。
形态各自的灯都是成双成对,多是交颈鸳鸯、缠绵蝴蝶、或者直接就是牛郎织女人像,全都栩栩如生。
虽然灯还未点起来,但已经能够预想到了七夕那天,全镇灯火通明、辉煌如昼的盛景。
宾馆前台也跟了过来,主动道:壮观吧?
我们村原本世世代代都是做灯的,手扎的工艺,别处买不到,逢年过节都一定要挂灯,所以才叫千灯镇。
她神态一黯:可惜出了这档事,游客和新人都跑光了,这些灯也没人看了。
陈韫问:既然明天没有游客了,那这些灯还点吗?
前台不假思索:当然点!赚钱是一回事,过节是另一回事,就算村子只剩一个人,这灯也得点,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众人都听见了,暗自沉思。
她笑了笑说:你们人多,明天七夕可以一起逛一逛灯会啊。这些灯没人看,也会寂寞的。
众人:
逛灯会?
不拿其他人点天灯就不错了。
戏班子排练的地方很快到了。
班主一脸愁容地走出来,叶青姜主动问:怎么?那几个人还魇着?掐人中没?熏艾草呢?都没有用?
班主叹气:唉,还嚷呢,一不留神就要闹自杀,只能绑着,愁人。你们就是栏目组吧?都进来吧。
工作人员出发前已经给他们一人发了一个《走近科学》的工牌,索勒和队友扛起了摄影机,谢二和顾苏差点为了谁是主持人打起来,最后一人分了一个假话筒,搞得跟春晚似的一样还要分男女主持。
众人已经非常入戏了,纷纷点头,进了门,果然看到几个壮汉被绑在床上,眼睛发直。
班主扯开其中一个人口里的布,那人直勾勾地盯着虚空,低声呢喃:城要破了城要破了,所有人都得死所有人都得死
那声音和神情都滲人得慌,就像是真的看到什么东西,在反复陈述事实。
那人突然暴起:让我死吧,让我死吧!
他眼睛瞪到极致,在床上拼命挣扎起来,班主和其他人按都按不住,最后还是索勒和队友扔了摄影机,一人按一边,才把他压着。
索勒诧异:力气那么大?
他们好歹是修士,体魄本来就比一般人强壮。
顾苏上前按住那人眉心,片刻后,那人终于安静下来。
顾苏对众人摇头,低声道:魂魄没问题。
顾苏走的是炼魂的路子,当初她在飞机上用来吓陈韫的恶鬼,其实就是她炼出来的一魂。
她说魂魄没问题,应当就是普通的发癔症。
难道真的就是出幻觉了?
但什么幻觉能让人疯成这样?
众人沉默一阵,谢谨问道:班主,请问这个「城破了」是什么意思?你们有头绪吗?
这也正是陈韫想问的。
他正凝神听着,宿冬忽然伸腿挠了挠他的脖子。
陈韫脖子最怕痒,被挠得一哆嗦,伸手把它两只爪子都牢牢锁住。
别吵,在听。
宿冬:
班主想了想:这可能是跟我们排的戏有关系。
陈韫:你们排的不是「百家嫁女」吗?
他刚刚进门的时候特意关注了一下,看见外面宣传栏上贴着红红火火,喜庆无比的海报:
张灯结彩,百家嫁女。
班主挠了挠头道:哦,那是我们七夕的戏,后面中元节还有一出呢。
我们这的习俗你们应该知道吧?红事白事,都不能大操大办,一年里只有两天例外,分别是七夕和中元。
其中七夕办红,中元办白,这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不过外地人要是来,都是七夕来。毕竟哪有人特意到外地过中元节的,不嫌晦气嘛。所以我们中元节很少接待游客,戏就不太有名。
我说的那出戏呢,叫「撒豆成兵」,又叫「出北固」。
陈韫忽然眼皮一跳,总感觉这个词有点耳熟。
果然,班主想了想,道:顾澜你们认不认识?就玄朝那个历史人物。
众人:
这这可太认识了。
说来你可能不信,这边不仅有两个姓顾的,还有一个顾将军「特别喜欢」的。
班主:当年顾澜将军辅助棣王,也就是后来的玄成祖镇守北平,点石成兵,逼退漠北骑兵,收复北疆十三城,这段故事在我们这边流传很广了,尤其是出了长城那一带,隔几条村就有人排。
但我们这里戏比较特别,排的是「出北固」,讲的是当年漠北骑兵气焰最盛,侵占北疆后,又围下北固城,威逼北平,顾澜将军在全城只剩下老弱妇孺的情况下,撒豆借阴兵,突破漠北骑军包围,扭转战局。
谢二发出学渣的疑惑:那这个千灯镇
班主乐呵呵道:就是当年的北固城遗址啊。
忽然,原本已经安静下来的那人眼珠子一轮,直勾勾望向顾苏他们,自言自语:
城要破了城要破了我知道,我知道,你们所有人都得死
在场众修士忍不住听得心里发毛。
倒是叶青姜比较不知者无畏,把布麻溜地给他塞回去:班主,等下我让医生过来给他们打几支镇定剂,应该就是被癔住了。
班主挠了挠头:唉,可能是这剧本身就神神鬼鬼的,才导致出现幻觉吧?
众人一阵乱瞥,看向顾星泽和顾苏,满脸写着:自己祖宗,你们总得知道些什么吧?
顾星泽抱着手臂,低声道:你考试问考官答案?
这逼刚装完,顾苏就无意识地拆她哥的台了:说实话,这段历史在牵机阁成立之前,没多少记录。顾大宗师又不写日记,具体怎么回事我们知道的也不多啊。
陈韫忽然道:您说城内只剩「老弱妇孺」,那这几位大哥演的是什么角色?顾澜将军借来的「阴兵」?
班主道:哦,那不是,他们演漠北骑兵。
陈韫疑惑道:他们演漠北骑兵,那为什么要害怕城坡了?城破了他们不是应该高兴?
班主一琢磨,也觉得有些奇怪:这,这人被魇住了,哪有道理可言?
陈韫客气道:班主,不知道我们能不能看看戏?或许你们有录像吗?
班主道:这个有。本来是不能拍的,但前几年有个研究民俗的学者,说要来我们这取材,就破格让他拍了,资料还留在我们这。
说到这班主还有点生气:那小伙子当时说要给我们写进书里宣传呢,结果现在都没有影,净骗人了。你们栏目组可要好好宣传,我们这戏排得那可叫原汁原味,就地取材,你看我们这演员,入戏太深了都。
「入戏太深」的演员正在床上唔唔抽搐。
众人汗颜,没好意思说他们也是来骗人的。
不过严格意义上说,他们这都几万人观看直播了,应该不算骗人吧?
班主把视频记录翻出来,众人挤在一个小破电脑前,准备虔诚观摩。
这段历史陈韫知道,相比于牵机阁这种玄之又玄的,这种收复失地的故事反而才是能够放进正史,摆在明面上的东西。
当年玄成祖仅仅是一个藩王,玄朝也尚未迁都北平。玄成祖不得太/祖宠爱,被调往北平镇守北疆,偏偏当时漠北各部族蠢蠢欲动,不知为何,仿佛如有神助一般,竟然在一个月内占领北疆十三城,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大肆屠城,甚至大军压境至北固口。
北固口地理特殊,三面环山,南靠长城,是一个标准的瓶口型,在军事意义上易守难攻,也是北平最重要的一道屏障,一旦北固口告破,北平万千百姓必然暴露于漠北铁蹄之下,任其蹂/躏。
漠北大军围城三日,或是每日往城内抛洒火箭,或是往水源处倒下毒药。北固城百姓死守不出,但也坚持不了多久。
棣王一个月内丢了十三座城池,已经是焦头烂额,一日连发三道陈情表,发誓全家死守北平,只求朝中支援。但朝中人心惶惶,几乎没有人敢自请出兵。
这个时候,当时在天衍门修行的顾澜却主动请缨,前往北平助阵。
这就是《出北固》的前两折内容,《围城》和《请缨》。
这出戏没有舞台,道具也不多,众多演员就在千灯镇的空地上表演,十分考验信念感。
如果说前面稀稀拉拉几个「骑兵」和纸糊的城门最多让人感慨戏剧艺术的间离感,等到顾澜将军的演员一边念着台词,一边出场的时候,众人就实在绷不住了。
只见此「顾澜」摸着雪白胡子出场,手持羽扇,带着乡音:俺本北山巅,修真养性,烧药炼丹一神仙,奈何怜苍生苦楚,下山指点迷人间。凭俺剑挥星斗,志逐风雪,换得明君稳坐九重龙凤阙,百姓兴得千载丰收年。
顾苏:别的就不提了,请问一下,为什么这个顾澜会长胡子呢?而且他出征时才二十岁吧?为什么胡子是白的呢?
班主:啊?你们不觉得这样显得比较仙风道骨吗?
众人盯着这满身横肉的「顾澜」,心中呐喊:哪里仙了?
这是什么奇怪的刻板印象!
封不对嘴角抽搐:而而且,你们这台词,不是魔改人家诸葛丞相的吗?你们这词谁写的?怎么顾大宗顾澜将军是没有自己的台词是吗?
班主顾左右而言他:哎呀,快看下一段,可感人了。
第三折 《披白》里,仙风道骨的「顾澜」终于进了北固城。
只见北固城中,四处挂满白灯笼,白绸飘飞,原来城中老弱妇孺已经独力难支,准备举城办丧事。
饰演「老弱妇孺」的演员轮番上阵,表示誓死不降的决心。
周围唢呐齐吹,一时之间鬼哭狼嚎。
「顾澜」看得直摇头,大声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看我玩周天度知时运,操瑶琴七月雪纷纷!
于是周围道具组开始往「顾澜」头顶洒纸钱,表示「雪纷纷」。
众人:
救命啊,借他们一双没有看过这剧的眼睛,他们已经无法再直视顾大宗师了。
班主看得眼泪汪汪:这一段最感人啦。我们一般唱到这,家家户户都会烧纸钱,集体哭坟的。
连叶青姜也一脸感慨:排得真好!
陈韫感觉宿冬的爪子跟患了帕金森一样,不停地抠他的衣服,都快把他衣服抠烂了。
陈韫缓缓问:是这样的,请问一下,不是说「操瑶琴」吗?为什么最后这个顾呃,这个演员在吹唢呐呢?
而且还非常卖力,吹得胡子都快掉了!
班主:哦,我们乡下人哪里会弹古琴那么高级的东西啦。吹唢呐不好吗?应景热闹,又接地气。
众人:
这是地气吗?
这是接地府啊!
最后一折自然是全剧高潮,顾澜站在一块石头上,以示为「山顶」,洒下黄豆道:诸乡亲莫怕,待我剑上呼风雨,笔下动鬼神,九泉借得阴兵来,愿为生民守河山
于是一群将脸涂成青黑的「阴兵」上阵,一阵拼杀,破「城门」而出,将漠北骑士杀倒在地。
周围村民欢呼,各自熟练地拿出扫帚,把地上的黄豆和纸钱扫干净。
班主抹着眼泪道:怎么样?你们看完了,是不是觉得这剧排得特别好?
众人僵着脸,纷纷点头,直夸排得好,心里其实想的是,难怪那个民俗学家都要跑路了,这种人物崩坏大作,顾家没有上门要求形象赔偿真算你们逃过一劫。
众人又在戏班里逛了一圈,确认没什么其他特殊之处,只得暂时离开。
叶青姜看了看时间:才下午四点多,我再带你们去派出所看看吧。那对出事的新人已经走了,说这里闹鬼呆不下去,但他们在派出所留了笔录。
陈韫感觉刚才宿冬有点异常,特意走慢了一点,坠到了队伍最后,想问问情况,但还没问出口,就发现旁边有人也特意缓了脚步。
是谢谨。
谢谨和陈韫并肩走着,长街两侧都是七夕花灯。
谢谨开口道:这条村子七夕成婚的习俗有些奇怪。
没想到谢谨竟然主动找他说话,陈韫点了点头:嗯,确实奇怪。
七夕确实是传统的「情人节」没错,但是稍微对传统讲究一点的,都觉得七夕成婚不太吉利。
一是因为七夕和阴气最重的中元节接近,而且刚好隔了七天。《易经》里以「七」为阴阳循环的极数,例如「头七回魂」,是从这个传统出来;
二则是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虽然感人,却未必美满,谈到婚嫁,总有些天人永隔的不详兆头。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