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错误举报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112)

    可吴家没那么容易放人,春娟自己到底怎么想的也不知道。
    二人到孙家的时候,孙父正在熏腊肉,上次刘章来的时候,孙父便又打听了一番年猪的事儿,这不,孙大哥走之前,和一个朋友提了提,那朋友自己订的时候,顺带帮着孙家也订了。
    昨儿亲自送上门的,孙父他们昨天下午灌香肠,今儿开始熏腊肉。
    见他们来,孙父高兴极了,看杨继西把鱼放在大木盆里,又把背篓放下推给他,于是道,又拿这么多东西。
    好久都没来了,多拿点,孙桂芳听见背上嫣嫣哼唧了几声,赶忙把人放下,孙父从后帮忙,抱住嫣嫣。
    嫣嫣啊,姥爷可想你咯。
    啊啊。
    嫣嫣推了推他的脸,扭头去看孙桂芳,孙桂芳笑着把背带裹成一团放在桌上,这才接过她,顺手摸了摸尿布,发现没有弄脏后,才点了点她的鼻子。
    这是姥爷。
    杨继西把木盆加满水,这会儿刚进来,见孙父在逗弄嫣嫣,便问起孙母她们。
    去吃酒了,今儿中午咱们几个人一起吃饭。
    那我做一条酸菜鱼,孙桂芳道。
    我给你打下手,杨继西说。
    那我抱嫣嫣,孙父笑看着嫣嫣,嫣嫣盯着他看了看,又把小脑袋往孙桂芳身上拱来拱去的,孙桂芳立马明白了。
    她抱着嫣嫣进了之前自己住的房间,给嫣嫣喂奶。
    杨继西和孙父说话,把背篓里的东西一一提出来,这鸡可以熏着,过年的时候吃。
    崂山换来的鸡只有两只了,
    这边送一只,还有一只明儿送回家。
    你们咋不留着自己吃啊,孙父看着这么多东西,又感动又可惜的。
    家里有呢,杨继西说。
    孙桂芳出来时,孙父已经把鸡挂在腊肉旁边一起熏了,他对二人道,中午吃鱼,晚上取一条风肉煮上,腊肉还没熏好,明儿你们回家时,拿回去自己再熏一熏。
    我们也要买年猪的,孙桂芳说。
    那是你们的,我给的腊肉是我们的心意,你们不要,那今儿背过来的东西,我也不要。
    孙父严肃着一张脸,把杨继西二人逗笑了。
    说了一会儿话后,杨继西就去杀鱼,孙父抱着嫣嫣在一旁坐着看。
    嫣嫣也不怕,她才吃饱了,又睡了那么久,正精神着呢。
    下午三点左右,孙母二人回来了,见他们在,也高高兴兴地招呼着。
    正好,那家人给的柿饼,你们尝尝,孙母放下篮子,揭开上面的盖子,给杨继西和孙桂芳一人一个,吃了自己拿。
    这个柿饼酸甜酸甜的,杨继西吃了一个就不要了,孙桂芳倒是挺喜欢的,趁着孙玉兰抱着嫣嫣,自己吃了两个。
    孙母拿出自己给嫣嫣做的冬衣,在她身上比画了几下,能穿。
    别给她做衣服了,家里送的衣服能穿到三岁了,孙桂芳无奈道。
    就做了这么一件,孙母笑眯眯地摸了摸嫣嫣的小手,咱们嫣嫣白,穿啥都好看。
    正说着话呢,孙三婶就拉着哭哭啼啼的春娟上门来了,她叫了一声大哥大嫂,可得为我们春娟想个法子啊!
    孙桂芳与杨继西对视一眼,便从孙玉兰怀里接过嫣嫣,进了房间。
    孩子要睡觉了,你坐下说,孙母看了眼双眼红肿,脸上还带着两个巴掌印的春娟,这不是你打的吗?
    那手掌印她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孙三婶。
    孙三婶屁股刚挨着凳子,闻言有些尴尬,这不是气狠了,她但凡争点气,我也不会这么气了!
    那也不能打她啊,孙玉兰塞了一个柿饼给垂头抽泣的春娟,吃个柿饼,才拿回来的。
    孙三婶不用孙玉兰招呼,自己就从篮子里拿了一个,接着气呼呼地说起吴家人来。
    要不是春娟被打得受不了跑回来,我都不知道那个姓吴的上个月就没在肉联厂干了!说是偷摸卖肉被发现了!
    能弄到肉都没往她家送,拿去卖还把工作都弄丢了,那可是肉联厂啊!多少人想去都去不了的!
    弄掉工作后,那脾气就更加暴躁了!一个月有半个月没都在家,我听春娟说是他外面有人了!春娟发现他的不对劲儿,就问了几句,结果他就把春娟打了一顿!
    说着,孙三婶就拉过春娟的两只手,拉起一看,只见上面有不少青紫,瞧着像是棍子打的。
    杨继西看了一眼后便别过头,春娟也快速拉下了衣袖。
    之前卫国媳妇儿问你,你一个字都不说,现在我们能有什么办法?
    孙母非常平静道,似乎没有要帮忙的意思。
    孙三婶闻言心头一惊,这是不想管?
    春娟也不哭了,起身就往外走,孙三婶见此拉住她,你干啥去?
    干啥去?
    春娟也不回头,直接把手里的柿饼扔在了地上,人家根本就不想帮忙,没看我笑话就不错了,你非要拉我上来!现在瞧见了吧?我是你的女儿,不是他们家的!
    说完就用力抽回自己的手,跑掉了。
    这蠢货真是!大哥大嫂你们别介意啊,孙三婶赔笑道。
    她其实心里清楚,大哥大嫂都是有主意的人,只要他们愿意帮忙,那肯定可以把春娟接回来,她再给找个好婆家的,反正也没办结婚证。
    走的时候搬走嫁妆,再让吴家赔一笔钱,没想到春娟忽然这么干,让她的计划没办法实施了。
    她说得对,孙母起身捡起那个脏了的柿饼,当着孙三婶的面拍了拍灰后,直接丢进了火炉中,那就不留你,你家里还有事儿呢。
    孙三婶张了张嘴,见孙玉兰一脸气愤,孙父和杨继西没什么表情后,只能转身离开。
    回到家就骂春娟。
    这下好了,你大娘他们是真不想管你的事儿了!
    不管就不管,春娟红着眼说,我就是离开吴家,也会被你嫁给别的人,既然这样,我还不如待在吴家呢!
    你这死丫头!老娘还不是为了你好!
    孙三婶骂道。
    春娟收拾了自己的东西,起身就走了,孙三叔追了上来,塞给她一块钱,你.....他打你,你就往外跑,总不能外人看见了,他还动手。
    知道了。
    春娟收了钱,提着布包走了。
    看着女儿的背影,孙三叔咬了咬牙,自己来到了孙父家,大哥,大嫂,春娟他们没办结婚证,我们把人接回来是可以的,再这样下去,她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老大回来的时候,找你没有?
    孙父问道。
    孙三叔不说话了。
    不仅找了,还找了好几次,先是找孙三婶,人家说哪有男人不打女人的,见她说不通,就找孙三叔,结果他怎么说的?
    只要春娟听话,就不会挨打。
    孙大哥气得不行,又让孙大嫂去问春娟怎么想的,可春娟就一心想要他们给自己的男人弄到城里去,根本不想分开。
    见孙三叔垂着头不说话,孙父才说,你这么大的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看着办吧,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心早就被他们折磨凉了,孙父极少去孙三叔家,感情在这些年也磨得差不多了。
    杨继西见他起身离开后,便去把院门关了,孙桂芳也从房里出来,嫣嫣已经睡着了。
    杨继西抱在怀里,和他们坐在火堆边说话。
    瞧瞧春娟这样子,我们怎么帮,都是错的,以后她家的事儿,我们少管,也轮不到自己管。
    孙母垂眸对他们道。
    好事儿来的时候,孙三婶可不会想到他们,想要他们出力了,这才会上门诉苦。
    玉兰,孙桂芳见他们说话,便拉着孙玉兰说悄悄话,你最近好不好?
    挺好的,孙玉兰笑道。
    孙桂芳听到这话也高兴,与她又低声说了许多话,可晚上孙母单独与孙桂芳说话时,却让孙桂芳提起了心。
    她是不是有心上人了?我看她这两三个月时不时就发呆,和你当初一模一样,孙母道。
    孙桂芳扯了扯嘴角,我问问。
    我就是怎么问她都不说,你们姐妹说说知心话,说不定能问出啥来。
    孙母说。
    嫣嫣暂时在杨继西睡的房间里,被他看着,孙桂芳走进孙玉兰房间,东拉西扯了几句话后,她直接问道,你....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
    孙玉兰脸一红,把豆油灯往这边移了一下,垂头拨弄了两下灯芯后,小声说, 妈让你问的吧?
    那你说说,孙桂芳笑问道,我认识吗?
    孙玉兰抿了抿唇没说话。
    见此孙桂芳盯着她看了看,轻声道,是杨文清吗?
    孙玉兰垂下头。
    孙桂芳握住她的手,玉兰.....
    我只是觉得他人不错,姐你不用劝我,孙玉兰扯出一抹笑,其实妈
    也猜到了,那天杨姨跟她搭话,她回来就说杨文清其实人不错,可惜生了癫疯,我就知道她在提醒我。
    不会答应的。
    玉兰......
    孙桂芳看着扯出笑颜的孙玉兰,心里忽然很难受,她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却说不出安慰的话。
    不用担心我,孙玉兰看向豆油灯,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因为有嫣嫣了,所以孙桂芳没和孙玉兰一起睡,她自己带着孩子睡在一间屋里,杨继西就在她隔壁,孩子半夜有点什么动静,孙桂芳自己还没坐起来呢,杨继西就已经推门进来抱起嫣嫣了。
    尿了,杨继西说了一声,三两下就给换好尿布,见嫣嫣一个劲儿地看向孙桂芳便又道,饿了?
    啊。
    嫣嫣往孙桂芳那边伸出小手。
    孙桂芳赶紧把孩子抱过去,解开衣服给她喂奶。
    杨继西则是拿着尿布出去,洗干净都晾好,又端了一碗温水进来给孙桂芳喝。
    家里有保温壶就是方便。
    等嫣嫣睡着,孙桂芳喝完水后,杨继西又去把碗洗了,这才进来坐在床边看她们母女。
    你去睡啊。
    孙桂芳握住他的手说道。
    你睡着了我再去,杨继西抬手摸了摸她的脸,别想太多。
    嗯。
    孙桂芳很快便睡着了,杨继西给她拉好被子,又看了看孩子后,这才提着豆油灯出去睡觉。
    乡下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已经出嫁的女儿带着丈夫回娘家,是不睡在一间屋子里的,如果睡在一起,别人知道后就会说三道四。
    第二天吃了早饭后,杨继西背着装有三条腊肉的背篓,与孙桂芳母女离开了孙家。
    孙玉兰把他们送到村口,孙桂芳回头看她,她还冲这边挥手。
    你快回去。
    孙桂芳大声道。
    知道啦!
    孙玉兰应着。
    等杨继西他们到家的时候,才九点十几分。
    而杨二奶奶他们还没回来,这让杨继西有了机会,他先去把空间里的米面都放到小库房里面,那比人高的大木桶里,接着又在装鸡蛋的大箩筐里放了两百个鸡蛋。
    到了灶房,杨继西拿出一只鸡还有三条腊肉以及那半边猪头,接着就是一桶昨晚就泡在水里的豆类。
    加点腊肉进去?
    杨继西问孙桂芳。
    行,你把腊肉切好,我待会儿就来弄,孙桂芳正在给嫣嫣把尿。
    杨继西刚把几种豆子混着大米煮在锅里,杨二奶奶他们便回来了。
    你们还比我们早这么多啊,得知孙桂芳他们回来的时间后,杨二奶奶惊讶道。
    今儿天好,也没啥风,我们想着能早点回来也好,孙桂芳笑。
    今儿天确实不错,我去泡豆子。
    杨二奶奶挽起衣袖要洗手,孙桂芳便说粥都开始熬了,还说待会儿加腊肉进去。
    娘,库房东西多了,您去看看,心里也有个数。
    孙桂芳见她纠结啥时候泡的豆子时,立马又道。
    这下杨二奶奶立马去了库房,还把杨二爷爷拉着去了,好给她稳凳子。
    看完东西后,杨二奶奶激动得脸都红了,她问杨继西怎么弄回来的,杨继西说他朋友送过来的。
    杨二奶奶立马明白他们为啥回来这么早了,一想到家里多了那么多粮食,心里就美滋滋的。
    又把周家给的回礼拿出来,三十个鸭蛋,一个宰杀好的肥鸭子,别的我硬是没要,不然都不好意思。
    今儿烧鸡还是烧鸭?
    杨继西指了指盆里的鸡。
    烧鸭吧,人多,这鸭子肥,刚好够吃些,杨二爷爷说。
    还有点魔芋,我去拿过来。
    魔芋是吴大嫂送过来的,做好的,放在水里能放好几天呢,杨二奶奶擦了擦手说。
    拿点一些大一点的土豆过来,就做土豆魔芋烧鸭。
    杨二爷爷对她的背影大声道。
    知道了。
    十一点左右,杨幺妹一家三口来了,又过了半个小时,杨继红一家以及杨继春四姐妹带着孩子回来了。
    杨继西这边的人多,自然也更热闹。
    腊八粥熬得非常浓,平安等几个孩子都喝了大半碗呢,姐夫们都没来,家里还有人会回去,所以他们都在家帮忙。
    中午喝腊八粥,吃土豆魔芋烧鸭,下午杨二奶奶把杨继西收拾出来的猪头肉给卤上了,还给杨大奶奶他们端过去一大碗,晚上吃卤猪头肉还有杨继北送过来的鱼。
    晚上除了杨幺妹一家走了外,杨继春几姐妹都在。
    刘章凌晨三点就要到肉联厂呢,回他们那边去镇上也近一点。
    杨继红和康嫂带着孩子过来串门。
    你们去那边了吗?
    杨继红问。
    没,杨继丽摇头,表面功夫我都不想做了。
    我倒是去坐了坐,杨继燕笑道,见我就拿了点素东西过来,三婶儿对我爱答不理的,反而问起幺妹他们都送了啥,还在我面前诉苦,说幺妹心里一点都没有她和三叔,我听得不耐烦,找了个借口也走了。
    桂芳,下午刘香莲过来干啥?
    杨继霜低声问孙桂芳,孙桂芳小声地说了鸡蛋的事儿,杨继霜微微皱眉,攒钱买房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怎么还.....
    算了不说了,杨继霜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边杨继西正在杨继康家,和他还有□□康说话。
    杨继北也过来了,几人倒是不常聚在一起,说了一会儿话后,杨继西便回去了,杨继北问□□康,他们生产队吃鱼的人多不多。
    □□康想了想,吃兔子的不少,也是听老马沟那边有人养兔子,还建了房,这不,我们生产队就有人干这活儿了。
    杨继北双眼一亮,今儿虽然是腊八,但何明秀他们并没有过老宅来,因为杨老汉让狗蛋过去带了话,今年腊八各过各的,不用过去。
    所以杨继北从杨继康家出来后,便去了杨继南家,二哥,我们一起养兔子,怎么样?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