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的替嫁男妃(26)
还有皇上,明明已经亲政,偏还留着萧楚奕这摄政王的身份,让人人都以为他还是从前那个摄政王惧他几分。
皇上当初废了摄政王的腿,把人拉下马,收了他手中大权,偏还要让人尊称他一声摄政王,这事当初许多朝臣都不满,摄政王可代皇上主理朝政,皇上亲政摄政王自然不能再有,但皇上力排众议拒了朝臣的提议,就连太后对保留摄政王这个称号也是赞同的。
谁也不知道这母子两打的是什么主意。
好在摄政王称号虽在,但一直没上朝,便也没多少人纠结这称呼一事。
可谁又蹭想到,不过短短数月,萧楚奕又回了朝堂,称呼在,人也依旧被皇上重用。
都让人开始怀疑当初皇上和太后针对摄政王是不是做给他们这些朝臣看的。
行了,这种话不要随便乱说,那是皇上要留的,再议论这个便是对皇上不敬,谁知隔墙有没有耳。安宁侯横了大长公主一眼,低声呵斥。
大长公主坐回位置上,生气的同时还有些挫败,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该怎么办,太后那边还没消息传来,若不能劝皇上收回旨意,很快便要昭告天下,到那时就彻底没指望了。
安宁侯:不用担心,明日上朝必然要提,今日我已同其他几位好侯爷国公爷说好了,明日一同上朝请皇上收回成命。
但愿皇上答应才好,大长公主又唤了人来扶她去佛堂,她要去念经拜佛,望明日诸事顺利。
翌日
萧楚奕入了宫,便发现今日格外热闹,许多平日龟缩在府里吃喝玩乐的国公爷侯爷都来上朝了,至于目的,也不言而喻。
一路上有好些人目光都放在萧楚奕身上,但没跟他打招呼,因为这些目光都很不满,显然都觉得是他跟皇上提的不可近亲成婚。
虽然也确实是他提的,萧楚奕也不怕人看。
进了大殿,萧楚奕推着轮椅到最前方坐好,其他人列队整齐,等着皇上来。今日人多,站的略有些拥挤,皇上来时看到这么多人也惊了惊,不过想到是为了什么而来,便也不觉得奇怪了。
身旁的太监高喊: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话音才落,立马就有人站了起来,现任秦国公秦拓,萧楚奕的外家人,如果不要脸点也能让萧楚奕叫他一声表哥。
秦拓说的自然是近亲不能成婚的事,秦国公府有专门给萧楚奕养的秦语烟,秦拓自己也要女儿,随时都能送进宫的那种,秦语烟的路子走不通,他们便打起了送女儿进宫的主意。
这也表亲,三代以内,按礼部贴出来的公告,秦国公府的女儿也被排除在外了。
他领头,后面一群响应的人,表示这与祖宗规矩不合,更不合礼法,这样更是在谴责先祖娶近亲的不是,此乃不孝,要从孝道上压皇上一头。
皇上对此丝毫不慌,脸上反而带了些笑意,朕有一物请众爱卿一看,待众爱卿看完再来同朕谈什么是礼法,什么是祖宗规矩,朕到底如何不孝!
第六十六章 皇上的强势
太监周启带着两个小太监给在场的诸位大臣每人发了一张纸,萧楚奕也有,他看了眼上面的内容,正是他呈给皇上的那份近亲成亲危害数据说明,这是让人抄了数十份,然后发给每个人看了。
好些人一看,当即呼不可能,但上头的名字不作假,这些人都是在过的,活着的死了的都有,有迹可寻。
皇上在上头扫了一样众人的反应,勾着嘴角轻笑,诸位爱卿可都看完了,有什么话想同朕说吗?
话还是有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畸形傻子不成器,总有好的,尤其是皇子,个个都有争皇位的才能,怎么看都不傻。
当即就有人对皇上拍马屁,皇上乃真龙天子,生下的皇子亦是龙子,定是聪明绝顶,将来大有作为的,岂是其他寻常人所能比?
皇上天命所归,这什么畸形傻子不过是邪风入体,有皇上庇护,皇子定不可能被邪风入体,所谓近亲于皇嗣定不会有任何影响。
皇上含笑发问,那若是有了,爱卿你替朕的皇子负责?
臣不敢,臣
在皇上的注视下,那剩下的话愣是没说出来,现在这么劝,不出事则已,万一出事谁能担起这个责任,别说负责,到时只怕脑袋都保不住。
皇家子嗣众多,活下来的,但小小年纪就夭折的更不少,而其中从出生就患各种病,身有残疾的也不少,只是不能为外人所知,那些孩子多被悄悄处置了,毕竟天家不允许有这样的皇子皇女存在。
这宫闱中藏着的秘密远比想象的多,损在里面的人命更难以计数。
皇上没管跪着的这人,又看向其他人,诸位爱卿,你们呢,能负这个责吗?
这一问所有人都跪下,齐呼声臣不敢。
既然不敢,那便来谈谈祖宗规矩和礼法吧,周启!
皇上唤了声,周启连忙箱向外传话,请萧氏家规,请大楚律法~
一声声传到外面,很快便有侍卫捧着两本书出现在了大殿之上,皇上直接唤了礼部尚书来给读萧氏家规,读完后问他们上面可有写一定要娶近亲女子入宫为,朝臣答不上来。
然后皇上又让刑部尚书来读大楚律法,让他们仔听,听完回同样的问题,这律法上可有写。
律法上自然没写这些也不可能写,别说皇室,民间到底都是结表亲的,名为亲上加亲。
到这会儿,这些人也都明白了,不是规矩不是祖宗礼法,没人能强迫皇上一定要娶三族之内女子,这种事全看皇上愿不愿意,以前的皇帝是自个儿愿意,现在这位不愿意了,他们再说那就有逼迫嫌疑。
这律法上没有,朕认为应当将这条添上去,让天下百姓皆知这近亲成婚到底多危险,不过这等事百姓观念一时半会儿转不过来,需要下面的官员尽心尽力告知百姓言明其中危害才可,要让百姓信服必然得有拿的出手的东西才行。此事就交由刑部去办吧,就同那纸上的数字一样,多去几个村子或城里调查,回头再呈给朕。
皇上说完,刑部尚书还没领旨,皇亲国戚们又开始喊了起来,其中领头的是凌鹤跟安宁侯,皇上,此事不可,此事万万不可啊。
皇上看了两人一眼,凌太傅,还有安宁侯生,不如你们同朕说说为何不可?
两人起了身,凌鹤先开口,皇上,百姓疾苦,寻常百姓连吃饱穿暖都难,在娶妻这等事上耗费着实更大,若能娶这母亲的娘家亲戚,这花费便要小上许多,这样才能娶到妻繁衍子嗣后代。若将三族之内不可通婚一事加在律法上,还不知有多少男子娶不到妻,怕是要引起诸多百姓不满啊。
安宁侯也连忙道:皇上,臣附议,凌太傅所言甚是,百姓所求不过是娶妻生子过安宁日子,若没了前两条,便也没了安宁日子,人一不安宁,臣只怕只怕要生出许多暴民啊。
把后果往严重了说,他们开口后又有其他人附议,仿佛这条律法加进去,便会天下大乱一般。
萧楚奕只当了个听客,一直没开过口,就连皇上投来询问目光时他也没搭理,另一边还喋喋不休给他扣帽子,皇上心头的火顿时冒了起来。
够了!这个危害那个危害,朕这天下就这么容易乱,那朕要你们这些大臣有什么用,难不成朕养的都是一群只会耍嘴皮功夫其他一事无成的废物不成?
既如此,那你们还当什么官,朕看你们不如趁早摘了头上的帽子回家种田去。同朕说什么百姓疾苦,朕倒想好好跟你们算一算,你们这些人,哪个不是为官十多年,这么些年你们都为国为民做了什么,让百姓这么疾苦,连娶妻成家都做不到。
你们配的上这一身官袍,对得起朝廷给你们发的俸禄吗?
皇上年龄不大,嗓子是清脆还是少年人略有些稚嫩的嗓音,整个大殿都充斥着他的声音,虽然年少,身上却已有了帝王的气势,也正是这稚嫩的嗓音,问的许多人低下了头,无颜面对皇上。
朝臣齐呼臣等有罪,跪了个彻底,皇上深吸一口气,朕知道你们有罪,不为百姓着想,成天只想钻研如何上位如何为自己谋好处,你们当然有罪!
你们阻拦朕推行这条三族之内不能成亲的律法到底是为了百姓还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朕清楚的很,朕也不缺你们这点一心想往朕后宫送女人的朝臣,不想干了趁早走人,这天底下愿意当官为国为民做事的人多的是!
既然开了口,皇上也就干脆把话放到了底,总归他现在年轻,不怕事,上头还有人给他撑着,这些人要做什么也得掂量掂量,他要让他们怕了他,而那句他不缺臣子同样是真的,他就不信选不出来几个好臣子。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谁也没敢再开口阻拦,要不然可能当场就要被摘了帽子。
但同时他们也心惊,平日一向好说话的皇上,今儿怎么像变了个人一般,还有那位摄政王一直没开过口,难不成皇上今天这些话又是他授意的?
第六十六章 因为还有用
皇上说的这一番话还真不是萧楚奕教的,但退朝后皇上还是让周启把萧楚奕给叫住了,这让本就怀疑他的人更确信是在他背后捣鬼,要彻底断了他们这些皇亲国戚的后路了。
反正在他们的眼里,皇上是不可能说出这种话的,在退出大殿时他们都意味深长的看了萧楚奕一眼,而一出大殿刚才没能如愿的皇亲国戚们又凑在了一起商量对策。
同时也有人去跟刑部尚书攀关系,只要在调查的时候稍做点手脚,让这三族近亲通婚没什么影响,那这律法便用不着多此一举的加上去了。
刑部尚书跟皇家没亲,就是个当官的,家里闺女要么出嫁了要么年龄还小,反正是不想蹚皇上选妃这趟浑水的,来套近乎的他也只打哈哈,皇上才刚下令他也什么都不知道,需要查一查才知。
出宫的路有些长,一路上能说的话也不少,一大群人三五成群结伴出宫。
也有故意落在后面磨蹭着不想现在出宫的,凌鹤,还有秦国公秦拓,不过两人的目的不一样,一个是想等皇上召见完摄政王去见皇上,另一个则就是为了等摄政王出来,有话同他说。
而另一边,被惦记的摄政王被周启引到了书房,皇上站在走来走去转圈圈,一看到萧楚奕出现立马回头,皇叔,朕今儿个在朝堂上表现的怎么样?
说这话时眼睛是亮的,一副明晃晃求夸奖的模样。
萧楚奕轻轻颔首,皇上今日做的不错,皇上掣肘于朝臣是因为你不能肆意妄为,可于国于民有利的事皇上得有主见,也得有足够的魄力压制住朝臣。
被表扬了皇上很高兴,笑意表露在脸上,我就知道皇叔同朕想的一样,那些老东西,领着俸禄没给朝廷做过一点实事,还费尽心机想往朕后宫塞人,也不看看就他们教出来的女儿,朕能看的上吗?
皇上当真不想娶这些人家的姑娘?萧楚奕多问了一句。
皇上立马皱眉,皇叔这是什么意思,朕是那种不分是非的好色之徒吗?再说了,除了这几家的,天底下姑娘多的事,朕想娶什么样的姑娘没有。
臣只是担心这其中会有皇上心悦的姑娘,若没有那便再好不过了。
提到这个,皇上笑了下,皇叔,朕自从登基便知道朕这辈子都不能同普通人一样求一个所爱之人了,这入了后宫的女人不是为了平衡前朝便是为了繁衍子嗣,若朕遇见可心的便多宠宠,若遇不着,那么多的美人朕也不吃亏。
皇上自认在这方面想的很透彻,他还笑萧楚奕,像皇叔你就不一样了,你有喜欢的人,朕看这皇位都没你心里喜欢的人重要,所以皇叔你注定做不了皇上。
萧楚奕倒没想到皇上会主动跟他谈起这事,萧楚奕也不避讳,志不在此,能得一爱人足矣,权势功名不过是些添头,他生在皇家,皇家嫡出幼子,自小没吃过一点苦,长大又摄政王成为人上人上,泼天富贵有了,权势滔天的滋味也尝过,都能随拿随放,的确不如心头有一人重要。
对待皇位这事,坦然而说,皇上上前把萧楚奕轮椅推到一边的椅子旁,他也在旁边坐下,所以不管有多少人在朕身边说要提防皇叔跟朕抢位置朕都不信,皇叔若想早就做了,绝不会等到现在。
听着有些漫不经心的话也是在给萧楚奕透露信息,萧楚奕并没说什么,而是问,皇上叫臣来可有其他吩咐?
皇上摇头,没有啊,就是想皇叔说说话而已。
刚说完,他又露出点不好意思的羞涩来,其实也有那么一点小事,皇叔,朕想吃昨日在王府吃的那些糕点,皇叔能帮侄儿要个配方送到宫里来吗?
待臣回去问问,若无其他事,臣便先告辞了。
皇上没挽留,看着轮椅逐渐远去,等人走远了皇上才对周启说,小启子,朕很快就能吃到好吃的糕点了。
周启忙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那糕点不多,昨日只有给的主子吃的份儿,没他们这些奴才的,不过皇上吃了觉得味道好,那说明是真好吃。
皇上看着周启,与他尚且只能的脸不同,他目光深邃,有着不属于这个年龄该有的成熟以及算计。
他问,小启子,你觉得朕只是因为要吃到糕点而高兴吗?
这话周启答不上不来也不敢答,即便年龄再小,那也是皇上,心思岂是他们这些奴才能揣摩的。
好在皇上也没指望他答,而看向远处目光更为悠长了。
从前萧楚奕是摄政王,身边可带一护卫进宫,暗一便每日跟着他进出皇宫。
后面他重新回来上朝,虽还是摄政王,但手中管的事早跟开始不同,只是他腿不良于行,所以暗一这个护卫还是跟着进宫给他推轮椅。
萧楚奕与皇上谈事,暗一不能进去,等离开时暗一便同他说提起了那些皇亲国戚们的反应,他们只怕都认为皇上今日这般反应全是因为爷您的授意。
萧楚奕摇头,无妨,这正巧说明皇上长大了,开始懂的算计,有手段了。
可这样一来,他们便会对爷您不满,往后爷在朝堂上暗一没说完,但萧楚奕明白他的意思。
萧楚奕看着前方看不到头的宫墙,问暗一,你可知为何本王现在还是摄政王?
暗一不知,但他知道绝不像皇上说的那样,摄政王代为管理朝政多年,让大楚江山安定百姓安居,劳苦功高,即便不再行摄政王之责,也当以摄政王尊称。
暗一看了看王爷的腿,他曾想过是不是对此的补偿。
王爷的腿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世上只有极少出的人知道,皇上,皇上身边的太监总管周启,王爷和他,以及自己诊出来的神医贺祁阳。
萧楚奕给了他答案,那是因为本王还有用。
第六十七章 萧楚奕他不行
萧楚奕两人在宫门口碰到了走一步退两步走三步又退两步的凌鹤,那模样让门口的守卫都想上前问候一番这位前丞相了,不过又想着人身份特殊,乃太后的亲哥哥,不要脸点还能皇上叫他一声舅舅的人,所以权当没看到他的异样行为,总归这位上了年纪有不会功夫,做不出什么危险的事。
凌鹤对萧楚奕假笑了两声,相互打了个招呼,萧楚奕便出了宫门,而凌鹤在目送他出宫后,转过身就往回走,显然一点出宫的意思都没有。
恋耽美
皇上当初废了摄政王的腿,把人拉下马,收了他手中大权,偏还要让人尊称他一声摄政王,这事当初许多朝臣都不满,摄政王可代皇上主理朝政,皇上亲政摄政王自然不能再有,但皇上力排众议拒了朝臣的提议,就连太后对保留摄政王这个称号也是赞同的。
谁也不知道这母子两打的是什么主意。
好在摄政王称号虽在,但一直没上朝,便也没多少人纠结这称呼一事。
可谁又蹭想到,不过短短数月,萧楚奕又回了朝堂,称呼在,人也依旧被皇上重用。
都让人开始怀疑当初皇上和太后针对摄政王是不是做给他们这些朝臣看的。
行了,这种话不要随便乱说,那是皇上要留的,再议论这个便是对皇上不敬,谁知隔墙有没有耳。安宁侯横了大长公主一眼,低声呵斥。
大长公主坐回位置上,生气的同时还有些挫败,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该怎么办,太后那边还没消息传来,若不能劝皇上收回旨意,很快便要昭告天下,到那时就彻底没指望了。
安宁侯:不用担心,明日上朝必然要提,今日我已同其他几位好侯爷国公爷说好了,明日一同上朝请皇上收回成命。
但愿皇上答应才好,大长公主又唤了人来扶她去佛堂,她要去念经拜佛,望明日诸事顺利。
翌日
萧楚奕入了宫,便发现今日格外热闹,许多平日龟缩在府里吃喝玩乐的国公爷侯爷都来上朝了,至于目的,也不言而喻。
一路上有好些人目光都放在萧楚奕身上,但没跟他打招呼,因为这些目光都很不满,显然都觉得是他跟皇上提的不可近亲成婚。
虽然也确实是他提的,萧楚奕也不怕人看。
进了大殿,萧楚奕推着轮椅到最前方坐好,其他人列队整齐,等着皇上来。今日人多,站的略有些拥挤,皇上来时看到这么多人也惊了惊,不过想到是为了什么而来,便也不觉得奇怪了。
身旁的太监高喊: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话音才落,立马就有人站了起来,现任秦国公秦拓,萧楚奕的外家人,如果不要脸点也能让萧楚奕叫他一声表哥。
秦拓说的自然是近亲不能成婚的事,秦国公府有专门给萧楚奕养的秦语烟,秦拓自己也要女儿,随时都能送进宫的那种,秦语烟的路子走不通,他们便打起了送女儿进宫的主意。
这也表亲,三代以内,按礼部贴出来的公告,秦国公府的女儿也被排除在外了。
他领头,后面一群响应的人,表示这与祖宗规矩不合,更不合礼法,这样更是在谴责先祖娶近亲的不是,此乃不孝,要从孝道上压皇上一头。
皇上对此丝毫不慌,脸上反而带了些笑意,朕有一物请众爱卿一看,待众爱卿看完再来同朕谈什么是礼法,什么是祖宗规矩,朕到底如何不孝!
第六十六章 皇上的强势
太监周启带着两个小太监给在场的诸位大臣每人发了一张纸,萧楚奕也有,他看了眼上面的内容,正是他呈给皇上的那份近亲成亲危害数据说明,这是让人抄了数十份,然后发给每个人看了。
好些人一看,当即呼不可能,但上头的名字不作假,这些人都是在过的,活着的死了的都有,有迹可寻。
皇上在上头扫了一样众人的反应,勾着嘴角轻笑,诸位爱卿可都看完了,有什么话想同朕说吗?
话还是有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畸形傻子不成器,总有好的,尤其是皇子,个个都有争皇位的才能,怎么看都不傻。
当即就有人对皇上拍马屁,皇上乃真龙天子,生下的皇子亦是龙子,定是聪明绝顶,将来大有作为的,岂是其他寻常人所能比?
皇上天命所归,这什么畸形傻子不过是邪风入体,有皇上庇护,皇子定不可能被邪风入体,所谓近亲于皇嗣定不会有任何影响。
皇上含笑发问,那若是有了,爱卿你替朕的皇子负责?
臣不敢,臣
在皇上的注视下,那剩下的话愣是没说出来,现在这么劝,不出事则已,万一出事谁能担起这个责任,别说负责,到时只怕脑袋都保不住。
皇家子嗣众多,活下来的,但小小年纪就夭折的更不少,而其中从出生就患各种病,身有残疾的也不少,只是不能为外人所知,那些孩子多被悄悄处置了,毕竟天家不允许有这样的皇子皇女存在。
这宫闱中藏着的秘密远比想象的多,损在里面的人命更难以计数。
皇上没管跪着的这人,又看向其他人,诸位爱卿,你们呢,能负这个责吗?
这一问所有人都跪下,齐呼声臣不敢。
既然不敢,那便来谈谈祖宗规矩和礼法吧,周启!
皇上唤了声,周启连忙箱向外传话,请萧氏家规,请大楚律法~
一声声传到外面,很快便有侍卫捧着两本书出现在了大殿之上,皇上直接唤了礼部尚书来给读萧氏家规,读完后问他们上面可有写一定要娶近亲女子入宫为,朝臣答不上来。
然后皇上又让刑部尚书来读大楚律法,让他们仔听,听完回同样的问题,这律法上可有写。
律法上自然没写这些也不可能写,别说皇室,民间到底都是结表亲的,名为亲上加亲。
到这会儿,这些人也都明白了,不是规矩不是祖宗礼法,没人能强迫皇上一定要娶三族之内女子,这种事全看皇上愿不愿意,以前的皇帝是自个儿愿意,现在这位不愿意了,他们再说那就有逼迫嫌疑。
这律法上没有,朕认为应当将这条添上去,让天下百姓皆知这近亲成婚到底多危险,不过这等事百姓观念一时半会儿转不过来,需要下面的官员尽心尽力告知百姓言明其中危害才可,要让百姓信服必然得有拿的出手的东西才行。此事就交由刑部去办吧,就同那纸上的数字一样,多去几个村子或城里调查,回头再呈给朕。
皇上说完,刑部尚书还没领旨,皇亲国戚们又开始喊了起来,其中领头的是凌鹤跟安宁侯,皇上,此事不可,此事万万不可啊。
皇上看了两人一眼,凌太傅,还有安宁侯生,不如你们同朕说说为何不可?
两人起了身,凌鹤先开口,皇上,百姓疾苦,寻常百姓连吃饱穿暖都难,在娶妻这等事上耗费着实更大,若能娶这母亲的娘家亲戚,这花费便要小上许多,这样才能娶到妻繁衍子嗣后代。若将三族之内不可通婚一事加在律法上,还不知有多少男子娶不到妻,怕是要引起诸多百姓不满啊。
安宁侯也连忙道:皇上,臣附议,凌太傅所言甚是,百姓所求不过是娶妻生子过安宁日子,若没了前两条,便也没了安宁日子,人一不安宁,臣只怕只怕要生出许多暴民啊。
把后果往严重了说,他们开口后又有其他人附议,仿佛这条律法加进去,便会天下大乱一般。
萧楚奕只当了个听客,一直没开过口,就连皇上投来询问目光时他也没搭理,另一边还喋喋不休给他扣帽子,皇上心头的火顿时冒了起来。
够了!这个危害那个危害,朕这天下就这么容易乱,那朕要你们这些大臣有什么用,难不成朕养的都是一群只会耍嘴皮功夫其他一事无成的废物不成?
既如此,那你们还当什么官,朕看你们不如趁早摘了头上的帽子回家种田去。同朕说什么百姓疾苦,朕倒想好好跟你们算一算,你们这些人,哪个不是为官十多年,这么些年你们都为国为民做了什么,让百姓这么疾苦,连娶妻成家都做不到。
你们配的上这一身官袍,对得起朝廷给你们发的俸禄吗?
皇上年龄不大,嗓子是清脆还是少年人略有些稚嫩的嗓音,整个大殿都充斥着他的声音,虽然年少,身上却已有了帝王的气势,也正是这稚嫩的嗓音,问的许多人低下了头,无颜面对皇上。
朝臣齐呼臣等有罪,跪了个彻底,皇上深吸一口气,朕知道你们有罪,不为百姓着想,成天只想钻研如何上位如何为自己谋好处,你们当然有罪!
你们阻拦朕推行这条三族之内不能成亲的律法到底是为了百姓还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朕清楚的很,朕也不缺你们这点一心想往朕后宫送女人的朝臣,不想干了趁早走人,这天底下愿意当官为国为民做事的人多的是!
既然开了口,皇上也就干脆把话放到了底,总归他现在年轻,不怕事,上头还有人给他撑着,这些人要做什么也得掂量掂量,他要让他们怕了他,而那句他不缺臣子同样是真的,他就不信选不出来几个好臣子。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谁也没敢再开口阻拦,要不然可能当场就要被摘了帽子。
但同时他们也心惊,平日一向好说话的皇上,今儿怎么像变了个人一般,还有那位摄政王一直没开过口,难不成皇上今天这些话又是他授意的?
第六十六章 因为还有用
皇上说的这一番话还真不是萧楚奕教的,但退朝后皇上还是让周启把萧楚奕给叫住了,这让本就怀疑他的人更确信是在他背后捣鬼,要彻底断了他们这些皇亲国戚的后路了。
反正在他们的眼里,皇上是不可能说出这种话的,在退出大殿时他们都意味深长的看了萧楚奕一眼,而一出大殿刚才没能如愿的皇亲国戚们又凑在了一起商量对策。
同时也有人去跟刑部尚书攀关系,只要在调查的时候稍做点手脚,让这三族近亲通婚没什么影响,那这律法便用不着多此一举的加上去了。
刑部尚书跟皇家没亲,就是个当官的,家里闺女要么出嫁了要么年龄还小,反正是不想蹚皇上选妃这趟浑水的,来套近乎的他也只打哈哈,皇上才刚下令他也什么都不知道,需要查一查才知。
出宫的路有些长,一路上能说的话也不少,一大群人三五成群结伴出宫。
也有故意落在后面磨蹭着不想现在出宫的,凌鹤,还有秦国公秦拓,不过两人的目的不一样,一个是想等皇上召见完摄政王去见皇上,另一个则就是为了等摄政王出来,有话同他说。
而另一边,被惦记的摄政王被周启引到了书房,皇上站在走来走去转圈圈,一看到萧楚奕出现立马回头,皇叔,朕今儿个在朝堂上表现的怎么样?
说这话时眼睛是亮的,一副明晃晃求夸奖的模样。
萧楚奕轻轻颔首,皇上今日做的不错,皇上掣肘于朝臣是因为你不能肆意妄为,可于国于民有利的事皇上得有主见,也得有足够的魄力压制住朝臣。
被表扬了皇上很高兴,笑意表露在脸上,我就知道皇叔同朕想的一样,那些老东西,领着俸禄没给朝廷做过一点实事,还费尽心机想往朕后宫塞人,也不看看就他们教出来的女儿,朕能看的上吗?
皇上当真不想娶这些人家的姑娘?萧楚奕多问了一句。
皇上立马皱眉,皇叔这是什么意思,朕是那种不分是非的好色之徒吗?再说了,除了这几家的,天底下姑娘多的事,朕想娶什么样的姑娘没有。
臣只是担心这其中会有皇上心悦的姑娘,若没有那便再好不过了。
提到这个,皇上笑了下,皇叔,朕自从登基便知道朕这辈子都不能同普通人一样求一个所爱之人了,这入了后宫的女人不是为了平衡前朝便是为了繁衍子嗣,若朕遇见可心的便多宠宠,若遇不着,那么多的美人朕也不吃亏。
皇上自认在这方面想的很透彻,他还笑萧楚奕,像皇叔你就不一样了,你有喜欢的人,朕看这皇位都没你心里喜欢的人重要,所以皇叔你注定做不了皇上。
萧楚奕倒没想到皇上会主动跟他谈起这事,萧楚奕也不避讳,志不在此,能得一爱人足矣,权势功名不过是些添头,他生在皇家,皇家嫡出幼子,自小没吃过一点苦,长大又摄政王成为人上人上,泼天富贵有了,权势滔天的滋味也尝过,都能随拿随放,的确不如心头有一人重要。
对待皇位这事,坦然而说,皇上上前把萧楚奕轮椅推到一边的椅子旁,他也在旁边坐下,所以不管有多少人在朕身边说要提防皇叔跟朕抢位置朕都不信,皇叔若想早就做了,绝不会等到现在。
听着有些漫不经心的话也是在给萧楚奕透露信息,萧楚奕并没说什么,而是问,皇上叫臣来可有其他吩咐?
皇上摇头,没有啊,就是想皇叔说说话而已。
刚说完,他又露出点不好意思的羞涩来,其实也有那么一点小事,皇叔,朕想吃昨日在王府吃的那些糕点,皇叔能帮侄儿要个配方送到宫里来吗?
待臣回去问问,若无其他事,臣便先告辞了。
皇上没挽留,看着轮椅逐渐远去,等人走远了皇上才对周启说,小启子,朕很快就能吃到好吃的糕点了。
周启忙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那糕点不多,昨日只有给的主子吃的份儿,没他们这些奴才的,不过皇上吃了觉得味道好,那说明是真好吃。
皇上看着周启,与他尚且只能的脸不同,他目光深邃,有着不属于这个年龄该有的成熟以及算计。
他问,小启子,你觉得朕只是因为要吃到糕点而高兴吗?
这话周启答不上不来也不敢答,即便年龄再小,那也是皇上,心思岂是他们这些奴才能揣摩的。
好在皇上也没指望他答,而看向远处目光更为悠长了。
从前萧楚奕是摄政王,身边可带一护卫进宫,暗一便每日跟着他进出皇宫。
后面他重新回来上朝,虽还是摄政王,但手中管的事早跟开始不同,只是他腿不良于行,所以暗一这个护卫还是跟着进宫给他推轮椅。
萧楚奕与皇上谈事,暗一不能进去,等离开时暗一便同他说提起了那些皇亲国戚们的反应,他们只怕都认为皇上今日这般反应全是因为爷您的授意。
萧楚奕摇头,无妨,这正巧说明皇上长大了,开始懂的算计,有手段了。
可这样一来,他们便会对爷您不满,往后爷在朝堂上暗一没说完,但萧楚奕明白他的意思。
萧楚奕看着前方看不到头的宫墙,问暗一,你可知为何本王现在还是摄政王?
暗一不知,但他知道绝不像皇上说的那样,摄政王代为管理朝政多年,让大楚江山安定百姓安居,劳苦功高,即便不再行摄政王之责,也当以摄政王尊称。
暗一看了看王爷的腿,他曾想过是不是对此的补偿。
王爷的腿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世上只有极少出的人知道,皇上,皇上身边的太监总管周启,王爷和他,以及自己诊出来的神医贺祁阳。
萧楚奕给了他答案,那是因为本王还有用。
第六十七章 萧楚奕他不行
萧楚奕两人在宫门口碰到了走一步退两步走三步又退两步的凌鹤,那模样让门口的守卫都想上前问候一番这位前丞相了,不过又想着人身份特殊,乃太后的亲哥哥,不要脸点还能皇上叫他一声舅舅的人,所以权当没看到他的异样行为,总归这位上了年纪有不会功夫,做不出什么危险的事。
凌鹤对萧楚奕假笑了两声,相互打了个招呼,萧楚奕便出了宫门,而凌鹤在目送他出宫后,转过身就往回走,显然一点出宫的意思都没有。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