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的替嫁男妃(38)
萧楚奕有些想说他不爱惜自己,可又想没谁愿意受伤,若可以,谁想疼这一遭啊。
又觉得心疼,人一不在他身边就受伤,还险些没了命。
话转来转去,开口时就变成了,以后你就寸步不离的跟着本王,不许再受伤。
这话倒提醒了凌清时,除了当初在凌家挨的那一顿打外,这是他穿过来后第二次受伤,也的确是两次都没在萧楚奕身边。
凌清时坐起身手勾着萧楚奕脖子,好啊,王爷你说的对,你是我的福星,我的确应该时时刻刻跟在你身边。
萧楚奕对他这个反应很高兴,但同时也有些后怕,他捏了捏凌清时的手,往后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吓我了,本王都不知若今日没及时赶到
看到那支箭冲着凌清时去时,他眼都红了。
还好,也幸好,他赶到了,他抓住了那支箭,挽回了他的人。
凌清时能感觉到萧楚奕的确在后怕,他勾着萧楚奕的脖子紧了些,好,不会再有下次了,我很惜命。
说着,凌清时还摸了摸萧楚奕的头,我还想跟你白头。
所以往后都离本王近点,知道吗?命令式的口气,但凌清时听着挺顺耳。
他点头,好,都听你的。
抱了一会儿,姿势有点难受,两人才分开,凌清时看萧楚奕的腿,你这个腿是怎么回事?你之前说暂时不能让贺祁阳给你治,是因为本来就是好的?
萧楚奕摇头,已经暴露,他也就不打算瞒了,中了毒,解药只有皇上手中有,贺祁阳虽然能解,但现在不能完全解,只配了一些药,吃了后能站一两个时辰。
小皇帝,凌清时眯了眯眼,他对小皇帝这感官是真的不好,所以是小皇帝故意给你下毒的?
萧楚奕道:他察觉到太后的野心,找我演一出戏。
这出戏很简单,小皇帝为了掌握朝政大权,把萧楚奕的腿给弄废了,脸上也毁容了,两人反目成仇。
而这些事是在太后的帮助下做的,也就是母子同心排挤他这个外人,萧楚奕顺势从朝堂退出,然后暗中帮助小皇帝对付太后。
娶凌采萱这事也是计划中的一环,因为太后想让凌采萱入宫当皇后,但偏偏凌鹤早前为了攀附他这个摄政王定下了与凌采萱的婚约,萧楚奕强娶凌采萱是为了激怒太后,然后顺势跟太后对上。
但没想到凌家得了太后想让凌采萱进宫当皇后的授意,就自个儿弄了一出替嫁的戏码。
原本不在计划中出现的凌清时,让原计划不能再走,而萧楚奕也在不知不觉中对凌清时动情,计划彻底乱了。
好在皇上没想铲除凌清时,而是只要达成目的就成,他说只要除掉太后,便给本王解药,在这前面就坐轮椅吧。
凌清时听完,嘲讽一笑,你确定就算没我这个变故,在除掉太后之后,他会给你解药?
从一个摄政王称号就可以看出,这位皇上是个心机深沉的,更别说后面还屡屡萧楚奕给他背锅,让大臣都以为所有决定都是萧楚奕这个摄政王左右皇上下的旨意,明面上还政了,实则还掌控着皇上,让许多大臣依旧将萧楚奕视为眼中钉。
萧楚奕比凌清时清楚皇上的想法,那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不过也只是从前,长大后他便不再是孩子,而是皇上。
当了皇上,有许多东西都会变,到底是不一样的。
走一步看一步吧,解决了这些内忧外患,再看他的打算,皇兄临终前让我多照顾他,再等两年也就差不多了。
毕竟身份在这儿,凌清时也知道萧楚奕说不管就不管是不行的,也因为身份,他没那么多自由,估计就算去了封地小皇帝还是不放心他,还不如一直在京城,做个朝臣,在小皇帝眼皮子底下,可能还少几分猜忌。
凌清时就是觉得可惜,不能时常看萧楚奕站起来的样子,再摘掉面子,必然风姿绰约。
亦或像今天那边,帅的让人心砰砰跳。
凌清时跟他谈条件,你经常吃贺祁阳给你配的药会对身体有影响吗?
没有,萧楚奕道,那药本就是解毒的,长期服用还能解了皇上给我服的毒,所以不能经常吃,以免被太医察觉。
那偶尔一次没关系吧?凌清时期待的问。
你想看我,萧楚奕用了肯定句。
凌清时也不扭捏,对,想经常看你在我们面前走来走去,所以可以吗?
萧楚奕点点他鼻尖,也不是不行萧楚奕故意话说一半调人胃口,如果你哄的本王高兴了,本王就满足你如何?
等价交换,凌清时觉得自己沉迷美色,是该付出点什么,他爽快答应,没问题,那你说怎么哄,只要我能做的,都可以。
萧楚奕离凌清时又近了些,先欠着,等你伤好了,回了京再说。
凌清时受了伤,萧楚奕就没让他抱,自己撑着床沿上了床,躺在外头,希望到时王妃不要让本王失望才好。
第九十六章 质问三家
开阳县大火烧山,动静太大,即便萧楚奕他们还没将消息送到京城,京城那边就已经先知道了。
只是对大火烧山的具体原因不太的清楚,但宫里却很快有了动作,皇上让人将凌太傅夫妇,安宁侯夫妇以及秦国公府全请入了宫。
不止如此,这几家门外还有禁军驻守,任何人不许进出。
这般动静,一时让许多人产生了危机,就怕下一刻禁军也会围了他们的家。
但真打听却打听不出来什么具体的消息,只大致知道跟开阳县有点关系。
而进了宫的三对夫妇倒心知肚明他们做了什么,除了那场在意料之外的大火外,开阳县发生的事他们都知道。
只是怎么都没想到仅仅是动一个林家而已,会将事情闹成这样,如今矿山塌了,还有大火烧山,原本只满门抄斩的罪已是诛九族无疑。
人人都慌,连伪装都伪装不出来镇定。
皇上出现,坐在龙椅上似笑非笑的看着这几人。
全都是他亲戚,一个亲姑姑,一个亲舅舅,另一个辈分还高点,算外祖。
私下采矿便算了,如今还为了两座矿要灭人全家,谋财害命。
昨儿更是胆大包天企图把所有采矿的百姓给埋在矿洞之中,一计不成还玩起了放火烧山,可真是能耐人。
皇上愣是让他们气笑了。
他扔出两本从开阳县送来的账本,姑姑,舅舅,外祖父,你们可真是厉害啊,迫不及待想要除掉朕自己上位?
臣不敢,臣有罪,臣知错。
六个人齐齐跪地磕头,连一句求饶都不敢说,安宁侯府和秦国公府是没想造反的,只是想多捞点钱,再多弄的点武器兵丁在手,他们想要的都是兵权以及皇上的重用。
至于凌鹤,他做这些一是太后的授意,二也是为了钱财,只不过到现在钱是没见着,矿里开采出来的东西他也没见着,一送出开阳县就有人接手运到了别的地方,具体拿去做什么了他是不知道的。
凌鹤觉得自己也怪冤枉的,但他又不能说这些事都是太后安排的,只能默默背了这个锅。
他心想,好在得知萧楚奕去了开阳县的消息后他就给太后写了信,太后总不至于看他满门抄斩。
皇上哼了声,不敢,有罪,知错,既如此,那你们同朕说说,朕该如何处置你们?
这话没人敢接,他们自然是不想死的,但这罪太大,如果不说死罪,哪里来的知错。
怎么,这就没话说了?你们不是不敢吗,那就同朕解释啊,做这些事总得有个缘由,说的让朕满意了,朕兴许还能开开恩。
皇上,臣知错,臣就是一时鬼迷心窍,臣贪财,得知了开阳县有很多矿山,这才起了心思。皇上,臣真的只是贪财,臣对皇上的忠心天地可鉴,请皇上明察!皇上说完,安宁侯积极的第一个开了口。
而他一说完,秦拓也连忙附和,指天发誓他绝无二心,要不然就天打雷劈。
他两赶了先,凌鹤后面再说,就显的没什么诚意,完全是为了开罪而说了。
忠心啊,皇上不知道从哪儿又掏出一个账本出来漫不经心的翻,还真是忠心,卖煤换银子,出了铁用来制兵器,招兵买马还给配兵器,待遇比朝廷的军队还好,连朕也不及你们。
他猛的起身将账本往桌上一甩,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忠心,这就是你们口中的天地可鉴日月可表吗,你们就是这般表给朕看的?
皇上一发怒,本就跪着人直接吓的趴在地上了。
他们哪想到皇上手中竟有这么多证据。
证据确凿,铁证如山,这般情形真是让他们想辩解都不知道怎么去辩解的好。
说啊,怎么不说了?跟朕说说,你们是怎么忠心的。皇上像得理不饶人一般,再次逼问。
皇上说我们不忠心,那皇上怎么就不想想我们为什么不忠心,我们就是想忠,也得有个门路啊。在这满是冷厉的气氛中,有人站出来反驳了皇上的话。
在场人皆是一惊,就连皇上都有些几分意外的看着突然起身的大长公主。
反正开了口,大长公主索性就豁出去了,反正这次事一过,她身为皇上的亲姑姑保命没问题,但安宁侯府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到时候男人没了,儿女没了,留下她一个人也没什么意思。
横竖一死,大长公主想到这点,反倒不怕了。
她直直盯着皇上,伸手一指安宁侯,这么多年,我家侯爷连朝都没上过几次,空顶了个侯爷名没有任何差遣,京城谁不知他是个没实权的闲散侯爷,朝廷官员不将他放在眼里,就连百姓提起都是一副不屑的样子,他倒是想忠,可皇上你给他机会了吗?
在皇上心中,只有萧楚奕才是皇室的人,才是你的亲人,我这个姑姑算什么,皇上心里何时有过我这个姑姑,何时当安宁侯是你姑父过?只有萧楚奕,不管萧楚奕做什么,在皇上心里他都是你皇叔。萧楚奕一人纵揽朝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满朝文武对他唯命是从,他猖狂到连皇上娶什么妻的事都要管,皇上不依然纵着吗?
我们不是不想忠,但凡皇上能多看安宁侯府一眼,给他随意安排个差遣让他有做事的机会,我们会走上这样的路吗,皇上今日只指责我们不忠,可一个连朝都不能上的侯爷,我们拿什么去忠?
但凡皇上心里有一点我这个姑姑的位置,也绝不会有今日之事。我们没想过要造反,不过是想自家日子过好点,让我家侯爷能有机会在皇上面前漏个脸,如此而已。若皇上已经在心里给安宁侯府定了罪,那臣妇无话可说,皇上要杀要剐还是满门抄斩,臣妇都认了!
大长公主说的那叫一个大义凌然,仿佛他们让人私自采矿,损害朝廷,损害百姓利益,皆是被逼无奈,不得不走这条路一般。
第九十七章 有点别的心思才好
皇上听完大长公主这番话也没生气,更装作完全没看到安宁侯一直拉大长公主裙摆让她别说了的小动作。
在大长公主说完后,又问凌鹤和秦拓是不是也这样想,他们这般铤而走险私下采矿,卖煤炭铸兵器,是不是都是因为他这个当皇帝的关心太少,让他们不得不为之。
秦拓还没开口,凌鹤就先恨上了大长公主,她倒能找出这样的借口,秦家也能这样说,可他呢,他之前可是丞相,堂堂丞相,满朝文武仅次于皇上和摄政王之下,朝中诸事都要经他手,即便现在成了个空头太傅,可凌鹤也没脸说皇上不重视他。
都当丞相了还叫不重视,他得多不知足。
凌鹤对大长公主不满,也没脸顺着她的话说,只连着磕了两个头,对皇上道:皇上,臣知错,臣就是一时鬼迷心窍贪财,臣有罪,臣听凭皇上处置。
凌鹤说着还抹了抹他眼角并不存在的眼泪,一副我后悔不已我罪大莫及,我后悔了的模样可怜样。
可惜人上了年纪,那脸皱皱巴巴,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皇上没看出什么可怜来,只觉得厌恶。
凌鹤先开了口,秦拓两边都不想占位,脑子突然灵光一闪,有了个新想法。
皇上,臣知罪,臣这般做实属于不得已,可臣都是为了皇上啊。
臣察觉前两年见摄政王迟迟不归还朝政给皇上,臣担心他别有用心,皇上与摄政王叔侄情深,臣怕皇上一时心软受他蒙骗,让他有了可趁之机。臣这才生下了私下练兵的想法,若他日摄政王造反,臣便能立刻率兵来阻拦他,保护皇上安全。
皇上,臣招的那些兵这两年从没做过其他不该做的事,皇上若是不信臣,尽可召唤那些人来当堂对峙,秦家世代为臣,绝不会出对朝堂有二心之人,皇上明鉴。
秦拓给萧楚奕扣了个意图谋反的帽子,他自己则一心为皇上,听着比大长公主还要大义凛然几分。
愣是把皇上给听着笑了。
皇上又掏出了几封信,放在桌上点了点,朕若没看见你这亲笔信,朕还真要信了你的满嘴鬼话,秦拓,你当真朕是傻子吗,由的你想怎么骗就怎么骗!
皇上说话声音大了几分,语气中也多了几分冷厉,这明晃晃的拆穿,将秦拓给吓的一哆嗦,头往地上一趴,臣,臣不敢,臣知罪。
皇上将那几封信举起来,冷笑两声,是没想到朕手里会有这么多证据吧,其实朕也没想到,一桩桩一件件,你们竟能在朕眼皮子底下做出这么多事情来,朕可真是小看了你们。
那你们朕不知道的地方,你们还做了多少损人利己的事,祸害朕多少百姓,朕可真是好奇的很。
皇上冷眼在这几人身上扫过,姑姑,你说朕心里没你这个姑姑的地位,还真没说错,朕就是没有,也幸亏朕没有,若有了,朕只怕活不到今日!
还有朕的太傅,国公爷,个顶个的都是能耐人,在朕眼皮子底下搞了好几年的事,朕竟丝毫没察觉,你们比有用多了,朕真该退位让贤把这皇位让给你们坐才对!
除了站着的大长公主,其他人全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
但皇上却没想就这样放过他们,道:你们口口声声说朕只把皇叔当亲人,还想给皇叔扣帽子说他有异心,朕知道你们打的什么主意,无非就是有皇护着朕,你们不能奈朕如何,所以想借朕的手除掉皇叔,没了皇叔挡你们升官发财路的阻碍,你们就心想事成了。
那朕今儿就把话跟你们说明白了,皇叔永远是朕的皇叔,就你们这些人,谁也比不上。也别想给皇叔扣什么造反别有用心的帽子,他不会这样做,你们也不配!
好了,朕也不想听你们那些苦衷了,在皇叔回京之前你们就在宫里住着吧,等他回来了,朕再定你们的罪。
皇上说完,自有禁军进门将人拖了走,周启跟在后面去给他们安排住处。
人走后,皇上按了按眉心,有些疲倦,这摆在面前的证据真真假假并不全,可他随意一诈他们就认了,显然做的事不止明面上这点。
他翻着账本,看着上面一笔笔的账,觉得心惊,这些本该是朝廷的银钱和铁,如今一分没进国库,倒把这几家人腰包撑的鼓鼓的,果真是他这个做皇上的太过仁慈了。
过了一会儿,周启回来了,听皇上汇报人都安置好了,若无皇上的命令这六人绝不能踏出一步宫门。
恋耽美
又觉得心疼,人一不在他身边就受伤,还险些没了命。
话转来转去,开口时就变成了,以后你就寸步不离的跟着本王,不许再受伤。
这话倒提醒了凌清时,除了当初在凌家挨的那一顿打外,这是他穿过来后第二次受伤,也的确是两次都没在萧楚奕身边。
凌清时坐起身手勾着萧楚奕脖子,好啊,王爷你说的对,你是我的福星,我的确应该时时刻刻跟在你身边。
萧楚奕对他这个反应很高兴,但同时也有些后怕,他捏了捏凌清时的手,往后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吓我了,本王都不知若今日没及时赶到
看到那支箭冲着凌清时去时,他眼都红了。
还好,也幸好,他赶到了,他抓住了那支箭,挽回了他的人。
凌清时能感觉到萧楚奕的确在后怕,他勾着萧楚奕的脖子紧了些,好,不会再有下次了,我很惜命。
说着,凌清时还摸了摸萧楚奕的头,我还想跟你白头。
所以往后都离本王近点,知道吗?命令式的口气,但凌清时听着挺顺耳。
他点头,好,都听你的。
抱了一会儿,姿势有点难受,两人才分开,凌清时看萧楚奕的腿,你这个腿是怎么回事?你之前说暂时不能让贺祁阳给你治,是因为本来就是好的?
萧楚奕摇头,已经暴露,他也就不打算瞒了,中了毒,解药只有皇上手中有,贺祁阳虽然能解,但现在不能完全解,只配了一些药,吃了后能站一两个时辰。
小皇帝,凌清时眯了眯眼,他对小皇帝这感官是真的不好,所以是小皇帝故意给你下毒的?
萧楚奕道:他察觉到太后的野心,找我演一出戏。
这出戏很简单,小皇帝为了掌握朝政大权,把萧楚奕的腿给弄废了,脸上也毁容了,两人反目成仇。
而这些事是在太后的帮助下做的,也就是母子同心排挤他这个外人,萧楚奕顺势从朝堂退出,然后暗中帮助小皇帝对付太后。
娶凌采萱这事也是计划中的一环,因为太后想让凌采萱入宫当皇后,但偏偏凌鹤早前为了攀附他这个摄政王定下了与凌采萱的婚约,萧楚奕强娶凌采萱是为了激怒太后,然后顺势跟太后对上。
但没想到凌家得了太后想让凌采萱进宫当皇后的授意,就自个儿弄了一出替嫁的戏码。
原本不在计划中出现的凌清时,让原计划不能再走,而萧楚奕也在不知不觉中对凌清时动情,计划彻底乱了。
好在皇上没想铲除凌清时,而是只要达成目的就成,他说只要除掉太后,便给本王解药,在这前面就坐轮椅吧。
凌清时听完,嘲讽一笑,你确定就算没我这个变故,在除掉太后之后,他会给你解药?
从一个摄政王称号就可以看出,这位皇上是个心机深沉的,更别说后面还屡屡萧楚奕给他背锅,让大臣都以为所有决定都是萧楚奕这个摄政王左右皇上下的旨意,明面上还政了,实则还掌控着皇上,让许多大臣依旧将萧楚奕视为眼中钉。
萧楚奕比凌清时清楚皇上的想法,那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不过也只是从前,长大后他便不再是孩子,而是皇上。
当了皇上,有许多东西都会变,到底是不一样的。
走一步看一步吧,解决了这些内忧外患,再看他的打算,皇兄临终前让我多照顾他,再等两年也就差不多了。
毕竟身份在这儿,凌清时也知道萧楚奕说不管就不管是不行的,也因为身份,他没那么多自由,估计就算去了封地小皇帝还是不放心他,还不如一直在京城,做个朝臣,在小皇帝眼皮子底下,可能还少几分猜忌。
凌清时就是觉得可惜,不能时常看萧楚奕站起来的样子,再摘掉面子,必然风姿绰约。
亦或像今天那边,帅的让人心砰砰跳。
凌清时跟他谈条件,你经常吃贺祁阳给你配的药会对身体有影响吗?
没有,萧楚奕道,那药本就是解毒的,长期服用还能解了皇上给我服的毒,所以不能经常吃,以免被太医察觉。
那偶尔一次没关系吧?凌清时期待的问。
你想看我,萧楚奕用了肯定句。
凌清时也不扭捏,对,想经常看你在我们面前走来走去,所以可以吗?
萧楚奕点点他鼻尖,也不是不行萧楚奕故意话说一半调人胃口,如果你哄的本王高兴了,本王就满足你如何?
等价交换,凌清时觉得自己沉迷美色,是该付出点什么,他爽快答应,没问题,那你说怎么哄,只要我能做的,都可以。
萧楚奕离凌清时又近了些,先欠着,等你伤好了,回了京再说。
凌清时受了伤,萧楚奕就没让他抱,自己撑着床沿上了床,躺在外头,希望到时王妃不要让本王失望才好。
第九十六章 质问三家
开阳县大火烧山,动静太大,即便萧楚奕他们还没将消息送到京城,京城那边就已经先知道了。
只是对大火烧山的具体原因不太的清楚,但宫里却很快有了动作,皇上让人将凌太傅夫妇,安宁侯夫妇以及秦国公府全请入了宫。
不止如此,这几家门外还有禁军驻守,任何人不许进出。
这般动静,一时让许多人产生了危机,就怕下一刻禁军也会围了他们的家。
但真打听却打听不出来什么具体的消息,只大致知道跟开阳县有点关系。
而进了宫的三对夫妇倒心知肚明他们做了什么,除了那场在意料之外的大火外,开阳县发生的事他们都知道。
只是怎么都没想到仅仅是动一个林家而已,会将事情闹成这样,如今矿山塌了,还有大火烧山,原本只满门抄斩的罪已是诛九族无疑。
人人都慌,连伪装都伪装不出来镇定。
皇上出现,坐在龙椅上似笑非笑的看着这几人。
全都是他亲戚,一个亲姑姑,一个亲舅舅,另一个辈分还高点,算外祖。
私下采矿便算了,如今还为了两座矿要灭人全家,谋财害命。
昨儿更是胆大包天企图把所有采矿的百姓给埋在矿洞之中,一计不成还玩起了放火烧山,可真是能耐人。
皇上愣是让他们气笑了。
他扔出两本从开阳县送来的账本,姑姑,舅舅,外祖父,你们可真是厉害啊,迫不及待想要除掉朕自己上位?
臣不敢,臣有罪,臣知错。
六个人齐齐跪地磕头,连一句求饶都不敢说,安宁侯府和秦国公府是没想造反的,只是想多捞点钱,再多弄的点武器兵丁在手,他们想要的都是兵权以及皇上的重用。
至于凌鹤,他做这些一是太后的授意,二也是为了钱财,只不过到现在钱是没见着,矿里开采出来的东西他也没见着,一送出开阳县就有人接手运到了别的地方,具体拿去做什么了他是不知道的。
凌鹤觉得自己也怪冤枉的,但他又不能说这些事都是太后安排的,只能默默背了这个锅。
他心想,好在得知萧楚奕去了开阳县的消息后他就给太后写了信,太后总不至于看他满门抄斩。
皇上哼了声,不敢,有罪,知错,既如此,那你们同朕说说,朕该如何处置你们?
这话没人敢接,他们自然是不想死的,但这罪太大,如果不说死罪,哪里来的知错。
怎么,这就没话说了?你们不是不敢吗,那就同朕解释啊,做这些事总得有个缘由,说的让朕满意了,朕兴许还能开开恩。
皇上,臣知错,臣就是一时鬼迷心窍,臣贪财,得知了开阳县有很多矿山,这才起了心思。皇上,臣真的只是贪财,臣对皇上的忠心天地可鉴,请皇上明察!皇上说完,安宁侯积极的第一个开了口。
而他一说完,秦拓也连忙附和,指天发誓他绝无二心,要不然就天打雷劈。
他两赶了先,凌鹤后面再说,就显的没什么诚意,完全是为了开罪而说了。
忠心啊,皇上不知道从哪儿又掏出一个账本出来漫不经心的翻,还真是忠心,卖煤换银子,出了铁用来制兵器,招兵买马还给配兵器,待遇比朝廷的军队还好,连朕也不及你们。
他猛的起身将账本往桌上一甩,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忠心,这就是你们口中的天地可鉴日月可表吗,你们就是这般表给朕看的?
皇上一发怒,本就跪着人直接吓的趴在地上了。
他们哪想到皇上手中竟有这么多证据。
证据确凿,铁证如山,这般情形真是让他们想辩解都不知道怎么去辩解的好。
说啊,怎么不说了?跟朕说说,你们是怎么忠心的。皇上像得理不饶人一般,再次逼问。
皇上说我们不忠心,那皇上怎么就不想想我们为什么不忠心,我们就是想忠,也得有个门路啊。在这满是冷厉的气氛中,有人站出来反驳了皇上的话。
在场人皆是一惊,就连皇上都有些几分意外的看着突然起身的大长公主。
反正开了口,大长公主索性就豁出去了,反正这次事一过,她身为皇上的亲姑姑保命没问题,但安宁侯府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到时候男人没了,儿女没了,留下她一个人也没什么意思。
横竖一死,大长公主想到这点,反倒不怕了。
她直直盯着皇上,伸手一指安宁侯,这么多年,我家侯爷连朝都没上过几次,空顶了个侯爷名没有任何差遣,京城谁不知他是个没实权的闲散侯爷,朝廷官员不将他放在眼里,就连百姓提起都是一副不屑的样子,他倒是想忠,可皇上你给他机会了吗?
在皇上心中,只有萧楚奕才是皇室的人,才是你的亲人,我这个姑姑算什么,皇上心里何时有过我这个姑姑,何时当安宁侯是你姑父过?只有萧楚奕,不管萧楚奕做什么,在皇上心里他都是你皇叔。萧楚奕一人纵揽朝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满朝文武对他唯命是从,他猖狂到连皇上娶什么妻的事都要管,皇上不依然纵着吗?
我们不是不想忠,但凡皇上能多看安宁侯府一眼,给他随意安排个差遣让他有做事的机会,我们会走上这样的路吗,皇上今日只指责我们不忠,可一个连朝都不能上的侯爷,我们拿什么去忠?
但凡皇上心里有一点我这个姑姑的位置,也绝不会有今日之事。我们没想过要造反,不过是想自家日子过好点,让我家侯爷能有机会在皇上面前漏个脸,如此而已。若皇上已经在心里给安宁侯府定了罪,那臣妇无话可说,皇上要杀要剐还是满门抄斩,臣妇都认了!
大长公主说的那叫一个大义凌然,仿佛他们让人私自采矿,损害朝廷,损害百姓利益,皆是被逼无奈,不得不走这条路一般。
第九十七章 有点别的心思才好
皇上听完大长公主这番话也没生气,更装作完全没看到安宁侯一直拉大长公主裙摆让她别说了的小动作。
在大长公主说完后,又问凌鹤和秦拓是不是也这样想,他们这般铤而走险私下采矿,卖煤炭铸兵器,是不是都是因为他这个当皇帝的关心太少,让他们不得不为之。
秦拓还没开口,凌鹤就先恨上了大长公主,她倒能找出这样的借口,秦家也能这样说,可他呢,他之前可是丞相,堂堂丞相,满朝文武仅次于皇上和摄政王之下,朝中诸事都要经他手,即便现在成了个空头太傅,可凌鹤也没脸说皇上不重视他。
都当丞相了还叫不重视,他得多不知足。
凌鹤对大长公主不满,也没脸顺着她的话说,只连着磕了两个头,对皇上道:皇上,臣知错,臣就是一时鬼迷心窍贪财,臣有罪,臣听凭皇上处置。
凌鹤说着还抹了抹他眼角并不存在的眼泪,一副我后悔不已我罪大莫及,我后悔了的模样可怜样。
可惜人上了年纪,那脸皱皱巴巴,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皇上没看出什么可怜来,只觉得厌恶。
凌鹤先开了口,秦拓两边都不想占位,脑子突然灵光一闪,有了个新想法。
皇上,臣知罪,臣这般做实属于不得已,可臣都是为了皇上啊。
臣察觉前两年见摄政王迟迟不归还朝政给皇上,臣担心他别有用心,皇上与摄政王叔侄情深,臣怕皇上一时心软受他蒙骗,让他有了可趁之机。臣这才生下了私下练兵的想法,若他日摄政王造反,臣便能立刻率兵来阻拦他,保护皇上安全。
皇上,臣招的那些兵这两年从没做过其他不该做的事,皇上若是不信臣,尽可召唤那些人来当堂对峙,秦家世代为臣,绝不会出对朝堂有二心之人,皇上明鉴。
秦拓给萧楚奕扣了个意图谋反的帽子,他自己则一心为皇上,听着比大长公主还要大义凛然几分。
愣是把皇上给听着笑了。
皇上又掏出了几封信,放在桌上点了点,朕若没看见你这亲笔信,朕还真要信了你的满嘴鬼话,秦拓,你当真朕是傻子吗,由的你想怎么骗就怎么骗!
皇上说话声音大了几分,语气中也多了几分冷厉,这明晃晃的拆穿,将秦拓给吓的一哆嗦,头往地上一趴,臣,臣不敢,臣知罪。
皇上将那几封信举起来,冷笑两声,是没想到朕手里会有这么多证据吧,其实朕也没想到,一桩桩一件件,你们竟能在朕眼皮子底下做出这么多事情来,朕可真是小看了你们。
那你们朕不知道的地方,你们还做了多少损人利己的事,祸害朕多少百姓,朕可真是好奇的很。
皇上冷眼在这几人身上扫过,姑姑,你说朕心里没你这个姑姑的地位,还真没说错,朕就是没有,也幸亏朕没有,若有了,朕只怕活不到今日!
还有朕的太傅,国公爷,个顶个的都是能耐人,在朕眼皮子底下搞了好几年的事,朕竟丝毫没察觉,你们比有用多了,朕真该退位让贤把这皇位让给你们坐才对!
除了站着的大长公主,其他人全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
但皇上却没想就这样放过他们,道:你们口口声声说朕只把皇叔当亲人,还想给皇叔扣帽子说他有异心,朕知道你们打的什么主意,无非就是有皇护着朕,你们不能奈朕如何,所以想借朕的手除掉皇叔,没了皇叔挡你们升官发财路的阻碍,你们就心想事成了。
那朕今儿就把话跟你们说明白了,皇叔永远是朕的皇叔,就你们这些人,谁也比不上。也别想给皇叔扣什么造反别有用心的帽子,他不会这样做,你们也不配!
好了,朕也不想听你们那些苦衷了,在皇叔回京之前你们就在宫里住着吧,等他回来了,朕再定你们的罪。
皇上说完,自有禁军进门将人拖了走,周启跟在后面去给他们安排住处。
人走后,皇上按了按眉心,有些疲倦,这摆在面前的证据真真假假并不全,可他随意一诈他们就认了,显然做的事不止明面上这点。
他翻着账本,看着上面一笔笔的账,觉得心惊,这些本该是朝廷的银钱和铁,如今一分没进国库,倒把这几家人腰包撑的鼓鼓的,果真是他这个做皇上的太过仁慈了。
过了一会儿,周启回来了,听皇上汇报人都安置好了,若无皇上的命令这六人绝不能踏出一步宫门。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