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煤矿商人的留洋少爷 > 煤矿商人的留洋少爷
错误举报

煤矿商人的留洋少爷(5)

    照片的少年看着才十来岁,身穿一身长袍,脸上还带着稚气,笑容灿烂。
    若是薛霖看到照片,便会认出这少年的眉眼与那俏少爷如出一辙。
    何府。
    何夫人见下人抱着一堆珠钗回来,很是疑惑,询问后才知道又是小儿子惹了祸。
    原来,何温阳放学回家后便吵着要去东街找泥人师傅捏泥人。何温言就遂了他的意。
    没想到这小子在大街上也不老实,险些被大马踩死,好在马只掀了别人家的摊子,这皮猴倒没出什么事。
    何夫人见受惊后的小儿子,眼睛哭得红肿,小脸上还挂着泪珠,她是又气又怜,说道:这回带着你大哥出去疯,还好意思回家哭?
    她抱过何温阳,掏出绢子给他擦眼泪和鼻涕,看他还傻愣愣的,便软下心来,也不舍得罚他。
    何夫人叹了口气,就让丫环们将那堆珠花分了分,罚了何温阳身边的下人们三个月的月俸。
    可等何老爷回来知道了这事,却不像何夫人这般心软,何温阳不仅没逃过打手板子,还被罚跪祠堂小半个时辰,若不是何温言给弟弟求情,何温阳怕是要跪到半夜。
    饭桌上,何温阳哭哭啼啼拿着勺子吃饭,一家子早就见怪不怪了了。只有何温言觉得弟弟哭得可怜,替他夹了几筷子菜。
    言儿,你就别宠着他了。他就是要吃点苦,才能长点记性。
    何老爷对小儿子再了解不过了,何温阳从小到大没少给他惹事,若不是这回差点丢了性命,他也不会重重罚他。
    何温言看着可怜巴巴望着他的弟弟,也收回了夹菜的手,只留何温阳一人哭唧唧。
    何老太爷吃完了饭,端起茶抿了口,对大孙子说道:言儿这些年在海外应该学到了不少东西,今后在金宁有什么打算嘛?
    我原先想在金宁开一所西医医院,可这医院的设备还要从海外购买。何温言同何老太爷说了自己的计划。
    何老太爷点了点头,西医虽与中医不同,但同样是治病救人,现在西学盛行定是有它可取之处。
    何老爷见大儿子需要器械,便同何温言说道:改天你将需要的器械列出个单子,爹帮你去买来。这医院想盖在金宁哪儿,爹帮你将地买下来。说完,何老爷又给大儿子夹了块肉。
    一旁的何温阳看着眼热,只能用勺子扒着碗里的米饭。
    既然言儿现下无事,不如先来祖父的医馆帮帮忙。何老太爷笑着捋了捋下颌的胡须,虽说孙子学了西医,却也不能忘本,这中医毕竟还是何家根本。祖父还能再多教教你,也省得你弟弟整日拉着你出去玩。
    年仅八岁的何温阳只觉得受到了全家人的针对,默默地擦了擦眼泪。
    饭后,何温言想起来他还从国外给爹娘和祖父带了礼物。
    给何老爷的是一枚镶钻的翻盖怀表,翻盖内侧和表针上都镶嵌着细小的碎钻,何老爷向来喜欢这些精密的仪器,立即将何温言送的怀表贴身携带,替换下了从前的旧怀表。
    何夫人得到的则是一条祖母绿项链,椭圆的祖母绿吊坠被璀璨的钻石和无暇的珍珠串联,看上去就很昂贵。这条项链被何温言从一个没落的英吉利贵族手中买下,上头的钻石都是从南非挖掘来的。
    何夫人喜爱地将着串项链戴在脖子上,又有些担心地问大儿子这项链是否太过抢眼,不太适合她这岁数。
    何温言却抚着何夫人肩膀,笑着说道:娘,您这岁数哪里老啦?若只看外貌,外人还以为您是我姐姐呢!
    何夫人一面说何温言没规矩乱说话,一面被大儿子哄得开心收下了项链,准备下回同其他贵妇人聚会时戴着。
    而何老太爷则收到一株足有几十年的西洋参,是美洲产的野山参。虽说与人参的药用有很大不同,但也是及其珍贵的。
    何老太爷满意地收下了礼物,却见大孙子还呆在他这儿,没准备离开,便笑着问道:言儿,可是有什么疑惑想问爷爷?
    何温言见祖父慈眉善目地注视着他,咬了咬唇才张嘴回道:爷爷,当年您让我出国留学,学习西方的医术回来为国贡献。可我一朝回国,这大庆朝都成了前朝,现下虽是民国,国家却四分五裂。我这身医术又有何用处呢?
    言儿,你狭隘。
    何老太爷笑着摇摇头,看着迷茫的孙子抚着长须说道:北宋范公有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你虽不能为良相,使这天下太平,却能为良医,造福一方百姓。又有何不可呢?
    见何温言依旧似懂非懂,何老太爷接着道:医者,仁术也。我们这些作大夫的,不过是以仁爱之心、中医之术治愈百姓罢了。你瞧这株西洋参,来到了我国就救不了人了嘛?你再看外头的百姓,剪辫易服从庆朝人变成民国人,难道就不是我国的百姓了嘛?
    何老太爷像儿时那般摸了摸何温言的脑袋,感叹道:爷爷只愿你所学皆有所用,这一身的医术尽能造福一方百姓。
    谢祖父教诲。何温言恭敬地鞠躬行礼,一如儿时。
    何老太爷笑着点了点头,示意大孙子可以出去了。
    待何温言离开,何老太爷关上了房门,独步来到书桌前。
    红酸枝造的方桌正面雕着兰桂齐芳图案,兰花花瓶上刻着「平平安安」四个大字。何老太爷一手在花瓶处摸索,将最后一个「安」字按下去。
    只见书桌侧面弹出一层隐藏抽屉,拉开抽屉,里头藏着一沓子书,封面均未题词。
    这是何家世代相传的行医记录,里头既记录着几代遇到的疑难杂症,更记录着历代皇帝用过的药方子。因此向来是被何家先辈妥善收藏的。
    何老太爷小心翼翼地取出这几本藏书,苍老的大手抚摩着早已泛黄的封皮,抬眼望向何温言离去的方向,心里有了几分成算。
    第二日上午,吃过了早饭,何温言就被何老太爷带去医馆。
    大清早来医馆看病的患者并不多,都是些小风寒小感冒,抓了几副中药就完事了。
    何老太爷让何温言先柜台帮忙抓药,顺带着考考他的基础还剩多少。
    言儿,这桂枝的药性如何?
    本草纲目中提到,桂枝味辛、甘,而性温。常用于风寒感冒,发汗解表,散寒止痛。又常佐以杏仁与半夏来应对风寒的咳嗽。但怀孕之人切忌服用,有堕胎的危险。
    何温言一面提着药戥子称了三钱桂枝,一面从容答道。
    何老太爷听着何温言的回答,还算满意,面带微笑点了点头。他刚刚下的方子是来自伤寒论的桂枝汤,基于患者症状增减了剂量。
    一旁坐诊的大夫听这俩爷孙一问一答,也觉得有趣,便问道:何老,这可是您新收的小徒弟?
    这是我的大孙子。小时候跟着我学了四五年的中医,后来去了海外学了西医。何老太爷笑道,语气中却隐藏着骄傲。
    这老祖宗留下的中医不好好学,怎么跑到洋人那儿学什么西医呀?
    这位老大夫十分看不上洋人的医学,西医的产生与兴盛才不过短短几百年的历史,怎么可能比得上中医近两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呢?
    李老,你这是固步自封。睁眼瞧瞧,这大庆朝都亡了,你咋还是□□上国的老观念呢?何老太爷一听这糟老头说他孙子的不对,性子上来,就要和他掰扯个是非曲直来。我孙子这是师夷长技,知己知彼,方能发展华夏医术。
    洋人的坚船利炮是比我们厉害,可论起医术,西医可不见得比中医厉害。李老大夫学了大半辈子的中医,自然不肯认输,低洋人一等。
    就在俩老头吵得热乎,医馆门口又来了病人。
    作者有话说:
    作者不是学医的,文中的医术全是虚构的,不能深究!!感谢在20220706 17:37:1120220707 17:41: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Lanster 18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章
    来人是两个汉子,一位穿着短打,裤腿被紧紧地裹进了布鞋里,另一位则披了身外衣,一手捂着腰间,弓着身子跟在同伴身后。
    两人看了眼四周,才拐进医馆。
    进了屋也不忙着叫人,穿短打的汉子见医馆内没别的病人,才喊来了大夫。
    李老大夫看来了病人,也顾不上和何老太爷争辩,瞧另一个汉子捂着肚子弓着腰,便问道:可是腹痛?
    那汉子没抬头,好似痛得直不起身子,反而是那短打汉子凑近小声回道:麻烦大夫将我俩带到后头,方便看伤。
    李老大夫这才意识到那人受的是外伤,楞了半晌,才叫药童将两人带到屋后。
    何老太爷瞧着几人这番动作,也意识到了不对,跟着他们进去。
    只见那个受伤的男人脱下外衣,放下了手,里头的短衫早已被血染的鲜红一片,男人痛苦皱着眉头,额头布满了冷汗,呼吸有些不畅。
    何老太爷亲自上前揭开汉子短衫,粗糙的布料擦过伤处,汉子痛得吸了口气,脸色又白上几分。
    伤口暴露了出来,腰间血肉模糊,但还能看出是受了枪伤。
    何老太爷与李老大夫顿时目目相觑。何老太爷虽是御医,却没接手过枪伤,李老大夫作为寻常大夫,更是没见过这种阵仗。
    短打汉子见自己的兄弟,险些疼得背过气,连忙说道:大夫,救救我兄弟吧。
    何老太爷作为大夫,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病人在自己的眼前疼死,正准备出去开个止痛的方子,就见何温言进来了。
    祖父,这是何温言看那男人躺在榻上,腹部一片血肉模糊。
    是枪伤。
    他流血多长时间了?何温言赶紧问一旁的短打汉子,失血过多可就没法救了。
    将近两刻钟了。短打汉子也是着急,两人绕开了追踪,一路上掩人耳目才找到个大医馆,着实是花了不少时间。
    何温言闻言这才松了口气,仔细检查了伤口,发现这颗子弹并没贯穿,还在汉子体内,再加上男人一直捂着伤口,因此流血量并不算大。但也要赶紧做手术去除子弹。
    何温言的手术刀并未带在身边,他要回趟家去取自个儿的手术箱。
    好在何家离这医馆只有两条街的距离,何温言撒开了双腿不带喘气,跑了个来回还是花了十分钟。
    等何温言赶到了医馆,自己还来不及喘上一口大气,就打开自个儿的医药箱翻找药物。
    眼见病人快疼晕过去了,何温言赶紧找出一个小药瓶,打开瓶盖,倒出一小颗药片,掰开汉子紧咬的牙关,塞进他的嘴里。
    你这喂的是什么?一旁看着的李老大夫连忙问道。这小子可不能瞎给病人吃东西呀!
    是吗啡。一种止痛片。何温言一面埋头找着东西,一面回答道。
    才过几分钟,刚刚还疼得抽气的汉子,此时意识清醒了不少,已经能够开口说话了。
    这药片真是神奇,竟能这么快止痛。李老大夫接过小药瓶翻看着,上面净是如同鬼画符般看不懂的洋文。
    这种药物是从鸦片里头提取的。但注意用量,不然容易成瘾。
    何温言正用大量双氧水倒在伤口处,伤口上浮起一层白沫,发出吱吱的响声,简单地消毒杀菌了一遍。
    大烟这种害人的东西居然还能救命?李老大夫皱着眉看着手上的这小小的瓶药,他可是见多了吸大烟倾家荡产的有钱老爷,那害人东西可不好戒。
    何老太爷拍了拍他的肩膀:就连致命的□□尚且都是治病的药物。凡事还要看这人呀如何去用咯。
    李老太爷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那边,由于条件所限,何温言只能用酒精将手术刀简单擦拭一遍。
    准备好了手术用具,何温言突然抬头,对受伤的汉子说:可能会有些不舒服。
    躺在床上的汉子点点头,坚强地说道:我忍得住呣
    一块医用棉布突然间捂住了他的口鼻,汉子还来不及挣扎几下就晕了过去。
    他是晕了过去,可跟在身边的短打汉子却急了:小大夫,你怎么把他捂晕了?
    谁家做手术不麻醉的?何温言甩了甩手,这病人挣扎得有些用力,险些没能捂住。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蒙汗药?短打汉子惊奇地问道。
    这是□□。若不是设备不够,何温言也不至于用这种方法。他可不能继续浪费时间了,免得手术做到一半患者醒了。
    手术开始进行。这个汉子十分走运,这枚子弹避开了腰上的器官,仅伤到了皮肉,又是一枚老式枪弹,并没有在体内炸开,否则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找出子弹碎片,还有铅中毒的危险。
    去除了子弹,何温言又将伤口进行了消毒,最后再简单包扎上,手术就结束了。
    小大夫,我兄弟现在救活了吗?短打汉子刚刚在一旁看得仔细,生怕一出声打扰了小大夫。
    还没。现在最怕的就是伤口感染发炎。何温言皱起了眉头,现如今世界上还没有有效治疗细菌感染发炎的药物,人们只能依靠自身免疫力去克服。在他伤口明显痊愈前,最好还是留在这儿观察几日。
    行,那老三就麻烦大夫照看了。短打汉子点了点头,忙着从腰间掏出一枚碎银递给何温言:身边就这点银子了,小大夫要收多少诊金,我下回带来。
    何温言却摆了摆手:我就不收诊金了。一会儿我让祖父再开些消炎的方子,这钱就当是药钱了。
    一旁的何老太爷同李老大夫刚刚都看得出神,他们也是第一次近距离观看西医的外科手术。李老大夫震惊于西洋药物快速的药效,而何老太爷则低头思考着什么,一听孙子叫他才回过神来。
    几人回到医馆前堂,何老太爷铺开了纸张,提笔写着药方。
    中医上用于消炎解毒的药物是不少,例如九节茶、穿心莲、板蓝根等,但药效均较缓慢。
    将新开好的方子给了药童,何老太爷坐到孙子身边。
    祖父。何温言起身伸手搀扶何老太爷就坐。
    何老太爷捋了捋山羊须,笑着缓缓说道:这些年,你爹你娘没少和我抱怨,怪我当初送你去海外学医。我呀,也时常会想当初同意你去学西医,到底是对还是错?是不是将你留在祖父身边学中医更好些?
    说罢,何老太爷转头看向这个自己最疼爱的大孙子,眼神中满是慈祥和温柔。
    好在你祖父我,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我的孙孙成为了一位优秀的医者。
    何温言抬眼望向何老太爷,真切地对上了他眼中的肯定。
    何老太爷摸了摸他的脑袋,带着玩笑的语气说道:鸦片尚且能提取出吗啡,你说中医的草药是否能够提取出药物呢?
    何温言好似想到了什么,顿时瞪大了眼睛。
    作者有话说:
    今天小小修改一下文案,接下来的几天都有点忙,只能日更2000字了。
    真搞不懂乙//醚为什么会被和谐
    第9章
    短打汉子转头离开了医馆,左拐右拐绕道来到一座小洋楼,上了楼,推开了一扇房门。
    谁?坐在办公桌前的男人警觉得抬起头。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