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糙汉家有俏夫郎 > 糙汉家有俏夫郎
错误举报

糙汉家有俏夫郎(38)

    白净的小手和小脸蛋都被糊上了,要不是唐晓福拿帕子挡着,只怕这一衣裳也是要毁了。
    唐晓福连忙将奶娃娃提起来。
    还有看宝哥儿吃的,这么脏得赶快洗一洗。
    赵向北起身显然是想去帮忙的,被唐晓福拜拜手阻止了。
    忽然,唐晓福脚步一顿,仿佛想起什么一般,转头看一下赵向北。
    过几天,你要和大哥他们去镇上买年货是吧?
    赵向北点点头。
    唐晓福眨眨眼思索一下,富有又说道:到时你买点儿糕点回来吧,大哥的夫郎这个般舍不得,可是宝哥儿这样小,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时候。
    都是聪明人,这话表面上虽说是为了给小奶娃买糕点,深层里就是想让赵向北趁机跟唐老大说说。
    没得真的让王仪亏待了宝哥儿,日后孩子长大了,万一心生怨怼怎么办。
    赵向北见唐晓福年这个般疼惜宝哥儿,也不由得展开一个温柔的笑容。
    上前抱住他的肩膀,低头吻了吻他的眉心:你这般细心,周到处事公允,日后也必定是个好姆么。
    唐晓福瞬间僵直地垂下,修长的睫毛遮挡住眼中一瞬而逝的不自在。
    连忙抱着小奶娃转移话题:我得赶快去烧点热水,给这小家伙洗洗,不然枇杷汁都干涸在手和脸上了,跟小花猫一样。
    说完唐晓福就像逃离什么吃人的怪兽一般,忙不迭地跑了出去。
    赵向北叹了口气,坐在桌边看着唐晓福离开的背影,眸子有些黯然。
    如果之前是愤怒生气,那么这会儿就是茫然不解。
    在他看来两人既然已经成婚,虽说现在还没有圆房,但早晚的事。
    以后生育子嗣,那不是很正常的吗?
    他能感觉到小福心悦于他,可是却不知为何他对日后孕育子嗣这般恐惧。
    难道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
    赵向北眉头一皱,眼中有些轻愁,更多的是担忧。
    赵向北抬手算了算日子,随即眸色坚定起来。
    不论如何,还是要小福开心才好。
    有些事情还是要早做准备为好。
    唐晓福忙不迭的拎着小奶娃去了灶间,见到李氏是这会儿在地窖忙碌着。
    他拎了拎水壶,还好有有半壶开水。
    这才连忙兑了水,给小奶娃清洗手上和脸上的污渍。
    等到打底干净了,又是个香香软软的小娃娃。
    唐晓福亲亲了宝哥儿嫩嫩的小脸颊笑道:干净了,这个就送你回你姆么身边。
    小奶娃十分喜欢依依恋唐晓福,抓着他的袖子,被他逗的咯咯直笑,
    唐晓福抱着宝哥儿来到大房门外,就听到了一遍若有四无的争吵声。
    你不要太过分,不管是哪个都是我的亲生子,怎可薄待。
    王仪声音哽咽:那也是我怀胎十月从身上掉下来的肉,我怎么能不疼他。只不过相公,如果这个真是个儿子,日后难道你不想供他读书,让他像三郎以一样,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吗?
    第84章 偏爱
    唐晓福握了握拳头等着唐老大的回答。
    可是半响过去了,里面只有王仪低低的哭泣之声,再也没有唐老大的回音。
    他心中闷闷的,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
    唐晓福下意识地低头看着怀里变不到周岁的奶娃娃。
    他双眼懵懂,天真的看着唐晓福,小手向前抓了抓,咧开个大大的笑容。
    这孩子平素里跟他姆么最亲了,这会儿不变相利益,也十分想念了。
    这就送你回去。
    唐晓福勾了勾嘴角,握住奶娃娃嫩生生的小手晃了晃。
    敛去脸上的神情,唐晓福轻咳两声,提起几分音量。
    宝哥儿,好像困了,我将他送回来睡觉。
    说完唐晓福就退后两步。
    里面迅速传来脚步声,一会儿唐老大就推开门,见到唐晓福后脸上绽开笑容:福哥儿,多谢你带着宝哥儿,看时间他也差不多该睡觉了,将他交给我吧。
    唐晓福点点头,轻手轻脚的将小家伙送到唐老大的怀中,满脸笑意地扯了扯他的小手,这才转身离开。
    将刚才用过的污水处理干净,唐晓福就闷闷的来到仓房,帮着李氏整理东西。
    李氏这会儿已经找出两个灯笼的骨架,正小心地擦着灰。
    见到唐晓福来了,笑道:刚才没见到你,是带宝哥去玩儿的吗?
    他困了,我就给大哥送回去了。这灯笼真的只剩骨架了。
    唐晓福点点头,接过李氏手中的抹布,继续擦那灯笼骨架。
    李氏拍了拍手里的灰,从小凳子上站起来笑道:等到年关之前,灯笼上还要贴上一层红纸,再将蜡烛放于其中,除夕守岁之夜灯火不熄灭,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的好兆头。
    一边说着他一边从西南角的木架子下边,找出来个木盒子。
    拍打了一下上面的灰尘,又仔细的擦干净,这才走回到唐晓福身边。
    李氏拂去上面的灰尘,小心的打开铜锁,翻开箱盖,露出里面古朴的酒杯和盘碗,都是细白瓷所制。
    唐晓福将擦好的灯笼骨架放在一边,连忙伸手帮里是抬那木箱,有些诧异地问:姆么,这里是什么呀?竟还是细白瓷的。
    要知道普通农户家大多数的饮食餐具,多是粗瓷木质陶土,唐家也算殷实,不过就是唐老爷子那引茶的茶壶和茶杯是细瓷的。
    李氏捧着箱子笑眯眯地点着里边,瓷器的数量,笑道:小心着点,这可是年节的时候敬神用的,自然是要选最好的。
    唐晓福帮李氏将东西都抬到他屋里去。
    这会儿老爷子不知上村里谁家串门唠嗑去了。
    唐晓福帮里是将这些瓷器一一用细棉布擦拭干净之后,摆放整齐,做完这些活计之后。
    唐晓福么闷头闷脑地忽然问了一句:姆么,小哥儿真的跟男子不一样吗?寻常人家真的更疼惜儿子吗?
    李氏回头看到自家孩子那个纠结的模样,这才反应过来,伸手敲了敲他的额头:我还当你一直闷闷不乐,是为了何事。这个事各家有各家的缘法,旁的人咱们也管不到。但是咱家,我和你爹心中,你与另外三个哥哥没有什么不同的。老大家的你也不用太过忧心,那就是个眼皮子浅的,一时魔杖了。总归是还有我呢,翻不了天。
    看着李氏满脸含笑的模样,再想想平时他对几个孩子的作为。
    唐晓福忽然想通了,不再那么难过。
    笑眯眯地抱住李氏的胳膊,撒娇道:等到咱家宝哥儿再长几岁,我就教他启蒙。虽说不能像个男子一样科举入世,但是好歹读书明理。
    李氏闻言笑得更开心了,连连点头:那是自然,宝哥儿很聪明,你教他读书识字,还可以教他算账。等到过两年就让你爹打个大木桌,放在你们那,我供你和宝哥儿,日后识字用。
    嗯,琴棋书画,算账作诗,咱家宝哥儿也不能差了什么。
    鄙视被唐晓福认真的模样,逗得扑哧一乐,又敲了一下他的脑门。
    还琴棋书画,这几样哪个你会,咱们农户人家不讲究那些,只要日后宝哥儿能够乖乖的读书明理,也会算账管家了,那么就能够找个好人家,也能够日子过得顺遂,受婆家重视。
    唐晓福捂着脑门,呵呵傻笑。
    他除了五子棋,好像别的棋是真的不会,至于弹琴那就是更不通了。
    一扫刚才心中的阴霾,唐晓福干起活来,那是手脚更利落了。
    取出之前写对联剩下的红纸,又取了一些面,用热水和少许白糖和成面浆,小心的糊在灯笼之上。
    不一会儿,两个崭新通红的灯笼就完成了。
    李氏准备了一些黄澄澄的小米,小心翼翼的放在祭祀的小碗当中,分别放在家里各处地方。
    有的在灶台边,有的在桌案上,方位都是极有讲究的。
    在古代过年那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情,不仅要祭拜各方神明,也要祭拜先祖,所以农家人就会早早的准备起来,确保万无一失。
    晚上的时候李氏难得心情好切了点羊肉,放了萝卜炖了满满一大锅,自家养的羊滋味最是鲜美。
    再配上空间出品的萝卜,瞬间征服人的味蕾,喝下一口,热流顺着喉头直入心间,整个身体都暖了起来。
    唐家的爷们们这些日子上山找柴货,总是风里来雪里去地。
    李氏特意一人满满盛了一大碗,还放了不少的羊肉片,每个人吃的都是喜出望外。
    唐晓福看着每个人脸上的笑容不由的会心一笑。
    最近家里人去县城给唐晓福带来了几本志怪类的话,本子上面睡觉之前都会看上几页,也觉得颇有趣。
    平时读到喜欢的地方,也会撒娇似的给赵向北讲一遍,见对方同样一笑了,心中就更加开心,觉得两个人的喜好是一致的。
    今天也是洗漱过后,他靠在床头,看着一本狐仙的故事的话本子。
    忽然听到身边赵向北问道:小福,你说两个人成婚,什么东西是必须的呢。
    唐晓福沉迷话本子,顺口就说道:那自然是要有戒指啊,套上戒指了,那自然就是互许终身,彼此都是牵绊了。
    这话唐晓福说的全无压力,从原主的记忆当中,他早就知道戒指这种东西,在本朝早就出现。
    只不过平时都是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倒是很少做为成婚之间的必要物品。
    赵向北听到唐晓福提起戒指,眼睛中闪过深思之色。
    拉过唐晓福的手在唇边吻了吻。
    也好,倒是比玉佩等物方便携带。
    唐晓福沉迷画本不可自拔,没有听清赵向北说什么,疑惑地转头看向他。
    你刚才说什么?我没有听清楚。
    赵向北人莞尔一笑。
    单手勾住唐晓福的下巴,深深地吻了下去。
    没事。
    唐晓福这个小身板,就算是在喝灵泉水,跟练武的人也是差了许多。
    半响就气喘吁吁,面颊微红,恼怒的瞪了赵向北一眼,压住对方还想亲过来的嘴。
    睡觉
    赵向北将唐晓福揽在怀中,又亲了亲他的额头,轻叹。
    小福,我快忍不住了。
    哼!
    唐晓福脸颊爆红,偷偷的掐的赵向北一把,不过嘴角还是微微的勾起的笑容。
    两人的感情也算是水到渠成,平日里亲亲抱抱,日渐增多。
    唐晓福这才看清赵向北眼眸深处压抑的欲念。
    每次看到他都觉得脸红心跳,有些不好意思。
    但是心里深处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小得意,自己能够吸引喜欢的人的目光,自然是心中雀跃的。
    日子就这么慢慢的过去了,唐晓福每天跟在李氏身后,学着怎么过年,也对这里浓浓的年味儿,稀罕的不得了。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最近这段时间赵向北好像格外的忙,总是会消失一阵子,然后再回来。
    而且这些日子也不知赵向北是怎么了,格外迷恋上了村中的铁匠库,没事就会跟老铁匠学,这实在让唐晓福摸不着头脑,
    问了几次,都被赵向北顾左右而言他的扯开话题。
    唐晓福就知道,对方不想说,也就知情识趣的没有再追问。
    只不过心里总归是有些难过的,自己空间那么大的秘密,也算是透露给赵向北知道了。
    这会儿恍然发现,本来应该跟自己亲密的爱人,忽然有了小秘密,心中五味杂陈。
    这几天,赵向北总是早早的就去了打铁铺,又不知做什么。
    今天中午拿着个小包袱神神秘秘的回来了。
    唐晓福伸手想去接,却被赵向北躲开了。
    我顺手放屋里去吧。
    唐晓福撇撇嘴,细细的看赵向北面上的表情,注意到他脸上的不自在,翻了个白眼儿。
    既然不想让我看,那我就不看了。
    赵向北见到唐晓福脸上动气的表情,有些慌张又有些为难。
    连忙握住唐晓福的手,向自己身边拽了拽,有些委屈的说道:小福你相信我,过几天我一定让你知道,你不要生气好不好?
    唐晓福看他那抓耳挠腮的模样,有些心疼,又有些疑惑。
    也不知道你这几天在忙些什么,整日早出晚归的。好了我不问了,让你想说的时候,再跟我说吧
    第85章 帮忙
    唐晓福狐疑的看着赵向北,不知道对方葫芦里面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自从团哥儿结婚之后,吴老么么就只剩下了一个人在家。
    老人家倒是身体还硬朗的很,但毕竟年纪大了,家里边的田地也都租赁给了村里人。
    每年拿些银钱和一些收成度日,今年这个样子他手里的存粮也不多。
    团哥儿很感念吴老么么在他困难之时的帮忙,又对这门干亲十分看重。
    得了铜钱,就跟唐老二商量了一下,拿出一点换了些粮食,送到吴老么么那。
    老人家的日子也总算是平平顺顺的过去了。
    自家盆栽里种的那些菜,长得水灵好的,都卖出去了。
    一些个长得不太好或者太小的,就留在家里边吃。
    李氏拎着个篮子,里边放了一把小葱几棵小白菜,再从第一窖里边捞出来两个萝卜用布盖上。
    招呼着团哥儿去给吴老么么送菜,唐晓福在家中呆着无事就一同陪着去了,
    吴老么么年轻的时候是江南那边人,跟着家里人逃难落到北边的,有一手刺绣的针法,绣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
    绣品拿到镇上,都能够卖个好价钱,只不过这会儿他年纪大了也看不清针线了。
    唐晓福在现代的时候,除了电视剧上很少见到精品的绣样,难免好奇。
    两人来到吴家,唐晓福撒娇似的跟吴老么么说要看绣样,老人家也是满脸笑意的答应了。
    而他借口帮吴老么么拎篮子,到后罩房功夫,就悄无声息的往里放了一些土豆和萝卜。
    等到回身的时候,就在吴老么么拉着团哥儿的手,满脸慈爱。
    抬头看到唐晓福回来了,笑着招招手。
    福哥儿回来了呀,快来快来,这是我年轻的时候绣的手绢儿和挂子,那会儿耳聪目明的,现在可做不了了。
    说着就从柜子当中拿出一套天青色的衣衫和一叠素色的绣帕。
    唐晓福眼睛一亮,连忙上前两步,接过那叠字绣帕,细细查看。
    哪怕是过了这么多年,那针脚一能看出细密整齐,上面的牡丹和蝴蝶也是颜色艳丽,栩栩如生。
    第一次直面这种顶级的秀艺,唐晓福整个就是被震撼住了,不由自主的惊叹出声。
    么么,您太厉害了。这幅,这幅,还有这幅,都是画的牡丹,但是能看出好像技法有些不同。
    老么么哈哈一笑:福哥儿果然眼利,也有天赋,确实使用了三种针法。我姆么。之前是江南大秀庄的秀哥儿,从小就教我阵法,我比他的手法可是差的远了。
    唐晓福看着这刺绣的针法,简直是惊叹无比想了想后,笑眯眯的看着吴老么么。
    您这绣技出神入化,谁若能学到了,那就是福气。我家宝哥别看年纪小,看上去是个灵秀的,不知过几年大一些,能不能来跟你学学刺绣?
    吴老么么一生无儿,无女自然也想将家传的针法传下去,他虽然看重团哥儿,但是团哥儿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也不过就是能学个样子罢了。
    只不过他如今年事已高,虽然身子硬了,但是那小奶娃太小,谁知道以后呢。
    吴老么么笑眯眯的看着唐晓福,干枯的手指点点头他的额头。
    就属你这个哥儿最是古灵精怪,他还是个喝奶的娃娃,现在怎么能看得出来。待他长大一些,能坐的住,他若有心学习,倒是可以到我这儿来看看。如若是真的有天赋的,么么我自然也不会吝啬教他。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