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糙汉家有俏夫郎 > 糙汉家有俏夫郎
错误举报

糙汉家有俏夫郎(42)

    唐晓福还记得团哥儿这会儿胃口不好,又给他拌了萝卜丝,配上手擀面,倒是也能吃下去不少。
    村里的郎中医术虽然没有现成老大夫那么高,但是对于一些寻常小病判断和孕事,倒是得心应手。
    而团哥儿这会儿月份正浅,实在不是河路上颠簸,所以唐老二就留在家中陪团歌哥儿,一会儿到村里的郎中把脉。
    唐老大跟着唐晓福两人坐牛车一起来到县城。
    这会儿唐老大进县城,可是带着不少的任务来的。
    临走之前李氏给他塞了不少铜钱,让他进城办些年货。
    所以进城之后双方人就分开了,唐老大年货要买不少东西,牛车就让他赶走了。
    赵向北跟唐晓福还还的来到医馆,老郎中看到是唐晓福来了,像个老顽童一样捋着胡子,笑道:如今在见你脸色,到是比之前好了不少。来来来,伸手让老夫看一看,恢复的如何。
    劳烦您了。
    唐晓福坐在老郎中对面,乖乖的伸出素白手腕,搭在黑色的脉枕上。
    老郎中手指搭在唐晓福手腕处,先是眉头微蹙,随即眉头舒展开。
    赵向北看到老郎中神情的变化,不由的紧张发问。
    我夫郎着身子,可是有什么问题?
    老郎中正放开唐晓福的手,又让他张嘴看看舌苔,捋着花白的胡子,哈哈大笑。
    没事,你夫郎着身子,如今是大好了。比个寻常男子的身子,也不弱到哪里去。
    唐晓福尴尬一笑,看着老郎中中的表情,恐怕是想说他的身子壮的跟小牛犊一样吧。
    赵向北闻言满脸的喜色,看了一眼唐晓福后,低声问道:不知我夫郎着身子如何,我们两个能不能圆房?
    唐晓福瞬间脸红。
    老郎中一脸泰然处之,都说医者父母心,这可没什么好避讳的。
    他笑眯眯的捋着花白的胡子。
    无妨,无防了。
    赵向北嘴角的笑意更深了,连忙从腰间的钱袋子,里取出些诊金,放在桌上,朝着老郎中拱了拱手。
    多谢郎中,妙手回春,这才调理好了我夫郎的身子。
    老狼正笑眯眯地又叮嘱了几句,这才让两人离开。
    临行之前,赵向北又不知同那小药童说了些什么。
    交了钱,揣了一个广口小瓷瓶在兜里,一脸大灰狼的模样,跟唐晓福一起走出了医馆。
    眼看着家里的宝哥儿就快周岁,要抓周了。
    这是唐晓福第一个看着长起来的孩子,自然是格外心疼。
    跟赵向北一起去银楼,花了二两银子,买了个长命锁做礼物。
    想了想又去布庄,买了一匹细棉布,让李氏给宝哥和团歌哥儿肚子里面未出生的孩子,做些小衣裳。
    俩人从布庄往外走,却迎面碰上一汉子一个哥儿。
    那男子膀大腰圆,身高七尺,看到赵向北眼睛一亮,连忙跑上来几步,激动的说道:赵兄弟,真的是你吗?
    赵向北微微愣怔了一下,脸上也带着喜色,与那男子碰了碰拳。
    萧兄,一别多年没想到,却能在这儿遇到你!
    萧磊朗声大笑:愚兄调派到附近山城驻军中,做个小统领。这是鸾哥儿,还记得嘛?你们之前认识的时候他还是个小娃娃,如今也长大了,我这个做哥哥的再也管不住了。
    唐晓福这才注意到这高大汉子身边,站着个穿着绸缎衣裳,面容白净好看的小哥儿,只见他落落大方的上前行礼。
    见过赵大哥,哥哥与你多年不见,经常提起你,父亲也说要好生感谢你当年的救命之恩。
    赵向北不在意的一笑,拉住唐晓福的手腕,满脸笑意地介绍。
    这是我夫郎,唐晓福。小福,这是我做兵丁的时候,在北城军营中认识的好兄弟萧磊,这是他弟弟鸾哥儿。
    见过二位,之前我有听家夫提起往事,还要感谢萧大哥往日的照顾。
    唐晓福温和一笑,也上前朝着二人行了一礼。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刚才赵向北介绍自己身份的时候,那个鸾哥儿嘴角的笑容好像僵了一下。
    唐晓福不着痕迹的打量对面两人。
    萧磊哈哈大笑,胸膛拍的咚咚响:赵兄弟那日北门关,多亏你救了于兄一命,不然这会儿愚兄早就不知道是哪儿的刀下亡魂了。今儿咱们好不容易遇到了,可是要好好的喝一杯大醉一场。
    赵向北也是大笑,一拱手。
    萧兄相邀本,是不应推辞的。只是我今日陪同家人来县城办点货,这会儿天色也不早了,不好耽搁。不知萧兄如今家住何处,过几日定当上门拜访,到时咱们两个人就可以一醉方休。
    萧磊是个典型的北方汉子,性子爽朗大气。
    咱们两个何须这般客套,我如今住在十字巷东头第二家。今年第一次来到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兄弟家住何方,过年之时上门拜年,热闹热闹,你可别嫌弃。
    赵向北也是满脸笑意,跟对方互通了唐家的位置。
    随时欢迎萧兄上门,自当扫踏相迎。
    旧友相见,难免有许多话要说,唐晓福能看出来,赵向北与这姓萧的汉子,确实有些交情。
    俩人聊了许久,唐晓福一直满脸笑意的站在一旁,并没插话。
    只感觉对面有道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唐晓福抬眸一看,对面只有俏丽生生地站在大里,满脸笑意。
    既然又聊了许久,唐晓福和赵向北这才携手到城门口,等到唐老大赶了牛车过来,几人这才一同回到村中。
    萧磊在布庄买了不少的衣料,这才带着鸾哥儿,往回啤酒厂走,路上鸾哥儿状似不经意的问起赵向北。
    哥哥,我记得赵大哥身手不俗,当时为何忽然解甲归田,还娶了个村中的哥儿做夫郎。
    第91章 长命锁
    汉子看着赵向北离开的背影,眼中闪过缅怀之色:傅将军当时很器重他,不知为何在北城打完那一仗之后,他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能再见面实属难得,日后咱们也要在此地定居。鸾哥儿,你可要好好跟人家人相处,切莫乱了规矩啊。
    鸾哥儿撇撇嘴:不过是个农家没见识的哥儿,我与他有什么好说的。好啦,哥哥你不要念叨了。
    萧磊实在是拿这个弟弟没有办法,自小到大都是娇宠着长大,只能不放心的喋喋不休。
    好好好!哥哥不念你,我看赵向北那夫郎之情时去落落大方,那么可不是什么普通的乡野哥儿。
    好,我知道啦!我还要去找裁缝,来制衣裳
    鸾哥儿眼中闪过不屑,但是却低垂着眼眸,用长长的羽睫遮掩了过去,有一些敷衍的把萧磊推出门外。
    而萧磊这边出了房间就招来了自个儿的夫郎薛氏,叮嘱他准备用物品,年后要去他同袍家拜年。
    一行人乘着牛车往村里走,赵向北坐在顶风口的位置,替唐晓福遮挡寒风。
    车辙碾过地面,留下沙沙的声音,唐晓福看了前方架牛车的唐老大一眼轻声说道:大哥,我知道大嫂再次有孕辛苦了,但是他也不能老是忽略宝哥儿呀。我经常听到那边宝哥儿哭声许久,都无人安抚,那么小的一个孩子,还没到周岁。都说三岁到老,如果不好好教养着,岂不是让孩子跟你们离了心。
    唐老大手一顿,有些惊诧的回头。
    真的嘛?
    唐晓福点点头:我不止一次的给宝哥儿买了糕点,都被大嫂藏起来,不给孩子吃,说是以后要留给儿子吃。平时对宝哥儿也是不怎么理会。
    唐老大有些尴尬的握了握手中的鞭子,叹了口气。
    他月份渐渐大了起来,人也精力不济。也是我在真人上的账房活计太忙,没时间照顾幼小孩儿。
    唐晓福撇撇嘴,想要说些什么又咽了下去,谁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身边。
    赵向北在背后握了握他的掌心,出声说道:宝哥儿这般聪慧懂事,日后也是大房的一个助力。母么三子一哥儿,一样照顾的妥妥当当。为人双亲者,怎能不为孩子多多考虑。而且姆么和爹爹都是极开明的人,对家中孩子一般无二,也并不是那的重爷轻哥的人。你不妨劝劝大嫂何苦让自己心思纷乱,也不利于养身体。
    唐老大倒不是什么坏人,不过是普通爷们儿的通病,懒得招惹麻烦。
    平时也不够细心,这会儿被赵向北点出来,也觉得有些惭愧的窘迫。
    我知道他一胎没有生儿子,有些想佐了,我这就回家说一说他,多谢你和福哥儿提醒。
    打了一棒子,这回就要给甜枣了。
    唐晓福脸上神色缓和,带着笑意。
    大哥,你看宝哥这般聪慧,等到他大些,我就教他识字算账。前些日子我也跟吴老么么说好了,只要宝哥儿有天赋,就将他送到吴老么么家去学刺绣的手艺。之后不管儿子和哥儿,只要出去了,对大房的都是助力,唐老大是个能听得去话的人。
    听到唐晓福的话,先是一喜,再来就是感激朝着唐晓福拱手。
    多谢福哥儿替我费心了,回去我定当好好说说他。咱们唐家历来也没有偏心事这个事。
    唐晓福见唐老大一片认真不似作假,这才长舒一口气。
    大哥,咱们都是一家人,你勿要多怪,我也实在是心疼宝哥儿。
    唐老大哈哈一笑:福哥儿,你说的这些话句句在理,我怎么会生你的气。听你提醒,愚兄才知道自己之前得过且过,有些糊涂了。
    唐晓福见唐老大说的句句认真,嘴角的笑意也更真切了。
    这次带回家的年货不乏点心糖果,还有不少干果。
    这些东西都是唐老大到县城中,找认识的老板买的。
    价钱会实惠一些,但是也能够看出来今年的价格,可比往年的高上了不少。
    三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这路上的时间,过得倒是很快。
    牛车徐徐的走了许久,这才到了唐家院门外。
    两个爷们儿抬着东西进了院子,家里一片喜气洋洋的。
    唐老二见众人回来憨笑两声,连忙迎了出来,帮着抬东西到后罩房。
    唐晓福看他这傻乐傻乐的模样,心中就有数了。
    二哥,二嫂有喜了,对不对?
    嘿嘿。唐老二挠头傻笑重重的点点头:已经一个多月了,郎中刚走不长时间。
    唐晓福眉眼也是带着笑意:那好呀,来日等到二嫂生了,不管是儿子还是歌,我都打一副长命锁送给小娃娃。
    嘿嘿,怎好让你如此破费。
    唐老二傻笑,连忙拒绝。
    这都是应当的,你和大哥家中的第一个孩子我都准备送长命锁做礼。日后你们再生个十个八个的,我可是拿不出那么多银子了。
    两人闲聊着走出后罩房,李氏正好听到了,连忙拉着唐晓福问:福哥儿,你这也太不会过日子了,两把长命锁,那可是有不少银子呢,向北他同意吗?
    唐晓福拍了拍李氏的手:姆么你放心吧,大房的长命锁,今儿还是我跟向北一起去买的,选的样式。
    说完了,唐晓福就转头笑眯眯地看着唐老二,打趣道:等到二嫂他瓜熟蒂落,我必定也亲自到银楼,选一副精巧的长命锁,送给未来的小奶娃。
    这感情都是相互的,一味推辞难免伤了情分。
    唐老二笑眯眯的点点头,心中盘算着等日后福哥儿与赵向北有了孩子,他自当要回报一二。
    晚饭的时候赵向北跟李氏和唐老爷子,提了一下萧磊要来的事,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年后会上门来拜年。
    李氏一听赵向北的友人,竟然是邻县的驻扎的都尉,也是满脸震惊,甚至有些诚惶诚恐。
    要知道他们这处片偏远小村,见到最大的官,也不过就是村长就连的县太爷,也是远远的见过一回。
    赵向北见李氏紧张连忙出声安慰:姆么,勿要惊慌,万人虽多年不见,但人是感情深厚。他为人爽直,想必您和爹爹一定会喜欢的。
    有了赵向北的安抚李氏,总算是心绪平稳下来,盘算着要留点什么好东西,待到年后客人上门之时,这才能不失了体面。
    唐晓福抱着宝哥儿喂了一碗鸡蛋跟羹,亲了亲他肉呼呼的小脸儿,然后亲手带上了那把长命锁。
    这叫长命锁,保咱们保个福寿绵长,健健康康,你喜欢吗?
    哎呀!呀!
    这长命锁的尾翼段有两个细小的铃铛,轻轻一碰就有清脆的铃铛声。
    小娃娃特别喜欢,总是想伸手去抓,朝着唐晓福露出一个奶呼呼的无耻笑容,别提多可爱了。
    坐在一旁的王仪看到那长命锁,瞬间眼睛一亮连忙换上了一副笑脸。
    呦,这怎么好意思,让福哥儿破费了。这东西是银子打的吧,恐怕不便宜,这么金贵的物价,不如让我先收起来吧。宝哥儿还小,莫要丢了才好。
    小娃娃如今玩的正起兴,见有人来抢走自然不开心。
    唐晓福眉头微蹙,伸手挡了一下挡住王仪的手,笑肉不笑的说道:这东西送给了宝哥,自然就是他的,带上是为了给他祈福,取下来怎么好,就这么带着吧。老板说锁扣极为严实,轻易丢不了。
    王仪脸上闪过尴尬,刚想说些什么,就被旁边的唐老大拽住手,低声说道:孩子的东西他玩的正高兴,你抢他做什么?快吃饭,如果吃饱了,你不是要坐小衣裳吗?这就回屋去坐吧,一会儿天黑了,还要点油灯,费眼睛。
    王仪冷哼一声,这才为委屈屈巴巴的继续吃饭。
    饭桌上唐老二对团哥儿那可是呵护备至。
    就连团哥儿想起身成粥,那他都是代劳了,可怕他家夫郎碰到哪里,别提多关怀了。
    王仪有些发酸的瞪了一眼。
    不过就是怀个娃,谁没生过一样,那么娇贵。
    尽管心里的百转千回,不过见到大家都高兴,他也没有出声惹人厌烦。
    吃过晚饭之后,平时会在院子当中陪唐老爷子遛弯的赵向北这会不知去哪儿了,唐晓福正是奇怪,跟李氏刷完碗筷之后,这才回房。
    而唐晓福不知道的是大房,这会儿夫夫两个人却吵了起来。
    原是那把长命锁惹的祸。
    王仪抱着宝哥儿回房间,就想从孩子脖子上抢下那长命锁,收起来。
    唐老大见了眉头微蹙:让孩子戴着就好了,你若怕磕了碰了,就做个小袋子,将那长命锁放在里边,挂在脖子上,平时塞在棉衣里,丢不了。
    王仪见唐老大有些不高兴了,这才不甘不愿的收回手,捂着肚子,委屈巴巴的坐在唐老大身边说道:这么金贵的物件,哪能就给团哥儿带了。不如收起来日后给我腹中这孩儿。今来了郎中,我可是偷偷给他塞了不少铜钱,他给我把脉,说这拍指定是儿子。
    第92章 相守
    唐老大这会儿脸色有些难看。
    脑中回想起回来的路上,唐晓福和赵向北对他说的话。
    在自己无意的忽略之下,自己夫郎已经思想偏颇到如此程度了。
    转身脸上都是严肃认真:仪哥儿,在我心里不管儿子还是哥儿都是一样的,都是咱俩的骨血,我以后不想再听到你说这些话。宝哥儿如今还小,再过些年懂事了,听到你说这这话,他孩子多伤心啊,与你我离了心怎么办?
    王仪面上有些难看,侧过脸梗着脖子,厉声说道:他敢!我是他姆么,生他养他一场就要知道感恩。他要是敢不孝顺,我就让他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