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糙汉家有俏夫郎 > 糙汉家有俏夫郎
错误举报

糙汉家有俏夫郎(46)

    你不是想在铺子卖东西嘛,放个自家人看着也安心。他有个生计能贴补家用,自然在这边就能够站稳脚跟了。
    唐晓福眼睛一亮,心头的那点忧虑一扫而光,笑的大眼弯弯,看向赵向北。
    这个主意好。我看阳哥儿是个性子坚毅的,也知道感恩,是个不错的人选。
    俩人闲聊着,脚步也快一个多时辰,就走回到村里。
    姨么么家住在村东头的一处泥土房子当中
    唐晓福和赵向北抱着小娃娃回去时,阳哥儿满脸是泪的扑了过来,将孩子抱在怀中。
    别怕,越哥儿不怕,姆么在呢。姆么再也不会离开你的身边了。
    小娃娃见到最至亲的人,眼眶红了红扁扁小嘴,也哇的一声哭出来,大颗大颗的眼泪往下掉,可怜极了。
    两个人哭成了一团,李氏在旁边擦了擦微红的眼角,也有些泪意。
    胡百川那个挨千刀的东西!简直猪狗不如,阳哥儿和离也好,日后就将孩子的姓也改掉,以后断不能认那狼心狗肺的爹爹。
    姨么么也是哭的满眼是泪,心疼的不得了。
    都是我不好啊,当时看着姓胡的有门手艺,日后能够养活夫郎和孩子。却没成想他是这么一个人,有了两个铜板就变了。我可怜的阳哥儿,在胡家遭了这么多的罪,如果我早知道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不要,也要将他救出来。
    阳哥儿听到自家姆么这么说,顿时气不成声的倒在姨么么怀里。
    是我不好,一直想着忍忍就过去了,等孩子大一些,也许他就能够变好。不想他变本加厉,如今好了,我们两个已经合理,日后他再有什么,也与我没有半点关系。
    一家人哭成了泪人。
    半响过后,这股压抑情绪发泄出去之后,众人也就收了眼泪。
    姨么么夫家姓沈,家这边有两个儿子沈文,沈武均已成婚,大孙子是长房沈文所出,都已经六岁了。
    沈家大房夫郎董氏,是个性子老实憨厚的,见众人哭成一团,连忙递上块热毛巾给姨么么,还有阳哥儿擦眼泪。
    二房的夫郎周氏,却一直抱着手臂,站在旁边冷眼旁观。
    听到阳哥儿要留在家中常住,脸色变了变。
    身边的沈武拽了拽他的袖子,这才没有多说些什么。
    唐晓福看在眼中,心道这二房恐怕不好相遇,阳哥儿日后在家中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
    唐老爷子坐在旁边安慰姨么么,也将唐家前些日子做盆栽菜的生意,跟对方说了说。
    这盘炕如果是给自家人,也不过就需要买些材料,包顿饭罢了,倒是没有许多花费。
    只不过后续这烧火木材,却需要很多人力。
    唐老爷子是个精明的,自然没有大咧咧的说,唐家在盆栽菜上挣了多少银钱。
    而是说了这冬季绿叶菜的销路以及价格。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生意可做,但是却成本不小,也是赚个辛苦钱。
    村子与村子之间都是相邻的,唐家那边村子里边,好多户人家靠着盆栽菜,也赚了不少的银钱,在这边村子里边也有所耳闻。
    姨么么家这边众人神色各异,只说商量商量,并没有马上作答。
    但是阳哥儿那边却颇有异动。
    阳哥儿从胡家那边出来,虽说除了几身旧衣裳,什么也没有带走。
    但是往日里他给别人家洗衣缝补,还是攒下了一点私房钱。
    只是这生意能不能做,如今他回到娘家这边,只怕有大家一起讨论商量了。
    将事说明白了,唐老爷子也没有多劝,毕竟凡是做生意都是有成本有风险的。
    赚了钱也就罢了,各方都欢喜,如若是真的亏了银子,到时候受埋怨。
    今年个数都受灾了,姨么么所在的这个村子里边更加严重一些。
    许多村民都是饿的,面黄肌瘦,衣裳里边空空荡荡。
    如果不是县衙不时都有米粮接济,只怕这会儿就要有饿死的人在了。
    李氏这回来探亲跟唐老爷子商量过了,倒是拿了二十斤粗粮过来。
    要知道这些粗粮如果做成粥,天灾年月完全够一家子活命的了。
    有吃食那就是有希望,一家子也是惊喜感动的,姨么么满眼是泪。
    两家人又聊了许久,眼看天色将黑了。
    李氏拉着姨么么手,眼眶红红。
    我知道你是个性子要强的,但是这年月大家活的都艰难,自然要相互扶持。你家若有什么难处,不妨派个人去村里找我。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咱们两家相互扶持总能度过这个坎的。
    姨么么点点头,再也忍不住泪水扑簌簌的往下掉,一双干枯的手攥住李氏的双手。
    我知道你的心也必不会逞强,唐家若有什么事情,也托人来告诉我一声,咱们自当鼎力相助。
    李氏含笑点头,两人又依依惜别。了几句众人这才坐上回程的牛车路上,李氏眼眶还是红红的。
    唐晓福不想自家姆么再伤心,靠在他怀里撒娇卖痴。
    不一会儿,就将李氏逗得哈哈直笑。
    等牛车进了唐家门,天色已就完全黑了下来,黑色的夜空当中几颗繁星点点。
    团哥儿是个做事仔细的,早早的就将晚饭留了下来,放在灶台里边温着。
    唐老二也烧了热水,众人到家之时,暖呵呵的吃了一口晚饭,就歇下了。
    今天走了不少的路,又是冷又是累的。
    赵向北特意端了满满一大木盆的热水,里面放了不少的艾叶,让唐晓福泡着。
    唐晓福这会儿又困又累,靠在赵向北怀里面,脚下是温热的洗脚水,忍不住眼皮打架,困的不得了。
    赵向北看他困极了的小模样,莞尔一笑,低头在他唇角亲了亲。
    累了就睡吧,明日我去山上取陷阱,顺便就将那只匕首去当铺当了,如何?
    唐晓福一听要去卖匕首,顿时也不困了,猛的坐起来,大眼睛倍儿精神。
    你明天就要去呀,是不是还要乔装打扮?
    赵向北点点头,递给唐晓福一块布巾。
    也不嫌弃,将自个儿的脚放在唐晓福刚才泡过的热水当中。
    刚过完年,当铺那边生意萧条,这会儿去也不会引起什么人的注意。明儿要是有人来家中找我,就说我上山去取围猎的陷阱了。
    嗯。
    唐晓福随手将脚丫子擦干,闻言还是有些担心。
    反手抱住赵向北精壮的腰身,下巴放在他坚实的肩膀上。
    那你万事要小心,匕首什么的不重要。
    赵向北被自家小夫郎关心,挂怀着心中无比晕,贴闻了闻他的唇角,捏了捏上了脸,滑嫩的脸颊。
    放心吧,这附近的山我极为熟悉,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虽然说唐晓福知道赵向北伸手不凡,但是他每次进深山难免会担忧。
    这古代也没有什么大杀相性的武器,如果在深山之中遇到狂暴的野兽,就算身手再好也难免会有些受伤,这是唐晓福不想看到的。
    想到强力武器,唐晓福忽然眼睛一亮,想起他之前买的那把不锈钢的西瓜刀。
    唐晓福拍了拍。赵向北的手臂,神秘的一笑。
    向北,我有东西给你。
    穿上唐晓福一分手,就将那把小臂长,赠光瓦亮的西瓜刀拿了出来。
    不在意地将刀放在赵向北手中。
    又翻手变出一把手掌大小的瑞士军刀。
    一股脑的都塞在赵向北手中。
    这两把刀子都送给你,你明日上山可以贴身,当用则用,不要舍不得。
    赵向北接过那把泛着银光的西瓜刀,顿时有些惊了。
    他是个玩刀的行家,刀子入手就知道,这刀虽然说重量颇轻,但是材质稀有,从没见过刀刃极其锋利。
    如果说那把西瓜刀对赵向北来说是惊讶,那把瑞士军刀完全就是震惊了。
    别看瑞士军刀展开,也不过是成年男子手掌大小,但是刚才顶尖锋利异常。
    小福,这等神物怎好给我,理应留在你身边。
    第97章 红烧袍子
    唐晓福抱住赵向北的脖颈,在他嘴角亲了亲。
    送你的就是你的留在身边防身吧,如果日后有更好的。我再给你。
    赵向北点点头,将两把刀子放在桌上。
    回身抱住唐晓福翻身上炕,来了好多次亲密接触,来报答唐晓福送礼物的心意。
    至于这暴打有多用力,只看唐晓福第儿天送赵向北走之时,不断揉腰就能够看得出来。
    但是每次进山都会放些陷阱,隔几天就会去一次,不时会带点猎物回来,村里人也都习以为常。
    对于赵向北带着柴刀绳子去后山,也没有人多想。
    年前唐晓福买了一匹细棉布,这会儿他和团哥在李氏屋子里边围坐在一起。
    一边聊天一边看两人做衣裳,这细棉布是白色的,摸起来颇为柔软,最适合做里衣,还有小娃娃的衣服。
    团哥儿手特别巧,不大一会儿,一件小衣服就已基本成型。
    李氏还缝了两件里衣给家里人穿。
    并且拿出来一些大人不穿的旧衣,裁成一个个尿戒子,用热水烫干净之后,重新整理的好备用。
    这种细致的活计,唐晓福可不会,但是用剪子裁四方块这活,他颇为熟练。
    他一边给即将出生的小奶娃裁剪尿戒子,一边问团哥儿:团哥儿,你给孩子起名字没有?
    团哥儿抚摸着尚未隆起的小腹,温和一笑。
    我们夫夫两个没读过什么书,这名字还是请公爹和三弟起吧。我们就想了个小名,如果是个儿子。小名就叫虎子,如果是哥儿小名就叫月牙。
    说完团哥儿就小心翼翼的瞥了一眼,正在飞身走线的李氏。
    怕他听到肚子里可能是哥儿不高兴。
    不过李氏那边连眼睛都没有抬,闻言点了点头。
    这小名倒是不错,不管是儿子还是哥儿,那都是添丁进口的好事。你俩还年轻,别学老大家那样子,想生儿子都魔怔了。
    团哥儿点点头,眼中满是感动。
    唐晓福捂嘴轻笑,就把这茬揭过去了。
    下午的时候,赵向北背着一只已经冻死的狍子回来了。
    唐晓福眼睛一亮,连忙迎了上去。
    我天!现在山上还有狍子吗?
    赵向北将袍子放在一边,点点头:不知啥时候掉,到陷阱里的腿摔断了,应该是冻死的。
    唐晓福心急火燎的想知道匕首到底当了多少钱,不过家里这会儿人多眼杂的,实在不好多问,只能咽了下去。
    李氏看到赵向北回来,竟然还背回来了猎物,满脸惊喜的也想跑过来,围着那只袍子转悠。
    哎呦,这大一块肉,处理好了,能吃好久呢?
    这袍子的味道跟牛肉有一点像,只不过肉质的纹理,没有牛肉那么粗。
    想到牛肉,唐晓福忽然有些馋,笑嘻嘻的抱住李氏的胳膊。
    姆么,今儿咱们炖肉吃吧。
    你个馋猫。李氏笑着戳了戳唐晓福的额头:好好好,难得向北带回来这么大一个猎物,咱们今天就开开荤,满满炖上一大锅,再放上点萝卜土豆。
    耶!
    唐晓福欢呼雀跃,连毛撸胳膊往袖子帮着理事处理这只狍子。
    赵向北上山这么久,唐晓福心疼他冻坏了。
    连忙去熬了姜汤,又烧了热水,让他泡了泡脚,喝下姜汤暖和暖和。
    这外边现在冰天雪地的,只有零下二十度左右,这只狍子早就冻硬了,拉回到屋里边泡了点热水,这才扒皮切块处理干净。
    团哥儿这会儿虽然不能干什么,重体力活,但是切个萝卜,土豆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大铁锅烧热放点菜籽油葱花,大蒜爆香,再把切块儿的狍子肉番炒两轮之后再放上佐料。
    顿时一股奇香被激发出来。
    最后放上大半锅热水,小火慢炖,直到肉块熟时再往里放土豆和萝卜。
    这边锅里的肉还没等炖熟呢,那边篱笆外边就来人叫门。
    唐晓福开门一看,原来是村长家的周么么。
    周么么,大雪天的,有什么事您找人来通知一声就行,快进屋暖和暖和。
    周么么进屋坐在西屋的炕头,就舒心的叹了口气:你家这炕啊,做的是真好!点上火做饭这会儿功夫,整个屋子都暖和了起来。有了火炕村里边的老人们,冬天可是少遭罪了。
    李氏这会儿也烧了壶茶走了进来,笑道:周么么严重了,咱家这法子也不过就是书中看的,托先人的智慧罢了。您这大雪天来,可是有什么事儿啊?
    两家颇为熟悉,周某某也不见外,引了口茶水后笑眯眯的,说道:今日我家儿子看到向北背个袍子回来。你也知道过些天我家哥儿就要跟董秀才成婚了,这婚宴上要是没两个肉菜,那也太寒碜人了。就想着冒昧前来求一求您家,能不能将这袍子卖与我家。不管是粮食还是银子,只要您开口就行。
    李氏了然一笑,不着痕迹地放下茶杯。
    都是乡亲邻里的,说什么卖不卖的就外道了。这样这狍子我们刚才刚收拾,我家留下十斤肉,剩下的您全拿回去。咱们就照着之前也在县城的价就行,一般银钱一半粮食,您看成嘛?
    李氏说的这价格,那可是去年的价格,今年粮食不景气,山上的野物价格也比去年高了两成左右。
    都说县官不如现管。
    出了这价格,也是为了个村长之家联系点香火情,日之后办事也方便。
    周么么一听李氏肯卖,而且价格公道,袍子肉都处理完了,更是眉开眼笑,连连点头。
    行,怎么不行呢!我就说您家厚道,我家也不能让您吃亏,等到正月二十三的时候我家办喜事,您家可一定要来喝杯水酒啊。
    李氏笑眯眯的说道,那是自然就算不平我,我可也要上门去沾,沾喜气呢。
    两人互相客套了许久,周么么家大儿子来了两趟。
    送来的铜钱和粮食,最后才把狍子肉一齐带走。
    这狍子肉是赵向北上山打的,挣了银子自然是归唐晓福他们那一房。
    唐家没有分家,所有人都在一起吃饭,粮食就留公中,大家一起吃。
    唐晓福想着的团哥儿刚有孕,反应比较大,爱吃酸辣口的东西。
    他索性就将那萝卜切成薄片,用盐糖醋腌制半个时辰,做成小拌菜跟红焖袍子肉一起端上桌。
    糖醋萝卜酸甜可口最是开胃,不过团哥儿吃了两片之后胃口大开,就连那锅刨子肉。也吃下去了几块。
    不过整锅狍子肉当中唐晓福最喜欢的就是那些萝卜了,别看萝卜这东西不值钱,但是它在肉汤汁中煮久了浸满汤汁,完全就是一锅红烧狍子的精华所在。
    一口咬下去又咸又鲜,好吃的人几乎想吞掉舌头。
    王仪这会儿的肚子仿佛像吹了气球一般,大的不得了,人的饭量也变大了许多。
    李氏见王仪再去添第三碗饭的时候,轻咳一声说道:老大家的,这晚上一会儿就熄灯睡觉了,吃太多,仔细积食难受。
    唐家倒是不心疼,这点粮食总不会苛扣孕妇的口粮,只不过他这么吃下去,唯恐胎儿长得更大。
    王仪瞬间红了眼眶,委屈巴巴的放下饭铲子,活像被欺负的没办法吃饱肚子的可怜小夫郎。
    唐老大在一边看着不忍心,有心张口劝劝。
    被李氏看到了,狠狠瞪了他一眼说道:老大呀,一会儿吃完饭了,你也带着你夫郎到处走一走,不能天天待在家里边,躺在炕上。这人要是不活动活动,对孩子也不好。
    唐老大知道自家姆么是好意,就点了点头。
    不想那边王仪忽然就哭出声,大颗大颗的眼泪往下掉。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