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汉家有俏夫郎(56)
想着一个菜,有些单调。
唐晓福反手从空间中拿出个心里美的萝卜,去皮切丝拌上佐料,瞬间酸甜爽口的萝卜丝,刺激的人口舌生津。
唐晓福笑嘻嘻的拉着赵向北的手:陪我吃点嘛,一个人吃好可怜的。
爱人撒娇,那可真是钢铁化为绕指柔。
好,你去洗手准备吃饭吧,我来端。
赵向北揉了揉唐晓福的发顶,端起两盘子菜去饭厅。
唐晓福乐颠颠洗了手,端着玉米饼子,跟在赵向北身后。
路过二房的时候,团哥儿可怜兮兮的抱着肚子,趴在门口看着唐晓福。
那个,福哥儿,我能不能吃点。
唐晓福被他逗笑了,连忙招招手。
快来快来,我做了好多呢,根本吃不了。
团哥儿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闪回到屋里。不一会儿唐老二那个憨货,就跟着自家夫郎身后来蹭饭了。
唐老二知道自己是个蹭饭的,连忙举手表示吃完饭自己可以洗碗。
好在唐晓福做的多。
一人一碗肉丝热汤面条,再点上一点油辣子,放上几根香菜。
色香味十足。
再来上一个微甜的饼子。
引得大家肚子直叫。
都是一家人,也不用客气。
众人就呼呼啦啦的吃了起来。
唐晓福一口尖椒小炒肉,一口面条,油辣子香辣可口,吃得不亦乐乎。
最近唐晓福嗜酸,搅拌萝卜放了不少醋。
赵向北和唐老二吃的直咧嘴。
团哥儿却吃的特别开心。
两人你一筷子,我一筷子,把萝卜丝,吃了个一干二净。
大房那边窗子开了个小窗口,王仪斜着眼看着向围坐一起吃饭的四人。
再看看了看肚子微微隆起的团哥儿,冷哼一声,恨恨的关上门。
在家里歇了几天,百般央求,才征的李氏同意,跟着赵向北一起去县城。
县城里唐晓福买的那个略大一点的店铺,最近收回来了。
唐晓福和赵向北来到店里,规划一下家具的位置,还有如何修葺。
唐晓福想要设计成招待的便利店的样子,再来上一锅关东煮,肯定能吸引不少客人。
赵向北将旧的座椅板凳堆在一起,看着唐晓福看店里装饰,说道:我联系了几个手艺不错的工匠,你想如何修葺,可以画个图,跟师傅说说。
真的。
唐晓福惊喜的眨眨眼,乐颠颠的凑到赵向北的身边,亲了口他的脸颊。
你太棒了。
第113章 海带
爱人投怀送抱,赵向北自然心中欢喜,哪那么容易放过他。
伸出铁臂在抱住唐晓福纤细的腰身,重重的吻了下去,直到自家小夫郎气息不稳,这才将人放开。
低头看着自家小夫郎双颊微微泛红,艳若桃李的模样,抑制不住叹息一声,又低头亲了下去。
两人胡闹了好一阵,这个才把店铺上锁离开。
唐晓福脑子里边。想着店铺要修缮成什么模样,一边想一边嘿嘿傻乐,把赵向北逗的忍俊不禁。
揉了把自家小夫郎的发顶,牵着人的手,时刻警惕着,以防别人不慎撞到自家金贵的小夫郎。
唐晓福这会儿进县城买了不少的调料。
随意的在之前菜市场转悠,这会儿大家都是钱粮紧张,路面上卖吃食的人也少了不少,小猫三两只看上去颇为冷清。
唐晓福跟赵向北在街面上走着,看到如此情景,不禁有些失望叹气。
希望今年风调雨顺是个好年头,不然大家的日子也太难过了。
赵向北知道唐晓福担忧。其他贫苦人家这会儿有可能已经断粮了。
他握住唐晓福的手,柔声说道:前些日子,我和萧磊聊了聊,说是咱们县令在京里边也有些关系,已经上报赈灾的粮食了,想来不久就能拨下来,到时也可以缓缓燃眉之急。
唐晓福眼睛一亮:这就好了,县令老爷真真是个好官呀。
虽说古人有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可是这好多地方的县令,都不愿意上报灾情,唯恐在自己的评定上评了个不好的话,影响日后前程。
而且自古钱粮就是大事,就算上报了灾情,只怕一层层剥下来,粮食也所剩无几,而且要耽误许久。
但是县令在京城有人的话,这就好办事,上峰手松一松那么,本县的赈济粮食就能多不少。
赵向北点点头,能得到这样一个爱民如子的父母官,自然是他们之幸。
两人手拉着手,缓缓地在街上漫步。
路过粮食铺子的时候,唐晓福特意经过看了看,不管是米价还是面价,都比去年提高了四成左右。
就连出粮的价格也比去年提了两成。
不仅价格涨了,而且数量不多,每人只能限购一点点。
也不知这铺子里边是真没粮食,还是粮商想要囤积居奇。
不过作为一个生斗小民,唐晓福也实在无能为力。
他晃晃头将脑中胡思乱想摇开,一时没了逛街的兴趣,拽着赵向北的手就往回走。
买了根糖葫芦,唐晓福本想转身离开,不想看到一个戴着皮帽子裹着破棉袄的汉子,蹲在墙的一角面前,布袋子里边放的灰扑扑的东西,冒似海带。
唐晓福眼睛一亮小跑两步,蹲下来查看那袋子中的东西,可把身边的赵向北吓一跳。
连忙小心的跟着,就怕他磕到碰到。
见自家小夫郎如此喜欢那灰扑扑的东西,哭笑不得的摇摇头。
对着那商贩说道:这是何物啊,不知价值几何?
那小商贩蹲了一天没见人来询问,这会儿见到两个主顾,顿时眉开眼笑。
哎呦,两位客人真是好眼光,这个是昆布从沿海千里迢迢的过来。您别看它灰扑扑的,取上一点点放上水泡着,就能够涨大三四倍,不管是凉拌还是炖汤或者是炒着吃,都是极好的,而且很有滋补。
唐晓福闻言挑挑眉毛,那小贩口若悬河,心知他肯定是想提价,于是老神哉哉的,站起身看着对方。
这东西这般怪异,与家里的抹布无异,我可不敢吃,谁知道有没有毒。
说完唐晓福就扯着赵向北的袖子,装着要走的模样。
那小贩顿时都急了。
他蹲在这儿死冷寒天的,大半上午了连个问的人都没有。
这会儿好不容易来客人,可不想就这么错过了,连忙对一起笑容说道:这位想必就是您的夫,郎吧,这东西是沿海特产,那边家家户户都吃,咱们这边却少见,您放心保证没毒,我现在就给您吃一块也是可以的。我跟您二位也是有缘,站了这大半天也实在是累了,不如这样一斤50文钱,就当交个朋友。
唐晓福闻言顿时翻了个白眼儿,惊呼道:五十文钱,那我都能买二斤肉了!谁要买你这灰扑扑的破布,要是便宜点儿,我还能买回去尝尝鲜。你都说是沿海家家户户都吃想来也不是什么金贵东西,小哥你不实在,如果这样,我们就真走了。
唐晓福这会儿是真的想走了虽然说他空间之内吃食不少,可是这银钱确实难赚的很。
小贩一看顿时有些慌张,连忙满脸肉疼的说道:您二位留步,哎呀,那我就报个实价,这一口袋足有四斤,多您给个五十文怎么样。
唐晓福得意朝赵向北挑挑眉,转过身来道:四十文。
那可不行,我这连路费都赚不回来呢,最少四十五文,要是低于这个价就不卖了,您也别问了。
好,四十五文
唐晓福脸上笑眯眯的从腰间掏出四十五文钱,交给那个小贩。
赵向北上前将那口袋扎好拎在手中,颠了颠,分量但是没错。
唐晓福忽然想起来,转身对那商贩说道:小哥不知你能不能淘来沿海的干海货。
那小贩数了数铜钱,确定数目都对之后满意的揣在腰间。
闻言思索了一下后点点头。
有倒是有,但是这位小夫郎我可要跟您事先说好,这沿海的干海货那也是顶顶金贵的可不便宜。
唐晓福倒是不意外,上辈子最好的鲍鱼海参,那都是干货。
那是自然,只要你的货好,赢钱不是问题,小哥不如留个地址,大概什么时候,你能淘来这批海货,咱们再行商议。
做生意的多个朋友多条路,小范点点头,笑眯眯的说了一下地址,唐晓福记下来之后两人这才离开。
赵向北拎着那袋子昆布,单臂虚扶在唐晓福身后护着他。
你是想将那些干海货放在铺子里面卖?
唐晓福点点头。我那边也有些鱼虾,正愁找不到渠道,这样就能够顺理成章的拿出来。
唐晓福压根也没打算大批量的在店铺中卖生冷海鲜,那样的话来路实在解释不清楚。
而且物以稀为贵,只有少量新鲜的海鲜,这才能够引得城中那些富贵人家趋之若鹜,才能卖上个好价钱。
这其中的道理赵向北自然也是懂的,点点头,并未有任何疑义。
自家想夫郎想要做的事情,他自然是无条件支持的。
两人往村里走,路过无人的树林,唐晓福从空间之中拎出来几罐子奶粉,小心地将奶粉重新装在坛子当中,再将坛口封好又从空间牧场当中牵出来三只胖胖的奶羊。
一时之间动物咩咩叫声热闹极了。
赵向北看着唐晓福手中那金属制品的罐子,他不由得瞪大眼睛但是却未出声。
自家小夫郎如今。手上的东西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做工精巧,密封性这般好,想来也只有那神仙之物才能造的出来了。
自家小夫郎不是个吝啬的,但是之前宝哥儿出生奶水充足之时,未见他拿出此物,可见也是太过珍贵。
有道是怀璧其罪。
赵向北心中提了两分警惕,四下小心唯恐闲杂人等注意到这边的情景。
唐晓福快手快脚将东西整好,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麻绳将那三只奶羊牵上,又将坛子递给赵向北抱着。
两人这才在路边等回村的牛车,不到半盏茶的功夫牛车来了。
唐晓福和赵向北交了铜钱之后,牵着羊坐在牛车旁边,牛车徐徐走的不快,唐晓福牵着麻绳,让三只奶羊跟在旁边慢慢的走。
车上坐的另一人,正是杜家大郎的夫郎钱氏。
上次杜明被官府判了罪名,怜惜他是初犯,又是哥儿,被判了个流放。
杜家人使了不少的银子,这才托人照顾。
让杜明顺顺利利的到了流放之地,交给亲戚照顾。
最近又在相看人家,杜家可不敢让杜明回来,只让他在那边赶快嫁人。
但是骨肉之间生生分离,杜家可是恨上了唐晓福。
平时在村里边走动,就算两家人迎头碰上,那也是不说话的。
但是钱氏却不一样,不知是何种心思见到唐晓福了,竟然笑眯眯的点了点头说道:哎呀,这三只羊长得真好,是为了你家刚降生的两个奶娃娃准备的吧?
唐晓福对前世有些防备,但是到底伸手不打笑脸人。
他微微的点了点头。
是,之前家中的奶羊产奶不济,这好不容易又找了几只。
哎呦,都说你家腾哥真是没错,这三只奶羊这样膘肥体壮可是得不少银子吧,李么么还是心疼儿孙的。
唐晓福扯了一个淡淡的笑容,并未接话,钱氏也没有上赶着继续攀谈。
牛车咕噜噜的往前转,不一会儿就到了村里边,唐晓福在赵向北的搀扶之下下了车,往唐家的方向走
钱氏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嘴角挂起淡笑。
这唐家的小哥儿,外间传闻是个懦弱胆小的,今日一见恐怕不然,这是一个极精明的人啊。
第114章 嫉妒
唐晓福和赵向北马不停蹄的到了家门前,一推篱笆院门,李氏就看到那三只肥嘟嘟的奶羊,顿时满脸的惊喜迎了出来。
哎呦喂,这三只羊长得是真壮硕,一看就是奶水充足的,这小两个小娃娃可是能吃饱了。
李氏牵着绳子,看着那几只羊。
稀罕的不得了,摸了又摸。
这几只羊品相这样好,恐怕不便宜吧。
唐晓福脸上的笑容一顿,有些尴尬的挠挠头,说道:也没什么,之前买东西相熟的,一个行商着急卖几只羊回家,我这就买下来了。
李氏听他这么说那可是不信的。
咱们是一家人,这钱本就该是公中出,没道理让你贴补银子来给家里买羊,放心姆么亏待不了你。
说着李氏就把手里的麻绳递给旁边的唐老二。
自己小跑回屋,拿出一块足有五两柱的银子,放在唐晓福手中,笑眯眯的拍拍唐晓福的手背。
拿着吧,这三只羊这样好,只怕还是五两银子不止呢。家里可是占了大便宜呢。
李氏那是常年掌家的,对于一应事务要花多少银子那是心知肚明。
这三只羊长的这样壮硕,品相如此上乘,只怕一只羊得有二两银子左右,就算是再相熟的商人也没道理赔钱赚吆喝的。
唐晓福也怕李世氏起疑心,于是就接下了这银子。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对了,宝哥儿之前吃的奶粉,我今天去了县城,往那外族商人处看了看,碰巧遇到了外族商人,就又买了几坛子。紧着点儿喝,让宝哥儿喝到两岁左右,应当是无碍的。
说完赵向北就上前,将手里的坛子给李氏看了看。
李氏更加是眉开眼笑了,心中颇为体贴,自家的哥儿果然是细心周到的。
唐晓福想着今日带回来的海带就有些馋,直接从李氏手里接过了做晚饭的活计。
赵向北怕他累走,自然是在身边,跟着唐晓福一起打下手,你是没见过这奇怪的,吃食也跟着唐晓福在灶间忙活着,怎么处理着食材。
哟,这像布一样的东西,泡在水里竟然长得这样大。
唐晓福将盆中的海带揉搓一下,去除表面的灰尘杂质,又重新换了一盆水,笑道:这4斤多的海带泡水,如果润发得当,应当能出10斤左右的数量,不管是做汤还是凉拌,清炒,都是可以的,等到过些日子家中菜少之时,正好可以做来吃打打牙祭。
李氏捧着那大半袋子的海带,啧啧称奇,仿佛抱着什么金疙瘩一般稀罕。
哎呦,这可是个好东西,又扛放又出数。
说着看唐晓福拿出那么多海带,今晚要做吃食,还有些心疼。
做什么拿这么多,用一点大家尝尝味道也就好了。
赵向北坐在灶台边伸手添了块木材,对李氏笑道:姆么不要担心,这东西便宜的很,几文钱就能买一斤。而且那小贩也说过段时间会再来的,您放心吧。
李氏笑眯眯的,看着自家哥儿和儿婿这般相处融洽,满脸都是慈爱。
放心放心,我有什么不放心的,你们做事自然是妥当的。
灶间这边三个人忙活晚饭忙活的如火如荼。
而王仪靠在西屋的门旁边,正好就看到李氏给唐晓福塞银子那一幕,不由的脸色一沉,眼中闪过妒忌,冷哼一声,转身回屋。
正好看到团哥儿从二房那边走出来,眼珠转了转,就走到团哥儿身边,阴阳怪气的说道:刚才我可是看到姆么给了团哥儿五两银子呢。要知道我家大郎在县城做账房,一个月也不过就二两多的银子。姆么如此偏心,你就没有什么想法。
团哥儿这会儿肚子也不小了,小心的扶着肚子。神情淡淡的。
姆么从来行事公正严明,我没什么不甘愿的,福哥从县城买回来,姆么补给银子也是应当。
恋耽美
唐晓福反手从空间中拿出个心里美的萝卜,去皮切丝拌上佐料,瞬间酸甜爽口的萝卜丝,刺激的人口舌生津。
唐晓福笑嘻嘻的拉着赵向北的手:陪我吃点嘛,一个人吃好可怜的。
爱人撒娇,那可真是钢铁化为绕指柔。
好,你去洗手准备吃饭吧,我来端。
赵向北揉了揉唐晓福的发顶,端起两盘子菜去饭厅。
唐晓福乐颠颠洗了手,端着玉米饼子,跟在赵向北身后。
路过二房的时候,团哥儿可怜兮兮的抱着肚子,趴在门口看着唐晓福。
那个,福哥儿,我能不能吃点。
唐晓福被他逗笑了,连忙招招手。
快来快来,我做了好多呢,根本吃不了。
团哥儿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闪回到屋里。不一会儿唐老二那个憨货,就跟着自家夫郎身后来蹭饭了。
唐老二知道自己是个蹭饭的,连忙举手表示吃完饭自己可以洗碗。
好在唐晓福做的多。
一人一碗肉丝热汤面条,再点上一点油辣子,放上几根香菜。
色香味十足。
再来上一个微甜的饼子。
引得大家肚子直叫。
都是一家人,也不用客气。
众人就呼呼啦啦的吃了起来。
唐晓福一口尖椒小炒肉,一口面条,油辣子香辣可口,吃得不亦乐乎。
最近唐晓福嗜酸,搅拌萝卜放了不少醋。
赵向北和唐老二吃的直咧嘴。
团哥儿却吃的特别开心。
两人你一筷子,我一筷子,把萝卜丝,吃了个一干二净。
大房那边窗子开了个小窗口,王仪斜着眼看着向围坐一起吃饭的四人。
再看看了看肚子微微隆起的团哥儿,冷哼一声,恨恨的关上门。
在家里歇了几天,百般央求,才征的李氏同意,跟着赵向北一起去县城。
县城里唐晓福买的那个略大一点的店铺,最近收回来了。
唐晓福和赵向北来到店里,规划一下家具的位置,还有如何修葺。
唐晓福想要设计成招待的便利店的样子,再来上一锅关东煮,肯定能吸引不少客人。
赵向北将旧的座椅板凳堆在一起,看着唐晓福看店里装饰,说道:我联系了几个手艺不错的工匠,你想如何修葺,可以画个图,跟师傅说说。
真的。
唐晓福惊喜的眨眨眼,乐颠颠的凑到赵向北的身边,亲了口他的脸颊。
你太棒了。
第113章 海带
爱人投怀送抱,赵向北自然心中欢喜,哪那么容易放过他。
伸出铁臂在抱住唐晓福纤细的腰身,重重的吻了下去,直到自家小夫郎气息不稳,这才将人放开。
低头看着自家小夫郎双颊微微泛红,艳若桃李的模样,抑制不住叹息一声,又低头亲了下去。
两人胡闹了好一阵,这个才把店铺上锁离开。
唐晓福脑子里边。想着店铺要修缮成什么模样,一边想一边嘿嘿傻乐,把赵向北逗的忍俊不禁。
揉了把自家小夫郎的发顶,牵着人的手,时刻警惕着,以防别人不慎撞到自家金贵的小夫郎。
唐晓福这会儿进县城买了不少的调料。
随意的在之前菜市场转悠,这会儿大家都是钱粮紧张,路面上卖吃食的人也少了不少,小猫三两只看上去颇为冷清。
唐晓福跟赵向北在街面上走着,看到如此情景,不禁有些失望叹气。
希望今年风调雨顺是个好年头,不然大家的日子也太难过了。
赵向北知道唐晓福担忧。其他贫苦人家这会儿有可能已经断粮了。
他握住唐晓福的手,柔声说道:前些日子,我和萧磊聊了聊,说是咱们县令在京里边也有些关系,已经上报赈灾的粮食了,想来不久就能拨下来,到时也可以缓缓燃眉之急。
唐晓福眼睛一亮:这就好了,县令老爷真真是个好官呀。
虽说古人有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可是这好多地方的县令,都不愿意上报灾情,唯恐在自己的评定上评了个不好的话,影响日后前程。
而且自古钱粮就是大事,就算上报了灾情,只怕一层层剥下来,粮食也所剩无几,而且要耽误许久。
但是县令在京城有人的话,这就好办事,上峰手松一松那么,本县的赈济粮食就能多不少。
赵向北点点头,能得到这样一个爱民如子的父母官,自然是他们之幸。
两人手拉着手,缓缓地在街上漫步。
路过粮食铺子的时候,唐晓福特意经过看了看,不管是米价还是面价,都比去年提高了四成左右。
就连出粮的价格也比去年提了两成。
不仅价格涨了,而且数量不多,每人只能限购一点点。
也不知这铺子里边是真没粮食,还是粮商想要囤积居奇。
不过作为一个生斗小民,唐晓福也实在无能为力。
他晃晃头将脑中胡思乱想摇开,一时没了逛街的兴趣,拽着赵向北的手就往回走。
买了根糖葫芦,唐晓福本想转身离开,不想看到一个戴着皮帽子裹着破棉袄的汉子,蹲在墙的一角面前,布袋子里边放的灰扑扑的东西,冒似海带。
唐晓福眼睛一亮小跑两步,蹲下来查看那袋子中的东西,可把身边的赵向北吓一跳。
连忙小心的跟着,就怕他磕到碰到。
见自家小夫郎如此喜欢那灰扑扑的东西,哭笑不得的摇摇头。
对着那商贩说道:这是何物啊,不知价值几何?
那小商贩蹲了一天没见人来询问,这会儿见到两个主顾,顿时眉开眼笑。
哎呦,两位客人真是好眼光,这个是昆布从沿海千里迢迢的过来。您别看它灰扑扑的,取上一点点放上水泡着,就能够涨大三四倍,不管是凉拌还是炖汤或者是炒着吃,都是极好的,而且很有滋补。
唐晓福闻言挑挑眉毛,那小贩口若悬河,心知他肯定是想提价,于是老神哉哉的,站起身看着对方。
这东西这般怪异,与家里的抹布无异,我可不敢吃,谁知道有没有毒。
说完唐晓福就扯着赵向北的袖子,装着要走的模样。
那小贩顿时都急了。
他蹲在这儿死冷寒天的,大半上午了连个问的人都没有。
这会儿好不容易来客人,可不想就这么错过了,连忙对一起笑容说道:这位想必就是您的夫,郎吧,这东西是沿海特产,那边家家户户都吃,咱们这边却少见,您放心保证没毒,我现在就给您吃一块也是可以的。我跟您二位也是有缘,站了这大半天也实在是累了,不如这样一斤50文钱,就当交个朋友。
唐晓福闻言顿时翻了个白眼儿,惊呼道:五十文钱,那我都能买二斤肉了!谁要买你这灰扑扑的破布,要是便宜点儿,我还能买回去尝尝鲜。你都说是沿海家家户户都吃想来也不是什么金贵东西,小哥你不实在,如果这样,我们就真走了。
唐晓福这会儿是真的想走了虽然说他空间之内吃食不少,可是这银钱确实难赚的很。
小贩一看顿时有些慌张,连忙满脸肉疼的说道:您二位留步,哎呀,那我就报个实价,这一口袋足有四斤,多您给个五十文怎么样。
唐晓福得意朝赵向北挑挑眉,转过身来道:四十文。
那可不行,我这连路费都赚不回来呢,最少四十五文,要是低于这个价就不卖了,您也别问了。
好,四十五文
唐晓福脸上笑眯眯的从腰间掏出四十五文钱,交给那个小贩。
赵向北上前将那口袋扎好拎在手中,颠了颠,分量但是没错。
唐晓福忽然想起来,转身对那商贩说道:小哥不知你能不能淘来沿海的干海货。
那小贩数了数铜钱,确定数目都对之后满意的揣在腰间。
闻言思索了一下后点点头。
有倒是有,但是这位小夫郎我可要跟您事先说好,这沿海的干海货那也是顶顶金贵的可不便宜。
唐晓福倒是不意外,上辈子最好的鲍鱼海参,那都是干货。
那是自然,只要你的货好,赢钱不是问题,小哥不如留个地址,大概什么时候,你能淘来这批海货,咱们再行商议。
做生意的多个朋友多条路,小范点点头,笑眯眯的说了一下地址,唐晓福记下来之后两人这才离开。
赵向北拎着那袋子昆布,单臂虚扶在唐晓福身后护着他。
你是想将那些干海货放在铺子里面卖?
唐晓福点点头。我那边也有些鱼虾,正愁找不到渠道,这样就能够顺理成章的拿出来。
唐晓福压根也没打算大批量的在店铺中卖生冷海鲜,那样的话来路实在解释不清楚。
而且物以稀为贵,只有少量新鲜的海鲜,这才能够引得城中那些富贵人家趋之若鹜,才能卖上个好价钱。
这其中的道理赵向北自然也是懂的,点点头,并未有任何疑义。
自家想夫郎想要做的事情,他自然是无条件支持的。
两人往村里走,路过无人的树林,唐晓福从空间之中拎出来几罐子奶粉,小心地将奶粉重新装在坛子当中,再将坛口封好又从空间牧场当中牵出来三只胖胖的奶羊。
一时之间动物咩咩叫声热闹极了。
赵向北看着唐晓福手中那金属制品的罐子,他不由得瞪大眼睛但是却未出声。
自家小夫郎如今。手上的东西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做工精巧,密封性这般好,想来也只有那神仙之物才能造的出来了。
自家小夫郎不是个吝啬的,但是之前宝哥儿出生奶水充足之时,未见他拿出此物,可见也是太过珍贵。
有道是怀璧其罪。
赵向北心中提了两分警惕,四下小心唯恐闲杂人等注意到这边的情景。
唐晓福快手快脚将东西整好,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麻绳将那三只奶羊牵上,又将坛子递给赵向北抱着。
两人这才在路边等回村的牛车,不到半盏茶的功夫牛车来了。
唐晓福和赵向北交了铜钱之后,牵着羊坐在牛车旁边,牛车徐徐走的不快,唐晓福牵着麻绳,让三只奶羊跟在旁边慢慢的走。
车上坐的另一人,正是杜家大郎的夫郎钱氏。
上次杜明被官府判了罪名,怜惜他是初犯,又是哥儿,被判了个流放。
杜家人使了不少的银子,这才托人照顾。
让杜明顺顺利利的到了流放之地,交给亲戚照顾。
最近又在相看人家,杜家可不敢让杜明回来,只让他在那边赶快嫁人。
但是骨肉之间生生分离,杜家可是恨上了唐晓福。
平时在村里边走动,就算两家人迎头碰上,那也是不说话的。
但是钱氏却不一样,不知是何种心思见到唐晓福了,竟然笑眯眯的点了点头说道:哎呀,这三只羊长得真好,是为了你家刚降生的两个奶娃娃准备的吧?
唐晓福对前世有些防备,但是到底伸手不打笑脸人。
他微微的点了点头。
是,之前家中的奶羊产奶不济,这好不容易又找了几只。
哎呦,都说你家腾哥真是没错,这三只奶羊这样膘肥体壮可是得不少银子吧,李么么还是心疼儿孙的。
唐晓福扯了一个淡淡的笑容,并未接话,钱氏也没有上赶着继续攀谈。
牛车咕噜噜的往前转,不一会儿就到了村里边,唐晓福在赵向北的搀扶之下下了车,往唐家的方向走
钱氏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嘴角挂起淡笑。
这唐家的小哥儿,外间传闻是个懦弱胆小的,今日一见恐怕不然,这是一个极精明的人啊。
第114章 嫉妒
唐晓福和赵向北马不停蹄的到了家门前,一推篱笆院门,李氏就看到那三只肥嘟嘟的奶羊,顿时满脸的惊喜迎了出来。
哎呦喂,这三只羊长得是真壮硕,一看就是奶水充足的,这小两个小娃娃可是能吃饱了。
李氏牵着绳子,看着那几只羊。
稀罕的不得了,摸了又摸。
这几只羊品相这样好,恐怕不便宜吧。
唐晓福脸上的笑容一顿,有些尴尬的挠挠头,说道:也没什么,之前买东西相熟的,一个行商着急卖几只羊回家,我这就买下来了。
李氏听他这么说那可是不信的。
咱们是一家人,这钱本就该是公中出,没道理让你贴补银子来给家里买羊,放心姆么亏待不了你。
说着李氏就把手里的麻绳递给旁边的唐老二。
自己小跑回屋,拿出一块足有五两柱的银子,放在唐晓福手中,笑眯眯的拍拍唐晓福的手背。
拿着吧,这三只羊这样好,只怕还是五两银子不止呢。家里可是占了大便宜呢。
李氏那是常年掌家的,对于一应事务要花多少银子那是心知肚明。
这三只羊长的这样壮硕,品相如此上乘,只怕一只羊得有二两银子左右,就算是再相熟的商人也没道理赔钱赚吆喝的。
唐晓福也怕李世氏起疑心,于是就接下了这银子。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对了,宝哥儿之前吃的奶粉,我今天去了县城,往那外族商人处看了看,碰巧遇到了外族商人,就又买了几坛子。紧着点儿喝,让宝哥儿喝到两岁左右,应当是无碍的。
说完赵向北就上前,将手里的坛子给李氏看了看。
李氏更加是眉开眼笑了,心中颇为体贴,自家的哥儿果然是细心周到的。
唐晓福想着今日带回来的海带就有些馋,直接从李氏手里接过了做晚饭的活计。
赵向北怕他累走,自然是在身边,跟着唐晓福一起打下手,你是没见过这奇怪的,吃食也跟着唐晓福在灶间忙活着,怎么处理着食材。
哟,这像布一样的东西,泡在水里竟然长得这样大。
唐晓福将盆中的海带揉搓一下,去除表面的灰尘杂质,又重新换了一盆水,笑道:这4斤多的海带泡水,如果润发得当,应当能出10斤左右的数量,不管是做汤还是凉拌,清炒,都是可以的,等到过些日子家中菜少之时,正好可以做来吃打打牙祭。
李氏捧着那大半袋子的海带,啧啧称奇,仿佛抱着什么金疙瘩一般稀罕。
哎呦,这可是个好东西,又扛放又出数。
说着看唐晓福拿出那么多海带,今晚要做吃食,还有些心疼。
做什么拿这么多,用一点大家尝尝味道也就好了。
赵向北坐在灶台边伸手添了块木材,对李氏笑道:姆么不要担心,这东西便宜的很,几文钱就能买一斤。而且那小贩也说过段时间会再来的,您放心吧。
李氏笑眯眯的,看着自家哥儿和儿婿这般相处融洽,满脸都是慈爱。
放心放心,我有什么不放心的,你们做事自然是妥当的。
灶间这边三个人忙活晚饭忙活的如火如荼。
而王仪靠在西屋的门旁边,正好就看到李氏给唐晓福塞银子那一幕,不由的脸色一沉,眼中闪过妒忌,冷哼一声,转身回屋。
正好看到团哥儿从二房那边走出来,眼珠转了转,就走到团哥儿身边,阴阳怪气的说道:刚才我可是看到姆么给了团哥儿五两银子呢。要知道我家大郎在县城做账房,一个月也不过就二两多的银子。姆么如此偏心,你就没有什么想法。
团哥儿这会儿肚子也不小了,小心的扶着肚子。神情淡淡的。
姆么从来行事公正严明,我没什么不甘愿的,福哥从县城买回来,姆么补给银子也是应当。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