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汉家有俏夫郎(72)
曦,朝阳初升,明媚灿烂。很好,就叫唐曦辰吧。
唐晓福点点头认同下这个名字,转身看了看睡得正香的胖儿子,伸手点了点他的小鼻尖儿。
小家伙,以后你就叫唐曦辰了,希望你以后能够明媚灿烂,一路光明。
就在唐晓福话音刚落,保育小精灵上面的信息迅速更新。
原来婴儿的那个位置,换成了唐曦辰三个字。
唐晓福不由得眉眼带笑,靠在赵向北怀中打趣道:这个曦字可是很难写的,日后他如果要读书写自己的名字,恐怕要费上一些功夫。
赵向北将自个儿的小夫郎抱在怀里的闻言也是,一笑觉得那幅情景应该颇为有趣。
两个无良双亲,这会儿就开始嘲笑其自家娃娃之后读书时的神情了。
俩人肩靠着肩腿。挨着腿,聊了许多。
赵向北心中那一点点的阴霾也逐渐散去。
而冯文等着武两人闯进唐家,意图抢劫财物一事也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赵向北将自己亲姆么和他娘家那边的侄子都送到了衙役手中。
这事有人赞同,当然也有人背后说风凉话,说赵向北冷血无情的。
不过这些话,他们也不敢在唐家人面前说,唐晓福就只当不知道。
世上人何人不被他人说,何人不说他人。
随着村中染病的人越来越多,衙役们也是全副武装,采取了强硬措施,将所有染病的人集中关在了村里的祠堂到中,不允许他们与其他健康人接触。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就在气氛压抑到了极点之时呼的传来了好消息,原来是县太爷特意请来的名医找到了这次治疗瘟疫的法子。
之前各村都有几个青壮年参与试药,有些身子鼻子好的已经基本痊愈了。
人们看到了希望,顿时也都安分了下来只不过这副药每个人要连吃,五天花费颇大。
朝廷也不可能拨下这么多银子,让百姓们吃药。
而且这会儿镇上好多居民家中都已经断粮了,到处都是哀嚎一片。
现在也也是个有极致的当下,想出一个对策让家中有余粮的,人家五斤粮食可以换一副药。
如果是陈粮的话就要加两成。
也就是说一个染病的人,五天最多需要二十五斤粮食,就可以治病痊愈。
虽说这会儿刚冲种完大家,手里边都没有余粮。
但是村里边种地的人家,哪家都有一些存粮存粮,倒是不至于拿不出。
所以那些个染病的人家,也都狠狠心拿出粮食,换了药给自家人治疗。
而那些个没有染病的人家也会拿上几斤粮食,买一些预防的汤药,一家老小喝夏季一天以防染病。
有了药,医治村里人脸上都带些笑容。
那些个实在拿不出粮食的人家,县令也是宽容的。让他们记下名字,也可以将药带回去。
如若挖渠修路之时,就要出以一个人五天的徭役。
随着药物逐渐被发了下来,众人饮用完毕之后,瘟疫逐渐得到了控制。
村口的那些封锁也逐渐打开,唐晓福本以为这件事情就此结束了,却没料到忽然传来赵家人,赵三宝没了的消息,着实让他惊了一下。
原是赵三宝,那个夫郎刘氏,一见他不行了,不知怎的就跟同村的一家户富户勾搭上了。
刘氏将家中的粮食都拿走了,也没管赵三宝,赵家大房跟三房早有嫌隙,一来二去,耽误了救治的时间。
第140章 七夕
赵三宝以前在家那么受宠,这次出了这样的事情,唐晓福是完全没有想到。
唐晓福听来往的村人说,赵三宝的那间屋子里边脏的都无处下脚了。
炕上都是他连拉带吐的秽物。
娶的那个夫郎刘氏,早就卷着家里的银钱,消失的无影无踪。
赵么么虽说被带到县衙牢房当中了,但是他到底年纪大了,也没有亲手抢夺财物,被打了几板子也就放了回来。
知道唐老三的事顿时就晕了,过去人也有些疯疯癫癫,一时无法接受。
赵家那边乱做一团。
赵老大和他夫郎胡氏,也不愿意出银子办理赵三宝的后事。
事情就一直这么僵直着,虽说春天温度没有很高,但是放久了难免有异味。
最后还是赵向北看不过去,出了银子,请了村里的阴阳先生,给赵三宝办了个体面的葬礼,葬进了赵家的祖坟当中。
唐晓福这会儿还没有出月子不能参加,听到这个消息也有些唏嘘不已。
当晚唐晓福就握住赵向北的手,靠在他怀中。
唐晓福知道,就算唐三宝犯过再多的错误,对于赵向北来说依旧是他的兄弟。
这个人生前虽说与唐家有许多恩怨,但是人死如灯灭,剩下的也不过就是之前的一点记忆。
赵向北心中还是会难过的,唐晓福不知如何安慰他,就这样靠着赵向北,想给他力量。
等到唐晓福靠在赵向北怀中睡熟之后,赵向北这才小心翼翼地将他放回到床榻之上,盖上被子,低头吻了吻他的眉心。
小福,谢谢你。
自从能够换药了,唐家人也没含糊。
唐老爷子和李氏商量直接拿出些粮食,一人购买了一天预防的汤药,喝下去也就算是安心了。
县令能想出这样的举措,也实在是无奈之举了。
乡村农户手中多多少少都有些余粮,但是在县城里面的人,粮铺存粮越少,食不果腹。
而且有些粮商囤积居奇,,为了不让这些粮商得逞,卖高价获利。
县令出了这个办法,也能够缓解燃眉之急。
但是等到要真正用粮食换药的时候,也就看出了人性的不同面。
同村的严六爷,早年是个脾气暴躁的老头,但是下地干活一把好手。
去年冬天的时候太冷,上山去砍柴,不慎摔断了腿。
这会儿开春染上了瘟疫,上吐下泻的。
家里边的儿子偏偏是个耳根软的,只听夫郎的话。
这会儿也不过是二三十斤粮食拿出来换药,家里人怎么也不同意。
他那个夫郎是个彪悍的,早早将家中粮食藏了起来,锁上门,逢人就说家里留的粮食他们都舍不得吃,是为了给孩子吃的云云。
严六爷如今已经十分虚弱的,瘦的只剩一把骨头,只能无助的流眼泪,绝望的闭眼。
严家那个小子实在太过老实窝窝囊囊的蹲在家门前,抹眼泪。
这事儿被曝出来,原也是严老六命不该绝,求生意志强烈。
他拼着命爬出里边,让村里人看见了,这才被人发现。
唐老爷子实在看不下去了,两家虽说没什么交情,但是年轻的时候多少有点面子情。
唐老爷子直接带了村中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上门,将那严家小子一顿训斥,并且请了那夫郎姆家人一同商议,这才拿出粮食买了药,让严老六吃下去。
赵向北虽说不会什么医术,但是好歹从军之时经常受伤,对于跌打损伤骨折一类事情,处理的那是轻车熟路。
赵向北上门去给严老六重新接了骨。
也算他命硬,直接就挺了过来。
但是严小子那个夫郎家的名声全败了,日后他们家未婚的哥儿,想要找人家,只怕就难了。
一个家族当中但凡出现一个品行败坏心思恶毒的,谁家都不敢再聘他家的哥儿做夫郎了。
这会儿春天,还有好几个月才能够秋季收获,许多人家确实舍不得这些粮食。
也有些人家更重视儿子,轻视家中的哥儿,就只给家中的儿子换了药。
而那些染病的哥儿,好多都不治身亡,被埋到山脚下的大沟当中。
只不过这些事情,赵向北都没有跟唐晓福说。
他自家小夫郎一片玲珑剔透,心知道了会伤心。
这些日子唐晓福身体恢复的那是嘎嘎棒,在灵泉水的滋养下,他每日都会进空间休息,养身功法两相配合之下,唐晓福迅速的累积身体内的气流。
他意外的发现自己与这套养生功法竟然十分契合,也就属于极有天资的那类人。
而且随着养生功法的修习,唐晓福感觉他的五感,进一步增强了。
她就算站在百米之外,只要他集中精神就能看到远处树木上叶片的纹路。
而如今他的力气只怕两个成年男子也是比不过的。
这会儿唐晓福壮的像一头牛,实在不认为自己还要坐月子几次,跟家里人撒娇卖乖,都被镇压下来。
只能老老实实的在房间里面不透气的,呆了四十多天,这才算是出了那个监牢。
唐晓福对于自己生的这个胖儿子十分喜欢,给他取了个小名叫小太阳。
小太阳如今已经一个多月了,长得又白又胖,手臂小腿都跟藕节一样。
大眼睛仿佛葡萄一般水汪汪,这会儿就能看出,长大之后必然是个俊俏的小郎君。
而且小太阳脾气极好,除非是饿极了或者是要换尿布了,才会大声哭泣。
否则其他时候总是笑眯眯的,看着唐晓福,要不然就是打着哈气睡一觉,实在是个软萌可爱的天使宝宝。
再加上有保育小精灵的提示帮忙,唐晓福身上的压力瞬间减少了不少,把胖儿子养的白白胖胖。
这一个来月的时间有了药物的加持,之下村附近的瘟疫基本已经消除了。
好在万幸是这场瘟疫,虽说也死了数人,但大多数都是些体弱多病的老人或者年幼的孩子,多数成年人在染病之后都能够坚持些日子,最后得到了合适的药物,安然无恙。
缅怀的伤痛的人家有许多,但是日子还是要过。
这一天就是七夕节了,县城里边破例没有宵禁,每逢七夕佳节各处都会张灯结彩,路上也有灯会。
而且本地习俗,七夕佳节之时,在城中最大的护城河里放上,连登写上自己的愿望。
如果谁河灯做得好,飘得更远更亮,谁的愿望就会更容易实现。
唐晓福在屋子里面憋了许久,好不容易改善一个七夕节,就想出去凑热闹。
他在家里边央求了李氏好久,这个才得到批准,将大儿子小太阳交给李氏照顾,傍晚的时候就架着裸车跟赵向北一起去县城赶灯会了。
这会儿县城登会十分热闹,天刚微微黑,街面上两边的店铺就零次栉比的挂起许多各色的灯笼。
街道两边也有许多小摊贩,已经支起了锅子,架起了他安慰唐晓福特意找了一家客栈能够提供牲口寄存。
给了一些银钱,给黑蛋准备了两大篓子嫩嫩的草叶。
唐晓福又偷偷的从空间中买了一份饲料,这才安抚下了这头贼精的倔驴在客栈等。
他们等到唐晓福和赵向北手牵着手从客栈出来之时,天色已经大黑了,接两边的灯笼依次亮起。
沿街小贩叫卖声不断,有许多年轻未婚的哥儿,都穿着漂亮的衣裳,在家人的陪同之下,走出家门到街上观赏花灯。
这些哥儿手里边也捧着个荷叶的莲灯,往护城河那边去,可见失去许愿的。
唐晓福看着人手一个的莲灯也是满满的好奇,拉着赵向北来到一个身材矮小的摊贩,面前指着那木架子上,最上面一个红色的莲灯,笑道:向北,我想要那一个莲灯,咱们写了愿望送到护城河那边去,怎么样。
好。
赵向北紧紧抓住唐晓福的手,怕人都把他挤丢了,闻言笑着点点头,从怀里边掏出几文钱递给那个小贩。
唐晓福开心的笑弯了眼睛,拎着手上精致小巧的莲灯就跟赵向北一起往护城河那边走。
不想半道竟然碰到了萧都尉府上的人,只见萧磊身高马大的站在前面,他夫郎站在一旁,鸾哥儿跟在他身后。
萧磊眼睛一亮,连忙上前拍了拍赵向北的肩膀。
都是未见,甚是想念。我就猜今儿你也会带着夫郎出来凑热闹,不如一起走,放完河灯之后,去我府上喝一杯。
赵向北看到至交好友也十分开心,朝着萧磊笑笑摇头。
家中还有幼子,托长辈照顾太晚归家,恐他们会担心。
站在几人身边,一直默不正而生的鸾哥儿忽然出声说道:赵大哥原来你已经有子嗣了。
唐晓福披了鸾歌,一眼扯扯,嘴角并没有出生,气氛一时有一些尴尬。
萧磊的夫郎连忙上前:哎呦,想必是刚降生的吧,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也没有拿给他见面礼,真是失礼,稍后一定要去我家坐坐,喝杯水酒,我也好给孩子拿上见面礼。
赵向北朗声一笑:嫂么么太过客气。
几人相谈,甚欢就携手往护城河那边走。
鸾哥儿落后一步,看着唐晓福的背影,勾唇一笑与他身边的贴身仆人吩咐道:使用银子去找地皮赖三儿,就说给他送夫郎来了,就看他有没有本事接。
第141章 迷药
贴身的仆人巧哥儿,闻言点点头,狡黠一笑,悄悄的就向着巷子深处走去。
他本就是市井出身,对于这街头巷尾的无赖,也算有些个面子情。
唐晓福这边跟在赵向北身边,拎着小灯笼,乐颠颠就往护城河那边去了。
到那里的时候,已经有不少的人捧着莲灯,站在护城河边。
许愿放灯的,多是些互相爱慕的男子和哥儿,彼此在护城河的两端遥遥相望,情意默默。
有些人家也会带着自家的哥儿,远远看一看相亲的男子。
所以这场七夕的联灯会,变相算是一场大型的相亲活动。
这附近人很多,摩肩接踵,赵向北怕唐晓福被挤到,就轻轻的环着他的肩膀,递给唐晓福一张小小的花签纸。
有什么愿望写在上面,我一会儿去放灯。
唐晓福接过花签至满目的笑意,朝着赵向北点点头。
他其实也没有什么愿望,就写了个一家人,平安喜乐。
那边萧磊和他夫郎薛氏也不知写了些什么。
俩人手挽着手,脸上带着些微微的驼红,满脸甜蜜的看着手中的莲灯。
赵向北和萧磊害怕薛氏和唐晓福不慎落入水中,两人就亲手把莲灯放入河中。
看着小小的莲灯渐飘渐远,唐晓福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这会儿夜渐深了,整个县城的街道两边满满的都是花灯。
就连护城河周围,不少小摊贩围拢过来,此起几伏的叫卖声,也是颇为热闹。
唐晓福想要去吃夜宵小吃,看着萧磊和薛氏那边,就有一些不好意思。
薛氏那是有颗七窍玲珑心的。
一见唐晓福,就明白了什么,连忙掩嘴倾笑说道:这摊贩四周如此热闹,我看到有卖糖人的,想来家中小儿会喜欢,不如买一些回去。
唐晓福眼睛一亮,悄悄的拽住赵向北的手,眼巴眼望的看着对方。
赵向北被自家爱人恳求的眼神,看的实在是哭笑不得,克制的揉了揉唐晓福的头,重重的点头。
喜欢吃什么,咱们就买什么回去,但是不能多吃仔细,晚上积食难受。
唐晓福心中小小的雀跃了一下,俏皮的一笑,拽着赵向北的手就往夜市那个方向走。
这会儿路上人越来越多了,不少的人都向护城河这边聚集想要放莲灯。
众人摩肩接踵,唐晓福甚至几次险些被人撞到。
还好赵向北在旁边严密的护着。
要不然回城的时候,唐晓福的肩膀非得被撞肿不可。
唐晓福回头看着街道上黑压压的人,一眼望不到边,心中有些坠坠不安。
他仗着自己力气大,拽着赵向北就朝街边房檐下挤了过去。
这人太多了,咱们还是不要挤了。
萧磊家的护卫和小厮,也护着家中的几个主子,向街道两边退去。
忽然响起人群中的惊呼声。
跌倒了,有人跌倒了!
哎呀,不要挤,不要挤,这还有小娃娃呢。
孩子!我的孩子!在哪里?不要挤,把我的孩子还给我。
恋耽美
唐晓福点点头认同下这个名字,转身看了看睡得正香的胖儿子,伸手点了点他的小鼻尖儿。
小家伙,以后你就叫唐曦辰了,希望你以后能够明媚灿烂,一路光明。
就在唐晓福话音刚落,保育小精灵上面的信息迅速更新。
原来婴儿的那个位置,换成了唐曦辰三个字。
唐晓福不由得眉眼带笑,靠在赵向北怀中打趣道:这个曦字可是很难写的,日后他如果要读书写自己的名字,恐怕要费上一些功夫。
赵向北将自个儿的小夫郎抱在怀里的闻言也是,一笑觉得那幅情景应该颇为有趣。
两个无良双亲,这会儿就开始嘲笑其自家娃娃之后读书时的神情了。
俩人肩靠着肩腿。挨着腿,聊了许多。
赵向北心中那一点点的阴霾也逐渐散去。
而冯文等着武两人闯进唐家,意图抢劫财物一事也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赵向北将自己亲姆么和他娘家那边的侄子都送到了衙役手中。
这事有人赞同,当然也有人背后说风凉话,说赵向北冷血无情的。
不过这些话,他们也不敢在唐家人面前说,唐晓福就只当不知道。
世上人何人不被他人说,何人不说他人。
随着村中染病的人越来越多,衙役们也是全副武装,采取了强硬措施,将所有染病的人集中关在了村里的祠堂到中,不允许他们与其他健康人接触。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就在气氛压抑到了极点之时呼的传来了好消息,原来是县太爷特意请来的名医找到了这次治疗瘟疫的法子。
之前各村都有几个青壮年参与试药,有些身子鼻子好的已经基本痊愈了。
人们看到了希望,顿时也都安分了下来只不过这副药每个人要连吃,五天花费颇大。
朝廷也不可能拨下这么多银子,让百姓们吃药。
而且这会儿镇上好多居民家中都已经断粮了,到处都是哀嚎一片。
现在也也是个有极致的当下,想出一个对策让家中有余粮的,人家五斤粮食可以换一副药。
如果是陈粮的话就要加两成。
也就是说一个染病的人,五天最多需要二十五斤粮食,就可以治病痊愈。
虽说这会儿刚冲种完大家,手里边都没有余粮。
但是村里边种地的人家,哪家都有一些存粮存粮,倒是不至于拿不出。
所以那些个染病的人家,也都狠狠心拿出粮食,换了药给自家人治疗。
而那些个没有染病的人家也会拿上几斤粮食,买一些预防的汤药,一家老小喝夏季一天以防染病。
有了药,医治村里人脸上都带些笑容。
那些个实在拿不出粮食的人家,县令也是宽容的。让他们记下名字,也可以将药带回去。
如若挖渠修路之时,就要出以一个人五天的徭役。
随着药物逐渐被发了下来,众人饮用完毕之后,瘟疫逐渐得到了控制。
村口的那些封锁也逐渐打开,唐晓福本以为这件事情就此结束了,却没料到忽然传来赵家人,赵三宝没了的消息,着实让他惊了一下。
原是赵三宝,那个夫郎刘氏,一见他不行了,不知怎的就跟同村的一家户富户勾搭上了。
刘氏将家中的粮食都拿走了,也没管赵三宝,赵家大房跟三房早有嫌隙,一来二去,耽误了救治的时间。
第140章 七夕
赵三宝以前在家那么受宠,这次出了这样的事情,唐晓福是完全没有想到。
唐晓福听来往的村人说,赵三宝的那间屋子里边脏的都无处下脚了。
炕上都是他连拉带吐的秽物。
娶的那个夫郎刘氏,早就卷着家里的银钱,消失的无影无踪。
赵么么虽说被带到县衙牢房当中了,但是他到底年纪大了,也没有亲手抢夺财物,被打了几板子也就放了回来。
知道唐老三的事顿时就晕了,过去人也有些疯疯癫癫,一时无法接受。
赵家那边乱做一团。
赵老大和他夫郎胡氏,也不愿意出银子办理赵三宝的后事。
事情就一直这么僵直着,虽说春天温度没有很高,但是放久了难免有异味。
最后还是赵向北看不过去,出了银子,请了村里的阴阳先生,给赵三宝办了个体面的葬礼,葬进了赵家的祖坟当中。
唐晓福这会儿还没有出月子不能参加,听到这个消息也有些唏嘘不已。
当晚唐晓福就握住赵向北的手,靠在他怀中。
唐晓福知道,就算唐三宝犯过再多的错误,对于赵向北来说依旧是他的兄弟。
这个人生前虽说与唐家有许多恩怨,但是人死如灯灭,剩下的也不过就是之前的一点记忆。
赵向北心中还是会难过的,唐晓福不知如何安慰他,就这样靠着赵向北,想给他力量。
等到唐晓福靠在赵向北怀中睡熟之后,赵向北这才小心翼翼地将他放回到床榻之上,盖上被子,低头吻了吻他的眉心。
小福,谢谢你。
自从能够换药了,唐家人也没含糊。
唐老爷子和李氏商量直接拿出些粮食,一人购买了一天预防的汤药,喝下去也就算是安心了。
县令能想出这样的举措,也实在是无奈之举了。
乡村农户手中多多少少都有些余粮,但是在县城里面的人,粮铺存粮越少,食不果腹。
而且有些粮商囤积居奇,,为了不让这些粮商得逞,卖高价获利。
县令出了这个办法,也能够缓解燃眉之急。
但是等到要真正用粮食换药的时候,也就看出了人性的不同面。
同村的严六爷,早年是个脾气暴躁的老头,但是下地干活一把好手。
去年冬天的时候太冷,上山去砍柴,不慎摔断了腿。
这会儿开春染上了瘟疫,上吐下泻的。
家里边的儿子偏偏是个耳根软的,只听夫郎的话。
这会儿也不过是二三十斤粮食拿出来换药,家里人怎么也不同意。
他那个夫郎是个彪悍的,早早将家中粮食藏了起来,锁上门,逢人就说家里留的粮食他们都舍不得吃,是为了给孩子吃的云云。
严六爷如今已经十分虚弱的,瘦的只剩一把骨头,只能无助的流眼泪,绝望的闭眼。
严家那个小子实在太过老实窝窝囊囊的蹲在家门前,抹眼泪。
这事儿被曝出来,原也是严老六命不该绝,求生意志强烈。
他拼着命爬出里边,让村里人看见了,这才被人发现。
唐老爷子实在看不下去了,两家虽说没什么交情,但是年轻的时候多少有点面子情。
唐老爷子直接带了村中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上门,将那严家小子一顿训斥,并且请了那夫郎姆家人一同商议,这才拿出粮食买了药,让严老六吃下去。
赵向北虽说不会什么医术,但是好歹从军之时经常受伤,对于跌打损伤骨折一类事情,处理的那是轻车熟路。
赵向北上门去给严老六重新接了骨。
也算他命硬,直接就挺了过来。
但是严小子那个夫郎家的名声全败了,日后他们家未婚的哥儿,想要找人家,只怕就难了。
一个家族当中但凡出现一个品行败坏心思恶毒的,谁家都不敢再聘他家的哥儿做夫郎了。
这会儿春天,还有好几个月才能够秋季收获,许多人家确实舍不得这些粮食。
也有些人家更重视儿子,轻视家中的哥儿,就只给家中的儿子换了药。
而那些染病的哥儿,好多都不治身亡,被埋到山脚下的大沟当中。
只不过这些事情,赵向北都没有跟唐晓福说。
他自家小夫郎一片玲珑剔透,心知道了会伤心。
这些日子唐晓福身体恢复的那是嘎嘎棒,在灵泉水的滋养下,他每日都会进空间休息,养身功法两相配合之下,唐晓福迅速的累积身体内的气流。
他意外的发现自己与这套养生功法竟然十分契合,也就属于极有天资的那类人。
而且随着养生功法的修习,唐晓福感觉他的五感,进一步增强了。
她就算站在百米之外,只要他集中精神就能看到远处树木上叶片的纹路。
而如今他的力气只怕两个成年男子也是比不过的。
这会儿唐晓福壮的像一头牛,实在不认为自己还要坐月子几次,跟家里人撒娇卖乖,都被镇压下来。
只能老老实实的在房间里面不透气的,呆了四十多天,这才算是出了那个监牢。
唐晓福对于自己生的这个胖儿子十分喜欢,给他取了个小名叫小太阳。
小太阳如今已经一个多月了,长得又白又胖,手臂小腿都跟藕节一样。
大眼睛仿佛葡萄一般水汪汪,这会儿就能看出,长大之后必然是个俊俏的小郎君。
而且小太阳脾气极好,除非是饿极了或者是要换尿布了,才会大声哭泣。
否则其他时候总是笑眯眯的,看着唐晓福,要不然就是打着哈气睡一觉,实在是个软萌可爱的天使宝宝。
再加上有保育小精灵的提示帮忙,唐晓福身上的压力瞬间减少了不少,把胖儿子养的白白胖胖。
这一个来月的时间有了药物的加持,之下村附近的瘟疫基本已经消除了。
好在万幸是这场瘟疫,虽说也死了数人,但大多数都是些体弱多病的老人或者年幼的孩子,多数成年人在染病之后都能够坚持些日子,最后得到了合适的药物,安然无恙。
缅怀的伤痛的人家有许多,但是日子还是要过。
这一天就是七夕节了,县城里边破例没有宵禁,每逢七夕佳节各处都会张灯结彩,路上也有灯会。
而且本地习俗,七夕佳节之时,在城中最大的护城河里放上,连登写上自己的愿望。
如果谁河灯做得好,飘得更远更亮,谁的愿望就会更容易实现。
唐晓福在屋子里面憋了许久,好不容易改善一个七夕节,就想出去凑热闹。
他在家里边央求了李氏好久,这个才得到批准,将大儿子小太阳交给李氏照顾,傍晚的时候就架着裸车跟赵向北一起去县城赶灯会了。
这会儿县城登会十分热闹,天刚微微黑,街面上两边的店铺就零次栉比的挂起许多各色的灯笼。
街道两边也有许多小摊贩,已经支起了锅子,架起了他安慰唐晓福特意找了一家客栈能够提供牲口寄存。
给了一些银钱,给黑蛋准备了两大篓子嫩嫩的草叶。
唐晓福又偷偷的从空间中买了一份饲料,这才安抚下了这头贼精的倔驴在客栈等。
他们等到唐晓福和赵向北手牵着手从客栈出来之时,天色已经大黑了,接两边的灯笼依次亮起。
沿街小贩叫卖声不断,有许多年轻未婚的哥儿,都穿着漂亮的衣裳,在家人的陪同之下,走出家门到街上观赏花灯。
这些哥儿手里边也捧着个荷叶的莲灯,往护城河那边去,可见失去许愿的。
唐晓福看着人手一个的莲灯也是满满的好奇,拉着赵向北来到一个身材矮小的摊贩,面前指着那木架子上,最上面一个红色的莲灯,笑道:向北,我想要那一个莲灯,咱们写了愿望送到护城河那边去,怎么样。
好。
赵向北紧紧抓住唐晓福的手,怕人都把他挤丢了,闻言笑着点点头,从怀里边掏出几文钱递给那个小贩。
唐晓福开心的笑弯了眼睛,拎着手上精致小巧的莲灯就跟赵向北一起往护城河那边走。
不想半道竟然碰到了萧都尉府上的人,只见萧磊身高马大的站在前面,他夫郎站在一旁,鸾哥儿跟在他身后。
萧磊眼睛一亮,连忙上前拍了拍赵向北的肩膀。
都是未见,甚是想念。我就猜今儿你也会带着夫郎出来凑热闹,不如一起走,放完河灯之后,去我府上喝一杯。
赵向北看到至交好友也十分开心,朝着萧磊笑笑摇头。
家中还有幼子,托长辈照顾太晚归家,恐他们会担心。
站在几人身边,一直默不正而生的鸾哥儿忽然出声说道:赵大哥原来你已经有子嗣了。
唐晓福披了鸾歌,一眼扯扯,嘴角并没有出生,气氛一时有一些尴尬。
萧磊的夫郎连忙上前:哎呦,想必是刚降生的吧,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也没有拿给他见面礼,真是失礼,稍后一定要去我家坐坐,喝杯水酒,我也好给孩子拿上见面礼。
赵向北朗声一笑:嫂么么太过客气。
几人相谈,甚欢就携手往护城河那边走。
鸾哥儿落后一步,看着唐晓福的背影,勾唇一笑与他身边的贴身仆人吩咐道:使用银子去找地皮赖三儿,就说给他送夫郎来了,就看他有没有本事接。
第141章 迷药
贴身的仆人巧哥儿,闻言点点头,狡黠一笑,悄悄的就向着巷子深处走去。
他本就是市井出身,对于这街头巷尾的无赖,也算有些个面子情。
唐晓福这边跟在赵向北身边,拎着小灯笼,乐颠颠就往护城河那边去了。
到那里的时候,已经有不少的人捧着莲灯,站在护城河边。
许愿放灯的,多是些互相爱慕的男子和哥儿,彼此在护城河的两端遥遥相望,情意默默。
有些人家也会带着自家的哥儿,远远看一看相亲的男子。
所以这场七夕的联灯会,变相算是一场大型的相亲活动。
这附近人很多,摩肩接踵,赵向北怕唐晓福被挤到,就轻轻的环着他的肩膀,递给唐晓福一张小小的花签纸。
有什么愿望写在上面,我一会儿去放灯。
唐晓福接过花签至满目的笑意,朝着赵向北点点头。
他其实也没有什么愿望,就写了个一家人,平安喜乐。
那边萧磊和他夫郎薛氏也不知写了些什么。
俩人手挽着手,脸上带着些微微的驼红,满脸甜蜜的看着手中的莲灯。
赵向北和萧磊害怕薛氏和唐晓福不慎落入水中,两人就亲手把莲灯放入河中。
看着小小的莲灯渐飘渐远,唐晓福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这会儿夜渐深了,整个县城的街道两边满满的都是花灯。
就连护城河周围,不少小摊贩围拢过来,此起几伏的叫卖声,也是颇为热闹。
唐晓福想要去吃夜宵小吃,看着萧磊和薛氏那边,就有一些不好意思。
薛氏那是有颗七窍玲珑心的。
一见唐晓福,就明白了什么,连忙掩嘴倾笑说道:这摊贩四周如此热闹,我看到有卖糖人的,想来家中小儿会喜欢,不如买一些回去。
唐晓福眼睛一亮,悄悄的拽住赵向北的手,眼巴眼望的看着对方。
赵向北被自家爱人恳求的眼神,看的实在是哭笑不得,克制的揉了揉唐晓福的头,重重的点头。
喜欢吃什么,咱们就买什么回去,但是不能多吃仔细,晚上积食难受。
唐晓福心中小小的雀跃了一下,俏皮的一笑,拽着赵向北的手就往夜市那个方向走。
这会儿路上人越来越多了,不少的人都向护城河这边聚集想要放莲灯。
众人摩肩接踵,唐晓福甚至几次险些被人撞到。
还好赵向北在旁边严密的护着。
要不然回城的时候,唐晓福的肩膀非得被撞肿不可。
唐晓福回头看着街道上黑压压的人,一眼望不到边,心中有些坠坠不安。
他仗着自己力气大,拽着赵向北就朝街边房檐下挤了过去。
这人太多了,咱们还是不要挤了。
萧磊家的护卫和小厮,也护着家中的几个主子,向街道两边退去。
忽然响起人群中的惊呼声。
跌倒了,有人跌倒了!
哎呀,不要挤,不要挤,这还有小娃娃呢。
孩子!我的孩子!在哪里?不要挤,把我的孩子还给我。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