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糙汉家有俏夫郎 > 糙汉家有俏夫郎
错误举报

糙汉家有俏夫郎(83)

    说的话倒是坦坦荡荡让唐晓福对这俩人有了些好感,于是笑着回礼。
    您太过客气了,以后都是一村人了。这处地势颇高,那野猪群想来应该是无碍的。
    赵向北闻言点点头,从身后后的竹筐里面又抽出了一把柴刀,递给那姓秦的汉子手中。俩人一起重新走入山林当中。
    两人走远之后唐晓福这才回神去看,站在他身边身材瘦小的哥儿,看上去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颇为瘦弱。
    左侧脸颊有一道疤痕,借着鬓发的遮掩,虽说能看到一些倒不至于太过骇人。
    琴哥儿看上去颇为腼腆,看着唐晓福笑了笑。
    我叫琴哥儿,请问您的名讳?
    琴哥儿属于那种瘦瘦小小的可爱款,如今浅浅一笑。唇角两个淡淡的酒窝,看上去更加显得年幼。
    唐晓福有一些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
    我姓唐,叫大家都叫我福哥儿,就是这山下村子里的人,敢问新搬来的柴秀才,是你什么人?
    琴哥儿闻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正是家父。父亲祖籍是这个小山村的,之前在隔壁桐省是个小县城的书记官,多年未得提升,好歹是混了个荣退。于是就想回到家乡,落叶归根,我们也就跟着过来了。
    这琴哥儿虽说穿的粗布衣裳,颇为普通,说话总是浅笑,低头一副腼腆的模样。
    但是唐晓福却发现他条理清晰,颇有气度。
    稍微落眸一看,却意外的发现琴哥儿十指纤纤指尖没有茧子。
    两边耳垂左侧三个耳洞,右侧两个耳洞。
    这可是一般富贵人家才会有讲究,彰显世家身份,鸾哥儿就有。
    平常的百姓人家。多的是哥儿没有打耳洞。
    就连唐晓福这般受家中疼爱,也不过就是一对耳洞。
    不过听说琴哥儿的父亲以前是县令的书记官,大小也算个小吏。
    唐晓福虽说大半部分接受了原主的记忆,但是原主就是个普通的农家哥儿,对于官家里边的事情也不甚了解,只当这是更加疼爱唯一的哥儿,这才如此。
    于是唐晓福就朝着琴哥儿笑了笑,指了指旁边的大石头说道:咱们两个上那石头上等着,也防止那野猪乱窜过来,碰到就不好了。
    琴哥儿,点点头跟在唐晓福身边,乖巧的替他提着竹篮子,俩人一起相扶爬上了大石。
    秦哥儿看唐晓福手背上细小的划痕,见了血丝连忙从腰间取出个粗瓷的小瓶子,递到唐晓福手中。
    这是我自个儿配的药,对于一些擦伤颇有疗效,一日两次,三天之后就会好了,连疤都不会留。
    你还懂医医术,那真是太好了。这个手上的划痕许是上山的时候刮到了,我都没有注意还是你细心,谢谢。
    唐晓福接过那小瓶子,打开瓶子,而顿时一股清新的药气,扑鼻而来。
    他如今五感敏锐,由着药瓶当中闻到了许多熟悉的致跌打损伤的药材。
    于是就放下心来用指腹取了一点轻轻涂在手臂上,顿时清凉感从伤口处传来。
    刚才手背上那股火辣辣的感觉,也退去了不少。
    唐晓福连忙朝着琴哥儿比了个大拇指。
    这药真是不凡,刚涂上去就觉得清凉无比。在村里面只有柳郎中中,有时忙不过来。这会儿有你就好了,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也能够有人帮忙了。
    琴哥儿坐在唐晓福身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我自幼家中姆么精通医术,我也挺喜欢的,就跟着学了一些。对寻常病症倒是可以,疑难杂症恐怕,还是经验丰富的老郎中,更加能够使得上力。
    唐晓福笑了笑。没将这话当真。
    能够自己做药,可见琴哥儿医术了得。
    不过别人的事情,与他也没有关系。
    为了怕场面尴尬起来,上年就跟琴哥儿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这山中的一些特色野菜,以及会出现的猎物,气氛倒是其乐融融。
    不一会儿。远处就传来一阵野兽的啼叫声。
    紧接着轰隆隆的,那群野猪仿佛就远去了。
    大概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就在树林中一阵晃动。
    只见赵向北和那个秦航飞,一人扛着头大野猪,就从山中走了过来。
    唐晓福眼睛一亮,跳下石头,朝着赵向北跑去,惊喜的说道:这是你们打到的野猪吗?真肥呀。
    赵向北又是一副憨憨的傻笑模样。
    秦大哥身手了得,我二人合力猎到两头野猪。小福,你不是想吃红烧肉吗?这就回去让姆么给你炖。
    唐晓福好笑赵向北,又要继续端着他那副憨憨的糙汉模样伪装,自然也没有戳破。
    朝着身后那姓秦的汉子点了点头,几人又聊了几句,这才缓缓下山。
    路上的时候,赵向北也提点姓秦的那个汉子。
    那头野猪将近三百斤,不如在村中用合适的价格售卖一些。
    这样村里人得了实惠自然也会记得柴家的好。
    他们家刚到村里边也正好能够拉近与村人的关系日,日后更方便行事。
    秦航飞谢过赵向北,他们两个倒是聊得颇为投机,能看出都是舒朗的性子。
    那秦航飞恐怕也是有些身手的,唐晓福看到这里越发的觉得这几人身份神秘了起来。
    四个人一起进了村,扛了两头大野猪,可是引起了不少的轰动。
    就像唐晓福说的,得了这野物,村里人难免有些眼红发酸的。
    而且这会儿温度高了,野猪肉也存放不了许久。
    赵向北将野猪处理完毕之后。拿出半扇猪肉,在村中售卖。
    县城中的猪肉,十三四文钱一斤。
    村里边这会儿价钱倒没有多高,不过十文钱一斤,许多跟唐家相熟的人家都纷纷解囊,你三斤我二斤的往家搁野猪肉。
    而柴家那边秦航飞,没看出来,也是个处理大牲口的好手。
    不一会儿,就庖丁解牛一般将整个野猪处理完毕,学着唐家的价钱,卖了十文钱一斤的野猪肉,倒也,让村里人颇为开怀。
    一时柴家在村里边的人脉关系也就算是通了。
    每个人脸上都是笑意满满的,晚上的时候,这个巴掌大的小山村,处处都飘着肉香味儿。
    这会儿在外边疯玩儿的孩子们,再也不用家里的姆么扯着把脖子喊了,闻着肉香味,就乐颠颠的早早回家等着了。
    唐家这边平时也不缺口,鱼肉不断,李氏自然也没有吝啬。
    大手一挥切了五斤的野猪肉,一半红烧,一半做蒜泥白肉。
    再用两根猪骨,满满的熬上一大锅汤,给家里人补补。
    如今大房那边的倩哥儿和婧哥儿,还有阿寿也能够吃些东西了。
    这骨头汤补钙,李氏撇去去了上边的油花,盛的奶白奶白的骨头汤,喂给几个小家伙喝,别提喝的多高兴了。
    唐晓福怀里的小曦辰见到几个哥哥都有汤喝,小嘴儿微张,不由得流出口水来。
    耿着小脖子看唐晓福,那黑葡萄似的小眼睛里,满满都是渴望。
    唐晓福简直被自家儿子打败了,但也知道这骨头汤不能多喝,就盛了两小勺放在碗中喂着,他一点一点的喝下。
    小家伙也是个懂事的,喝了两小勺骨头汤,咧开小嘴笑的别提多高兴了,倒也没有再吵着要再喝。
    这顿饭唐家人吃的那叫一个心满意足。
    当天晚上的时候,李氏就用骨汤下了手擀面,一家人又吃了个肚子圆。
    傍晚的时候,唐家一大家子坐在院子的葡萄藤下,喝着茶水乘凉消食。
    李氏忽然想起今儿去村长那里,吴家老屋的事情。
    转向团哥儿说道:那老屋的事情,我跟村长说了,正巧那柴老秀才也有开私塾的意思,村长跟那边敲定好了,日后村里的娃娃去那儿读书,交一点束脩。那个房子就每月给你一百文钱算是补贴,这钱虽然不多,但这是个长久的事情。村里人的娃娃在那儿读书自然也会维护你几分不会让那吴家的小子在这占到便宜。
    团哥儿点点头,联盟朝着李氏感激一笑。
    多谢姆么替我筹谋了,这样就是最好的结果了,至于每月有多少文钱,我都是甘愿的。
    一家子其乐融融的,难得回来的唐老大说道:我前个在县城酒楼里听说,咱旁边那个王地主家的大哥儿,可是要招赘入门,据说聘金可要出100两银子呢,我看村里面好多儿子多的,家里人都心动。
    唐老二撂下手中的茶,惊诧的瞪大眼睛。
    听说那个王家大哥儿去年不是已经成婚了吗?怎么之前那个相公又赶跑啦?
    唐老大掩嘴笑。
    哪只是赶跑了,那是打跑的去看到的人说那个人被打的鼻青脸肿,逃出了王家就带了个小破包袱,别提多惨了。
    第159章 强硬上门说媒
    唐晓福的口中茶水,噗一下就喷了,不好意思的连忙捂嘴,快速掏出个帕子,擦了擦。
    那家人家的哥儿,是很吓人,还是打人啊?看样子跑了不少相公了?
    李氏看到唐晓福那样,笑着白了他一眼,说道:你说的这户人家,我也知道。王家虽说家里边无人当官,但是这附近的田地就有上千亩,好多人家都租赁他的地过活。
    一听八卦唐晓福眼睛就贼亮,连忙笑嘻嘻的给李氏倒了杯茶,把手边的瓜子往前推了推。
    他家只有一个哥儿嘛?
    李氏看他又笑了笑,满意的接过茶水。
    王地主可是娶的一个夫郎,那姆家背景很厉害。这个王地主也是靠着他夫郎,才能得下,如今的家业。可惜如今只有一个哥儿,自然就是骄纵了一些。前几年也出过要招赘入门的事情,不过没几年人就被他赶跑了。
    唐晓福听到这里转头看了看自己的家,总是莫名其妙招惹烂桃花的爷们,朝他瞪了瞪眼睛。
    我看最近咱们还是少出门吧,没事就在山上活动活动。
    两个人现在感情十分好,默契非常。
    唐晓福这么一说,赵向北就明白什么意思。
    赵向北无可奈何的一笑,十分好脾气的点点头。
    这些日子山中的果子可都下来了,桃子金贵。这几日咱们可要上山摘桃子,往县城里送的,哪来的时间到处走。
    说到山上的桃子,李氏忽然想起一个事儿来,转身对着唐晓福说道:前个村长家的夫郎还跟我说,他家老爷子过些日子要办七十大寿,咱山上那桃子水灵灵胖乎乎的,意头好,他家说是想买上一些,办席面的时候,供客人享用。
    唐晓福点点头,放下手中的茶杯。
    等到村长家办席的时候,您让周么么派人到山上去摘就好了。七十大寿,这可是难得的喜事儿。
    李氏含笑点头:你放心吧,周氏前几天跟我说了,出九文钱一斤,就想吃个新鲜,给老爷子长长脸。
    唐晓福又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后续唐老爷子跟李氏就商量了一下,村长家那边办寿宴应当随多少礼,一家人和乐融融。
    这些日子山上的各种水果下来之后,县城里边铺子中的生意,也逐渐忙碌了起来。
    如今那铺面当中的鲜鱼,早就已经有一批稳定的客户,每日都能卖出去几百条。
    而这果子每日唐晓福都会采最新鲜的,送到县城中去。
    唐晓福之前救下的那两个孩子,干活倒是颇为卖力。
    由于他俩住在铺子的后院,天刚亮就会起床将铺子打扫干净。
    然后就会迎接村里,边儿来送鱼和果子的人,上门将东西一一安排好之后。
    待阳哥儿他们上门,就可以推开门这生意了。
    别看这俩男孩年纪不是很大,但是为人却十分的嘴甜机灵。
    古成云是个踏实有成算的,而且算学极有天赋。
    唐晓福略略教了一些算学之后,铺中的基本算账他都可以掌握了,
    而古成雨活泼好动,人又十分的圆滑。
    总能哄着客人们开开心心的掏出铜钱买水果。
    这俩孩子也许是终于有了稳定的生活,主家又是给穿衣又是给吃饭,而且还会教导认字核算学,心中都感激的不得了。
    恨不得一天拿出10个时辰来干活,如果不是唐晓福发现了阻止,这俩孩子只怕还在默默的付出。
    由于这俩孩子年纪,也就十多岁的样子,正在长身体,唐晓福也没有亏待了他们。
    店铺每天都卖新鲜的鱼,中当天剩下的鱼炖了吃。
    而且唐晓福也会不时从这边带一些鸡和鸡蛋过去,让两个孩子能够补补。
    别看刚过了一个来月,这俩男孩长得壮实了不少,脸色也比之前好了不少。
    虽说这俩孩子现在住在后宅当中,唐晓福作为主家,供吃供住。
    但是看着这俩孩子又忠心又勤快,唐晓福也实在不忍心用白工。
    就跟两个孩子提了提,给他们每月一两银子的工钱。
    等到他们完全上手之后,会再算上铺子当中水果的一部分提成。
    两个孩子那干得更加有劲儿,更加卖力了。
    之前上连冲山中就下的那一对未婚夫夫,果然就是柴老秀才的家人。
    上次在山中唐晓福手背无意划伤,涂了琴哥儿送来的药,没几天就以全愈,而且丝毫疤痕没留下,让他啧啧称奇。
    心中对于琴哥儿的医术又有了新一番的认识。
    上次一别之后,两人在村中经常能够见面,琴哥儿不是个外向的性子,又初来到村里面,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唐晓福有时就会跟他一起去山边挖些草药野菜。
    俩人也算是意趣相投,是个能说得上话的朋友。
    唐晓福也心疼这俩孩子年少的时候多劫难,留下了后遗症。
    就赶着个日子,将两个孩子带到村里边,来到柴家求医。
    对于古成雨烫伤的那处,琴哥儿开了一些药膏。
    但是这伤疤毕竟已经形成,能够缓和到什么地步,恐怕不好说。
    但是至少恢复一段时间之后,不会影响左手的正常劳作。
    这就已经让古成雨喜出望外。
    而对于古成云那受伤的小腿确实有些麻烦。
    当时在拐子窝里,古成云的腿就已经被耽误了。
    后期就算再修养护它,骨头始终没有长对位置,
    如今之际,若想博得一个更好的可能,唯有请手法高超之人,重新将骨头在原位打断,重新接骨才有可能。
    唐晓福想着这会儿也没有什么麻药,生生将骨头敲断,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也太过残忍,就有些担心的看像古成云,
    没想到这小家伙却是个坚毅的。
    古成云摇了摇嘴唇,看着唐晓福与琴哥儿,声音坚定的说道:唐么么,琴医师我想医治腿,就算是再疼我都能够忍住。只要有一一丝丝能够恢复的可能,我都愿意尝试。
    琴哥儿也被他眼中的坚定所感染,点点头。
    至于这手法高超的人,不管是赵向北还是秦航飞都是可以做到的。
    这俩人虽说没有挑明,但互相都知道对方武艺不凡,做这种事情也算是轻车熟路。
    让唐晓福意外的是,这会儿虽然没有什么麻药之类的东西,但是琴哥儿却有一种汤药,喝下去之后,人的痛感就会降低。
    虽说达不到像麻醉剂一样的效果,但至少没有那么难挨了。
    整个过程,持续了三个时辰,唐晓福看的揪心无比。
    终于最后重新将骨头接好,将夹板缠好上了白布之后,古成云浑身上下仿佛就被雨水浸透了一般,满身满脸的汗水。
    古成雨还好,古成云势必要休养一阵子,待骨骼固定好才可移动。
    唐晓福本意是让古成云留在家中,休养歇一些时候,再去县城铺子里面。
    但是两个小家伙一番商量之后,不想麻烦唐晓福,于是就决定一起回到县城。
    由古成雨在外主持水果摊儿的生意,而古成云在铺子后院儿好生修养,古城雨进行照料。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