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汉家有俏夫郎(85)
李氏拿出来了一斤多的大骨头,又把赵向北早上从山上拎下来的鱼处理了一番。
午饭看来是要做红烧鱼,还有大骨汤了。
王仪这会儿虽说做饭的手艺一直没什么长进,但是打打下手倒是十分利落。
不一会儿就将那骨头切成段儿,将余处理好,配菜整理完毕。
团哥儿那边坐在灶下,帮着李氏看顾火。
待鱼下锅之后,这才起身洗洗手揉了一盆玉米面,准备一会儿在锅边贴玉米饼吃。
红烧鱼下锅之后几个翻滚顿时鲜香味,一道扑鼻而来,而站在一旁的王仪,忽然掩面干呕了起来。
这会儿正做饭呢,他自个也有些不好意思,连忙退后了两步,笑笑说道:许是昨夜吃的青李子,有些太酸倒了胃口,一会儿我喝些汤,应该就好了。
团哥儿听到王仪说最近想吃青李子,也不由的啧啧称奇。
嫂么么,你不觉得,那青李子太酸了吗?
团哥儿和唐晓福一听说那青李子,顿时就觉得自己口中满是酸味儿。
那李子是唐晓福山上的一棵李子树的特产。
唐晓福山中摘的果树,个个都是个大味美。
独独那棵李子树,成熟许久,结出来的依旧是青果子。
入口极酸,倒是不涩。
但是唐晓福不喜欢那酸味儿,多数都将青李子子摘回到家中,当醋用。
做菜时候放一点,别有一番风味。
李氏文闻言却微微皱了皱眉,狐疑的看向王仪。
老大家的,你的小日子是不是有些时候没来了?
经这么一提醒,王仪顿时一惊,下意识的捂着自己的肚子。
不会也罢,郎中说,我上次生双生胎伤了身子,许是要养一些年,才能再有孕的。
上面在旁边唐晓福默默无语,,这个锅应该是他的。
家里平常人吃饭饮水,他放了不少的灵泉水,为了就是在生活当中能够潜移默化的养好大家的身体以防生病。
也正是这灵泉水,不知不觉当中就将王仪身体的亏空补好了。
于是乎才有这会儿的事情。
李氏看王仪还是一副糊里糊涂的样子,就不由得摇摇头。
看你都是做两回姆么的人了,怎么一点常识都没有呢?一会儿你自个儿去柳郎中那儿看看,别到时不经意间磕了碰了,伤了身子就不好了。
王仪下意识的摇摇头,摸着自个儿的小腹,还是有一些惊诧,不过脸上更多的却是喜悦了。
在古代没有人口计划生育,诞下子嗣只要家中能够养得起,自然都是喜事。
唐晓福和团哥儿纷纷对王仪道了恭喜。
李氏那边想了想后,还是出言提醒。
老大家的呀,这孩子是儿子还是哥儿,那都是上天的缘分,只要到了我们唐家,就是唐家的儿孙,我们老两口都看重。你也莫要负担太重,好好的养好身子,照顾好你那三个孩子才是正理。
王仪知道婆么么这话是点拨自己。
他早已不是之前那个为了儿子疯了头的人,于是乖巧点头。
姆么您放心吧,我那就是一时糊涂不会了。
李氏闻言点点头,倒是没有更深说些什么,
这家里边到底还是他当家作主的。
日后老大家的要是依旧不知悔改,他自有办法教训。
众人就不再说话,七手八脚的将午饭做好,。
菜刚出锅那边,唐老爷子就带着唐老二和赵向北回来了。
爹你们回来了,这有水,洗洗凉快凉快,再吃饭吧。
唐晓福早早的用大木盆在院子里面晒了一大盆温水。
爷三个抬着木盆,到后院清洗了一番,一身清清爽爽的上了桌。
唐老二是个极喜欢吃鱼的,偏偏性子大大咧咧,不怎么会吐鱼刺,经常被卡到。
团哥儿心疼他,每每遇到吃鱼的时候,就会将鱼肉夹到自个儿盘子里面,小心挑出鱼刺,再给唐老二放在碗里,别提多恩爱了。
唐晓福故意逗自家二哥,朝他做了个鬼脸,比了个羞羞脸的动作。
唐老二也有一些不好意思的傻笑挠头,不过依旧坦坦然然的吃下夫郎剥好的鱼肉,心里美滋滋。
撂下碗筷,众人坐在石桌边,一起饮壶茶水消消食,
唐老二忽然说道:前个县城里的顾老爷,请我去他们家帮着盘几铺炕,给的银钱倒是不错,明儿我想一大早就进县城,恐怕要用一下家里的骡车。
李氏倒是没有反对,点点头,
如今地里面的活计,也用不着大牲口,你自牵去即可。回来的时候记得上驿站,看看有没有老三的消息。
唐老二闻言点点头,唐晓福算了算,时间也快到秋季了。
于是转头对李氏问道:姆么,是不是快到三个相似的时候了,过些日子等到地里边的事情安排好了,我和向北就动身去府城吧。
李氏点点头,想到远在他乡的儿子,也有些担忧。
我之前做了些酸萝卜,每逢天热的时候,老三就苦夏吃不下去饭。到时你们走时候,就带一些过去。
唐晓福想着临行之前将渔场当中那些河蚌都开出来,将所有的珍珠汇拢一起到府城卖掉换银子。
于是乎吃完饭,就快手快脚的帮着李氏刷碗,然后就躲在屋里边一边空间重地一边开河蚌。
唐老二第2天一大早,就跟村里边的几个汉子一起进城做活了,
天都已经全黑了,唐老二依旧没回来,
李氏只当他是活计多在主家住下了,
不想后半夜的时候,唐老二一脸惊慌无措地跑了回来,身上竟然还有几分脂粉味儿。
第162章 有力的证据
团哥儿本来在家里十分担心,唐老二怎的去了县城迟迟未归。
见他回来连忙迎了上去,却见他满身脂粉味儿,顿时就红了眼眶。
二郎,你,你这是做什么去了?
唐老二顿时慌了手脚,连忙七手八脚的抱了抱团哥儿,出言解释。
我们今儿去王老爷家帮着盘炕,活儿做的不错,王老爷家给了不少的赏钱。同村的几个就说要出去酒馆喝顿酒,我实在推脱不开就跟着一起去了。却没想到那几个小子竟然叫来了花楼的哥儿。哼!,害我白花了一百文钱。
肉疼的紧唐老二,这边有些话题偏转,愤愤不平的叨念。
那边团哥儿一听说他竟然叫了花楼的哥儿,眼泪就夺眶而出,咬着嘴唇,哆哆嗦嗦的问。
二郎,你,你是何意?难道你是腻了我不成?喜欢那的烟花柳巷的哥儿了,呜呜呜。
别看团哥儿平时坚强的很,但是对唐老二那是真真死心塌地的。
这会儿猛然听到这样的消息一下就行。
李氏在旁边一听,顿时瘦了眉毛,拎起帐子旁边的门栓,就去打唐老二。
好你个唐老二啊,这才去县城几趟啊,就学坏了。今儿你姆么我非得好好教训你!竟然敢上花楼去叫哥儿了,简直是胆大包天。
婴儿手臂粗细的木棍打在身上,疼得唐老二嗷呜嗷呜直叫,可是压根不敢反抗。
看到自家夫郎哭了,心中又是焦急又是心疼,连忙说道:姆么,姆么,您停停手,真的是误会。那哥儿可不是我叫的,我也没碰他们,远远的躲在一边,只是喝酒吃菜来。
团哥儿听到这里边擦擦眼泪,眼中的湿意渐渐退了下去。
团哥儿,你别怕,我教训他!
李氏看着模样,连忙紧急提棍子,又打了两下问道:你个小子以后可不敢这样胡来,那些个出门没赚几个铜板,就敢胡来的日,日后离他们远远的,有活计以后也不带他。
唐老二满脸委屈:这村里面那几个小子不地道,坑了我的银钱。
唐老二平时是个憨直的性子,他说出这话,李氏和团哥儿到是信的几分。
李氏见大哥情绪好了一些,连忙出声安慰。
团哥儿,你放心吧!这小子不敢做那等污糟事,就连吃酒,多花了百十文钱,他都心疼得不得了,日后他有行差踏错,姆么保证替你教训他。
团哥儿抹了抹眼角的湿意,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点点头。唐老二见自己夫郎终于有了个笑模样,也是傻憨憨的一乐。
连忙傻憨憨地将今天挣到的工钱掏了出来,讨好的塞到团哥儿手中。
团哥儿你看,今儿的活做得好,王老爷赏了我一两岁银子呢,加上工钱只有一两半。
团哥儿拎着钱袋子浅,浅的一笑,不好意思的看瞪了一眼唐老二。
又故作凶巴巴的哼了一声。
这次就算了,日后可莫要与他们去胡吃那那些酒席。
哎哎哎,夫郎说的算,我以后再也不理那个吕二蛋了,都是他出的鬼主意。
夫夫两个紧挨着肩回房去了。
李氏看到这模样,那样脸上也是带上了笑容。
什么也没有家和万事兴重要啊。
唐晓福听到了外边的动静,也没有出门去看。
自家二哥的性子,他太了解了,是没那个胆子,也舍不得那个银子的。
这会儿唐晓福和赵向北正在房中做一件大事,
胖儿子被哄睡了,唐晓福和赵向北一人坐着一个小马扎。
中间放着一个大大的木桶,里面满满的都是河蚌。
而唐晓福和赵向北这会儿,一人手中一把小匕首正在开河蚌呢。
唐晓福手起刀落开了,一个手掌大小的匕首上了一割,顿时眼睛一亮,摸出两粒圆滚滚的珍珠。
珍珠呈乳白色小,指甲盖大小,看上去十分好看。
嘿!又一个?向北过些日子去府城,你也带一些变装的东西,到时咱们把这些珍珠卖了换钱。
赵向北手起刀落,技法渐渐成熟。
不一会儿就割了三五个河蚌,里面大多数都会有些珍珠。
只不过极少数是圆润的,大多数都是有些棱棱角角。
这些异形珍珠在现代也许能够卖上个好价钱,在古代恐怕就不值什么钱了。
赵向北看着唐晓福开出珍珠那笑不可知的小模样,嘴角勾起笑容点点头。
好,只不过这么多珍珠恐怕要分开卖,如果在府城卖太多,只怕卖不到什么好价钱。
唐晓福这么一听,顿时手里边的珍珠也不香了,有些沮丧的拉拢着肩膀。
不开了,不开了,把这几个开完就洗洗睡吧,这么多珠子,可怎么办才好?
赵向北知道自家夫郎小孩心性,也没有在意,伸头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笑道:那些圆润的,卖到银楼当中应当能换个好价钱。不圆润的也可以卖到药店做珍珠粉,总之亏不了的。
唐晓福闻言眼睛一亮,想起上辈子河蚌里边会开出彩色的珍珠。
顿时重整旗鼓,又捞了个最大的河蚌,足有成人两个手掌大小,嘴里念念有词。
开出个紫色的,紫色的。唐晓福刀尖叹入到河蚌当中,轻轻掰开河蚌。
也不知是不是他的念叨起了作用。
这个个大河蚌当中开出两颗圆润的珍珠,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小珠子,也就米粒大小。
唐晓福本来很失望,准备丢掉之时。
忽然在角落的贝肉当中,摸到一个圆润鼓鼓的东西。
他用刀尖挑出之后竟然是一枚紫色的珍珠,圆润可爱泛着珍珠特有的光泽。
唐晓福顿时裂开嘴角。
嘿嘿嘿!紫色的,紫色的,这个是不是叫紫气东来?赵向北闻言停下手中的动作,看唐晓福手中的紫色珍珠,眼中也划过诧异。
这紫色珍珠确实难得,富贵人家都以紫气为贵,这颗应当能卖个好价钱。
得了心心念念的好东西,唐晓福这会儿开心了。
仿佛想到无数的银子,牵着他的手一起转圈圈。
忙乎两个忙活了半夜,这才将那大盆子河蚌开了出来,
可惜了能出珍珠的河蚌,肉质不怎么好,
唐晓福和赵向北就偷偷的装在袋子中,拎到山上埋在地里边,算是给地增肥了。
唐家本以为唐老二的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唐老二和唐老爷子他们下地去了,家里边竟然来了一个身着粉衣的哥儿。
那个腰身纤细,弱柳扶风,一身脂粉味儿,带着点儿风尘的味道。
一进唐家院门儿,一双狐狸眼就四处打量,不胜满意的啧啧嘴。
对来开门的唐晓福说道:我是唐家二郎昨夜的相好,他说好要纳我做小。
团哥儿听到外边的动静也抱着孩子出来了,见这么一个妖妖娆娆的哥儿,站在自家院门前,说的还是自个儿的相公。
团哥儿顿时就面沉如水,手掌也轻轻的攥起了拳头。
唐晓福眯着眼打量来人,声音浅淡。
不知这位如何称呼,我二哥可从来没提起这事,我家可历来没有那小的习俗。这位哥怕不是一向风流,喝多了酒,记忆差了人吧。
我叫红哥儿。红哥儿看了一眼唐晓福眼含不屑的撇撇嘴:你别就是那人的夫郎吧,弟弟我奉劝你一句,这伺候爷们儿啊,也是要手段的,你做正房夫郎的应当大度才是。
唐晓福仿佛听到什么天大的笑话一般,仰头笑了起来。
就凭你这句话,你也不认识我二哥。还是速速离去吧,别让我用扫把赶你出去,彼此都留下脸面。
团哥儿这会已经怒气冲冲的走了过来,冷冷的看向红哥儿。
这里不欢迎你,你还是走吧,我家也不认识你。
那红哥儿打量了一下唐晓福的面容,再看了看团哥儿,心知自己是认错了,
有些心虚地转了转眼珠,随即抽噎几声,就满脸泪水的大声哀求。
这位夫郎!你行行好吧。我与他是两情相悦,不求名分,只求能够在他身边照顾他就可以了,我不抢您的正房地位,也不抢您家家财,只求一口饭吃,一个踏睡就够了。
这红哥儿应当是学过戏,扯开嗓门这么一哭,倒是婉转回肠跟唱大戏一般。
引来了周围的邻里,伸头张望,村里边最不缺这些八卦的人。
不出一顿饭的功夫,只怕这村里村唐家老二做什么坏事的都有了谣言,猛于虎啊。
唐晓福随即冷下脸来,当时眼神就带着几番锐利。
你即使认识我二哥,不如说他姓甚名谁,身高几许,身上有何特征,你有何凭证?
我,我自然是有证据的。
那红哥儿被唐晓福看的有些心虚,昨夜喝多了酒,他哪儿知道跟谁欢好一场。
知道唐家的日子过得不错,颇有家财,这才找上门来的。
周围看热闹的么么顿时笑开了。
哎呦喂,这位哥儿上门这架势,有证据,你快拿出来呀。
哈哈,别不是,爷们太多,记不得了吧。
村里面这些年长的么么说话荤素不顾忌,就算红哥儿是个做暗门子的,那也有些脸红耳热。
他咬咬牙,从腰间掏出块白色的布料,在空中抖了抖。
这,这亵裤,总做不得假吧。
第163章 算计
唐晓福看着能在空中飘荡的白色底裤,顿时也有些傻眼。
虽说心里边是相信自家二哥的,可是这东西拿出来了,他还是下意识的回头去看团哥儿。
而站在他身后一步的团哥儿,刚开始虽然脸色铁青,但是这会儿真真正正看到那所谓的证据。
忽然团哥儿脸上就带了点儿喜色,眼珠转了转后大声问道:你既然说是我家二郎,那我问你,我家二郎肩胛骨处的胎记是何种形状?
恋耽美
午饭看来是要做红烧鱼,还有大骨汤了。
王仪这会儿虽说做饭的手艺一直没什么长进,但是打打下手倒是十分利落。
不一会儿就将那骨头切成段儿,将余处理好,配菜整理完毕。
团哥儿那边坐在灶下,帮着李氏看顾火。
待鱼下锅之后,这才起身洗洗手揉了一盆玉米面,准备一会儿在锅边贴玉米饼吃。
红烧鱼下锅之后几个翻滚顿时鲜香味,一道扑鼻而来,而站在一旁的王仪,忽然掩面干呕了起来。
这会儿正做饭呢,他自个也有些不好意思,连忙退后了两步,笑笑说道:许是昨夜吃的青李子,有些太酸倒了胃口,一会儿我喝些汤,应该就好了。
团哥儿听到王仪说最近想吃青李子,也不由的啧啧称奇。
嫂么么,你不觉得,那青李子太酸了吗?
团哥儿和唐晓福一听说那青李子,顿时就觉得自己口中满是酸味儿。
那李子是唐晓福山上的一棵李子树的特产。
唐晓福山中摘的果树,个个都是个大味美。
独独那棵李子树,成熟许久,结出来的依旧是青果子。
入口极酸,倒是不涩。
但是唐晓福不喜欢那酸味儿,多数都将青李子子摘回到家中,当醋用。
做菜时候放一点,别有一番风味。
李氏文闻言却微微皱了皱眉,狐疑的看向王仪。
老大家的,你的小日子是不是有些时候没来了?
经这么一提醒,王仪顿时一惊,下意识的捂着自己的肚子。
不会也罢,郎中说,我上次生双生胎伤了身子,许是要养一些年,才能再有孕的。
上面在旁边唐晓福默默无语,,这个锅应该是他的。
家里平常人吃饭饮水,他放了不少的灵泉水,为了就是在生活当中能够潜移默化的养好大家的身体以防生病。
也正是这灵泉水,不知不觉当中就将王仪身体的亏空补好了。
于是乎才有这会儿的事情。
李氏看王仪还是一副糊里糊涂的样子,就不由得摇摇头。
看你都是做两回姆么的人了,怎么一点常识都没有呢?一会儿你自个儿去柳郎中那儿看看,别到时不经意间磕了碰了,伤了身子就不好了。
王仪下意识的摇摇头,摸着自个儿的小腹,还是有一些惊诧,不过脸上更多的却是喜悦了。
在古代没有人口计划生育,诞下子嗣只要家中能够养得起,自然都是喜事。
唐晓福和团哥儿纷纷对王仪道了恭喜。
李氏那边想了想后,还是出言提醒。
老大家的呀,这孩子是儿子还是哥儿,那都是上天的缘分,只要到了我们唐家,就是唐家的儿孙,我们老两口都看重。你也莫要负担太重,好好的养好身子,照顾好你那三个孩子才是正理。
王仪知道婆么么这话是点拨自己。
他早已不是之前那个为了儿子疯了头的人,于是乖巧点头。
姆么您放心吧,我那就是一时糊涂不会了。
李氏闻言点点头,倒是没有更深说些什么,
这家里边到底还是他当家作主的。
日后老大家的要是依旧不知悔改,他自有办法教训。
众人就不再说话,七手八脚的将午饭做好,。
菜刚出锅那边,唐老爷子就带着唐老二和赵向北回来了。
爹你们回来了,这有水,洗洗凉快凉快,再吃饭吧。
唐晓福早早的用大木盆在院子里面晒了一大盆温水。
爷三个抬着木盆,到后院清洗了一番,一身清清爽爽的上了桌。
唐老二是个极喜欢吃鱼的,偏偏性子大大咧咧,不怎么会吐鱼刺,经常被卡到。
团哥儿心疼他,每每遇到吃鱼的时候,就会将鱼肉夹到自个儿盘子里面,小心挑出鱼刺,再给唐老二放在碗里,别提多恩爱了。
唐晓福故意逗自家二哥,朝他做了个鬼脸,比了个羞羞脸的动作。
唐老二也有一些不好意思的傻笑挠头,不过依旧坦坦然然的吃下夫郎剥好的鱼肉,心里美滋滋。
撂下碗筷,众人坐在石桌边,一起饮壶茶水消消食,
唐老二忽然说道:前个县城里的顾老爷,请我去他们家帮着盘几铺炕,给的银钱倒是不错,明儿我想一大早就进县城,恐怕要用一下家里的骡车。
李氏倒是没有反对,点点头,
如今地里面的活计,也用不着大牲口,你自牵去即可。回来的时候记得上驿站,看看有没有老三的消息。
唐老二闻言点点头,唐晓福算了算,时间也快到秋季了。
于是转头对李氏问道:姆么,是不是快到三个相似的时候了,过些日子等到地里边的事情安排好了,我和向北就动身去府城吧。
李氏点点头,想到远在他乡的儿子,也有些担忧。
我之前做了些酸萝卜,每逢天热的时候,老三就苦夏吃不下去饭。到时你们走时候,就带一些过去。
唐晓福想着临行之前将渔场当中那些河蚌都开出来,将所有的珍珠汇拢一起到府城卖掉换银子。
于是乎吃完饭,就快手快脚的帮着李氏刷碗,然后就躲在屋里边一边空间重地一边开河蚌。
唐老二第2天一大早,就跟村里边的几个汉子一起进城做活了,
天都已经全黑了,唐老二依旧没回来,
李氏只当他是活计多在主家住下了,
不想后半夜的时候,唐老二一脸惊慌无措地跑了回来,身上竟然还有几分脂粉味儿。
第162章 有力的证据
团哥儿本来在家里十分担心,唐老二怎的去了县城迟迟未归。
见他回来连忙迎了上去,却见他满身脂粉味儿,顿时就红了眼眶。
二郎,你,你这是做什么去了?
唐老二顿时慌了手脚,连忙七手八脚的抱了抱团哥儿,出言解释。
我们今儿去王老爷家帮着盘炕,活儿做的不错,王老爷家给了不少的赏钱。同村的几个就说要出去酒馆喝顿酒,我实在推脱不开就跟着一起去了。却没想到那几个小子竟然叫来了花楼的哥儿。哼!,害我白花了一百文钱。
肉疼的紧唐老二,这边有些话题偏转,愤愤不平的叨念。
那边团哥儿一听说他竟然叫了花楼的哥儿,眼泪就夺眶而出,咬着嘴唇,哆哆嗦嗦的问。
二郎,你,你是何意?难道你是腻了我不成?喜欢那的烟花柳巷的哥儿了,呜呜呜。
别看团哥儿平时坚强的很,但是对唐老二那是真真死心塌地的。
这会儿猛然听到这样的消息一下就行。
李氏在旁边一听,顿时瘦了眉毛,拎起帐子旁边的门栓,就去打唐老二。
好你个唐老二啊,这才去县城几趟啊,就学坏了。今儿你姆么我非得好好教训你!竟然敢上花楼去叫哥儿了,简直是胆大包天。
婴儿手臂粗细的木棍打在身上,疼得唐老二嗷呜嗷呜直叫,可是压根不敢反抗。
看到自家夫郎哭了,心中又是焦急又是心疼,连忙说道:姆么,姆么,您停停手,真的是误会。那哥儿可不是我叫的,我也没碰他们,远远的躲在一边,只是喝酒吃菜来。
团哥儿听到这里边擦擦眼泪,眼中的湿意渐渐退了下去。
团哥儿,你别怕,我教训他!
李氏看着模样,连忙紧急提棍子,又打了两下问道:你个小子以后可不敢这样胡来,那些个出门没赚几个铜板,就敢胡来的日,日后离他们远远的,有活计以后也不带他。
唐老二满脸委屈:这村里面那几个小子不地道,坑了我的银钱。
唐老二平时是个憨直的性子,他说出这话,李氏和团哥儿到是信的几分。
李氏见大哥情绪好了一些,连忙出声安慰。
团哥儿,你放心吧!这小子不敢做那等污糟事,就连吃酒,多花了百十文钱,他都心疼得不得了,日后他有行差踏错,姆么保证替你教训他。
团哥儿抹了抹眼角的湿意,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点点头。唐老二见自己夫郎终于有了个笑模样,也是傻憨憨的一乐。
连忙傻憨憨地将今天挣到的工钱掏了出来,讨好的塞到团哥儿手中。
团哥儿你看,今儿的活做得好,王老爷赏了我一两岁银子呢,加上工钱只有一两半。
团哥儿拎着钱袋子浅,浅的一笑,不好意思的看瞪了一眼唐老二。
又故作凶巴巴的哼了一声。
这次就算了,日后可莫要与他们去胡吃那那些酒席。
哎哎哎,夫郎说的算,我以后再也不理那个吕二蛋了,都是他出的鬼主意。
夫夫两个紧挨着肩回房去了。
李氏看到这模样,那样脸上也是带上了笑容。
什么也没有家和万事兴重要啊。
唐晓福听到了外边的动静,也没有出门去看。
自家二哥的性子,他太了解了,是没那个胆子,也舍不得那个银子的。
这会儿唐晓福和赵向北正在房中做一件大事,
胖儿子被哄睡了,唐晓福和赵向北一人坐着一个小马扎。
中间放着一个大大的木桶,里面满满的都是河蚌。
而唐晓福和赵向北这会儿,一人手中一把小匕首正在开河蚌呢。
唐晓福手起刀落开了,一个手掌大小的匕首上了一割,顿时眼睛一亮,摸出两粒圆滚滚的珍珠。
珍珠呈乳白色小,指甲盖大小,看上去十分好看。
嘿!又一个?向北过些日子去府城,你也带一些变装的东西,到时咱们把这些珍珠卖了换钱。
赵向北手起刀落,技法渐渐成熟。
不一会儿就割了三五个河蚌,里面大多数都会有些珍珠。
只不过极少数是圆润的,大多数都是有些棱棱角角。
这些异形珍珠在现代也许能够卖上个好价钱,在古代恐怕就不值什么钱了。
赵向北看着唐晓福开出珍珠那笑不可知的小模样,嘴角勾起笑容点点头。
好,只不过这么多珍珠恐怕要分开卖,如果在府城卖太多,只怕卖不到什么好价钱。
唐晓福这么一听,顿时手里边的珍珠也不香了,有些沮丧的拉拢着肩膀。
不开了,不开了,把这几个开完就洗洗睡吧,这么多珠子,可怎么办才好?
赵向北知道自家夫郎小孩心性,也没有在意,伸头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笑道:那些圆润的,卖到银楼当中应当能换个好价钱。不圆润的也可以卖到药店做珍珠粉,总之亏不了的。
唐晓福闻言眼睛一亮,想起上辈子河蚌里边会开出彩色的珍珠。
顿时重整旗鼓,又捞了个最大的河蚌,足有成人两个手掌大小,嘴里念念有词。
开出个紫色的,紫色的。唐晓福刀尖叹入到河蚌当中,轻轻掰开河蚌。
也不知是不是他的念叨起了作用。
这个个大河蚌当中开出两颗圆润的珍珠,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小珠子,也就米粒大小。
唐晓福本来很失望,准备丢掉之时。
忽然在角落的贝肉当中,摸到一个圆润鼓鼓的东西。
他用刀尖挑出之后竟然是一枚紫色的珍珠,圆润可爱泛着珍珠特有的光泽。
唐晓福顿时裂开嘴角。
嘿嘿嘿!紫色的,紫色的,这个是不是叫紫气东来?赵向北闻言停下手中的动作,看唐晓福手中的紫色珍珠,眼中也划过诧异。
这紫色珍珠确实难得,富贵人家都以紫气为贵,这颗应当能卖个好价钱。
得了心心念念的好东西,唐晓福这会儿开心了。
仿佛想到无数的银子,牵着他的手一起转圈圈。
忙乎两个忙活了半夜,这才将那大盆子河蚌开了出来,
可惜了能出珍珠的河蚌,肉质不怎么好,
唐晓福和赵向北就偷偷的装在袋子中,拎到山上埋在地里边,算是给地增肥了。
唐家本以为唐老二的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唐老二和唐老爷子他们下地去了,家里边竟然来了一个身着粉衣的哥儿。
那个腰身纤细,弱柳扶风,一身脂粉味儿,带着点儿风尘的味道。
一进唐家院门儿,一双狐狸眼就四处打量,不胜满意的啧啧嘴。
对来开门的唐晓福说道:我是唐家二郎昨夜的相好,他说好要纳我做小。
团哥儿听到外边的动静也抱着孩子出来了,见这么一个妖妖娆娆的哥儿,站在自家院门前,说的还是自个儿的相公。
团哥儿顿时就面沉如水,手掌也轻轻的攥起了拳头。
唐晓福眯着眼打量来人,声音浅淡。
不知这位如何称呼,我二哥可从来没提起这事,我家可历来没有那小的习俗。这位哥怕不是一向风流,喝多了酒,记忆差了人吧。
我叫红哥儿。红哥儿看了一眼唐晓福眼含不屑的撇撇嘴:你别就是那人的夫郎吧,弟弟我奉劝你一句,这伺候爷们儿啊,也是要手段的,你做正房夫郎的应当大度才是。
唐晓福仿佛听到什么天大的笑话一般,仰头笑了起来。
就凭你这句话,你也不认识我二哥。还是速速离去吧,别让我用扫把赶你出去,彼此都留下脸面。
团哥儿这会已经怒气冲冲的走了过来,冷冷的看向红哥儿。
这里不欢迎你,你还是走吧,我家也不认识你。
那红哥儿打量了一下唐晓福的面容,再看了看团哥儿,心知自己是认错了,
有些心虚地转了转眼珠,随即抽噎几声,就满脸泪水的大声哀求。
这位夫郎!你行行好吧。我与他是两情相悦,不求名分,只求能够在他身边照顾他就可以了,我不抢您的正房地位,也不抢您家家财,只求一口饭吃,一个踏睡就够了。
这红哥儿应当是学过戏,扯开嗓门这么一哭,倒是婉转回肠跟唱大戏一般。
引来了周围的邻里,伸头张望,村里边最不缺这些八卦的人。
不出一顿饭的功夫,只怕这村里村唐家老二做什么坏事的都有了谣言,猛于虎啊。
唐晓福随即冷下脸来,当时眼神就带着几番锐利。
你即使认识我二哥,不如说他姓甚名谁,身高几许,身上有何特征,你有何凭证?
我,我自然是有证据的。
那红哥儿被唐晓福看的有些心虚,昨夜喝多了酒,他哪儿知道跟谁欢好一场。
知道唐家的日子过得不错,颇有家财,这才找上门来的。
周围看热闹的么么顿时笑开了。
哎呦喂,这位哥儿上门这架势,有证据,你快拿出来呀。
哈哈,别不是,爷们太多,记不得了吧。
村里面这些年长的么么说话荤素不顾忌,就算红哥儿是个做暗门子的,那也有些脸红耳热。
他咬咬牙,从腰间掏出块白色的布料,在空中抖了抖。
这,这亵裤,总做不得假吧。
第163章 算计
唐晓福看着能在空中飘荡的白色底裤,顿时也有些傻眼。
虽说心里边是相信自家二哥的,可是这东西拿出来了,他还是下意识的回头去看团哥儿。
而站在他身后一步的团哥儿,刚开始虽然脸色铁青,但是这会儿真真正正看到那所谓的证据。
忽然团哥儿脸上就带了点儿喜色,眼珠转了转后大声问道:你既然说是我家二郎,那我问你,我家二郎肩胛骨处的胎记是何种形状?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