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糙汉家有俏夫郎 > 糙汉家有俏夫郎
错误举报

糙汉家有俏夫郎(89)

    以前王秀才四次参加科举落榜,心生不愤,老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就用泻药暗害同窗,往年里与他同屋,甚至亲近的有天赋的秀才,都遭了毒手,错过了考试。
    第168章 唐老爷子来了
    王秀才事情败露,在书院里边引起轩然大波。
    之前与他交好的人,更后怕不已。
    眼看着就要到乡试了,王秀才做的这种事情引起了府城父母官的极大的注意。
    州府大人是个刚正不阿的人,对这种事情也极为厌恶。
    直接就跟本地的学政联合讨论,取消了王秀才的考试资格,而且取消的秀才功名。
    一时之间,那王秀才仿佛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这件事情州府衙门做的极为干净利落。
    确定王秀才的罪名,直接提出公告,让所有人都知道,以正视听。
    唐晓福接到消息,好好跟唐老三说了说。
    也怕他因为往事,留下心结,影响之后的科举之路。
    唐老三知道王秀才最后的结局,有些唏嘘。
    那位同窗其实颇有天赋,第一次乡试,少了些运气,分到的屋舍漏雨,偏偏那次乡试连日大雨的得了风寒,他一迷糊糊的没有发挥好,这才落榜了。之后他怀才不遇,心思用偏了,这才得如此下场。
    唐晓福握了一下手中的茶杯。
    科举之路,何等艰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需要的不仅是实力,也是运气。但是不管何时,好心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赵向北坐在一边,也饮了口茶水:三哥在读书一道,颇有灵性,年纪也不大,自当稳扎稳打,厚积薄发,何必在乎一时得失。
    考前心态这块,唐晓福可是把握的死死的,害怕自己三哥,压力太大,心态失衡。
    唐老三哈哈一笑,挠挠头,自然知道自家人的关心。
    嗯,福哥儿向北放心,我是不会钻牛角尖的。
    为了怕家人担心,唐老三连忙拿起今天早上书院的请柬。
    今天早上接了份书院的请柬,是陆大先生的,让我回书院,考教文章。
    这位陆大先生,唐晓福也有所耳闻,二甲进士出身,是位学富五车的大儒,曾经官拜礼部侍郎,如今年过六十,早已经辞官,在家乡的书院教书育人。
    能得到陆大先生的指点,倒是难得,想必因为王秀才的事情,书院有补偿之意,这才有了这个请帖。
    唐老三点点头:我想也是这样。不过这种机会实在难得,能得到陆大先生的指点,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文章必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看到自己三哥这样兴奋,笑眯眯的点点头。
    我那边,还带了咱家的新炒制的茶叶,不如带过去给先生尝个新鲜。
    唐老三闻言眼睛一亮,连忙起身起身一礼。
    多谢福哥儿替我想的周到了。
    几人又聊了几句,唐老三着急回去整理文章。
    唐晓福和赵向北乔装成一对兄弟出门卖珍珠。
    唐晓福一身粗布麻衣,贴着两撇小胡子,故意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别提多有趣了。
    这回买卖成了,咱们就整顿好的,大鱼大肉,好酒好菜,哈哈哈。
    赵向北含笑跟在他身边,微弯着嘴角,强忍笑意。
    好好,好酒好菜,你喜欢十珍楼的肘子和扒鸡,咱们就买上几个菜,再来上一坛子好酒。
    唐晓福笑眯眯耍着大步,走的贼高兴。
    嗯嗯。之前商队传消息,说是今天下午就要到了,董瑞新应该今天下午就能过来吧。
    赵向北点点头,单手虚虚的护在唐晓福身后,以防来往的行人撞到他。
    好。客房赵么么已经好了,下午去驿站看看就行。
    俩人去了之前踩过点的银楼,卖了六十八品质上乘的珍珠,正好购一珠串的。
    由于品相极好,卖得了极好的价钱。
    两个衣着普通的汉子,上门售卖如此珍贵之物,自然十分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唐晓福和赵向北走出银楼,刚过了窄巷就感觉身后有人跟着。
    赵向北嘴唇轻抿,眸子一厉:真是贪得无厌呀。
    唐晓福拉住赵向北的手腕,微微摇头。
    不要冲动,给点教训也就是了。
    赵向北点点头,拍拍唐晓福的手背。
    放心我有分寸的。
    两人故意绕了几个弯,把身后跟着的人,引到一处无人角落。
    直接把人敲晕。
    唐晓福和赵向北换了身装扮,大摇大摆的走在街上,去十珍楼买了几个菜。
    掌柜的还记得唐晓福他们是上次的客人,客气的送了个两层的木食盒。
    两人卖好了食物,有去药堂欧阳郎中那里,给唐老三又买了一些补身的药物。
    这次去驿站接人。
    意外的是马车上下来的,不仅有董瑞新,唐老爷子竟然也跟来了。
    唐晓福眼睛瞪得老大,连忙上前搀扶唐老爷子。
    爹,您怎么来了。
    唐老爷一路风尘仆仆,满脸的疲惫,见到唐晓福连忙说道:福哥儿,我和你姆么,在家实在太担心你三哥了,所以来看看。
    唐晓福看着满脸风霜的唐老爷,也有些眼中发酸。
    爹,您放心,三哥看了郎中,吃了药,好多了。
    赵向北接过董瑞新手中的书箱。
    三哥早就盼望着你来,跟你一起探讨学问呢。
    董瑞新也是满脸笑意,眼中带着期待。
    外面人来人往,不是说话的地方。
    几人在外面也没耽搁,唐晓福和赵向北引着两人来到出租房子。
    唐老爷子看到这个一进小院子,也是赞不绝口。
    赵么么知道是这家子的老爷子来了,也是极为尊敬。
    唐晓福把食盒交给赵么么,又让他做了几个唐老爷子喜欢的小菜。
    唐老爷拉着自家小儿子的手,细细的询问他的近况。
    在得知自家儿子一切都好,并且受到陆大先生的指点。
    心中老怀大慰,又宽慰了一下唐老三,怕他太过紧张,影响了乡试的心情。
    一家人大吃了一顿,唐晓福喝了不少的酒,最后醉的迷糊糊的,被赵向北扛了回去。
    半夜了唐晓福饮酒体热,把衣裳扯了个七零八落。
    唐晓福这些年,喝醉了酒喜欢亲人,粘人的毛病。
    这亲近的人,当然就是赵向北啦。
    唐晓福红扑扑的一张小脸,抱着赵向北壮实的眼神,嘟着嘴四处乱亲。
    赵向北好像被自家小夫郎亲的岔了气,双眼微红,气息微重,直接就把自家小夫郎压倒,就地正法了。
    两相欢好的时候,赵向北气息不稳的抱住唐晓福,情动不已的说道:小福,咱们再生一个小哥儿吧,生个像你的小哥儿。
    唐晓福被折腾的脸颊绯红,脑袋昏昏,压根没有听到。
    那个跟踪的人醒来,早就已经日落黄昏,灰溜溜的回到银楼里面,护卫长一看脖颈伤处痕迹,顿时脸色大变。
    这是内家高手所所为呀,少东家不能跟了呀,那人武艺极高,下手极有分寸,只在教训,不在伤人,这明显就是警告。少东家,这人惹不得呀。
    那少东家一身草绿锦袍,三角眼,拿着那盘子珍珠,爱不释手。
    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珍珠,要是有稳定货源就好了呀。
    旁边的掌柜的和护卫长相视一笑,踌躇一下,还是小心翼翼的说道:江湖人历来脾气古怪,偏偏武艺高强,神出鬼没。双方买卖完毕,各取所需,少东家何必惹下大仇敌。
    这银楼少东家是不是个没脑子的,思量片刻后点点头。
    这珍珠难得,不如就做成珠串,做我姆么过寿之礼吧。
    那掌柜的和护卫长闻言也是长松一口气。
    谁也不想平白惹到一个神出鬼没的江湖高手,什么时候人头落地的都不知道。
    暗中一桩麻烦事,无声无息的解决了,也算是给唐晓福他们两人省去了很多麻烦。
    接下去的几天,唐老三身体渐好,安心温习书本,平时闲暇的时候,就和董瑞新忽然探讨学问。
    有了之前王秀的前车之鉴,唐老三谢绝所有请帖,专心温书。
    日子飞速流逝,很快就到了九月初十,乡试的日子。
    一大早吃了早饭,唐晓福,赵向北还有唐老爷子,一起出门送唐老三进龙门。
    古代科举进龙门时候,除了纸墨笔砚什么也不能带,就连衣物的数量,都有这个限制。
    每三天一门,这期间任何吃喝拉撒都在考棚那个狭小的格子里。
    至于吃饭,考棚里会有些简单的饭菜。
    但是唐晓福上辈子多少看了一些科举的事情,特意提前提醒了唐老三,不要在考棚里吃油大的东西,以防肚子不舒服。
    远远的看着唐老三进了龙门,唐老爷子还是一脸担心。
    唐晓福上前搀扶了唐老爷子:爹,你别担心,三哥一定没问题,咱们回吧,赵么么一早炖了您爱喝的汤。
    这三天里,家里人不知道考棚里的情况,也是吃不好睡不好。
    唐老爷子年事已高,唐晓福怕他太过担心,跟老爷子出门遛遛弯。
    赵向北没事就陪老爷子下下棋。
    终于到了三天后的中午,赵向北提前租赁了马车,在龙门前等着唐老三。
    唐晓福站在车下,远远看见唐老三出了龙门,脸色苍白,衣服褶皱不堪,满脸的疲惫。
    赵向北连忙迎了上去,扶着唐老三进了马车,唐晓福递上温开水。
    第169章 穿云弓
    唐老三脸色苍白,靠在马车之内。
    唐晓福压根也没问他考试的事情连,忙扯过了个帕子,在温水中浸湿了一下,放在他手中。
    三哥,你擦擦额头的汗,咱们一会儿就到家了。赵么么早就在家做好了饭菜,烧好了热水。
    俩人说话的功夫,董瑞新也被接了进来。
    同样是满身狼狈,身上的衣服,就跟腌制的咸菜一样皱皱巴巴,脸色苍白,仿佛身体被掏空。
    唐晓福如刚才一般,递上热水和帕子,马车徐徐的跑到了租赁的小院当中。
    唐老爷子连忙迎了出来,看自家三儿子除了脸色差了一些,精神头还可以,于是松了口气。
    三郎啊,你回来了,这边已经烧好热水了,你和瑞新快去洗洗,就出来吃饭吧。
    唐老三点点头,朝着唐老爷子,深深的作了一礼。
    爹,辛苦您替儿子劳碌了。
    唐老爷子笑得眉眼弯弯。
    你这孩子怎么忽然客气起来了,水温正好,快去洗洗,注意不要泡久了,会头晕。
    唐老三点点头跟董瑞新一起去澡间,洗了个澡。
    唐晓福和赵向北帮着赵么么一起将饭菜端好放在桌上。
    那边唐老三俩人也洗漱好了,顶着一头湿发,坐到坐就开始大快躲逸。。
    由于这三天三天在考棚当中,也没吃什么油性大的东西上。
    唐晓福也怕他们猛然吃些大鱼大肉坏了肠胃,就让赵么么做了些清淡滋补的菜给俩人吃。
    唐老三和董瑞新草草的吃了几口饭,就倒头大睡。
    家里没有人敢打扰他们,唐晓福连忙让唐老爷子坐了下来,轻声安抚。
    您放心吧!刚才我让向北驾着马车,去接欧阳郎中了,那是位有名的大夫,到这儿来一会儿给三哥他们看看,肯定没什么问题的。
    唐老爷子见自家哥儿安排的如此妥当,点点头,心慰的说道:还好是福哥儿你们来了呀,见过世面,不然这三天在考棚子里面得招多大的罪呀。
    唐晓福笑了笑。
    将近三个时辰,赵向北就驾着马车,带着欧阳郎中来到了院儿中。
    唐晓福连忙迎了上去,搀扶着欧阳老郎中下马车。
    劳烦您跑一趟了,这考棚三天实在煎熬,晚辈实在担心兄长的身体。
    欧阳老爷这也没客气,缕缕花白的胡子朗了一笑。
    医者看病本是应当,何必客气。
    欧阳老先生先是进门,与唐老三和董瑞新聊了聊,观察两人神态,又把了把脉。
    半响之后,这才说道:两位没有大碍,不过是心神消耗比较大,再加上微微有些伤风,我这就下一个方子熬上一贴药,明儿一早保证好好的。
    唐老爷子一听。顿时喜出望外,连忙从腰间掏出块碎银子,递到欧阳郎中旁边的小药童手中。
    唐晓福也适时的送上了一包茶叶,笑眯眯的说道:多谢欧阳郎中费心了,这茶叶呢,是我们家乡山上采的野茶,不值什么钱。但是今年新炒制味道独特倒是可以尝一尝,希望您别嫌弃。
    欧阳老先生也是个爱茶的,这个礼物正好送到他的喜好之处了,他眼睛一亮,笑眯眯的捋了捋花白的胡子。
    客气,客气,诸位太客气了。
    于是斟酌着方子,那是更加仔细了。
    赵向北架着马车,将欧阳老爷子送回到药房当中,顺便提了两副药回来熬制。唐晓福偷偷往里放了不少灵泉水。
    晚饭之前,唐老三和董瑞新喝下之后,果然人的精神头好了不少,晚饭也吃了不少,
    不过俩人也没有谈及今天的考试内容。
    用现代的说法,就是考一科忘一科,莫要影响下一科的心情,
    俩人聊了聊当时各个号房的事情。
    唐晓福这才得知,原来科举之中,最倒霉的不是被分配到漏雨的房子。
    而是正好分配带茅房旁边。
    所以说这考试期间,小号都在棚子之内解决。
    但是大号势必是要去茅房的,学子们都尽量克制三天之内不去大号,否则这卷子答得再好,被扣上屎戳子只怕都要名落孙山了。
    只是到底时间较长,人吃五谷杂粮咋能不去那轮回之所呢?
    所以茅房的味道也格外的大,在茅房旁边的书生,那就可怜了。
    三天熏的眼都睁不开,人都被淹入味儿了,非得有大毅力,否则是肯定要落榜的。
    唐晓福眨了眨眼睛,想起个不太好的念头。
    那有人为了不去茅房扣屎戳子,会不会偷偷的就在那好房之中就地解决。
    唐老三和董瑞新相视一眼,纷纷侧开,脸有些难以回首的样子,轻轻的点点头,唐老三有些尴尬的脸红说道:自然是有的,到第三天之时,有些人忍不住了就会偷偷在号房里解决。那个味道啊,简直是不忍直视。
    董瑞新听到这个话题,也是往事不堪回首的模样,扶了扶额头。
    唐兄你这还算好的,我那前面的人中午想是饿极了,吃了一碗肉丸,汤不知怎的下午就开始闹起了肚子,哎哟哟,不能回想,不能回想呀。
    唐晓福噗嗤一下乐了。
    屋里所有人,听到这件事都控制不住的低笑出声,气氛一下欢快了不少。
    众人又闲聊了点家常事,就连忙让唐老三和董瑞新回房休息了。
    夜晚十分安静,唐晓福和赵向北肩靠着肩头靠着头。
    这科举读书简直是又苦又折磨人,以后咱家小曦辰不知要不要读书。
    赵向北含笑摸了摸唐晓福,柔软的发顶,低头亲了亲他的脸颊。
    自古士农工商,读书自然是苦的,但是如果孩子有天赋,自当是要让他读书的。
    其实唐晓福也知道这个道理。
    不说古代,就算是现代读书高考也是一道最简单向上的捷径,更何况是在古代那可是一条青云路。
    但凡有些聪明有些志向的儿郎,哪儿有不奔着读书出仕而去呀。
    赵向北看着唐晓福愁绪,满脸的模样不由得低笑出声,一把将人按在怀中,低头吻了吻,他微红的嘴唇。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