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必须得高调了(57)
宋瑶华捂嘴笑, 老太太手里的都是好东西, 再多我也是不嫌的。她又拉了宋嘉然的手,不过怎么说我也是做孩子大姨的,罢了罢了,您啊,就把手里的好东西都给琛哥儿吧!
众人皆笑。
等用过饭后,宋父领了郑立晏去了书房,说是又去找朝中几位大臣借了几本书,让他去看看。
宋嘉然则跟着宋母回了大房的屋里。
文丹是两个月后的婚事?宋嘉然将琛哥儿放在榻上,让他自己扶着墙学着走路。
嗯,你应该赶得上。
雅娴的是去年成的亲,当时她在云州城,也没来得及参加,文丹的却是可以的。
也不知道时楼成亲那日,我还在不在都城。时楼与张茜婷的定在了今年的九月份,到时她和郑立晏在不在都城就要看皇上的安排了。殿试过后,通过了乡试的人要么是进入翰林院,要么被分入各部,再就是外放为官,这些都得看皇上和吏部的定夺。
皎皎的婚事,你也该注意了。皎皎没有母亲,她的婚事既是由女婿做主,你作为长嫂,长嫂如母,也该好好替她张罗。宋母提醒她。
我晓得的。宋嘉然应道,她又说起了想将茂昌猪肉送进宫的事,
这事,也不难。其实茂昌的名声,如今都城也有所耳闻,便连我在外做客,也曾听人提起过,之前曲陵侯家设宴,还特地去云州城买了一头茂昌猪回来,宾客吃着都说不错。宋母一听便明白了她的打算。
你想借皇室的名义消除那些人的偏见,的确是个好法子。等晚上我和你父亲说一声,他最近每日去给太后娘娘号脉。宋母话没说完,宋嘉然却懂了,这是让宋父在太后娘娘面前美言几句的意思了。
她笑着道,文丹成亲时,我让人送两头猪来,什么红烧肉、梅菜扣肉、炖蹄髈都安排上,定让来的宾客吃得开心。
她说的这些菜,人们还没见过尝过呢。云州城作为最开始兴吃猪肉的地方,至今也不过研制出了几道新菜而已。
她打算,借着文丹的成亲那日的席面,让茂昌猪肉俘获都城各高门大户之人的胃。
宋母听她描述得都有些咽口水了,做这些新菜,也得让厨子练练手吧?她并不知道这些菜是她这个女儿想出来的,还以为是云州城那边的厨子研制的。
宋嘉然一看就知道宋母也想尝尝,笑着道,我这就让李大家的回来,这些菜她都会了。她让水芹去外院吩咐鹦鹉,让他回去把李大家的叫来。
正好今日带了半扇猪,今晚,就吃全猪宴了。
去过宋家后,如先前说的,宋嘉然真的紧闭大门了,李大家的每日出去买菜,都只从角门出去。
家里每日都是静悄悄的,生怕打扰了郑立晏读书。
三月二十八,来自大夏各地共五百四十八名举人参加了昭武三年由礼部举办的会试,和乡试一样,会试也是考三场,一场考三天。
半个月后,杏榜发放,郑立晏以二十八名的成绩得中贡士,并将在四月二十日那天,进宫参加殿试。
进宫的前一天晚上,郑立晏沐浴焚香,不到寅时,便到了天武门外,这里站着的,全是此次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
他也遇见了几个熟人,更是远远看到了方逾,两人遥相拱手,并未走进说话。
等时候到了,天武门开,一群人列好队,往建极殿而去。
郑立晏之前在皇林卫时见惯了皇宫,并不好奇,低眉垂眼地走着。
到了建极殿,寻到贴着自己名号的位置坐下,便开始闭目养神。
巳时,随着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皇上走了进来,所有人起身行礼后,建极殿再次恢复安静,只有宫人轻手轻脚地发放试卷。
殿试只考一题,由皇上亲自出题,题目的内容,多是对皇帝当前主张的考察或者是皇上以后想要主张的政策。可以说,殿试的回答,决定了未来至少十年,你是否能够成为皇上的心腹。
在云州城时,卫老曾经给郑立晏分析过当今圣上的一些举措。老人家虽没有在新皇手下做事了,但丰富的为官经验和敏锐的政治察觉,使他即使不在朝廷,仍将皇上的想法分析得有理有据。
是以,当看到试卷上的题目时,郑立晏的感觉,是意外、又不意外的。
长达数百字的题目,描述了武安县、船利县等数个地方的冤案,中间夹杂涉及到民生、军政、财政等多方面的信息,最后问若何为?
郑立晏的眉头紧紧皱起,约莫过了半个时辰,终于在纸上落下了八个字,依法肃清、改吏兴国。
思路理清后,他的速度就很快了,在草纸上将文章写了一遍后,又仔细地誊抄在答卷上。
等他写完,又过了一刻钟左右,交卷的钟声响了。
揉了揉手腕,郑立晏收拾好东西站起了身。
出建极殿的时候,外面的天色已经黑了。
郑兄!郑立晏正准备离开,就被叫住了,回头一看,是方逾。
方兄!
相比去年,方逾脸色不像之前那样古板了,虽然仍是不苟言笑的样子,但看着却更显沉稳。
郑兄还是唤我一声定循即可。两人一起往宫外走去。
那你唤我一声明安兄就是了。
听说明安兄喜得麟儿,还未恭贺。他顿了顿,之前在下曾说,等殿试过后,便去府中拜访,不知明日明安兄可有闲空?
哎,这么急的吗?郑立晏并未多想,只以为方逾是想与他探讨今日殿试的题目,便点头答应。
你只管来。
明日就来?宋嘉然有些惊讶。
郑立晏一回家,就和宋嘉然说了方逾明日要来的事。
这刚考完,他不休息的吗?虽说殿试不像会试要考九天,但也是很费脑子的啊。
郑立晏摸了摸鼻子,他毕竟不比常人。人可是众人公认的状元人选之一。
来就来吧,我明日让李婶去买些好菜便是。宋嘉然一回头,见皎皎走了进来。
明日谁要来啊?她刚刚在门外听到了一点。
宋嘉然回答她,方二公子。
皎皎脚步一顿,方逾?他怎么来了
宋嘉然还在道:如今坊间都在说,方逾定会高中状元,好些人要去榜下捉婿呢!
所谓榜下捉婿,就是指放榜那日,家中有女的男人便守在那皇榜下,抢了高中者回家当女婿。这样的举动虽然有些不合规矩,但也确实曾撮合过一两段姻缘。因此每年科举放榜之时,都有人这样笑言。
之前都说,方逾之所以还未定亲,是他那母亲定下规矩,必须得他高中状元才能议亲,等结果出来,只怕媒婆要踏破安国公府的门槛了。
皎皎听了这话,只是笑笑,心里却莫名溢出了一丝酸楚
第八十七章
四月的天, 正是晚春百花开放之时,都城的这座二进小院里, 种了两颗梨树, 白净中带着点微黄的梨花挂满了枝头,微风一吹,便簌簌了满院子。
琛哥儿在水芹的看顾下,踉踉跄跄地在院子里走路, 还妄图蹲下来捡几朵梨树。
院子的西侧, 西厢房的窗户大开着, 皎皎身着一身梨花白的春衫, 正坐在窗前出神。
琛哥儿以近乎趴着的姿态捡起来两朵梨花,被水芹抱起来拍身上的泥土, 他一眼就瞧见了窗边的皎皎。
姑!姑!对于亲近之人,他都能认出来了。
听到琛哥儿唤自己,皎皎露出一抹笑,站起身走了出去。
琛哥儿立刻跌跌撞撞地往她怀里扑过来。
花,你!他殷勤地要将手里的梨花戴在皎皎头发上。
皎皎任由他笨拙地将花往自己发上插, 水芹站在边上就笑, 小公子不懂事, 小心将姑娘的头发弄乱了。
不碍事, 横竖也不用见外人。皎皎表示没关系。
今日方二公子来,姑娘不去见见吗?
皎皎笑容微敛, 他是外男,我见他做什么。
也是。水芹点点头, 她还欲说什么, 新买回来的小丫鬟白珠走了进来, 水芹姐姐, 夫人说库房里有只百年老参,让您取了送到前院去呢。
是有这么一只参。水芹解了腰上的库房钥匙,将装着人参的盒子捧了出来,面上有些为难,可若奴婢去前院送人参,小公子怎么办?
这百年老参贵重,她是不敢交给白珠这个刚来的小丫头的,可将琛哥儿交给姑娘吧,若是琛哥儿闹腾起来,姑娘也哄不住。要是水莲在就好了,可惜水莲在厨房帮李大家的忙呢。
我去送吧。皎皎主动道,她也明白水芹心里的顾忌。
这的确是个法子,水芹感激道:那就麻烦姑娘了。
皎皎站起身,接过她手里的盒子,也忘了自己头上还插着琛哥儿刚插上去的梨花。
皎皎原想着,嫂嫂多半是在正厅,她只需将这人参送到正厅就行,也不会遇见那人,可谁知,刚过垂花门,就看见了站在游廊处的修长身影。
听到身后有动静,那人回过了头。
目光依旧是那般古井无波,但似乎又多了些什么,她看不出来。
皎皎抿着唇,福身行礼,方二公子。
方逾一眼看出来,她动作间没有了那轻微摇晃的小玉葫芦。
他忍不住上前了一步。
皎皎蹙着眉后退。
这样拒绝的姿态,方逾看得拧眉。
方二公子,我嫂嫂还在等我,麻烦借过一下。她不想与他待在一处,她怕自己好不容易抑住的心思又重新起来。
她不想与自己纠缠。方逾心里划过这样一个念头,这样的念头让他的心闷闷的。
他忍不住出声,皎皎。
皎皎睫毛一颤,他叫自己什么?他怎么可以这么称呼自己?几乎是一瞬间,皎皎的耳朵上就染上了一层绯红。
方逾本来有些懊悔自己的冒失的,他也不知刚刚为何就将心底的称呼这么喊了出来,实在不合规矩,可想要致歉时,看到面前的姑娘微红的脸颊,又不想道歉了。
他又向前走了一步。
皎皎这次没有后退,她还没回过神来呢。皎皎是她的闺名,方逾从何处得知的尚且不论,但他作为外男,这样喊她一个尚未出阁的女子闺名,未免太、太
他们又没有什么关系!
若是这样喊她的是一个陌生男子,她此时定要让鹦鹉将人赶出去了,可这样的喊她的,是方逾。
她正胡思乱想着,突然听见方逾问她,怎么不带小玉葫芦?
小玉葫芦?皎皎想起了被她放在床头的小盒子。
与今日的衣裳不相配。她这样道。
方逾的眼神里终于有了明显的笑意。
上一次,他问她为什么要一直戴着小玉葫芦时,她的回答是与衣裳相配。这一次问她为什么不戴小玉葫芦,她的回答是与衣裳不相配。
方逾莫名福至心灵了。
就像他在读书上是天才一样,于男女之情上,他突然有了些明悟。
回都城的这大半年,我一直在神龙司办事,轻易不得外出、不得传信。他突然出声。
皎皎垂眸,和自己说这些做什么,像是在解释一样,他们之间有什么好解释的。
神龙司的活不太光彩,尤其招人暗恨,是以,我心系心念之人,不得向外泄露丝毫。
皎皎觉着自己的心跳突然犹如擂鼓,几乎要跳出来。她莫名地有些恐慌,甚至想捂住方逾的嘴,不让他继续说下去。
但方逾的嘴更快。
皎皎,等殿试结果出来,我让我母亲,来向你提亲,可好?
也不知是风太热烈还是梨花太不矜持,朵朵梨花借着风意飘过了垂花门,围绕着情人诉说爱的蜜语。
皎皎的脸红得滴血,她几乎控制不住自己要落荒而逃,但心底仍有一根弦绷着,她问出了自己这辈子最大胆的话,你若未中状元,又如何?她记得有传言说他母亲说过,他得中了状元才能议亲。
方逾理所当然,那你就当不成状元夫人了。
当不成状元夫人了夫人
也就是说,无论结果如何,他都会来提亲。
皎皎再坚持不住,我得走了,嫂嫂还等着我呢。
身前却横过一只手。
方逾忍住自己想要牵她手的念头,握了握拳,抬起手,捻起她头上歪掉的梨花。
皎皎下意识闭上眼睛,只感觉他的手碰到了自己的头发,再睁开眼,只需一抬头,就能看见他那双眼睛。
素来平静的眼里情意汹涌,连她都能轻易看出来。
将那朵梨花给她戴好,方逾轻声道:梨花如雪,可共白头。
梨花发如雪,与你共白头。
皎皎听懂了,她抱紧了怀里的盒子,我先走了。
不再等身前之人再说什么,皎皎直接越过他快步离开。
等走到正厅处,再回头时,他还在那。
好不容易让自己平复了一点,皎皎迈进了正厅。
宋嘉然一眼就看见了她脸上的红润,这是怎么了?脸这般红。
刚才在后院和琛哥儿玩闹了会,许是热的吧。她之前的确在与琛哥儿玩闹,这也不算说谎。
宋嘉然没怀疑,接过她手里的盒子,打开来,见人参完好无损点了点头。
嫂嫂,这人参是要给谁的啊?百年人参可不多见,她没记错的话,这人参应该是宋家给嫂嫂的。
方二公子啊。宋嘉然又将人参盒子盖好,他今日来,说他母亲身体不适,想来借一点人参,我看他面色严肃得很,想着是不是他母亲病得有些重,就让白珠去拿这百年人参来了。他对你哥哥帮助不小,如今人家既然有所求,咱们也不能吝啬不是?
反正咱们家人身体都挺好,这人参放着也是放着。
皎皎心里却纳闷,刚刚那人和自己说话时,可一点没有伤怀之色,也没见他提起他母亲病重啊,他还说等放榜后就让他母亲来提亲来着皎皎呼吸一乱,这人,该不会是瞎编的吧?
可他瞎编这些做什么?
边上宋嘉然还道:说起来,家里的人手还是不太够啊,以后家里的客人只会越来越多,只李大一家子再并水芹水莲还是不行,就算又买了白珠白蕊回来还是有些不太够,否则今日也不必你亲自送这人参来了。
以后你哥哥出门在外,只有鹦鹉一个小厮也不行,过两日我再找人牙子看看。如今与以往不同,再买侍从,就不能像是之前雇佣丁镰一家签订长工契约了,而是得买一些签死契的卖身侍从了。
没办法,以后郑立晏做了官,她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长工还是不太保险。还有皎皎,等她嫁了人,肯定要带陪嫁的,若是活契,怎会真心向着她?被人欺负了他们都不知道。
她在这嘀咕着,皎皎心里却突然明白了,咬着牙暗恨,方逾这厮,太可恶了!
她说怎么就那么巧,她一出后院,就碰上他了呢,感情人家早在那等着了。
什么人参,都是借口罢了。
他就是为了见她!
恋耽美
众人皆笑。
等用过饭后,宋父领了郑立晏去了书房,说是又去找朝中几位大臣借了几本书,让他去看看。
宋嘉然则跟着宋母回了大房的屋里。
文丹是两个月后的婚事?宋嘉然将琛哥儿放在榻上,让他自己扶着墙学着走路。
嗯,你应该赶得上。
雅娴的是去年成的亲,当时她在云州城,也没来得及参加,文丹的却是可以的。
也不知道时楼成亲那日,我还在不在都城。时楼与张茜婷的定在了今年的九月份,到时她和郑立晏在不在都城就要看皇上的安排了。殿试过后,通过了乡试的人要么是进入翰林院,要么被分入各部,再就是外放为官,这些都得看皇上和吏部的定夺。
皎皎的婚事,你也该注意了。皎皎没有母亲,她的婚事既是由女婿做主,你作为长嫂,长嫂如母,也该好好替她张罗。宋母提醒她。
我晓得的。宋嘉然应道,她又说起了想将茂昌猪肉送进宫的事,
这事,也不难。其实茂昌的名声,如今都城也有所耳闻,便连我在外做客,也曾听人提起过,之前曲陵侯家设宴,还特地去云州城买了一头茂昌猪回来,宾客吃着都说不错。宋母一听便明白了她的打算。
你想借皇室的名义消除那些人的偏见,的确是个好法子。等晚上我和你父亲说一声,他最近每日去给太后娘娘号脉。宋母话没说完,宋嘉然却懂了,这是让宋父在太后娘娘面前美言几句的意思了。
她笑着道,文丹成亲时,我让人送两头猪来,什么红烧肉、梅菜扣肉、炖蹄髈都安排上,定让来的宾客吃得开心。
她说的这些菜,人们还没见过尝过呢。云州城作为最开始兴吃猪肉的地方,至今也不过研制出了几道新菜而已。
她打算,借着文丹的成亲那日的席面,让茂昌猪肉俘获都城各高门大户之人的胃。
宋母听她描述得都有些咽口水了,做这些新菜,也得让厨子练练手吧?她并不知道这些菜是她这个女儿想出来的,还以为是云州城那边的厨子研制的。
宋嘉然一看就知道宋母也想尝尝,笑着道,我这就让李大家的回来,这些菜她都会了。她让水芹去外院吩咐鹦鹉,让他回去把李大家的叫来。
正好今日带了半扇猪,今晚,就吃全猪宴了。
去过宋家后,如先前说的,宋嘉然真的紧闭大门了,李大家的每日出去买菜,都只从角门出去。
家里每日都是静悄悄的,生怕打扰了郑立晏读书。
三月二十八,来自大夏各地共五百四十八名举人参加了昭武三年由礼部举办的会试,和乡试一样,会试也是考三场,一场考三天。
半个月后,杏榜发放,郑立晏以二十八名的成绩得中贡士,并将在四月二十日那天,进宫参加殿试。
进宫的前一天晚上,郑立晏沐浴焚香,不到寅时,便到了天武门外,这里站着的,全是此次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
他也遇见了几个熟人,更是远远看到了方逾,两人遥相拱手,并未走进说话。
等时候到了,天武门开,一群人列好队,往建极殿而去。
郑立晏之前在皇林卫时见惯了皇宫,并不好奇,低眉垂眼地走着。
到了建极殿,寻到贴着自己名号的位置坐下,便开始闭目养神。
巳时,随着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皇上走了进来,所有人起身行礼后,建极殿再次恢复安静,只有宫人轻手轻脚地发放试卷。
殿试只考一题,由皇上亲自出题,题目的内容,多是对皇帝当前主张的考察或者是皇上以后想要主张的政策。可以说,殿试的回答,决定了未来至少十年,你是否能够成为皇上的心腹。
在云州城时,卫老曾经给郑立晏分析过当今圣上的一些举措。老人家虽没有在新皇手下做事了,但丰富的为官经验和敏锐的政治察觉,使他即使不在朝廷,仍将皇上的想法分析得有理有据。
是以,当看到试卷上的题目时,郑立晏的感觉,是意外、又不意外的。
长达数百字的题目,描述了武安县、船利县等数个地方的冤案,中间夹杂涉及到民生、军政、财政等多方面的信息,最后问若何为?
郑立晏的眉头紧紧皱起,约莫过了半个时辰,终于在纸上落下了八个字,依法肃清、改吏兴国。
思路理清后,他的速度就很快了,在草纸上将文章写了一遍后,又仔细地誊抄在答卷上。
等他写完,又过了一刻钟左右,交卷的钟声响了。
揉了揉手腕,郑立晏收拾好东西站起了身。
出建极殿的时候,外面的天色已经黑了。
郑兄!郑立晏正准备离开,就被叫住了,回头一看,是方逾。
方兄!
相比去年,方逾脸色不像之前那样古板了,虽然仍是不苟言笑的样子,但看着却更显沉稳。
郑兄还是唤我一声定循即可。两人一起往宫外走去。
那你唤我一声明安兄就是了。
听说明安兄喜得麟儿,还未恭贺。他顿了顿,之前在下曾说,等殿试过后,便去府中拜访,不知明日明安兄可有闲空?
哎,这么急的吗?郑立晏并未多想,只以为方逾是想与他探讨今日殿试的题目,便点头答应。
你只管来。
明日就来?宋嘉然有些惊讶。
郑立晏一回家,就和宋嘉然说了方逾明日要来的事。
这刚考完,他不休息的吗?虽说殿试不像会试要考九天,但也是很费脑子的啊。
郑立晏摸了摸鼻子,他毕竟不比常人。人可是众人公认的状元人选之一。
来就来吧,我明日让李婶去买些好菜便是。宋嘉然一回头,见皎皎走了进来。
明日谁要来啊?她刚刚在门外听到了一点。
宋嘉然回答她,方二公子。
皎皎脚步一顿,方逾?他怎么来了
宋嘉然还在道:如今坊间都在说,方逾定会高中状元,好些人要去榜下捉婿呢!
所谓榜下捉婿,就是指放榜那日,家中有女的男人便守在那皇榜下,抢了高中者回家当女婿。这样的举动虽然有些不合规矩,但也确实曾撮合过一两段姻缘。因此每年科举放榜之时,都有人这样笑言。
之前都说,方逾之所以还未定亲,是他那母亲定下规矩,必须得他高中状元才能议亲,等结果出来,只怕媒婆要踏破安国公府的门槛了。
皎皎听了这话,只是笑笑,心里却莫名溢出了一丝酸楚
第八十七章
四月的天, 正是晚春百花开放之时,都城的这座二进小院里, 种了两颗梨树, 白净中带着点微黄的梨花挂满了枝头,微风一吹,便簌簌了满院子。
琛哥儿在水芹的看顾下,踉踉跄跄地在院子里走路, 还妄图蹲下来捡几朵梨树。
院子的西侧, 西厢房的窗户大开着, 皎皎身着一身梨花白的春衫, 正坐在窗前出神。
琛哥儿以近乎趴着的姿态捡起来两朵梨花,被水芹抱起来拍身上的泥土, 他一眼就瞧见了窗边的皎皎。
姑!姑!对于亲近之人,他都能认出来了。
听到琛哥儿唤自己,皎皎露出一抹笑,站起身走了出去。
琛哥儿立刻跌跌撞撞地往她怀里扑过来。
花,你!他殷勤地要将手里的梨花戴在皎皎头发上。
皎皎任由他笨拙地将花往自己发上插, 水芹站在边上就笑, 小公子不懂事, 小心将姑娘的头发弄乱了。
不碍事, 横竖也不用见外人。皎皎表示没关系。
今日方二公子来,姑娘不去见见吗?
皎皎笑容微敛, 他是外男,我见他做什么。
也是。水芹点点头, 她还欲说什么, 新买回来的小丫鬟白珠走了进来, 水芹姐姐, 夫人说库房里有只百年老参,让您取了送到前院去呢。
是有这么一只参。水芹解了腰上的库房钥匙,将装着人参的盒子捧了出来,面上有些为难,可若奴婢去前院送人参,小公子怎么办?
这百年老参贵重,她是不敢交给白珠这个刚来的小丫头的,可将琛哥儿交给姑娘吧,若是琛哥儿闹腾起来,姑娘也哄不住。要是水莲在就好了,可惜水莲在厨房帮李大家的忙呢。
我去送吧。皎皎主动道,她也明白水芹心里的顾忌。
这的确是个法子,水芹感激道:那就麻烦姑娘了。
皎皎站起身,接过她手里的盒子,也忘了自己头上还插着琛哥儿刚插上去的梨花。
皎皎原想着,嫂嫂多半是在正厅,她只需将这人参送到正厅就行,也不会遇见那人,可谁知,刚过垂花门,就看见了站在游廊处的修长身影。
听到身后有动静,那人回过了头。
目光依旧是那般古井无波,但似乎又多了些什么,她看不出来。
皎皎抿着唇,福身行礼,方二公子。
方逾一眼看出来,她动作间没有了那轻微摇晃的小玉葫芦。
他忍不住上前了一步。
皎皎蹙着眉后退。
这样拒绝的姿态,方逾看得拧眉。
方二公子,我嫂嫂还在等我,麻烦借过一下。她不想与他待在一处,她怕自己好不容易抑住的心思又重新起来。
她不想与自己纠缠。方逾心里划过这样一个念头,这样的念头让他的心闷闷的。
他忍不住出声,皎皎。
皎皎睫毛一颤,他叫自己什么?他怎么可以这么称呼自己?几乎是一瞬间,皎皎的耳朵上就染上了一层绯红。
方逾本来有些懊悔自己的冒失的,他也不知刚刚为何就将心底的称呼这么喊了出来,实在不合规矩,可想要致歉时,看到面前的姑娘微红的脸颊,又不想道歉了。
他又向前走了一步。
皎皎这次没有后退,她还没回过神来呢。皎皎是她的闺名,方逾从何处得知的尚且不论,但他作为外男,这样喊她一个尚未出阁的女子闺名,未免太、太
他们又没有什么关系!
若是这样喊她的是一个陌生男子,她此时定要让鹦鹉将人赶出去了,可这样的喊她的,是方逾。
她正胡思乱想着,突然听见方逾问她,怎么不带小玉葫芦?
小玉葫芦?皎皎想起了被她放在床头的小盒子。
与今日的衣裳不相配。她这样道。
方逾的眼神里终于有了明显的笑意。
上一次,他问她为什么要一直戴着小玉葫芦时,她的回答是与衣裳相配。这一次问她为什么不戴小玉葫芦,她的回答是与衣裳不相配。
方逾莫名福至心灵了。
就像他在读书上是天才一样,于男女之情上,他突然有了些明悟。
回都城的这大半年,我一直在神龙司办事,轻易不得外出、不得传信。他突然出声。
皎皎垂眸,和自己说这些做什么,像是在解释一样,他们之间有什么好解释的。
神龙司的活不太光彩,尤其招人暗恨,是以,我心系心念之人,不得向外泄露丝毫。
皎皎觉着自己的心跳突然犹如擂鼓,几乎要跳出来。她莫名地有些恐慌,甚至想捂住方逾的嘴,不让他继续说下去。
但方逾的嘴更快。
皎皎,等殿试结果出来,我让我母亲,来向你提亲,可好?
也不知是风太热烈还是梨花太不矜持,朵朵梨花借着风意飘过了垂花门,围绕着情人诉说爱的蜜语。
皎皎的脸红得滴血,她几乎控制不住自己要落荒而逃,但心底仍有一根弦绷着,她问出了自己这辈子最大胆的话,你若未中状元,又如何?她记得有传言说他母亲说过,他得中了状元才能议亲。
方逾理所当然,那你就当不成状元夫人了。
当不成状元夫人了夫人
也就是说,无论结果如何,他都会来提亲。
皎皎再坚持不住,我得走了,嫂嫂还等着我呢。
身前却横过一只手。
方逾忍住自己想要牵她手的念头,握了握拳,抬起手,捻起她头上歪掉的梨花。
皎皎下意识闭上眼睛,只感觉他的手碰到了自己的头发,再睁开眼,只需一抬头,就能看见他那双眼睛。
素来平静的眼里情意汹涌,连她都能轻易看出来。
将那朵梨花给她戴好,方逾轻声道:梨花如雪,可共白头。
梨花发如雪,与你共白头。
皎皎听懂了,她抱紧了怀里的盒子,我先走了。
不再等身前之人再说什么,皎皎直接越过他快步离开。
等走到正厅处,再回头时,他还在那。
好不容易让自己平复了一点,皎皎迈进了正厅。
宋嘉然一眼就看见了她脸上的红润,这是怎么了?脸这般红。
刚才在后院和琛哥儿玩闹了会,许是热的吧。她之前的确在与琛哥儿玩闹,这也不算说谎。
宋嘉然没怀疑,接过她手里的盒子,打开来,见人参完好无损点了点头。
嫂嫂,这人参是要给谁的啊?百年人参可不多见,她没记错的话,这人参应该是宋家给嫂嫂的。
方二公子啊。宋嘉然又将人参盒子盖好,他今日来,说他母亲身体不适,想来借一点人参,我看他面色严肃得很,想着是不是他母亲病得有些重,就让白珠去拿这百年人参来了。他对你哥哥帮助不小,如今人家既然有所求,咱们也不能吝啬不是?
反正咱们家人身体都挺好,这人参放着也是放着。
皎皎心里却纳闷,刚刚那人和自己说话时,可一点没有伤怀之色,也没见他提起他母亲病重啊,他还说等放榜后就让他母亲来提亲来着皎皎呼吸一乱,这人,该不会是瞎编的吧?
可他瞎编这些做什么?
边上宋嘉然还道:说起来,家里的人手还是不太够啊,以后家里的客人只会越来越多,只李大一家子再并水芹水莲还是不行,就算又买了白珠白蕊回来还是有些不太够,否则今日也不必你亲自送这人参来了。
以后你哥哥出门在外,只有鹦鹉一个小厮也不行,过两日我再找人牙子看看。如今与以往不同,再买侍从,就不能像是之前雇佣丁镰一家签订长工契约了,而是得买一些签死契的卖身侍从了。
没办法,以后郑立晏做了官,她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长工还是不太保险。还有皎皎,等她嫁了人,肯定要带陪嫁的,若是活契,怎会真心向着她?被人欺负了他们都不知道。
她在这嘀咕着,皎皎心里却突然明白了,咬着牙暗恨,方逾这厮,太可恶了!
她说怎么就那么巧,她一出后院,就碰上他了呢,感情人家早在那等着了。
什么人参,都是借口罢了。
他就是为了见她!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