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他来自农村(18)
新月见林洵还没有动,就催促他赶快去接旨了。等林洵去了前厅,他看见一个太监打扮的人正和杨大夫坐着喝茶。那个太监一见他进来,就笑了笑,站起来说道:既然这正主已经回来了,那杂家就赶紧宣旨吧!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林洵跪下听那个太监宣读圣旨的时候,还是感觉有些奇怪,这天高皇帝远的,皇上怎么能想起来奖赏他呢?难道,这是任家人为了感谢他,特地求的吗?
那个宫里的公公宣完旨,看林洵还跪在不动,就笑着说:林大夫,还不赶紧接旨!
林洵听到赶紧回神,磕了个头,接了旨。
草民林洵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个太监宣完旨,又和杨大夫寒暄了几句,就带着人走了。
杨院判,杂家还得赶着回宫伺候皇上,就先走了,以后有缘再见了!
高公公您慢走,我年纪大了,就不送你了,让我这徒弟送送您!
林洵把那个高公公送走,就去找了杨大夫,不知为何他总感觉不对劲。
师父,你说皇上为什么突然赏赐我啊?难道就因为是我医好了任老太爷?
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皇上赏赐总归没有坏处,你就不要多想了,刚刚我问那高公公,好像是宫里的德妃娘娘替你在皇上面前美言了几句。
噢这样啊!
反正不是什么坏事,林洵也就没有再纠结,只是回他们房间找新月去了。
晚上,任府送来了帖子,说是明天任家要去郊外打猎,特地邀请他们夫妇一起前去。
林洵想着人家给他在皇上面前求了赏赐,他怎么也得给人家几分薄面,就带着新月去了。
第二天一早,他们先去了任家,然后才一起去的郊外。新月是和任家的女眷一起坐马车去的郊外,林洵则是和任天他们一起骑马。
本以为一路上什么都不会发生,谁知道在走山道的时候,新月乘坐的马车在半路上突然惊了马,那匹马不受控制的狂奔了起来,等林洵他们注意到的时候,那匹马已经带着马车快要跌进悬崖下了。
林洵看见赶紧就骑马追了上去,可惜,等他追上的时候,马车已经跌了下去。林洵翻身下马,跪在崖边看着跌落得马车,撕心裂肺的叫着新月的名字。
这一切发生的实在太快了,快到好多人都没有反应过来,马车就已经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任天反应过来就赶紧派人下悬崖下搜寻,他看林洵状态不好,就打算派人送他去休息,可是林洵不肯,硬是要跟着那些人下了崖边搜寻,任天见劝不住,就多派了几个人下去,让他们务必保护好林洵。
已经是搜寻的第三天了,可是林洵他们还是没有找见任何的线索,那辆马车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在了这里。
林洵满身狼狈的站在崖底的一块儿石头边上,这几天他们没有找见任何与新月相关的东西,虽然新月现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但是这样的话,他还可以给自己一个希望,新月没有死,她依然在某个地方等着他找到她,他真的害怕,会找到一具冰凉的尸体
太阳越来越烈,林洵抬头看了看天,感到眼前一阵眩晕,就直挺挺的就倒了下去。林洵已经连续几天没有睡觉了,如果不是找新月需要体力,可能他连饭都吃不下去
此时,林洵苦苦寻找的新月已经和德妃一同坐上了回京的马车。
新月看着手中的信,眼泪再也无法忍住,如断了线的珠子那般从她的脸颊滑落,可是,她的身旁再也没有那个会温柔的把她揽进怀里柔声安慰的人了。
德妃看着她的反应,不禁叹息一声说到:既然已经决定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了,那还看他的消息徒增伤悲干什么?
娘娘不懂,只有看了,我才可以放心的离开。
你看着他现在那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心疼,那你当初干嘛不干脆的让本宫弄具尸体让他彻底死心算了!
如果,他以为我死了,他可能会寻短见的,倒不如像现在这样,他为了找见我,还会继续坚持着活下去,哪怕活的不是很开心
说不定只是你想多了,他毕竟还有个母亲,而且,他还那么年轻,肯定不会那么想那么早就死掉的,如果他以为你死了,说不定伤心几天,就又开开心心的娶个新的娘子了!
新月没有再接她的话,只是看着手里的信,她的心里有一个在坚定的声音在告诉她,林洵不会的
新月丝毫不担心进宫后的生活会是怎么样,因为她知道,离开了林洵,无论怎样活着,她都只是行尸走肉。
新月并没有告诉德妃她失忆的事情,莫名的,她觉得,这件事情藏在她心里比说出来更好。
还有几天就要到京城了,前几天这一路上都没有什么事情发生,那些士兵们以为这最后几天也会如此。可谁知,最后的这几天却一点儿都不安生。
他们走在宽阔的官道上,在士兵们都有些放松的时候 ,一队全副武装的刺客偷袭了他们。
因为没有防备,这些士兵根本抵挡不住这些刺客的进攻,没一会儿,就只剩下几个围在马车周围的士兵还活着。
德妃听着外面的厮杀声,已经无法镇定,抱着新月就开始哭了起来,她以前从来都没有碰见过这种事情,与她相反,新月虽然也很害怕,但是新月却还勉强可以保持镇定。
新月撩开帘子看着队他们越来越不利的情况,她咬了咬牙,挣开德妃就坐到了马车外面,趁那些刺客还在和士兵纠缠,直接抽了马一鞭子,马受了惊直接拉着马车就开始跑。
如果再继续留在那里,那么等着他们的,就是直接全部被杀了,现在她驾着车逃走,既增加了她们逃走的可能,也肯定会吸引一部分刺客,可以稍微减轻一些那些士兵的压力,给他们增加一些活着的可能。
新月根本没有办法控制马车,马车冲向了一边的悬崖,在快到崖边的时候,她拽着几乎已经傻掉的德妃直接从马车上跳了下去,滚进了一边的草丛里。
那些追着他们的刺客看马车滚进了悬崖就没有再继续追了,在悬崖边四处找了找没有发现她们就离开了。
躲在草丛里的新月见他们走了,终于松了一口气,收回了捂住德妃嘴的手,勉强的扶着地站了起来。
新月从马车上跳下去的时候,因为直接摔在了德妃的身上,所以并没有受什么大的伤,只是有一些轻微的擦伤。
反倒是德妃,因为害怕半天没敢跳,最后被新月拽下去扭伤了脚站不起来了。
新月看着坐在地上起不来的德妃,本来想趁机直接走了算了,可是看了看四周发现一片荒凉,最后还是叹了一口气把她扶了起来,搀着她赶快离开了这个地方。
新月不知道的是,就在刚刚,依旧昏迷不醒的林洵突然发起了高热,嘴里还不断的叫着她的名字,让她快跑,还喊着不要跳之类的话。
原来昏迷中的他,梦到了新月被一群黑衣人追着不放,最后绝望的跳了崖
第三十二章
新月扶着德妃先去了先前他们出事的地方看了看,那些刺客都已经走了,那些士兵估计也已经全被杀了,地上只有他们的尸体,那些刺客的估计全部都被带走了。新月看着这些尸体,不知为何,脑中总会闪过一些零星的画面,好像是她之前经历过的事情一样。
德妃见新月在那里对着尸体发呆,赶紧害怕的拽了拽她的衣袖。
公主,现在我们怎么办啊?该怎么回京城啊?
新月没有回答她,她能说她根本不想去京城了吗?她能不能趁机赶紧跑了
不过,新月的想法终究是不可能实现的,俩人在这站了还没一会儿,就有一队骑马的士兵赶来了。
为首的人一见到俩人就赶紧下马跪下了。
微臣救驾来迟,望娘娘公主恕罪!
你是?
德妃看着来人疑惑的问道。
微臣乃是西南大营的副将刘术,收到求救信号后就赶紧领命前来了,先属下已经派人禀明了圣上,接下来,就让微臣护送娘娘回京,让娘娘受惊了。
听他的话,刚刚应该是有人发了求救信号,所以他们才知道赶来了。
噢,原来是刘将军,那你带人先把这里处理一下,然后再派人护送我们回宫。
那娘娘和公主是如何
德妃见他看着他们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就明白他是想问什么了。
本宫和公主提前躲了起来,没有被刺客发现,这才活下来。
此时德妃已经又恢复了往日那种当娘娘的风采,与刚刚那个害怕到不知所措的样子根本就判若俩人。
新月在一旁看到之后,不禁感叹,果然不愧是四妃之首,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刘术护送着她们去了最近的镇上让他们梳洗休整了一番,然后就快马加鞭的往京城赶。
接下来的几天也时不时的有刺客,但是因为刘术的手下都是那种训练有素的士兵,所以每次都有惊无险。次数多了,新月也可以看出点儿不一样来了,这些人刺杀的目标,不是德妃,而是她这个半路出现的公主。认识到这一问题之后,新月就想起来了在霞山村放火的那匹人,那应该是同一匹人,目的就是阻止她回宫。
林洵这几日一直在昏迷,时不时的就会发起高热说起胡话来。这让林母和杨大夫他们很是担心,俩夫妻才刚刚成亲不久,正是感情最深厚的时候,却遭遇了这种不幸
新月现在生死未卜,林洵又成了这个样子,整个家几乎就乱了套。
终于,发了几天烧之后,林洵终于醒来了。他一醒来,就挣扎着下床往外跑,林母刚好看见,就赶快追上去了。
洵儿,你还没有好,你先把身体养好,听娘的话
林母把林洵的胳膊紧紧的拉住,阻止他往出走,可林洵这时已经失去了理智,根本听不进去林母的话,直接就挣脱她往出跑。
林洵还没有走出他们的院子,就听见了身后传来了杨夫人的惊呼声。
言言!
言言是林母的闺名,杨夫人一直都是这么叫她的。
听见这声惊呼,林洵才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林母晕倒了在了院子里。林洵赶紧跑过去把林母抱进屋子里。
杨大夫得知林母晕倒了,就赶快赶了过去。现在林洵的状态很不好,连自己都顾不上,更不要说给林母检查了。
杨大夫给林母把了把脉,发现她脉象沉滑,而且面色发白,就知道她这是又发病了。
最近新月生死未卜,而且林洵也一直昏迷着,林母忧思过甚,有操劳过多,今天可能也被林洵给刺激到了,直接就又病倒了。
杨大夫叹了一口气,让杨夫人去把他那根御赐的千年人参拿来,给林母入药。
医治林母的病,最重要的一味药材就是丹参,它的功效就是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按理说林母的病用这个药效果应该是很好的,但是服用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效果,所以林洵先前才想冒险试试开刀,用西医的法子治疗。
林母的再次犯病让林洵的心情变得很沉重,随着犯病次数的增多,就说明林母的病越来越严重了,很有可能下一次犯病的时候她就会撑不下去了
趁杨夫人照顾林母,给她喂药的时候,杨大夫把林洵叫到了书房。
我知道,你和新月的感情很好,现在新月出事,你这样我可以理解,但是,你娘她现在的状态也很不好,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快振作起来,无论是你娘还是新月,她们都需要你。
师父,我知道了,你给我一点儿时间好吗?
洵儿,唉
杨大夫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就出去了,只留他一个人在书房。
林洵坐在书房,把那幅新月画的画拿了出来,他仔细的用手抚摸着画上新月的眉眼,情不自禁的,就红了眼眶
第二天一早,杨夫人担心的在书房外徘徊,林洵从昨天进去,就再也没有出来,现在这个时候,他可千万不能再出什么事情了啊!
就在杨夫人打算推门而入的时候,林洵从书房里走出来了,他没有说什么,只是对杨夫人笑了笑,然后就去洗漱了。
杨夫人直接就愣在了原地,他这是想清楚了?
林洵洗漱完快速的用了早饭,和杨夫人他们交代了一声,就独自一人背着药篓子上山了。
林洵昨晚做了一个决定,他要研制出麻沸散,他要医好林母,他会好好的活着,他不相信,新月就会这么永远的离开他,他要等着她回来,他的新月怎么会舍得徒留他一个人在这世上受苦
没有几天,林洵就在山上把制作麻沸散所需的药材都找全了,开始进行麻沸散的研制。这几天,林母因为喝了药,很快的醒来了,只是身子还是很虚弱,没有办法下床。
林洵开始没日没夜的试药,如果药成功了,那开刀成功的可能就增加了一半。
林洵打算先老鼠来试,之后在换其他的动物。他必须要严格的把控药效,否则,稍有差错都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林洵为了加强麻醉的效果,又加入了适量的酒。他配好第一副药后就直接把药灌给了老鼠喝下去,老鼠喝完之后就晕倒了。
可惜林洵只是用针刺了它几针,它就又醒来了。看来,这个药的剂量还不够,林洵就又加大了曼陀罗花的剂量,这是麻醉效果最好的药之一。
他开始不断的加大剂量,试药的动物也从老鼠变成了兔子,林洵记得很清楚,在上解剖课的时候,人一般用药的剂量是小白鼠的二十五倍,是兔子的十倍,他找不到小白鼠来试药,只能先用老鼠,之后再拿兔子来试,如果偏差不大,他打算最后在自己身上在试试。
幸运的事,他把药的剂量按比例加大后用在兔子身上同样是管用的,这下,药的部分就只剩下最后一步了,这一步,才是至关重要的。
林洵打算在自己身上实验,这一切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这两天他也一直都在反复的实验,希望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误差,增加成功的几率。
他已经想好了,反正新月生死未卜,如果老天爷让他活下来,那他就相信,这是上天告诉他新月还活着,如果他死了,那他就和新月去地府做一对恩爱夫妻。
杨大夫这两天并不知道,他在忙活什么,林洵一直都有意识的瞒着他,这天趁林洵不在的时候,他去了一趟他的实验室,看见了他研制出来的半成品,顿时火冒三丈,把东西打翻了一地,这个混小子打算干什么!
林洵进去的时候,就看见了这一幕。他知道杨大夫肯定不会同意的,所以直接跪在了地上,没有说话。
杨大夫看到林洵一进门就跪下瞬间知道了他的选择。他真的很失望,这是他最得意的弟子,林洵在学医上真的很有天赋,可他却枉顾伦理纲常,硬要走那些邪门歪道,自取灭亡,这真的让他很痛心。
曾经不是没有人想去学华佗,研制麻沸散,可是,他们最终都失败了,而且还背上了骂名,甚至丢了性命。只要他们失败了,病人在手术台上被开膛剖腹而死,那他们就必定会名声扫地。
如果药效不够,那些病人将会活活的疼死,药效过了,病人也有可能在手术过程中窒息死亡。这个药量很难把控,虽然林洵很聪明,学医也很有天赋,但是,杨大夫并没有把握他可以成功,因此,杨大夫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林洵这么做的,他不想他这个徒弟自己毁了自己。
恋耽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林洵跪下听那个太监宣读圣旨的时候,还是感觉有些奇怪,这天高皇帝远的,皇上怎么能想起来奖赏他呢?难道,这是任家人为了感谢他,特地求的吗?
那个宫里的公公宣完旨,看林洵还跪在不动,就笑着说:林大夫,还不赶紧接旨!
林洵听到赶紧回神,磕了个头,接了旨。
草民林洵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个太监宣完旨,又和杨大夫寒暄了几句,就带着人走了。
杨院判,杂家还得赶着回宫伺候皇上,就先走了,以后有缘再见了!
高公公您慢走,我年纪大了,就不送你了,让我这徒弟送送您!
林洵把那个高公公送走,就去找了杨大夫,不知为何他总感觉不对劲。
师父,你说皇上为什么突然赏赐我啊?难道就因为是我医好了任老太爷?
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皇上赏赐总归没有坏处,你就不要多想了,刚刚我问那高公公,好像是宫里的德妃娘娘替你在皇上面前美言了几句。
噢这样啊!
反正不是什么坏事,林洵也就没有再纠结,只是回他们房间找新月去了。
晚上,任府送来了帖子,说是明天任家要去郊外打猎,特地邀请他们夫妇一起前去。
林洵想着人家给他在皇上面前求了赏赐,他怎么也得给人家几分薄面,就带着新月去了。
第二天一早,他们先去了任家,然后才一起去的郊外。新月是和任家的女眷一起坐马车去的郊外,林洵则是和任天他们一起骑马。
本以为一路上什么都不会发生,谁知道在走山道的时候,新月乘坐的马车在半路上突然惊了马,那匹马不受控制的狂奔了起来,等林洵他们注意到的时候,那匹马已经带着马车快要跌进悬崖下了。
林洵看见赶紧就骑马追了上去,可惜,等他追上的时候,马车已经跌了下去。林洵翻身下马,跪在崖边看着跌落得马车,撕心裂肺的叫着新月的名字。
这一切发生的实在太快了,快到好多人都没有反应过来,马车就已经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任天反应过来就赶紧派人下悬崖下搜寻,他看林洵状态不好,就打算派人送他去休息,可是林洵不肯,硬是要跟着那些人下了崖边搜寻,任天见劝不住,就多派了几个人下去,让他们务必保护好林洵。
已经是搜寻的第三天了,可是林洵他们还是没有找见任何的线索,那辆马车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在了这里。
林洵满身狼狈的站在崖底的一块儿石头边上,这几天他们没有找见任何与新月相关的东西,虽然新月现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但是这样的话,他还可以给自己一个希望,新月没有死,她依然在某个地方等着他找到她,他真的害怕,会找到一具冰凉的尸体
太阳越来越烈,林洵抬头看了看天,感到眼前一阵眩晕,就直挺挺的就倒了下去。林洵已经连续几天没有睡觉了,如果不是找新月需要体力,可能他连饭都吃不下去
此时,林洵苦苦寻找的新月已经和德妃一同坐上了回京的马车。
新月看着手中的信,眼泪再也无法忍住,如断了线的珠子那般从她的脸颊滑落,可是,她的身旁再也没有那个会温柔的把她揽进怀里柔声安慰的人了。
德妃看着她的反应,不禁叹息一声说到:既然已经决定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了,那还看他的消息徒增伤悲干什么?
娘娘不懂,只有看了,我才可以放心的离开。
你看着他现在那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心疼,那你当初干嘛不干脆的让本宫弄具尸体让他彻底死心算了!
如果,他以为我死了,他可能会寻短见的,倒不如像现在这样,他为了找见我,还会继续坚持着活下去,哪怕活的不是很开心
说不定只是你想多了,他毕竟还有个母亲,而且,他还那么年轻,肯定不会那么想那么早就死掉的,如果他以为你死了,说不定伤心几天,就又开开心心的娶个新的娘子了!
新月没有再接她的话,只是看着手里的信,她的心里有一个在坚定的声音在告诉她,林洵不会的
新月丝毫不担心进宫后的生活会是怎么样,因为她知道,离开了林洵,无论怎样活着,她都只是行尸走肉。
新月并没有告诉德妃她失忆的事情,莫名的,她觉得,这件事情藏在她心里比说出来更好。
还有几天就要到京城了,前几天这一路上都没有什么事情发生,那些士兵们以为这最后几天也会如此。可谁知,最后的这几天却一点儿都不安生。
他们走在宽阔的官道上,在士兵们都有些放松的时候 ,一队全副武装的刺客偷袭了他们。
因为没有防备,这些士兵根本抵挡不住这些刺客的进攻,没一会儿,就只剩下几个围在马车周围的士兵还活着。
德妃听着外面的厮杀声,已经无法镇定,抱着新月就开始哭了起来,她以前从来都没有碰见过这种事情,与她相反,新月虽然也很害怕,但是新月却还勉强可以保持镇定。
新月撩开帘子看着队他们越来越不利的情况,她咬了咬牙,挣开德妃就坐到了马车外面,趁那些刺客还在和士兵纠缠,直接抽了马一鞭子,马受了惊直接拉着马车就开始跑。
如果再继续留在那里,那么等着他们的,就是直接全部被杀了,现在她驾着车逃走,既增加了她们逃走的可能,也肯定会吸引一部分刺客,可以稍微减轻一些那些士兵的压力,给他们增加一些活着的可能。
新月根本没有办法控制马车,马车冲向了一边的悬崖,在快到崖边的时候,她拽着几乎已经傻掉的德妃直接从马车上跳了下去,滚进了一边的草丛里。
那些追着他们的刺客看马车滚进了悬崖就没有再继续追了,在悬崖边四处找了找没有发现她们就离开了。
躲在草丛里的新月见他们走了,终于松了一口气,收回了捂住德妃嘴的手,勉强的扶着地站了起来。
新月从马车上跳下去的时候,因为直接摔在了德妃的身上,所以并没有受什么大的伤,只是有一些轻微的擦伤。
反倒是德妃,因为害怕半天没敢跳,最后被新月拽下去扭伤了脚站不起来了。
新月看着坐在地上起不来的德妃,本来想趁机直接走了算了,可是看了看四周发现一片荒凉,最后还是叹了一口气把她扶了起来,搀着她赶快离开了这个地方。
新月不知道的是,就在刚刚,依旧昏迷不醒的林洵突然发起了高热,嘴里还不断的叫着她的名字,让她快跑,还喊着不要跳之类的话。
原来昏迷中的他,梦到了新月被一群黑衣人追着不放,最后绝望的跳了崖
第三十二章
新月扶着德妃先去了先前他们出事的地方看了看,那些刺客都已经走了,那些士兵估计也已经全被杀了,地上只有他们的尸体,那些刺客的估计全部都被带走了。新月看着这些尸体,不知为何,脑中总会闪过一些零星的画面,好像是她之前经历过的事情一样。
德妃见新月在那里对着尸体发呆,赶紧害怕的拽了拽她的衣袖。
公主,现在我们怎么办啊?该怎么回京城啊?
新月没有回答她,她能说她根本不想去京城了吗?她能不能趁机赶紧跑了
不过,新月的想法终究是不可能实现的,俩人在这站了还没一会儿,就有一队骑马的士兵赶来了。
为首的人一见到俩人就赶紧下马跪下了。
微臣救驾来迟,望娘娘公主恕罪!
你是?
德妃看着来人疑惑的问道。
微臣乃是西南大营的副将刘术,收到求救信号后就赶紧领命前来了,先属下已经派人禀明了圣上,接下来,就让微臣护送娘娘回京,让娘娘受惊了。
听他的话,刚刚应该是有人发了求救信号,所以他们才知道赶来了。
噢,原来是刘将军,那你带人先把这里处理一下,然后再派人护送我们回宫。
那娘娘和公主是如何
德妃见他看着他们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就明白他是想问什么了。
本宫和公主提前躲了起来,没有被刺客发现,这才活下来。
此时德妃已经又恢复了往日那种当娘娘的风采,与刚刚那个害怕到不知所措的样子根本就判若俩人。
新月在一旁看到之后,不禁感叹,果然不愧是四妃之首,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刘术护送着她们去了最近的镇上让他们梳洗休整了一番,然后就快马加鞭的往京城赶。
接下来的几天也时不时的有刺客,但是因为刘术的手下都是那种训练有素的士兵,所以每次都有惊无险。次数多了,新月也可以看出点儿不一样来了,这些人刺杀的目标,不是德妃,而是她这个半路出现的公主。认识到这一问题之后,新月就想起来了在霞山村放火的那匹人,那应该是同一匹人,目的就是阻止她回宫。
林洵这几日一直在昏迷,时不时的就会发起高热说起胡话来。这让林母和杨大夫他们很是担心,俩夫妻才刚刚成亲不久,正是感情最深厚的时候,却遭遇了这种不幸
新月现在生死未卜,林洵又成了这个样子,整个家几乎就乱了套。
终于,发了几天烧之后,林洵终于醒来了。他一醒来,就挣扎着下床往外跑,林母刚好看见,就赶快追上去了。
洵儿,你还没有好,你先把身体养好,听娘的话
林母把林洵的胳膊紧紧的拉住,阻止他往出走,可林洵这时已经失去了理智,根本听不进去林母的话,直接就挣脱她往出跑。
林洵还没有走出他们的院子,就听见了身后传来了杨夫人的惊呼声。
言言!
言言是林母的闺名,杨夫人一直都是这么叫她的。
听见这声惊呼,林洵才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林母晕倒了在了院子里。林洵赶紧跑过去把林母抱进屋子里。
杨大夫得知林母晕倒了,就赶快赶了过去。现在林洵的状态很不好,连自己都顾不上,更不要说给林母检查了。
杨大夫给林母把了把脉,发现她脉象沉滑,而且面色发白,就知道她这是又发病了。
最近新月生死未卜,而且林洵也一直昏迷着,林母忧思过甚,有操劳过多,今天可能也被林洵给刺激到了,直接就又病倒了。
杨大夫叹了一口气,让杨夫人去把他那根御赐的千年人参拿来,给林母入药。
医治林母的病,最重要的一味药材就是丹参,它的功效就是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按理说林母的病用这个药效果应该是很好的,但是服用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效果,所以林洵先前才想冒险试试开刀,用西医的法子治疗。
林母的再次犯病让林洵的心情变得很沉重,随着犯病次数的增多,就说明林母的病越来越严重了,很有可能下一次犯病的时候她就会撑不下去了
趁杨夫人照顾林母,给她喂药的时候,杨大夫把林洵叫到了书房。
我知道,你和新月的感情很好,现在新月出事,你这样我可以理解,但是,你娘她现在的状态也很不好,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快振作起来,无论是你娘还是新月,她们都需要你。
师父,我知道了,你给我一点儿时间好吗?
洵儿,唉
杨大夫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就出去了,只留他一个人在书房。
林洵坐在书房,把那幅新月画的画拿了出来,他仔细的用手抚摸着画上新月的眉眼,情不自禁的,就红了眼眶
第二天一早,杨夫人担心的在书房外徘徊,林洵从昨天进去,就再也没有出来,现在这个时候,他可千万不能再出什么事情了啊!
就在杨夫人打算推门而入的时候,林洵从书房里走出来了,他没有说什么,只是对杨夫人笑了笑,然后就去洗漱了。
杨夫人直接就愣在了原地,他这是想清楚了?
林洵洗漱完快速的用了早饭,和杨夫人他们交代了一声,就独自一人背着药篓子上山了。
林洵昨晚做了一个决定,他要研制出麻沸散,他要医好林母,他会好好的活着,他不相信,新月就会这么永远的离开他,他要等着她回来,他的新月怎么会舍得徒留他一个人在这世上受苦
没有几天,林洵就在山上把制作麻沸散所需的药材都找全了,开始进行麻沸散的研制。这几天,林母因为喝了药,很快的醒来了,只是身子还是很虚弱,没有办法下床。
林洵开始没日没夜的试药,如果药成功了,那开刀成功的可能就增加了一半。
林洵打算先老鼠来试,之后在换其他的动物。他必须要严格的把控药效,否则,稍有差错都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林洵为了加强麻醉的效果,又加入了适量的酒。他配好第一副药后就直接把药灌给了老鼠喝下去,老鼠喝完之后就晕倒了。
可惜林洵只是用针刺了它几针,它就又醒来了。看来,这个药的剂量还不够,林洵就又加大了曼陀罗花的剂量,这是麻醉效果最好的药之一。
他开始不断的加大剂量,试药的动物也从老鼠变成了兔子,林洵记得很清楚,在上解剖课的时候,人一般用药的剂量是小白鼠的二十五倍,是兔子的十倍,他找不到小白鼠来试药,只能先用老鼠,之后再拿兔子来试,如果偏差不大,他打算最后在自己身上在试试。
幸运的事,他把药的剂量按比例加大后用在兔子身上同样是管用的,这下,药的部分就只剩下最后一步了,这一步,才是至关重要的。
林洵打算在自己身上实验,这一切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这两天他也一直都在反复的实验,希望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误差,增加成功的几率。
他已经想好了,反正新月生死未卜,如果老天爷让他活下来,那他就相信,这是上天告诉他新月还活着,如果他死了,那他就和新月去地府做一对恩爱夫妻。
杨大夫这两天并不知道,他在忙活什么,林洵一直都有意识的瞒着他,这天趁林洵不在的时候,他去了一趟他的实验室,看见了他研制出来的半成品,顿时火冒三丈,把东西打翻了一地,这个混小子打算干什么!
林洵进去的时候,就看见了这一幕。他知道杨大夫肯定不会同意的,所以直接跪在了地上,没有说话。
杨大夫看到林洵一进门就跪下瞬间知道了他的选择。他真的很失望,这是他最得意的弟子,林洵在学医上真的很有天赋,可他却枉顾伦理纲常,硬要走那些邪门歪道,自取灭亡,这真的让他很痛心。
曾经不是没有人想去学华佗,研制麻沸散,可是,他们最终都失败了,而且还背上了骂名,甚至丢了性命。只要他们失败了,病人在手术台上被开膛剖腹而死,那他们就必定会名声扫地。
如果药效不够,那些病人将会活活的疼死,药效过了,病人也有可能在手术过程中窒息死亡。这个药量很难把控,虽然林洵很聪明,学医也很有天赋,但是,杨大夫并没有把握他可以成功,因此,杨大夫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林洵这么做的,他不想他这个徒弟自己毁了自己。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