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幡(11)
郁弭拿着更换的裤子进了洗手间,关上门,打开灯的那一刻,光线有点刺眼。
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这种事,好像问佛祖无数次也问不到一个答案。
他们说,如果和别人开始一段新的、美好的恋情,很快就会把过去糟糕的经历忘掉。但是,那段经历对他而言连真实的恋爱都算不上,只是他一厢情愿的示好,连亲昵和暧昧也止于床笫之间。而这个别人,又在哪里呢?
大脑里的思路像是堵塞了一般,郁弭呆滞地站在洗手池前洗裤子,把水流调至最小。
时过境迁,他居然不全然认为那是一无是处的过去。想起叶懿川的笑容,他还是会不自觉地跟着笑。真是滑稽透顶。
待嘴角的笑容褪去,郁弭冷冷地看着镜中的自己,一块朽木,他抓起一把水,朝镜子丢去。
溅在镜子上的水还没有完全流下来,郁弭的身后就响起了敲门声。
他吓了一跳,回头盯着洗手间的门,希望是错觉。
可是,敲门声又响了。
郁弭看着水池里的裤子,咽下一口唾液,硬着头皮去开门。
门外是莫舒云,他和郁弭打了个照面,什么也没说,先透过缝隙往郁弭的身后瞄。
郁弭下意识地移动身体以挡住他的视线,可看他的表情是已从他异样的举动见猜到了真相。顿时,郁弭面上发热,问:起夜?
哦,不是。莫舒云别有意味地看了看他,突然听见水龙头的声音,以为是漏水了。没想到是你在。
郁弭后悔万分,其实明明可以不开门,只隔着门应一声,说是在上厕所就没事了。他暗骂自己太蠢,已没有话可以应对,只好干涩地扬了扬嘴角,掩饰困窘。
不是漏水就好,早点休息吧。明早还要上早课。莫舒云说着,转身走了。
郁弭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在他离开以后全面崩溃。他觉得自己的脑袋痛得像要裂开了。转身关门后,看着池子里还没有捞出来的裤子,给了自己一巴掌。
晚上被猫叫春的声音打扰的不只是郁弭,早课的路上,郁弭听见在寺中修行的居士小声议论猫,提到了晚上猫叫个不停的事。
做的那个梦,是不是和猫有关?郁弭不禁猜想。
可事到如今已经被莫舒云发现了,他只能期盼后者不会向别人说起这件事。不过,莫舒云在寺里当了快十年的志工,应该很多事都遇见过了,彼此都是男性,这样的事作为男性而言不算稀奇,他应该不至于要和别人论及。郁弭这么安慰自己。
他忽然想到,莫舒云来常觉寺的时候应该只有三十出头。这么些年,他是怎么过的?已经斩断七情六欲了吗?那么,就像余森辉说的,他为什么不出家?
想到余森辉结束义工工作后,宿舍里又只剩下他和莫舒云二人。偏偏又遇见这种尴尬的事,郁弭真觉得心中负累。
早课后,随着云板的敲响,刚结束早课不久的僧人和居士们排着队伍有序地进入斋堂用斋。
郁弭被临时指派了行堂的任务,先去了大寮找释知乐。
心事太重,郁弭没有胃口,面对早餐的清汤寡水,更是没有食欲。这样的他,在行堂时真可以做到不急不躁。
过堂前,众人先诵供养偈。郁弭在斋堂的一侧垂首,跟着师父们吟诵着。
末了,他抬起头,正好看见坐在不远处的曾砚昭。
郁弭觉得,比起自己,曾砚昭似乎整日都是一副清心寡欲的模样。他早知曾砚昭是居士,但是,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皈依、受戒的?
其实在来常觉寺以前,郁弭也没有办法分清比丘和居士的区别。他像杨念棠那样,认为只要是皈依了佛门的人,都要斩断七情六欲,做到四大皆空。欲望和情爱,当然也不会有。
后来郁弭知道在家的居士也可以成家,过正常的夫妻生活。而有一点他依然想不通,那样的人在做那种事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如果还想着佛祖,那不是很荒诞?
远远看着曾砚昭,感觉他和平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当郁弭行堂时经过他的面前,往他的碗里舀米粥时,发现后者的气色看起来不太好,像是没睡够的样子。
郁弭因而有所联想,心里咯噔了一声。他这一晃神,险些忘记往前走。曾砚昭抬头看了他一眼,他回过神,立刻推着送餐车前进。
坐在曾砚昭身旁的郭青娜捧起碗等待,郁弭小心把粥舀进她的碗里,余光却不自觉地偷瞄曾砚昭,想确认他是不是已经发现端倪。
郁弭分不清是万幸还是可惜,放下碗后的曾砚昭垂着眼帘,仿若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郁弭却确认了他的气色的确不如平常。
众人的食量有大有小,比丘和男居士还是要吃得多一些。曾砚昭平时吃饭,在第二遍分食的时候也会捧碗,但这天早晨却没有。
郁弭推着餐车再次经过曾砚昭的面前,舀起粥,要放进碗里时,他做了拒绝的手势。
第17章 一雨惬群情8
早斋结斋后,郁弭来到大寮帮忙洗碗。
听大寮的师父们说,午斋过后寮元释智性师父会带着众人去后山拜忏,大寮中的师父们还有志工都纷纷表示要跟着去。
拜忏即是忏悔,忏除业障,悔改过错。平日里,师父们出坡回来以后都会带领着众弟子在寺中拜忏。也有一起出门,往后山舍利塔群的方向经行、拜忏的,这是郁弭第一次遇见。
郁弭前一天晚上做了造恶业的梦,原本就打算下午去禅堂拜忏,听说释智性师父要带众人去后山,立即表示要跟着一起去。
偏偏上午他们出坡后没多久,天空又飘起了细雨。
这雨细如牛毛,没多久便是烟岚云岫。郁弭没有听说下午上山的计划取消的消息,心想这倒不奇怪,修行哪里有这点苦都吃不得的道理。
九点多时,郁弭经过云水堂,遇见几位穿着短卦的僧人在堂前滞留,全是面生的样子。
被莫舒云叫过去以后他才知道,原来这几位大和尚师从湘省的寺院一路云游参学到常觉寺,要在这里挂单,暂住几天。
等会儿我们俩和知明师兄一起去库房给这几位师兄拿铺盖,整理了地方让师兄们休息。莫舒云道。
好。郁弭应完,发现其中一位师兄的注意力被不远处吸引。
他好奇地扭头一看,只见是郭青娜她们几个女生打着伞、背着包,从义工宿舍那边款款而来,虽然没有大声嬉闹,但早晨在寺院里出现这么几名妙龄女子,又都是相貌清丽的模样,难免引人注意。
三人走得离云水堂远,没有留意这边有人注目,又似乎有要事商量,表情都比较严肃,一门心思地往山门外去了。
那三个都是曾砚昭的学生,连出家人都为之吸引,郁弭不由得想到杨念棠调侃:曾砚昭是外貌协会的人。
她们这样一同出去,大概是要去长秋寺工作,但为什么曾砚昭没和她们在一起呢?之前他们四人多是一起行动的。想到早斋时曾砚昭的气色不佳,郁弭没来由地有点担心。
这时,云水堂的寮长释知明师父从里面出来,请几位师兄入内挂单,又安排郁弭和莫舒云先去库房拿东西。
莫舒云连声应了,给郁弭使了个眼色,先行离开。
从云水堂离开没几步,莫舒云就说:我在常觉寺这么多年,也是头一回遇见那么多年轻漂亮的女生住在寺里。以前偶尔也有,不过都是来做义工,长得好看的,甚至只是为了拍点照片和视频。像郭师兄她们这样的女学生,确实很少见。
听到这里,郁弭隐约察觉他为什么要说这些,很想立即否认他的推测,可做了那种梦,又哪里有面子做澄清,只好默默认了。
你这么年轻,血气方刚,喜欢女孩子很正常。他遗憾地叹了口气,不过毕竟是在寺中修行。如果觉得有困难,多跟着师父做拜忏吧。
果然,莫舒云是觉得他梦见了女孩子。郁弭在心中苦笑,乖觉答应:嗯,我已经打算下午和智性师父上山。
莫舒云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充满理解,说:这个世界五光十色,要超脱,确实很难。我在这里快九年了,以前的事,有时候想起来,还是没有办法看作平常。说完,他苦涩地笑了一笑。
他刚才说的那番话,郁弭视作说教和劝导,没有想到他也有自己的苦衷,听了不免同情,感觉处境不像自己认为的那么孤单了。
雨在午斋之后,还是没有停。
这丝毫没有打灭信众们跟着释智性师父去后山拜忏的想法。大寮中的几位师父也要一起前往,郁弭跟随他们,结斋后就去了山门外。
禄圆山并非只有一座山,而是四座山峰的合称。山中有大大小小五座寺院,还有一座庵堂。后山的舍利塔群有各个寺庙中的高僧圆寂后立的舍利塔,所以不只是有常觉寺的僧众会去拜谒。
郁弭他们在途中偶遇了庵堂中的几位比丘尼,也是要往舍利塔群拜忏。
一行人在烟海茫茫的山林中,匍匐、跪拜,山路湿滑,却没有打消众人修行的意念。这当然辛苦,而正是这种令人一心只能做一件事的辛苦,才让人心除杂念,不再想着别的事情。
山中湿气很重,郁弭和其他人一样,没走多远,裤子就因为跪拜湿了。
他将额头轻轻叩在石阶上,次数多了,额头也慢慢变得通红。
这一路静寂无声的跪拜,不但是心灵上的历练,身体也受到折磨。同行的人当中,有一位年迈的比丘尼,才到半山腰上,下跪就已经战战巍巍。
和她在一起的年轻比丘尼,拜完起身后,更要将她搀扶起身。
郁弭在旁边看见了,心情变得有些复杂。
走在他们这一行人前面的,是释智性。而跟在释智性身后的,竟不是僧人,而是苏春媚。
她的年纪大了,步伐动作都比不上年轻人矫健,身子骨看起来也算不得坚朗。她用瘦弱的身躯,一步一步地跟着师父,朝山上跪拜、忏悔。如果说僧人们的拜忏多是为了苍生,那么她呢?
去山上的这一趟,差点儿就错过了晚课。
因为下午大寮中的师父们不少人去拜忏,原本就只吃粥的药石变得更加简单,只有一桶桶白米粥,留给众人。
郁弭不知道别人吃这粥是什么心情,但他着实饿坏了,而白米粥清汤寡水的,真是吃多少碗都吃不饱。
他在行堂时看见一起去拜忏的师父们都依旧吃得矜持,心中郁郁寡欢,只觉得如果结斋以后自己多吃一点,总是不好意思。
洗了碗,释知乐趁人不注意,给了郁弭一个水煮鸡蛋。
郁弭惊讶得很,忙问他怎么会有。
我悄悄煮的。释知乐说完,做了一个嘘的动作,挤眉弄眼地说,你和莫师兄住一块儿,平时肯定不敢往宿舍里面藏吃的。下午师父们都出去了,我就知道药石得喝白米粥。你这人高马大的,只喝几碗粥,撒几泡尿不就没了?回宿舍前吃了,喝杯茶漱漱口,别被莫师兄发现。那家伙,比出家人还苦行。
郁弭感激得很,担心道:那你吃什么?药石你不也只喝粥了?
嗨,这日子我都过两三年了,你才多久?释知乐满不在乎。
郁弭看着手里的鸡蛋,摩挲片刻,才要说不如一人一半,便看见苏春媚拎着一副药进了厨房。
他连忙把鸡蛋收起来。
释知乐纳闷道:苏师兄,你没去禅修?
煮完这副药就去了。苏春媚走到架子前找了找,取一个瓦罐放在灶上。
释知乐带着好奇上前帮忙,问:哪里来的药?给谁煎?
她眼神闪烁片刻,说:给曾教授。要在库房拿的。
郁弭听罢,心里咯噔了一声,僵在原地没有往前去。
只见释知乐捧起药,隔着纸闻了闻,说:曾教授感冒了?
啊,听说是发了烧。她说着,拿回药,在灶台前摆弄,开始煎药。
释知乐说:找西药吃就好了呀,西药退烧快,或者中成药。
苏春媚摇摇头,话说得肯定:他从小在寺里长大,有什么小病都是吃中药好的,还是吃中药吧。
释知乐语塞数秒,笑道:吃中药苦啊。西药当然也苦,就是一吞一咽,两秒钟的事儿。中药就得吃好久了。
苏春媚闻言淡淡地笑了一笑,分明没有听取他的意见。
见状,释知乐对郁弭扁了扁嘴巴,表示无可奈何。
郁弭却想着曾砚昭是什么时候开始生病的?早斋时就看见他的精神状态很差,说不定那时就不舒服了。上午他也没有和郭青娜她们一起出门。
原以为是因为后来他去了长秋寺,所以午斋时才没有见到他过堂。现在想来,他或许已经在居士楼里休息了一整日?
苏春媚下午跟大家一起去拜忏了,现在才来煎药,应该是不久前才知道曾砚昭生病的。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郁弭这么想着。他小时候生过大病,牢牢记得父母在自己的床边照顾的操劳模样。现在看见苏春媚这么用心,不禁想念起远在许州的父母来。
那个郁师兄。忽然,苏春媚捧着双手,拘谨地请求道,等会儿药煎好以后,我放在保温壶里。你拿去给曾教授?我毕竟是女众,晚上去男众的房间,不大合适的。
这一个多月来,郁弭第一次被她用这种眼神看着,想到她和曾砚昭的关系,即便平时偶有对她的不满,现在也全化作了同情。
听她这说法,分明不打算让她和曾砚昭的关系公诸于众。郁弭心底不愿意去给曾砚昭送药,又想知道他的病情究竟如何了。她既然不惜加以借口请求,郁弭就答应了下来。
为了守曾砚昭的这副药,郁弭留在厨房里陪苏春媚煎药。
他偶尔偷偷打量苏春媚,发现曾砚昭的侧面确实和她有几分相似,虽然称不上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不过只要说他们是母子,人们应该都会觉得像。
那颗中午留下来的鸡蛋,郁弭一直找不到机会吃。
不知是不是为了排解无聊,煎药时,苏春媚难得地问他家在哪里,父母现在过得怎么样,家中有没有兄弟姐妹。
你这个年纪,在寺院里做志工,能存到钱给父母贴补家用吗?她问。
当年给叶懿川当司机的时候,郁弭的收入不菲,更何况叶懿川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陆陆续续给了他不少钱。郁弭辞职的时候,叶懿川更是送了他们家一座别墅。
郁弭的物欲很低,得到的钱,除却给妈妈治病和养病以外,剩下的几乎没怎么用,全存在银行里。现在的情况,只要物价不会一下子上涨得太快,导致那些钱全部贬值,别说给父母养老,他就算以后再也不工作,同样是吃穿不愁。
还行吧,我之前存了一点钱。郁弭说。
她点点头,又问:你到这么远的地方当志工,你姐姐是常回家看望父母?
没有。姐姐和我是同父异母,她和我妈妈不亲,所以不常回去。郁弭说完,补充道,我爸妈身体都还挺好的,现在。
同父异母?苏春媚的眼神忽然变得敏锐。
郁弭不知她为什么突然这样,不禁后悔说得太细,唯恐被她看出什么来,只用生硬的回答结束话题:是。
第18章 一雨惬群情9
煎中药往往很耗时间,现在连医院里开的中药也出了熬好的便携包装。郁弭陪苏春媚煎药,等到药煎好的时候,禅修也近结束了。
郁弭看着她把药倒进保温壶里,说:苏师兄,既然你这么关心曾教授,为什么不自己给他送药?现在禅修也要结束了。
不是说了吗?我是女众,去男众的房间不合适。苏春媚放下瓦罐,拧好了保温壶的盖子,微笑递给他,喏,辛苦你了。记得看着他把药喝完。
恋耽美
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这种事,好像问佛祖无数次也问不到一个答案。
他们说,如果和别人开始一段新的、美好的恋情,很快就会把过去糟糕的经历忘掉。但是,那段经历对他而言连真实的恋爱都算不上,只是他一厢情愿的示好,连亲昵和暧昧也止于床笫之间。而这个别人,又在哪里呢?
大脑里的思路像是堵塞了一般,郁弭呆滞地站在洗手池前洗裤子,把水流调至最小。
时过境迁,他居然不全然认为那是一无是处的过去。想起叶懿川的笑容,他还是会不自觉地跟着笑。真是滑稽透顶。
待嘴角的笑容褪去,郁弭冷冷地看着镜中的自己,一块朽木,他抓起一把水,朝镜子丢去。
溅在镜子上的水还没有完全流下来,郁弭的身后就响起了敲门声。
他吓了一跳,回头盯着洗手间的门,希望是错觉。
可是,敲门声又响了。
郁弭看着水池里的裤子,咽下一口唾液,硬着头皮去开门。
门外是莫舒云,他和郁弭打了个照面,什么也没说,先透过缝隙往郁弭的身后瞄。
郁弭下意识地移动身体以挡住他的视线,可看他的表情是已从他异样的举动见猜到了真相。顿时,郁弭面上发热,问:起夜?
哦,不是。莫舒云别有意味地看了看他,突然听见水龙头的声音,以为是漏水了。没想到是你在。
郁弭后悔万分,其实明明可以不开门,只隔着门应一声,说是在上厕所就没事了。他暗骂自己太蠢,已没有话可以应对,只好干涩地扬了扬嘴角,掩饰困窘。
不是漏水就好,早点休息吧。明早还要上早课。莫舒云说着,转身走了。
郁弭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在他离开以后全面崩溃。他觉得自己的脑袋痛得像要裂开了。转身关门后,看着池子里还没有捞出来的裤子,给了自己一巴掌。
晚上被猫叫春的声音打扰的不只是郁弭,早课的路上,郁弭听见在寺中修行的居士小声议论猫,提到了晚上猫叫个不停的事。
做的那个梦,是不是和猫有关?郁弭不禁猜想。
可事到如今已经被莫舒云发现了,他只能期盼后者不会向别人说起这件事。不过,莫舒云在寺里当了快十年的志工,应该很多事都遇见过了,彼此都是男性,这样的事作为男性而言不算稀奇,他应该不至于要和别人论及。郁弭这么安慰自己。
他忽然想到,莫舒云来常觉寺的时候应该只有三十出头。这么些年,他是怎么过的?已经斩断七情六欲了吗?那么,就像余森辉说的,他为什么不出家?
想到余森辉结束义工工作后,宿舍里又只剩下他和莫舒云二人。偏偏又遇见这种尴尬的事,郁弭真觉得心中负累。
早课后,随着云板的敲响,刚结束早课不久的僧人和居士们排着队伍有序地进入斋堂用斋。
郁弭被临时指派了行堂的任务,先去了大寮找释知乐。
心事太重,郁弭没有胃口,面对早餐的清汤寡水,更是没有食欲。这样的他,在行堂时真可以做到不急不躁。
过堂前,众人先诵供养偈。郁弭在斋堂的一侧垂首,跟着师父们吟诵着。
末了,他抬起头,正好看见坐在不远处的曾砚昭。
郁弭觉得,比起自己,曾砚昭似乎整日都是一副清心寡欲的模样。他早知曾砚昭是居士,但是,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皈依、受戒的?
其实在来常觉寺以前,郁弭也没有办法分清比丘和居士的区别。他像杨念棠那样,认为只要是皈依了佛门的人,都要斩断七情六欲,做到四大皆空。欲望和情爱,当然也不会有。
后来郁弭知道在家的居士也可以成家,过正常的夫妻生活。而有一点他依然想不通,那样的人在做那种事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如果还想着佛祖,那不是很荒诞?
远远看着曾砚昭,感觉他和平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当郁弭行堂时经过他的面前,往他的碗里舀米粥时,发现后者的气色看起来不太好,像是没睡够的样子。
郁弭因而有所联想,心里咯噔了一声。他这一晃神,险些忘记往前走。曾砚昭抬头看了他一眼,他回过神,立刻推着送餐车前进。
坐在曾砚昭身旁的郭青娜捧起碗等待,郁弭小心把粥舀进她的碗里,余光却不自觉地偷瞄曾砚昭,想确认他是不是已经发现端倪。
郁弭分不清是万幸还是可惜,放下碗后的曾砚昭垂着眼帘,仿若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郁弭却确认了他的气色的确不如平常。
众人的食量有大有小,比丘和男居士还是要吃得多一些。曾砚昭平时吃饭,在第二遍分食的时候也会捧碗,但这天早晨却没有。
郁弭推着餐车再次经过曾砚昭的面前,舀起粥,要放进碗里时,他做了拒绝的手势。
第17章 一雨惬群情8
早斋结斋后,郁弭来到大寮帮忙洗碗。
听大寮的师父们说,午斋过后寮元释智性师父会带着众人去后山拜忏,大寮中的师父们还有志工都纷纷表示要跟着去。
拜忏即是忏悔,忏除业障,悔改过错。平日里,师父们出坡回来以后都会带领着众弟子在寺中拜忏。也有一起出门,往后山舍利塔群的方向经行、拜忏的,这是郁弭第一次遇见。
郁弭前一天晚上做了造恶业的梦,原本就打算下午去禅堂拜忏,听说释智性师父要带众人去后山,立即表示要跟着一起去。
偏偏上午他们出坡后没多久,天空又飘起了细雨。
这雨细如牛毛,没多久便是烟岚云岫。郁弭没有听说下午上山的计划取消的消息,心想这倒不奇怪,修行哪里有这点苦都吃不得的道理。
九点多时,郁弭经过云水堂,遇见几位穿着短卦的僧人在堂前滞留,全是面生的样子。
被莫舒云叫过去以后他才知道,原来这几位大和尚师从湘省的寺院一路云游参学到常觉寺,要在这里挂单,暂住几天。
等会儿我们俩和知明师兄一起去库房给这几位师兄拿铺盖,整理了地方让师兄们休息。莫舒云道。
好。郁弭应完,发现其中一位师兄的注意力被不远处吸引。
他好奇地扭头一看,只见是郭青娜她们几个女生打着伞、背着包,从义工宿舍那边款款而来,虽然没有大声嬉闹,但早晨在寺院里出现这么几名妙龄女子,又都是相貌清丽的模样,难免引人注意。
三人走得离云水堂远,没有留意这边有人注目,又似乎有要事商量,表情都比较严肃,一门心思地往山门外去了。
那三个都是曾砚昭的学生,连出家人都为之吸引,郁弭不由得想到杨念棠调侃:曾砚昭是外貌协会的人。
她们这样一同出去,大概是要去长秋寺工作,但为什么曾砚昭没和她们在一起呢?之前他们四人多是一起行动的。想到早斋时曾砚昭的气色不佳,郁弭没来由地有点担心。
这时,云水堂的寮长释知明师父从里面出来,请几位师兄入内挂单,又安排郁弭和莫舒云先去库房拿东西。
莫舒云连声应了,给郁弭使了个眼色,先行离开。
从云水堂离开没几步,莫舒云就说:我在常觉寺这么多年,也是头一回遇见那么多年轻漂亮的女生住在寺里。以前偶尔也有,不过都是来做义工,长得好看的,甚至只是为了拍点照片和视频。像郭师兄她们这样的女学生,确实很少见。
听到这里,郁弭隐约察觉他为什么要说这些,很想立即否认他的推测,可做了那种梦,又哪里有面子做澄清,只好默默认了。
你这么年轻,血气方刚,喜欢女孩子很正常。他遗憾地叹了口气,不过毕竟是在寺中修行。如果觉得有困难,多跟着师父做拜忏吧。
果然,莫舒云是觉得他梦见了女孩子。郁弭在心中苦笑,乖觉答应:嗯,我已经打算下午和智性师父上山。
莫舒云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充满理解,说:这个世界五光十色,要超脱,确实很难。我在这里快九年了,以前的事,有时候想起来,还是没有办法看作平常。说完,他苦涩地笑了一笑。
他刚才说的那番话,郁弭视作说教和劝导,没有想到他也有自己的苦衷,听了不免同情,感觉处境不像自己认为的那么孤单了。
雨在午斋之后,还是没有停。
这丝毫没有打灭信众们跟着释智性师父去后山拜忏的想法。大寮中的几位师父也要一起前往,郁弭跟随他们,结斋后就去了山门外。
禄圆山并非只有一座山,而是四座山峰的合称。山中有大大小小五座寺院,还有一座庵堂。后山的舍利塔群有各个寺庙中的高僧圆寂后立的舍利塔,所以不只是有常觉寺的僧众会去拜谒。
郁弭他们在途中偶遇了庵堂中的几位比丘尼,也是要往舍利塔群拜忏。
一行人在烟海茫茫的山林中,匍匐、跪拜,山路湿滑,却没有打消众人修行的意念。这当然辛苦,而正是这种令人一心只能做一件事的辛苦,才让人心除杂念,不再想着别的事情。
山中湿气很重,郁弭和其他人一样,没走多远,裤子就因为跪拜湿了。
他将额头轻轻叩在石阶上,次数多了,额头也慢慢变得通红。
这一路静寂无声的跪拜,不但是心灵上的历练,身体也受到折磨。同行的人当中,有一位年迈的比丘尼,才到半山腰上,下跪就已经战战巍巍。
和她在一起的年轻比丘尼,拜完起身后,更要将她搀扶起身。
郁弭在旁边看见了,心情变得有些复杂。
走在他们这一行人前面的,是释智性。而跟在释智性身后的,竟不是僧人,而是苏春媚。
她的年纪大了,步伐动作都比不上年轻人矫健,身子骨看起来也算不得坚朗。她用瘦弱的身躯,一步一步地跟着师父,朝山上跪拜、忏悔。如果说僧人们的拜忏多是为了苍生,那么她呢?
去山上的这一趟,差点儿就错过了晚课。
因为下午大寮中的师父们不少人去拜忏,原本就只吃粥的药石变得更加简单,只有一桶桶白米粥,留给众人。
郁弭不知道别人吃这粥是什么心情,但他着实饿坏了,而白米粥清汤寡水的,真是吃多少碗都吃不饱。
他在行堂时看见一起去拜忏的师父们都依旧吃得矜持,心中郁郁寡欢,只觉得如果结斋以后自己多吃一点,总是不好意思。
洗了碗,释知乐趁人不注意,给了郁弭一个水煮鸡蛋。
郁弭惊讶得很,忙问他怎么会有。
我悄悄煮的。释知乐说完,做了一个嘘的动作,挤眉弄眼地说,你和莫师兄住一块儿,平时肯定不敢往宿舍里面藏吃的。下午师父们都出去了,我就知道药石得喝白米粥。你这人高马大的,只喝几碗粥,撒几泡尿不就没了?回宿舍前吃了,喝杯茶漱漱口,别被莫师兄发现。那家伙,比出家人还苦行。
郁弭感激得很,担心道:那你吃什么?药石你不也只喝粥了?
嗨,这日子我都过两三年了,你才多久?释知乐满不在乎。
郁弭看着手里的鸡蛋,摩挲片刻,才要说不如一人一半,便看见苏春媚拎着一副药进了厨房。
他连忙把鸡蛋收起来。
释知乐纳闷道:苏师兄,你没去禅修?
煮完这副药就去了。苏春媚走到架子前找了找,取一个瓦罐放在灶上。
释知乐带着好奇上前帮忙,问:哪里来的药?给谁煎?
她眼神闪烁片刻,说:给曾教授。要在库房拿的。
郁弭听罢,心里咯噔了一声,僵在原地没有往前去。
只见释知乐捧起药,隔着纸闻了闻,说:曾教授感冒了?
啊,听说是发了烧。她说着,拿回药,在灶台前摆弄,开始煎药。
释知乐说:找西药吃就好了呀,西药退烧快,或者中成药。
苏春媚摇摇头,话说得肯定:他从小在寺里长大,有什么小病都是吃中药好的,还是吃中药吧。
释知乐语塞数秒,笑道:吃中药苦啊。西药当然也苦,就是一吞一咽,两秒钟的事儿。中药就得吃好久了。
苏春媚闻言淡淡地笑了一笑,分明没有听取他的意见。
见状,释知乐对郁弭扁了扁嘴巴,表示无可奈何。
郁弭却想着曾砚昭是什么时候开始生病的?早斋时就看见他的精神状态很差,说不定那时就不舒服了。上午他也没有和郭青娜她们一起出门。
原以为是因为后来他去了长秋寺,所以午斋时才没有见到他过堂。现在想来,他或许已经在居士楼里休息了一整日?
苏春媚下午跟大家一起去拜忏了,现在才来煎药,应该是不久前才知道曾砚昭生病的。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郁弭这么想着。他小时候生过大病,牢牢记得父母在自己的床边照顾的操劳模样。现在看见苏春媚这么用心,不禁想念起远在许州的父母来。
那个郁师兄。忽然,苏春媚捧着双手,拘谨地请求道,等会儿药煎好以后,我放在保温壶里。你拿去给曾教授?我毕竟是女众,晚上去男众的房间,不大合适的。
这一个多月来,郁弭第一次被她用这种眼神看着,想到她和曾砚昭的关系,即便平时偶有对她的不满,现在也全化作了同情。
听她这说法,分明不打算让她和曾砚昭的关系公诸于众。郁弭心底不愿意去给曾砚昭送药,又想知道他的病情究竟如何了。她既然不惜加以借口请求,郁弭就答应了下来。
为了守曾砚昭的这副药,郁弭留在厨房里陪苏春媚煎药。
他偶尔偷偷打量苏春媚,发现曾砚昭的侧面确实和她有几分相似,虽然称不上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不过只要说他们是母子,人们应该都会觉得像。
那颗中午留下来的鸡蛋,郁弭一直找不到机会吃。
不知是不是为了排解无聊,煎药时,苏春媚难得地问他家在哪里,父母现在过得怎么样,家中有没有兄弟姐妹。
你这个年纪,在寺院里做志工,能存到钱给父母贴补家用吗?她问。
当年给叶懿川当司机的时候,郁弭的收入不菲,更何况叶懿川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陆陆续续给了他不少钱。郁弭辞职的时候,叶懿川更是送了他们家一座别墅。
郁弭的物欲很低,得到的钱,除却给妈妈治病和养病以外,剩下的几乎没怎么用,全存在银行里。现在的情况,只要物价不会一下子上涨得太快,导致那些钱全部贬值,别说给父母养老,他就算以后再也不工作,同样是吃穿不愁。
还行吧,我之前存了一点钱。郁弭说。
她点点头,又问:你到这么远的地方当志工,你姐姐是常回家看望父母?
没有。姐姐和我是同父异母,她和我妈妈不亲,所以不常回去。郁弭说完,补充道,我爸妈身体都还挺好的,现在。
同父异母?苏春媚的眼神忽然变得敏锐。
郁弭不知她为什么突然这样,不禁后悔说得太细,唯恐被她看出什么来,只用生硬的回答结束话题:是。
第18章 一雨惬群情9
煎中药往往很耗时间,现在连医院里开的中药也出了熬好的便携包装。郁弭陪苏春媚煎药,等到药煎好的时候,禅修也近结束了。
郁弭看着她把药倒进保温壶里,说:苏师兄,既然你这么关心曾教授,为什么不自己给他送药?现在禅修也要结束了。
不是说了吗?我是女众,去男众的房间不合适。苏春媚放下瓦罐,拧好了保温壶的盖子,微笑递给他,喏,辛苦你了。记得看着他把药喝完。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