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他后悔了免费阅读(3)
奴家...可否冒昧请问,这里是何地方?
罗饴糖终究还是没忍住问出。
那前方带路的大丫头是个比她大不了多少的姑娘,可见她身上的穿着,发间的金饰,倒像大户人家的千金了。
姑娘别害怕,这里是王府,奴婢是立雪院丫头,姑娘叫奴婢小十七就好。
十...十七?罗饴糖呐呐。
其实她不是惊讶贵人家的丫头直接取名十七,而是这里是王府这件事让她惊呆。
在她的印象里,王侯公孙都是在戏曲里出现的人物,先前她接触的那个也仅仅是侯爷的庶子,据说还远不如世子尊贵呢,这一下她就直接跨进一大步,进入王府了吗?
紧接着她手底下的丫头也自动上前跟她报上名号。
姑娘,奴婢是六十五。奴婢三十一。奴婢叫八十二。
罗饴糖听得一脸懵,敢情这主人家得多忙,才会府上奴仆连个像样的名都没时间取,这么直截了当取编号代替。
罗饴糖被带到王府西院最后一进院子的翠月庵里,找来两个七、八岁大的小尼姑伺候她。
姑娘,主子吩咐,你暂时住在翠月庵,等整顿好,主子会接见你的。
那位十七姑娘交代道。
因为小时候一直跟着师父住,罗饴糖对庵堂有天然的熟悉和亲近感,一进入这里的禅堂,她那颗浮动不安的心总算暂时安定下来,再听十七的话时也没那么惊慌了。
哦,对了姑娘,主子住在东院,虽然整个王府就一个主子,你没事也不能随便乱走,除非主子召见,知道吗?
罗饴糖乖巧地点点头。不用十七说,她也肯定不会在贵人的地方乱走,大和容易迷路是一回事,最根本的原因,她觉得自己不应该待在这种权贵住的地方,这样的地方过于富丽,压迫感也满满的,仿佛随便一个动作就能惹来杀身之祸似的。
庵里两个勤快的小尼姑很快烧好沐浴水,伺候罗饴糖沐浴。
但罗饴糖很不习惯别人的伺候,小尼姑提水提到一半就被她接了过来。
还是我来吧,小妹妹辛苦了。她笑眯眯道。
可她这一举动立马让两个小尼姑慌张地哭了起来:姑娘,你是我们的主子,你不要我们伺候了,我们就会被赶出王府了...
罗饴糖没法,只得任由两小尼姑麻利地伺候。
泡在宽敞的浴桶中,洗净这些时日来牢房积攒的污垢,出浴的时候,肤如凝脂,红唇皓齿,五官灵动出尘,活脱脱一幅沉鱼落雁之貌的美人出浴图,看得两个年纪小的小尼姑掉了浴巾,生生看呆。
衣裳是十七给准备的,是时下京城贵女最兴的宽领、大袖、束腰装,可把女子的妩媚柔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因为人是突然间安排王府人去接的,十七也没明白这姑娘和王爷到底什么关系,但观其出色的容貌,又想到王爷时年二十二,老大年纪的人了,身边一直过得冷清,连个通房也没有,自然而然就认为这姑娘是送去给王爷作通房用的。
这衣裳...嗯...有点太艳丽了,我不合适穿。
罗饴糖不敢直说太暴`露,只能委婉道。
于是,她便只穿了件庵堂里的灰色大袖海清袍。
换好衣裳的时候,十七来看她,她从内间迎上前。只见那宽阔的灰袍随着她肢体行进,玲珑曼妙的身姿便跃然在宽衣上,加之那张不施粉黛的清丽面容,竟比穿了华丽衣裳还勾`人。
十七默默咽了咽口水,若无其事道:姑娘,主子让你入夜后到邀月阁一见。
来了...
罗饴糖心脏狠狠一跳。
一个没有背景、身无长物,空有一副尚能骗骗人的漂亮脸蛋,让这样一个姑娘穿那种妖里妖气的衣裳入夜去见,不必明说,就想到是什么事了。
本来她都要绝望,以为性命定当保不住,却不料,真来了个比荣安侯府还厉害的神仙,把她从阎罗王那夺过来了。
若只要她的美色作为报答,她原该没什么好抱怨的,挟恩图报、逼人以身相许的事,她也不是没干过,特别能共情。
只是...她到现在,还是没能忘记她的小凤哥。
凤剑青此时还在军机处处理军务。
他每日寅时起,卯时上朝,辰时要到皇帝书房督促指导他朝务,已时开始批阅内阁臣子的奏请,午时简单用膳后,又得赶去勘察处理军务,一直要忙到太阳下山,入夜后才能回府。
故而,他让罗饴糖入夜后去邀月阁找他,并非存了什么心思,而是到那个时候,他才能稍微喘口气,去处理一些与朝务无关的事。
王爷,确认过了,那位姑娘的确是您在冀州属地时,指派属下们查探的人。只当年河头村那一场大火,线索全断了,才会以为那位姑娘和她的师父已经葬身火海的。
啸风一边给摄政王牵马绳,一边禀报。
寻常他们给王爷禀报事情也是这样边走边报,因为知道王爷的时间紧迫,他总不愿意浪费时间在一些细节末梢的地方,便连行礼都省却了。
王爷...您当时说过,那位姑娘...和您有婚约是吗?
啸风是凤剑青小时候在宫中时,就一直跟着他的老人了,换作其他人肯定不敢提这种题外话的。
凤剑青微抿薄唇,脸色颇冷,让人根本猜不透他内心的想法。
孤现在的情况,不可能。他只淡淡地说了这一句。
啸风落后几步,松了口气。
不过后来他自己都要笑自己,胡思乱想什么,王爷这人虽然向来一诺千金,倒不是那等僵硬不懂变通之人。
那姑娘救下王爷的时候,他失了忆,根本记不起自己是谁,那时候的承诺又怎么能算数呢?且不说王爷现在一心朝政,根本分不出神思想这些,即便真的要娶妻,也断不可娶一个身份卑微、门不当户不对的女子,侧妃也是不能够的,可要让救命恩人做位分低的侍妾,那也未免太委屈。
第4章
晚上罗饴糖在婢女的带领下,来到了邀月阁。
她仍是穿着那件宽大的海青袍,头发被人侍候着往上束起,扎成个圆髻,露出一张姣好的面容。
等婢女退下,只留她一人廊庑下等待的时候,她赶紧用手往头发里划拉,扒出一大片头发遮住额头,摸了摸滑嫩的脸蛋,那蜈蚣疤被那宫里来的贵人扒掉后就扔了,没有蜈蚣疤的遮掩,她感觉脸蛋凉凉的,很没有安全。
于是,她赶紧往游廊边的盆栽里挖了块花泥糊在脸上,把头低低地伏下去。
得了那里间仆从的传令开门后,罗饴糖忐忑不安地低垂头进入。
在来这里之前,她向十七探听许多关于这王府主子的事。
得知他原来还是鼎鼎大名的摄政王,还听说了许多他品格高洁、大公无私、案牍劳形的事迹。
那位婢女十七言行谨慎庄重,但同她聊熟了之后,还是愿意私底下把知道的能够告诉的事情告诉她。
按十七的说法就是,王爷大概率是为了让圣上不必操心他,所以随便找个合眼缘的女子行那鱼`水之事。
可罗饴糖还是觉得这话有待商榷,随便找合眼缘的人行那种事,何必大费周折从死囚堆里找?也不嫌晦气吗?
不过她经历过一些事后,大概也了解自己的姿色,也算勉强能通。
等她踏入邀月阁,上了楼,余光隐约看见一个玄色衣袍的伟岸男子高坐案牍之上,她没敢抬起眼皮看一下,就立马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保护得很好的纸张,慌地跪下抖开,双手捧着高举于顶。
民女多谢王爷救命之恩,王...王爷!她低垂着头,深呼吸一口,鼓起勇气:王爷请看这个,看完就会知道民女心中所愿了!
这是罗饴糖当年同小凤哥手写的成婚约定书,那一年她还只有萝卜丁那么大,还是个没心没肺的小孩,她师父自知病重照顾不了她多久,便让她同被她们救下的这个少年签下成婚约定,还互相按了手指模。
罗饴糖是想告诉摄政王,自己是定了夫婿的人,倘若摄政王正如十七口中所说的,是个光风霁月的人,就该知道那种事不该勉强她。
救命之恩,她可以用别的来报,就算明知道自己没有跟人谈判的筹码,也会想要拼尽全力去试试,身体,只能是小凤哥的。
她眼眶不争气地溢出了泪。
邀月阁其实是凤剑青王府里的一处书房,平时他回府后会直接来这里顺手处理一些简单的事务,有时一不留神处理得晚了,才会直接歇息在此。
刚刚他回府后,连晚膳都来不及用,就上来处理幕僚递来的信件了。
他一直看得入神,都没留意到姑娘已经上了楼,直到她噗通一声捧着纸笺跪地,他才从厚厚的文件中回过神。
一眼看见那泛黄纸笺上,一大一小两个殷红手印。
他的眉眼肉眼可见地冷沉下去,从案牍上站起。
那时他被朝中两大世家弹劾,不得不自请前往冀州属地,而就在前往属地的半路上遇上刺客,和自己的侍卫失散,坠下悬崖从瀑布冲进河流,命悬一线。
是眼前的这个姑娘和她的师父发现并救下他的。
然后他醒来后,短暂地忘记了事情,只好跟着她师徒二人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这姑娘的师父身体越发不好了,便让姑娘和他签下这份现在看来不大合理的婚书。
本来凤剑青召她来,想好好同她谈谈,用别的方式来抵当年的恩情,谁知她像事先知道他找她意欲何为似的,立马就扬出婚书。
这是得知他身份以后,都不带一丝犹豫地,依旧要求他履行这桩婚事吗?
他的眼神越来越冰冷,什么也没说,负手背转过身,冷道:请回吧。
罗饴糖捏了把汗,得了摄政王的话后,松了口气,唯恐走慢一步道:那民女告退。
然后就弓着身,快速地消失在阁楼里。
凤剑青幽幽地看着她消失的方向,俊逸的眉间久久无法舒展。
出了邀月阁,罗饴糖立马提起袍角,没命似的一路往西院方向奔跑。
中途她还忒不争气地迷了路,在偌大的王府里绕了近一个时辰的路,才终于摸回位于西院的翠月庵。
十七一直在庵里等她,却见她并非由东院的人带回来,头上的发髻已经披散,衣裳凌乱,发丝糊在绯红的脸颊上,还在微微喘息,走路有些不自然,鞋子还掉了一只。
一时间,十七都不明白这到底是被王爷幸了还是没幸。
姑娘,可要安排沐浴的水?十七细心道。
罗饴糖一抹眼睛里的泪光,见自己身上确实狼狈,遂振作精神点点头。
事情总算往好的一面发展,这么看来,摄政王果真是个不强人所难的偏偏君子,救她出火坑,还不要她用身子报,如有来世,她一定做牛当马衔环相报。
只这一世肯定是小凤哥的。
凤剑青内心郁燥,到院中透气,不料就在廊道下发现姑娘那只急忙逃跑掉下的鞋,他弯腰捡起那只他半只手掌大的鞋,内心的燥意消去了一些,眸里溢出疑惑不解之色。
隔天,罗饴糖叠整齐借穿的海青袍,换上自己的破烂道袍,整顿好一切等待人前来通知让她离府消息的时候,十七却奉东院的命,来给她送东西。
这是主子安排拨给翠月庵的肉,还有姑娘的日用、衣料,这是这个月份的米粮,噢,对了,还有一罐子桂花糖,一对解闷用的小兔子。
罗饴糖抱上糖罐和兔子时,脑袋是懵的。
她也不知道贵人是怎么知道她喜欢兔子,刚好还是她喜欢的桂花糖。明明她师父死了之后,她就没再吃过糖了。
难道说只是那么巧?
十七姐姐...这...佛门重地,这怎么能吃肉呢?两个小尼姑慌张地想拒绝道。
肉...
罗饴糖转身看了看婢仆托盘里捧着的色泽鲜丽的新鲜豚肉,记得以前她随师父住在村尾的庵庙,她师父也是带着她吃肉的。
只不过那时候也并不是常常吃得起肉,是偶尔有不懂的村民家里杀了畜给端来当供品,还有师父下山化缘回来,才有肉吃。
那时候她惊悉话本里的和尚是不吃肉的之后,也问过师父,出家人能吃肉吗?
但她师父一个不着四六的半吊子出家人可不讲究这些,还笑眯眯地给她碗里夹了大块的肉:可肉好吃呀,小姑娘多吃肉能长高,不是有句佛偈,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留吗?
后来罗饴糖想通了,她师父一个修佛的,连隔壁修道之人的衣裳都穿了,怎能苛求以一个出家人标准定义她?
不碍事的,主子说了,姑娘就爱吃肉。十七笑着说话的声音把她神思拉了回来。
她瞪大了眼睛,怎么回事??贵人怎么知道她对庵堂亲切、知道她喜欢兔子、桂花糖,还知道她爱吃肉?
也是...巧合吗?
罗饴糖就这么心不落实处地在王府住了几天,翠月庵里的生活虽然安逸,再也没有堆积如山的粗活,每顿都能敞开了怀吃,但总是有点惴惴的感觉。
既然不打算要她的身体了,为何还不放她离开?
难不成是对救下她,而她没有分毫落到实处的报答,感到不平么?
她总认为人是无功不受禄的,她一日不离开王府,就感觉贵人一日还觊觎她身体似的。
她着急想离开,可一想到自己是被贵人救下的,身上又没有可以回报的东西,便只好向十七探听,王爷有没有缺点里衣袜子之类的。
姑娘,没有呢,主子贵为王爷,身边的事,府里各有营事部门打点好一切,姑娘就不必操心了。
十七哂了哂,然后见罗饴糖略有失望,便又道:
哦,不过...前段日子,奴婢听说主子从战场归来,夜里睡不大好,隔壁正仪观就说是因为在战场上沾染了太多杀戮之气,所以最近在频频做法事,借机向公中支取了超份额的资费呢,但是又没办法,主子虽然不赞成这种铺张的事,但那正仪观是太后安排的,主子说这种小事,就不必悖了太后去了。
姑娘不是以前曾修佛吗?要是姑娘能在主子面前念段什么舒眠咒之类的,能助眠了,那就有理由不用隔壁那些人了。
第5章
罗饴糖当时进府的时候,只看一眼就觉得眼花目眩,压根记不住庵庙旁边有些什么,现在才知道竟然还有道观。
摄政王府邸是先皇赐予的,以前其实是宫外行宫,因太后和太皇太后信奉的道不同,便在内院各修有道观和庵庙,太皇太后甍后,庵庙衰落,府邸落在摄政王手里一直维持原样。
道和佛起源不同,但有许多理念是互相吸收的,道家追求修炼境界,更适合为官当道之人,而佛讲求慈悲、悲悯,则更适合抚慰世间普罗大众。
且因为又有太后在,所以王府里的道观比庵堂吃香,本就是情理中事。
但近日庵堂新来一位据说带发修行的居士也就是罗饴糖,打自她来了后,眼看着一匣子一匣子的东西由立雪院的丫头直接带来,不免让道观里的女道们内心生了微妙变化。
徒儿看见那所谓的居士了,生得一副杏脸桃腮,那双眼睛你们是没看见,差点能勾掉人的魂魄,而且据说这次是王爷自己让人带进府的。
正仪观内,元阳子正一脸难以言说的表情同惠阳仙姑禀报道。
惠阳仙姑于蒲团上打坐,突然睁眼训斥道:元阳,此话你在师傅面前说,可万勿要被外边的人听了去啊,王爷是什么样的人?这里如今又是他的府邸了,怎容你在背后说那样的话?
元阳子听后垂头受教。
惠阳仙姑却突然板着脸道:那还杵着做什么?清云院那不是关着一堆宫里来的宫女吗?
恋耽美
罗饴糖终究还是没忍住问出。
那前方带路的大丫头是个比她大不了多少的姑娘,可见她身上的穿着,发间的金饰,倒像大户人家的千金了。
姑娘别害怕,这里是王府,奴婢是立雪院丫头,姑娘叫奴婢小十七就好。
十...十七?罗饴糖呐呐。
其实她不是惊讶贵人家的丫头直接取名十七,而是这里是王府这件事让她惊呆。
在她的印象里,王侯公孙都是在戏曲里出现的人物,先前她接触的那个也仅仅是侯爷的庶子,据说还远不如世子尊贵呢,这一下她就直接跨进一大步,进入王府了吗?
紧接着她手底下的丫头也自动上前跟她报上名号。
姑娘,奴婢是六十五。奴婢三十一。奴婢叫八十二。
罗饴糖听得一脸懵,敢情这主人家得多忙,才会府上奴仆连个像样的名都没时间取,这么直截了当取编号代替。
罗饴糖被带到王府西院最后一进院子的翠月庵里,找来两个七、八岁大的小尼姑伺候她。
姑娘,主子吩咐,你暂时住在翠月庵,等整顿好,主子会接见你的。
那位十七姑娘交代道。
因为小时候一直跟着师父住,罗饴糖对庵堂有天然的熟悉和亲近感,一进入这里的禅堂,她那颗浮动不安的心总算暂时安定下来,再听十七的话时也没那么惊慌了。
哦,对了姑娘,主子住在东院,虽然整个王府就一个主子,你没事也不能随便乱走,除非主子召见,知道吗?
罗饴糖乖巧地点点头。不用十七说,她也肯定不会在贵人的地方乱走,大和容易迷路是一回事,最根本的原因,她觉得自己不应该待在这种权贵住的地方,这样的地方过于富丽,压迫感也满满的,仿佛随便一个动作就能惹来杀身之祸似的。
庵里两个勤快的小尼姑很快烧好沐浴水,伺候罗饴糖沐浴。
但罗饴糖很不习惯别人的伺候,小尼姑提水提到一半就被她接了过来。
还是我来吧,小妹妹辛苦了。她笑眯眯道。
可她这一举动立马让两个小尼姑慌张地哭了起来:姑娘,你是我们的主子,你不要我们伺候了,我们就会被赶出王府了...
罗饴糖没法,只得任由两小尼姑麻利地伺候。
泡在宽敞的浴桶中,洗净这些时日来牢房积攒的污垢,出浴的时候,肤如凝脂,红唇皓齿,五官灵动出尘,活脱脱一幅沉鱼落雁之貌的美人出浴图,看得两个年纪小的小尼姑掉了浴巾,生生看呆。
衣裳是十七给准备的,是时下京城贵女最兴的宽领、大袖、束腰装,可把女子的妩媚柔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因为人是突然间安排王府人去接的,十七也没明白这姑娘和王爷到底什么关系,但观其出色的容貌,又想到王爷时年二十二,老大年纪的人了,身边一直过得冷清,连个通房也没有,自然而然就认为这姑娘是送去给王爷作通房用的。
这衣裳...嗯...有点太艳丽了,我不合适穿。
罗饴糖不敢直说太暴`露,只能委婉道。
于是,她便只穿了件庵堂里的灰色大袖海清袍。
换好衣裳的时候,十七来看她,她从内间迎上前。只见那宽阔的灰袍随着她肢体行进,玲珑曼妙的身姿便跃然在宽衣上,加之那张不施粉黛的清丽面容,竟比穿了华丽衣裳还勾`人。
十七默默咽了咽口水,若无其事道:姑娘,主子让你入夜后到邀月阁一见。
来了...
罗饴糖心脏狠狠一跳。
一个没有背景、身无长物,空有一副尚能骗骗人的漂亮脸蛋,让这样一个姑娘穿那种妖里妖气的衣裳入夜去见,不必明说,就想到是什么事了。
本来她都要绝望,以为性命定当保不住,却不料,真来了个比荣安侯府还厉害的神仙,把她从阎罗王那夺过来了。
若只要她的美色作为报答,她原该没什么好抱怨的,挟恩图报、逼人以身相许的事,她也不是没干过,特别能共情。
只是...她到现在,还是没能忘记她的小凤哥。
凤剑青此时还在军机处处理军务。
他每日寅时起,卯时上朝,辰时要到皇帝书房督促指导他朝务,已时开始批阅内阁臣子的奏请,午时简单用膳后,又得赶去勘察处理军务,一直要忙到太阳下山,入夜后才能回府。
故而,他让罗饴糖入夜后去邀月阁找他,并非存了什么心思,而是到那个时候,他才能稍微喘口气,去处理一些与朝务无关的事。
王爷,确认过了,那位姑娘的确是您在冀州属地时,指派属下们查探的人。只当年河头村那一场大火,线索全断了,才会以为那位姑娘和她的师父已经葬身火海的。
啸风一边给摄政王牵马绳,一边禀报。
寻常他们给王爷禀报事情也是这样边走边报,因为知道王爷的时间紧迫,他总不愿意浪费时间在一些细节末梢的地方,便连行礼都省却了。
王爷...您当时说过,那位姑娘...和您有婚约是吗?
啸风是凤剑青小时候在宫中时,就一直跟着他的老人了,换作其他人肯定不敢提这种题外话的。
凤剑青微抿薄唇,脸色颇冷,让人根本猜不透他内心的想法。
孤现在的情况,不可能。他只淡淡地说了这一句。
啸风落后几步,松了口气。
不过后来他自己都要笑自己,胡思乱想什么,王爷这人虽然向来一诺千金,倒不是那等僵硬不懂变通之人。
那姑娘救下王爷的时候,他失了忆,根本记不起自己是谁,那时候的承诺又怎么能算数呢?且不说王爷现在一心朝政,根本分不出神思想这些,即便真的要娶妻,也断不可娶一个身份卑微、门不当户不对的女子,侧妃也是不能够的,可要让救命恩人做位分低的侍妾,那也未免太委屈。
第4章
晚上罗饴糖在婢女的带领下,来到了邀月阁。
她仍是穿着那件宽大的海青袍,头发被人侍候着往上束起,扎成个圆髻,露出一张姣好的面容。
等婢女退下,只留她一人廊庑下等待的时候,她赶紧用手往头发里划拉,扒出一大片头发遮住额头,摸了摸滑嫩的脸蛋,那蜈蚣疤被那宫里来的贵人扒掉后就扔了,没有蜈蚣疤的遮掩,她感觉脸蛋凉凉的,很没有安全。
于是,她赶紧往游廊边的盆栽里挖了块花泥糊在脸上,把头低低地伏下去。
得了那里间仆从的传令开门后,罗饴糖忐忑不安地低垂头进入。
在来这里之前,她向十七探听许多关于这王府主子的事。
得知他原来还是鼎鼎大名的摄政王,还听说了许多他品格高洁、大公无私、案牍劳形的事迹。
那位婢女十七言行谨慎庄重,但同她聊熟了之后,还是愿意私底下把知道的能够告诉的事情告诉她。
按十七的说法就是,王爷大概率是为了让圣上不必操心他,所以随便找个合眼缘的女子行那鱼`水之事。
可罗饴糖还是觉得这话有待商榷,随便找合眼缘的人行那种事,何必大费周折从死囚堆里找?也不嫌晦气吗?
不过她经历过一些事后,大概也了解自己的姿色,也算勉强能通。
等她踏入邀月阁,上了楼,余光隐约看见一个玄色衣袍的伟岸男子高坐案牍之上,她没敢抬起眼皮看一下,就立马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保护得很好的纸张,慌地跪下抖开,双手捧着高举于顶。
民女多谢王爷救命之恩,王...王爷!她低垂着头,深呼吸一口,鼓起勇气:王爷请看这个,看完就会知道民女心中所愿了!
这是罗饴糖当年同小凤哥手写的成婚约定书,那一年她还只有萝卜丁那么大,还是个没心没肺的小孩,她师父自知病重照顾不了她多久,便让她同被她们救下的这个少年签下成婚约定,还互相按了手指模。
罗饴糖是想告诉摄政王,自己是定了夫婿的人,倘若摄政王正如十七口中所说的,是个光风霁月的人,就该知道那种事不该勉强她。
救命之恩,她可以用别的来报,就算明知道自己没有跟人谈判的筹码,也会想要拼尽全力去试试,身体,只能是小凤哥的。
她眼眶不争气地溢出了泪。
邀月阁其实是凤剑青王府里的一处书房,平时他回府后会直接来这里顺手处理一些简单的事务,有时一不留神处理得晚了,才会直接歇息在此。
刚刚他回府后,连晚膳都来不及用,就上来处理幕僚递来的信件了。
他一直看得入神,都没留意到姑娘已经上了楼,直到她噗通一声捧着纸笺跪地,他才从厚厚的文件中回过神。
一眼看见那泛黄纸笺上,一大一小两个殷红手印。
他的眉眼肉眼可见地冷沉下去,从案牍上站起。
那时他被朝中两大世家弹劾,不得不自请前往冀州属地,而就在前往属地的半路上遇上刺客,和自己的侍卫失散,坠下悬崖从瀑布冲进河流,命悬一线。
是眼前的这个姑娘和她的师父发现并救下他的。
然后他醒来后,短暂地忘记了事情,只好跟着她师徒二人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这姑娘的师父身体越发不好了,便让姑娘和他签下这份现在看来不大合理的婚书。
本来凤剑青召她来,想好好同她谈谈,用别的方式来抵当年的恩情,谁知她像事先知道他找她意欲何为似的,立马就扬出婚书。
这是得知他身份以后,都不带一丝犹豫地,依旧要求他履行这桩婚事吗?
他的眼神越来越冰冷,什么也没说,负手背转过身,冷道:请回吧。
罗饴糖捏了把汗,得了摄政王的话后,松了口气,唯恐走慢一步道:那民女告退。
然后就弓着身,快速地消失在阁楼里。
凤剑青幽幽地看着她消失的方向,俊逸的眉间久久无法舒展。
出了邀月阁,罗饴糖立马提起袍角,没命似的一路往西院方向奔跑。
中途她还忒不争气地迷了路,在偌大的王府里绕了近一个时辰的路,才终于摸回位于西院的翠月庵。
十七一直在庵里等她,却见她并非由东院的人带回来,头上的发髻已经披散,衣裳凌乱,发丝糊在绯红的脸颊上,还在微微喘息,走路有些不自然,鞋子还掉了一只。
一时间,十七都不明白这到底是被王爷幸了还是没幸。
姑娘,可要安排沐浴的水?十七细心道。
罗饴糖一抹眼睛里的泪光,见自己身上确实狼狈,遂振作精神点点头。
事情总算往好的一面发展,这么看来,摄政王果真是个不强人所难的偏偏君子,救她出火坑,还不要她用身子报,如有来世,她一定做牛当马衔环相报。
只这一世肯定是小凤哥的。
凤剑青内心郁燥,到院中透气,不料就在廊道下发现姑娘那只急忙逃跑掉下的鞋,他弯腰捡起那只他半只手掌大的鞋,内心的燥意消去了一些,眸里溢出疑惑不解之色。
隔天,罗饴糖叠整齐借穿的海青袍,换上自己的破烂道袍,整顿好一切等待人前来通知让她离府消息的时候,十七却奉东院的命,来给她送东西。
这是主子安排拨给翠月庵的肉,还有姑娘的日用、衣料,这是这个月份的米粮,噢,对了,还有一罐子桂花糖,一对解闷用的小兔子。
罗饴糖抱上糖罐和兔子时,脑袋是懵的。
她也不知道贵人是怎么知道她喜欢兔子,刚好还是她喜欢的桂花糖。明明她师父死了之后,她就没再吃过糖了。
难道说只是那么巧?
十七姐姐...这...佛门重地,这怎么能吃肉呢?两个小尼姑慌张地想拒绝道。
肉...
罗饴糖转身看了看婢仆托盘里捧着的色泽鲜丽的新鲜豚肉,记得以前她随师父住在村尾的庵庙,她师父也是带着她吃肉的。
只不过那时候也并不是常常吃得起肉,是偶尔有不懂的村民家里杀了畜给端来当供品,还有师父下山化缘回来,才有肉吃。
那时候她惊悉话本里的和尚是不吃肉的之后,也问过师父,出家人能吃肉吗?
但她师父一个不着四六的半吊子出家人可不讲究这些,还笑眯眯地给她碗里夹了大块的肉:可肉好吃呀,小姑娘多吃肉能长高,不是有句佛偈,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留吗?
后来罗饴糖想通了,她师父一个修佛的,连隔壁修道之人的衣裳都穿了,怎能苛求以一个出家人标准定义她?
不碍事的,主子说了,姑娘就爱吃肉。十七笑着说话的声音把她神思拉了回来。
她瞪大了眼睛,怎么回事??贵人怎么知道她对庵堂亲切、知道她喜欢兔子、桂花糖,还知道她爱吃肉?
也是...巧合吗?
罗饴糖就这么心不落实处地在王府住了几天,翠月庵里的生活虽然安逸,再也没有堆积如山的粗活,每顿都能敞开了怀吃,但总是有点惴惴的感觉。
既然不打算要她的身体了,为何还不放她离开?
难不成是对救下她,而她没有分毫落到实处的报答,感到不平么?
她总认为人是无功不受禄的,她一日不离开王府,就感觉贵人一日还觊觎她身体似的。
她着急想离开,可一想到自己是被贵人救下的,身上又没有可以回报的东西,便只好向十七探听,王爷有没有缺点里衣袜子之类的。
姑娘,没有呢,主子贵为王爷,身边的事,府里各有营事部门打点好一切,姑娘就不必操心了。
十七哂了哂,然后见罗饴糖略有失望,便又道:
哦,不过...前段日子,奴婢听说主子从战场归来,夜里睡不大好,隔壁正仪观就说是因为在战场上沾染了太多杀戮之气,所以最近在频频做法事,借机向公中支取了超份额的资费呢,但是又没办法,主子虽然不赞成这种铺张的事,但那正仪观是太后安排的,主子说这种小事,就不必悖了太后去了。
姑娘不是以前曾修佛吗?要是姑娘能在主子面前念段什么舒眠咒之类的,能助眠了,那就有理由不用隔壁那些人了。
第5章
罗饴糖当时进府的时候,只看一眼就觉得眼花目眩,压根记不住庵庙旁边有些什么,现在才知道竟然还有道观。
摄政王府邸是先皇赐予的,以前其实是宫外行宫,因太后和太皇太后信奉的道不同,便在内院各修有道观和庵庙,太皇太后甍后,庵庙衰落,府邸落在摄政王手里一直维持原样。
道和佛起源不同,但有许多理念是互相吸收的,道家追求修炼境界,更适合为官当道之人,而佛讲求慈悲、悲悯,则更适合抚慰世间普罗大众。
且因为又有太后在,所以王府里的道观比庵堂吃香,本就是情理中事。
但近日庵堂新来一位据说带发修行的居士也就是罗饴糖,打自她来了后,眼看着一匣子一匣子的东西由立雪院的丫头直接带来,不免让道观里的女道们内心生了微妙变化。
徒儿看见那所谓的居士了,生得一副杏脸桃腮,那双眼睛你们是没看见,差点能勾掉人的魂魄,而且据说这次是王爷自己让人带进府的。
正仪观内,元阳子正一脸难以言说的表情同惠阳仙姑禀报道。
惠阳仙姑于蒲团上打坐,突然睁眼训斥道:元阳,此话你在师傅面前说,可万勿要被外边的人听了去啊,王爷是什么样的人?这里如今又是他的府邸了,怎容你在背后说那样的话?
元阳子听后垂头受教。
惠阳仙姑却突然板着脸道:那还杵着做什么?清云院那不是关着一堆宫里来的宫女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