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
一家人起了个大早,满秀东因为学校一早有个重要的回必须参加,便让我载师清和满川先去,他晚点再到。
爷爷的大寿放在了老家举行,其实满秀东有提议放在市里酒店办,但爷爷念及乡里乡亲好参加,便执意在自己家请了厨师,办个露天宴席。在家办不比在酒店,很多事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满秀东和小叔实在是忙,好在二叔母是个能干的人,还有堂兄堂姐以及村里的人也能帮忙,满秀东与小叔便只管负责金钱方面的事。
虽是如此,但满秀东却觉得将事交给一个妇人实在是不太好,便让我们几个早早过去看能帮上什么忙。
爷爷家也不算远,开车两个小时左右。老爷子在村里还是受人尊敬的,做了一辈子木匠,手艺算是十里八乡闻名的,长相听村里人说也是仪表堂堂,小叔长得最像他,想着年轻时应该也很是俊美。爷爷就这样靠着一身的手艺和俊秀的长相,娶了那个年代就上过大学的奶奶,放弃家里优渥的生活,跟着他来到这小村庄里,在镇上的中学教书,过起了与之前相对清贫的生活。
好在生了的叁个儿子也很争气。满秀东作为家里的老大,继承了爷爷的艺术基因,早年卖画也挣了些钱,如今当上大学教授也让爷爷奶奶脸上有光,也算是俩老人家最得意的孩子。而小叔,因年轻时离家出走的关系,与爷爷的关系并不算融洽,这几年随着他的生意越发出色,与爷爷的关系也稍有缓和,奶奶对此应当欣慰不少。
相对于爷爷和小叔,二叔资质相对平平了些。书读不进去,初中毕业后就跟爷爷学了点手艺,农闲时跟着装修队接些活计,算是实打实的农民,但爷爷奶奶这些年也一直是他在照料,满秀东和小叔对他很是感激,几个兄弟感情很好。只是前几年二叔却因为结石病去世了,留下了二叔母和俩孩子,好在孩子都已经长大了,二叔也攒了不少钱加之二叔母也是个很能干的女人,日子也过得和以往没差。
师清在车上清点着给爷爷奶奶和二叔家的礼物,这些年满秀东和师清很少有时间去照顾俩老人家,只有逢年过节或者老人有病痛时回去看看,其余时间几乎都是二叔母在照顾,师清总觉得对爷爷奶奶和二叔家很是亏欠。
“你快四年都没回来过,见了爷爷奶奶你嘴巴放甜一点,多哄老人家开心。”师清清点完坐在一旁唠叨着,又回头看着坐在后座补觉的满川,“还有小川,村里人见了也别不吱声,叔叔阿姨伯伯地喊,准不会错,别显得像个书呆子。”
“知道了妈,我和小川都是成年人了。”
“是,成年了就不能管你俩了?你四年没回家......”师清这架势似乎又要旧事重提,我忙叫停,问道:“堂姐宝宝满月酒就在爷爷生日后,你备了礼物没?”
“都备着呢!”一提起堂姐,师清又开始唠叨起来,“你堂姐也就比你大了叁岁吧,我也不是催你,这几年我见你男朋友没少谈,怎么一个稳定下来的都没有?”
“等着抱孙子了?”车座后,满川冷不丁地开口道。
许是这句话让师清想起了师意,气氛难得沉默了下来。我偷偷望向后视镜里的满川,却意外对上了他的眼,似是心虚一般,我忙移开眼。
两个小时车程,师清唠叨就没停过,许是年龄的影响,这些年师清显得越发操心起来。
车停在一栋不小的房子前,这几年满秀东和小叔出钱在原来的地基上将老宅重建了,起了一栋漂亮的小洋楼再配上一个漂亮的院子,虽暂时只有爷爷奶奶住着,打理起来也不容易,但想着房子会留给二叔家,满秀东还是做主将房子建得相对气派些,在村子里也独树一帜。
等我们到的时候,虽还很早,但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了人,都是村里过来帮忙的,爷爷七十大寿,村里也很重视,听师清说县里也会来些有头有脸的人,应是看在小叔在这边设厂的缘故,我对这些也不太敏感,只觉得今天的寿宴比以往要气派不少。
一进去,师清便看到二叔母在忙这忙那的很是忙碌,不敢打扰,便同她打了声招呼就带着我们几个进了里屋去给爷爷拜寿。一进去,便见爷爷一身气派的红色唐装坐在会客厅的茶台前悠闲地品着茶,显得喜庆又精神,四年没见,爷爷虽老了不少,但精气神还是没变的。
“爷爷生日快乐!”
“爸,生日快乐!”
爷爷一见我们,高兴极了,又见我们几个手里满满当当提着礼物,忙接过,只道破费。又看到我站在一旁,忙招呼我近身:“诶唷,我们团圆四年不见长这么大了?我都快不认识了!”
“爷爷,我又不是小孩子,变化哪那么大?”
“唉,文春你来看看,团圆变化大不大?”这时,奶奶许是听我们到了忙赶来,一进门便看到爷爷拉着我,又听爷爷这么一问,也细细打量了我一番,笑道:“变化不大!只是更漂亮了!”
大家笑作一团。
奶奶忙招呼我们坐下,斟上茶,道:“这是今年头茶,快尝尝。”
头茶没那么浓郁,但胜在清香悠远。爷爷家后山有片不小的茶园,我初中时候还会特地空出时间过来帮他们采茶。
采茶其实不算有趣,甚至有些枯燥,但我喜欢的是茶山上的景色。采茶往往在太阳刚升不久就去了,站在茶园里,看着太阳穿过薄雾洒在嫩绿还带着露水的茶尖上,仿若也同春日一般发着光,带着夺目的色彩,再放眼望去,薄雾渐渐消散,大片大片的绿意逐渐显现,是我那时繁忙的学习中最治愈的时刻。
采完茶,看着大人们摊晾、杀青、揉捻,最后放在炭火上逐渐烘干,浓郁的茶香弥漫整间屋子,那时爷爷早就烧好了一壶水,奶奶则在一旁备好了点心,也都是我和满川爱吃的,一大家子就这样等着品尝今年第一杯新茶。爷爷会将我抱坐在膝盖上,一边喝着茶,一边讲着他年轻时的故事。如今,我长大了,爷爷奶奶也不再种茶了,只是我爱饮茶的习惯却留下了。
“听满川也保送上了不错的大学?那还需要去学校吗?”爷爷慈爱地拉过满川,看着长得文质彬彬的孙子,满眼都是骄傲。其实他对满川的疼爱不比我少,许是因为奶奶的关系,我们家并没有什么重男轻女,几个孙子孙女爷爷奶奶都看得挺重,只是因为距离的原因,我和满川相比堂哥堂姐确实陪伴少了点。
“还是会去学校和同学们上课的,老师让我去辅导一下同学。”
“也是,多帮帮同学是好事。”
“秀微呢?怎么没和你们一起来?”奶奶又递过点心给我和满川,又见只有我们仨在,便随口问道。
“他早上学校有个会必须得去,晚点过来,他特地让我早点过来帮忙呢。”说到此处,师清便顺势说着:“你看我这脑子,那您老先休息,待会还有客人来,我先去看看弟妹要帮什么忙。”
“不用麻烦了,外头人手应当是够的,你就当客人便是。”奶奶话虽这么说,师清还是带着我俩出去了。一出会客厅,便见到二叔母正拿着一摞的鞭炮招呼堂哥:“小智,这些鞭炮你给门口迎宾的老刘,大的是给县里领导放的,千万别放错了。”
交代完这些,便见我们从里屋出来,忙迎了过来:“刚实在是忙,怎么,就跟就老爷子拜完寿了?不多聊聊?”
“你大哥说让我早点过来帮忙,有什么需我们来搭把手的直接说。”
二叔母一听,忙摇手,只道人手够了,让舟车劳顿的我们先休息。话是这么说,我们也不可能真闲着,想见缝插针似的找些事干,却发现村里人分工明确,也花钱请了不少服务员帮忙,人手也够,再去插手也只是帮倒忙。
我无聊,便找堂哥问了堂姐的去处,他说是在楼上奶孩子。想找满川一起去看看,才发现早不见他踪影了,不知去哪猫着了,想着他确实不爱这样的热闹。
堂姐比我大叁岁,许是像了二叔一样在读书上天资不高,高中毕业就去了上海,打拼了几年后又回到了永安,后面经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公,谈了几个月便奉子成婚了。
她的婚礼我没有参加,虽寄了礼物过去,但对此我还是比较愧疚。我和堂姐虽不常见,但关系还是不错的,可能是我俩家庭结构差不多,她也有弟弟,两人的共同话题挺多。宝宝后天就满月,爷爷对这个重孙也很是喜欢,我猜很大程度上是这个重孙生日只比他晚了两天。
我还从没抱过婴儿,当堂姐将小宝宝放在我怀里时,小小的一只,真的无法想象他再个十几年就能长得和我差不多大,可虽是这样小小的一只,但想着他是从女性阴道那么狭小的地方爬出来又觉得他大得可怕。
我看着他安安静静地睡着,碰着他的手指都不敢用力,生怕弄疼他将他吵醒。
“是不是很可爱?”堂姐看我僵硬着身子抱着娃,便笑道,“放松,宝宝没你想的那么脆弱。”
虽是这么说,但给我的心里压力实在是大,抱了没多久还是还给了堂姐,我发现我并没想象中那样喜欢孩子,堂姐见我一副后怕的模样,便取笑我以后该怎么当妈妈。
我听了也只是在一旁赔笑。
爷爷的大寿放在了老家举行,其实满秀东有提议放在市里酒店办,但爷爷念及乡里乡亲好参加,便执意在自己家请了厨师,办个露天宴席。在家办不比在酒店,很多事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满秀东和小叔实在是忙,好在二叔母是个能干的人,还有堂兄堂姐以及村里的人也能帮忙,满秀东与小叔便只管负责金钱方面的事。
虽是如此,但满秀东却觉得将事交给一个妇人实在是不太好,便让我们几个早早过去看能帮上什么忙。
爷爷家也不算远,开车两个小时左右。老爷子在村里还是受人尊敬的,做了一辈子木匠,手艺算是十里八乡闻名的,长相听村里人说也是仪表堂堂,小叔长得最像他,想着年轻时应该也很是俊美。爷爷就这样靠着一身的手艺和俊秀的长相,娶了那个年代就上过大学的奶奶,放弃家里优渥的生活,跟着他来到这小村庄里,在镇上的中学教书,过起了与之前相对清贫的生活。
好在生了的叁个儿子也很争气。满秀东作为家里的老大,继承了爷爷的艺术基因,早年卖画也挣了些钱,如今当上大学教授也让爷爷奶奶脸上有光,也算是俩老人家最得意的孩子。而小叔,因年轻时离家出走的关系,与爷爷的关系并不算融洽,这几年随着他的生意越发出色,与爷爷的关系也稍有缓和,奶奶对此应当欣慰不少。
相对于爷爷和小叔,二叔资质相对平平了些。书读不进去,初中毕业后就跟爷爷学了点手艺,农闲时跟着装修队接些活计,算是实打实的农民,但爷爷奶奶这些年也一直是他在照料,满秀东和小叔对他很是感激,几个兄弟感情很好。只是前几年二叔却因为结石病去世了,留下了二叔母和俩孩子,好在孩子都已经长大了,二叔也攒了不少钱加之二叔母也是个很能干的女人,日子也过得和以往没差。
师清在车上清点着给爷爷奶奶和二叔家的礼物,这些年满秀东和师清很少有时间去照顾俩老人家,只有逢年过节或者老人有病痛时回去看看,其余时间几乎都是二叔母在照顾,师清总觉得对爷爷奶奶和二叔家很是亏欠。
“你快四年都没回来过,见了爷爷奶奶你嘴巴放甜一点,多哄老人家开心。”师清清点完坐在一旁唠叨着,又回头看着坐在后座补觉的满川,“还有小川,村里人见了也别不吱声,叔叔阿姨伯伯地喊,准不会错,别显得像个书呆子。”
“知道了妈,我和小川都是成年人了。”
“是,成年了就不能管你俩了?你四年没回家......”师清这架势似乎又要旧事重提,我忙叫停,问道:“堂姐宝宝满月酒就在爷爷生日后,你备了礼物没?”
“都备着呢!”一提起堂姐,师清又开始唠叨起来,“你堂姐也就比你大了叁岁吧,我也不是催你,这几年我见你男朋友没少谈,怎么一个稳定下来的都没有?”
“等着抱孙子了?”车座后,满川冷不丁地开口道。
许是这句话让师清想起了师意,气氛难得沉默了下来。我偷偷望向后视镜里的满川,却意外对上了他的眼,似是心虚一般,我忙移开眼。
两个小时车程,师清唠叨就没停过,许是年龄的影响,这些年师清显得越发操心起来。
车停在一栋不小的房子前,这几年满秀东和小叔出钱在原来的地基上将老宅重建了,起了一栋漂亮的小洋楼再配上一个漂亮的院子,虽暂时只有爷爷奶奶住着,打理起来也不容易,但想着房子会留给二叔家,满秀东还是做主将房子建得相对气派些,在村子里也独树一帜。
等我们到的时候,虽还很早,但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了人,都是村里过来帮忙的,爷爷七十大寿,村里也很重视,听师清说县里也会来些有头有脸的人,应是看在小叔在这边设厂的缘故,我对这些也不太敏感,只觉得今天的寿宴比以往要气派不少。
一进去,师清便看到二叔母在忙这忙那的很是忙碌,不敢打扰,便同她打了声招呼就带着我们几个进了里屋去给爷爷拜寿。一进去,便见爷爷一身气派的红色唐装坐在会客厅的茶台前悠闲地品着茶,显得喜庆又精神,四年没见,爷爷虽老了不少,但精气神还是没变的。
“爷爷生日快乐!”
“爸,生日快乐!”
爷爷一见我们,高兴极了,又见我们几个手里满满当当提着礼物,忙接过,只道破费。又看到我站在一旁,忙招呼我近身:“诶唷,我们团圆四年不见长这么大了?我都快不认识了!”
“爷爷,我又不是小孩子,变化哪那么大?”
“唉,文春你来看看,团圆变化大不大?”这时,奶奶许是听我们到了忙赶来,一进门便看到爷爷拉着我,又听爷爷这么一问,也细细打量了我一番,笑道:“变化不大!只是更漂亮了!”
大家笑作一团。
奶奶忙招呼我们坐下,斟上茶,道:“这是今年头茶,快尝尝。”
头茶没那么浓郁,但胜在清香悠远。爷爷家后山有片不小的茶园,我初中时候还会特地空出时间过来帮他们采茶。
采茶其实不算有趣,甚至有些枯燥,但我喜欢的是茶山上的景色。采茶往往在太阳刚升不久就去了,站在茶园里,看着太阳穿过薄雾洒在嫩绿还带着露水的茶尖上,仿若也同春日一般发着光,带着夺目的色彩,再放眼望去,薄雾渐渐消散,大片大片的绿意逐渐显现,是我那时繁忙的学习中最治愈的时刻。
采完茶,看着大人们摊晾、杀青、揉捻,最后放在炭火上逐渐烘干,浓郁的茶香弥漫整间屋子,那时爷爷早就烧好了一壶水,奶奶则在一旁备好了点心,也都是我和满川爱吃的,一大家子就这样等着品尝今年第一杯新茶。爷爷会将我抱坐在膝盖上,一边喝着茶,一边讲着他年轻时的故事。如今,我长大了,爷爷奶奶也不再种茶了,只是我爱饮茶的习惯却留下了。
“听满川也保送上了不错的大学?那还需要去学校吗?”爷爷慈爱地拉过满川,看着长得文质彬彬的孙子,满眼都是骄傲。其实他对满川的疼爱不比我少,许是因为奶奶的关系,我们家并没有什么重男轻女,几个孙子孙女爷爷奶奶都看得挺重,只是因为距离的原因,我和满川相比堂哥堂姐确实陪伴少了点。
“还是会去学校和同学们上课的,老师让我去辅导一下同学。”
“也是,多帮帮同学是好事。”
“秀微呢?怎么没和你们一起来?”奶奶又递过点心给我和满川,又见只有我们仨在,便随口问道。
“他早上学校有个会必须得去,晚点过来,他特地让我早点过来帮忙呢。”说到此处,师清便顺势说着:“你看我这脑子,那您老先休息,待会还有客人来,我先去看看弟妹要帮什么忙。”
“不用麻烦了,外头人手应当是够的,你就当客人便是。”奶奶话虽这么说,师清还是带着我俩出去了。一出会客厅,便见到二叔母正拿着一摞的鞭炮招呼堂哥:“小智,这些鞭炮你给门口迎宾的老刘,大的是给县里领导放的,千万别放错了。”
交代完这些,便见我们从里屋出来,忙迎了过来:“刚实在是忙,怎么,就跟就老爷子拜完寿了?不多聊聊?”
“你大哥说让我早点过来帮忙,有什么需我们来搭把手的直接说。”
二叔母一听,忙摇手,只道人手够了,让舟车劳顿的我们先休息。话是这么说,我们也不可能真闲着,想见缝插针似的找些事干,却发现村里人分工明确,也花钱请了不少服务员帮忙,人手也够,再去插手也只是帮倒忙。
我无聊,便找堂哥问了堂姐的去处,他说是在楼上奶孩子。想找满川一起去看看,才发现早不见他踪影了,不知去哪猫着了,想着他确实不爱这样的热闹。
堂姐比我大叁岁,许是像了二叔一样在读书上天资不高,高中毕业就去了上海,打拼了几年后又回到了永安,后面经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公,谈了几个月便奉子成婚了。
她的婚礼我没有参加,虽寄了礼物过去,但对此我还是比较愧疚。我和堂姐虽不常见,但关系还是不错的,可能是我俩家庭结构差不多,她也有弟弟,两人的共同话题挺多。宝宝后天就满月,爷爷对这个重孙也很是喜欢,我猜很大程度上是这个重孙生日只比他晚了两天。
我还从没抱过婴儿,当堂姐将小宝宝放在我怀里时,小小的一只,真的无法想象他再个十几年就能长得和我差不多大,可虽是这样小小的一只,但想着他是从女性阴道那么狭小的地方爬出来又觉得他大得可怕。
我看着他安安静静地睡着,碰着他的手指都不敢用力,生怕弄疼他将他吵醒。
“是不是很可爱?”堂姐看我僵硬着身子抱着娃,便笑道,“放松,宝宝没你想的那么脆弱。”
虽是这么说,但给我的心里压力实在是大,抱了没多久还是还给了堂姐,我发现我并没想象中那样喜欢孩子,堂姐见我一副后怕的模样,便取笑我以后该怎么当妈妈。
我听了也只是在一旁赔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