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锁定 > 锁定
错误举报

程篇5

    程篇5
    程予今回到家后,反锁房门,拉上窗帘,又翻出了之前私家侦探那份语焉不详的报告。里面提到过李家的企业是一省龙头企业,可是却没有写明他们的具体企业名称是什么,只是含糊的说是做环保的新锐企业。
    她不甘心,自己动手,用尽各种关键词组合搜索,在网络的公开信息里反复筛查,结果却是一片空白。
    积蓄剩的不多了,但她还是通过隐蔽渠道,联系上一位据说颇有门路,但是也要价不菲的私家侦探。
    对方听了她的要求后,言明只做一次性交易,不留存底。
    她咬咬牙,付了钱。
    四天后,一份更加详细的调查结果发来了。信息里附有一段简短的说明:“老板您好,部分信息源自我这边长期维护的数据库,已与最新公开信息核对更新。另外,关于徐家的调查无果,按照原本的协议,我会退还一半调查费用。请您将您的usdt收款链接发送给我。”
    这份报告让她第一次看到了她所面对的庞然大物的轮廓。
    李家起家产业为衡冶市政工程集团,业务范围为承接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地下管网、河道治理、绿化等政府市政项目。是最典型的依赖政府关系的行业。通过招投标、土地划拨、项目审批等环节,与地方权力深度绑定。利润极高,且非常隐蔽。
    转型以及扩展产业为启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范围为污水处理、固废处理、土壤修复。这依然是市政项目的延伸,但披上了“环保”、“高科技”的外衣,更光鲜,更容易获得国家补贴和政策支持。
    辅助产业为一家小型私募股权公司和一家投资公司,用于投资上述产业链上的创新企业,是资金流动和利益输送的绝佳工具。
    还有一家会员制的高端度假酒店,建在市郊风景区内,是关系网的社交枢纽。
    李家的财富直接来自于政府和政策,这也解释了为何当初的报警没有下文,为何后续的调查阻力重重。
    程予今还在网路上的公开信息中查到了启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标某个巨大污水处理项目的新闻。仅仅是这管中窥豹的一瞥,已足以想象李家在国内的产业的庞大和可怕
    而且,调查的边界也到此为止了。关于李家的海外产业,一片空白。像这样的家族,主要成员必然持有海外永居或他国护照,既保留国内便利,又为资产与退路上好保险。
    她曾经天真的以为,所谓的省龙头企业,应该是电视广告里那些光鲜亮丽、产品深入千家万户的公司。
    但现在她明白了,真正的龙头是那些小老百姓从未听说过,但是却垄断了所有政府优质资源、利润深不可测、足以影响一个地区命脉的隐形资本。它们的名字只流传于特定的人群之中,只会出现在政府采购中标公告和某些内部报告中。
    他们的产品是普通人每天走过却不会多看一眼的桥梁和道路,是隐藏在城市地下、默默运转的污水处理管道,是偏远地区的某个充电站。他们的客户只有一个,那就是权力本身。
    而徐家,更是一团巨大的迷雾。在政府公开的信息中,姓徐的官员多达数十位,最高至正部级,地厅级更不乏其人。可这些人,与那个变态的徐澈是否有关系?根本查无可查。但光凭这些,还有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私家侦探都回避的态度,也足以想象徐家的势力到底有多么庞大。
    一股寒意,与她此生所经历的任何一种都不同,悄然从尾椎骨升起。
    它超越了从林暴雨的彻骨寒冷,超越了砖击头骨的剧烈眩晕,也超越了徐澈施加的肉体痛楚。
    这股寒意一寸寸向上攀爬,所过之处,血液凝滞,呼吸断绝。她感到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愤怒、那腔无处安放的悲伤,乃至最后用以自保的麻木,都在对手那庞大无边的阴影映照下,彻底地化为了虚无。
    ----------------------------------------------------------------------------------
    她开始打字。
    她在电脑上机械性地搜索跟李家产业有关的一切。换了好几个搜索引擎,国内的国外的,甚至连这些产业的英文名也被她敲下来搜索。
    她的目光呆滞地在屏幕上移动,用这徒劳的方式对抗着那即将把她也一同吞没的、巨大的虚无。
    鬼使神差地,她点进了一个市政府官网下设的劳动保障监察投诉公示平台。
    这个平台界面老旧,数据更新缓慢,像是一个被遗忘的电子档案室。
    她输入了“启旻环保”,并没抱任何希望。
    页面迟缓地加载,最终,一条被标记为  “已办结”  的投诉记录,孤零零地弹了出来。
    投诉时间:  三年前。
    投诉人:  189****5824(受理编号:LD185893001)。
    投诉对象:  启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事由:  “长期超负荷加班,未足额支付加班费,未按实际工资基数缴纳社会保险。”
    处理结果:  “经我局调解,该公司已为投诉人补缴社保差额,双方达成和解。”
    短短几行字,如同兴奋剂,唤醒了程予今几乎麻木的神经。
    这份投诉,与私家侦探报告里那个利润惊人、光鲜亮丽的高科技环保企业形象,形成了尖锐而讽刺的反差。
    这是那个宏大的权力资本系统性地盘剥底层员工的铁证。她几乎能想象出,那个投诉人,在收集工资条、银行流水作为证据时的愤怒与无助,以及最终在“调解”面前被迫的沉默。
    那个投诉者,TA会不会知道更多?关于启旻环保的内部文化?关于那些为了控制成本、追求利润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
    她死死记住了那个唯一的线索──受理编号:LD185893001。
    她开始像疯了一样,用这个编号结合“启旻环保”、“劳动仲裁”、“社保投诉”等关键词,在全网范围内搜索。
    她不再局限于搜索引擎,而是潜入那些可能留下个体维权痕迹的角落:本地论坛的求职版块、如环保、化工等专业领域的论坛、甚至是微博话题或知乎问答。
    数小时枯燥的搜索后,她终于在一个几乎无人问津的编程论坛里,搜索到一个用户三年前在求助社保纠纷法律问题时,模糊地提到过一家搞环保的大公司,时间点高度吻合.....
    程予今深吸一口气,她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这很冒险,甚至可能毫无意义,但她必须去试试。
    她通过发帖人的其他帖子找到了发帖人微博,然后将微博帐号用社工库搜索。她知道使用社工库搜索一个普通人很不道德,可是,要对付这样的庞然大物,她手上必须得沾上灰。
    试了几个社工库后,她搜出了发帖人手机号。并通过那条投诉留下的处理过的手机号189****5824进行比对,确认正确无误。
    程予今输入了那个发帖人的手机号,手指在拨打键上悬停了许久,最终按了下去。
    电话接通,传来一个略显疲惫的男声:“喂?哪位?”
    “您好,不好意思打扰了。”她压抑着紧张组织着语言,“我的一位朋友在启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但是和公司有一些劳动纠纷,他现在正准备申请劳动仲裁,我在网上搜索看见了你在劳动保障监察投诉平台上维权的信息,我希望能了解下您的经验。我可以付费咨询。”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男人冷漠的声音:“你打错了,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紧接着便是一阵忙音。
    打错了?那为什么会这么有耐心听完自己讲的那么一大段?为什么会沉默那几秒?程予今握着手机,心沉了下去。这反应,恰恰印证了那份投诉的真实性。
    还要再打过去么?程予今想了想,还是又拨打了男人的号码,结果响铃后得到的是“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这样委婉的拉黑提醒。看来.....启旻环保或者说它背后的力量,留给那个人的阴影至今未散。
    两天后的傍晚,程予今正在一边吃着外卖,一边继续在互联网上搜索,手机突然震动起来,那个发帖人的号码再次亮起。
    他为什么又把自己拉出黑名单,还打来了电话?
    她深吸一口气,接通。
    还是那个男声,但他声音压得很低,语速极快,透着紧张:“你到底是什么人?你之前说的付费咨询,还作数么?”
    她心神收紧,回道:“我朋友确实是启旻的员工,目前和他们有一些劳动纠纷,我们正在维权,但是有一定阻力,这些都是真的。付费咨询自然是作数的,我们迫切需要过来人的经验。”
    男人听她这么说,沉默了几秒,然后呼出一口气回道:“我确实是启旻的前员工,三年前因为劳动纠纷投诉过启旻。我想了想,有些事,电话里说不清楚,文字更留不得痕迹。你要是真想知道....敢不敢当面谈?”
    程予今的心猛地一跳:“在哪里?”
    男人报出一个名字:“在云岭度假村,我们伪装成去那放松消遣,在那谈,明天是星期六正好,明早十一点。只准你一个人来。准备好酬金,加密货币!”
    不等程予今回答,电话再次被挂断。
    云岭度假村,程予今搜索着这个名字,发现是一家距离市中心约两三个小时车程的,对外宣传很少,看起来像是高端民宿集群,但传闻中有不对外开放的会员制区域的度假村。
    去,还是不去?
    风险显而易见。对方突然转变态度,主动邀约,还索要酬金,地点又定在那种山区的地方,这可能有诈。
    但....这是她唯一能抓住的、可能触及到那庞然大物内部裂缝的机会。那个男人的恐惧是真的,他索要酬金的急切也是真的。他可能遇到了什么急需用钱的难关,这才铤而走险。这是她唯一的机会。
    她最终决定赌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