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眷念
不远处,田澄正和一个穿着同款校服的男生并肩走来。她怀里抱着几本书,微微仰着头听对方说话,脸上带着明媚的笑意,是那种在同龄人中间才有的、毫无负担的快乐。冬日的阳光勾勒出她逐渐褪去稚气的侧脸轮廓。
那个男生不知说了什么,她笑得眼睛弯了起来,像弯弯的月牙。张游韧站在原地,像被无形的钉子钉住。一股极其细微却尖锐的涩意瞬间刺入心口,让他呼吸微微一滞。他看到她身边那个同样年轻、充满朝气的男孩,他们穿着一样的校服,讨论着共同的话题,身处同一个耀眼的世界。那个世界,离他似乎已经很远了。
他几乎是立刻垂下了眼睫,将所有翻涌的情绪死死压回心底最深处。再抬眼时,脸上已恢复了一贯的平静无波,仿佛刚才那一刻的停滞从未发生。他没有上前打招呼,只是沉默地转过身,选择了一条更远的路绕行。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显得有些孤寂,却又异常挺拔,承载着那个年龄不该有的沉重心事。
饭桌上,两家人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周雅雯满脸是笑,话匣子一开就收不住:“我们家甜澄这次演讲比赛,又拿了个第一名!你说说,小时候说话还总打绊子呢,现在倒好,站在台上一点都不怯场……”劳梦玉立刻笑着接上话茬:“可不嘛!前几天还当了校园艺术节的主持人呢。我看了照片,穿了条小裙子,往台上一站,真有那个范儿!”话题一下子被点燃了,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满是赞叹。
张游韧默默地吃着眼前的饭菜,像是个被隔在玻璃罩外的人,一声不响。只有那稍稍绷紧的下颌线条,和过分专注、仿佛生怕漏掉一个字的倾听姿态,悄悄泄露了他全部的心神。他把那些零碎的词—— “演讲比赛”、“艺术节主持”—— 一个一个小心地在心底慢慢拼接,试图复原出她此刻绚烂的生活图景。她正在他触及不到的世界里熠熠生辉。
返校前一天,他不知怎的,绕了远路,走到了她的高中门口。学校似乎正在举办什么活动,操场上音乐阵阵,人声喧哗。他停在门外涌动的人群边缘,隔着那道黑色的铁栅栏,远远看见站在舞台上的她。
她穿着一身主持人的礼服,脸上画着淡淡妆容,手里握着话筒,正从容地说着台词。笑容明亮而自信,聚光灯照着她,整个人像会发光,叫人挪不开眼。张游韧就静静立在人群之外,像一棵沉默的树。没人留意到这个气质清冷的大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更没人察觉,他专注的视线从头到尾,只跟着一个人移动。他看了很久,直到活动快要结束,才默默转过身,悄然离开,如同不曾来过一样。
那个周末的午后,阳光斜斜地照进楼道,成了他们之间唯一一次算得上正面的交集。劳梦玉那天不知怎么的,烤的饼干多得有些过分,厨房里飘散的黄油香久久不散。她装好一个朴素的纸盒,塞到正要回学校的张游韧手里,笑着说:“小韧啊,正好,这些给你宿舍同学分分,别浪费了。”
他刚接过,劳梦玉又转身拿出另一个盒子。这个明显不同,淡蓝色的铁盒上甚至还系着细细的丝带,精致得像个礼物。“这个呀,”劳梦玉眼角弯了弯,压低了点声音,“你顺道给甜澄带去吧,那丫头,非说晚上在自习室会饿,让她尝尝你妈的手艺。她这会儿……应该在自己房间里。”
张游韧的目光在那只蓝色铁盒上停了两秒,然后伸手接过。指尖触到冰凉的盒面时,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些。他转身,走向对门那扇熟悉的房门,站定,抬手,指节轻轻叩响了门板。楼道里很安静,只有敲门声和他的心跳,一下又一下。
门开了一条缝,田澄探出头,脸上还带着些许学习后的倦意。看到他,她明显愣了一下,眼神有些闪烁,下意识地拢了拢头发。“ 我妈让我给你的。”他将饼干盒递过去,声音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只有他自己知道心跳漏了半拍。“……哦,谢谢。”她飞快地接过盒子,指尖避免与他有任何接触。目光低垂,落在饼干盒上,就是不敢看他。
他道了声“不客气”,话音落下,空气便静默下来。似乎还想说些什么,可搜刮了一圈,觉得此刻再多的言语都成了累赘。于是只点了点头,低声道:“走了。”“嗯。”门合上的轻响,像一道界限,悄然隔开了内外。
回到独自一人的房间,台灯下摊开的书页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张游韧拿起笔,笔尖悬在纸面上方,却迟迟未能落下。他怔了一会儿,伸手拉开抽屉,在杂物最底下,指尖触到一片平整的硬滑。他把它取了出来。是一枚早已褪去光泽的玻璃糖纸,边角都被小心地抚平,妥帖地安放着。许多年前,是甜橙吃完糖后,把这张糖纸笑嘻嘻地拍在他手心,说是给他的“礼物”。
窗外天色渐暗,他拿起手机,无意识地翻看着。屏幕上,一个无人关注的社交账号小号里,唯一关注的对象,最新动态是一张舞台幕后的模糊自拍,配文是:“圆满结束!感谢小伙伴们!”他轻轻点了个赞,是第一个,也是众多点赞者中,最沉默无声的一个。
在大学里,他是众人眼中冷静自持、前途无量的张游韧。唯独在触及与田澄有关的细碎片段时,那个习惯藏起心跳、只会沉默凝望的“游韧哥哥”才会悄然浮现。他曾试着走入一段感情——和一个眉眼隐约有她几分痕迹的姑娘。对方温柔体贴,可当女孩靠近,他却总不自觉微微退后半分;牵起的手心没有温度,只余一片安静的空白。不过两个月,他轻声说了再见。也正是在那个瞬间他清楚地意识到:有些印记无法被覆盖,有些执念,从来无处可逃。
那个男生不知说了什么,她笑得眼睛弯了起来,像弯弯的月牙。张游韧站在原地,像被无形的钉子钉住。一股极其细微却尖锐的涩意瞬间刺入心口,让他呼吸微微一滞。他看到她身边那个同样年轻、充满朝气的男孩,他们穿着一样的校服,讨论着共同的话题,身处同一个耀眼的世界。那个世界,离他似乎已经很远了。
他几乎是立刻垂下了眼睫,将所有翻涌的情绪死死压回心底最深处。再抬眼时,脸上已恢复了一贯的平静无波,仿佛刚才那一刻的停滞从未发生。他没有上前打招呼,只是沉默地转过身,选择了一条更远的路绕行。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显得有些孤寂,却又异常挺拔,承载着那个年龄不该有的沉重心事。
饭桌上,两家人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周雅雯满脸是笑,话匣子一开就收不住:“我们家甜澄这次演讲比赛,又拿了个第一名!你说说,小时候说话还总打绊子呢,现在倒好,站在台上一点都不怯场……”劳梦玉立刻笑着接上话茬:“可不嘛!前几天还当了校园艺术节的主持人呢。我看了照片,穿了条小裙子,往台上一站,真有那个范儿!”话题一下子被点燃了,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满是赞叹。
张游韧默默地吃着眼前的饭菜,像是个被隔在玻璃罩外的人,一声不响。只有那稍稍绷紧的下颌线条,和过分专注、仿佛生怕漏掉一个字的倾听姿态,悄悄泄露了他全部的心神。他把那些零碎的词—— “演讲比赛”、“艺术节主持”—— 一个一个小心地在心底慢慢拼接,试图复原出她此刻绚烂的生活图景。她正在他触及不到的世界里熠熠生辉。
返校前一天,他不知怎的,绕了远路,走到了她的高中门口。学校似乎正在举办什么活动,操场上音乐阵阵,人声喧哗。他停在门外涌动的人群边缘,隔着那道黑色的铁栅栏,远远看见站在舞台上的她。
她穿着一身主持人的礼服,脸上画着淡淡妆容,手里握着话筒,正从容地说着台词。笑容明亮而自信,聚光灯照着她,整个人像会发光,叫人挪不开眼。张游韧就静静立在人群之外,像一棵沉默的树。没人留意到这个气质清冷的大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更没人察觉,他专注的视线从头到尾,只跟着一个人移动。他看了很久,直到活动快要结束,才默默转过身,悄然离开,如同不曾来过一样。
那个周末的午后,阳光斜斜地照进楼道,成了他们之间唯一一次算得上正面的交集。劳梦玉那天不知怎么的,烤的饼干多得有些过分,厨房里飘散的黄油香久久不散。她装好一个朴素的纸盒,塞到正要回学校的张游韧手里,笑着说:“小韧啊,正好,这些给你宿舍同学分分,别浪费了。”
他刚接过,劳梦玉又转身拿出另一个盒子。这个明显不同,淡蓝色的铁盒上甚至还系着细细的丝带,精致得像个礼物。“这个呀,”劳梦玉眼角弯了弯,压低了点声音,“你顺道给甜澄带去吧,那丫头,非说晚上在自习室会饿,让她尝尝你妈的手艺。她这会儿……应该在自己房间里。”
张游韧的目光在那只蓝色铁盒上停了两秒,然后伸手接过。指尖触到冰凉的盒面时,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些。他转身,走向对门那扇熟悉的房门,站定,抬手,指节轻轻叩响了门板。楼道里很安静,只有敲门声和他的心跳,一下又一下。
门开了一条缝,田澄探出头,脸上还带着些许学习后的倦意。看到他,她明显愣了一下,眼神有些闪烁,下意识地拢了拢头发。“ 我妈让我给你的。”他将饼干盒递过去,声音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只有他自己知道心跳漏了半拍。“……哦,谢谢。”她飞快地接过盒子,指尖避免与他有任何接触。目光低垂,落在饼干盒上,就是不敢看他。
他道了声“不客气”,话音落下,空气便静默下来。似乎还想说些什么,可搜刮了一圈,觉得此刻再多的言语都成了累赘。于是只点了点头,低声道:“走了。”“嗯。”门合上的轻响,像一道界限,悄然隔开了内外。
回到独自一人的房间,台灯下摊开的书页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张游韧拿起笔,笔尖悬在纸面上方,却迟迟未能落下。他怔了一会儿,伸手拉开抽屉,在杂物最底下,指尖触到一片平整的硬滑。他把它取了出来。是一枚早已褪去光泽的玻璃糖纸,边角都被小心地抚平,妥帖地安放着。许多年前,是甜橙吃完糖后,把这张糖纸笑嘻嘻地拍在他手心,说是给他的“礼物”。
窗外天色渐暗,他拿起手机,无意识地翻看着。屏幕上,一个无人关注的社交账号小号里,唯一关注的对象,最新动态是一张舞台幕后的模糊自拍,配文是:“圆满结束!感谢小伙伴们!”他轻轻点了个赞,是第一个,也是众多点赞者中,最沉默无声的一个。
在大学里,他是众人眼中冷静自持、前途无量的张游韧。唯独在触及与田澄有关的细碎片段时,那个习惯藏起心跳、只会沉默凝望的“游韧哥哥”才会悄然浮现。他曾试着走入一段感情——和一个眉眼隐约有她几分痕迹的姑娘。对方温柔体贴,可当女孩靠近,他却总不自觉微微退后半分;牵起的手心没有温度,只余一片安静的空白。不过两个月,他轻声说了再见。也正是在那个瞬间他清楚地意识到:有些印记无法被覆盖,有些执念,从来无处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