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 >清和月下觞 > 清和月下觞
错误举报

正文 第2节

    清和月下觞 作者:南枝

    第2节

    丫鬟嬷嬷准备了不少东西,这才出门。

    苏涵不会骑马,便只能坐马车,而且,也需要马车放一应东西。

    苏峥骑着马走在苏涵马车旁边,苏涵和他身边的丫鬟芷芸、芷菁坐在马车里说话,过一会儿便觉得很无趣了,芷芸掀开车窗帘子,对苏峥道,“峥少爷,小王爷让你到马车来和他说话。”

    马车里虽然宽敞,坐四个人也不会挤,只是,里面坐了苏涵的两位美貌的正当年华的丫鬟,他便不好再坐进去了。便答道,“都已经出城了,即刻就到了,我在马上正好可以看看,找一个好的地方。”

    苏涵在马车里听到苏峥的回答,便凑在车窗边上看外面的风景,外面的确已经是城外的风景,绿油油的草地,还有沿河种植的柳树,还有其他的树,苏涵询问了芷芸才知道那是桑树。

    “便是《诗经?卫风?氓》里面的那种‘桑’么?”苏涵好奇地问道。

    芷芸说是的。

    苏涵目光灼灼,看着车窗外面不断慢慢后退的风景。

    找了河边的一块宽阔之地,停下马车,丫鬟小厮们便忙碌准备了起来,苏涵披着披风,带着帽子,跟在苏峥身边,听他说话,说远方的那座山叫什么名字,能够隐隐约约看到的村落叫什么村,还听他说农民播种的事情……

    这些在苏涵听起来都是无比新鲜有趣的。

    之后苏峥便教导苏涵放纸鸢,只是,他自己也是第一次放,不免也放不好,苏涵看着他笑。

    苏峥把纸鸢给了小厮,让他帮着把纸鸢给放起来,那是一只漂亮的蝴蝶,苏涵高兴地从小厮手里接过来,自己来驾驭……

    没过多久,天上便飞了不少他们这一行人放起来的纸鸢,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都有,在蓝天上晃悠着,苏涵看着,整张脸上全是笑意。

    玩累了,便坐下来吃点心瓜子喝茶。

    苏峥在河边甩下钓竿钓鱼,苏涵不想放纸鸢了,便也跟着苏峥坐在河边看他钓鱼,此时并不是钓鱼的好时节,不过,苏峥运气不错,很快就钓上了几尾,苏涵看着有趣,便让小厮准备了钓竿,自己也学着苏峥像模像样地钓起鱼来。

    丫鬟小厮们也都年纪不大,还是好玩的年纪,后来便在河边架起了火堆,开始做烤鱼吃,还有小厮去不远处的桑树林里摘了很多桑葚来。

    苏涵身体不好,看着大家吃得开心,一脸笑意看他们,自己却不吃,苏峥将剃了鱼刺的鲜嫩烤鱼肉给他,他也摇头,苏峥目光灼灼笑看着他,道,“尝一点,烤得不错,味道很好。”

    苏涵抵不过苏峥的目光与劝诱的话语,还有烤鱼的香味,张嘴就着苏峥手里的筷子吃了一点,洁白的牙齿,嫩红的唇瓣,粉红的小舌,微微动着的嘴,有一刻,让苏峥看愣住了。赶紧把视线转开,听苏涵说很好吃,他便又剃了一些鱼肉用小碟子装着,将筷子给了苏涵,让他自己吃,苏涵吃了一点点便放下了,说自己吃不了太多。

    被摘来的桑葚粒大味道甘甜非常好吃,苏峥也要苏涵尝一点,苏涵也就吃了,觉得非常好吃,便多吃了几颗。

    大家玩得很尽兴,特别是苏涵的丫鬟,因为一直在府里没有出过门的缘故,出来之后甚至玩得忘了要好好照顾主子。

    苏涵坐在铺着的簟席褥子上,苏峥坐在他的旁边,他便把头靠在他肩膀上,风吹过来,带着青草的味道,还有水清新的气息,不知名的淡淡花香,一切让人心旷神怡。

    苏峥害怕他会着凉,让小厮拿了厚的披风来给他裹着,又给他戴上了帽子,便让他靠在自己身上听自己说话。

    “以后还要出来玩,外面挺好的。”苏涵小声说道。

    “我教你骑马吧!男孩子要骑马才好。以后你可以骑马和我出来,到哪里去哥哥都陪着你。”苏峥将他的肩膀搂住,侧头看着他的脸笑着说道。

    苏涵摇头,道,“我不喜欢骑马,风很大,吹了又要头疼。骑马也很累,还是坐轿子最舒服,马车里垫子厚一些也行……”

    听他说到这里,这么懒散怕累的弟弟让苏峥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能摇头苦笑,苏涵倒好,说了这些又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苏峥道,“哥哥肩膀不够宽,靠着不舒服。”

    苏峥道,“你这家伙,还嫌弃呢!”

    苏涵笑,却并不把头从苏峥肩膀上移开。

    苏峥摸着他的手拿到自己的手里来暖着,苏涵的手洁白莹润,带着凉意,苏峥捂着他的手,内心平静……

    河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水声像是一曲美妙悠远的乐曲,他对苏涵道,“等我再长大一些了,肩膀会长宽的,到时候你再来靠着试试看。”

    “哥哥的肩膀一直会让我靠吗?”苏涵问道。

    “当然,一直都让你靠。”苏峥心里升腾起柔软与温情,声音也不免温柔起来,这样听着,倒像是情话。

    “嘿嘿,苏峥,昨天约你今天一起上街你拒绝,居然是陪着小佳人来踏青谈情来了。”

    一个清亮中略带着轻佻的声音响起,打断了两人的相处,苏涵没有动,苏峥叹口气回过头去,道,“蒋兄,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第六章 太守公子

    第六章 太守公子

    苏涵从苏峥身边站起来,紧了紧身上的厚披风,便往旁边去,他的丫鬟芷芸赶紧过来跟着他,在他身边小声问道有什么需要,苏涵摇了摇头,走到马车边上去,说自己要小睡一会儿。

    于是,他的那一干丫鬟便伺候他上马车小睡。

    蒋云泽是贡阳太守的二公子,因为苏家的学塾实在太有名,里面的学生也出类拔萃,不少有名望的人都愿意将家中公子送到这里来读书,和同学互相切磋增长学问。

    苏峥成了忠国公继承人依然在学塾里读书便同样是这个原因,公主希望他能够和别人一起成长,在对比竞争与互相切磋学习中成长,便没有另外为他请夫子将他拘在家里。

    蒋云泽比苏峥大了一岁多,已经长开的少年风度翩翩,风流倜傥,除了在学塾要穿统一的青白相间的书院服,其他时候都好作白衣打扮。为人略微轻佻,学塾里偷偷传阅的画本大多来自于此人。

    苏峥说不上和他关系有多好,一般同窗的情谊而已,只是此人家世背景在那里,自己因为以后要继承忠国公的爵位,不仅自己要和这种人打好关系,这些人自然也会来靠拢他,因此,两人在别人眼里便算得上知己好友。而两人自己心里都明白,所谓知己,其实从不交心。

    苏涵没有把刚来的蒋云泽放在眼里,看也没看一眼便起身从他身边走过去了。

    苏峥想着是苏涵怕生,他毕竟从小就在内院长大,没有怎么见过生人,而且恐怕也没有怎么见过男人,公主把他养得太像个女孩子了。

    苏峥看他上了马车,便也无法说他什么,只是站起来和蒋云泽打招呼。

    从苏涵起身,蒋云泽的目光便一直在他的身上,看他对自己视而不见地走过,心中升起一种莫名地情绪,有些憋闷,毕竟,他长相俊俏,风度翩翩,即使再做作的女子也该多看他几眼才是,被人完全无视,他心里便起了些疙瘩。

    苏涵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因为苏涵戴着帽子自然看不到他头上束着的镶嵌白玉的紫金冠,只看到他白皙的脸颊,略微低垂着的浓黑长睫毛,长睫毛之下是黑黑幽幽的无视他的眼睛,还有那尖尖的如凝脂白玉一般的优美下巴,透着清冷,透着傲慢。

    蒋云泽被他的漂亮长相给迷住了,一直都没有注意到这人到底是位小姐还是位公子。后来看上前伺候他的全是美貌丫鬟,没有一个小厮,便以为此人是位大家闺秀。

    车帘被放下来了,苏峥“蒋兄”的称呼才让蒋云泽回过神来,他脸上带着笑容,对苏峥打趣道,“这位是哪家的闺秀,让苏峥你推辞了我来作陪。”

    他知道苏峥将来肯定是要被皇帝赐婚的,那么,此时勾搭上的闺秀便定然不会是苏峥的未婚妻子之类。

    苏峥向马车看了看,脸上神情不豫,蒋云泽刚才盯着苏涵背影的目光就像看着一块肥肉,他知道蒋云泽心中在想些什么,他认为任何人对自己纯净的弟弟的意 淫都是对苏涵的亵渎。而且,蒋云泽还把苏涵当成了闺秀,他心中便更不爽快了,只是,脸上神情还是迅速恢复了笑意,对蒋云泽道,“什么闺秀,是家弟。”

    蒋云泽有些愕然,随口道,“何曾听你有家弟,莫不是诳我。”刚说完便想起来那大名鼎鼎的本朝开国以来第一位非皇家子弟三岁就封为郡王的身体羸弱的清和郡王。

    蒋云泽知道公主带着她的儿子回贡阳来了,因为他的父亲还去拜见过。只是没想到那位被人传得身体弱到活不了多久的郡王是这样的漂亮相貌清冷性格,他原以为会是一个干枯发黄的病弱孩子,没想到是这般的精雕细琢的白玉娃娃一般的精致人物。

    蒋云泽那惊愕的神情显得有点滑稽,他凑到苏峥面前去道,“难道这位便是那位小郡王?”

    苏峥有些好笑蒋云泽的变脸速度,点点头道,“正是。”

    蒋云泽又往马车看了看,神情上有丝落寂,他原以为是位高傲的貌美佳人,没想到居然是男孩子,而且还是没法尝到的郡王。

    “家弟身子弱养在内院里没见过生人,是以刚才对蒋兄有所得罪,还望你不要计较。”苏峥对蒋云泽道。

    蒋云泽摇摇头,笑道,“是我该和郡王见见礼才对,计较那是万万不敢。”

    蒋云泽要苏峥帮着介绍引荐,苏峥说苏涵怕生,怕是不会见外人,蒋云泽缠着要见,苏峥无法只好让他等等,自己先去和苏涵说说。

    苏峥走到马车旁,掀开了一点帘子,看到苏涵闭着眼睛躺着,头搁在他的丫鬟芷菁的腿上。

    苏峥小声询问芷菁,道,“睡着了?”

    苏涵把眼睛睁开,黑白分明的大眼幽幽的,他慢慢坐了起来,道,“哥哥,出来玩了半日,我倦了,想回家去了。”

    苏峥点点头,道,“好,我就让大家收拾准备回去。”说完又道,“蒋云泽是蒋太守家二公子,蒋家在京城也颇有名望,估计他父亲就要高升了,和蒋家打好关系是好的,他要我引荐见你,你要见吗?”

    苏峥声音柔和,目光温软,苏涵看着他,神情专注听他说话,该明白的道理他自然是懂的,只是,他实在不喜欢见外人,想要摇头,但看到苏峥期待的神情,最后还是微微点了头。

    苏峥并不是逼苏涵见外人,只是,苏涵毕竟是男孩子,一直在深闺里和一众美貌丫头在一起必然不太好,他以后虽然是郡王,但是,说起来,在郡王即使有了封地立府了之后,也是需要仰仗在京城里有实权的大官的,苏涵这个性子即使以后有公主一直支撑也不行的,何况,公主也会有百年之后,难保苏涵不比公主活得久,而自己虽然会守住自己的誓言一直照顾他对他好,但是,期待弟弟能够自己顶得起一片天地,那才是真正地为他好的。他不明白的是,公主聪明而有远见,为什么在苏涵的教育事情上如此糊涂。

    苏峥带着蒋云泽过来见苏涵,打起大半门帘的马车里,苏涵神情冷清坐在那里,脸上神情虽清冷,黑溜溜的眼睛里却像含着深情一样水水润润的,让人一看便沉迷其中。

    蒋云泽笑着朝他躬了一身,道,“在下蒋云泽,见过小王爷。”

    苏涵嘴角上带上了一点笑意,声音冷清却愈发显得高贵,有些疏离,道,“不必多礼。”

    于是回程的时候,苏涵的马车边上又跟上了蒋云泽,他一直随着苏峥苏涵到了苏家,拜见了公主,这才离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的第二更,今天没有第三更了。

    想问一下,对于本文的两张封面,大家觉得哪一张更好一些呢?

    第七章 苏涵的身体

    第七章 苏涵的身体

    苏涵回家后便回屋了,苏峥和公主才说了几句话,便有丫鬟急急忙忙跑来,道,“小王爷肚子疼。”

    公主是马上从围塌上站起来,脸色明显一下子沉重起来,边问“可叫夏太医没?”一边快速往后面去。

    苏峥是愣了一下,也赶紧跟上去了。

    公主神情上带着焦急,走到正房门口的时候,苏峥也要跟着进去,公主却停下来看了看他,道,“峥儿,你就在外间侯着吧。”

    苏峥只好恭敬答是,不敢再进去了。

    站在外间,看到丫头婆子忙碌拿东西进来,只是,也都是不允许进内屋的,是苏涵身边的丫鬟过来把东西拿进去了。

    夏太医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却精神矍铄,一把胡子很有仙风道骨的感觉。

    只是此时他也不免有些慌忙,带着医童,从门外进来,飞快地进了内室里去。

    听到里面忙碌的脚步声,还隐隐有苏涵叫着“母亲,我肚子难受”的哭泣声。

    听到这个声音,苏峥心里像是被刀一刀一刀剐一样难受,那个单纯而漂亮的孩子,眼睛总是明亮而闪着光的孩子,此时正在受着苦,而自己什么都不能为他做。

    他愣愣地站在那里,房间里其他的丫鬟婆子都被公主身边的老嬷嬷赶出去了,只剩下他一个人。

    房间里苏涵呻吟的隐隐声音大了一些,夹杂着公主轻声的询问与太医的说话声。

    苏峥突然对于公主养着苏涵的方式有些了悟,假如苏涵经常就是这样生病,活在身体的痛楚里的话,那么,他也愿意让苏涵一直做他喜欢的事情,不加任何的束缚,好好保护他,不让他因为外界的烦恼而烦恼。

    那种要好好保护这个弟弟的心思更加重了起来,他站在那里,如同一尊执着而坚定的雕塑,目光幽深里,他在心中做了大的决定,如果以前想过母亲收养他,并且不断在他面前说让他要好好爱护弟弟照顾弟弟是对他的一种心理暗示,收养他的目的就是要他照顾苏涵,那么,他现在是自己心甘情愿地做一个好哥哥,在未来的日子里把苏涵当成自己的亲兄弟一般地来爱护与照顾,再不会在心里产生任何一点芥蒂与隔阂。

    不知道过了多久,苏涵痛苦的声音才消失不见了。

    但是,苏峥的心里的那个声音仿佛永远都在,除不去。

    太医离开了,公主从里面出来,看到苏峥愣愣站在厅里,便道,“峥儿,我有话和你说。”

    苏峥随着公主进了里间,公主在围塌上坐下,嬷嬷端了参茶来给公主,苏峥坐在下手,恭敬地听公主说话。

    “苏涵还在胎里的时候,有人给我下了毒,当时以为这个孩子会没有的,没想到他居然活了下来,只是,毒素渗入他身体里去了。把他生下来的时候,他气息微弱,也以为他活不下来,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他都好好地长大了,不过身体里的毒素却一直拔除不掉,而且太医说估计这毒会跟着他一辈子,他的身体虚弱,还要遭受被毒折磨的苦,我的儿,为什么什么苦都是他在受,老天爷该惩罚的是我。”

    一向端庄沉着的母亲,此时却哭了起来,声音里全是悲痛与自责。

    嬷嬷在旁边劝着她,让她不要伤心,说小王爷会一直好好地活下去的。

    苏峥坐在那里也劝了两句,道,“母亲不要伤心,只要我在一天,就一定会好好护着弟弟。”

    公主收起了眼泪,对苏峥道,“苏涵是个苦命的孩子,能有你这样的哥哥,是他的福分,你让我很放心。”

    苏峥又说了几句让公主宽心的话,之后才问道,“弟弟今日是毒发吗?”

    公主摇摇头,道,“毒发的时候更严重些,你今天带他出去是否给他吃了不该吃的东西,让他肚子疼。”

    苏峥一愣,没想到是这么一出,想到苏涵不吃鱼,自己硬要劝他吃,还让他吃了桑葚,难道是因为这个?

    苏峥脸色突然有点发红,心里自责,嗫嚅着道,“母亲,是孩儿不对,让弟弟吃了点烤鱼肉,还吃了几颗桑葚,恐怕是因为这个,让他闹肚子了。”

    公主叹口气,眉头微皱。

    嬷嬷说道,“小王爷肠胃弱,峥少爷以后还是不要随意让他乱吃东西。”

    这位嬷嬷是公主的乳母,姓李,为人精明精干,苏峥平时对她很敬畏,此时被她这样说,只能讷讷答是,后来问公主自己可不可以进去看看弟弟,公主点了点头。

    李嬷嬷带着苏峥进了抱厦,看到苏涵躺在床上,身上盖着被子,眉头微皱,睡得很不安稳。

    芷芸坐在一边守着他,房间里便再无他人。

    想到公主说的毒发的时候比今天还要厉害些,苏峥心里便更难受了,这么瘦弱的孩子到底是怎么活到今天来的呢?

    要是自己不劝他随便乱吃东西就好了,他也就不会闹肚子难受了。

    苏峥站在床边看了一会儿,嬷嬷便请他出去了。

    苏峥和母亲一起用了晚膳,公主让他回去好好温习功课,苏峥说想再看看弟弟,公主也只得让他进去了。

    苏峥这次进来的时候,苏涵正在喝药。

    “芷芸,你让我自己来,这个药比平时的苦多了,一口一口真难喝。”苏涵皱着一张脸说道。

    芷芸道,“那你自己喝吧。”便把药碗递到他的手里去。

    “怎么没有腌杏干,芷芸,你去拿点来吧,这个药太苦了。”苏涵求着芷芸道。

    “小王爷,杏干吃多了不好,夏太医不是说不让您吃了吗?怎么,你忘了夏太医的话。也不想想,你今天怎么会肚子疼,都是您乱吃东西来着……”

    芷芸话还没有说完,站在门口的苏峥故意咳了一下,两人都回过头来。

    苏涵看到苏峥,脸微微红了一下,赶紧把药喝了,又接过芷芸手里的茶水漱了口。这才说道,“哥哥,你坐。”

    苏峥坐到苏涵的床边去,看苏涵因为肚子疼而苍白的脸颊,神情倦倦的,便非常心疼他,伸手摸了摸他耳旁的头发,道,“身子好些了吗?还难受吗?”

    苏涵笑了笑,道,“好多了,只是头有些昏,身体有些发软而已。哥哥不要担心。”

    苏峥望着他,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芷芸因为自己刚才说的教训主子的话被苏峥听到,面上泛着红,端着空药碗出去了。

    “我向你道歉,哥哥今天不应该让你吃那些东西。”苏峥很愧疚地道。

    苏涵伸手握住苏峥的手,清亮的眼睛就像一潭澄澈的春水,“哥哥不要自责,更不用道歉,今天和你出去玩得很开心,烤鱼和桑葚也都很好吃。我该谢谢哥哥的。等我身体好些了,哥哥就陪我下棋,好吗?”

    苏峥当然答好。

    后来苏涵要睡了,苏峥扶他躺下,这才离开回自己的院子里去。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还有一章。

    第八章 苏涵的生活

    第八章 苏涵的生活

    之后蒋云泽和苏峥关系更好了,时常来苏家里找苏峥讨论问题,只是,苏峥觉得蒋云泽心思并不在讨论问题上,而是在他时常问起的苏涵身上。

    苏峥知道蒋云泽是想结交还年幼的清和郡王,不过,他并不希望弟弟跟这种人亲密来往,于是,便时常岔开话题说到别的事情上去,蒋云泽也拿他没有办法。

    只是,即使如此,蒋云泽还是和苏涵见过很多次,都是苏涵来苏峥的院子里找他,然后遇到了蒋云泽,后来在苏峥没有察觉的时候,蒋云泽居然和苏涵关系不错了起来。

    问起苏涵这个问题,苏涵的回答是,蒋云泽说话风趣,和他说话有的时候很有趣。

    这个答案让苏峥心里非常不舒服,仿佛是自己的宝贝弟弟被别人抢走了一样。

    春天已然过去,夏天到来了,雨水变得多起来,院子里的芭蕉树被房檐上滴下来的雨滴打得“砰砰”响,溅起一层层的水雾。

    树木葱茏,荷塘里的荷叶茂密,一大朵一大朵的荷花从荷叶中间冒出来,有洁白的,有粉红的,还有深红的,荷花淡淡的清香从荷塘里飘散开来,整个院子里都是荷香味。

    苏峥的院子是临着荷塘建的,书房正好对着那一片荷塘,开窗就见到荷塘里盛夏正好的风景,荷塘里有一个凉亭,旁边的假山边上是一丛丛的芭蕉树,芭蕉树一直延伸到另一边的房檐边上,此时深绿肥硕的芭蕉一串串挂在芭蕉树上,浓郁的绿色,给人丰硕的美感。

    苏涵很喜欢这里,所以时常就在这里来午休,在苏峥从学塾里回家来的时候,便在这里来缠着他下棋,苏峥休沐的时候,他几乎整天都耗在这里,公主便把这天也作为他的休沐日,不管着他。

    这时候正下着雨,苏峥因为学塾里放假便闲在家里看书复习,苏涵占用了苏峥的书桌画荷塘里的风景,苏涵小小年纪,在绘画上很有天赋,画出的荷花图已有大家的风范。

    小厮进来说蒋二公子来拜访,苏峥站起身迎出去的时候,蒋云泽已经到了他的小荷院的门口,他本是想将蒋云泽引到上花厅里去坐坐的,没想到这个人已经到这里来了,于是只能应他的要求一起来书房里。

    苏涵做事情总是很专注,他一心画画,周围发生什么事情从来注意不到。

    于是,蒋云泽看到苏涵后眼睛一亮,凑过去看他作画的时候,苏涵没有任何反应,他根本没有注意到蒋云泽来了。

    苏峥心里不爽快,但是也不好发话,于是坐在一边继续看起书来,只是,目光一直在苏涵与蒋云泽身上,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了。

    苏涵因为公主一直着素服的关系,便也一直着素服。

    今天穿的是白色带银丝暗花的儒服,腰间系着藕色绦带,因为天热便穿着木屐,脚上一双白色的袜子,一双脚如同女子的小巧而精致,头上也没有用金冠束发,他嫌头发被束紧了不舒服便让丫鬟用锦带随意在他头上扎了两个包包头,看起来像个女孩子,可爱极了。

    不过,他此时的目光全在外面的荷塘与自己的画上,丝毫注意不到另外两个人盯着他不转眼。

    当红色的颜料用完了的时候,苏涵蹙着眉头看了那个砚台一阵,道,“芷霞,没有颜料了,拿颜料来。”

    苏涵说完,没有听到芷霞的回答声,这才转过身来,看到身后的蒋云泽,蒋云泽笑道,“差什么颜料,我来给你磨。”

    苏涵愣了一愣,“蒋哥哥什么时候来的,难道是一直站在我身后看么?”

    蒋云泽看着苏涵画的画夸奖道,“没来多久,不过,看你画画太入迷,我不好打搅,而且,你画得太好了,让我都觉得莫不是窗外荷花的灵气都被吸到你的画中了,窗外的荷花还没有你的画来得吸引人,来得漂亮……”

    蒋云泽说恶心话不打草稿,苏涵被他说得笑起来,苏峥站起身,道,“蒋兄,你说这种话也不怕闪着舌头。”

    蒋云泽对苏涵笑着逗他道,“你看你哥哥,他定是认为你画得不好,居然如此打击我的真心赞扬。”

    苏涵被蒋云泽逗得又笑起来,玉白的脸颊上染上红晕,比窗外的荷花比画中的荷花还要来得美丽动人。看得蒋云泽转不开眼,苏峥看蒋云泽这般模样,心里更是不爽快之极。

    苏峥在门口唤了外面的丫鬟进来,让他们伺候茶水,又让一人去苏涵那边拿颜料来。

    蒋云泽往常最喜欢逗美貌女子,以前苏涵没有回家来的时候,蒋云泽每次来都会逗苏峥身边的丫鬟,只是,那几个女子现在都已经配人了,蒋云泽因此还在苏峥面前叹息过鲜花插在牛粪上,让苏峥在心里鄙视了一遍。

    苏涵身边的丫鬟比苏峥以前身边的那几个漂亮多了,而且,尚未配人,苏峥估摸着这些漂亮的丫头以后要做苏涵的通房丫头然后做侍妾姨娘之类,想到此,心里便有些不舒服,仿佛这些女人和苏涵在一起是侮辱了苏涵一样。

    改不了风流毛病的蒋云泽现在在苏家来却一改以往的轻佻毛病,从不多看苏涵的丫鬟,而且客气礼貌,让苏峥觉得奇怪极了。

    但看蒋云泽对苏涵的尽心周到,想着蒋云泽为了好好和清和郡王打好关系还真肯下功夫,居然一改陋习,苏峥对蒋云泽便也就没有了那种成见,只是,他其实并不明白蒋云泽的龌龊心思。

    丫鬟拿了颜料来之后,苏涵拒绝蒋云泽为他磨墨,说芷霞磨得最好,他用惯了的,别人磨的用不惯,蒋云泽笑笑,也没有生气。

    于是后来,便是蒋云泽和苏峥在一边下围棋,苏涵画画,他的丫鬟在旁边伺候着。

    外面的雨小了又大,大了又小,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苏涵的画也画好了,晾干了准备裱起来。

    苏涵不喜欢看正统的书,对于别的事情倒是很精通,比如裱画,他也是自己做,而且,还要用他的丫鬟们自己制作的漂亮裱纸来裱画。

    蒋云泽看苏涵画好了便抛下了苏峥,厚脸皮地和苏涵讨画,苏涵纠缠不过他,便只好说这一副送给他,只把苏峥气得在心里呕血,脸上却还要摆出一副带笑的温文神色。

    蒋云泽终于走了,天略微有点冷,苏峥从芷芸手里接过一件单衣给苏涵披着,道,“小涵,你做什么理他,不给他不就得了,还要赶夜工来裱画,真是便宜他了。”

    苏涵睁大一双黑亮眸子望着苏峥,道,“他不是哥哥的朋友吗?给他一副画也没什么,以后再画一幅更好的,到时候就送给哥哥好了。”

    苏峥叹口气,帮着苏涵擀画纸。

    苏涵的病发并不是定期的,根据他的身体状况而定,要是身体差点,心情不好,病就很容易发,要是身体好,心情舒畅,病也就不容易发了。

    苏涵发病的时候,公主不要任何人去见他,于是,苏峥也不知道苏涵发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只是,两个月左右就会有一次苏涵发病,那些日子里苏涵就在自己的屋子里不出门,苏峥最开始只在公主的院门口站立,希望听到里面的声音,后来,公主允许他在外面厅里伺候一下东西,他听到苏涵微弱的呻吟声,心里也随着那声音特别痛苦。

    在苏涵发病完了之后,几天时间里脸色苍白,躺在床上养病,苏峥进去见他,看他白惨惨的脸色,明明身体很难受,却强撑着笑脸唤他。眼睛依然是那样明亮而清澈,仿佛并没有因为受到病痛的折磨而让他的心灵有任何的改变。

    夏天结束,秋天来临。

    当身上穿上染有菊香的衣服,苏涵已经画了很多副秋菊的图画,大多都挂在苏峥的房间里,苏峥看着自己卧室里的画,便能露出微笑来。

    苏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此时已经高了苏涵一个头多一些。

    在学塾里除了读书还有骑射课程,苏峥的骑射据蒋云泽说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

    当时他的原话是,“莫看苏峥看起来这副身板,演练场上厉害着呢,百步穿杨……”

    当时苏涵听得咯咯笑,苏峥倒是不好意思极了。

    苏涵站在苏峥边上拿手量两人的身高,苏峥故意低下头来让他摸到自己的头顶,苏涵蹙着眉头撅着嘴巴,道,“为什么我只比哥哥小两岁,却要比你矮这么多。”

    苏峥笑着安慰他,答道,“我两年前比你还矮些呢,等你再长两年,定然比我高了。”

    苏峥的小厮元萧站在旁边暗笑,想苏峥时常说蒋云泽说恶心的拍马屁的话,难道峥少爷不是一样的吗?

    苏峥这样说,才让苏涵心里平衡些了,却趴到苏峥身后去,道,“哥哥,背我回去。”

    苏峥笑着宠溺道,“好,我背你。”

    第九章 蒋云泽上京

    第九章 蒋云泽上京

    苏涵从生下来便是被娇生惯养,他爱怎么做就怎么做,爱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任何压力与限制,被大家宠着,不挨打不挨骂,不过,身子却依然单薄地如同一根被风一刮就倒的竹子。

    苏峥背着苏涵,觉得他实在太轻了,内心中对他的怜爱膨胀开来,真想将这个孩子永远背在背上,让他不用下地沾染地上的尘埃。

    年幼的无忧无虑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转瞬之间,仿佛人便长大了。

    一日一日,苏峥喜欢背着苏涵行走于苏家忠国公府第里的一个院子与一个院子之间。

    穿堂回廊边上的紫藤酴醾开了又谢,夏荷浓郁的色彩在映着蔚蓝天空的荷塘水面上倒影出它优雅的身姿,然后又渐渐枯萎,枯黄的颜色一直要到被白雪点缀;院子里,秋日的菊花品种最多,从艳丽的火红,到粉嫩的浅红,再到铺天盖地的黄色,还有浓烈的紫色,纯洁的白色,当深秋来临,浓雾升腾而起,在有些菊花抱香而死的时候,有些的花瓣落了满地,早晨苏峥上学塾之前,会去给母亲省安,然后进内室里看看苏涵,苏涵这时候一定是还蜷在被子里,苏峥到来,他朦朦胧胧睁开眼睛,伸手握着苏峥的手一阵,嘴里含糊地说一句“哥哥,你这就去上学吗?”

    苏峥笑着摸摸他的头发,柔声细语,“是啊,我走了,晚上回来。”

    苏涵小声“嗯”两声,意识到哥哥去上学了,自己也该起床了,可他觉得冷不想起来。

    苏峥给他压压被角,让他可以继续睡,把苏涵的手放进被子里盖好,这才出门去了。

    冬日里院子里只有两株黄梅,但是,这已足够,它们的香味会飘散在府中的各地,在冬日的沁冷空气里为大家带来一丝甜蜜的气息。

    苏涵各种或练习或好好画出的成品画作很多,府里他喜欢的小厮丫鬟嬷嬷管事们几乎都会得到他的那么一副纪念品,苏峥那里最多,各种风景植物花树假山石头……只要是入眼的风景,都会成为一副画,记载了苏家忠国公府里的春夏秋冬,每一个逝去的日子。

    虽然春去春又来,但是,又来的那个春天,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春天了。

    苏峥从苏涵长高的个子,从自己渐渐长大要离开家去京城的时限明白了这个道理。

    蒋云泽的父亲因为政绩卓越升任吏部侍郎就要调回京城,最近的一段时间,便是他向一干人等辞行的时候,每次都去康福楼请客吃酒,苏峥去过一次,便再也没去。

    苏涵画了一幅四君子图送给他。

    虽然在酒席上蒋云泽对大家说人生何处不相逢,下次相逢在京城,大家金榜题名,到时候再喝酒不醉不归。

    当时豪气万丈,坐在苏峥的书房里,苏涵把自己作的画送给他的时候,他望着苏涵却是一副唉声叹气的衰颓模样。

    苏峥劝说他是“人往高处走”,回京城那不是他很久以来的愿望么,现在能回去了,唉声叹气作甚,应该大笑而往才对。

    苏涵一双明澈的眼睛把蒋云泽望着,道,“哥哥说得很对,蒋哥哥应该高兴才对,虽然此时离别,以后总会重逢的,没有什么可难过。”

    蒋云泽望着苏涵不说话,半天后说要去喝花酒。

    苏涵不明白花酒是指什么,望着窗外的开得绚烂浓烈的菊花问道,“喝什么花酒?桂花酿?菊花酿?”

    蒋云泽愣了一下,便望着苏涵笑了起来。

    苏涵不明所以,瞪着一双眼睛不知道怎么回事。

    苏峥皱了一下眉头,过去拍了蒋云泽一巴掌,道,“蒋兄,既然心情好了,我们也不送了,快回去吧!”

    蒋云泽笑嘻嘻说“不忙不忙”,又赖着和苏涵说话,问道,“你喜欢喝什么花酒?哥哥请客带你去喝。”

    苏涵刚才看他笑,心里有些明白喝花酒估计会有什么不好的含义,只是,他实在想不明白会是指什么,此时见蒋云泽笑得暧昧如此询问,他便不好回答,以免又惹人笑话,但是,将目光望向哥哥,见他并不解释,他只好说道,“以前在蒲山,那里的槐花开得好,山庄里有很多,那里的厨娘会做槐花饭,然后用槐花饭来酿米酒,里面有槐花香,我只喝过这个,别的酒母亲是不让喝的。”

    苏涵脸上带着微笑,有对以往在蒲山生活的怀念,还有单纯的对那米酒的喜爱,后又轻蹙了一下眉,道,“回家来后,这里的厨娘便不做这个了,我再没吃过。”

    他说着又去看苏峥,苏峥笑道,“去把那个厨娘接来继续做给你吃不就好了。”

    苏涵摇摇头,“她的家在那里,不会来这里的,他家还有两个小姑娘,她们以前来见过我。”

    第2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