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节
成化十四年 作者:梦溪石
第56节
他带着唐泛来到知县衙门,两人进了旁边的耳房,那里正有几个人围坐着吃茶说笑。
陆灵溪一进去便哈腰笑道:“几位老爷,我们来领点差事做。”
其中一人嗑着瓜子:“差事?只有一个差事,出城烧尸,一趟三十文,干不干?”
陆灵溪忙道:“干!干!多谢老爷大恩大德!”
对方打量了陆灵溪和唐泛一眼,两人都弯腰垂头,低眉顺眼的模样,他满意地哼了一声,拍拍手起身,跟同伴道:“你们先聊着,瓜子给我留点儿,别吃光了,我去去就来!”
又对陆灵溪他们道:“跟我来罢!”
唐泛陆灵溪二人跟着他一路走到西城城门下,与已经候在那里的几个人会合。
旁边是几辆板车,上面堆放着柴火,还有几双套手的布套。
那县衙小吏对他们道:“你们记着,拖曳尸体的时候要带上布套,口鼻也要用衣物掩住,不能直接碰触尸体,烧完了立马就回来,给你们一个时辰,晚了城门就不给开了。”
旁边几人显然不是头一回干这种差事了,大家都唯唯应是。
那小吏交代完就走了,唐泛和陆灵溪推着其中一辆板车,跟在其他人后面出城。
城门是一道分界线,伴随着城门缓缓打开,唐泛看见了一个与城内截然不同的世界。
或者说,人间地狱。
城外的空地上,七零八散,或坐或躺,全是密密麻麻的人,有的嘴里发出呻吟,有的紧闭着双眼,但毫无例外,他们脸上都是全然的麻木,即便看见唐泛他们将身旁亲人的尸体拖走,也没有半点动静,仅仅只是目光空洞地从他们身上掠过,又停留在虚无缥缈的远处。
这里才是真正的灾民安置点,没有大夫,没有医药,吴江与吴县两个县城的灾民加起来,足有数千,不过眼下最多不过千多人,估计先前已经死了不少。
他们唯一的指望,是官府每日从城门上用吊篮送下来的少量米粥。
但米粥自然不够所有人吃,所以在争抢之下,那些染上瘟疫又或者体力虚弱的人首先会被淘汰死去,而在日复一日的消磨中,因为有了这个能够活下去的微弱希望,许多灾民没了冲撞城门的斗志或者离开的念头,他们只能在等待中迎来死亡。
问题是,假如有充足的米粥和医药,这一切本来不会发生。
换句话说,在陈銮治下,他没有选择安抚灾民,反倒放任其自生自灭。
这就是他不想让唐泛知道的真相。
伴随着死去的人越来越多,不久之后,这里的痕迹将会永远被消除,陈銮欺瞒朝廷,杨济助纣为虐,胡文藻缄默不语,如果连唐泛也呈上一封万世太平的奏疏,以后也不会有人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
眼前的这一切,令唐泛深深地震惊了。
他从未见过一个地方官员竟然如此胆大包天,一面与杨济合伙作戏,努力营造出自己已经在尽力赈灾的假象,另一方面却以不用刀的方式在屠杀自己治下的百姓。
第115章
这件差事出乎意料地顺利。
因为当唐泛连同其他人拖走尸体并且进行焚烧的时候,余下的那些幸存者并没有出来拦阻他们,而只是麻木冷漠地看着,一动不动——他们连起身的力气也没有了——即使那些尸体中就有他们自己的亲人。
做完这一切,唐泛和陆灵溪将手上的布套和掩嘴的口罩摘下来烧掉,然后跟在其他人后面回城。
士兵在勘验了他们的姓名和身份之后放他们入城,并分发给每人三十文钱的报酬。
离开了城门,在确认没有人注意到他们之后,二人从一条小巷绕出去,直接前往城南,也就是昨日陈銮带着唐泛前去视察的地方。
即使通过方才亲眼所见所经历的情景证实了所有的猜测,但唐泛仍然必须亲自走上这一趟。
果不其然,当他们靠近那座寺庙时,昨日井井有条的善堂早已空空如也,连原本摊在地上那些草席和被褥都被搬得干干净净,更别说灾民的影子了。
所谓灾民妥善安置,从头到尾不过是一场骗局。
骗的正是朝廷派下来的钦差。
任陈銮再狡猾,唐泛还是从中发现蛛丝马迹,并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真相。
然而此刻,他心中非但没有任何喜悦,取而代之的,只有滔天怒火。
平素温文和雅的笑容已经完全从他脸上消失,唐泛静静地看着不远处空荡荡的善堂,表情喜怒难辨,但凡此时有人靠近,都能感受到他身上那股深沉而慑人的气势。
陆灵溪从来不知道平易近人的唐泛也会露出这样冰冷得令人胆寒的表情的时候,正当他想说什么的时候,唐泛却已经转过身往回走。
他愣了一下,连忙追上去:“唐大哥,我们现在……?”
唐泛言简意赅:“回吴县。”
自然是要回去的,他们打扮成这样来到这里,本来就不欲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即便查明了真相,但唐泛现在就算跑去找陈銮又有什么用呢,就算对方当场认罪,回头奏疏上照样可以反悔翻口供,而且以陈銮的狡猾,必然不会干脆认罪,因为唐泛根本不可能把皇帝亲自拉到这里来看,他所看到的一切,不可能让皇帝同样看到。
而他与皇帝之间,隔着千山万水,隔着许许多多的人事和变数。
所以,唐泛必须找到证据。
人证或物证。
这当然很难,回去的路上,唐泛一言不发,心中翻来覆去,一直就在想这件事。
等两人回到吴县的时候,陆灵溪注意到,他的嘴角依旧紧抿着,显得有些冷硬。
“唐大哥,”陆灵溪帮忙出主意:“要不我现在回京,将此事禀告怀公,让他帮忙想想办法,怀公是陛下的红人,深得陛下信任,说不定陛下会相信他的话。”
唐泛拉了拉嘴角,露出一抹不算笑容的弧度,乍看上去似乎还有些嘲意,只不过对象不是怀恩。
“没有用的,即便我现在花费十天半个月将自己亲眼所见绘制成画送到陛下跟前,最后的结果依旧不在我们的掌控中。”
陆灵溪惊诧:“为什么?”
唐泛冷冷道:“有人会阻挠。”
陆灵溪不明白:“连怀公亲自向陛下说项陈情也没用?”
他将怀恩的地位和重要性看得太高太重,却不知道怀恩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唐泛道:“怀恩只有一个,他充其量只能跟陛下说一次、两次,而对方呢?陈銮的叔叔是南京户部尚书,南京户部掌握大明近半税粮,掌握天下盐引勘合,这样一个位置,你觉得万党会放任与他们不合的人坐上去吗?”
“陈銮有恃无恐,不单单因为有他的叔叔撑腰,更因为他知道,就算我往上捅,最后也未必会有事。还有,曾培,吴宗二人不惜在我来到苏州之前就警告我,还监视我的行踪,难道仅仅是因为江南商人给东厂的孝敬吗?”
“尚铭可没有乐于助人至此,这里头必然也有东厂的牵扯和干系。他们这么多人在陛下面前一齐发声,你觉得陛下会听他们的,还是听怀恩一个的?”
一句接着一句,直问到陆灵溪无话可说。
此时正是春末夏初,和风徐徐,他却出了一身冷汗。
陆灵溪怔怔地看着唐泛,不知为何忽然觉得鼻子有些发酸,连忙低下头,眨去眼中的酸涩。
他也曾在险恶的环境里独自面对数十山匪,以一敌众,流血受伤都不觉得如何,然而这会儿瞧着唐泛的侧脸,却打从心底泛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悒郁,只想痛痛快快大哭一场。
为唐泛。
为他的步履维艰。
陆灵溪从来不知道,当一个好官,想做一件好事,竟是如此艰难。
他沉默半晌,问:“那……我们还查吗?”
唐泛想也不想:“查,怎么不查!”
陆灵溪皱眉:“可我们斗得过他们吗?”
唐泛笑了笑:“没有试过,怎么知道?”
这样一句平淡无奇的话里,蕴含的却是令人惊心动魄的斗志。
陆灵溪被他的笑容所感染,忽然叹道:“唐大哥,我现在总算明白,为何怀公会让我来找你了。”
唐泛转过头,仿佛看出对方心中所想:“益青,你可以选择当个富家翁,也可以选择优游山林,当个不问俗务的隐士,但如果你以后步入仕途,我希望你选择的,不是陈銮、杨济或者胡文藻这样的路。”
陆灵溪拱手郑重道:“定不负所望!”
他原本以为怀恩派自己到唐泛身边,是想借助自己的身手保护对方。
后来陆灵溪又觉得,有自己在唐泛身边出谋划策,跑前跑后,的确帮了对方很大的忙。
但直到现在,他才明白怀恩的用意。
不只是为了让自己帮唐泛,更多地,还是让自己以唐泛为师。
师其为人,师其处事。
唐泛必然也知道这一点,但他却一直没有点破,反倒处处让着自己。
这让陆灵溪觉得有些羞愧。
然而羞愧之余,又隐隐升起说不清道不明的敬佩。
眼前这个人没有武功,更没有强大的背景,但他却有一颗谁也及不上的坚韧的心。
即使唐泛收下那一万两,即使唐泛帮忙隐瞒灾情,他也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在回复朝廷的奏疏里说明一切太平,并无异常即可,没有人会找他的麻烦,那些灾民更不可能跳出来指责他。
但唐泛仍旧选择了最难走的那条路。
陆灵溪深吸了口气,因为唐泛一番话,他重新燃起了斗志:“那我们现在要从哪里查起?”
唐泛道:“再坚固的堡垒也会有突破口,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无坚不摧,只在于我们肯不肯去发现罢了。这件事,解铃还需系铃人。”
陆灵溪皱着眉毛想了想,陈銮是不可能了,他靠山强大,虽然仅仅是七品知县,却敢于当面欺瞒唐泛,根本不将他放在眼里,杨济能帮陈銮给唐泛送钱,可见与陈銮也是坑瀣一气的,那么也就只剩下……“胡文藻?”
唐泛颔首。
陆灵溪:“可他不是还避而不见么?”
唐泛淡淡道:“那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卖了,他装傻也是因为不想得罪陈銮罢了,现在陈銮和杨济都要把他推出来替罪了,胡文藻焉还能坐得住?”
现在天色已经大亮,在官驿外头监视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他们按照原来的法子神不知鬼不觉潜回去已经不可能实现了,唐泛索性就还是穿着那身粗布衣裳,戴着斗笠,与陆灵溪一道,光明正大地从正门进去。
二人在门口被守卫拦了下来,唐泛摘下笠帽,对方还是认得唐泛的样子的,见状结结巴巴:“大,大人?!”
不单是他,连此时在官驿外头监视的暗哨们都大吃一惊,谁也不知道唐泛和陆灵溪两个人是如何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溜走了,又是从哪里回来的。
唐泛对官驿士兵一笑:“是我,怎么,不让进?”
士兵连忙让开身子:“不不不,您请,您请!”
看着唐泛二人进去,守卫挠挠头,心想这唱的又是哪出,难道大人物都有些怪癖,好好的官儿不当,竟穿着百姓的衣裳跑出去晃荡,要是他也能当官,一定要把官袍穿上一辈子,睡觉也不脱才算过瘾呢!
回到官驿,钱三儿过来禀报:“大人,杨济还没醒,曾培和吴宗二人也都没出去。”
唐泛问:“胡文藻呢,他来过没有?”
钱三儿:“没有。”
唐泛暗自冷笑一声,这个胡文藻,死到临头犹不自知。
他也没有废话:“帮我更衣,我要出去一趟。”
钱三儿忙道:“您都一夜没睡呢,这又要去哪儿,要不先歇歇再说?”
唐泛摇头:“来不及了,分阴当惜,我们出去的事情,那些人肯定会去禀报陈銮,指不定他们会对胡文藻做出什么事来,我要尽快将此人争取过来。”
他就着钱三儿送来的热水,将脸上的妆容洗去,恢复原来的容貌,又换上一身常服,便出了门。
陆灵溪现在已经见识到唐泛遇到正事就可以不眠不休的模样,心中暗叹,也匆匆跟在后面。
二人找上知府衙门,一大清早的,今天又是休沐,胡文藻还在衙门后堂里睡大觉呢。
唐泛这次也没等人通报,直接拿出钦差腰牌,在陆灵溪的护卫下闯进去,直入后堂。
胡文藻睡得正香,冷不防身旁传来一个女人的尖叫声,迷迷糊糊之间,他听着有点熟悉,好像是自家妾室的声音。
他动了动眼皮,勉力睁开一条缝隙,就瞧见自己床边仿佛站了个人。
胡文藻还以为哪个不长眼的过来打扰自己清眠呢,连眼睛都没全部睁开,就含含糊糊地怒斥:“谁敢闯进来,还不给本府滚出去!”
“胡知府这日子过得可真是滋润啊,连唐某都要自愧不如了!”对方非但没有被吓走,反倒出言调侃。
这声音……
胡文藻莫名觉得熟悉。
直到他家小妾跟着恼羞成怒地叱道:“你这登徒子,没听见大人说的么,让你滚出去呢!”
胡文藻一个激灵,连滚带爬地从床上起来,在看清床前那人的样子之后就彻底清醒了。
“唐,唐御史!”胡文藻脸上一片慌乱,夹杂着怒气和狼狈,“你怎能没经过主人同意就擅闯!”
唐泛没有说话,只是平静地看着他,直到胡文藻心虚地移开视线。
好一会儿,胡文藻才想起自己与对方平级,本不必如此害怕的。
唐泛负手道:“我是来救你的命,胡知府。”
胡文藻瞠目结舌:“还请唐御史勿要危言耸听,我有何性命之危!”
唐泛笑了一声,意味不明:“将闲杂人等都拖出去。”
这句话是对陆灵溪说的,而且得到了彻底的贯彻。
连同那个衣裳不整的小妾,陆灵溪一并将她从床上拖拽下来,然后推搡到门外去。
整个过程胡文藻只能徒劳无功地喊着“你们想干什么,你们到底想干什么”之类的话。
陆灵溪恍若未闻,做完这一切,他体贴地关上房门,直接就守在门外,在唐泛出来之前,没有任何人可以进去。
“好,现在清静了,我们可以好好坐下来谈点正事了。”唐泛在太师椅上坐下。
谈什么正事,他连衣服都没穿好,能谈什么正事!胡文藻在心里狠狠吐槽,脸色当然也没好看到哪里去。
任谁睡得好好的,被人闯进来一通捣乱,估计都不会有更好看的脸色。
“不知唐御史想谈什么?”他冷声道。
唐泛道:“我奉命南下巡查吴江去年饥荒一事,身为苏州知府,你避而不见,不仅没有向我汇报,而且还诸多怠慢,若我向朝廷如实奏报,你觉得你自己会有什么后果?”
胡文藻不为所动:“本府已经按时调粮拨粮,其它事情都是吴江知县的分内之责,唐御史何不去问他?”
他这种推卸责任的态度很常见,但在杨济和陈銮铁了心合力坑他的情况下,就显得很愚蠢了。
唐泛哈哈一笑:“我昨日已经去吴江县巡视过了,你可知道陈知县是如何对我说的?”
胡文藻不答话。
唐泛不以为意,自顾说下去:“陈知县先是带着我去看了城中善堂,他布置得很好,灾民也都被安置得很妥当,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供给灾民的粮食不足三天,县仓已经空了,但陈知县并没有推脱,他准备通过向县上富商募粮,以帮助灾民们度过难关。不过,陈知县还对我说,之所以用以赈灾的粮食不够,是因为苏州府只拨给吴江三十石的粮食。”
胡文藻瞬间瞪大了眼睛。
唐泛的视线不着痕迹地从他脸上掠过:“你不信是吗,我也不信,但陈知县给我看了粮册,上面的确明明白白地写着三十石。他还说,若不是你们苏州府只拨下这么一点粮食,赈灾本来是足够的。”
“放屁!”胡文藻再也忍不住,一拍桌子,腾地站起来,他要是再不开口,估计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了。“唐御史,三十石粮食连一个无品官员一年的俸禄都不够,我怎会干出这种事来!当时苏州府拨下的粮食,明明是三千石!”
唐泛淡淡反问:“他有粮册证明,你有什么?”
胡文藻怒道:“我也有粮册!粮食拨下去时,自然是要登记造册的!”
唐泛:“那粮册呢?”
胡文藻高声道:“来人!来人!”
唐泛“好心”提醒:“胡知府,现在虽然天气热了,不过穿着单衣会客,好像也有些不雅罢?”
胡文藻这才发现自己衣裳都没穿好,赶紧恼怒又狼狈地把外衣披上,鞋袜穿好,心里头不知道把唐泛和陈銮两个人咒骂了多少遍。
外面进来一名下人:“老爷,您找小的?”
胡文藻道:“让廖通判将粮册带过来!”
下人应声而去。
叫人需要一段时间,趁着这个间隙,唐泛问:“从吴县回来之后,我又易装私下回去一趟,发现城西外头还有许多灾民,他们衣不蔽体,形如行尸走肉,饿殍遍地,瘟疫横行,想必你应该知道怎么回事?”
胡文藻兀自嘴硬:“下官不知道大人在说什么。”
唐泛也不生气:“你现在不说,等会儿想说,我就未必想听了。”
胡文藻还是不开口。
屋内顿时沉浸在一片诡异的沉默中。
过了好一会儿,廖通判才匆匆赶过来:“府尊大人!”
他看了唐泛一眼,那天胡文藻带人出迎的时候,他也是在的,自然认得唐泛:“拜见唐御史!”
唐泛微微颔首,没说什么,胡文藻却迫不及待:“粮册呢,你带来没有!”
廖通判忙道:“带来了,但有些多,还放在外头,您是想看……?”
胡文藻:“少废话,本府问你,去年吴江饥荒,苏州府拨给吴江的粮食登记造册了没有!”
廖通判:“有有!您是要看那一段?”
胡文藻:“快找出来!”
廖通判:“二位大人且稍等,下官去找出来!”
他将苏州府这一年的粮册都用车运了过来,这些粮册都是按照时间和地域排列的,很容易查找,无需多时,廖通判就将胡文藻需要的粮册送了进来。
“这就是去年与吴江有关的粮册,请大人过目。”他翻到其中一页,双手捧着递给胡文藻。
胡文藻几乎是用抢的,将册子抢了过去,目光从上而下匆匆扫过,忽然凝住了。
“这里,是、怎、么、回、事?!”他又惊又怒地抬起头,一双眼睛几乎要生吞了廖通判。
廖通判不明所以地凑过去一看,诚惶诚恐道:“大人,不知这里有什么问题?”
胡文藻吼道:“明明是是三千石,怎会变成三十石?!那剩余的两千九百七十石到哪里去了!被你吃了吗!啊?!”
廖通判战战兢兢:“下官冤枉啊,大人,您那会明明下令拨的就是三十石啊,哪里来的三千石?”
胡文藻几乎要抓狂了:“苏州府粮仓去年的储粮共有五千石,拨走了三千,还剩两千,若是三十石的话,那粮仓里就剩下四千多石,本府现在就去看,如果没有四千多石,你就等着把人头和乌纱帽一并留下罢!”
廖通判看胡文藻的眼神像是看着一个神经病:“大人,您是不是记错了?苏州府粮仓去年的储粮就是一万五百三十石。其中一万五百石已经押送到南京,上缴给朝廷,剩下那三十石,也已经拨给了吴江,现在苏州府的粮仓已经没有存粮了,哪里来的两千石啊?”
胡文藻瞪着他,胸膛不住地起伏:“我要亲自去看,还有,你把粮册拿出来!”
廖通判带着胡文藻和唐泛二人来到州府粮仓前,又命人打开粮仓大门。
大门一被打开,胡文藻疯了似地推开众人跑进去。
四壁干干净净,地上连一颗粮食都没有,果然就是一个空仓。
胡文藻大叫一声,又抢过廖通判递过来的粮册,果不其然,上面所写,与廖通判之前说的一模一样。
胡文藻呆呆地看着,他绝不认为是自己得了失心疯,又或者记忆出现差错。
陈銮!
陈銮!!
陈銮!!!
他的心中疯狂地盘旋着这个名字,几乎要将整个人吞噬。
胡文藻慢慢地抬起头,恶狠狠盯住廖通判。
那幽深幽深的眼神令廖通判下意识往后退了两步。
“廖寿昌,你真是好样的!”一字一句带着深深的怨恨,从胡文藻嘴里吐了出来,他眼睛通红,就像要扑上去跟对方同归于尽。
廖通判强笑道:“下官不知道大人在说什么。”
唐泛听了这句话就想笑。
不久之前,胡文藻还用这句话来堵他呢,现在就轮到别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
真是风水轮流转。
他也确实是笑出了声。
这一笑,使得胡文藻像是骤然被触动了一般,他浑身一震,回过神,以从未有过的渴盼和迫切望着唐泛。
“润青兄,能否借地详谈?”
对方很着急,唐泛反倒不急了。
他背着手,悠然道:“谈什么,我们还有什么好谈,你不是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胡文藻脸色忽青忽白:“先前是我有眼不识泰山,还请润青兄莫要与我一般计较,小弟的确有十万火急的事情相告,还请润青兄给我一时片刻便好!”
唐泛故作考虑,目光扫过一旁廖通判眼珠乱转的不安分表情,朝陆灵溪使了个眼色。
陆灵溪会意,直接走到廖通判身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捏了对方的后颈一下。
廖通判随即软软倒下,陆灵溪哎呀一声:“大人,您这是怎么了,是不是粮仓气息不畅,闷坏了,小的扶您出去歇歇!”
说罢没等任何人阻止,将人背起来就往外走,也不知道要把他带到哪里去。
胡文藻总算没有昏头到家,他也反应过来,大声叫来自己的亲信:“来人,将这里控制起来,一干人等全部拿下!”
做完这一切,他转向唐泛,隐隐露出恳求之意:“大人?”
唐泛总算微微颔首。
二人回到知府衙门的后堂。
地方还是原来的地方,人也还是原来的人,心境却不是原来的心境了。
如果说之前是唐泛想要撬开胡文藻的口,现在主动与被动的位置已然颠倒过来了。
唐泛没给他太多调整思考的时间:“说罢,我耐心不多。”
胡文藻沉默片刻,深吸了口气:“这一切全都是陈銮的阴谋。”
作者有话要说:
有木有觉得唐大人这章超级帅?捧脸g……
本来预定好家属要出来的,不过情节正好断在这里,下章争取一口气写完这一卷,如果可能的话,喵喵喵!
有的萌萌可能觉得世道黑暗,皇帝昏庸,可正是这样的世道,才更显得唐大人的可贵,若是有一个像《天下》里朱包子那样知人善任的帝王,又何来这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捏?所以现在的黑暗,是为了让我们眺望光明的未来。
小剧场:
作者喵义正言辞:一个真正帅的男神,背后不需要另一个男人的衬托。
隋州慢慢地抽出绣春刀……
寒光过后……
作者卒。
全文完。
汪直:=皿=妈蛋老子还没出够场呢!
第116章
胡文藻道:“去年发生饥荒的时候,吴县与吴江县两地因为濒临太湖,都受了灾。一开始,苏州府这边本来想拨下一千石粮食,其余两千石留给吴县。但是陈銮对我说,希望我将三千石粮食都拨给吴江县,他可以帮忙收容吴县的灾民,这样一来,灾民全都集中在吴江县,而吴县这边就不至于受到冲击,也对我的名声有利。”
唐泛挑眉:“你相信陈銮会无缘无故好心帮你解决困难?”
胡文藻苦笑:“当然不相信,但他叔叔就是南京户部尚书,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我料想他兴许会从中私吞粮食,将其高价卖给粮商,以谋取暴利,却万万想不到他会如此丧心病狂,竟连一丁点粮食都不给灾民留下,还伙同杨济,将责任全都推到我头上来!润青兄,你可千万要拉我一把,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啊!”
唐泛忽然道:“不对罢?”
胡文藻一愣:“哪里不对?”
唐泛往椅背上一靠,一夜没睡,他的精神有些不济,声音也有些暗哑,但表情却是闲适的。
“胡兄,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任你方才表现得再声嘶力竭,再悲愤无辜,身为苏州知府,在你的眼皮子底下,被人将三千石换成三十石,你却没有丝毫察觉,你说我能信么?别说我不信,只怕连你自己都不信罢?”
“事到如今,陈銮和杨济他们要推你出来当挡箭牌,你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是与我合作,二呢,你大可继续睁眼说瞎话,任凭陈銮和杨济他们如何将一切责任都推到你身上,我只要袖手旁观即可,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最后下场凄凉的那个人肯定不是我。”
胡文藻的脸色很难看,他的嘴唇张张合合,似乎想说点反驳的话,却终究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颓丧地坐着,连背都比往常还要弓上几分,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穷途末路的垂暮气息。
但唐泛并没有丝毫同情,早在对方缄默不语的那一天起,就该料到会被人当作棋子一样抛弃的那天了。
在官场上混,你不能光想着升官发财福禄双全,也该做好丢官卸职甚至脑袋落地的准备。
唐泛道:“我说过,你要讲便讲,我没有太多的耐心,你若不说,我照样还有其它途径可以查证。”
说罢他站起身,准备往外走。
胡文藻连忙喊住他:“等等!我说,我说!”
唐泛转身望住他。
胡文藻道:“若是我充当人证,揭发他们,你有没有把握将陈銮等人一并拉下马,保我平安?”
唐泛很反感他这种死到临头还要讨价还价的行为,但此时为了大局,他不得不道:“自然。你也许还不知道,跟在我身边的那个少年,就是陛下身边怀恩公公派来协助我的。”
胡文藻微微动容:“这么说,陛下也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唐大人面不改色地扯谎:“不错,我已经将陈銮杨济等人无法无天,欺君罔上的行径上禀,现在只待搜集更多的证据。你若肯弃暗投明,日后我自会为你求情,请朝廷从轻发落。虽然未必能让你继续当这个苏州知府,但起码身家性命能够保住,若再好一点,继续在仕途上干下去,也不是不可能的。”
胡文藻眼睛一亮,唐泛的话,算是彻底说到他的心坎上去了。
“其实这件事,”他吞咽口水,有些困难地道,“别有内情。”
唐泛挑眉:“说清楚些。”
胡文藻:“苏州府的确拨下三千石粮食给吴江县,不过陈銮私自改成三十石,此事我是知情的,当时陈銮以他叔叔的名头压下来,对我威逼利诱,说如果我能保持沉默,假作不知情,这三千石粮食所得的利润就会分我三成,如若我不肯听从,杨济就会以赈灾不力的名义弹劾我。我别无它法,只好屈从于他们的淫威。”
“但是这件事还没算完,我们都知道,今年朝廷肯定还会再派钦差下来巡查灾情,到时候杨济也未必兜得住。所以他们俩就合计上演了一出好戏,明着互相弹劾,实则有三个用意:一是撇清责任,二是向朝廷各自表明立场,给朝廷造成他们没有互相勾结的假象,三是向朝廷表功诉苦。到时候只要糊弄朝廷钦差,把这一关过了,就万事大吉了。”
唐泛问:“这么说,当时朝廷让你上疏陈词的时候,你是知道内情的?”
胡文藻点点头:“不错,陈銮说我只要保持沉默,说不知情即可,等到朝廷派下钦差,自然有他来应付,不需要我来费心。”
唐泛呵呵一笑接道:“结果现在我来了,他们却二一推作五,把责任全推你头上!”
胡文藻咬牙切齿:“我若早知道他们会这么做,哪里还会装聋作哑!”
唐泛问:“那么你在粮仓那里说的五千石又是怎么回事?”
胡文藻气恨道:“当时拨给陈銮三千石之后,粮仓里确实还剩下两千石的,这一点我可以发誓绝无虚言!但是你也瞧见了,方才粮仓里一粒粮食都不曾剩下,唯一的可能就是当初陈銮跟我要三千石的时候,实际上将五千石都拉得干干净净,我因为不想多事,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竟也没有亲自到场过问,结果被他们钻了空子!他们甚至还篡改了粮册!如今死无对证,我,我……”
唐泛道:“他们把官粮卖给粮商?”
胡文藻:“不错,去年因为饥荒,粮价飙升,他们将官粮高价卖出,从中赚取暴利,只拿出很少的一部分去赈灾。”
唐泛略带倦意的表情下隐藏着不易察觉的冷然:“而你明明知道,还袖手旁观,坐视灾民活活饿死病死?”
胡文藻狡辩道:“陈銮跟我说,他会妥善安置灾民,让我将吴县的灾民也迁到吴江城外,我并不知道他竟然会那样对待灾民!”
唐泛不想在这个问题上与他多作纠缠:“你说这一切都是陈銮主使,可有证据?”
若没有证据,屎盆子最后肯定全部扣在胡文藻头上。
为了摆脱黑锅,减轻罪责,胡文藻不得不绞尽脑汁地想。
“陈銮拿到粮商高价卖粮之后的利润,分给我的那份折以茂昌号的银票,合计共有两千两左右,这是否能作为证据?”
唐泛摇摇头:“银票自己又不会说话,谁知道你是从哪里弄来的,充其量只能作为辅助证据,再想过。”
胡文藻郁闷得难以言喻,只得重新想过。
皇天不负有心人,还真让他想出一条:“陈銮那边肯定会有数目记录正确的粮册,只是不知道他藏在哪里,若能得到那本粮册,就有证据了。”
唐泛点点头:“粮册自然是最直接有力的证据,但问题是,你这边的粮册已经被廖通判篡改过了,这样重要的东西,估计只有陈銮本人才知道藏在哪里,要怎么找?”
胡文藻泄气:“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让我怎么办?”
唐泛一笑,不负责任道:“我怎么知道怎么办?现在是你有麻烦,不是我有麻烦,你要自救,就得好好想办法。不过有句话我要奉劝你。”
胡文藻忍气道:“请讲。”
唐泛道:“既然陈銮他们已经将你抛出来,肯定就不会再捡回去了,你要是还三心二意,抱着脚踏两条船的想法,这边与我合作,那边却还去向陈銮投诚,到时候若是死无葬身之地,就别怪我没事先提醒你。”
被戳破心思,胡文藻脸上火辣辣的,强笑道:“润青兄也太瞧不起我了,断不至于如此!”
归根结底,他仍旧没有下定决心跟陈銮彻底翻脸,也不相信唐泛能够斗倒陈銮等人。
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更何况陈銮已经不算地头蛇,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地头龙了!
唐泛起身:“没有就最好了,小命是你的,你自己若不珍惜,别人也没办法。”
胡文藻终于害怕起来:“润青兄且慢!”
唐泛停住脚步。
胡文藻颓丧道:“你说得对,开弓没有回头箭,如今我将一切告知于你,多少也算是个人证,陈銮那边肯定不会放过我的,我怕我随时会遭遇不测,你能不能找个高手过来保护我?”
唐泛戏谑反问:“怎么,终于决定跟我合作了?不怕我斗不过陈銮了?”
胡文藻苦笑:“他们都将我卖了,我要是还对他们抱着希望,岂非蠢到无药可救?”
唐泛见他说的是真心话,便颔首道:“那行,你等着罢,回去我便找人过来。”
胡文藻竟然吓得直接拉住他的衣服不让走:“你走了我怎么办,要是你前脚一走,他们后脚就来杀我灭口,那如何是好?”
唐泛啼笑皆非,现在才知道害怕,真不知道早干嘛去了!
“你不让我走,我怎么找人来保护你?再说陈銮反应再快,他人也还在吴江县,不可能立马就能得知消息的!”
胡文藻说什么也不肯让他走:“那要不我跟你一起离开,你到哪,我就到哪!”
唐泛斥道:“那只会更加打草惊蛇,我比任何人都不希望你死,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好了,我唐润青说出的话,还从未没有兑现过!你好歹也是堂堂四品知府,何故作此妇人之态,成何体统!”
胡文藻被一个比自己年轻,品级也与自己一样的官员训得灰头土脸还不敢还嘴,只得讪讪松开他的衣服。
他现在这副委屈的小媳妇模样,简直跟之前天壤之别。
唐泛没有办法,只得好生安抚了他几句,然后才带着陆灵溪离开。
陆灵溪放在站在门外也听了一丁半点,便问:“唐大哥,方才你为何不将我留下来保护他,有我在,包管没人敢打他的主意。”
唐泛摇摇头:“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让你去做,胡文藻知道的事情不多,陈銮灭不灭口,其实区别不大,所以他不太可能会做这种事,不过为了安他的心,回头我会另外请人去保护他的,至于你就算了,杀鸡焉用牛刀!”
陆灵溪被这话说得心里甜滋滋的,脸上也不由得带出笑容来。
却见前方一阵喧哗,青天白日,竟有几个纨绔子弟在当街调戏少女。
陆灵溪仔细端详,咦了一声:“那不是在扬州城外落水的那个女子么?”
当日在夜里看不明晰,如今白天一看,那少女的美貌更是耀眼夺目,简直称得上倾城绝艳了,加上她身边只带了一名丫鬟,又没有戴上纱帽,也难怪会招来登徒子。
陆灵溪身负保护唐泛之责,本来就不想多管闲事,此时看见已经有人上前打抱不平,就想带着唐泛绕路走。
没想到唐泛却道:“去救下她。”
陆灵溪一愣:“啊?”
唐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你的侠义之心呢?”
陆灵溪:“可是已经有人相助了呀,那几个登徒子也不是很难对付,再说官府的人很快就来了……”
唐泛道:“女子的名节重于泰山,便是稍稍再晚一些得救都会受损,更何况我们先前已经救过她一回了,相逢即是有缘,你去帮她一把罢。”
陆灵溪有点不乐意,又无法反驳唐泛的话,只得上前将那几个登徒子打跑。
美貌少女显然也认得他和唐泛,不仅感激地向陆灵溪连连道谢,还亲自过来跟唐泛道谢。
“多谢二位恩公相救,先前恩公不让奴家上船致谢,没想到今日又遇上了,两番搭救之恩,实在是无以回报。”少女盈盈拜谢道。
唐泛道:“你出门怎么也不多带几个人,不是每次都能侥幸逃过的。”
少女黯然道:“奴家家中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原本是准备到苏州投亲的,没想到去年闹了一场饥荒,亲戚家已经家破人亡,连人都找不着了,奴家只好先找了个地方安顿下来,又因为囊中羞涩,养不起更多的家仆,不得不遣散几人,如今就只剩下身边这一名丫鬟了。”
唐泛很是同情:“屋漏偏逢连夜雨,你这境遇,也的确令人唏嘘!”
第56节
恋耽美
第56节
他带着唐泛来到知县衙门,两人进了旁边的耳房,那里正有几个人围坐着吃茶说笑。
陆灵溪一进去便哈腰笑道:“几位老爷,我们来领点差事做。”
其中一人嗑着瓜子:“差事?只有一个差事,出城烧尸,一趟三十文,干不干?”
陆灵溪忙道:“干!干!多谢老爷大恩大德!”
对方打量了陆灵溪和唐泛一眼,两人都弯腰垂头,低眉顺眼的模样,他满意地哼了一声,拍拍手起身,跟同伴道:“你们先聊着,瓜子给我留点儿,别吃光了,我去去就来!”
又对陆灵溪他们道:“跟我来罢!”
唐泛陆灵溪二人跟着他一路走到西城城门下,与已经候在那里的几个人会合。
旁边是几辆板车,上面堆放着柴火,还有几双套手的布套。
那县衙小吏对他们道:“你们记着,拖曳尸体的时候要带上布套,口鼻也要用衣物掩住,不能直接碰触尸体,烧完了立马就回来,给你们一个时辰,晚了城门就不给开了。”
旁边几人显然不是头一回干这种差事了,大家都唯唯应是。
那小吏交代完就走了,唐泛和陆灵溪推着其中一辆板车,跟在其他人后面出城。
城门是一道分界线,伴随着城门缓缓打开,唐泛看见了一个与城内截然不同的世界。
或者说,人间地狱。
城外的空地上,七零八散,或坐或躺,全是密密麻麻的人,有的嘴里发出呻吟,有的紧闭着双眼,但毫无例外,他们脸上都是全然的麻木,即便看见唐泛他们将身旁亲人的尸体拖走,也没有半点动静,仅仅只是目光空洞地从他们身上掠过,又停留在虚无缥缈的远处。
这里才是真正的灾民安置点,没有大夫,没有医药,吴江与吴县两个县城的灾民加起来,足有数千,不过眼下最多不过千多人,估计先前已经死了不少。
他们唯一的指望,是官府每日从城门上用吊篮送下来的少量米粥。
但米粥自然不够所有人吃,所以在争抢之下,那些染上瘟疫又或者体力虚弱的人首先会被淘汰死去,而在日复一日的消磨中,因为有了这个能够活下去的微弱希望,许多灾民没了冲撞城门的斗志或者离开的念头,他们只能在等待中迎来死亡。
问题是,假如有充足的米粥和医药,这一切本来不会发生。
换句话说,在陈銮治下,他没有选择安抚灾民,反倒放任其自生自灭。
这就是他不想让唐泛知道的真相。
伴随着死去的人越来越多,不久之后,这里的痕迹将会永远被消除,陈銮欺瞒朝廷,杨济助纣为虐,胡文藻缄默不语,如果连唐泛也呈上一封万世太平的奏疏,以后也不会有人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
眼前的这一切,令唐泛深深地震惊了。
他从未见过一个地方官员竟然如此胆大包天,一面与杨济合伙作戏,努力营造出自己已经在尽力赈灾的假象,另一方面却以不用刀的方式在屠杀自己治下的百姓。
第115章
这件差事出乎意料地顺利。
因为当唐泛连同其他人拖走尸体并且进行焚烧的时候,余下的那些幸存者并没有出来拦阻他们,而只是麻木冷漠地看着,一动不动——他们连起身的力气也没有了——即使那些尸体中就有他们自己的亲人。
做完这一切,唐泛和陆灵溪将手上的布套和掩嘴的口罩摘下来烧掉,然后跟在其他人后面回城。
士兵在勘验了他们的姓名和身份之后放他们入城,并分发给每人三十文钱的报酬。
离开了城门,在确认没有人注意到他们之后,二人从一条小巷绕出去,直接前往城南,也就是昨日陈銮带着唐泛前去视察的地方。
即使通过方才亲眼所见所经历的情景证实了所有的猜测,但唐泛仍然必须亲自走上这一趟。
果不其然,当他们靠近那座寺庙时,昨日井井有条的善堂早已空空如也,连原本摊在地上那些草席和被褥都被搬得干干净净,更别说灾民的影子了。
所谓灾民妥善安置,从头到尾不过是一场骗局。
骗的正是朝廷派下来的钦差。
任陈銮再狡猾,唐泛还是从中发现蛛丝马迹,并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真相。
然而此刻,他心中非但没有任何喜悦,取而代之的,只有滔天怒火。
平素温文和雅的笑容已经完全从他脸上消失,唐泛静静地看着不远处空荡荡的善堂,表情喜怒难辨,但凡此时有人靠近,都能感受到他身上那股深沉而慑人的气势。
陆灵溪从来不知道平易近人的唐泛也会露出这样冰冷得令人胆寒的表情的时候,正当他想说什么的时候,唐泛却已经转过身往回走。
他愣了一下,连忙追上去:“唐大哥,我们现在……?”
唐泛言简意赅:“回吴县。”
自然是要回去的,他们打扮成这样来到这里,本来就不欲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即便查明了真相,但唐泛现在就算跑去找陈銮又有什么用呢,就算对方当场认罪,回头奏疏上照样可以反悔翻口供,而且以陈銮的狡猾,必然不会干脆认罪,因为唐泛根本不可能把皇帝亲自拉到这里来看,他所看到的一切,不可能让皇帝同样看到。
而他与皇帝之间,隔着千山万水,隔着许许多多的人事和变数。
所以,唐泛必须找到证据。
人证或物证。
这当然很难,回去的路上,唐泛一言不发,心中翻来覆去,一直就在想这件事。
等两人回到吴县的时候,陆灵溪注意到,他的嘴角依旧紧抿着,显得有些冷硬。
“唐大哥,”陆灵溪帮忙出主意:“要不我现在回京,将此事禀告怀公,让他帮忙想想办法,怀公是陛下的红人,深得陛下信任,说不定陛下会相信他的话。”
唐泛拉了拉嘴角,露出一抹不算笑容的弧度,乍看上去似乎还有些嘲意,只不过对象不是怀恩。
“没有用的,即便我现在花费十天半个月将自己亲眼所见绘制成画送到陛下跟前,最后的结果依旧不在我们的掌控中。”
陆灵溪惊诧:“为什么?”
唐泛冷冷道:“有人会阻挠。”
陆灵溪不明白:“连怀公亲自向陛下说项陈情也没用?”
他将怀恩的地位和重要性看得太高太重,却不知道怀恩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唐泛道:“怀恩只有一个,他充其量只能跟陛下说一次、两次,而对方呢?陈銮的叔叔是南京户部尚书,南京户部掌握大明近半税粮,掌握天下盐引勘合,这样一个位置,你觉得万党会放任与他们不合的人坐上去吗?”
“陈銮有恃无恐,不单单因为有他的叔叔撑腰,更因为他知道,就算我往上捅,最后也未必会有事。还有,曾培,吴宗二人不惜在我来到苏州之前就警告我,还监视我的行踪,难道仅仅是因为江南商人给东厂的孝敬吗?”
“尚铭可没有乐于助人至此,这里头必然也有东厂的牵扯和干系。他们这么多人在陛下面前一齐发声,你觉得陛下会听他们的,还是听怀恩一个的?”
一句接着一句,直问到陆灵溪无话可说。
此时正是春末夏初,和风徐徐,他却出了一身冷汗。
陆灵溪怔怔地看着唐泛,不知为何忽然觉得鼻子有些发酸,连忙低下头,眨去眼中的酸涩。
他也曾在险恶的环境里独自面对数十山匪,以一敌众,流血受伤都不觉得如何,然而这会儿瞧着唐泛的侧脸,却打从心底泛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悒郁,只想痛痛快快大哭一场。
为唐泛。
为他的步履维艰。
陆灵溪从来不知道,当一个好官,想做一件好事,竟是如此艰难。
他沉默半晌,问:“那……我们还查吗?”
唐泛想也不想:“查,怎么不查!”
陆灵溪皱眉:“可我们斗得过他们吗?”
唐泛笑了笑:“没有试过,怎么知道?”
这样一句平淡无奇的话里,蕴含的却是令人惊心动魄的斗志。
陆灵溪被他的笑容所感染,忽然叹道:“唐大哥,我现在总算明白,为何怀公会让我来找你了。”
唐泛转过头,仿佛看出对方心中所想:“益青,你可以选择当个富家翁,也可以选择优游山林,当个不问俗务的隐士,但如果你以后步入仕途,我希望你选择的,不是陈銮、杨济或者胡文藻这样的路。”
陆灵溪拱手郑重道:“定不负所望!”
他原本以为怀恩派自己到唐泛身边,是想借助自己的身手保护对方。
后来陆灵溪又觉得,有自己在唐泛身边出谋划策,跑前跑后,的确帮了对方很大的忙。
但直到现在,他才明白怀恩的用意。
不只是为了让自己帮唐泛,更多地,还是让自己以唐泛为师。
师其为人,师其处事。
唐泛必然也知道这一点,但他却一直没有点破,反倒处处让着自己。
这让陆灵溪觉得有些羞愧。
然而羞愧之余,又隐隐升起说不清道不明的敬佩。
眼前这个人没有武功,更没有强大的背景,但他却有一颗谁也及不上的坚韧的心。
即使唐泛收下那一万两,即使唐泛帮忙隐瞒灾情,他也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在回复朝廷的奏疏里说明一切太平,并无异常即可,没有人会找他的麻烦,那些灾民更不可能跳出来指责他。
但唐泛仍旧选择了最难走的那条路。
陆灵溪深吸了口气,因为唐泛一番话,他重新燃起了斗志:“那我们现在要从哪里查起?”
唐泛道:“再坚固的堡垒也会有突破口,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无坚不摧,只在于我们肯不肯去发现罢了。这件事,解铃还需系铃人。”
陆灵溪皱着眉毛想了想,陈銮是不可能了,他靠山强大,虽然仅仅是七品知县,却敢于当面欺瞒唐泛,根本不将他放在眼里,杨济能帮陈銮给唐泛送钱,可见与陈銮也是坑瀣一气的,那么也就只剩下……“胡文藻?”
唐泛颔首。
陆灵溪:“可他不是还避而不见么?”
唐泛淡淡道:“那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卖了,他装傻也是因为不想得罪陈銮罢了,现在陈銮和杨济都要把他推出来替罪了,胡文藻焉还能坐得住?”
现在天色已经大亮,在官驿外头监视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他们按照原来的法子神不知鬼不觉潜回去已经不可能实现了,唐泛索性就还是穿着那身粗布衣裳,戴着斗笠,与陆灵溪一道,光明正大地从正门进去。
二人在门口被守卫拦了下来,唐泛摘下笠帽,对方还是认得唐泛的样子的,见状结结巴巴:“大,大人?!”
不单是他,连此时在官驿外头监视的暗哨们都大吃一惊,谁也不知道唐泛和陆灵溪两个人是如何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溜走了,又是从哪里回来的。
唐泛对官驿士兵一笑:“是我,怎么,不让进?”
士兵连忙让开身子:“不不不,您请,您请!”
看着唐泛二人进去,守卫挠挠头,心想这唱的又是哪出,难道大人物都有些怪癖,好好的官儿不当,竟穿着百姓的衣裳跑出去晃荡,要是他也能当官,一定要把官袍穿上一辈子,睡觉也不脱才算过瘾呢!
回到官驿,钱三儿过来禀报:“大人,杨济还没醒,曾培和吴宗二人也都没出去。”
唐泛问:“胡文藻呢,他来过没有?”
钱三儿:“没有。”
唐泛暗自冷笑一声,这个胡文藻,死到临头犹不自知。
他也没有废话:“帮我更衣,我要出去一趟。”
钱三儿忙道:“您都一夜没睡呢,这又要去哪儿,要不先歇歇再说?”
唐泛摇头:“来不及了,分阴当惜,我们出去的事情,那些人肯定会去禀报陈銮,指不定他们会对胡文藻做出什么事来,我要尽快将此人争取过来。”
他就着钱三儿送来的热水,将脸上的妆容洗去,恢复原来的容貌,又换上一身常服,便出了门。
陆灵溪现在已经见识到唐泛遇到正事就可以不眠不休的模样,心中暗叹,也匆匆跟在后面。
二人找上知府衙门,一大清早的,今天又是休沐,胡文藻还在衙门后堂里睡大觉呢。
唐泛这次也没等人通报,直接拿出钦差腰牌,在陆灵溪的护卫下闯进去,直入后堂。
胡文藻睡得正香,冷不防身旁传来一个女人的尖叫声,迷迷糊糊之间,他听着有点熟悉,好像是自家妾室的声音。
他动了动眼皮,勉力睁开一条缝隙,就瞧见自己床边仿佛站了个人。
胡文藻还以为哪个不长眼的过来打扰自己清眠呢,连眼睛都没全部睁开,就含含糊糊地怒斥:“谁敢闯进来,还不给本府滚出去!”
“胡知府这日子过得可真是滋润啊,连唐某都要自愧不如了!”对方非但没有被吓走,反倒出言调侃。
这声音……
胡文藻莫名觉得熟悉。
直到他家小妾跟着恼羞成怒地叱道:“你这登徒子,没听见大人说的么,让你滚出去呢!”
胡文藻一个激灵,连滚带爬地从床上起来,在看清床前那人的样子之后就彻底清醒了。
“唐,唐御史!”胡文藻脸上一片慌乱,夹杂着怒气和狼狈,“你怎能没经过主人同意就擅闯!”
唐泛没有说话,只是平静地看着他,直到胡文藻心虚地移开视线。
好一会儿,胡文藻才想起自己与对方平级,本不必如此害怕的。
唐泛负手道:“我是来救你的命,胡知府。”
胡文藻瞠目结舌:“还请唐御史勿要危言耸听,我有何性命之危!”
唐泛笑了一声,意味不明:“将闲杂人等都拖出去。”
这句话是对陆灵溪说的,而且得到了彻底的贯彻。
连同那个衣裳不整的小妾,陆灵溪一并将她从床上拖拽下来,然后推搡到门外去。
整个过程胡文藻只能徒劳无功地喊着“你们想干什么,你们到底想干什么”之类的话。
陆灵溪恍若未闻,做完这一切,他体贴地关上房门,直接就守在门外,在唐泛出来之前,没有任何人可以进去。
“好,现在清静了,我们可以好好坐下来谈点正事了。”唐泛在太师椅上坐下。
谈什么正事,他连衣服都没穿好,能谈什么正事!胡文藻在心里狠狠吐槽,脸色当然也没好看到哪里去。
任谁睡得好好的,被人闯进来一通捣乱,估计都不会有更好看的脸色。
“不知唐御史想谈什么?”他冷声道。
唐泛道:“我奉命南下巡查吴江去年饥荒一事,身为苏州知府,你避而不见,不仅没有向我汇报,而且还诸多怠慢,若我向朝廷如实奏报,你觉得你自己会有什么后果?”
胡文藻不为所动:“本府已经按时调粮拨粮,其它事情都是吴江知县的分内之责,唐御史何不去问他?”
他这种推卸责任的态度很常见,但在杨济和陈銮铁了心合力坑他的情况下,就显得很愚蠢了。
唐泛哈哈一笑:“我昨日已经去吴江县巡视过了,你可知道陈知县是如何对我说的?”
胡文藻不答话。
唐泛不以为意,自顾说下去:“陈知县先是带着我去看了城中善堂,他布置得很好,灾民也都被安置得很妥当,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供给灾民的粮食不足三天,县仓已经空了,但陈知县并没有推脱,他准备通过向县上富商募粮,以帮助灾民们度过难关。不过,陈知县还对我说,之所以用以赈灾的粮食不够,是因为苏州府只拨给吴江三十石的粮食。”
胡文藻瞬间瞪大了眼睛。
唐泛的视线不着痕迹地从他脸上掠过:“你不信是吗,我也不信,但陈知县给我看了粮册,上面的确明明白白地写着三十石。他还说,若不是你们苏州府只拨下这么一点粮食,赈灾本来是足够的。”
“放屁!”胡文藻再也忍不住,一拍桌子,腾地站起来,他要是再不开口,估计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了。“唐御史,三十石粮食连一个无品官员一年的俸禄都不够,我怎会干出这种事来!当时苏州府拨下的粮食,明明是三千石!”
唐泛淡淡反问:“他有粮册证明,你有什么?”
胡文藻怒道:“我也有粮册!粮食拨下去时,自然是要登记造册的!”
唐泛:“那粮册呢?”
胡文藻高声道:“来人!来人!”
唐泛“好心”提醒:“胡知府,现在虽然天气热了,不过穿着单衣会客,好像也有些不雅罢?”
胡文藻这才发现自己衣裳都没穿好,赶紧恼怒又狼狈地把外衣披上,鞋袜穿好,心里头不知道把唐泛和陈銮两个人咒骂了多少遍。
外面进来一名下人:“老爷,您找小的?”
胡文藻道:“让廖通判将粮册带过来!”
下人应声而去。
叫人需要一段时间,趁着这个间隙,唐泛问:“从吴县回来之后,我又易装私下回去一趟,发现城西外头还有许多灾民,他们衣不蔽体,形如行尸走肉,饿殍遍地,瘟疫横行,想必你应该知道怎么回事?”
胡文藻兀自嘴硬:“下官不知道大人在说什么。”
唐泛也不生气:“你现在不说,等会儿想说,我就未必想听了。”
胡文藻还是不开口。
屋内顿时沉浸在一片诡异的沉默中。
过了好一会儿,廖通判才匆匆赶过来:“府尊大人!”
他看了唐泛一眼,那天胡文藻带人出迎的时候,他也是在的,自然认得唐泛:“拜见唐御史!”
唐泛微微颔首,没说什么,胡文藻却迫不及待:“粮册呢,你带来没有!”
廖通判忙道:“带来了,但有些多,还放在外头,您是想看……?”
胡文藻:“少废话,本府问你,去年吴江饥荒,苏州府拨给吴江的粮食登记造册了没有!”
廖通判:“有有!您是要看那一段?”
胡文藻:“快找出来!”
廖通判:“二位大人且稍等,下官去找出来!”
他将苏州府这一年的粮册都用车运了过来,这些粮册都是按照时间和地域排列的,很容易查找,无需多时,廖通判就将胡文藻需要的粮册送了进来。
“这就是去年与吴江有关的粮册,请大人过目。”他翻到其中一页,双手捧着递给胡文藻。
胡文藻几乎是用抢的,将册子抢了过去,目光从上而下匆匆扫过,忽然凝住了。
“这里,是、怎、么、回、事?!”他又惊又怒地抬起头,一双眼睛几乎要生吞了廖通判。
廖通判不明所以地凑过去一看,诚惶诚恐道:“大人,不知这里有什么问题?”
胡文藻吼道:“明明是是三千石,怎会变成三十石?!那剩余的两千九百七十石到哪里去了!被你吃了吗!啊?!”
廖通判战战兢兢:“下官冤枉啊,大人,您那会明明下令拨的就是三十石啊,哪里来的三千石?”
胡文藻几乎要抓狂了:“苏州府粮仓去年的储粮共有五千石,拨走了三千,还剩两千,若是三十石的话,那粮仓里就剩下四千多石,本府现在就去看,如果没有四千多石,你就等着把人头和乌纱帽一并留下罢!”
廖通判看胡文藻的眼神像是看着一个神经病:“大人,您是不是记错了?苏州府粮仓去年的储粮就是一万五百三十石。其中一万五百石已经押送到南京,上缴给朝廷,剩下那三十石,也已经拨给了吴江,现在苏州府的粮仓已经没有存粮了,哪里来的两千石啊?”
胡文藻瞪着他,胸膛不住地起伏:“我要亲自去看,还有,你把粮册拿出来!”
廖通判带着胡文藻和唐泛二人来到州府粮仓前,又命人打开粮仓大门。
大门一被打开,胡文藻疯了似地推开众人跑进去。
四壁干干净净,地上连一颗粮食都没有,果然就是一个空仓。
胡文藻大叫一声,又抢过廖通判递过来的粮册,果不其然,上面所写,与廖通判之前说的一模一样。
胡文藻呆呆地看着,他绝不认为是自己得了失心疯,又或者记忆出现差错。
陈銮!
陈銮!!
陈銮!!!
他的心中疯狂地盘旋着这个名字,几乎要将整个人吞噬。
胡文藻慢慢地抬起头,恶狠狠盯住廖通判。
那幽深幽深的眼神令廖通判下意识往后退了两步。
“廖寿昌,你真是好样的!”一字一句带着深深的怨恨,从胡文藻嘴里吐了出来,他眼睛通红,就像要扑上去跟对方同归于尽。
廖通判强笑道:“下官不知道大人在说什么。”
唐泛听了这句话就想笑。
不久之前,胡文藻还用这句话来堵他呢,现在就轮到别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
真是风水轮流转。
他也确实是笑出了声。
这一笑,使得胡文藻像是骤然被触动了一般,他浑身一震,回过神,以从未有过的渴盼和迫切望着唐泛。
“润青兄,能否借地详谈?”
对方很着急,唐泛反倒不急了。
他背着手,悠然道:“谈什么,我们还有什么好谈,你不是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胡文藻脸色忽青忽白:“先前是我有眼不识泰山,还请润青兄莫要与我一般计较,小弟的确有十万火急的事情相告,还请润青兄给我一时片刻便好!”
唐泛故作考虑,目光扫过一旁廖通判眼珠乱转的不安分表情,朝陆灵溪使了个眼色。
陆灵溪会意,直接走到廖通判身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捏了对方的后颈一下。
廖通判随即软软倒下,陆灵溪哎呀一声:“大人,您这是怎么了,是不是粮仓气息不畅,闷坏了,小的扶您出去歇歇!”
说罢没等任何人阻止,将人背起来就往外走,也不知道要把他带到哪里去。
胡文藻总算没有昏头到家,他也反应过来,大声叫来自己的亲信:“来人,将这里控制起来,一干人等全部拿下!”
做完这一切,他转向唐泛,隐隐露出恳求之意:“大人?”
唐泛总算微微颔首。
二人回到知府衙门的后堂。
地方还是原来的地方,人也还是原来的人,心境却不是原来的心境了。
如果说之前是唐泛想要撬开胡文藻的口,现在主动与被动的位置已然颠倒过来了。
唐泛没给他太多调整思考的时间:“说罢,我耐心不多。”
胡文藻沉默片刻,深吸了口气:“这一切全都是陈銮的阴谋。”
作者有话要说:
有木有觉得唐大人这章超级帅?捧脸g……
本来预定好家属要出来的,不过情节正好断在这里,下章争取一口气写完这一卷,如果可能的话,喵喵喵!
有的萌萌可能觉得世道黑暗,皇帝昏庸,可正是这样的世道,才更显得唐大人的可贵,若是有一个像《天下》里朱包子那样知人善任的帝王,又何来这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捏?所以现在的黑暗,是为了让我们眺望光明的未来。
小剧场:
作者喵义正言辞:一个真正帅的男神,背后不需要另一个男人的衬托。
隋州慢慢地抽出绣春刀……
寒光过后……
作者卒。
全文完。
汪直:=皿=妈蛋老子还没出够场呢!
第116章
胡文藻道:“去年发生饥荒的时候,吴县与吴江县两地因为濒临太湖,都受了灾。一开始,苏州府这边本来想拨下一千石粮食,其余两千石留给吴县。但是陈銮对我说,希望我将三千石粮食都拨给吴江县,他可以帮忙收容吴县的灾民,这样一来,灾民全都集中在吴江县,而吴县这边就不至于受到冲击,也对我的名声有利。”
唐泛挑眉:“你相信陈銮会无缘无故好心帮你解决困难?”
胡文藻苦笑:“当然不相信,但他叔叔就是南京户部尚书,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我料想他兴许会从中私吞粮食,将其高价卖给粮商,以谋取暴利,却万万想不到他会如此丧心病狂,竟连一丁点粮食都不给灾民留下,还伙同杨济,将责任全都推到我头上来!润青兄,你可千万要拉我一把,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啊!”
唐泛忽然道:“不对罢?”
胡文藻一愣:“哪里不对?”
唐泛往椅背上一靠,一夜没睡,他的精神有些不济,声音也有些暗哑,但表情却是闲适的。
“胡兄,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任你方才表现得再声嘶力竭,再悲愤无辜,身为苏州知府,在你的眼皮子底下,被人将三千石换成三十石,你却没有丝毫察觉,你说我能信么?别说我不信,只怕连你自己都不信罢?”
“事到如今,陈銮和杨济他们要推你出来当挡箭牌,你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是与我合作,二呢,你大可继续睁眼说瞎话,任凭陈銮和杨济他们如何将一切责任都推到你身上,我只要袖手旁观即可,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最后下场凄凉的那个人肯定不是我。”
胡文藻的脸色很难看,他的嘴唇张张合合,似乎想说点反驳的话,却终究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颓丧地坐着,连背都比往常还要弓上几分,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穷途末路的垂暮气息。
但唐泛并没有丝毫同情,早在对方缄默不语的那一天起,就该料到会被人当作棋子一样抛弃的那天了。
在官场上混,你不能光想着升官发财福禄双全,也该做好丢官卸职甚至脑袋落地的准备。
唐泛道:“我说过,你要讲便讲,我没有太多的耐心,你若不说,我照样还有其它途径可以查证。”
说罢他站起身,准备往外走。
胡文藻连忙喊住他:“等等!我说,我说!”
唐泛转身望住他。
胡文藻道:“若是我充当人证,揭发他们,你有没有把握将陈銮等人一并拉下马,保我平安?”
唐泛很反感他这种死到临头还要讨价还价的行为,但此时为了大局,他不得不道:“自然。你也许还不知道,跟在我身边的那个少年,就是陛下身边怀恩公公派来协助我的。”
胡文藻微微动容:“这么说,陛下也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唐大人面不改色地扯谎:“不错,我已经将陈銮杨济等人无法无天,欺君罔上的行径上禀,现在只待搜集更多的证据。你若肯弃暗投明,日后我自会为你求情,请朝廷从轻发落。虽然未必能让你继续当这个苏州知府,但起码身家性命能够保住,若再好一点,继续在仕途上干下去,也不是不可能的。”
胡文藻眼睛一亮,唐泛的话,算是彻底说到他的心坎上去了。
“其实这件事,”他吞咽口水,有些困难地道,“别有内情。”
唐泛挑眉:“说清楚些。”
胡文藻:“苏州府的确拨下三千石粮食给吴江县,不过陈銮私自改成三十石,此事我是知情的,当时陈銮以他叔叔的名头压下来,对我威逼利诱,说如果我能保持沉默,假作不知情,这三千石粮食所得的利润就会分我三成,如若我不肯听从,杨济就会以赈灾不力的名义弹劾我。我别无它法,只好屈从于他们的淫威。”
“但是这件事还没算完,我们都知道,今年朝廷肯定还会再派钦差下来巡查灾情,到时候杨济也未必兜得住。所以他们俩就合计上演了一出好戏,明着互相弹劾,实则有三个用意:一是撇清责任,二是向朝廷各自表明立场,给朝廷造成他们没有互相勾结的假象,三是向朝廷表功诉苦。到时候只要糊弄朝廷钦差,把这一关过了,就万事大吉了。”
唐泛问:“这么说,当时朝廷让你上疏陈词的时候,你是知道内情的?”
胡文藻点点头:“不错,陈銮说我只要保持沉默,说不知情即可,等到朝廷派下钦差,自然有他来应付,不需要我来费心。”
唐泛呵呵一笑接道:“结果现在我来了,他们却二一推作五,把责任全推你头上!”
胡文藻咬牙切齿:“我若早知道他们会这么做,哪里还会装聋作哑!”
唐泛问:“那么你在粮仓那里说的五千石又是怎么回事?”
胡文藻气恨道:“当时拨给陈銮三千石之后,粮仓里确实还剩下两千石的,这一点我可以发誓绝无虚言!但是你也瞧见了,方才粮仓里一粒粮食都不曾剩下,唯一的可能就是当初陈銮跟我要三千石的时候,实际上将五千石都拉得干干净净,我因为不想多事,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竟也没有亲自到场过问,结果被他们钻了空子!他们甚至还篡改了粮册!如今死无对证,我,我……”
唐泛道:“他们把官粮卖给粮商?”
胡文藻:“不错,去年因为饥荒,粮价飙升,他们将官粮高价卖出,从中赚取暴利,只拿出很少的一部分去赈灾。”
唐泛略带倦意的表情下隐藏着不易察觉的冷然:“而你明明知道,还袖手旁观,坐视灾民活活饿死病死?”
胡文藻狡辩道:“陈銮跟我说,他会妥善安置灾民,让我将吴县的灾民也迁到吴江城外,我并不知道他竟然会那样对待灾民!”
唐泛不想在这个问题上与他多作纠缠:“你说这一切都是陈銮主使,可有证据?”
若没有证据,屎盆子最后肯定全部扣在胡文藻头上。
为了摆脱黑锅,减轻罪责,胡文藻不得不绞尽脑汁地想。
“陈銮拿到粮商高价卖粮之后的利润,分给我的那份折以茂昌号的银票,合计共有两千两左右,这是否能作为证据?”
唐泛摇摇头:“银票自己又不会说话,谁知道你是从哪里弄来的,充其量只能作为辅助证据,再想过。”
胡文藻郁闷得难以言喻,只得重新想过。
皇天不负有心人,还真让他想出一条:“陈銮那边肯定会有数目记录正确的粮册,只是不知道他藏在哪里,若能得到那本粮册,就有证据了。”
唐泛点点头:“粮册自然是最直接有力的证据,但问题是,你这边的粮册已经被廖通判篡改过了,这样重要的东西,估计只有陈銮本人才知道藏在哪里,要怎么找?”
胡文藻泄气:“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让我怎么办?”
唐泛一笑,不负责任道:“我怎么知道怎么办?现在是你有麻烦,不是我有麻烦,你要自救,就得好好想办法。不过有句话我要奉劝你。”
胡文藻忍气道:“请讲。”
唐泛道:“既然陈銮他们已经将你抛出来,肯定就不会再捡回去了,你要是还三心二意,抱着脚踏两条船的想法,这边与我合作,那边却还去向陈銮投诚,到时候若是死无葬身之地,就别怪我没事先提醒你。”
被戳破心思,胡文藻脸上火辣辣的,强笑道:“润青兄也太瞧不起我了,断不至于如此!”
归根结底,他仍旧没有下定决心跟陈銮彻底翻脸,也不相信唐泛能够斗倒陈銮等人。
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更何况陈銮已经不算地头蛇,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地头龙了!
唐泛起身:“没有就最好了,小命是你的,你自己若不珍惜,别人也没办法。”
胡文藻终于害怕起来:“润青兄且慢!”
唐泛停住脚步。
胡文藻颓丧道:“你说得对,开弓没有回头箭,如今我将一切告知于你,多少也算是个人证,陈銮那边肯定不会放过我的,我怕我随时会遭遇不测,你能不能找个高手过来保护我?”
唐泛戏谑反问:“怎么,终于决定跟我合作了?不怕我斗不过陈銮了?”
胡文藻苦笑:“他们都将我卖了,我要是还对他们抱着希望,岂非蠢到无药可救?”
唐泛见他说的是真心话,便颔首道:“那行,你等着罢,回去我便找人过来。”
胡文藻竟然吓得直接拉住他的衣服不让走:“你走了我怎么办,要是你前脚一走,他们后脚就来杀我灭口,那如何是好?”
唐泛啼笑皆非,现在才知道害怕,真不知道早干嘛去了!
“你不让我走,我怎么找人来保护你?再说陈銮反应再快,他人也还在吴江县,不可能立马就能得知消息的!”
胡文藻说什么也不肯让他走:“那要不我跟你一起离开,你到哪,我就到哪!”
唐泛斥道:“那只会更加打草惊蛇,我比任何人都不希望你死,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好了,我唐润青说出的话,还从未没有兑现过!你好歹也是堂堂四品知府,何故作此妇人之态,成何体统!”
胡文藻被一个比自己年轻,品级也与自己一样的官员训得灰头土脸还不敢还嘴,只得讪讪松开他的衣服。
他现在这副委屈的小媳妇模样,简直跟之前天壤之别。
唐泛没有办法,只得好生安抚了他几句,然后才带着陆灵溪离开。
陆灵溪放在站在门外也听了一丁半点,便问:“唐大哥,方才你为何不将我留下来保护他,有我在,包管没人敢打他的主意。”
唐泛摇摇头:“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让你去做,胡文藻知道的事情不多,陈銮灭不灭口,其实区别不大,所以他不太可能会做这种事,不过为了安他的心,回头我会另外请人去保护他的,至于你就算了,杀鸡焉用牛刀!”
陆灵溪被这话说得心里甜滋滋的,脸上也不由得带出笑容来。
却见前方一阵喧哗,青天白日,竟有几个纨绔子弟在当街调戏少女。
陆灵溪仔细端详,咦了一声:“那不是在扬州城外落水的那个女子么?”
当日在夜里看不明晰,如今白天一看,那少女的美貌更是耀眼夺目,简直称得上倾城绝艳了,加上她身边只带了一名丫鬟,又没有戴上纱帽,也难怪会招来登徒子。
陆灵溪身负保护唐泛之责,本来就不想多管闲事,此时看见已经有人上前打抱不平,就想带着唐泛绕路走。
没想到唐泛却道:“去救下她。”
陆灵溪一愣:“啊?”
唐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你的侠义之心呢?”
陆灵溪:“可是已经有人相助了呀,那几个登徒子也不是很难对付,再说官府的人很快就来了……”
唐泛道:“女子的名节重于泰山,便是稍稍再晚一些得救都会受损,更何况我们先前已经救过她一回了,相逢即是有缘,你去帮她一把罢。”
陆灵溪有点不乐意,又无法反驳唐泛的话,只得上前将那几个登徒子打跑。
美貌少女显然也认得他和唐泛,不仅感激地向陆灵溪连连道谢,还亲自过来跟唐泛道谢。
“多谢二位恩公相救,先前恩公不让奴家上船致谢,没想到今日又遇上了,两番搭救之恩,实在是无以回报。”少女盈盈拜谢道。
唐泛道:“你出门怎么也不多带几个人,不是每次都能侥幸逃过的。”
少女黯然道:“奴家家中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原本是准备到苏州投亲的,没想到去年闹了一场饥荒,亲戚家已经家破人亡,连人都找不着了,奴家只好先找了个地方安顿下来,又因为囊中羞涩,养不起更多的家仆,不得不遣散几人,如今就只剩下身边这一名丫鬟了。”
唐泛很是同情:“屋漏偏逢连夜雨,你这境遇,也的确令人唏嘘!”
第56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