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节
总有刁民想攻略朕 作者:昕韵
第27节
三人此时根本不知道水坝的事,下面的人知道事情闹大了无法收场,一直将这件事死死瞒着,根本不敢让上面的人知道。
三位辅政大臣地位太高,就更加不可能知道这事了。
所以,他们这次听到宣召的时候简直高兴坏了,还以为高子辛终于意识到他们三人的重要性,改变主意了。
不过,当他们眼巴巴地赶来勤政殿,看见凤瑄竟然也在的时候,心里突然就有种不太好的预感,也没来的时候那般激动了。
三人本人地警惕起来,规规矩矩地给高子辛行礼,丝毫不敢放肆。
换成以前,以三人的身份,高子辛往往会免了他们的行礼,以示对三人的敬重。只是这一次他是特意回来发泄怒火的,便什么也没说,只面无表情地看着三位辅政大臣规规矩矩地行完了大礼。
他甚至没及时让三人起来。
他毕竟是天子,没有他开口,三人就算位高权重,也不敢直接站起来。
他们只能跪在地上。
勤政殿铺的是巨大的金砖,不过并非是黄金的金,而是价值千金的金。此砖是由一种特殊的泥土经过无数头牛踩踏无数次后才得以成形,质地异常细密,而且工艺复杂,造价昂贵,所以才得了金砖的名字。
这种金砖质地细密,也就意味着十分坚硬,三人都上了年纪,一跪上去,便还觉得又冷又硬,膝盖实在受不住。
所以不到一分钟的功夫,三人头上都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高子辛看在眼里,这才说道:“三位爱卿怎么还跪着?平身吧。欢喜,还不快给三位爱卿赐坐。”
欢喜面无表情地带着人搬来椅子,请三位辅政大臣坐下,态度还算恭敬。
三人却是不由自主地对视了一眼,心里七上八下。
他们都是老狐狸,所以高子辛的态度一表露出来,三人就意识到,高子辛这是在警告他们。只是,高子辛为什么突然这样做?
三人都不傻,很快就猜到,一定是发生什么事情了,而且还是他们都不知道的大事!
有了这样的猜测,三人心里就更加七上八下了,生怕一不小心自己就要陷进去。
可惜越是担心,三人越是不敢贸然开口,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高子辛的发泄口。
他们不肯开口,高子辛也不在意,他面无表情地看着坐立不安的三位辅政大臣,语气凉凉的:“三位爱卿可知道朕为何突然回来?”
这个……三人对视一眼,他们还真的不知道!
可是这话他们可不敢说,身为辅政大臣,若是连出了什么事情都一无所知,那就是他们的失职了!
高子辛见他们还是不说话,仿佛打定了主意要装哑巴,不禁冷冷一笑,沉声说道:“三位爱卿可知道,有人告御状,还直接混入了避暑山庄?这次是告御状的,你们说,下一次会不会就是刺客?结果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们居然什么也不知道,朕要你们有何用?”
他越说越激动,说到最后,直接气得握起拳头狠狠砸在了御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三人顿时吓得魂不附体,哪里还坐得住,直接就跪下了,口中齐声说道:“臣等有罪!甘愿受罚。”
高子辛故意演这么一出,却不是为了惩罚他们的。
他叹了口气,突然又说道:“朕知道,这件事情跟你们没多大关系,但是你们身为朕的辅政大臣,如今出了这样大的事,你们确实责无旁贷!这是那人身上搜出来的血书,你们自己看看吧。”
他话音一落,欢喜便捧着一个托盘送到三人面前。三人一看,就发现托盘里放的是块白麻布,布上用鲜血写满了字,因为时间久,血字已经变成了黑褐色。
三人顿时一惊,他们虽然还没看到血书的内容,可是那白麻布分明是办丧事才用的!
第98章 过明路
一看到血书是被写在白麻布上,三位辅政大臣就明白这次的事情大了。
这种专门用作办丧事的白麻布本身就透着不吉利,对方敢用这样的白麻布来写血书,还潜入了避暑山庄,可见是抱着必死的决心。
除非是有天大的冤屈,否则谁愿意这么做?
更何况,如今这件事既然被高子辛知道了,他还特意带着血书赶回了京城,可见事情是真的很大。
三人不禁一阵头大,心里简直恨死了那些闹事的人。
做什么不好,非要找死!
真以为陛下年纪轻轻好欺负么?真是天真!太天真了!
可不管他们心里如何诅咒那些人不得好死,如今高子辛特意把他们找来,他们想要独善其身根本不可能。
不过,这个时候三人依然抱着几分侥幸,或许事情没那么严重呢?
就在这时,高子辛突然开口了,他的声音甚至带着笑意,可是说出的话却冷意森森:“三位爱卿怎么不看看,上面究竟写了什么?”
一听到这话,三人顿时明白,高子辛是嫌弃他们太磨蹭了。
三人心里一惊,突然意识到,短短两月不见,高子辛身上的气势更强了,也更像是一位合格的帝王了。
他身上,越来越有先皇年轻时的模样了。
三人暗暗震惊,面上虽然极力维持着镇定,心里却有些不安。他们突然不知道,这样的高子辛对于他们,对于大梁来说,究竟是好是坏。
只是很快,他们就没心思想这些了,三人一翻开血书,看到上面的内容,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胡闹!实在是胡闹!
下头那些人都是蠢猪吗?竟然在这种事情上也敢做这么大的手脚?他们莫非当高子辛是死的?还是以为,现在还是先皇在的时候,不管做得多荒唐,先皇都不会计较?
高子辛满意地看着三人变来变去的脸色,突然说道:“会发生这样的事,三位爱卿责无旁贷,此事便由三位爱卿负责彻查如何?朕希望,三位能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
三人顿时满心苦涩,他们混迹官场多年,哪里不清楚这里头的道道?这里面的水太深了,让他们来彻查,弄不好连他们都要被牵连进去!
然而,此时他们实在说不出一个“不”字来。
就在他们琢磨着该如何应对的时候,一直沉默的凤瑄突然开口了,他微笑着说道:“陛下不必忧心,三位大人在朝中交友广泛,必能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绝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三人一听这话,简直恨不得骂“狗屁”。凤瑄这话明着是在抬举他们,实际上却分明是在暗示他们勾结朝臣!
三人正要开口反驳,凤瑄却又继续说道:“三位大人向来德高望重,绝不会与那等狗胆包天的逆臣为伍,陛下您就放心吧。”
这话一出,三人想说的话就直接卡在了喉咙里,只能不满地瞪着凤瑄。
没办法,凤瑄实在太坏了,他说了这种话,三人要是再敢推卸,岂不是说他们跟那些逆臣沆瀣一气?
高子辛也看出他们不乐意,心里不禁对三人更加不喜起来。三人都是朝中老臣,却不想着好好为百姓伸冤,却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实在让他心寒!
这样的人,就算再忠心也是有限,他岂敢重用?
高子辛想到这里,不禁期待科举早些到来,他是迫不及待地想换人了。
不过,他嘴上却说道:“三位爱卿莫非不愿为朕彻查此事?你们可知道,只差一点,整个青州就要被洪水淹没?到时候,将会死多少人?会有多少难民?甚至还可能发生瘟疫!三位爱卿难道都没想过吗?”
他说得激动,三位辅政大臣听在耳朵里,心里也不禁生出了几分愧疚和豪情。
他们毕竟不是真的不忠心,不肯为天下百姓做事,只是身在朝中太久,早已经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做起事情来便难免有些束手束脚,生怕牵连自身。
如今被高子辛一说,他们倒是难得地自省起来,一个个羞愧难当,也顾不得气凤瑄落井下石了,反而信誓旦旦地跟高子辛表示一定会将此事彻查清楚,给冤死的李素一个交代。
高子辛这才满意了,只是就在三人以为事情已经结束了的时候,凤瑄又开口了。
他突然跪在大殿中央,沉声说道:“陛下,臣有罪。”
高子辛诧异地挑眉,忍不住就想叫凤瑄起来。只是他想到凤瑄这么做必然有他这么做的道理,才顺着凤瑄的意思问道:“哦?爱卿何罪之有?”
这一个“爱卿”,可就比他之前说的“爱卿”要真心得多了,只要是人就听得出来,三位辅政大臣听着,心里不禁一阵阵泛酸。
凤瑄未免圣眷太浓了!
只是他们见凤瑄竟然跪下请罪,好奇的同时,又忍不住有些幸灾乐祸,凤瑄这是怎么了?竟然主动认罪?就不怕真的被罚?
他们可都在这儿,就算陛下想包庇凤瑄,也得顾忌着他们吧?凤瑄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不应该啊!
三人想到这里,心里突然就有了非常不好的预感。
果然,下一刻他们就听见凤瑄说道:“避暑山庄的守卫一直由臣带领的锦衣卫负责,今日却发生被人潜入避暑山庄的事,臣责无旁贷,理当受罚!不过,臣有个不情之请。”
一听这话,三人就本能地绷紧了神经。他们都意识到,接下来要说的话才是凤瑄这么做的目的!
他哪儿是要请罪,分明就是有企图!
可惜这个时候,三人根本不敢贸然开口。高子辛刚刚才发了火,他们好不容易摆脱了高子辛的怒火,可不敢把自己再陷进去。
于是,三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高子辛问道:“你有什么不情之请?”
凤瑄立即说道:“臣以为,锦衣卫的实力还是太差了些,所以臣希望将他们特训一番。并且,避暑山庄被人潜入,说到底还是锦衣卫疏忽大意,没能事先发现异常。所以臣恳请在锦衣卫中设立一个情报机构,专门负责搜集情报,以免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威胁到陛下的安全。”
说是在锦衣卫里设立一个情报机构,实际上整个锦衣卫就是负责给高子辛监视天下的。不过这种事情毕竟太敏感,肯定不能直接说出来。凤瑄故意这么一说,也是为了给锦衣卫调查情报找一个借口,等日后高子辛的实力更强,就算朝臣知道真相,也不敢联合起来反对了。
这件事情高子辛和凤瑄都明白,所以凤瑄一说,高子辛便直接点头:“此言有理,朕准了。”
哪知道他话音刚落,三位辅政大臣便齐声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哦?”高子辛危险地眯起眼睛,“三位爱卿觉得为何不可?”
三人跪在地上,一个说锦衣卫只是天子仪仗队,不可身兼多职,一个说此事没有先例,还有一个则是引经据典,表示锦衣卫这么做不符合高子辛的身份,会让他被人诟病。
高子辛直接气笑了:“你们既然知道朕是天子,就该知道这天下有多少乱臣贼子想要朕的命!如今真不过是想让锦衣卫收集情报以策万全,你们竟然横加阻挠,究竟安得是什么心?”
高子辛的话太重,三人的脸直接白了,忙不迭齐声说道:“陛下,臣等对陛下忠心耿耿,天地可鉴哪!臣等只是不希望陛下此举招来世人非议,有损陛下名声啊!”
凤瑄冷笑:“三位大人说笑了,锦衣卫只是负责监视往来的可疑人等,收集不利陛下安危的情报罢了,怎会惹来世人非议?有损陛下名声?”
高子辛也冷眼看着三位辅政大臣:“三位莫非是怕什么?”
这话一出,三人脸色更白。他们的确是在怕,可凤瑄都已经说了,只是监视可疑人等,收集那些不利高子辛的情报,他们若是承认自己是在害怕,岂不是承认他们心虚?
三人暗暗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明白现在不是劝阻的好时候,只得暂且放弃,只等日后寻到锦衣卫的错处,再来劝阻不迟。
只是他们忘了,如今锦衣卫的指挥使正是他们一直忌惮的凤瑄,有他坐镇,岂能让他们抓到锦衣卫的小辫子?
高子辛看出他们的迟疑后,立刻拍板敲定了这件事,不仅如此,他还一本正经地罚了凤瑄一年的俸禄,以示惩处。
如此一来,三人就更加说不出反对的话了。
只可惜,他们这会儿还不知道凤瑄的身家,更不知道凤瑄在高子辛的所有买卖里都参了股,那点儿俸禄他根本就不看在眼里。
别说罚一年,就是罚一辈子,他也有恃无恐。
第99章 人满为患
高子辛和凤瑄成功把锦衣卫收集情报的事过了明路后,高子辛心里就去了一块心病,随即他便懒得再理会三位辅政大臣,直接打发他们回去办正事了。
水坝的事查证起来不难,难的是,那些贪了银子的官员要如何处理。
这里面水太深,一旦彻查起来,连三人都可能翻身。所以究竟要怎么办,三人必须仔细思量才行。
不过三人不知道,锦衣卫一直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若是他们故意敷衍包庇,等高子辛腾出手来,就是他们告老还乡的时候了。
而且他们更加不知道的是,他们前脚刚走出勤政殿,凤瑄就给高子辛提了个建议。
高子辛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朝中蠹虫太多,却又无人可用。这次彻查水坝的事其实是个机会,高子辛可以换上自己的人,而且这些人以后还会成为他的心腹。
偏偏他现在没人能用,而科举又来不及,很可能白白错过了这个好机会。
凤瑄便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特意给他提了个建议。他的意思很简单,这一次的科举来不及,但是还有以前的科举啊!
往年参加科举的人不少,平均下来,每届中进士的也有两三百人。可是这两三百人,却不是谁都可以得到官职。一甲的不用说,可是二甲,甚至三甲的人,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二甲名次靠前的,还能得到个一官半职,可是排在后面的,如果没有关系,那就只能回家等通知了。
偏偏这些人一旦参加了殿试,就不可能再参加科举考试,其中有一些发挥失常了的,那一辈子的前途基本就毁了,只能自认倒霉。
而每一届都有不少这样的倒霉蛋,积累下来也是个可怕的数字了。若是高子辛能给他们一个机会,那这些人对高子辛自然会忠心耿耿,肝脑涂地。
高子辛以前很少接触这些事,所以一直没想起来还有这样的人可以用,凤瑄给他一分析,他就想明白了。
只是他想了想,那些人参加科举都那么久了,有多少能力实在不好判断,若是贸然对他们委以重任,就算他们再如何忠心,那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于是高子辛一琢磨,就打算来个专业性质的考试。
他一有了主意,立刻跟凤瑄商量起来。
凤瑄一听他的想法,脸上的笑意顿时加深:“陛下果真英明,这样的法子,可是连臣都没想到。”
高子辛被他夸得一阵得意,觉得事不宜迟,干脆直接命人拟旨,宣召那些还在等通知的倒霉蛋入京。
这道旨意一出,朝堂上下顿时哗然了,都在猜测高子辛这次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就连负责彻查水坝一案的三位辅政大臣,都忍不住跑来找高子辛询问。
高子辛的理由十分正当,直接堵得三人说不出话来:“三位爱卿莫非忘了?朕要建藏文馆,而宫中藏书,以及那些募捐而来的书籍都要经过仔细校验,重新修录,这工程量有多大,三位爱卿莫非以为光是凭借着那帮翰林就能完成?朕可没那么多时间等。那些候选士子学问都还不错,想必能够胜任这个工作。”
高子辛直接拿这事来堵他们的嘴,别说三位辅政大臣,就是其他朝官也不敢再反对了。文臣们巴不得藏文馆早点建起来,惠及天下读书人,武将们就更不会开口了,他们或许不会作文章,可他们又不是傻子!
修建藏文馆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们要是跳出来阻止,还不得被天下人给骂死?
于是这件事很顺利地进展了下去,不仅如此,高子辛还特意找了借口,安排人出了一套套专业题,以便考教那些士子的办事能力。
不少正窝在家里等通知的士子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激动了,他们都等得绝望了,哪知道竟然遇到了这样的好事!
虽说圣旨中并未言明让他们进京干什么,可既是天子宣召,怎么可能是坏事?
于是,这些人二话不说,直接收拾起包袱赶往京城了。就算是家里穷的,也有的是人上赶着送盘缠,就是看好他们日后能飞黄腾达,提前结个善缘。
高子辛给了一个月的期限,不管多远,总能赶到了。期限一到,还没来的人,自然就没资格了。
一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士子们陆续从各地赶来,几乎把京城的客栈都给住满了。
正好就在这时,内造局的制墨工匠们已经赶制了一批油墨出来,书也印了不少。高子辛干脆叫来钱弼,决定趁着这个机会,把书局开了。
钱弼现在对高子辛几乎是言听计从,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听开书局,立刻跟高子辛保证,三天内他就把铺子给安排好。
三天的时间看似很短,其实不然。毕竟书局就是卖卖书,卖卖笔墨纸砚,不像多宝楼需要特别装修布置,只简单装修便好。
所以三天的时间,其实已经足够了。
钱弼从多宝楼的事情上意识到“广告”的好处,于是这三天里,正在紧张地等待通知的士子们突然听说了一个消息,近日会有一间书局开张。
这个消息在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士子们都忍不住好奇起来。然而就在这时,高子辛却突然让人传出消息,待一月之期一到,士子们就会面临考试,而考试通过者便能得到录用。
这个消息一出,士子们再次震动了。
他们千里迢迢不辞辛苦赶到京城,就是希望能够得到录用,不至于埋没了一身学识。
所以消息一出,他们便意识到,他们一直苦苦等待的机会来了。能否得到录用,就看这次了。
至于失败了会如何,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得很。
所以当天下书局开张这天,门槛都差点被慕名而来的士子们给踩碎了。这些士子都已经打听过了,天下书局的幕后东家,正是当今天子!
当今天子开的书局,他们哪儿有不进去看看的道理?说不定里面能够找到这次考试的相关信息呢?
结果,士子们本是抱着一些不可言说的心思进去,可是看了里面的东西后,这些人的眼睛就直了。
里面的笔墨纸砚品质都相当好,所有的书还都散发着好闻的墨香味道,字迹清晰工整,墨色浓黑,竟是用上好的墨来印的!
最让他们激动的是,这些书的价格竟然比起市面上同等品质的书便宜了将近一半,甚至他们这些被特诏入京的士子还可以打五折!
只需要付一半的钱,就可以把东西买回去!
据说,这是天子自掏腰包特别给他们的恩典。
士子们顿时感动得稀里哗啦,而且除非是实在囊中羞涩的,根本不肯打折,甚至恨不得以双倍的价钱买回去。
为此,这些人还差点儿激动地跟书局的掌柜吵起来。
书局掌柜见他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表示自己不差钱,不要折扣,还要用双倍的价钱买书后,摸着胡子微微一笑:“诸位莫急,店内还要精装版和典藏版,诸位不如先看看,再来决定买哪一种。”
这些士子其实算不得多富裕,毕竟真要很富裕的,早就花银子走好关系了,哪里至于一直在家里等消息。
不过他们中也有不少是小富之家,而且这次天子宣召,家里乡亲还都给他们准备了不少银子,以便不时之需。
所以一听还有精装版和典藏版,这些人便不闹了,纷纷跟着伙计去看书了。
所谓精装版和典藏版,不管是用的纸张还是装订,都不是常规版能比的,价格自然也要比常规版要贵上两倍甚至数倍。
这些士子们都是爱书之人,一看那精工制作出来的书册,顿时便爱不释手了,要不是惦记着考试还没开始,他们留在京里还得花销,简直恨不得把荷包全给掏干净。
不仅买了书,这些人还买了新出的油墨。毕竟这种油墨的品质比得上最好的桐油墨,但是价格却只相当于好的松烟墨,这些士子哪有不买的道理?
很快,天下书局的名气就打响了。
不仅是因为它里面的东西品质都很好,更关键的还在于,它们不仅品质好,价格还相对便宜!
所以消息一传开,天下书局就开始人满为患了。
别说是那些读书人,就连家里经商,甚至是朝中的文臣武将,都特意派了人进去抢购,恨不得把里面的那些好书好墨全给搬回去!
结果不到三天功夫,钱弼就苦着脸跑来告诉了高子辛一个“噩耗”。
天下书局卖断货了!
高子辛正画着一只老乌龟,闻言笔尖就是一抖,直接画歪了。他愕然地看着钱弼,怀疑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卖断货?怎么可能,他明明记得李英跟他再三保证,已经准备了足够的存货!
第100章 不安
高子辛一听钱弼说天下书局卖断货了,便本能地觉得钱弼是在骗他。但是他看得出来,钱弼的表情并不像是作假。
难不成,还真是卖断货了?
高子辛忍不住皱起了眉头,突然发现,卖得太好竟然也是一件让人发愁的事情。因为他发现,以现在的出货量,光是凭着内造局的那点工匠根本不可能做到!
于是他干脆说道:“这样吧,有谁要买的,你先让他们下订单吧,有货了再给他们送去。”
钱弼眯眼一笑:“还是陛下的主意好。”其实他已经这么干了,不过做人下属的总不好表现得比老板还聪明,所以他不仅提都没提,还顺便拍了高子辛的龙屁。
不过,他这次特意来找高子辛也不单单是为了这事,他顿了顿之后,又说道:“陛下,大梁地方那么大,单靠内造局的匠人来制墨怕是不够,这法子,您看是不是卖出去?”
高子辛眯起眼睛,脸上看不出喜怒:“卖?”
钱弼见高子辛这副模样,突然就忐忑,小心翼翼地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高子辛微微一笑:“你放出消息,这个月底多宝楼会拍卖一些特别的宝贝。”说话间,他随手拿起一本书,刷刷刷地抄了十页。
然后他直接让欢喜把抄好的纸交给钱弼,对满脸不解的钱弼说道:“你待会儿就拿着这个去找李英,让他命人赶制成活字,排版好后,放在多宝楼拍卖。另外再让他给你十套上好的油墨,同样放在多宝楼拍卖。每套活字和油墨都附一份活字印刷或是石油制墨的说明。”
钱弼看着手里那一叠草书,顿时被高子辛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别出自肺腑地说道:“陛下,您可真是太英明了!”您这捞钱手段可真是越来越高了!
单纯的活字或许对那些商贾没什么吸引力,可这字若是当今天子亲笔,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偏偏高子辛更绝的是,他还故意写的是草书,跟平时批阅奏折的笔体完全不同,就算卖出去也不担心有人拿来做什么!
这手段,这心计,钱弼简直不服都不行!他突然觉得,自己那点儿手段算得了什么奸商啊?亏得外面那些人还老是暗地里编排他,说他奸猾狡诈,他简直冤死了!
跟高子辛比起来,他那点儿手段简直就不够看!
不过他有些好奇,忍不住问:“陛下把这法子卖给他们,就不怕他们透露出去?”
高子辛挑眉,看着钱弼的目光突然带了点鄙视,就跟看傻子似的,他理直气壮地说道:“反正朕也是决定把这两种方法昭告天下的,就算他们说出去又怎样?有什么好怕的?”
钱弼一听这话,差点儿一口气没提上来。他神情复杂地看着高子辛,特别想问他——您都要昭告天下,还不忘宰那些商贾一顿,您也太狠了吧!
他虽然没说,高子辛还是看出了他在想什么,忍不住笑起来:“只要你传出消息,这个月底的拍卖品是朕亲自手书,你以为那些商贾能抢得到?朕这次要宰的可不是他们。”
咦?钱弼愕然地看着高子辛,愣了一会儿突然反应过来了。
京城权贵云集,若是消息传出去,那些达官显贵就是砸破了头也要把东西给买下来,不然要是东西被那些商贾给买去了,他们的面子往哪里搁?
钱弼一猜明白其中缘由,顿时忍不住对那些达官显贵们心生同情了。被这位雁过拔毛的铁公鸡给盯上,就算是不死也得脱层皮啊!
不过,他一想到宰的是那帮达官显贵,突然就同情不起来了。别以为他不知道,那些人从国库里捞了多少银子!
去了心病,他也就不再久留了,直接辞别了高子辛,带着东西去见李英了。
他走后,高子辛重新看着纸上那个画歪了的老乌龟,犹豫了片刻,干脆补了几笔,直接把那一道不和谐的墨迹给掩盖了下来。
只是看着完成的画作,高子辛突然觉得有些想贺氏和太平了。
他这次借着水坝的事情回到宫里,因为事务繁多,要忙着招揽人才,所以他没再继续去避暑山庄。
笑话,天下士子们都要来了,要是听说他不在京城,反而躲在避暑山庄里,会怎么看他?
正好贺氏不在宫里,他还乐得轻松,不用担心他跟凤瑄的事情被贺氏发现了。
同一时间,太平也在想高子辛。
当时高子辛走得急,又故意向贺氏隐瞒了水坝的事情,而他走的时候,太平正好陪着贺氏,于是便跟贺氏一起被蒙在了鼓里。
等它知道高子辛带着凤瑄返回京城的时候,整只龟都气炸了,恨不得冲到京城里去骂高子辛。
然而贺氏却不想那么早回去,她在皇宫里待了那么多年早就待腻了,还是这避暑山庄里悠闲。
她不必时时刻刻端着太后的架子,也不用看宫里那些人的脸,正乐得自在。
就是常宁老是在她眼前晃悠,让贺氏有些不痛快。原本她就不太喜欢这个捧高踩低的势力丫头,偏偏常宁每次在她面前的时候都喜欢露出一副受了大委屈的模样,让贺氏看得心烦。
她自认没亏待常宁,也懒地磋磨她,偏偏这丫头每次都好像被她欺负惨了的样子,倒显得她是个大恶人似的,她如何不心烦?
别说贺氏心烦,就连太平这个亲爹都烦了。
没办法,常宁根本不知道它的身份,只以为它就是一只普通的老乌龟,见贺氏和高子辛都对它那么好,自然就嫉妒了。
她总觉得自己在贺氏面前受了气,不敢在贺氏面前摆脸色耍脾气,可是太平就是只丑陋的老乌龟而已,她还有什么好怕的?
所以,她便总喜欢趁着别人不注意目光不善地瞪太平一眼,那眼神就像是要把太平给炖了似的,太平又不是真乌龟,怎么可能喜欢她这样心思恶毒的女儿?
就是凤瑄总是气它,看它的目光也不像常宁似的,总是阴测测的,渗人得很。
太平是真的被她的目光给吓到了,那里面的敌意和恶意简直丝毫不加掩饰。于是从那以后,它便一直守在贺氏身边。
倒不是怕常宁对它做什么,反而是怕常宁对贺氏下手。
它总觉得,常宁这样心思诡谲的丫头留在贺氏身边实在是太危险了,恨不得劝贺氏把她撵回宫里去,可惜它不会说话,只能在每次常宁来给贺氏请安的时候,故意冲着常宁凶狠地交换,以表达自己对常宁的不满。
贺氏见它每次都这样,又是无奈又是欣慰,干脆直接告诉常宁会帮她安排婚事,让她安心。
有了她这话,常宁倒是真的很少再来烦她了。
贺氏松了口气的同时,也忍不住心凉。这丫头太势力了,让她怎么敢把她安排到重臣家里去?
不过,那以后贺氏和太平倒是清闲多了,只是一清闲下来,太平就忍不住想高子辛,担心他有没有被那些朝臣欺负了。
可惜贺氏是太后,不好干政,高子辛自然也不可能事事都向她报备。太平跟在她身边,对京城的事便也一无所知了。
这日它懒洋洋地趴在水缸里,一边泡澡,一边猜测着高子辛在干什么,甚至还开始算起了日子,还有多少天能够回京城见到高子辛。
它盘算着,忍不住就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眯起了眼睛,开始打起了盹儿。
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太热的缘故,它最近打盹儿的时间越来越长,清醒的时候反倒越来越短了。
太平有些担心,它该不会是太老了吧?
不过很快它就没心思想这些了,直接就沉沉地睡了过去。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它突然就惊醒了,还做了个噩梦。然而究竟梦见了什么,却又什么也想不起来了,只觉得一颗心里空落落的,有种非常不好的预感。
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就在这时,它突然察觉到一道极为不善的视线。太平心里一惊,扭头看过去,却只看见一个飞扬的裙摆,闪了一下就不见了。
那个地方是墙角,那人似乎是躲在那里,见它发现后,就逃走了。
太平顿时更不安了,它不断地回想刚刚看见的那个裙摆,却始终想不起到底在谁身上见过一样的衣服。
没办法,它平时的目光全都围着贺氏打转,哪儿有功夫去记其他人的衣服是什么样子?
太平顿时急了,它干脆从水缸里爬了出去,直接朝着那人逃走的方向追了过去。然而等他追过去的时候,哪里还有什么人?
那人早就跑了。
第101章 他决定了
太平没追到人,只能暂且将这件事记在心里。
不过它现在本来也说不了话,就算想告诉谁也做不到。只是从这以后,它便一直跟着贺氏,片刻不敢走开了。
气得贺氏好多次都要将它赶走。
平时跟着也就罢了,沐浴更衣的时候竟然也不肯离开,简直就是老不休!
避暑山庄发生的这个小插曲,高子辛还不知道。他想了一会儿贺氏和太平后,干脆写了一封信,交代了一下他回京后的动作,然后他便连着画一起封存起来,让人快马加鞭送到避暑山庄,亲自交到贺氏手里。
贺氏收到东西的时候惊讶极了,倒是太平,发现高子辛竟然又画了它现在的蠢样子后,心情简直复杂极了。
既有些欣慰儿子想它,又觉得那幅画实在是太羞耻了,儿子肯定是在嘲笑它!
结果贺氏直接命人将画给裱起来,还说要挂在屋里,直接把太平给吓坏了。
可惜它实在拗不过贺氏,只能默默咬牙忍了。只暗暗琢磨着,的那个它回了京城,一定要好好教训高子辛不可。
那死孩子一段时间不见,竟然越来越胡闹了!不对,肯定是被凤瑄那个死变态教坏了!
不过,当贺氏屏退左右,给它念了高子辛特意写的信后,太平就气不起来了,什么教训什么教坏,全都被它扔到了九霄云外。
它沉醉地歪着脑袋,一想到高子辛竟然特意写信告诉它干了什么,就觉得心里快美死了。
它就知道自己没看错,这个儿砸果然是个好的!
贺氏看着它这副陶醉的模样,好笑地摇了摇头,忍不住提议道:“你既然想他,不如明日便启程回宫吧。”
太平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肯定地点了点头。
它也看得出贺氏在这避暑山庄里待着更自在,只是它心里实在不安,回了宫里,有高子辛坐镇,总不用担心有什么魑魅魍魉敢作祟。
贺氏见它点了头,虽然心里还是有些遗憾,却还是坚定地决定回宫了。
她直接命令下去,下面的人很快就安排起来。
高子辛离开的时候特意留下了大部分锦衣卫护卫她的安全,这次她一回去,那些锦衣卫自然会跟着,都是不必担心路上的安全问题。
反正避暑山庄距离京城也不近,半日的路程也就到了。
此时,宫里的高子辛还不知道贺氏和太平就要回宫了,他把东西寄出去之后,就重新忙起了正事。
身为一国天子,要处理的事情真的很多,每天都有几乎批不完的奏折。
好在高子辛一早就下令,奏折里不得写长篇累牍的歌功颂德,不然他实在忍不住担心自己会不会过劳死。
于是他看着批阅了一半后,依然还堆得好好的奏章,干脆心一横,直接让欢喜把凤瑄给叫来了。
然后,他就把其他人全给赶了出去,大殿里只留下他和凤瑄两人。
凤瑄诧异地看着高子辛,待他看见高子辛手边那堆高高的奏折后,心里突然有了个猜测。
然后,他就被自己的猜测给吓了一跳。
只是不等他开口试探,高子辛已经将奏折往他面前一推,然后就软软地歪在了龙椅上,有气无力地说道:“你先帮朕看着,朕要歇会儿,累死了。”
凤瑄闻言就皱紧了眉头,随即他也不管那一堆奏折,直接走到高子辛身边,替他捏起了肩膀。
他的技术非常好,力道拿捏得相当准确,所以一捏上去,满身疲惫的高子辛便忍不住舒服地叹了口气,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说道:“凤瑄,你怎么什么都懂?”
凤瑄看着他这副模样,顿时有种满足感,忍不住笑道:“臣要服侍陛下,自然什么都得懂。”
他说完这话突然沉默了,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世上除了他,还有谁有资格陪在高子辛身边?
难道就因为那些女人能生育子嗣,他就要将他的小狐狸拱手让人吗?
他做不到!
可是一想到高子辛可能孤独终老,被人诟病非议,他又觉得一颗心像是被活活撕开了一样。
高子辛敏锐地察觉出他的不对劲,忍不住睁开眼睛,狐疑地朝凤瑄看去:“凤瑄,你怎么了?怎么看起来好像有心事?”
凤瑄却垂下眼眸,看着高子辛关切的目光,心里突然更痛了。
然而,他却装作没事人一样笑了起来:“臣只是在想,有什么办法能让陛下不必如此烦恼。陛下还年轻,每天的政务未免也太多了些,一个人怎么处理得完?”
高子辛听到这里,立刻点了点头:“不错,朕也觉得政务实在是太多了,那些大臣是干什么的?分明就是故意要累死……”
“死”字尚未说完,凤瑄突然低头含住了他的嘴唇,深吻后才松开,深深地看着有些呆愣的高子辛说道:“陛下,以后别再提这个字,不吉利。”
高子辛默默闭紧了嘴巴,他狐疑地看着凤瑄,突然觉得凤瑄有些不同以往。
他觉得,凤瑄心里肯定藏着心事,但是似乎不想告诉他。
高子辛有些不悦,只是在心里犹豫了一会儿后,到底还是没问出来,他有些赌气。
两个人一起沉默着,气氛顿时冷凝起来。
只是片刻后,凤瑄便默不作声地继续为高子辛捏起了肩膀。高子辛看了他要一会儿,突然开口打破了沉默:“凤瑄,朕决定了!”
凤瑄听闻这话,感受着高子辛坚定的目光,心跳突然乱了节奏,心里不由自主地生出了一份期望。
他以为高子辛会说,决定以后只跟他在一起。
然而,高子辛说出的话却是:“凤瑄,朕要组建内阁!”
凤瑄顿时愣住了,一颗心也不断下沉,甚至忍不住生出一种暴虐的想法,恨不得夺了高子辛的皇位,将他彻底困在身边,每天除了他什么也不能想!
这想法像是剧毒一样不断吞噬他的理智,然而就在这时,他却听见高子辛继续说道:“这么多政务,朕一个人如何处理得完?朕养着那些臣子,不就是为朕分忧解难的吗?难不成他们一个个整日悠闲,却要朕殚精竭虑?没有这样的道理!”
凤瑄压下心中的暴虐,忍不住问道:“陛下,何谓内阁?”
“嗯,这个内阁嘛……”高子辛沉吟,他回忆着之前从记忆拷贝里看到的那些影视剧,这才慢慢说道,“这所谓内阁,当然就是一群安排一群大学士,替朕处理奏章,小事由他们自行商议决定,大事再来请示朕。”
凤瑄听着,突然觉得这办法不错,只是他有些担心:“可是陛下,让内阁来处理奏章,处理政事,会不会助长了他们的权势?”
高子辛也担心这一点,因为他记得在那些影视剧里,似乎的确出现过内阁权势滔天的情况,于是他说道:“所以这内阁人缘必须慎之又慎,给他们的全力也必须限制,不然朕实在不放心。”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突然看着凤瑄说道:“凤瑄,不如你也入内阁吧?以你的才华,绝对能够胜任。而且有你看着那帮老东西,朕也能够放心。”
凤瑄看着有心想提醒高子辛,他现在还担任着锦衣卫指挥使一职呢,锦衣卫指挥使可是武将,那帮文臣岂会同意让他进内阁?
然而看着高子辛祈求的双眸,他发现自己根本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凤瑄不禁一阵无奈,他算是彻底栽在这只狡猾的小狐狸手里了。
既然无法拒绝,凤瑄便只能答应,他甚至连日后该如何堵住那些朝臣的嘴都想好了。
不过,因为这个突如起来的想法,高子辛心里倒是有了决定。这内阁里,还是得安排一个武将才行。不然全是一帮文臣,总要担心他们勾结朋党,压制武将。
原本让凤瑄入内阁不过是一时兴起,然而高子辛却是越想越觉得这主意实在是太秒,甚至把武将作为内阁的标准配置都给想到了。
不过,既然要处理奏章,这武将的学识也必须过得去才行。
正好他准备办军事学校,专门培养武将,倒是不怕以后的武将全都是一帮只会打仗的粗人了。
高子辛心里有了主意,原本悬着的心就彻底落了回去。只等内阁组建起来,他就可以彻底松口气了。
只是他想了想,还是决定等考过那些士子后再来宣布组建内阁的事。
现在事情太多,要是他现在就宣布要组建内阁,那些士子未必不会生出一些别的想法,就是朝中官员,说不得也要跳出来阻止。
然而,高子辛这边倒是松了口气,避暑山庄却出了事!
第102章 出事
就在高子辛和凤瑄商议着,决定组建内阁的时候,避暑山庄里却出了一件大事!
第27节
恋耽美
第27节
三人此时根本不知道水坝的事,下面的人知道事情闹大了无法收场,一直将这件事死死瞒着,根本不敢让上面的人知道。
三位辅政大臣地位太高,就更加不可能知道这事了。
所以,他们这次听到宣召的时候简直高兴坏了,还以为高子辛终于意识到他们三人的重要性,改变主意了。
不过,当他们眼巴巴地赶来勤政殿,看见凤瑄竟然也在的时候,心里突然就有种不太好的预感,也没来的时候那般激动了。
三人本人地警惕起来,规规矩矩地给高子辛行礼,丝毫不敢放肆。
换成以前,以三人的身份,高子辛往往会免了他们的行礼,以示对三人的敬重。只是这一次他是特意回来发泄怒火的,便什么也没说,只面无表情地看着三位辅政大臣规规矩矩地行完了大礼。
他甚至没及时让三人起来。
他毕竟是天子,没有他开口,三人就算位高权重,也不敢直接站起来。
他们只能跪在地上。
勤政殿铺的是巨大的金砖,不过并非是黄金的金,而是价值千金的金。此砖是由一种特殊的泥土经过无数头牛踩踏无数次后才得以成形,质地异常细密,而且工艺复杂,造价昂贵,所以才得了金砖的名字。
这种金砖质地细密,也就意味着十分坚硬,三人都上了年纪,一跪上去,便还觉得又冷又硬,膝盖实在受不住。
所以不到一分钟的功夫,三人头上都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高子辛看在眼里,这才说道:“三位爱卿怎么还跪着?平身吧。欢喜,还不快给三位爱卿赐坐。”
欢喜面无表情地带着人搬来椅子,请三位辅政大臣坐下,态度还算恭敬。
三人却是不由自主地对视了一眼,心里七上八下。
他们都是老狐狸,所以高子辛的态度一表露出来,三人就意识到,高子辛这是在警告他们。只是,高子辛为什么突然这样做?
三人都不傻,很快就猜到,一定是发生什么事情了,而且还是他们都不知道的大事!
有了这样的猜测,三人心里就更加七上八下了,生怕一不小心自己就要陷进去。
可惜越是担心,三人越是不敢贸然开口,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高子辛的发泄口。
他们不肯开口,高子辛也不在意,他面无表情地看着坐立不安的三位辅政大臣,语气凉凉的:“三位爱卿可知道朕为何突然回来?”
这个……三人对视一眼,他们还真的不知道!
可是这话他们可不敢说,身为辅政大臣,若是连出了什么事情都一无所知,那就是他们的失职了!
高子辛见他们还是不说话,仿佛打定了主意要装哑巴,不禁冷冷一笑,沉声说道:“三位爱卿可知道,有人告御状,还直接混入了避暑山庄?这次是告御状的,你们说,下一次会不会就是刺客?结果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们居然什么也不知道,朕要你们有何用?”
他越说越激动,说到最后,直接气得握起拳头狠狠砸在了御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三人顿时吓得魂不附体,哪里还坐得住,直接就跪下了,口中齐声说道:“臣等有罪!甘愿受罚。”
高子辛故意演这么一出,却不是为了惩罚他们的。
他叹了口气,突然又说道:“朕知道,这件事情跟你们没多大关系,但是你们身为朕的辅政大臣,如今出了这样大的事,你们确实责无旁贷!这是那人身上搜出来的血书,你们自己看看吧。”
他话音一落,欢喜便捧着一个托盘送到三人面前。三人一看,就发现托盘里放的是块白麻布,布上用鲜血写满了字,因为时间久,血字已经变成了黑褐色。
三人顿时一惊,他们虽然还没看到血书的内容,可是那白麻布分明是办丧事才用的!
第98章 过明路
一看到血书是被写在白麻布上,三位辅政大臣就明白这次的事情大了。
这种专门用作办丧事的白麻布本身就透着不吉利,对方敢用这样的白麻布来写血书,还潜入了避暑山庄,可见是抱着必死的决心。
除非是有天大的冤屈,否则谁愿意这么做?
更何况,如今这件事既然被高子辛知道了,他还特意带着血书赶回了京城,可见事情是真的很大。
三人不禁一阵头大,心里简直恨死了那些闹事的人。
做什么不好,非要找死!
真以为陛下年纪轻轻好欺负么?真是天真!太天真了!
可不管他们心里如何诅咒那些人不得好死,如今高子辛特意把他们找来,他们想要独善其身根本不可能。
不过,这个时候三人依然抱着几分侥幸,或许事情没那么严重呢?
就在这时,高子辛突然开口了,他的声音甚至带着笑意,可是说出的话却冷意森森:“三位爱卿怎么不看看,上面究竟写了什么?”
一听到这话,三人顿时明白,高子辛是嫌弃他们太磨蹭了。
三人心里一惊,突然意识到,短短两月不见,高子辛身上的气势更强了,也更像是一位合格的帝王了。
他身上,越来越有先皇年轻时的模样了。
三人暗暗震惊,面上虽然极力维持着镇定,心里却有些不安。他们突然不知道,这样的高子辛对于他们,对于大梁来说,究竟是好是坏。
只是很快,他们就没心思想这些了,三人一翻开血书,看到上面的内容,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胡闹!实在是胡闹!
下头那些人都是蠢猪吗?竟然在这种事情上也敢做这么大的手脚?他们莫非当高子辛是死的?还是以为,现在还是先皇在的时候,不管做得多荒唐,先皇都不会计较?
高子辛满意地看着三人变来变去的脸色,突然说道:“会发生这样的事,三位爱卿责无旁贷,此事便由三位爱卿负责彻查如何?朕希望,三位能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
三人顿时满心苦涩,他们混迹官场多年,哪里不清楚这里头的道道?这里面的水太深了,让他们来彻查,弄不好连他们都要被牵连进去!
然而,此时他们实在说不出一个“不”字来。
就在他们琢磨着该如何应对的时候,一直沉默的凤瑄突然开口了,他微笑着说道:“陛下不必忧心,三位大人在朝中交友广泛,必能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绝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三人一听这话,简直恨不得骂“狗屁”。凤瑄这话明着是在抬举他们,实际上却分明是在暗示他们勾结朝臣!
三人正要开口反驳,凤瑄却又继续说道:“三位大人向来德高望重,绝不会与那等狗胆包天的逆臣为伍,陛下您就放心吧。”
这话一出,三人想说的话就直接卡在了喉咙里,只能不满地瞪着凤瑄。
没办法,凤瑄实在太坏了,他说了这种话,三人要是再敢推卸,岂不是说他们跟那些逆臣沆瀣一气?
高子辛也看出他们不乐意,心里不禁对三人更加不喜起来。三人都是朝中老臣,却不想着好好为百姓伸冤,却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实在让他心寒!
这样的人,就算再忠心也是有限,他岂敢重用?
高子辛想到这里,不禁期待科举早些到来,他是迫不及待地想换人了。
不过,他嘴上却说道:“三位爱卿莫非不愿为朕彻查此事?你们可知道,只差一点,整个青州就要被洪水淹没?到时候,将会死多少人?会有多少难民?甚至还可能发生瘟疫!三位爱卿难道都没想过吗?”
他说得激动,三位辅政大臣听在耳朵里,心里也不禁生出了几分愧疚和豪情。
他们毕竟不是真的不忠心,不肯为天下百姓做事,只是身在朝中太久,早已经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做起事情来便难免有些束手束脚,生怕牵连自身。
如今被高子辛一说,他们倒是难得地自省起来,一个个羞愧难当,也顾不得气凤瑄落井下石了,反而信誓旦旦地跟高子辛表示一定会将此事彻查清楚,给冤死的李素一个交代。
高子辛这才满意了,只是就在三人以为事情已经结束了的时候,凤瑄又开口了。
他突然跪在大殿中央,沉声说道:“陛下,臣有罪。”
高子辛诧异地挑眉,忍不住就想叫凤瑄起来。只是他想到凤瑄这么做必然有他这么做的道理,才顺着凤瑄的意思问道:“哦?爱卿何罪之有?”
这一个“爱卿”,可就比他之前说的“爱卿”要真心得多了,只要是人就听得出来,三位辅政大臣听着,心里不禁一阵阵泛酸。
凤瑄未免圣眷太浓了!
只是他们见凤瑄竟然跪下请罪,好奇的同时,又忍不住有些幸灾乐祸,凤瑄这是怎么了?竟然主动认罪?就不怕真的被罚?
他们可都在这儿,就算陛下想包庇凤瑄,也得顾忌着他们吧?凤瑄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不应该啊!
三人想到这里,心里突然就有了非常不好的预感。
果然,下一刻他们就听见凤瑄说道:“避暑山庄的守卫一直由臣带领的锦衣卫负责,今日却发生被人潜入避暑山庄的事,臣责无旁贷,理当受罚!不过,臣有个不情之请。”
一听这话,三人就本能地绷紧了神经。他们都意识到,接下来要说的话才是凤瑄这么做的目的!
他哪儿是要请罪,分明就是有企图!
可惜这个时候,三人根本不敢贸然开口。高子辛刚刚才发了火,他们好不容易摆脱了高子辛的怒火,可不敢把自己再陷进去。
于是,三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高子辛问道:“你有什么不情之请?”
凤瑄立即说道:“臣以为,锦衣卫的实力还是太差了些,所以臣希望将他们特训一番。并且,避暑山庄被人潜入,说到底还是锦衣卫疏忽大意,没能事先发现异常。所以臣恳请在锦衣卫中设立一个情报机构,专门负责搜集情报,以免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威胁到陛下的安全。”
说是在锦衣卫里设立一个情报机构,实际上整个锦衣卫就是负责给高子辛监视天下的。不过这种事情毕竟太敏感,肯定不能直接说出来。凤瑄故意这么一说,也是为了给锦衣卫调查情报找一个借口,等日后高子辛的实力更强,就算朝臣知道真相,也不敢联合起来反对了。
这件事情高子辛和凤瑄都明白,所以凤瑄一说,高子辛便直接点头:“此言有理,朕准了。”
哪知道他话音刚落,三位辅政大臣便齐声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哦?”高子辛危险地眯起眼睛,“三位爱卿觉得为何不可?”
三人跪在地上,一个说锦衣卫只是天子仪仗队,不可身兼多职,一个说此事没有先例,还有一个则是引经据典,表示锦衣卫这么做不符合高子辛的身份,会让他被人诟病。
高子辛直接气笑了:“你们既然知道朕是天子,就该知道这天下有多少乱臣贼子想要朕的命!如今真不过是想让锦衣卫收集情报以策万全,你们竟然横加阻挠,究竟安得是什么心?”
高子辛的话太重,三人的脸直接白了,忙不迭齐声说道:“陛下,臣等对陛下忠心耿耿,天地可鉴哪!臣等只是不希望陛下此举招来世人非议,有损陛下名声啊!”
凤瑄冷笑:“三位大人说笑了,锦衣卫只是负责监视往来的可疑人等,收集不利陛下安危的情报罢了,怎会惹来世人非议?有损陛下名声?”
高子辛也冷眼看着三位辅政大臣:“三位莫非是怕什么?”
这话一出,三人脸色更白。他们的确是在怕,可凤瑄都已经说了,只是监视可疑人等,收集那些不利高子辛的情报,他们若是承认自己是在害怕,岂不是承认他们心虚?
三人暗暗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明白现在不是劝阻的好时候,只得暂且放弃,只等日后寻到锦衣卫的错处,再来劝阻不迟。
只是他们忘了,如今锦衣卫的指挥使正是他们一直忌惮的凤瑄,有他坐镇,岂能让他们抓到锦衣卫的小辫子?
高子辛看出他们的迟疑后,立刻拍板敲定了这件事,不仅如此,他还一本正经地罚了凤瑄一年的俸禄,以示惩处。
如此一来,三人就更加说不出反对的话了。
只可惜,他们这会儿还不知道凤瑄的身家,更不知道凤瑄在高子辛的所有买卖里都参了股,那点儿俸禄他根本就不看在眼里。
别说罚一年,就是罚一辈子,他也有恃无恐。
第99章 人满为患
高子辛和凤瑄成功把锦衣卫收集情报的事过了明路后,高子辛心里就去了一块心病,随即他便懒得再理会三位辅政大臣,直接打发他们回去办正事了。
水坝的事查证起来不难,难的是,那些贪了银子的官员要如何处理。
这里面水太深,一旦彻查起来,连三人都可能翻身。所以究竟要怎么办,三人必须仔细思量才行。
不过三人不知道,锦衣卫一直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若是他们故意敷衍包庇,等高子辛腾出手来,就是他们告老还乡的时候了。
而且他们更加不知道的是,他们前脚刚走出勤政殿,凤瑄就给高子辛提了个建议。
高子辛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朝中蠹虫太多,却又无人可用。这次彻查水坝的事其实是个机会,高子辛可以换上自己的人,而且这些人以后还会成为他的心腹。
偏偏他现在没人能用,而科举又来不及,很可能白白错过了这个好机会。
凤瑄便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特意给他提了个建议。他的意思很简单,这一次的科举来不及,但是还有以前的科举啊!
往年参加科举的人不少,平均下来,每届中进士的也有两三百人。可是这两三百人,却不是谁都可以得到官职。一甲的不用说,可是二甲,甚至三甲的人,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二甲名次靠前的,还能得到个一官半职,可是排在后面的,如果没有关系,那就只能回家等通知了。
偏偏这些人一旦参加了殿试,就不可能再参加科举考试,其中有一些发挥失常了的,那一辈子的前途基本就毁了,只能自认倒霉。
而每一届都有不少这样的倒霉蛋,积累下来也是个可怕的数字了。若是高子辛能给他们一个机会,那这些人对高子辛自然会忠心耿耿,肝脑涂地。
高子辛以前很少接触这些事,所以一直没想起来还有这样的人可以用,凤瑄给他一分析,他就想明白了。
只是他想了想,那些人参加科举都那么久了,有多少能力实在不好判断,若是贸然对他们委以重任,就算他们再如何忠心,那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于是高子辛一琢磨,就打算来个专业性质的考试。
他一有了主意,立刻跟凤瑄商量起来。
凤瑄一听他的想法,脸上的笑意顿时加深:“陛下果真英明,这样的法子,可是连臣都没想到。”
高子辛被他夸得一阵得意,觉得事不宜迟,干脆直接命人拟旨,宣召那些还在等通知的倒霉蛋入京。
这道旨意一出,朝堂上下顿时哗然了,都在猜测高子辛这次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就连负责彻查水坝一案的三位辅政大臣,都忍不住跑来找高子辛询问。
高子辛的理由十分正当,直接堵得三人说不出话来:“三位爱卿莫非忘了?朕要建藏文馆,而宫中藏书,以及那些募捐而来的书籍都要经过仔细校验,重新修录,这工程量有多大,三位爱卿莫非以为光是凭借着那帮翰林就能完成?朕可没那么多时间等。那些候选士子学问都还不错,想必能够胜任这个工作。”
高子辛直接拿这事来堵他们的嘴,别说三位辅政大臣,就是其他朝官也不敢再反对了。文臣们巴不得藏文馆早点建起来,惠及天下读书人,武将们就更不会开口了,他们或许不会作文章,可他们又不是傻子!
修建藏文馆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们要是跳出来阻止,还不得被天下人给骂死?
于是这件事很顺利地进展了下去,不仅如此,高子辛还特意找了借口,安排人出了一套套专业题,以便考教那些士子的办事能力。
不少正窝在家里等通知的士子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激动了,他们都等得绝望了,哪知道竟然遇到了这样的好事!
虽说圣旨中并未言明让他们进京干什么,可既是天子宣召,怎么可能是坏事?
于是,这些人二话不说,直接收拾起包袱赶往京城了。就算是家里穷的,也有的是人上赶着送盘缠,就是看好他们日后能飞黄腾达,提前结个善缘。
高子辛给了一个月的期限,不管多远,总能赶到了。期限一到,还没来的人,自然就没资格了。
一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士子们陆续从各地赶来,几乎把京城的客栈都给住满了。
正好就在这时,内造局的制墨工匠们已经赶制了一批油墨出来,书也印了不少。高子辛干脆叫来钱弼,决定趁着这个机会,把书局开了。
钱弼现在对高子辛几乎是言听计从,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听开书局,立刻跟高子辛保证,三天内他就把铺子给安排好。
三天的时间看似很短,其实不然。毕竟书局就是卖卖书,卖卖笔墨纸砚,不像多宝楼需要特别装修布置,只简单装修便好。
所以三天的时间,其实已经足够了。
钱弼从多宝楼的事情上意识到“广告”的好处,于是这三天里,正在紧张地等待通知的士子们突然听说了一个消息,近日会有一间书局开张。
这个消息在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士子们都忍不住好奇起来。然而就在这时,高子辛却突然让人传出消息,待一月之期一到,士子们就会面临考试,而考试通过者便能得到录用。
这个消息一出,士子们再次震动了。
他们千里迢迢不辞辛苦赶到京城,就是希望能够得到录用,不至于埋没了一身学识。
所以消息一出,他们便意识到,他们一直苦苦等待的机会来了。能否得到录用,就看这次了。
至于失败了会如何,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得很。
所以当天下书局开张这天,门槛都差点被慕名而来的士子们给踩碎了。这些士子都已经打听过了,天下书局的幕后东家,正是当今天子!
当今天子开的书局,他们哪儿有不进去看看的道理?说不定里面能够找到这次考试的相关信息呢?
结果,士子们本是抱着一些不可言说的心思进去,可是看了里面的东西后,这些人的眼睛就直了。
里面的笔墨纸砚品质都相当好,所有的书还都散发着好闻的墨香味道,字迹清晰工整,墨色浓黑,竟是用上好的墨来印的!
最让他们激动的是,这些书的价格竟然比起市面上同等品质的书便宜了将近一半,甚至他们这些被特诏入京的士子还可以打五折!
只需要付一半的钱,就可以把东西买回去!
据说,这是天子自掏腰包特别给他们的恩典。
士子们顿时感动得稀里哗啦,而且除非是实在囊中羞涩的,根本不肯打折,甚至恨不得以双倍的价钱买回去。
为此,这些人还差点儿激动地跟书局的掌柜吵起来。
书局掌柜见他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表示自己不差钱,不要折扣,还要用双倍的价钱买书后,摸着胡子微微一笑:“诸位莫急,店内还要精装版和典藏版,诸位不如先看看,再来决定买哪一种。”
这些士子其实算不得多富裕,毕竟真要很富裕的,早就花银子走好关系了,哪里至于一直在家里等消息。
不过他们中也有不少是小富之家,而且这次天子宣召,家里乡亲还都给他们准备了不少银子,以便不时之需。
所以一听还有精装版和典藏版,这些人便不闹了,纷纷跟着伙计去看书了。
所谓精装版和典藏版,不管是用的纸张还是装订,都不是常规版能比的,价格自然也要比常规版要贵上两倍甚至数倍。
这些士子们都是爱书之人,一看那精工制作出来的书册,顿时便爱不释手了,要不是惦记着考试还没开始,他们留在京里还得花销,简直恨不得把荷包全给掏干净。
不仅买了书,这些人还买了新出的油墨。毕竟这种油墨的品质比得上最好的桐油墨,但是价格却只相当于好的松烟墨,这些士子哪有不买的道理?
很快,天下书局的名气就打响了。
不仅是因为它里面的东西品质都很好,更关键的还在于,它们不仅品质好,价格还相对便宜!
所以消息一传开,天下书局就开始人满为患了。
别说是那些读书人,就连家里经商,甚至是朝中的文臣武将,都特意派了人进去抢购,恨不得把里面的那些好书好墨全给搬回去!
结果不到三天功夫,钱弼就苦着脸跑来告诉了高子辛一个“噩耗”。
天下书局卖断货了!
高子辛正画着一只老乌龟,闻言笔尖就是一抖,直接画歪了。他愕然地看着钱弼,怀疑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卖断货?怎么可能,他明明记得李英跟他再三保证,已经准备了足够的存货!
第100章 不安
高子辛一听钱弼说天下书局卖断货了,便本能地觉得钱弼是在骗他。但是他看得出来,钱弼的表情并不像是作假。
难不成,还真是卖断货了?
高子辛忍不住皱起了眉头,突然发现,卖得太好竟然也是一件让人发愁的事情。因为他发现,以现在的出货量,光是凭着内造局的那点工匠根本不可能做到!
于是他干脆说道:“这样吧,有谁要买的,你先让他们下订单吧,有货了再给他们送去。”
钱弼眯眼一笑:“还是陛下的主意好。”其实他已经这么干了,不过做人下属的总不好表现得比老板还聪明,所以他不仅提都没提,还顺便拍了高子辛的龙屁。
不过,他这次特意来找高子辛也不单单是为了这事,他顿了顿之后,又说道:“陛下,大梁地方那么大,单靠内造局的匠人来制墨怕是不够,这法子,您看是不是卖出去?”
高子辛眯起眼睛,脸上看不出喜怒:“卖?”
钱弼见高子辛这副模样,突然就忐忑,小心翼翼地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高子辛微微一笑:“你放出消息,这个月底多宝楼会拍卖一些特别的宝贝。”说话间,他随手拿起一本书,刷刷刷地抄了十页。
然后他直接让欢喜把抄好的纸交给钱弼,对满脸不解的钱弼说道:“你待会儿就拿着这个去找李英,让他命人赶制成活字,排版好后,放在多宝楼拍卖。另外再让他给你十套上好的油墨,同样放在多宝楼拍卖。每套活字和油墨都附一份活字印刷或是石油制墨的说明。”
钱弼看着手里那一叠草书,顿时被高子辛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别出自肺腑地说道:“陛下,您可真是太英明了!”您这捞钱手段可真是越来越高了!
单纯的活字或许对那些商贾没什么吸引力,可这字若是当今天子亲笔,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偏偏高子辛更绝的是,他还故意写的是草书,跟平时批阅奏折的笔体完全不同,就算卖出去也不担心有人拿来做什么!
这手段,这心计,钱弼简直不服都不行!他突然觉得,自己那点儿手段算得了什么奸商啊?亏得外面那些人还老是暗地里编排他,说他奸猾狡诈,他简直冤死了!
跟高子辛比起来,他那点儿手段简直就不够看!
不过他有些好奇,忍不住问:“陛下把这法子卖给他们,就不怕他们透露出去?”
高子辛挑眉,看着钱弼的目光突然带了点鄙视,就跟看傻子似的,他理直气壮地说道:“反正朕也是决定把这两种方法昭告天下的,就算他们说出去又怎样?有什么好怕的?”
钱弼一听这话,差点儿一口气没提上来。他神情复杂地看着高子辛,特别想问他——您都要昭告天下,还不忘宰那些商贾一顿,您也太狠了吧!
他虽然没说,高子辛还是看出了他在想什么,忍不住笑起来:“只要你传出消息,这个月底的拍卖品是朕亲自手书,你以为那些商贾能抢得到?朕这次要宰的可不是他们。”
咦?钱弼愕然地看着高子辛,愣了一会儿突然反应过来了。
京城权贵云集,若是消息传出去,那些达官显贵就是砸破了头也要把东西给买下来,不然要是东西被那些商贾给买去了,他们的面子往哪里搁?
钱弼一猜明白其中缘由,顿时忍不住对那些达官显贵们心生同情了。被这位雁过拔毛的铁公鸡给盯上,就算是不死也得脱层皮啊!
不过,他一想到宰的是那帮达官显贵,突然就同情不起来了。别以为他不知道,那些人从国库里捞了多少银子!
去了心病,他也就不再久留了,直接辞别了高子辛,带着东西去见李英了。
他走后,高子辛重新看着纸上那个画歪了的老乌龟,犹豫了片刻,干脆补了几笔,直接把那一道不和谐的墨迹给掩盖了下来。
只是看着完成的画作,高子辛突然觉得有些想贺氏和太平了。
他这次借着水坝的事情回到宫里,因为事务繁多,要忙着招揽人才,所以他没再继续去避暑山庄。
笑话,天下士子们都要来了,要是听说他不在京城,反而躲在避暑山庄里,会怎么看他?
正好贺氏不在宫里,他还乐得轻松,不用担心他跟凤瑄的事情被贺氏发现了。
同一时间,太平也在想高子辛。
当时高子辛走得急,又故意向贺氏隐瞒了水坝的事情,而他走的时候,太平正好陪着贺氏,于是便跟贺氏一起被蒙在了鼓里。
等它知道高子辛带着凤瑄返回京城的时候,整只龟都气炸了,恨不得冲到京城里去骂高子辛。
然而贺氏却不想那么早回去,她在皇宫里待了那么多年早就待腻了,还是这避暑山庄里悠闲。
她不必时时刻刻端着太后的架子,也不用看宫里那些人的脸,正乐得自在。
就是常宁老是在她眼前晃悠,让贺氏有些不痛快。原本她就不太喜欢这个捧高踩低的势力丫头,偏偏常宁每次在她面前的时候都喜欢露出一副受了大委屈的模样,让贺氏看得心烦。
她自认没亏待常宁,也懒地磋磨她,偏偏这丫头每次都好像被她欺负惨了的样子,倒显得她是个大恶人似的,她如何不心烦?
别说贺氏心烦,就连太平这个亲爹都烦了。
没办法,常宁根本不知道它的身份,只以为它就是一只普通的老乌龟,见贺氏和高子辛都对它那么好,自然就嫉妒了。
她总觉得自己在贺氏面前受了气,不敢在贺氏面前摆脸色耍脾气,可是太平就是只丑陋的老乌龟而已,她还有什么好怕的?
所以,她便总喜欢趁着别人不注意目光不善地瞪太平一眼,那眼神就像是要把太平给炖了似的,太平又不是真乌龟,怎么可能喜欢她这样心思恶毒的女儿?
就是凤瑄总是气它,看它的目光也不像常宁似的,总是阴测测的,渗人得很。
太平是真的被她的目光给吓到了,那里面的敌意和恶意简直丝毫不加掩饰。于是从那以后,它便一直守在贺氏身边。
倒不是怕常宁对它做什么,反而是怕常宁对贺氏下手。
它总觉得,常宁这样心思诡谲的丫头留在贺氏身边实在是太危险了,恨不得劝贺氏把她撵回宫里去,可惜它不会说话,只能在每次常宁来给贺氏请安的时候,故意冲着常宁凶狠地交换,以表达自己对常宁的不满。
贺氏见它每次都这样,又是无奈又是欣慰,干脆直接告诉常宁会帮她安排婚事,让她安心。
有了她这话,常宁倒是真的很少再来烦她了。
贺氏松了口气的同时,也忍不住心凉。这丫头太势力了,让她怎么敢把她安排到重臣家里去?
不过,那以后贺氏和太平倒是清闲多了,只是一清闲下来,太平就忍不住想高子辛,担心他有没有被那些朝臣欺负了。
可惜贺氏是太后,不好干政,高子辛自然也不可能事事都向她报备。太平跟在她身边,对京城的事便也一无所知了。
这日它懒洋洋地趴在水缸里,一边泡澡,一边猜测着高子辛在干什么,甚至还开始算起了日子,还有多少天能够回京城见到高子辛。
它盘算着,忍不住就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眯起了眼睛,开始打起了盹儿。
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太热的缘故,它最近打盹儿的时间越来越长,清醒的时候反倒越来越短了。
太平有些担心,它该不会是太老了吧?
不过很快它就没心思想这些了,直接就沉沉地睡了过去。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它突然就惊醒了,还做了个噩梦。然而究竟梦见了什么,却又什么也想不起来了,只觉得一颗心里空落落的,有种非常不好的预感。
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就在这时,它突然察觉到一道极为不善的视线。太平心里一惊,扭头看过去,却只看见一个飞扬的裙摆,闪了一下就不见了。
那个地方是墙角,那人似乎是躲在那里,见它发现后,就逃走了。
太平顿时更不安了,它不断地回想刚刚看见的那个裙摆,却始终想不起到底在谁身上见过一样的衣服。
没办法,它平时的目光全都围着贺氏打转,哪儿有功夫去记其他人的衣服是什么样子?
太平顿时急了,它干脆从水缸里爬了出去,直接朝着那人逃走的方向追了过去。然而等他追过去的时候,哪里还有什么人?
那人早就跑了。
第101章 他决定了
太平没追到人,只能暂且将这件事记在心里。
不过它现在本来也说不了话,就算想告诉谁也做不到。只是从这以后,它便一直跟着贺氏,片刻不敢走开了。
气得贺氏好多次都要将它赶走。
平时跟着也就罢了,沐浴更衣的时候竟然也不肯离开,简直就是老不休!
避暑山庄发生的这个小插曲,高子辛还不知道。他想了一会儿贺氏和太平后,干脆写了一封信,交代了一下他回京后的动作,然后他便连着画一起封存起来,让人快马加鞭送到避暑山庄,亲自交到贺氏手里。
贺氏收到东西的时候惊讶极了,倒是太平,发现高子辛竟然又画了它现在的蠢样子后,心情简直复杂极了。
既有些欣慰儿子想它,又觉得那幅画实在是太羞耻了,儿子肯定是在嘲笑它!
结果贺氏直接命人将画给裱起来,还说要挂在屋里,直接把太平给吓坏了。
可惜它实在拗不过贺氏,只能默默咬牙忍了。只暗暗琢磨着,的那个它回了京城,一定要好好教训高子辛不可。
那死孩子一段时间不见,竟然越来越胡闹了!不对,肯定是被凤瑄那个死变态教坏了!
不过,当贺氏屏退左右,给它念了高子辛特意写的信后,太平就气不起来了,什么教训什么教坏,全都被它扔到了九霄云外。
它沉醉地歪着脑袋,一想到高子辛竟然特意写信告诉它干了什么,就觉得心里快美死了。
它就知道自己没看错,这个儿砸果然是个好的!
贺氏看着它这副陶醉的模样,好笑地摇了摇头,忍不住提议道:“你既然想他,不如明日便启程回宫吧。”
太平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肯定地点了点头。
它也看得出贺氏在这避暑山庄里待着更自在,只是它心里实在不安,回了宫里,有高子辛坐镇,总不用担心有什么魑魅魍魉敢作祟。
贺氏见它点了头,虽然心里还是有些遗憾,却还是坚定地决定回宫了。
她直接命令下去,下面的人很快就安排起来。
高子辛离开的时候特意留下了大部分锦衣卫护卫她的安全,这次她一回去,那些锦衣卫自然会跟着,都是不必担心路上的安全问题。
反正避暑山庄距离京城也不近,半日的路程也就到了。
此时,宫里的高子辛还不知道贺氏和太平就要回宫了,他把东西寄出去之后,就重新忙起了正事。
身为一国天子,要处理的事情真的很多,每天都有几乎批不完的奏折。
好在高子辛一早就下令,奏折里不得写长篇累牍的歌功颂德,不然他实在忍不住担心自己会不会过劳死。
于是他看着批阅了一半后,依然还堆得好好的奏章,干脆心一横,直接让欢喜把凤瑄给叫来了。
然后,他就把其他人全给赶了出去,大殿里只留下他和凤瑄两人。
凤瑄诧异地看着高子辛,待他看见高子辛手边那堆高高的奏折后,心里突然有了个猜测。
然后,他就被自己的猜测给吓了一跳。
只是不等他开口试探,高子辛已经将奏折往他面前一推,然后就软软地歪在了龙椅上,有气无力地说道:“你先帮朕看着,朕要歇会儿,累死了。”
凤瑄闻言就皱紧了眉头,随即他也不管那一堆奏折,直接走到高子辛身边,替他捏起了肩膀。
他的技术非常好,力道拿捏得相当准确,所以一捏上去,满身疲惫的高子辛便忍不住舒服地叹了口气,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说道:“凤瑄,你怎么什么都懂?”
凤瑄看着他这副模样,顿时有种满足感,忍不住笑道:“臣要服侍陛下,自然什么都得懂。”
他说完这话突然沉默了,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世上除了他,还有谁有资格陪在高子辛身边?
难道就因为那些女人能生育子嗣,他就要将他的小狐狸拱手让人吗?
他做不到!
可是一想到高子辛可能孤独终老,被人诟病非议,他又觉得一颗心像是被活活撕开了一样。
高子辛敏锐地察觉出他的不对劲,忍不住睁开眼睛,狐疑地朝凤瑄看去:“凤瑄,你怎么了?怎么看起来好像有心事?”
凤瑄却垂下眼眸,看着高子辛关切的目光,心里突然更痛了。
然而,他却装作没事人一样笑了起来:“臣只是在想,有什么办法能让陛下不必如此烦恼。陛下还年轻,每天的政务未免也太多了些,一个人怎么处理得完?”
高子辛听到这里,立刻点了点头:“不错,朕也觉得政务实在是太多了,那些大臣是干什么的?分明就是故意要累死……”
“死”字尚未说完,凤瑄突然低头含住了他的嘴唇,深吻后才松开,深深地看着有些呆愣的高子辛说道:“陛下,以后别再提这个字,不吉利。”
高子辛默默闭紧了嘴巴,他狐疑地看着凤瑄,突然觉得凤瑄有些不同以往。
他觉得,凤瑄心里肯定藏着心事,但是似乎不想告诉他。
高子辛有些不悦,只是在心里犹豫了一会儿后,到底还是没问出来,他有些赌气。
两个人一起沉默着,气氛顿时冷凝起来。
只是片刻后,凤瑄便默不作声地继续为高子辛捏起了肩膀。高子辛看了他要一会儿,突然开口打破了沉默:“凤瑄,朕决定了!”
凤瑄听闻这话,感受着高子辛坚定的目光,心跳突然乱了节奏,心里不由自主地生出了一份期望。
他以为高子辛会说,决定以后只跟他在一起。
然而,高子辛说出的话却是:“凤瑄,朕要组建内阁!”
凤瑄顿时愣住了,一颗心也不断下沉,甚至忍不住生出一种暴虐的想法,恨不得夺了高子辛的皇位,将他彻底困在身边,每天除了他什么也不能想!
这想法像是剧毒一样不断吞噬他的理智,然而就在这时,他却听见高子辛继续说道:“这么多政务,朕一个人如何处理得完?朕养着那些臣子,不就是为朕分忧解难的吗?难不成他们一个个整日悠闲,却要朕殚精竭虑?没有这样的道理!”
凤瑄压下心中的暴虐,忍不住问道:“陛下,何谓内阁?”
“嗯,这个内阁嘛……”高子辛沉吟,他回忆着之前从记忆拷贝里看到的那些影视剧,这才慢慢说道,“这所谓内阁,当然就是一群安排一群大学士,替朕处理奏章,小事由他们自行商议决定,大事再来请示朕。”
凤瑄听着,突然觉得这办法不错,只是他有些担心:“可是陛下,让内阁来处理奏章,处理政事,会不会助长了他们的权势?”
高子辛也担心这一点,因为他记得在那些影视剧里,似乎的确出现过内阁权势滔天的情况,于是他说道:“所以这内阁人缘必须慎之又慎,给他们的全力也必须限制,不然朕实在不放心。”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突然看着凤瑄说道:“凤瑄,不如你也入内阁吧?以你的才华,绝对能够胜任。而且有你看着那帮老东西,朕也能够放心。”
凤瑄看着有心想提醒高子辛,他现在还担任着锦衣卫指挥使一职呢,锦衣卫指挥使可是武将,那帮文臣岂会同意让他进内阁?
然而看着高子辛祈求的双眸,他发现自己根本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凤瑄不禁一阵无奈,他算是彻底栽在这只狡猾的小狐狸手里了。
既然无法拒绝,凤瑄便只能答应,他甚至连日后该如何堵住那些朝臣的嘴都想好了。
不过,因为这个突如起来的想法,高子辛心里倒是有了决定。这内阁里,还是得安排一个武将才行。不然全是一帮文臣,总要担心他们勾结朋党,压制武将。
原本让凤瑄入内阁不过是一时兴起,然而高子辛却是越想越觉得这主意实在是太秒,甚至把武将作为内阁的标准配置都给想到了。
不过,既然要处理奏章,这武将的学识也必须过得去才行。
正好他准备办军事学校,专门培养武将,倒是不怕以后的武将全都是一帮只会打仗的粗人了。
高子辛心里有了主意,原本悬着的心就彻底落了回去。只等内阁组建起来,他就可以彻底松口气了。
只是他想了想,还是决定等考过那些士子后再来宣布组建内阁的事。
现在事情太多,要是他现在就宣布要组建内阁,那些士子未必不会生出一些别的想法,就是朝中官员,说不得也要跳出来阻止。
然而,高子辛这边倒是松了口气,避暑山庄却出了事!
第102章 出事
就在高子辛和凤瑄商议着,决定组建内阁的时候,避暑山庄里却出了一件大事!
第27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