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 >等我为皇 > 等我为皇
错误举报

正文 第2节

    等我为皇 作者:三千世

    第2节

    他积极的要去戍边,谁都没理由阻拦他,最终,代王妃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谢长风潇洒而去。

    吧嗒!!

    代王妃气的摔碎了身边的花瓶。

    “那个贱人!!”代王妃气的大口吸气,“真是没用,居然就这么让他们走了!!”

    她身旁的嬷嬷轻声道,“王妃息怒,这里是王爷的封地,她能跑到哪里去?”

    “我儿哪里不好?让她做我儿正妻难道是委屈她了?!”

    最让代王妃愤恨的是,那林氏居然选了个无父无母的小兵!!

    代郡上下谁都知道代王妃打算求取定国公嫡女,她暗示了这么多年,雁代大族都不敢向林氏下聘,代王妃本来都以为此事定成了,哪知道林氏直接扇了代王妃一巴掌,人家宁愿嫁一个泥腿子大兵,也不愿加入代王府!!

    代王妃知晓此事后向代王哭诉,谁想代王最近正关心京城之事,对此根本不关心,随意敷衍了一下,就不再管了。

    代王妃心生愤恨,就直接对谢长风出手。

    林氏不是不想嫁入代王府吗?那就等着当妾吧!!

    哪知道谢长风侥幸无事,身体好了之后又立刻跑到镇国大将军府刷了二舅子的好感度,同时林氏有孕,代王妃当机立断,放出之前那女子,试图动手脚,可没想到谢长风更加干脆,直接带着林氏和那女子跑雁门关了!!

    代王妃怒级,她低声道,“派人给我盯着!怀胎十月,时间长着呢!”

    那嬷嬷连忙低头称是,忙不迭的退了出去。

    刚走出内院,这嬷嬷四下看了看,发现除了一个外院扫地的内侍外并无他人,就招了招手。

    那内侍连忙上前,这嬷嬷低声吩咐了一番,内侍立刻弯腰点头,转身离开。

    这嬷嬷又在附近走了一圈,发现的确没人后,才快速离去。

    殊不知她这番作为全部落入到了一个人眼里。

    代王府大公子站在假山群里看着那嬷嬷离去,心下冷笑起来。

    恐怕他那位好继母又想出了什么歹毒主意吧。

    他弹了弹袍角的灰尘,从假山的另一边走了出来。

    代王府占地极大,此处是代王平日邀请幕僚清客游览的外花园,外花园和内花园中间由假山隔开,一般没人会来此处,可祁渊却知道这假山后有一个凹槽,这凹槽内的假石是松动的,只需要轻轻一推,就能从内花园来到外花园。

    代王妃平日里从不涉足外院,一副贤良淑德的模样,谁能想到她早已笼络了一部分外院的侍卫?

    祁渊深吸一口气,他回到书房,看着桌子上的翡翠镇纸发呆。

    已经一天了,他回到过去,回到还是代王大公子的年代已经一天了,可见这并非是什么梦,而是现实,他真的回到了青年时代。

    祁渊上一世三十为皇,在位二十载,此生距离他登基,还有整整七年。

    而他那位好弟弟祁谌也才刚刚十六岁,一切都还早。

    只是终究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上一世他那位好弟弟纳了定国公的嫡长女为妾,在后来争位时他投鼠忌器,差点被祁谌陷入死地,如今曾经的林侧妃还是谢夫人,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祁渊摸着下巴,他或许可以做些什么。

    毕竟再过不久,他就没机会了。

    九重宫阙,当朝太子正在殷切的侍奉天子喝药。

    贵妃坐在一旁,一脸慈爱,她柔声道,“陛下,自从陛下病后,殿下每日都来侍奉陛下,可见殿下赤子心肠,孝心可嘉。”

    躺在软榻上的皇帝陛下目光柔和的看着自己的长子,虽然他对太子于政事上有诸多不满,可想起这些日子太子关切的照料,皇帝的心肠就微微一软,也罢,这孩子太迟钝,大不了他找几个辅政大臣,好好劝谏即可。

    贵妃看着皇帝的脸色缓和后,又轻声道,“太子殿下如此孝心,真是天下楷模,明儿也真是的,听说您病了,竟只巴巴的送来些药材,也不知写折子来关心一下。”

    皇帝听后心下却感慨起来,他早年征战天下,待得登基后身体日趋衰老,之前为了稳定天下局势,他早早的给诸皇子封地,然后将他们遣走,如今他恐怕时日无多,倒是想念的紧。

    想起被他封在雁代百战之地的三子,皇帝陛下犹豫了一会,轻声道,“平娘,你也莫想念,过些日子不妨让明儿等几个孩子回来看看。”

    贵妃听后心中狂喜,可面上却凄然起来,“陛下,不可!!”

    她低声啜泣起来,“妾知晓陛下的难处,就让明儿呆在封地吧。”

    这番作态反倒是让皇帝下了决心,“只是想念的紧,让他们回来待些日子罢了,你不用想那么多。”

    贵妃闻言抬头,痴痴的看着皇帝,一副我见犹怜,情深不悔的模样,半响,她垂眸浅笑,“妾……多谢陛下。”

    皇帝抬手拢住贵妃,安抚的笑了。

    贵妃低着头,眼角余光看到太子铁青的脸,嘴角翘了起来。

    “父皇到底想谁什么?!”太子回到东宫,气的在书房内来回转,想要招来心腹商讨一下,却发现天色已晚,宫中已经落锁,心中邪火越来越旺,他猛地高声道,“来人!!”

    门口大太监听到这句话,浑身一哆嗦,对身边的小太监使眼色。

    这小太监才十四五岁,长相清秀,他吓的不行,使劲摇头,谁不知道太子殿下喜玩清秀太监,他若是进去了,恐怕……

    大太监冷哼一声,直接一摆手,顿时两个身材孔武有力的太监就抓住这小太监,打开门,推了进去。

    这小太监一进去就跪倒在地,声音颤巍巍的,“殿下,有,有何吩咐?”

    太子拎起这小太监就放在了桌子上,灯火下,太子发现这太监长相竟是不凡,立马邪火上升,直接就压了上去。

    这小太监顿时低声呜咽起来。

    待太子即将事毕之时,这小太监冷不丁道,“殿下可知我是谁?”

    他猛地张口,一口咬在太子的喉咙上,死命不放口。

    太子两眼瞪圆,狠狠掐住太监的脖子,可哪想到这小太监口中含毒,三五个呼吸间,太子就脸色泛青,气息渐无。

    小太监倒在太子身上,喃喃道,“我本前朝皇子,哪知世事无常……”

    第5章 雁门

    林锦震惊的看着手上的情报,半响合不拢嘴。

    这,这太惊人了!!

    皇帝已经病了半月,太子监国,据说监国期间,太子不温不火,举止得体,表现极佳,几乎所有朝臣都以为这大位将会由太子继承,可谁能想到,在如此紧要关头,太子死了!!

    任谁第一时间听到这消息,反应都是……你特么在逗我吗?

    皇帝震怒,整个京城人人自危。

    似乎被太子的死刺激了,皇帝陛下据说当场口吐鲜血,随即立刻下令彻查,事情很快就查清楚了,那个咬死太子的太监似乎是前朝某位嫔妃之子,因不受宠,宫人几乎都忘记了这位皇子,待得新朝建立,宫廷缺少人手,内侍总管发现此子后,就直接干了子孙根,充作宫廷内侍了。

    从天之骄子跌落凡尘,又从凡尘落入地狱,这小太监自然恨极了新朝,再加上太子行为不检,诸多因素综合起来,才有了太子暴毙一事。

    宫中贵妃遭到了皇帝的训斥,宫中无皇后,太后也已过世,一应宫务皆是贵妃所掌,再加上出事当天贵妃曾提起三皇子代王,顿时皇帝开始脑补,心下对贵妃起疑,就借着此事直接剥夺了贵妃的宫权,令其闭门思过。

    宫权落入了贤妃和德妃手中,偏巧这二人各育有一位成年皇子,再加上贵妃之子代王,顿时帝位争夺拉开了序幕。

    “去雁门关?”代王看着自己的长子,狐疑道,“怎么突然想去雁门关?”

    代王府的大公子祁渊面色平静,他轻声道,“儿对朝中之事略有耳闻,只是想为父王分忧。”

    代王的眼神顿时变得深邃起来。

    定国公这人滑不溜秋像泥鳅,他的王妃打什么主意他心知肚明,也曾在暗中推过几把,若是能让定国公偏向己方,那雁代军权就指日可待,可定国公却干脆利落的为长女定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昭武将军,暗中表示只忠心于当今天子,代王自然就不在强求。

    “那么你去雁门关做什么?”

    拉拢定国公?别逗了!估计他这大儿子前脚刚进入雁门关,定国公后脚就敢带兵出关巡边。

    “因着二弟的事情,儿这些日子稍微关注了一下定国公的女婿。”祁渊一副忐忑的模样,“据说此人无父无母,戍边有十年了,即便没有定国公提拔,也根基深厚,既然定国公不愿表态,那不妨从此人下手。”

    代王心中一动,他挑眉,“哦?怎么说?”

    看到代王这幅模样,祁渊心下冷笑,他父王恐怕还不知道代王妃干过什么蠢事吧!

    “儿揣摩着,身为小辈,若是定国公刻意回避,儿自然无法,可他那位女婿……”祁渊露出了一个皇室子弟特有的傲慢笑容,“若是对儿太过轻慢,倒是授人以柄了。”

    代王眼睛一亮,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只是最近一直有消息说匈奴蠢蠢欲动,让大儿子去雁门关,风险不小啊。

    “再说……儿也想趁此机会弥补一下和定国公府的关系。”祁渊又道,“二弟即便钟情于定国公长女,可一个已为人妇,一个也已定亲,若是二弟过多惦念,恐定国公心下生怨。”

    ……过多惦念?

    代王一呆,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既然如此,那么这几日你就启程吧,只是边关凶险,要多多注意。”

    祁渊连忙露出一副激动的模样,行礼后离开,他并未走远,而是停在代王书房外不远的假山后,看着王府侍卫总管进入书房,脸上露出讥讽的笑容。

    有了代王插手,他那位好二弟的林侧妃就彻底插翅膀飞走喽~喜闻乐见。

    果不其然,祁渊回到自己的院子后,就听到了代王大发雷霆的消息。

    他摇摇头,对妻子傅氏道,“替我收拾个简易的包裹,我要去雁门关。”

    他这位妻子傅氏听后心下有些担忧,代郡隶属幽州,傅氏出身幽州大族,自有消息渠道,近日边关匈奴不稳,她也有所耳闻,是以轻声问道,“爷打算去多久?”

    祁渊看了傅氏一眼,他知傅氏冰雪聪明,府中之事还需她周旋,就道,“不会多久,我尽可能早回来,你在家里好好看着昭儿,万事小心为上。”

    傅氏心下一松,她连声道,“妾身明白。”随即她立刻招呼人来为祁渊收拾包裹。

    两天后,祁渊带了十五名侍卫辞别了代王,前往雁门关。

    谢长风带着青娘以及那名唤作白霜的女子一路上走的极慢,就好像不是去戍边,而是来游猎的,他此次将三十名亲卫都带上了,每日休息时,他就带着十五名亲卫去打猎,剩下十五个人守着马车和行礼,然后第二日轮换。

    从代郡前往雁门关约有二百公里,距离不短,偏生谢长风走的比蜗牛还慢,每日只在清晨和下午太阳不烈时走上三五公里,然后就停下休息了。

    林氏本就孕中难受,按照谢长风这个脚程,他们要走整整一个半月!!

    她实在无法忍受,就让谢长风加快速度,尽量早点到雁门关。

    谢长风本是照顾林氏才放慢速度,既然林氏没意见,队伍的速度立刻提升了不少。

    走了二十多天,他们才到达距离雁门二十公里地的代县。

    定国公早就接到消息,早早的派了身边的人过来接应,接应的人姓王,是定国公早年的亲卫,后来右手受伤,不得已从前线退下,就成了定国公身边的管家。

    这王叔自小看着林氏长大,是以接到命令后立刻就跑到代县布置了起来,一接到谢长风一行人即将到达的消息后,他连忙派人接应。

    当天下午,谢长风一行人抵达代县,王叔见过了林氏,发现林氏的脸色恹恹,就连忙安排他们休息,王叔为林氏安排的院子很大,他还宽慰林氏,“雁门关内城虽然也能住人,却极为简陋,边关将士的妻儿大多住在此,小姐若是觉得无聊,也可和她们说说话。”

    林氏笑着点头,她安排白霜住在自己隔壁,并派人严加看守,在白霜生下孩子之前,她可不愿白霜肚子里的孩子出事。

    至于谢长风,当天林氏安顿完毕后就被王叔拎走了,快马跑了一个时辰,即到了雁门关。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此时已是夕阳,落日余晖映在雁门关上,隔着老远,谢长风只看到了一道黑色的剪影,可即便如此,一股雄浑肃杀之感依旧扑面而来。

    他下意识的拉了拉缰绳,停了下来。

    他一停下来,他身后那十五名亲兵清一色拉缰驻足,动作整齐划一。

    跟在一旁的王叔一挑眉,诧异的看了一眼谢长风,心下倒是多了几丝佩服,就看亲兵的表现,足以展现谢长风的统军能力和练兵能力了!

    他呵呵笑着,“姑爷?”

    谢长风慢慢的长出一口气,“好一座雄关。”

    王叔脸上的笑容一僵,“……说的姑爷好像没见过雁门关一样?!”

    谢长风戍边十年,怎么可能没见过雁门关?

    谢长风嘴角抽了一下,他气定神闲,“下一次来,我依旧会这样说。”

    他抬起下巴,脸上闪过骄傲和自豪,“在我心中,雁门关无论何时都壮丽的没法比。”

    王叔了然,“原来如此。”

    “当然,这一次的确和之前与众不同。”

    “哦?姑爷这话什么意思?”

    “……你真的没看到吗?岳父大人似乎在雁门关城头上拉弓呢!”谢长风的表情有点精彩,“目标……对的是我?”

    王叔闻言立刻呆住,他连忙扭头看雁门关城楼,却什么都没发现。

    巨大的关隘隐藏在落日余晖的背影中,什么都看不见,仿佛盘踞在中原咽喉要道的一尊洪荒异兽,沉默的令人心慌。

    王叔摇摇头,“没看到啊。”

    谢长风沉默了,他陡然想起来,这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连小兵都拥有内功心法八九重的盛唐了。

    他沉吟了一下,将背后的长弓解下。

    他这张长弓是原主人耗费了两年时间自己制成的,但谢长风上手用时就会出现弓弦张力略弱的问题,比起原主人,他轻而易举的就将弓弦拉成了满月圆,随即长箭嗖一下冲上了遥遥的天际,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其中有两只倏尔落下,看落下的位置……

    王叔默然了,似乎正好落在雁门关的城头?

    雁门关城楼上,两个城垛的凹槽处,一个身披深红披风,内穿深灰色戎服的男子静静站着,他遥遥看着远方,狭窄的小路上的十来个人就和黑点一样大小,看不清样貌。

    “将军?”

    他身边站着一个中年文士,看着定国公时不时的比划弓箭,疑惑不已。

    定国公林靖城刚要说什么,突然猛地抬头,天上,两只穿在一起的大雁吧嗒掉了下来。

    看着摔的七八烂的大雁,林靖城冷哼一声,收起弓箭,“送到厨下,给今晚巡夜的将士当夜宵。”

    顿了顿,他加了一句,“就说是我打下来的!”

    中年文士:“……”

    第6章 定国公

    定国公林靖城,他和当今圣上的相识就像是里的故事。

    传闻当今圣上在前朝末年起兵初期,曾因兵力过于弱小而多次被其他起义军吞并,有一次当今圣上只带了几十个人被困在了一片山林里,眼瞅着要被追兵追上死无全尸了,结果当圣上穿过山林,就看到了一个山中小屋。

    这木屋是山中猎人所建,当时的定国公正是一个靠山吃饭的猎人。

    当时圣上已然心灰意冷,决定要死也要做个饱死鬼,就吩咐人在小屋旁休息,生火吃饭,恰巧林靖城拎着野味从林子里钻出来,圣上问清楚林靖城的身份后,心下顿觉歉疚,想着估计一会那些围杀他的人很可能也将林靖城杀掉,圣上就邀请林靖城一起吃饭。

    林靖城当时一辈子没离开山林附近,没看出圣上身份不凡,听说圣上被追杀后,就想了想道,“也不是什么难事。”

    然后他带着圣上以及残存的二十来号人,在大山里钻了十天,不仅借用狼群、老虎、花豹还有熊瞎子将身后的追兵解决了,还成功的和圣上的原部队汇合,化险为夷。

    从那时起,圣上就认为林靖城是一位福将,对林靖城信任有加,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林靖城很少吃败仗,从军后渐渐展露了无与伦比的天赋。

    他深悉围猎捕杀之道,将带兵打仗当成了打猎,还越打越顺手,越打越有感觉,最后竟成了天下有名的镇国大将军!

    只是林靖城的出身的确太差,是以当荥阳郑氏提出嫁女后,哪怕这会让圣上对他心生隔阂,他还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攻占了荥阳郡后,林靖城回到京城,已然登基为帝的皇帝陛下果然狠狠的骂了他一顿,林靖城也更加光棍,他直接抱着皇帝陛下的大腿嗷嚎大哭,“皇上啊臣再也不想抢到好东西却因为不认识而当成腌菜坛子了!!”

    皇帝陛下顿时哑然,随即哭笑不得起来。

    林靖城曾干过一件极其愚蠢的事情,他抢来的战利品中有一件前朝流传下来的上好的官窑红釉描金矮炉,因不识货,就只当是普通红罐子,拿回家腌白菜了= =

    当时恰逢他和另一位公侯一起招待几位后来投靠圣上的臣下,林靖城还洋洋得意的让下人抱来腌菜坛子,倒了一盘白菜出来,向他们宣扬自己的手艺,结果那几位大臣并公侯只傻愣愣的看着那个红釉描金矮炉,再看看定国公哈哈大笑的脸……呵呵。

    于是第二天,全京城都知道定国公……没文化了。

    从那时起,林靖城就对读书人有着不同寻常的热情。

    他自从娶了郑氏后,慢慢的开始读书,再加上位高权重,修身养性,渐渐的就不复青年时的粗鲁狂放不着调,直到郑氏难产去世,他更是变得深沉起来,平时不苟言笑,沉默寡言。

    而在谢长风的印象里,这位岳父的形象更是高深莫测,无法揣度。

    一到雁门关,谢长风就跟着王叔来到定国公的帅帐里拜见林靖城。

    林靖城穿着一件烟灰色的戎装,气色还算不错,他身前的桌案上正放着笔墨纸砚,似乎在写什么东西,他并不避讳谢长风,只是放下笔,让谢长风坐下,他端起旁边的茶,轻轻的抿了一口。

    定国公扫了一眼坐在下手的谢长风,道,“代郡的事情我已然知晓。”顿了顿,他又道,“你走后四天,代王的大公子启程来雁门关,他的脚程要比你快的多,估计这两天就到了。”

    谢长风一愣,他没想到定国公如此直接。

    “我不会见他,今晚我就启程,前往宁武关巡视。”

    谢长风霍然起身,目光凝重起来,“匈奴要南下了吗?”

    宁武关、偏头关外加雁门关,外三关是抗击匈奴的最重要的关卡,如今定国公突然提出要去宁武关巡视,只有这一种可能。

    定国公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才是他看重的女婿,即便不懂官场倾轧,可身为军人,就要有保家卫国的意识!

    “不错,草原上来消息了,今年草原上的牛羊很肥壮,匈奴人这是饱暖思淫欲,想南下干点什么。”

    ……谢长风很想提醒自家岳父,成语不是这么用的,不过考虑到定国公那些‘有趣’的往事,他还是只当没听到,反而将话题转到了代王府上,毕竟自从他来到这个世界后,代王府就一直在找他的麻烦。

    “这位大公子来干嘛?他身为藩王之子,跑到雁门关来难道是想拉拢岳父?可就凭他……”

    “嗯,不搭理他。”定国公大手一挥,完全不将代王府看在眼里,“我会亲自写信给代王,这件事你不用管,如果大公子来找你,你能推就推,要记住守城才是最重要的。”

    “末将明白!!”谢长风心中一动,守城?难道……

    “从明天起,雁门关就交给你了。”定国公定定的看着谢长风,一字一句道,“在我回来前,要是雁门关出事了……”

    “大将军放心!!”谢长风下意识的换了称呼,“要是破关了,末将提头见你!!”

    定国公满意的点头,他想起二子林锦的来信,信中说谢长风此人颇有些诡智,并非那些直脑子的二愣子,定国公沉吟了一下,又轻声道,“长风,还有件事,你要心里明白。”

    谢长风抬头,不解的看着定国公。

    “皇上已在十日前下了圣旨,要求三位成年皇子带着嫡长子回京城!”

    谢长风不自觉的张大了嘴巴。

    定国公的声音好似从天边传来,轻的不可思议,“太子身死,皇上重病卧床,如今这形势……新君恐怕就要从这三位当中挑选。”

    谢长风喃喃的道,“嫡长子……那这来雁门关的大公子……”

    “这是代王府的家事,咱们别管那么多,他要走就走,要留就留,一切秉公办理即可。”

    “……唔,我明白了。”

    见过了定国公,谢长风吃完了饭就往自己的住所走去,一路上不断有人和他打招呼,谢长风惊异的发现原主人似乎对这雁门关的一砖一瓦都极其熟悉,更和这些驻守的将士关系深厚。

    当然,这个深厚饱含了两方面。

    他走到一半,被人找上门了。

    “哟!这是谁啊!?这不是那个三杯倒吗?”

    迎面走来一个身穿戎装,面色不善,语调嘲讽的年轻人,他身后跟着几名军官,一副看戏的模样。

    谢长风哂笑,他停下脚步,拉长了语调,“我行不行?王大头你会不知道?”他笑吟吟的,“这才几天啊你就忘了当初是谁一喝高结果竟脱了衣服在树上唱歌的?”

    王大头名唤王壮,听到谢长风这句话,他就仿佛被烫了脚的兔子,一蹦三尺高,“你说什么?!谢三杯你好不要脸!!那明明是你干的事情居然安到我头上?!”

    谢长风一脸不屑,“老子要是喝高了才不会跑到树上唱歌,要唱也要去城头上唱!”

    他直接伸出大拇指,随即猛地翻转向下,“就你那点出息!!”

    “妈蛋谢三杯校场不见不散!!”

    “呸!!怕你了不成?!”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雁门关的将军不多,大多老成持重,只有谢长风和这王壮是新近提拔上来的,因谢长风娶了林氏,是以中下级的军官都以谢长风马首是瞻,这自然让王壮心生不满。

    不过同是边关镇守多年的将士,王壮也没那么多歪斜的心思,他只是三五日就拉着谢长风到校场好好‘较量’一番,两人年龄差不多,军龄差不多,实力也差不多,是以胜负多半五五开,只是现如今对手换成了谢长风,一交手……

    王壮和他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一个校尉低声问身边的同僚,“这谢将军回去休养了三四个月,怎么回来后如此神勇无敌,竟无人能在他手下讨过十招?!”

    “王将军这是第几次被打脸了?谢将军太狠了!”

    “不知道啊!不是之前被揍回去养伤吗?这……”

    “揍一顿会有这种效果?”

    “你想试试吗?来来来,也不用大将军动手,且让我揍你一顿过过瘾。”

    “滚犊子!!”

    谢长风骑着大黑马,手握长枪,再一次干脆利落的将王壮掀翻在地,然后他懒洋洋的道,“怎么,王大头,几个月不见,怎么如此差劲?!”

    王壮大口喘着气,也是满脸惊疑,之前他和谢长风的实力半斤八两,所以才一直互相争锋,怎么今日一上场,这谢长风像是陡然变了一个人一般,实力如此高强!!

    他不服气的道,“今日我输的没话说,但我不服!!明日再来比过!!”

    谢长风嗤笑,“行!老子等着你!”

    随即谢长风又高声道,“还有哪位兄弟想要下场玩玩?”

    一时间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人说话,半响,一个校尉道,“谢老大,单挑多没意思啊,我们一起上你看咋样?”

    谢长风没好气的道,“几人?”

    那校尉四下看看,“俩人?”

    另一军官道,“俩人怎么够?五个人!!”

    “别闹了,说好的一对一,群殴算什么呀!”

    “也对,人太多了,小心大将军打军棍。”

    “就俩人吧!”

    顿时又有两个人冲了上来,谢长风直接上马踩了过去,也懒得用秘技了,只用最简单的奔雷枪术,普通的挡撩刺挑,三五下就将这俩人揍成了一团。

    围观的人顿时起哄起来,“谢将军好武艺!我等也下场试试!”

    随即不等谢长风开口,这帮围观的兵崽子们就纷纷过来,试图将谢长风拉下马。

    哪知道谢长风骑术精湛,直接兜着一圈人绕圈子,竟是一个人揍翻了一群!

    打到高兴之处,他不禁仰天大笑起来。

    “好厉害的骑术!”

    不远处城楼上,定国公身边的中年文士惊诧道,“大将军,您这位女婿可是员悍将啊!!”

    这中年文士是定国公的幕僚,姓赵,名平,自居则,深受定国公的信任。

    定国公摇了摇头,道,“传令下去,谢长风带头刁斗懈怠,谢长风二十军棍,王壮十军棍,从者五军棍……唔,让人揍的稍微重一点,重到不好见客。”

    赵平眼珠子一转,想起刚收到的消息,据说那代王府的大公子如今已然抵达代县,赵平立刻明白了定国公的意思。

    他拉长了语调,“您放心,谢将军定会‘好好’养伤,不见外客的。”

    第7章 交锋

    就在谢长风抵达雁门关当晚,晚两天出发的代王府大公子祁渊踩着晚饭点走进了代县。

    祁渊一行人的速度要比谢长风快的多,赶到代县后,他带人随意找了一家酒家吃饭,又派一人去找住处。

    偏远山村自然没什么好吃的,不过好在山林里猎物野味颇多,这酒家的老板娘人长的不怎么样,说话却极为利索,很快就端上了一大盘酱卤肉和几碟子花生米,又拌了点野菜端上来,与此同时,那老板抱着两个大坛子,一打开盖子,这些侍卫的脸色都变了。

    “好辛辣的味道!”其中侍卫队长看了祁渊一眼,眼中颇为意动,“殿下,您看……”

    祁渊点点头,“今晚在此休息一番,你们就好好喝吧,等明日进了关内,恐怕就不许饮酒了。”

    侍卫们顿时喜形于色,侍卫长先是为祁渊倒了一大碗,放在祁渊面前,祁渊端起这碗酒,轻轻一抿,顿时被呛的咳嗽了一下,他脸上被酒劲激的一红,赞道,“好酒。”

    “是咧!杂家的烧刀子味道最正宗咧!”

    老板娘将野味用辣子一呛,烹制好后端了上来,顿时香气扑鼻,侍卫们早就饥肠辘辘,祁渊刚下筷子,那些侍卫顿时都大吃起来。

    祁渊象征性的吃了几筷子后,就转向了花生豆。

    祁渊一边吃一边慢慢思考起来。

    按照时间来算,若是他没记错,皇祖父应该已经发下诏令要求三王进京了。

    上辈子他跟着父亲代王进京,二弟留在代郡,没几日边关告急,眼瞅着父王的藩地要陷入匈奴之手,代王妃就暗中指使人进献谗言,言藩地告急,可皇上重病,代王身为人子怎可于此刻离开,祁渊身为长子自然责无旁贷,应速回藩地。

    当时另外二王虎视眈眈,正打算借着这个机会将代王踢回藩地,让其退出储位之争,是以代王听了此言后,顿时心下大悦,并在第二日早朝先发制人,提出了让长子代替自己回藩地守边的决定。

    皇上闻言先是感慨代王的孝心,又赞叹代王长子勇气可嘉,言其后继有人,遂同意了此事。

    祁渊当时以为自己的机会到来,就火速收拾了东西返回雁代,而代王妃趁机将祁谌招进京城。

    哪知道祁渊刚回代郡,就发生了粮草不足之事,又因已是入冬,将士衣衫单薄,冻死冻伤一大片,定国公要求代郡众多大族捐献粮食衣物,以解燃眉之急,祁渊却因林侧妃之事以为定国公故意找麻烦,再加上他有心施恩于代郡大族,就果断拒绝此事。

    随即定国公前往幽州,试图联合幽州刺史共同上书,请皇帝陛下下旨增派后勤物资,而在定国公离开一日后,雁门关破,旬日,代郡失守,全城遭到屠戮。

    皇上知道此事后,吐血昏迷不起,十日后驾崩。

    代王立刻联合贵妃发动政变,囚禁另外二王,伪造了即位诏书,成为了大楚朝的第二位皇帝。

    而身为代王的嫡长子,本应被封为太子的他,也因代郡失守,导致太祖驾崩一事,与太子之位彻底无缘。

    想起上辈子那段最昏暗的日子,祁渊的心情顿时阴郁起来。

    匈奴兵发两路,一路从雁门关直入代郡,一路从偏头关直入晋阳,因定国公驻守偏头关,是以先期匈奴久攻不下后,索性汇合兵力猛攻雁门关,三天后雁门关破,旬日后代郡破,直到定国公从西绕道,带着残存部队进驻宁武关,反攻雁门,阻住匈奴退路,匈奴才从渔阳退回草原。

    如果说上辈子,雁代大败之事导致了他彻底无缘大位,最终只能逼宫上位,那么重来一遍,他决不允许此事再发生!!

    他身为代王长子,若是一直留在雁门关,想必雁门关的防守力量当会更加森严。

    又将之后自己要办的事情细细思索一番,祁渊这才缓缓放下了心。

    吃饭中途,之前出门找房子住的侍卫回来了。

    他面色为难,“殿下,属下走遍县城,发现这里的客栈都极为简陋,因是秋季,不少边关商人在跑商,客栈空余房间都很少,不够咱们住。”

    祁渊皱起眉来。

    “其他军户的住处也都不够咱们这么多人住的,倒是属下在街上听说了一件事,下午定国公的女婿谢长风带他的夫人来到了代县,他们租下了代县最大的院子……”

    祁渊心中一动,“那一会吃完饭,你拿着我的帖子去问问,借宿一宿而已,我们明早就离开。”

    “是。”

    谢长风啊……

    祁渊微微发愣,上辈子谢长风死的极早,从来都是他那好二弟身旁林侧妃履历上抹不去的一笔备注,至于其他……倒真的什么都没留下来。

    不过这辈子谢长风却活下来了。

    祁渊仔细思索前些日子弄到的谢长风的情报,此人自小于边关长大,根基深厚,弓马娴熟,还认识一些字,读过兵书,统兵能力不弱。

    至于其他,就没什么具体情报了。

    只是想起谢长风的夫人林氏,祁渊玩味的向,恐怕此刻林氏恨透了代王妃吧。

    祁渊其实很佩服林氏,上辈子他被祈谌逼的几度落入绝境,背后出谋划策的却并非是祈谌的谋士,而是这位很少露面的林侧妃。

    而这一世……他端起酒碗,猛地喝了一口。

    他倒要看看,他那位好二弟还如何将林氏收入房中!!

    林氏斜靠在软榻上,傍晚时她小睡了片刻,精神好了许多,就凝神细听青萍低声汇报隔壁院子的事情。

    就在此时,外面一个二等丫鬟低声道,“夫人,外院和何管事求见夫人。”

    林氏一愣,看了青萍一眼,青萍会意,立刻挑了帘子出去,没一会又进来了。

    “夫人,代王府大公子来了,想要借宿咱们的院子。”

    林氏一听顿时坐直了,“代王府的大公子?”她微微眯眼,沉吟了一会,“他们来了多少人?”

    “加上大公子,一共十六个人。”

    “……吩咐何管事,在外院腾几间房给大公子。”

    “是。”

    青萍出去后,林氏低头沉思起来。

    她现在已经得罪了代王妃,更是得罪了代王二公子,而代王府也屡次对她下手……

    久攻必破,久守必失,她自然不能一直防守。

    也罢,且看看这位大公子葫芦里放了什么药。

    天黑后,祁渊带着人上门了。

    早已准备好的何管事立刻安排他们住下,祁渊并未提出要见林氏,他只是让代王指派而来的侍卫长出面,与何管事好好酬谢了一番。

    林氏沉吟了一番,连忙写了一封信,让何管事连夜送往雁门关。

    “夫人?”

    “……希望是我想错了。”

    林氏垂眸,看着旁边跳跃的火焰,心头渐渐蒙上一层阴影。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要让代王派遣嫡长子来边关?

    一夜好眠,第二日,祁渊带着人来到雁门关。

    雁门关前有不少来往商人和百姓出入,不过进出探查极为严格,关口只开了一半,还有专人在门口设岗,每一个试图混淆过关的人都被拉到另一边,军棍啪啪啪的,威慑住了不少人。

    祁渊暗中点头,这才是边关。

    什么混入边关探查地方军情啊……这种事情能成功的很少,毕竟能出入诸多城池的大多是商人,而这些商人都有县衙开具的路引和身份证明,一个身份对一个人,多出一个人都会仔细核对,登记备案,哪怕是奴仆,也必须开具身契,并附上开具契约的府衙官印。

    祁渊让人拿着他的帖子上前,这种地方,这种时候,还是守规矩为好。

    没一会,前方就来了一小队军士。

    那小队长上下打量了一下祁渊,又看了看手上的帖子,却并未让祁渊进去,反而让一个士兵快速入关汇报给上级,而他自己则留下来盯着祁渊一行人。

    祁渊并没生气,而是继续打量着雁门关。

    过了一会,一队人从前方走来,打头的是个中年文士,祁渊眼神一闪,竟是定国公身边的军师兼幕僚。

    “原来是代王府大公子,失敬失敬。”

    祁渊下马,“赵先生不用多礼。”

    赵平微微眯眼,他很少回代郡,常年跟随定国公驻守边关,可这位大公子居然认识他,这可真是太有趣了。

    “殿下,这边请。”

    赵平并未带着祁渊进入军营,更别提登上雁门关了,他带着祁渊……来到了雁门关内的靖边寺。

    这寺庙因在关内,常年受战乱侵扰,大部分和尚早就跑了,只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沙弥在打理,空余房间倒是有不少。

    赵平一边往里让一边悠悠的道,“昨日大将军连夜赶往偏头关,不在关内,若是大殿下有什么事情,在下倒是可以暂时做主。”

    祁渊的脚步一顿,他霍然抬头,“大将军离关了?!”

    赵平含笑点头。

    祁渊的目光变得森然起来,“那么可否赵先生告知,现如今,这雁门关由谁掌管?”

    “自然是谢将军。”赵平依旧语气平和,“不过很可惜,昨日谢将军惹怒了大将军,被打了二十军棍,暂时无法拜见大殿下啊……”

    祁渊深深的看着赵平,“雁门关是我朝重要关碍,大将军说走就走,未免太过儿戏了吧?!”

    赵平呵呵道,“哦?大殿下有何指教?在下倒是不知道,大殿下军略不凡呢!”

    祁渊微微眯眼,他看着赵平,半响,才缓缓道,“赵先生谬赞了,大将军深谋远虑,做出的决定自然是妥当的。”

    赵平抚须微笑,“殿下所言极是。”

    第2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