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节
小秀才和大猎户 作者:涩涩儿
第12节
于是三哥开口了:“明晚,你陪我,到什么时辰?”
林安:“……”
沉默是金,古人诚不欺我。
☆、第41章 被求亲的小秀才
张灿和林安素来交好,他过生辰,虽不是整寿,只是十六岁生辰,林安也当去庆贺。
更何况这一次张家有心,在华阳县最大的酒楼里订了包间,令张灿请了素日来往较好的八九个秀才公和童生,说是为张灿庆贺生辰,何尝又不是令这些童生和秀才公互相加深一下情谊呢?
人脉一事,若不从一开始做起,待需要时再去“交友”,那可就晚了。
张灿虽有些痴心,性子偏向天真,但他却有一向好处——肯听话,尤其是肯听父母、祖父的话,因此就算此刻拘于年龄眼界还不甚明白的事情,家里长辈一说,他就肯乖乖去做,倒也让张家长辈心中安慰。
林安看得出其中的好处,又要给兄弟做面子,当然得来。
只是他最终还是不是一个人来的。
猎户根本没有反驳他说的话,只是睁着一双暗沉如水的眸子看他,林安是直接被盯得投降的。
也罢也罢。
林安坐在马车里,拄着下巴想,既然猎户这么舍不得他,那就只好随身带着他了。
反正、反正能随时看到猎户,他,其实也是很欢喜的。
大不了,在酒楼里再要个包间,让猎户在那里独酌——想想忽然觉得有些心酸。林安挠了挠脸,又想,虽然他和张灿交好,但是也不能太过冷落猎户,大不了、大不了,他多去“方便”几次,去陪陪猎户好了。
于是张灿几人一晚上就见林安出去“方便”了七八次……
张灿请的几个人里,林安与他最是要好,因此待送客时,林安跟着他送走了倒数第二位客人,张灿也不觉奇怪。
只是等张灿看着林安不找马车出门回府,反倒要往楼上跑时,忙拉住人:“哎哎,安哥儿你去哪儿?都快子时了,你怎的还不回去休息?要是明个儿起不来,或是生了病,我、我可怎么和你妹子交代?”
华阳县里,寻常是有宵禁的,只是最近似是京城里出了甚么好事,七夕前后三日,才不设宵禁。只是张灿知晓林安身子不算好,才会子时前就结束了相聚,把大家都送走。
林安往楼上走,自然是为了猎户。
可是现下听着张灿说的话,他反倒觉得猎户的事情暂且不急。
林安眯着眼睛,上上下下开始打量张灿。
先前没有反应过来时便罢了,现下林安一反应过来,就立刻觉得不对劲。
这个张灿,往自己乡间的家跑的次数太多了些,提到他家妹子的时候也太多了些。
张灿却是个颇有骨气的,见林安似是发现了什么,再想到家中母亲开始操心他的婚事,稍一狠心,便拽着林安往他们先前的包间里去,关了门,就对着林安长揖一礼。
林安默默地开始磨牙,握拳。
好在张灿没看到林安磨牙的举动,说话虽有些结巴,可还是说了下去。
“在下倾慕令妹久矣,愿聘为正妻,主持中馈,繁育子嗣,相携到老,不离不弃!还、还请大舅兄将令妹嫁给我!”
张灿说罢,就继续维持长揖的姿势弯着身子看自己脚尖,等待林安的回答。结果一等再等,等他腰背都弓不下去,踉跄着扶着旁边的桌子站直了身子时,就见一向温文有礼的林秀才,正举着一只鸡毛掸子瞪大眼睛看他。
张灿:“……”跑啊!
可惜他弯着身子太久,包间里又满是桌子椅子,不多久就被林安给追着打了好几下。
幸而林安不是真要打死或是打伤他,打了几下,让张灿吃疼,就罢手了。
扔了鸡毛掸子,林安就坐在一张宽敞的座椅上,开始审问。
“你何时看中我妹子的?”
“四年前,我去你家寻你,不识得路,恰见你妹子在河边浣衣,问了她,才知她就是你妹子。”张灿红了脸,“我那时就觉得她好。”
林安:“……这就喜欢上了?”
张灿忙道:“不、不全是。我那时就觉得她说话轻声慢语,人又温柔,就觉得她好。后来我又特意常常去寻你,结果在河边却看不到她。到了你家里,在门外还不曾进去,你就自己出来与我说话,也不请我进去,我……”就基本见不到温柔似水的林大丫了。
然后他便开始日思夜想。结果少年慕少艾,若真是常常见了,或许也就觉得那人好,但不会有旁的心思;偏偏张灿始终见不到林大丫,一日,两日……十日,百日,一两年的见不到那人,却常常见那个和林大丫相貌有三分相似的林安。张灿想忘却忘不了,可不就成了张灿的心病?
待到再次见面时,彼时的浣衣少女,却是一身孝服在身,瘦弱无助,眸子里却带着一丝坚毅,让他再也移不开眼睛。
张灿二见伊人,终被勾了魂魄,再也放不下。
林安:“……”这还跟他有关系?
张灿羞羞答答的说完了自己的“单恋史”,就开始等心上人的哥哥开始说“同意”二字。
奈何林安的话还没有问完。
“单单是你喜欢了,那你家人呢?你的祖父、父亲,还有母亲,他们可知晓了你的这个想法?”林安道,“还有,我们兄妹父母双亡,祖父母不待见,尚在孝期,舍妹出孝时便是二八年华,而阿灿你那时则一十有八,你可能等?单单你能等了,你家人可能等?阿灿你莫要忘了,你们家,可是数代单传。”
这样的人家,如何能不想早早娶了媳妇儿,延续子嗣?
寻常人十三四都能成婚,张家想着张灿要读书,最好考出个功名来再成婚——但是读书何其艰难?就算张灿有些小聪明,如果不是原身林安在出了父孝后,连连给张灿辅导了几个月的功课,张灿就是到了现在的年龄,也考不中童生。
张家长辈终于熄灭了自家孩子是“天才”的想法,开始想着张灿能在二十五之前中秀才,四十岁之前中举人,有生之年中进士……如此一番,也算是改换门庭,至少张灿生的儿子,有了张灿这个考过功名的爹的教导,肯定会比张灿前路更广,说不得三十岁之前就能中进士,然后踏足官场。
于是正在过十六岁生辰的大好少年郎张灿,就被逼婚了。
而张灿也是这个时候,才发现他不能拖下去了,必须要找个机会向大舅子求亲!
奈何大舅子虽是他的至交好友,却也不好糊弄。
张灿唯唯诺诺几声,方才被灌得酒也开始清醒,慢慢想通,他今晚必定是得不到甚么答案的。
林安这样护妹心切,哪里会真的答应他甚么?
张灿醒了酒,猛地拍一下脑袋,立刻道:“是我糊涂了,待明日,我便禀明父母,请我父母去找人说亲……”话音一落,再看一眼林安,忙又道,“不对,是、是让我父亲请安哥儿出来一叙,这样可好?”
林家还在孝期,明着暗着,都不能有“说亲”这件事发生。
林安轻哼一声:“不必明日。你们家里长辈多,多想几日,想清楚了,总要都愿意了才好。”又见张灿面露喜色,复又加了一句,“当然,纵然是你们都愿意了,我妹子不愿意,我也是不肯的。”
张灿一张笑脸,立刻又萎靡了下来。
安哥儿的妹子,她,会愿意的么?
林安高高兴兴的来给好友庆贺生辰,结果却绷着一张脸回去的。
气得都没给猎户好脸子看。
猎户耳聪目明,又擅长听壁脚,早早就在门外,把林安与张灿的一番话听了进去。
猎户倒是觉得张灿不错,至少给林大丫定了张灿,孝期一出,林大丫就可嫁到张家。
如此一来,小秀才要担心的人便少了一个,心中就能有他更多的位置。
只是想是这样想,猎户却自动自觉地没有把这话说出来,而是装作甚么都不知道,拉着小秀才上了马车,一路回了小秀才在县城里买的那处五进的大宅院。
大宅院很是宽敞。
小秀才放在大宅院的家仆也很是乖觉的在道路一旁种了不少树,因此今夏虽然炎热的非比寻常,大宅院里倒还算凉爽。
奈何小秀才还在守孝。既是守孝,自然是在家乡。小秀才纵然的喜欢大宅子里的清凉,也只能偶尔来这里,大部分时间,还是只能住在乡间。
好在乡间的房舍里,打通了南北窗户,来往皆是风,倒也不算难捱。
还有……大夏天的,又是晚上,小秀才不乐意坐在车厢里,就和赶车的猎户并排坐着,侧首看向猎户。
还有就是,相比县城,猎户更喜欢乡间,更喜欢上山打猎。
林安对住在县城还是乡间倒是无所谓,只要夏天凉快,冬日温暖,对他来说怎么都好。因此至少现下,他还是住在乡间较多。
林安想着想着,就有些走神。
马车行止一处人迹罕见之处,猎户忽然捉住了林安的手。
“明晚,我们在大宅里过,可好?”
明晚,便是七夕。小秀才口中的“情人节”。
林安吓了一跳,奇道:“三哥不是喜欢乡间么?”怎的会主动提出要在县城里住?
黑夜里,月色下,猎户一双黑漆漆的眸子看着小秀才一眨不眨:“在乡间,媳妇儿顾及人言,黄昏时分就要赶我。在这里……”
宅院深深深几许,挡住了乡间人们的目光,他们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相依相偎。
然后偷偷做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林安忍不住红了耳朵。
可他还是严肃着脸道:“三哥你在说甚?明日事忙,我不得已之下,才未能返回乡间,看两个妹子过乞巧节。只是人虽不能至,吾心却至。故而留在宅中,却也心系乡间,愧疚缠身,久久不能眠。”
猎户只道:“那我呢?”
林安歪着脑袋道:“我既不能眠,三哥如何舍得离我而去,反去独自夜会周公?令我胸口醋意难消?三哥明夜,定要陪我心头愧疚和醋意双双消散,才得离开。”
猎户蓦地停下还在慢性的马车,定定地看向这个故意调戏他的小秀才,声音微微沙哑:“可是,若你不在,我定要夜夜独自去会周公。这,可又如何是好?”
小秀才登时鼓着脸,瞪大了眼睛。似是不信眼前这人脸皮也变得这般厚了。
猎户声音越发低沉:“从今以后,你夜夜陪着我,我便再不去独见周公,让你心生醋意,这样可好?”
当然不好!
林安心说,年龄的事情暂且不提,他妹子都有人求娶了,年龄的事情,在古代是说不通的。可是,孝期呢?
“我……”
不过不待林安开口说完,猎户深深看了林安一眼,扭头就开始驾着马车狂奔。
林安隐约听到猎户颇为懊恼的一句话。
“当要先成亲才好。”
成亲了,才好办事儿。
不成亲就做那些……让小秀才高兴又难过的事情,他的小秀才,岂不是要委屈?
罢罢罢,且再等上一年多,待小秀才孝期过了,迎他进门,方是正道。
猎户想通之后,立刻开始目不斜视。
觉得世风日下,做一双奸夫淫夫才是正道的小秀才:“……”
☆、第42章 要学箫的小秀才
猎户和小秀才,在是否要做一双“奸夫淫夫”的事情上,显然没能达成共识。
林安原本只是试探,见猎户颇为坚定的态度,虽有些遗憾,倒也不恼。
孝期未过,他还年少,是以想做甚么,也做不得。
可是,待他十六岁,孝期过了,考中举人后呢?
总会有法子的。
林安这样想着,便也不甚在意这件事。倚靠着猎户,就沉沉的睡了过去。
猎户停下马车,将人放进车厢里安置好,盖上薄毯,这才出来继续赶车。
只是这一次,赶车却赶得很慢。
翌日,林安睡到日上三竿,才从床上爬起来,摸到凉爽的榻上。
他这还不是自然醒,而是被这炎炎夏日给热醒的。
屋子里仅有的一块冰,早就化了。
林安现下虽然已经不用吃药了,可是身子骨还是比不得旁人,受不得凉。因此就算是想在屋子里放冰块,都得等猎户同意了,才给他放。
林安真是既欢喜又忧愁。
不过他没纠结太久,正想着要晨起洗个澡,再去吃饭,就见一人直接推门而入,手里还端着一碗燕窝。
那人可不正是猎户?
林安坐在榻上,歪着脑袋看那人。
那人将碗放下,就上前揪人。
“起来洗漱,然后吃饭。”顿了一顿,伸手摸了一下小秀才的小肚子,一触即回,“睡了这么多时辰,肚子都饿坏了。”
林安完全没有被占了便宜的觉悟,见猎户摸他小肚子,他也顺势摸了摸,果然,瘪的。
“是该吃点东西垫垫。”林安想,要是在古代得个胃病,那可就麻烦了。
于是小秀才乖乖的从榻上爬了起来,赤脚站在地上。
然后又被猎户给抱着坐到榻上:“不许光着脚走路。”虽然是夏天,可是小秀才是受过罪的,冬日里那样畏寒的模样,猎户还记得清清楚楚,他可舍不得小秀才再自己无意把身子糟蹋了。
小秀才乖乖的坐下,看着猎户给他穿上“拖鞋”,然后对着仰头看他的猎户露出两个小酒窝。
猎户眼睛里些微的责怪立刻消失不见。
小秀才满意的收了小酒窝,起身拍了拍猎户的脑袋,去外间洗了脸,擦了牙,照着铜镜看了半晌,回来又挑了身衣服,把人赶走,换好了衣服,喝了燕窝粥,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他好像被猎户糊弄着,没能洗成澡。
想到空腹洗澡的确不太好,小秀才别扭了一会,才决定大度一些,原谅猎户。
猎户这才重新进得小秀才的房间。
二人又说了几句话,小秀才才和猎户开始在这五进的大宅子里转了两圈,尔后一边吃水果,一边看猎户舞剑,附带还要叫几声好。
猎户哭笑不得,倒也随小秀才去。
二人闹了半个时辰,就到了午饭的点,小秀才这才大快朵颐,吃了个八分饱。
待吃完饭后,小秀才就想读书。
然后猎户就开始那一双眸子看他。
小秀才这才恍然大悟——今天,是要过节的。
还是要过情人节。
“那便不读书了。”小秀才果断搁下了书本,歪着脑袋开始思索,“可是,外面天太热了,现下也没到晚上,我们要怎么过节?”
猎户捉住小秀才的手:“媳妇儿不是想学功夫么?三哥教你打拳。”
小秀才:“……”大夏天的,学打拳?热一身汗么?小秀才觉得他要认真思索一下这件事的可行性。
猎户却以为小秀才会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毕竟,小秀才之前可是说了想要学功夫,然后“打败压制”自己来着。
“不算难学。”猎户想了想,以为小秀才觉得不好学,便道,“三哥先打几遍给你看,你觉得好了,三哥再教你,可好?”
小秀才转了转眼珠:“可是,夏天里打拳不热么?三哥是打算脱了衣袍,赤膊打拳么?”
猎户:“……”怎么觉得小秀才的眼睛里竟会有两团火……
怎么会没有火呢?
虽然现在寄身的这个身子还小,可是,真正的林安可是二十大几的人,真实年龄和如今的猎户倒是不相上下。
而接近三十岁的林安,上辈子年纪小时,整日要顾着上学打工赚学费,年纪大些,学业完成,就开始努力往赚钱这条路上奋斗,怎么赚钱怎么折腾,忙碌的连谈恋爱的功夫都没有,后来年龄到了,依旧没时间谈恋爱。他倒是有心找个男人或者女人破了处男身先,奈何还不等林安物色好人选,就已经传到了昏睡的原身身上。
换句话说,林安打从出生就开始“旷”,“旷了”太多年,还不曾经历过某种事情。虽然以他现下的小身板,还不敢轻易去“招惹”猎户,但是……提前看下自家奸夫的身子,而且只是上半身,或许,也不算过分?
如是一想,林安更兴奋了。
猎户不明所以,但也愿意让小秀才看看自己打拳的模样,然后愿意学拳,锻炼身子。
于是二人脑袋里想着南辕北辙的东西,一起去了猎户不知何时布置出来的室内的练武场。
练武场还放着冰块。
林安深深地觉得这里是个好地方。
有冰有躺椅,还有会打赤膊的“美人”可以看。
世上最美之事,莫过于此。
奈何林安只在脑袋里想了想这等美事,还没能亲自“看到”,就有家仆来报,柳掌柜和柳师傅一道来了。
家仆道:“柳师傅满脸喜色,柳掌柜也很高兴,只是眉间还有些皱,似是在想些什么事情。”
林安颇为意外的看了那家仆一眼。
家仆任由林安打量,动也不动。
“你去请二人过来罢。”
竟是问也不问。
家仆目光闪了闪,躬身道:“是。”
然后柳掌柜和柳师傅就到了。
他们一是来禀报喜讯,二是来告辞,三么,则是来讨要卖身契的。
“活字印刷,果然成了?”林安对此并不算奇怪,对这二人讨要卖身契,要离开的举动也没有丝毫动怒,“那么,将来殿下,会造福读书人么?”
他更关心的是这一点。
一旦活字印刷术传播开来,即便只是垄断性的传播,也会让读书人读书的成本降低,这不仅对那位太子殿下的威望提升有益,对提高民智……然后让百姓一代比一代聪明,最终有一代人推翻腐朽的封建王朝……还是很有裨益的。
好在对帝王太子很是敬重的几人没能发现林安内心深切的愿望,皆以为林安是为天下读书人着想,心中亦是觉得有些对不住林安。
可是,这样的技术,若是掌控在太子殿下手中,的确更好——这也是柳掌柜和柳师傅共同的想法。
“东家尽可安心,殿下要了这个法子,亦是为民心。”
既为民心,为天下读书人之心,那么太子殿下,就一定会将这项技术造福天下。
林安得了承诺,放下心来。和柳掌柜、柳师傅又说了些话,听说二人急着来,还没能吃饭,又令人去做饭。
让猎户招呼着二人,他就去取二人的卖身契了。
柳掌柜见林安人走远了,才从袖口里取出一封信来,递给猎户。
“这是将军托白大人给您的信。”柳掌柜收了笑容,恭敬道,“将军的意思,您喜欢小东家,要迎娶小东家,都随便您。可是,您总得留个孩子。”顿了顿,又道,“将军还说,是要您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下面几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的娃。
猎户看也不看那封信,直接道:“他若要儿子,让他自去找人生,莫要找我,更莫去找林安。”
柳掌柜心说,将军一片痴心,哪里会找旁人生孩子?欲要柿子找软的捏,劝猎户,可是想到京里传来的消息,眼前这人是如何与将军决裂,放弃大好前途,愣是返回乡间,打猎为生的事情,又觉此人亦不好劝。
想了想,觉得这是将军和这猎户二人之事,便将信放下,这也算完成了任务——毕竟,这信放下了,猎户不能现下就让小东家知晓,可不就要自己收着了?
奈何柳掌柜之猜到了一半。
猎户的确是拿起了信,可是却没有打开看,也没有收起来,而是走到一旁的水盆旁,直接将信丢了进去。
不过片刻,信中的墨色化开,再不能看。
柳掌柜:“……”
林安很快回来了。
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将两张卖身契交给柳掌柜二人,又问二人何时启程离开,是否在走之前,先把书坊的事情交代给他的人。
柳掌柜道:“应分之事。白大人说,殿下已经安排了十人来接我们兄弟,且看路程,至少十日后才能到。小东家尽管安排人过来,交接书坊一事。”
林安闻言放下心来,与柳掌柜二人又说了些话,家仆传话,饭菜备好,便请两人去用膳。
待请二人吃了饭,送走了人,张灿又来——自然还是为了林大丫的事情,言道家中长辈俱同意这件亲事,还特特写了贴字,请林安过两日去家中一聚。
林安其实并不觉得张家不好,也不觉得张灿不好,。只是他心中有一担心,偏偏对着张灿还说不出来。张家几代单传,万一,万一他妹子生不出来孩子?或是只生了女儿呢?
林安心中对此千愁万愁,只恨不能抓着张灿的肩膀,对着张灿普及一番生男生女其实是取决于男方而不是女方这件事。
奈何时机不对,时候不对,林安纵使是再忧愁此事,也不好表现出来,只能严肃着脸,和张灿说了半个下午的话,然后忽略张灿想要留饭的俊脸,愣是把人给赶走了。
猎户也是这时才能和小秀才单独相处,开始过节。
猎户本不是会花言巧语之人,亦不知该如何讨好心上人。因此听说小秀才要跟他过“节”,便将他之前亲自打磨的玉簪子拿了出来。
是一只白玉狐狸簪子。
林安很是惊喜。
只是在看到这是只狐狸簪子的时候,微微一愣:“为何是狐狸簪子?”偏偏这狐狸还刻得惟妙惟肖,十分熟悉。
猎户心说,可不是熟悉么?这正想着你眯着眼睛笑得神态刻得,不熟悉,那还使得?
好在他这话只在心中说了,面上却一字不显,只亲手为小秀才重新梳头插上发簪,看小秀才玉树临风的模样,心中欢喜又担忧。
欢喜着他的小秀才如此俊秀,担忧着还不能把小秀才娶回家,唯恐迟则生变。
林安不知猎户想法,接了簪子后,就想自己也应对猎户再好上几分,便问:“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我现下正该学乐,三哥觉得,我该学哪门乐器方好?”
君子弹琴也好,学笛也罢,一为怡情,二为通乐理。林安苦读之余,难免乏味,是以也想学门乐器,权作怡情。
只是林安没甚么特别想学的,因此就问猎户,打算学一门猎户喜欢的。
孰料猎户喉结一动,果断道:“箫。”
吹箫之技,岂可不学?
林安:“……”吹箫啊,好像很不错的样子……
等等!
他们说的,真的是一回事儿么?
不过,无论二人说的是否是一回事,因着林安前日的话,林安和猎户,别扭中带着一丝欢喜的,一起度过了一整夜。
和衣而眠。
☆、第43章 没法子的小秀才
七月初七,七夕。
林安一不小心着了道,不得不答应猎户,打算学吹箫之技。
虽然他觉得他学得吹箫,大约不是猎户想的那个“箫”,但是,谁让他“小”呢?谁让他整日苦读诗书,根本听不懂呢?
因此林安权作不知那件事,只和师父刘夫子报备一声,说了要学箫一事。
刘夫子是真正的正派人士,闻言缕须想了一会,便给林安推荐了顾夫子,让林安去跟顾夫子学箫,还道顾夫子夫妻二人,在音律方面都颇为精通,若是林安有法子让顾太太出山,请她教一教婉姐儿和姝姐儿音律和学问,那自是更好不过。
刘夫子为林安两个妹子取得名字,正是林婉和林姝。只是这两个名字除了刘夫子夫妻会叫,寻常连林安都习惯了唤大丫二丫……
林安眼睛亮了亮,便应了下来。
且不提二丫,大丫如果真的嫁到了张家,能多学一点,当然还是好的。
刘夫子照旧检查了林安的功课,见林安这段时间很是用功,这才放心。
可是林安却没那么早放心。
“师父,单单是华阳县附近,自从前一年的冬雪停下,数月以来,只下了一场小雨。”林安面有忧色,“又有烈阳高照,每日闷热,却又不下雨。井里的水位似有下降,穿过林家村的河水水流也越发小,前几日,小河中游的村子还把河流给堵了。我也令人去看过周遭村子里的情形,周遭村子里,有河流穿过的还好些,地里的粮食总算能勉强成活。可是那些只靠井水过活的村子,已经为了争水,打过好几场,听说还有人在争水时死在当场。”
林安还有一句话没说。如果老天爷再这样干旱下去,始终不肯下雨,那么今年定是要大旱。
而大旱的后果……
刘夫子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本朝邸报管得相对宽松,但凡有功名之人,都可以凭“读书人”的身份去购买。
刘夫子和林安都不缺钱,两人都是定期去买,因此对全国的情形知道的倒是不少。
刘夫子教过不少学生。那些学生里十个里总有那么一个记挂着刘夫子,每一两个月写一次信,因此刘夫子知道的比林安还要多一些。
“北旱南涝,却不知老天爷为何不肯公平一些。”刘夫子说罢,眉心拧得更紧,“咱们这边旱,敕拉一族那边更旱,敕拉一族最近接连犯境,朝廷那边,本就对敕拉一族不满。又有主站一派,言道敕拉一族缺粮,人和畜生都吃不饱,人马皆瘦,当是进攻草原,一举拿下敕拉一族的好机会。全然不顾穷寇莫追之道,还怂恿陛下令太子殿下代驾亲征,以定军心。”
林安抿唇不语。
“出征打仗,一要兵士,二要将才,三要钱粮,”刘夫子甚至不忍再说下去,“今年秋收,怕是还要加税。”
只有加税还是最好的结果。因为打仗还缺人,如果到时候打仗打急了,临时征兵,也不足为奇。
到时候百姓家里好不容种出来的粮食被拉走大半,家里的顶梁柱再被拉走了……刘夫子也好,林安也好,竟都无法想象那时的悲剧。
且,二人若无功名,与普通百姓,又有何异?
“若到时真的如此,”林安慢慢道,“那学生便再多置些田地。”
大不了他自己不收税,只交朝廷的那部分税,剩下来的粮食,好歹让人活着撑到大旱结束。
刘夫子拍了拍林安的瘦弱的肩膀,没有说话。
即便有了秀才功名,他们所能做的,依然很少。
不是不想做,而是不能做。一旦他们学着有些人家开始施粥救济百姓,那么接下来,他们就会被县衙和州府盯上,请他们去“捐银”,帮朝廷渡过难关;如果仅仅如此,那还是好的,若是被一些地方跑来的大批流民盯上,那些流民见他们只是小小秀才,又无甚根基,真的舍了命,来抢他们的东西,取他们的性命,也未可知。
人心,从来难测。
林安家里有三个弟妹,他还有自己的抱负,有自己的想法,还想着要和猎户做一辈子的狗男男,因此就算将来要出手帮人,也定会谨慎再谨慎,唯恐为自家招了祸事。
刘夫子见林安谨慎,便也不再说什么。其实在刘夫子看来,一旦百姓乱了,县城比乡间更为安全。林安兄妹几个若能来县城最好。
可是林安孝期未过,常常撇下乡下的母亲棺木,反而住在县城……将来却有可能成为旁人攻歼他的把柄。因此刘夫子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让林安谨慎,帮人可以,但万万注意,不可太过招人眼睛。
林安颔首称是。
回到林家村,林安就去找了顾夫子和顾太太,将想要两个妹妹跟着顾太太读书学音律的想法说了。
顾太太和顾夫子对视一眼,道:“这却是好事,我愿意去林府教导你两个妹子。”
林安一怔,忙道:“天地君亲师,师恩贵重,我两个妹子要跟你学习,自然是要上门来,如何能让您过去?这却是不好。”
顾太太眉眼慈爱,道:“这件事原本也不该瞒着安哥儿的。安哥儿或许不知,大旱之下,学堂里来读书的学生都少了三分之一。剩下肯来的学生里,还有一半是吃不饱饭的。我和外子虽然也想帮着学堂的学生,可到底钱财有限,现下安哥儿既来请我去教导两个妹子,我又闲来无事,能去讨一份束脩,教你妹子一些大家子的规矩仪态、读书弹琴明理、掌家之事,回来补贴学堂的学生,让他们每日早上能喝上一碗粥,垫垫肚子,那也是好的。”
顾太太未曾嫁给顾夫子前,也曾是官家小姐,只不过可惜是原配之女,后被继母算计,才不得已嫁给顾夫子。但是寻常官家小姐都会的事情,她也都能来教给林大丫林二丫二人。
林安原本就是想给顾太太束脩的,现下顾太太主动说除了音律之外,还愿意教两个妹子更多的东西——而那些东西还不是寻常人能请到人来学的,当下大喜。
“如此,多谢女夫子了。”林安起身,深揖一礼,被顾太太扶起来后,又道,“顾太太想要补贴村子里的孩童,林安也愿为此出一份力,所以……”
林安想了想,道:“林安便给顾太太每月十只活鸡,十只活兔,三十个鸡蛋,还有四两银子的束脩,顾太太以为如何?”
现下的情形,粮食和肉禽都贵,林安开的价钱,已算是很好。
顾太太看了顾夫子一眼,顾夫子道:“四两银子太多,二两足矣。”
林安道:“若太太只教我妹子读书学音律,二两银子或许足矣。可太太还要教我妹子旁的东西,这些哪里足够?还请二位切莫推脱。”
如此推让一番,顾夫子夫妇才同意了林安说的束脩。
林安说完两个妹子的事情,又道想将林平和秦茂也送到顾夫子这里来。
虽然他也能继续教导两人,但在这古代生存越久,林安越发觉得没有功名,没有权利,在这古代就是没有人权。纵使是活着,却也要提心吊胆,因此他越发的想要在科举路上越走越远。
下一次的大考,他一定要参加。进士或许还考不上,但是举人身份,他是一定要得到的。
有了举人身份,再给林大丫陪送大笔的嫁妆,到时就算真的要把林大丫嫁给几代单传的张家,林安也能放心不少。
因此把两个小的每天送到顾夫子的学堂,林大丫两个则交给顾太太,林安的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
不等猎户高兴,就见林安已然把多出来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
猎户:“……”
好在猎户家装了玻璃,林安想读书,更喜欢明亮的地方,因此大半时间,都扎根在了猎户家。
扎根到了猎户眼前。
这才让猎户心中高兴了几分。
七月十五鬼节,秦茂生辰,当夜开始下雨。
大雨接连下到了七月十七晌午。
田地喝饱了水,庄稼终于精神了起来。
河水水流也变大了一些,井水水位开始上升。
村子里的人都高兴地不得了。
转眼就过了中秋,秋收开始。
虽然今年的收成比往年是差了不少,但是,倒也足够交了税,饱饱的吃上一年了。
当然,前提是,朝廷没有再加税。
八月底,地里的粮食都收了上来,县衙开始挨个村子跑,拿着一张告示,把村子里人都召集过来,开始念。
“……敕拉一族,辱我国境,当除之……然但凡兴兵,皆要钱粮……大好男儿保家卫国,百姓税赋自然当加,以令将士无忧,铲除敕拉一族……”
林家村的村民,全都傻住了。
今年的收成差成这样,可是,朝廷却要加税赋。
加了三分之一,还是只要粮,不要钱。
晴天霹雳。
“俺的娘哎,到底还让不让俺活啊?多交三分之一,俺们家孩子这么多,哪里还能养得起啊?”
不知谁坐在地上,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随即上了年龄的男女都开始哀嚎起来。
怎么活?
怎么过?
他们从年前下雪的时候就开始担心,一气儿担心到秋收,老天爷总算是下了两场雨,让他们把能勉强活着的粮食给收上来了。
结果呢?
北旱南涝,天灾害人。
朝廷……还要加税!
“怎么活?我都这把年纪了,干脆死了算了,还能少吃点粮食,少交点人头税,让俺几个大孙子好能活下来!”
“卖闺女!必须卖闺女!赔钱货,不卖怎么活?”
“你卖闺女就能活,俺们家就算把俺们一家子都卖了,都活不下去!”
“死老天不让人活啊!”
……
林安站在那里,默默看着。
县衙的衙役听了半晌,不耐烦了,毫不客气的踹开了一个大娘,大声斥道:“喊什么喊?哭什么哭?你们以为,就你们难啊?啊?你们去县城里瞧瞧,不但田赋涨了,那些商人的税赋整整加了一倍!你们活不下去,那些商人怎么活?啊?”
林家村的人终于不哀嚎了,可还是有人低声道:“下贱人,当然活得久!”
士农工商,有些人,是真的发自内心的觉得从商,是一件下贱之事。
林安不由看了那人一眼。
那人察觉到了,抬头看向林安。初时还是习惯地讨好一笑,随即不知想到了什么,却是恶意满满地看向林安。
“还是林秀才好呀!家里那二十亩良田,全都不用交税吧?林秀才,俺们家养不活孩子了,能上你家讨口饭吃吗?俺是大人,饿死就饿死了,俺不吃你家的饭,就让俺家三个小子,”说着那个胡子拉碴的闲汉,就把自家三个八岁到十二岁的儿子给退出来,“就让他们吃饱了,活着就成。林秀才,好人有好报,您看成吗?”
闲汉说罢,村子里人似是都反应过来,是了,他们的确是难,难到种了那么多地,结果却还要交出去一大半给朝廷。可是,在他们村子里,却还有一家是不用交田赋的。
第12节
恋耽美
第12节
于是三哥开口了:“明晚,你陪我,到什么时辰?”
林安:“……”
沉默是金,古人诚不欺我。
☆、第41章 被求亲的小秀才
张灿和林安素来交好,他过生辰,虽不是整寿,只是十六岁生辰,林安也当去庆贺。
更何况这一次张家有心,在华阳县最大的酒楼里订了包间,令张灿请了素日来往较好的八九个秀才公和童生,说是为张灿庆贺生辰,何尝又不是令这些童生和秀才公互相加深一下情谊呢?
人脉一事,若不从一开始做起,待需要时再去“交友”,那可就晚了。
张灿虽有些痴心,性子偏向天真,但他却有一向好处——肯听话,尤其是肯听父母、祖父的话,因此就算此刻拘于年龄眼界还不甚明白的事情,家里长辈一说,他就肯乖乖去做,倒也让张家长辈心中安慰。
林安看得出其中的好处,又要给兄弟做面子,当然得来。
只是他最终还是不是一个人来的。
猎户根本没有反驳他说的话,只是睁着一双暗沉如水的眸子看他,林安是直接被盯得投降的。
也罢也罢。
林安坐在马车里,拄着下巴想,既然猎户这么舍不得他,那就只好随身带着他了。
反正、反正能随时看到猎户,他,其实也是很欢喜的。
大不了,在酒楼里再要个包间,让猎户在那里独酌——想想忽然觉得有些心酸。林安挠了挠脸,又想,虽然他和张灿交好,但是也不能太过冷落猎户,大不了、大不了,他多去“方便”几次,去陪陪猎户好了。
于是张灿几人一晚上就见林安出去“方便”了七八次……
张灿请的几个人里,林安与他最是要好,因此待送客时,林安跟着他送走了倒数第二位客人,张灿也不觉奇怪。
只是等张灿看着林安不找马车出门回府,反倒要往楼上跑时,忙拉住人:“哎哎,安哥儿你去哪儿?都快子时了,你怎的还不回去休息?要是明个儿起不来,或是生了病,我、我可怎么和你妹子交代?”
华阳县里,寻常是有宵禁的,只是最近似是京城里出了甚么好事,七夕前后三日,才不设宵禁。只是张灿知晓林安身子不算好,才会子时前就结束了相聚,把大家都送走。
林安往楼上走,自然是为了猎户。
可是现下听着张灿说的话,他反倒觉得猎户的事情暂且不急。
林安眯着眼睛,上上下下开始打量张灿。
先前没有反应过来时便罢了,现下林安一反应过来,就立刻觉得不对劲。
这个张灿,往自己乡间的家跑的次数太多了些,提到他家妹子的时候也太多了些。
张灿却是个颇有骨气的,见林安似是发现了什么,再想到家中母亲开始操心他的婚事,稍一狠心,便拽着林安往他们先前的包间里去,关了门,就对着林安长揖一礼。
林安默默地开始磨牙,握拳。
好在张灿没看到林安磨牙的举动,说话虽有些结巴,可还是说了下去。
“在下倾慕令妹久矣,愿聘为正妻,主持中馈,繁育子嗣,相携到老,不离不弃!还、还请大舅兄将令妹嫁给我!”
张灿说罢,就继续维持长揖的姿势弯着身子看自己脚尖,等待林安的回答。结果一等再等,等他腰背都弓不下去,踉跄着扶着旁边的桌子站直了身子时,就见一向温文有礼的林秀才,正举着一只鸡毛掸子瞪大眼睛看他。
张灿:“……”跑啊!
可惜他弯着身子太久,包间里又满是桌子椅子,不多久就被林安给追着打了好几下。
幸而林安不是真要打死或是打伤他,打了几下,让张灿吃疼,就罢手了。
扔了鸡毛掸子,林安就坐在一张宽敞的座椅上,开始审问。
“你何时看中我妹子的?”
“四年前,我去你家寻你,不识得路,恰见你妹子在河边浣衣,问了她,才知她就是你妹子。”张灿红了脸,“我那时就觉得她好。”
林安:“……这就喜欢上了?”
张灿忙道:“不、不全是。我那时就觉得她说话轻声慢语,人又温柔,就觉得她好。后来我又特意常常去寻你,结果在河边却看不到她。到了你家里,在门外还不曾进去,你就自己出来与我说话,也不请我进去,我……”就基本见不到温柔似水的林大丫了。
然后他便开始日思夜想。结果少年慕少艾,若真是常常见了,或许也就觉得那人好,但不会有旁的心思;偏偏张灿始终见不到林大丫,一日,两日……十日,百日,一两年的见不到那人,却常常见那个和林大丫相貌有三分相似的林安。张灿想忘却忘不了,可不就成了张灿的心病?
待到再次见面时,彼时的浣衣少女,却是一身孝服在身,瘦弱无助,眸子里却带着一丝坚毅,让他再也移不开眼睛。
张灿二见伊人,终被勾了魂魄,再也放不下。
林安:“……”这还跟他有关系?
张灿羞羞答答的说完了自己的“单恋史”,就开始等心上人的哥哥开始说“同意”二字。
奈何林安的话还没有问完。
“单单是你喜欢了,那你家人呢?你的祖父、父亲,还有母亲,他们可知晓了你的这个想法?”林安道,“还有,我们兄妹父母双亡,祖父母不待见,尚在孝期,舍妹出孝时便是二八年华,而阿灿你那时则一十有八,你可能等?单单你能等了,你家人可能等?阿灿你莫要忘了,你们家,可是数代单传。”
这样的人家,如何能不想早早娶了媳妇儿,延续子嗣?
寻常人十三四都能成婚,张家想着张灿要读书,最好考出个功名来再成婚——但是读书何其艰难?就算张灿有些小聪明,如果不是原身林安在出了父孝后,连连给张灿辅导了几个月的功课,张灿就是到了现在的年龄,也考不中童生。
张家长辈终于熄灭了自家孩子是“天才”的想法,开始想着张灿能在二十五之前中秀才,四十岁之前中举人,有生之年中进士……如此一番,也算是改换门庭,至少张灿生的儿子,有了张灿这个考过功名的爹的教导,肯定会比张灿前路更广,说不得三十岁之前就能中进士,然后踏足官场。
于是正在过十六岁生辰的大好少年郎张灿,就被逼婚了。
而张灿也是这个时候,才发现他不能拖下去了,必须要找个机会向大舅子求亲!
奈何大舅子虽是他的至交好友,却也不好糊弄。
张灿唯唯诺诺几声,方才被灌得酒也开始清醒,慢慢想通,他今晚必定是得不到甚么答案的。
林安这样护妹心切,哪里会真的答应他甚么?
张灿醒了酒,猛地拍一下脑袋,立刻道:“是我糊涂了,待明日,我便禀明父母,请我父母去找人说亲……”话音一落,再看一眼林安,忙又道,“不对,是、是让我父亲请安哥儿出来一叙,这样可好?”
林家还在孝期,明着暗着,都不能有“说亲”这件事发生。
林安轻哼一声:“不必明日。你们家里长辈多,多想几日,想清楚了,总要都愿意了才好。”又见张灿面露喜色,复又加了一句,“当然,纵然是你们都愿意了,我妹子不愿意,我也是不肯的。”
张灿一张笑脸,立刻又萎靡了下来。
安哥儿的妹子,她,会愿意的么?
林安高高兴兴的来给好友庆贺生辰,结果却绷着一张脸回去的。
气得都没给猎户好脸子看。
猎户耳聪目明,又擅长听壁脚,早早就在门外,把林安与张灿的一番话听了进去。
猎户倒是觉得张灿不错,至少给林大丫定了张灿,孝期一出,林大丫就可嫁到张家。
如此一来,小秀才要担心的人便少了一个,心中就能有他更多的位置。
只是想是这样想,猎户却自动自觉地没有把这话说出来,而是装作甚么都不知道,拉着小秀才上了马车,一路回了小秀才在县城里买的那处五进的大宅院。
大宅院很是宽敞。
小秀才放在大宅院的家仆也很是乖觉的在道路一旁种了不少树,因此今夏虽然炎热的非比寻常,大宅院里倒还算凉爽。
奈何小秀才还在守孝。既是守孝,自然是在家乡。小秀才纵然的喜欢大宅子里的清凉,也只能偶尔来这里,大部分时间,还是只能住在乡间。
好在乡间的房舍里,打通了南北窗户,来往皆是风,倒也不算难捱。
还有……大夏天的,又是晚上,小秀才不乐意坐在车厢里,就和赶车的猎户并排坐着,侧首看向猎户。
还有就是,相比县城,猎户更喜欢乡间,更喜欢上山打猎。
林安对住在县城还是乡间倒是无所谓,只要夏天凉快,冬日温暖,对他来说怎么都好。因此至少现下,他还是住在乡间较多。
林安想着想着,就有些走神。
马车行止一处人迹罕见之处,猎户忽然捉住了林安的手。
“明晚,我们在大宅里过,可好?”
明晚,便是七夕。小秀才口中的“情人节”。
林安吓了一跳,奇道:“三哥不是喜欢乡间么?”怎的会主动提出要在县城里住?
黑夜里,月色下,猎户一双黑漆漆的眸子看着小秀才一眨不眨:“在乡间,媳妇儿顾及人言,黄昏时分就要赶我。在这里……”
宅院深深深几许,挡住了乡间人们的目光,他们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相依相偎。
然后偷偷做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林安忍不住红了耳朵。
可他还是严肃着脸道:“三哥你在说甚?明日事忙,我不得已之下,才未能返回乡间,看两个妹子过乞巧节。只是人虽不能至,吾心却至。故而留在宅中,却也心系乡间,愧疚缠身,久久不能眠。”
猎户只道:“那我呢?”
林安歪着脑袋道:“我既不能眠,三哥如何舍得离我而去,反去独自夜会周公?令我胸口醋意难消?三哥明夜,定要陪我心头愧疚和醋意双双消散,才得离开。”
猎户蓦地停下还在慢性的马车,定定地看向这个故意调戏他的小秀才,声音微微沙哑:“可是,若你不在,我定要夜夜独自去会周公。这,可又如何是好?”
小秀才登时鼓着脸,瞪大了眼睛。似是不信眼前这人脸皮也变得这般厚了。
猎户声音越发低沉:“从今以后,你夜夜陪着我,我便再不去独见周公,让你心生醋意,这样可好?”
当然不好!
林安心说,年龄的事情暂且不提,他妹子都有人求娶了,年龄的事情,在古代是说不通的。可是,孝期呢?
“我……”
不过不待林安开口说完,猎户深深看了林安一眼,扭头就开始驾着马车狂奔。
林安隐约听到猎户颇为懊恼的一句话。
“当要先成亲才好。”
成亲了,才好办事儿。
不成亲就做那些……让小秀才高兴又难过的事情,他的小秀才,岂不是要委屈?
罢罢罢,且再等上一年多,待小秀才孝期过了,迎他进门,方是正道。
猎户想通之后,立刻开始目不斜视。
觉得世风日下,做一双奸夫淫夫才是正道的小秀才:“……”
☆、第42章 要学箫的小秀才
猎户和小秀才,在是否要做一双“奸夫淫夫”的事情上,显然没能达成共识。
林安原本只是试探,见猎户颇为坚定的态度,虽有些遗憾,倒也不恼。
孝期未过,他还年少,是以想做甚么,也做不得。
可是,待他十六岁,孝期过了,考中举人后呢?
总会有法子的。
林安这样想着,便也不甚在意这件事。倚靠着猎户,就沉沉的睡了过去。
猎户停下马车,将人放进车厢里安置好,盖上薄毯,这才出来继续赶车。
只是这一次,赶车却赶得很慢。
翌日,林安睡到日上三竿,才从床上爬起来,摸到凉爽的榻上。
他这还不是自然醒,而是被这炎炎夏日给热醒的。
屋子里仅有的一块冰,早就化了。
林安现下虽然已经不用吃药了,可是身子骨还是比不得旁人,受不得凉。因此就算是想在屋子里放冰块,都得等猎户同意了,才给他放。
林安真是既欢喜又忧愁。
不过他没纠结太久,正想着要晨起洗个澡,再去吃饭,就见一人直接推门而入,手里还端着一碗燕窝。
那人可不正是猎户?
林安坐在榻上,歪着脑袋看那人。
那人将碗放下,就上前揪人。
“起来洗漱,然后吃饭。”顿了一顿,伸手摸了一下小秀才的小肚子,一触即回,“睡了这么多时辰,肚子都饿坏了。”
林安完全没有被占了便宜的觉悟,见猎户摸他小肚子,他也顺势摸了摸,果然,瘪的。
“是该吃点东西垫垫。”林安想,要是在古代得个胃病,那可就麻烦了。
于是小秀才乖乖的从榻上爬了起来,赤脚站在地上。
然后又被猎户给抱着坐到榻上:“不许光着脚走路。”虽然是夏天,可是小秀才是受过罪的,冬日里那样畏寒的模样,猎户还记得清清楚楚,他可舍不得小秀才再自己无意把身子糟蹋了。
小秀才乖乖的坐下,看着猎户给他穿上“拖鞋”,然后对着仰头看他的猎户露出两个小酒窝。
猎户眼睛里些微的责怪立刻消失不见。
小秀才满意的收了小酒窝,起身拍了拍猎户的脑袋,去外间洗了脸,擦了牙,照着铜镜看了半晌,回来又挑了身衣服,把人赶走,换好了衣服,喝了燕窝粥,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他好像被猎户糊弄着,没能洗成澡。
想到空腹洗澡的确不太好,小秀才别扭了一会,才决定大度一些,原谅猎户。
猎户这才重新进得小秀才的房间。
二人又说了几句话,小秀才才和猎户开始在这五进的大宅子里转了两圈,尔后一边吃水果,一边看猎户舞剑,附带还要叫几声好。
猎户哭笑不得,倒也随小秀才去。
二人闹了半个时辰,就到了午饭的点,小秀才这才大快朵颐,吃了个八分饱。
待吃完饭后,小秀才就想读书。
然后猎户就开始那一双眸子看他。
小秀才这才恍然大悟——今天,是要过节的。
还是要过情人节。
“那便不读书了。”小秀才果断搁下了书本,歪着脑袋开始思索,“可是,外面天太热了,现下也没到晚上,我们要怎么过节?”
猎户捉住小秀才的手:“媳妇儿不是想学功夫么?三哥教你打拳。”
小秀才:“……”大夏天的,学打拳?热一身汗么?小秀才觉得他要认真思索一下这件事的可行性。
猎户却以为小秀才会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毕竟,小秀才之前可是说了想要学功夫,然后“打败压制”自己来着。
“不算难学。”猎户想了想,以为小秀才觉得不好学,便道,“三哥先打几遍给你看,你觉得好了,三哥再教你,可好?”
小秀才转了转眼珠:“可是,夏天里打拳不热么?三哥是打算脱了衣袍,赤膊打拳么?”
猎户:“……”怎么觉得小秀才的眼睛里竟会有两团火……
怎么会没有火呢?
虽然现在寄身的这个身子还小,可是,真正的林安可是二十大几的人,真实年龄和如今的猎户倒是不相上下。
而接近三十岁的林安,上辈子年纪小时,整日要顾着上学打工赚学费,年纪大些,学业完成,就开始努力往赚钱这条路上奋斗,怎么赚钱怎么折腾,忙碌的连谈恋爱的功夫都没有,后来年龄到了,依旧没时间谈恋爱。他倒是有心找个男人或者女人破了处男身先,奈何还不等林安物色好人选,就已经传到了昏睡的原身身上。
换句话说,林安打从出生就开始“旷”,“旷了”太多年,还不曾经历过某种事情。虽然以他现下的小身板,还不敢轻易去“招惹”猎户,但是……提前看下自家奸夫的身子,而且只是上半身,或许,也不算过分?
如是一想,林安更兴奋了。
猎户不明所以,但也愿意让小秀才看看自己打拳的模样,然后愿意学拳,锻炼身子。
于是二人脑袋里想着南辕北辙的东西,一起去了猎户不知何时布置出来的室内的练武场。
练武场还放着冰块。
林安深深地觉得这里是个好地方。
有冰有躺椅,还有会打赤膊的“美人”可以看。
世上最美之事,莫过于此。
奈何林安只在脑袋里想了想这等美事,还没能亲自“看到”,就有家仆来报,柳掌柜和柳师傅一道来了。
家仆道:“柳师傅满脸喜色,柳掌柜也很高兴,只是眉间还有些皱,似是在想些什么事情。”
林安颇为意外的看了那家仆一眼。
家仆任由林安打量,动也不动。
“你去请二人过来罢。”
竟是问也不问。
家仆目光闪了闪,躬身道:“是。”
然后柳掌柜和柳师傅就到了。
他们一是来禀报喜讯,二是来告辞,三么,则是来讨要卖身契的。
“活字印刷,果然成了?”林安对此并不算奇怪,对这二人讨要卖身契,要离开的举动也没有丝毫动怒,“那么,将来殿下,会造福读书人么?”
他更关心的是这一点。
一旦活字印刷术传播开来,即便只是垄断性的传播,也会让读书人读书的成本降低,这不仅对那位太子殿下的威望提升有益,对提高民智……然后让百姓一代比一代聪明,最终有一代人推翻腐朽的封建王朝……还是很有裨益的。
好在对帝王太子很是敬重的几人没能发现林安内心深切的愿望,皆以为林安是为天下读书人着想,心中亦是觉得有些对不住林安。
可是,这样的技术,若是掌控在太子殿下手中,的确更好——这也是柳掌柜和柳师傅共同的想法。
“东家尽可安心,殿下要了这个法子,亦是为民心。”
既为民心,为天下读书人之心,那么太子殿下,就一定会将这项技术造福天下。
林安得了承诺,放下心来。和柳掌柜、柳师傅又说了些话,听说二人急着来,还没能吃饭,又令人去做饭。
让猎户招呼着二人,他就去取二人的卖身契了。
柳掌柜见林安人走远了,才从袖口里取出一封信来,递给猎户。
“这是将军托白大人给您的信。”柳掌柜收了笑容,恭敬道,“将军的意思,您喜欢小东家,要迎娶小东家,都随便您。可是,您总得留个孩子。”顿了顿,又道,“将军还说,是要您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下面几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的娃。
猎户看也不看那封信,直接道:“他若要儿子,让他自去找人生,莫要找我,更莫去找林安。”
柳掌柜心说,将军一片痴心,哪里会找旁人生孩子?欲要柿子找软的捏,劝猎户,可是想到京里传来的消息,眼前这人是如何与将军决裂,放弃大好前途,愣是返回乡间,打猎为生的事情,又觉此人亦不好劝。
想了想,觉得这是将军和这猎户二人之事,便将信放下,这也算完成了任务——毕竟,这信放下了,猎户不能现下就让小东家知晓,可不就要自己收着了?
奈何柳掌柜之猜到了一半。
猎户的确是拿起了信,可是却没有打开看,也没有收起来,而是走到一旁的水盆旁,直接将信丢了进去。
不过片刻,信中的墨色化开,再不能看。
柳掌柜:“……”
林安很快回来了。
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将两张卖身契交给柳掌柜二人,又问二人何时启程离开,是否在走之前,先把书坊的事情交代给他的人。
柳掌柜道:“应分之事。白大人说,殿下已经安排了十人来接我们兄弟,且看路程,至少十日后才能到。小东家尽管安排人过来,交接书坊一事。”
林安闻言放下心来,与柳掌柜二人又说了些话,家仆传话,饭菜备好,便请两人去用膳。
待请二人吃了饭,送走了人,张灿又来——自然还是为了林大丫的事情,言道家中长辈俱同意这件亲事,还特特写了贴字,请林安过两日去家中一聚。
林安其实并不觉得张家不好,也不觉得张灿不好,。只是他心中有一担心,偏偏对着张灿还说不出来。张家几代单传,万一,万一他妹子生不出来孩子?或是只生了女儿呢?
林安心中对此千愁万愁,只恨不能抓着张灿的肩膀,对着张灿普及一番生男生女其实是取决于男方而不是女方这件事。
奈何时机不对,时候不对,林安纵使是再忧愁此事,也不好表现出来,只能严肃着脸,和张灿说了半个下午的话,然后忽略张灿想要留饭的俊脸,愣是把人给赶走了。
猎户也是这时才能和小秀才单独相处,开始过节。
猎户本不是会花言巧语之人,亦不知该如何讨好心上人。因此听说小秀才要跟他过“节”,便将他之前亲自打磨的玉簪子拿了出来。
是一只白玉狐狸簪子。
林安很是惊喜。
只是在看到这是只狐狸簪子的时候,微微一愣:“为何是狐狸簪子?”偏偏这狐狸还刻得惟妙惟肖,十分熟悉。
猎户心说,可不是熟悉么?这正想着你眯着眼睛笑得神态刻得,不熟悉,那还使得?
好在他这话只在心中说了,面上却一字不显,只亲手为小秀才重新梳头插上发簪,看小秀才玉树临风的模样,心中欢喜又担忧。
欢喜着他的小秀才如此俊秀,担忧着还不能把小秀才娶回家,唯恐迟则生变。
林安不知猎户想法,接了簪子后,就想自己也应对猎户再好上几分,便问:“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我现下正该学乐,三哥觉得,我该学哪门乐器方好?”
君子弹琴也好,学笛也罢,一为怡情,二为通乐理。林安苦读之余,难免乏味,是以也想学门乐器,权作怡情。
只是林安没甚么特别想学的,因此就问猎户,打算学一门猎户喜欢的。
孰料猎户喉结一动,果断道:“箫。”
吹箫之技,岂可不学?
林安:“……”吹箫啊,好像很不错的样子……
等等!
他们说的,真的是一回事儿么?
不过,无论二人说的是否是一回事,因着林安前日的话,林安和猎户,别扭中带着一丝欢喜的,一起度过了一整夜。
和衣而眠。
☆、第43章 没法子的小秀才
七月初七,七夕。
林安一不小心着了道,不得不答应猎户,打算学吹箫之技。
虽然他觉得他学得吹箫,大约不是猎户想的那个“箫”,但是,谁让他“小”呢?谁让他整日苦读诗书,根本听不懂呢?
因此林安权作不知那件事,只和师父刘夫子报备一声,说了要学箫一事。
刘夫子是真正的正派人士,闻言缕须想了一会,便给林安推荐了顾夫子,让林安去跟顾夫子学箫,还道顾夫子夫妻二人,在音律方面都颇为精通,若是林安有法子让顾太太出山,请她教一教婉姐儿和姝姐儿音律和学问,那自是更好不过。
刘夫子为林安两个妹子取得名字,正是林婉和林姝。只是这两个名字除了刘夫子夫妻会叫,寻常连林安都习惯了唤大丫二丫……
林安眼睛亮了亮,便应了下来。
且不提二丫,大丫如果真的嫁到了张家,能多学一点,当然还是好的。
刘夫子照旧检查了林安的功课,见林安这段时间很是用功,这才放心。
可是林安却没那么早放心。
“师父,单单是华阳县附近,自从前一年的冬雪停下,数月以来,只下了一场小雨。”林安面有忧色,“又有烈阳高照,每日闷热,却又不下雨。井里的水位似有下降,穿过林家村的河水水流也越发小,前几日,小河中游的村子还把河流给堵了。我也令人去看过周遭村子里的情形,周遭村子里,有河流穿过的还好些,地里的粮食总算能勉强成活。可是那些只靠井水过活的村子,已经为了争水,打过好几场,听说还有人在争水时死在当场。”
林安还有一句话没说。如果老天爷再这样干旱下去,始终不肯下雨,那么今年定是要大旱。
而大旱的后果……
刘夫子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本朝邸报管得相对宽松,但凡有功名之人,都可以凭“读书人”的身份去购买。
刘夫子和林安都不缺钱,两人都是定期去买,因此对全国的情形知道的倒是不少。
刘夫子教过不少学生。那些学生里十个里总有那么一个记挂着刘夫子,每一两个月写一次信,因此刘夫子知道的比林安还要多一些。
“北旱南涝,却不知老天爷为何不肯公平一些。”刘夫子说罢,眉心拧得更紧,“咱们这边旱,敕拉一族那边更旱,敕拉一族最近接连犯境,朝廷那边,本就对敕拉一族不满。又有主站一派,言道敕拉一族缺粮,人和畜生都吃不饱,人马皆瘦,当是进攻草原,一举拿下敕拉一族的好机会。全然不顾穷寇莫追之道,还怂恿陛下令太子殿下代驾亲征,以定军心。”
林安抿唇不语。
“出征打仗,一要兵士,二要将才,三要钱粮,”刘夫子甚至不忍再说下去,“今年秋收,怕是还要加税。”
只有加税还是最好的结果。因为打仗还缺人,如果到时候打仗打急了,临时征兵,也不足为奇。
到时候百姓家里好不容种出来的粮食被拉走大半,家里的顶梁柱再被拉走了……刘夫子也好,林安也好,竟都无法想象那时的悲剧。
且,二人若无功名,与普通百姓,又有何异?
“若到时真的如此,”林安慢慢道,“那学生便再多置些田地。”
大不了他自己不收税,只交朝廷的那部分税,剩下来的粮食,好歹让人活着撑到大旱结束。
刘夫子拍了拍林安的瘦弱的肩膀,没有说话。
即便有了秀才功名,他们所能做的,依然很少。
不是不想做,而是不能做。一旦他们学着有些人家开始施粥救济百姓,那么接下来,他们就会被县衙和州府盯上,请他们去“捐银”,帮朝廷渡过难关;如果仅仅如此,那还是好的,若是被一些地方跑来的大批流民盯上,那些流民见他们只是小小秀才,又无甚根基,真的舍了命,来抢他们的东西,取他们的性命,也未可知。
人心,从来难测。
林安家里有三个弟妹,他还有自己的抱负,有自己的想法,还想着要和猎户做一辈子的狗男男,因此就算将来要出手帮人,也定会谨慎再谨慎,唯恐为自家招了祸事。
刘夫子见林安谨慎,便也不再说什么。其实在刘夫子看来,一旦百姓乱了,县城比乡间更为安全。林安兄妹几个若能来县城最好。
可是林安孝期未过,常常撇下乡下的母亲棺木,反而住在县城……将来却有可能成为旁人攻歼他的把柄。因此刘夫子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让林安谨慎,帮人可以,但万万注意,不可太过招人眼睛。
林安颔首称是。
回到林家村,林安就去找了顾夫子和顾太太,将想要两个妹妹跟着顾太太读书学音律的想法说了。
顾太太和顾夫子对视一眼,道:“这却是好事,我愿意去林府教导你两个妹子。”
林安一怔,忙道:“天地君亲师,师恩贵重,我两个妹子要跟你学习,自然是要上门来,如何能让您过去?这却是不好。”
顾太太眉眼慈爱,道:“这件事原本也不该瞒着安哥儿的。安哥儿或许不知,大旱之下,学堂里来读书的学生都少了三分之一。剩下肯来的学生里,还有一半是吃不饱饭的。我和外子虽然也想帮着学堂的学生,可到底钱财有限,现下安哥儿既来请我去教导两个妹子,我又闲来无事,能去讨一份束脩,教你妹子一些大家子的规矩仪态、读书弹琴明理、掌家之事,回来补贴学堂的学生,让他们每日早上能喝上一碗粥,垫垫肚子,那也是好的。”
顾太太未曾嫁给顾夫子前,也曾是官家小姐,只不过可惜是原配之女,后被继母算计,才不得已嫁给顾夫子。但是寻常官家小姐都会的事情,她也都能来教给林大丫林二丫二人。
林安原本就是想给顾太太束脩的,现下顾太太主动说除了音律之外,还愿意教两个妹子更多的东西——而那些东西还不是寻常人能请到人来学的,当下大喜。
“如此,多谢女夫子了。”林安起身,深揖一礼,被顾太太扶起来后,又道,“顾太太想要补贴村子里的孩童,林安也愿为此出一份力,所以……”
林安想了想,道:“林安便给顾太太每月十只活鸡,十只活兔,三十个鸡蛋,还有四两银子的束脩,顾太太以为如何?”
现下的情形,粮食和肉禽都贵,林安开的价钱,已算是很好。
顾太太看了顾夫子一眼,顾夫子道:“四两银子太多,二两足矣。”
林安道:“若太太只教我妹子读书学音律,二两银子或许足矣。可太太还要教我妹子旁的东西,这些哪里足够?还请二位切莫推脱。”
如此推让一番,顾夫子夫妇才同意了林安说的束脩。
林安说完两个妹子的事情,又道想将林平和秦茂也送到顾夫子这里来。
虽然他也能继续教导两人,但在这古代生存越久,林安越发觉得没有功名,没有权利,在这古代就是没有人权。纵使是活着,却也要提心吊胆,因此他越发的想要在科举路上越走越远。
下一次的大考,他一定要参加。进士或许还考不上,但是举人身份,他是一定要得到的。
有了举人身份,再给林大丫陪送大笔的嫁妆,到时就算真的要把林大丫嫁给几代单传的张家,林安也能放心不少。
因此把两个小的每天送到顾夫子的学堂,林大丫两个则交给顾太太,林安的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
不等猎户高兴,就见林安已然把多出来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
猎户:“……”
好在猎户家装了玻璃,林安想读书,更喜欢明亮的地方,因此大半时间,都扎根在了猎户家。
扎根到了猎户眼前。
这才让猎户心中高兴了几分。
七月十五鬼节,秦茂生辰,当夜开始下雨。
大雨接连下到了七月十七晌午。
田地喝饱了水,庄稼终于精神了起来。
河水水流也变大了一些,井水水位开始上升。
村子里的人都高兴地不得了。
转眼就过了中秋,秋收开始。
虽然今年的收成比往年是差了不少,但是,倒也足够交了税,饱饱的吃上一年了。
当然,前提是,朝廷没有再加税。
八月底,地里的粮食都收了上来,县衙开始挨个村子跑,拿着一张告示,把村子里人都召集过来,开始念。
“……敕拉一族,辱我国境,当除之……然但凡兴兵,皆要钱粮……大好男儿保家卫国,百姓税赋自然当加,以令将士无忧,铲除敕拉一族……”
林家村的村民,全都傻住了。
今年的收成差成这样,可是,朝廷却要加税赋。
加了三分之一,还是只要粮,不要钱。
晴天霹雳。
“俺的娘哎,到底还让不让俺活啊?多交三分之一,俺们家孩子这么多,哪里还能养得起啊?”
不知谁坐在地上,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随即上了年龄的男女都开始哀嚎起来。
怎么活?
怎么过?
他们从年前下雪的时候就开始担心,一气儿担心到秋收,老天爷总算是下了两场雨,让他们把能勉强活着的粮食给收上来了。
结果呢?
北旱南涝,天灾害人。
朝廷……还要加税!
“怎么活?我都这把年纪了,干脆死了算了,还能少吃点粮食,少交点人头税,让俺几个大孙子好能活下来!”
“卖闺女!必须卖闺女!赔钱货,不卖怎么活?”
“你卖闺女就能活,俺们家就算把俺们一家子都卖了,都活不下去!”
“死老天不让人活啊!”
……
林安站在那里,默默看着。
县衙的衙役听了半晌,不耐烦了,毫不客气的踹开了一个大娘,大声斥道:“喊什么喊?哭什么哭?你们以为,就你们难啊?啊?你们去县城里瞧瞧,不但田赋涨了,那些商人的税赋整整加了一倍!你们活不下去,那些商人怎么活?啊?”
林家村的人终于不哀嚎了,可还是有人低声道:“下贱人,当然活得久!”
士农工商,有些人,是真的发自内心的觉得从商,是一件下贱之事。
林安不由看了那人一眼。
那人察觉到了,抬头看向林安。初时还是习惯地讨好一笑,随即不知想到了什么,却是恶意满满地看向林安。
“还是林秀才好呀!家里那二十亩良田,全都不用交税吧?林秀才,俺们家养不活孩子了,能上你家讨口饭吃吗?俺是大人,饿死就饿死了,俺不吃你家的饭,就让俺家三个小子,”说着那个胡子拉碴的闲汉,就把自家三个八岁到十二岁的儿子给退出来,“就让他们吃饱了,活着就成。林秀才,好人有好报,您看成吗?”
闲汉说罢,村子里人似是都反应过来,是了,他们的确是难,难到种了那么多地,结果却还要交出去一大半给朝廷。可是,在他们村子里,却还有一家是不用交田赋的。
第12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