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 >穿越之神仙谷 > 穿越之神仙谷
错误举报

分卷阅读38

    穿越之神仙谷 作者:浅溪无影

    看到下面有敌人和我们交手,你什么也别管就往死里跑回去报信,听到了吗?”

    秃阿乎歹歹点点头:“是!”

    阿勒合拔出刀:“走吧,大散山要是丢了,我死了可就没脸见天鹰可汗的圣灵啦!”

    虎都也把刀一拔:“孩子们,给我冲!”

    “喔!”一百多骑兵挥着马刀,从山坡冲下,呼啸而来。

    秃阿乎歹歹则直接骑着马一起躺下,侧身看着下面,可见骑术之高明。

    从敌骑来袭,公茂云就从望眼镜里看到了,他和钱可住的左烽火台是唯一可以看到外面的地方。

    四十架连发弓机一字排开架在两米五高的冰台之上。

    冰台后面还想加宽,但是已经来不及取冰了。

    后面的高度只有几十厘米的位置,有士兵不停的浇水,希望用水来堆高冰台。

    虎都的骑兵看到冰台的长度,心里有点吃惊。

    但是幸好不高,站在马背上都可以跳上去,而且冰台上的人似乎不多。

    “高天上神鹰的子孙们,给我杀上去。”阿勒合率先冲过去。

    四十几支连发弓机呼啸的发射,射穿一排三个人的骑士,阿勒合被当场射穿。

    虎都一看对方弓矢厉害,刚想掉头走,背后一队骑兵杀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不想死的给我杀回去。”虎都怒吼一声,带头冲过去。

    昭国骑兵停下步伐,骑在马上列成两排,手拿三发驽一排直射一排吊射,呼呼声中,箭矢射出。

    这队骑兵全部被歼灭。

    昭国战士们从冰台上架起两座长木桥,把抢来的八十几匹活着的战马运过关隘。

    死了的战马都被分割背回来,胡支人的尸体丢弃在地上无人问津。

    山坡上的秃阿乎歹歹拉起战马,悄然离开。

    在后面拦截的昭军骑兵也从高桥回来,因为再之后来的必然就是对方的大军啦,他们还不敢自大到在野外与胡支骑兵一较高下。

    钱可注视战斗结束,对行无焕下令。

    “暂时不要加宽冰台了,就是加高,起到阻碍作用就行,五万的工匠到了就在大散山最窄处修建关隘。”

    “是,钱少主!”行无焕和昭国将士对神仙谷钱少主现在说是敬若神明也不为过。

    下午时分,响彻大地的骑兵铁蹄声犹如浪潮一样,震动得水杯都发颤。

    钱可和公茂云中午饱食了酱煮马肉,带着一干武将登上勉强有三米高的冰台。

    除了连发弓机,全部都是手持三发连驽的昭国战士登上城墙。

    胡支骑兵在关隘下停住。

    钱可拿出上次带的金甲面具出来戴上,金甲面具可以调节温度,防止冻伤。被簇拥在中间站在的钱可瞄了眼公茂云,自从昨天晚上一起吃饭,他也不好意思回母舰去,毕竟都是一起受苦的战友。

    公茂云则好奇的看看他的金甲面具,要不是下面有人,他肯定也会要一个,对财迷的钱可他是能骗就骗。

    胡支骑兵里打马出来一个大酋,钱可朝后挥了下手示意不要放箭。

    大酋打马来到关下,用半生的中原话对着上面喊:“昭国人,你们要破坏和平可是?”

    钱可带着面具看着下面的人:“本殿饶你不死,休得多言,回去准备来厮杀吧!”

    “哼!”大酋生气的道:“我是胡支左大都护忽必来,敢问阁下大名!”

    “本殿是当今皇叔明王止越,率军三十五万前来接收大散关,自今日起大散关改名‘镇北关’,你回去告诉你家可汗,识相的自己来言和,否则,天军一到玉石俱焚!”

    钱可的声音在关隘上被左右两侧山谷传得极远,公茂云在下边踢踢他‘示意你太缺德了’,差点没笑出来,尤其是他那句‘本殿’更是让下面的昭国士兵捂嘴。

    “好,本将会转达明王殿下的话,我们战场上见真章吧!”忽必来打马回去。

    忽必来一会去,他身后的骑兵呼啸冲来,准备克关。

    钱可手一挥,连发弓机和三发驽狂射一通,忽必来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看到占不了便宜丢下几百具尸体撤军回汗庭报告去了。

    “胜利啦!”行无焕看着对方万人骑兵撤退,大声欢呼。

    昭国北疆的局势立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57章 攻心为上

    昭军一万步兵全部武装了三发驽机,还有一百把连发弓机,各类箭矢一百五十万支,由后方前来接防。

    五万工匠先期修建了一个大的军营,就在大散山后,然后就地取石,一定要在三月之前建设一个新的关隘出来。

    而行无焕的一万六千骑兵则全数前往六百里外的隐山山脉,协防西线区域,昭国通过粮食换工人的方式,将十五万海陵人召集起来,在隐山口修建‘镇西关’!

    钱可和公茂云一起回去,到达邺都已经一起经历了二十多天。

    “隐山那边没问题吧?”钱可收了七十一万两黄金,询问公茂云西线的事情。

    “没问题,后面你准备一百万的粮食和武器还有战马,速度要快,我会力促朝廷召集军团南下南郡的!”公茂云回来的一路上,几乎是把钱可当厨师用,咋一准备分开,他还觉得不舍。

    “主要以步兵为主,采取步兵南下、骑兵北上的新局势,这样才可以为以后谋划北方做准备,也能练练骑兵!”钱可建议到。

    “好!”公茂云应允到。

    钱可乘坐飞行母舰悄然离开。

    离开前,钱可还出了最后一个主意。

    他离开的第二天,昭国皇帝下诏“因明王建立奇功,特封其为‘镇国明王’!”

    圣旨一出,整个耀、昭两国皆以为封赏明王是因为他攻耀有功。

    而这个消息传到胡支王庭时,胡支的‘那支可汗’正召集各部大酋、左右都护、左右藩王、大祭司还有左右都庭候进行军事会议。

    听完探子来报,那支可汗气的用力的敲了敲金鹰权杖。

    “宁可相信世上有鬼,也不能相信中原人的嘴!”大祭司在一旁恨恨的说到。

    “现在大雪弥漫,今年春天恐怕会青黄不接,我们的大军无力远征到海陵,更别谈追寻天鹰可汗的途径来教训这个狡猾的中原明王和他的小皇帝!”那支可汗无奈的说。

    “那现在我们就趁着边关封锁,先灭东胡,完成我们统一胡支的大业,中原大战没有数年不能结束,我们先完成草原帝国的圣业,届时,再与他们一争天下!”左都护作为胡支的智者,说出的战略深的诸位的支持。

    昭国北方的大战暂时被拖后。

    而钱可返回神仙谷的路上,整理了耀国的战事情况。

    在十一天前,耀国南安郡就已经开城投降。

    明王的大军持续的围困南安,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射一封劝降书。

    为了能够加强守城的力量,尤大将军派出兵丁大肆抢夺富人家的粮食和财物,再把他们驱逐出境。

    后来这样的风潮弥漫到普通的士兵针对平民的抢掠,郡守允涛实在看不下去,向尤大将军申请率领百姓离城。

    这样的请求在战时是一个军士统帅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答应的。

    但是尤大将军却同意了,因为他每天在看明王射进来的地图上的红圈,知道耀国大势已去了。

    作为武将他只有两条路,一是马革裹尸死,为国捐躯;二是率兵投降。

    第一条他做不到,第二条他即使要做也要为自己谋取资本,毕竟他手里还有八万大军。

    于是他把目标瞄准了南安郡的民间财富。

    驱逐人员出城,收缴民间财富,作为耀国的边界最大城市,从战争爆发到席卷而来的昭军,南安的富户走了的仅仅只有四分之一,大部分来不及走。

    而这里的财富之巨,是任何一个人都抗拒不了的。

    于是就有了尤大将军下达的“决死令”,‘告诫全城百姓,他决定与南安共存亡,全城百姓需要净身出城,除衣物之外,仅携带三天的口粮,人均不得超过十两银子,违令者杀。’

    五万百姓就这样被洗刷干净的被他们的大将军抛弃啦。

    明王止越得到这个消息时,把围城的部队由十五万减少为八万,其他大军全部向南都开拔。

    属下们问他为什么,他只是简单回答了一句“这里结束了!”

    携带着巨款而归的钱可想像的可能是曹杨对自己思念的亲热,也可能是他的气恼,甚至疑神疑鬼的怕他知道了公茂云对自己的‘玩笑’!

    想象了一万种理由的他回到神仙谷,看到的却是让他傻眼的画面。

    外谷面积扩大到了二百平方公里,也就是三十万亩。

    而外谷的人员扩大到了六万人。

    “整个南安郡都搬过来啦?”钱可看着一脸泰然的允涛,脸上的笑容都不由抽抽。

    “钱少主,以后老朽就为神仙谷效力啦!”允涛一派轻松的说,还和南宫烈还有杭七他们规划了新城的构建设想。

    允落从九河派来部队换防,帮助这里募集士兵进行军事训练。

    钱可安抚了自己凌乱的心,回到内谷。

    一心思念的曹杨却抱着一个胖乎乎的小子坐的门前的回廊上。

    “这是什么情况?”钱可神经大条的问。

    曹杨抱起这个胖乎乎的小子:“这个是我收养的孤儿,以后就和你姓吧,就叫他钱安安!”

    “安安叫爸爸!”曹杨抱着笑的糯糯的奶娃子对着钱可笑。

    钱可蹲下来,摸摸小家伙的小手,换来小家伙咯咯的笑声。

    “你要抱抱吗?”曹杨问钱可。

    钱可用衣服擦了擦手,想抱,想了想:“我还是先去洗澡再抱他,一身脏死了。”

    钱可进去洗澡,杭七从监控书房出来,刚好看到钱可进去,不由好奇的问曹杨问:“怎么钱少主不高兴吗?”

    曹杨笑笑,一脸的温柔:“可能是太高兴了,对吧,安安?”

    小安安笑笑,伸手抓抓曹杨的下巴。

    第58章 铁面东篱

    我叫东篱相,是南安郡人士,家里世代是以贩卖茶叶为生,先祖曾经垄断过整个南北的名茶‘万水千山’的制作工艺。

    在我十岁那年我的大伯举贤成为朝廷要员,之后我的家族迎来了命运的转折,小的时候,我也一直以为大伯就是我们家族的骄傲。

    但是后来,我才知道,这个骄傲是用万水千山制作工艺换来的。

    于是,我对大伯没有了什么好感。

    而我的父亲则要我继续以他为荣,争取出仕,再为我们东篱家增光。

    但是这种事情,不过是父亲的一厢情愿,大伯的两个儿子,从来不到我们家来,甚至从来不回家祭祖,作为侄子,在举贤制度之下,我的命运其实早就已经有了定论。

    于是我选择了逃避,逃避家里给我一切安排。

    “相公,爹说那我们去南都避避,听说九河已经打起来了!”妻子惠娘在一个月前就劝过我。

    “避什么,南安这么多大军在,爹说去避,他怎么不去?”我没有好气的对惠娘骂到。

    惠娘低着头没有说话,一副委屈的样子。

    我心里有点不忍,惠娘是爹给我定的亲,我一直有一种排斥,但是她却是一个难得的好妻子,每次我粗鲁的骂她,她都只是低头不语暗自流泪。

    “爹自己不肯走,却让我们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