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锦绣(完结)第5部分阅读
花开锦绣(完结) 作者:肉书屋
花开锦绣(完结)第5部分阅读
的声音。
有些慌张,听上去很陌生。
是谁?
她神色恍惚,想抬起头来看清楚是谁,眼前却一片模糊……胸口透不过气来,她剧烈地咳嗽起来,胸口更痛了……她支持不住,蜷缩地倒在了床上。
※※※※※
不知道过了多久,傅庭筠在迷蒙中有了些许的知觉,她想睁开眼睛,眼睑却像灌了铅般沉甸甸的抬不起来。
有人把她抽起来抱在怀里,声音温柔地哄着她:“来,我们把药喝了把药喝了,马上就能好了。”鼻尖萦绕着干净好味的皂荚味道。
他是谁?
为什么要抱着他?
男女授受不亲。
她是订过亲的人。
是他吗?
可他怎么会用这么温柔的声音和她说话?
他到哪里去了?
他知道她被人灌药的事吗?
脑子里乱糟糟的,流入嘴里的汁液苦苦的,涩涩的。
她努力地想睁开眼睛,眼皮却更重了。
那人把她放下。
枕头凉凉的,很舒服。
她又沉沉地睡了过去。
然后她被一个洪亮的声音惊醒:“……九爷,这可不行这女的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好人家的闺女,长得又漂亮,就是穿了粗布衣裳也藏不住。这要是被人误会是被我们拐的,我们可就麻烦了”
“九爷,您就听我们一句劝吧”有人接着道,“您要是想女人了,到了西安府,青楼花魁,梨园名伶,小家碧玉,大家闺秀还不是您一句话的事。保证个顶个的比这女的漂亮,您犯不着为了这个女人把自己给搭进去”
“是啊九爷。”又有人赞同,“现在大批的流民涌入华阴、蒲城,华州知府都坐不住了,不仅华阴、蒲城的捕快、胥役都出动驱赶流民,就连华州的捕快、胥役也都被知府派到了华阴、蒲城两县援助,现在谁还顾得上咱们?咱们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去西安府。到时候龙归大海,他们到哪里找我们去……”
“你们不必再说,我主意已定。”这个声音平平淡淡没有什么起伏,甚至有些呆板、冷漠,可不知道为什么,却又带着股斩钉截铁的决然,让人不能忽视,“元宝,你带着富贵他们混进庆阳的流民里,玉成,你带着三福他们混到巩昌的流民里,和他们一起往西安府去,阿森,你留下来。今天是七月十二,八月十五,我们在西安府平安里的那个永福客栈碰面。”
七月十二?今天已经是七月十二了吗?难道她已经昏睡了大七、八天了?
傅庭筠大吃一惊,使劲地睁眼睛。
光亮骤然射进来,刺痛了她的眼睛。
她忙闭上了眼睛。
好几个人喊着“九爷”,七嘴八舌地或说着“我和您一起留下”,或说着“要走一块走”,或说着“这怎么能行”,或说着“大不了我们把这个女人带上就是了”……
“好了”那个平平淡淡的声音再次响起,嘈杂声立刻如潮水般退去,只余一个人的声音,“你们要是还认我这个九爷,就照着我说的去做就行了。”又道,“既然扮了流民,遇事就不要冲动,安安全全到西安府最为要紧。万一遇到了冯老四的人,你们装做不认识就是了。”
一阵沉默后,响起断断续续的应喏声。
“你们下去准备吧午饭过后你们就出发。”那人说罢,响起越来越近的脚步声。
傅庭筠努力地睁开了眼睛。
一个削瘦的身影印入眼帘。
从身后照进来的阳光给他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边,她看不清楚他的面孔,可一听那呆板、平静的声音就知道,是他,就是他。
他是怎么救得自己?他见到了母亲吗?她现在哪里?那些说话的又是些什么人?为什么要混在流民里去西安府?他又是什么人?为什么说到了西安府后什么青楼花魁、梨园名伶,小家碧玉,大家闺秀都任他挑选?他和同伙起了争执,说的那个女人就是她吗?还有,那个抱着她喂药的人是不是他?
想到这里,她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不知道该从哪一句问起,只好看着他一步步走过来,停在离她两、三步的位置俯视着她。
两人就这样对望着,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他突然蹲了下来,平视着她:“你还认得我吗?”说话的时候,皱了皱眉,显得有些不虞。
是因为她拖累了他吗?还是气恼她让他与同伴之间有了争执?
可见他虽然铁石心肠却还保持着一些良善的坚持。
这一刻,傅庭筠无比感激他的这种坚持。
“认得”她点头,想友善地对他笑一笑,嘴角一咧,胸口刺刺地痛起来,她只好微微翘了翘嘴角,露出个浅浅的笑意,“多谢救命之恩”
他点了点头,虽然依旧面无面情,可她却能感觉到他表情比刚才轻松了不少。
“有没有哪里不舒服?”他道,“我赶去的时候,那药汁已灌了一小半进去,不知道她们给你喝的是什么药,我只好当着大夫说你误食了砒霜。”他解释道,“反正都是用来解毒的,药理相通,想必没什么大妨。”一副我猜得不错,你果然醒过来的样子。
第十六章 托付
第十六章 托付
傅庭筠觉得自己脸上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误食了砒霜?
有谁会误食砒霜?
那位大夫听了,只怕会暗中发笑,以为她哪家打翻了醋坛子的善妒妇人……
等等……大夫……他请大夫了……他的同伴被老虎夹子夹伤了他也不过在自己闷户橱里胡乱寻些药用,却给她请了大夫……
她愣愣地望着他,有某种异样的情绪在她心间滑过,让她有些不安。
或者是她在他面前很失态也很无礼地躺在床上的原故?
傅庭筠思忖着,挣扎地坐了起来,这才发现身上穿着件干干净净的月白色细布衫。
她神色大变——她记得她当时穿的是件杭绸衫,陈妈妈灌她汤药的时候,汤药还曾洒落在她的衣裳上。
好像看穿了她的心思般,他突然道:“当时情况不明,我不敢把你送到华阴城里就医,只好把你带到了潼关。你的衣裳,是那大夫的娘子帮你换的。”
潼关离华阴不过二十里,他们走的并不远。
傅庭筠脸色微红。
这样猜测他,好像有点小心眼
她有些心虚。
一边四处打量,一边转移了话题:“我们这是在哪里?”
她躺在一张铺了凉簟的罗汉床上,罗汉床又旧又破,红漆斑驳,露出白色的底灰,围栏的雕花已不见了踪影,只留下光秃秃的栏杆,凉簟却是新的,颜色碧绿,透着竹子的清香。屋顶烂了几个大窟窿,阳光直直地射进来,对面墙角有只蜘蛛在结网,左边的木门用根老树桩子抵着,已经腐朽不堪,四处透风;右边的墙垮了一大半,可以看见不远处供着尊释迦摩尼像的侧面。
“这潼关城外的一座破庙。”他道,“我们没钱住客栈,就在这里歇脚了”
是吗?
傅庭筠想到刚才听到的话,暗暗撇了撇嘴,想起寒烟和绿萼来:“我的两个小丫鬟怎样了?”
她那个时候叫得那么大声两人都没有动静,不是被陈妈妈关着了就是被绑了起来……希望她们没有什么大碍就好
他闻言嘴角微抿,望着她的目光有些深沉:“当时走的急,我没有顾得上她们”
傅庭筠汗颜。
说得她好像在责备他没有把两个小丫鬟带上似的……当时的情况那么紧急,他能把她救出来都实属不易,何况再带上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姑娘……这点道理她还是懂的。
她不想他误会,忙解释道:“陈妈妈当时把静月堂里服侍的都打发到了别处。那些妈妈们好说,多半是被支使着干什么事去了,我有点担心寒烟和绿萼……”
他微微颌首,一副不愿意多谈的样子:“对了,我见到令堂了。”打断了她的话,从衣袖里掏出个用帕子包着的物件,“这是她让我带给你的。”
傅庭筠狐疑地接过来打开。
是枚一点油的银镯子。
这种银镯子,最是平常普通,华阴城满大街都卖的是这种银镯子。要说母亲让他带给她的这枚银镯子有什么不同的,那就是在那一点油的地方刻着个玉兰花,旁人看了,只觉得是为了区别的记号罢了,看在她眼里,却心神俱乱。
这是母亲为她出嫁特意到西安府的银楼订做的。
里面是空心的,打开的机关就在那一点油上。
母亲把银镯子放进她的镜奁时曾悄悄对她说过,有什么要紧的体己之物,就放在这里面,别人决计想不到。
她顾不得他在场,拧开了银镯子。
里面放着两张一千两的银票。
盖的是宝庆银楼的戳。
宝庆银楼认票不认人,可在南北二十七家分店随时立兑。
彼时西安府最好的良田不过八两银子一亩。
为什么要给她这么多银子?
母亲是什么意思?
银票在傅庭筠的手里瑟瑟发抖。
他看着,脑海里突然浮现出那张与傅庭筠有五、六分相似的面孔。
“恩公,求您救救我的女儿”如豆的灯光下,妇人也如她般瑟瑟发抖,眼中盛满了泪水地哀求他,“我来生做牛做马都会报答您的恩情。”她说着,把身上的珠玉全卸了下来往他手里塞,“今生给恩人立长牌,祈求恩公长命百岁,福禄双全,子嗣葳蕤……”看见他毫不客气地把那些珠玉都装在了怀里,妇人自嘲地苦笑——这些东西价值千金,足以让一个普通人买田置房下半辈子不愁吃穿了。女儿是失去了家族的庇护,她所托又一己私欲,他大可拿了这些珠玉一走了之,根本不必冒险去救人……如果歹毒一些,甚至可以把从未出门的女儿拐卖了……就算事发又无何?连个追究的人只怕都没有可她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
看到那银镯子,他立刻明白了那妇人的想法。
他嘴角不禁闪过一丝苦笑。
“令堂让我把你送去渭南丰原你舅舅家,往后再也别回傅家了。”他说着,指了指傅庭筠枕边的一个蓝色的粗布包袱,“那里面有几件换洗的衣裳和令堂给你的一些金银首饰,你收好了。我们黄昏时分就出发。”说完,转身就要走。
“等等”傅庭筠的声音打着颤,“您说,我母亲让我再也别回傅家了?”
他回过头去。
她凝望着他的目光既期待又害怕。
突然间他有些心烦意乱:“令堂是这么说的”语气很生硬。
傅庭筠面如死灰。
“这么说来,母亲早就知道陈妈妈会处置我了?”她目光呆滞地抱膝,喃喃自问,“为什么?她为什么宁愿相信左俊杰也不愿意相信我?为什么还说出‘与其相信傅家的规矩不如相信我教养出来的女儿’这样宽慰人心的话?她为什么问也不问我一声就定了我的罪?既然如此,为什么要送我去舅舅那里?难道让我再去受一次羞辱吗?可怜我还一心一意地盼着能见到她……觉得只要见到了她,就能洗刷我的不白之冤……”她捂着脸,把头埋在了膝间。
“令堂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吧”他犹豫了一会,低声道,“我去了好几趟都没有找到令堂,还是无间听送饭的丫鬟说起,才知道令堂早在一个多月前就搬到了你祖母屋里,每天陪着你祖母在佛堂念经,祈福你早日康复……”
“你是说,我母亲也被拘禁了?”傅庭筠抬头,满是泪水的脸上满是惊愕与希冀。
他看得明白。
惊愕,是不敢相信母亲的处境;希冀,却是期望母亲并没有怀疑她,并没有放弃她。
他郑重地点了点:“以我看来,你母亲的确是被拘禁了”
傅庭筠突然激动起来。
她掀开盖在身上的靓蓝色粗布单子就下了床。
“壮士,还没有请教您贵姓?”傅庭筠目光灼灼地望着他。
他犹豫了片刻,道:“我姓赵”并没有说出他的名字。
“赵九爷”傅庭筠微微地笑,“我刚才听到有人称您‘九爷’,我也这样叫你吧”
阳光下,她眉目浓俪,如朵半开的牡丹,美艳逼人。
他微微有些出神地点了点头。
傅庭筠笑得更欢快。
她把那两千两银票递给他。
他瞥了傅庭筠手中的银票一眼,望着她不解地挑了挑眉梢。
“我要去京都找我父亲。”傅庭筠一双妙目神采飞扬,“想请九爷一路护送,这是酬劳。”又道,“我也知道,九爷要在八月十五之前赶到西安府。我也不敢阻碍九爷的大事,只盼着这些日子跟在九爷的身边,待九爷事完之后,能和我一道进京。九爷这些日子的吃住都算我的。要是不够,到了京都后我再让父亲补偿给您”语气十分的诚恳。
他的目光在她脸上滞留,好像要看清楚她的模样般,表情很认真。
傅庭筠总觉得赵九爷喜怒无常,又能使那凶狠的手段,十分不好相处。此时见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她心里不免有些打鼓,语气越发的柔顺:“我不能让母亲受这样的委屈,怎么也要去见父亲,求他为母亲和我做主……”
“可是,”他缓缓地道,“令尊前些日子已经回了华阴”
“什么?”傅庭筠骇然,张口结舌。
“傅家已传出你的死讯,”赵九爷慢吞吞地道,“并为你做了二七一十四天的道场,给您父亲和俞家报了丧。你父亲是五天前回的华阴,俞家的人是三天前到的,来的是你未婚夫和他的三叔。给你上过坟后,你父亲就把你未婚夫的庚贴退还给了俞家……”
“这不可能不可能”傅庭筠大声嚷着,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是错的……可神色间已是一片慌乱。
母亲明明知道她还活着,父亲就算对她还有所怀疑,把她找回去一问就知道了,为什么不去查清楚事情的真相?为什么不为她洗刷清白?还和俞家退了亲
那她怎么办?
难道真如母亲所说的,再也不回傅家了吗?
傅庭筠颓然地坐在了床上。
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不能回傅家。
她生于斯,长于斯。
就算要嫁到南京丰乐坊那个鼎鼎有名的俞家,她一想到傅家,想到自己是受傅家庇护的女儿,就会觉得安心。精明能干的婆婆也好,从未见过面、才华横溢的丈夫也好,众多性情各异的小姑也好,她都无所畏惧,因为她有个能随时给她温暖怀抱的傅家
可现在,她虽然活着,在众人的眼中却已死了……她再也不是傅家的女儿,再也不能受傅家的庇护了……海阔天空,她却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像无根的浮萍,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傅庭筠双手抱臂,只觉得周身都透着冷气。
※
看了大家的留言,都觉得更新的时间没有什么规律,说实在的,写了四年的文,一直都是十九点更新,我也习惯了。只是最近工作有点变动,正在适应期,有心无力啊……~~~~(》_※)~~~~
第十七章 迷雾
第十七章 迷雾
傅庭筠像个受伤的小猫般畏缩在床角。
赵九爷看着有些不忍,道:“你大病初愈,好生歇着。我让人端午饭给你……”
他话没有说完,傅庭筠已跳了起来:“九爷,请您送我回华阴。我不想去渭南。”
赵九爷不由皱眉:“令堂既然安排你去渭南,想必已有万全的安排。何必辜负令堂的一片苦心?我不如暂且先去,有什么事,你舅舅和舅母也可以为你周旋一二,岂不更好?总比这样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强。”
她何尝不知
舅舅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此后屡试不第,家境渐窘,索性断了仕途,一心一意做生意。这些年来赚了个盆满钵满,隐隐已是渭南首富。就是大伯父提起来,也颇为佩服。舅舅有四个儿子,没有女儿,对她十分疼爱,每次得了什么稀罕的东西就是几个表哥没有,也必定要送一份给她。把她托付给舅舅,自然再好不过。可这次情况特殊,就连她父母都选择了妥协,她实在没有把握舅舅会为她出面……
“我不去渭南”傅庭筠一双大眼睛倔强地望着他,“我不能就这样去渭南”
小时候,她和姊妹们在祖母屋里捉迷藏,打碎了祖母最喜欢的梅瓶,谁也不肯承认,被祖母叫到堂屋里罚跪:“你们都是傅家的小姐,出身清白,门庭显贵,怎么遇事一个个都像那闾街小巷出身的堕民,遇事扭扭捏捏没个正形的。不过是打碎了个梅瓶罢了,承认了又怎地?不过是该赔的赔,该罚的罚,难道你们连这个都受不住?既然敢做,就要敢认。如果不敢认,就不要做。今天让你们姊妹罚跪,不是因为你们打碎了梅瓶,而是你们都不敢承认,不敢挺直了腰杆堂堂正正地做人……”
想到这里,傅庭筠的眼圈一红。
“如果就这样去了渭南,那我算什么?”她强忍着不让眼泪落下来,“因为和左俊杰私情暴露畏罪自杀的无耻……”荡/妇这两个字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她咬了咬唇,继续道,“所以像阴沟里的老鼠似的,被偷偷摸摸地处置我不怕死。事到如今,我还不如死。可我就算是死,也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死。不能让左俊杰的那些污言秽语一直泼在我的身上……”
赵九爷有些惊讶地望着她,表情渐渐变得有些肃然:“你想回去找左俊杰对质?”
傅庭筠语气犹豫:“我也知道,我现在回去,只会让傅家变成笑柄。我心里就是有再多的怨恨,我爹、娘,还有我哥哥、嫂嫂、侄儿,从小一起长大的姊妹还要在傅家过下去……至少,要让家里的长辈们知道……”她低下头,表情有些茫然。
赵九爷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不过,你现在回华阴也没什么用了”他道,“前些日子傅家放出风来,说左俊杰酒后失德,对你伯父的小妾欲意不轨,你伯父的小妾不堪受辱,自绫身亡。傅家报了官,县令派衙役前往广涛巷传唤他,却发现广涛巷已人去楼空,左俊杰也不见了踪影。这件事已惊动了按察司,报了刑部和礼部,要革除左俊杰的功名,月底应该就有准信到西安府了。”
“怎么会这样?”傅庭筠满脸震惊地望着赵九爷。
牺牲她还不够,还要搭上大伯父的一个小妾
到底出了什么事?
她脑子乱糟糟的。
先是左俊杰像失心疯似地说和她有私情,接着是家里的长辈问也不问她一声就把她关在了碧云庵,然后是碧波失踪、母亲被拘,她被灌药,大伯父小妾自绫,左俊杰失踪……怎么向温馨喜乐的傅家一夕之间就变成了地狱呢?
她想不通
事情原本不用走到这一步的。
左俊杰鬼祟小人,之所以敢如此行事,就是算准了傅家的人不敢声张,与其指望他良心发现卷旗息鼓,还不如索性挑开了窗户说亮话——如果谁都拿着个物件说与傅家的女儿有私情,那傅家的女儿岂不是全都不用活了,傅家的声誉岂不是成了笑谈虽然说到时候肯定会有流言蜚语,可也好过这样被左俊杰掣肘……死了一个又一个……
大伯父到底有什么顾忌?
事情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为何还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左俊杰?甚至宁愿牺牲她,牺牲自己的妾室。
这其中有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
好像一副被撕碎了的图,怎么拼,都差了其中很重要的一块,让人看不出这幅画的真正面目。
刚刚有点恢复的身体受不了傅庭筠激烈的情绪。
她冷汗直冒,却固执地不肯躺下来休息。
赵九爷微微摇头。
他都想不明白,何况她一个养在深闺的弱姿女子
“有些事,想不明白就别想了。”他忍不住劝她,“休息休息再想,说不定就豁然开朗了”
傅庭筠抿着嘴。
“九爷”有稚嫩的童声怯生生地喊赵九爷,“我,我给姑娘熬了稀饭……”
两人不约而同循声望去。
傅庭筠看见个八、九岁的男孩子,骨瘦如柴却长着个大大脑袋,穿了件打满了补丁的短褐,一手端着个粗瓷海碗,一手拿着双筷子,正瞪大了眼睛好奇地望着她。细细的手腕不禁让人担心他是否有力气能端得住那大海碗。
“端进来吧”赵九爷吩咐那小孩子,然后转过头来对傅庭筠道,“你想干什么,也要先把身体养好了再说——吃了饭休息一会,我们黄昏就走。”
走?
去渭南吗?
从前很肯定的答案,此时却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去渭南,接受母亲的安排,从此放弃傅家女儿的身份,就等于是默认了左俊杰的空|岤来风;不去渭南,左俊杰因为逼死大伯父的小妾跑了,她一个已经病死安葬的人却突然跑了出来要和左俊杰争辩是非,到时候傅家极力掩饰的事暴露在了众人面前,原本不知道有这件事的人也都知道了……她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屋里响起细微的窸窣之声。
赵九爷走了。
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把粥递给傅庭筠:“姑娘,我用扇子扇了的,一点也不烫。”
细看,才发现他是个很漂亮的小男孩。
瓜子脸,细细的弯眉,大大的眼睛。
傅庭筠友善地对他笑了笑,按过粥,柔声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阿森”见傅庭筠对笑,他也笑了起来,大大的眼睛微微眯着,显得很可爱,“这名字是九爷帮我取的,说是在三棵树前捡到的我,所以叫阿森。”他说着,用脚在地下比划,“阿森的‘森’字,就是三个木字,这样写”
傅庭筠有些意外。
她先前听他的安排,还以为阿森是个孔武有力的汉子,也没有想到阿森是他捡回来的。
阿森的活泼冲散了刚才冷峻的气氛,傅庭筠的心情好了很多。
“是九爷告诉你的吗?”她端着碗,笑着问他,并不急于吃。
“嗯”阿森点头,“九爷还让我跟着他姓赵。我叫赵森。”说这话的时候,他挺了挺胸,十分自豪的样子。
傅庭筠笑起来:“那你们家九爷叫什么名字?”
“叫……”话刚出口,阿森立刻惊觉失言,忙捂了嘴,见傅庭筠笑盈盈地望着他,漂亮的像朵花似的,让他有些不忍心,支支吾吾了半天,从怀里掏出个鸡蛋丢给了傅庭筠,“这是九爷让我煮的给你的。我还要给你熬药呢”然后逃也似的一溜烟地跑了。
这孩子,真是有趣
傅庭筠灿然地笑,低下头喝粥。
米软软的,糯糯的,吃在口里的甘香的回味。
是上好的六月雪。
他是从哪里弄得的?
或许是有些日子没有进食了,虽然粥很好喝,但她喝了几口就觉得饱了,想把碗收到厨房,想到赵九爷还有很多同伴,她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拿起鸡蛋在手里揉搓了半天,敲开了蛋壳。
蛋白滑嫩,蛋黄粉腻。
真是好吃
傅庭筠望着从屋顶射下来的阳光,突然觉得,如果时光能永远停留在这一刻该有多少啊
念头闪过,又想到了黄昏的行程。
为什么要黄昏走?黑灯瞎火的,赶什么路啊?要是被当做流民被抓了,岂不冤枉?
她靠在床头。
到底是回华阴还是去渭南呢?
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有或高或低的告别声。
傅庭筠抬头,看见阿森躲在释迦牟尼像旁。
她笑着朝他招手:“你不是说去给我熬药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阿森窘然地站在那里,进退两难。
傅庭筠笑:“你放心好了,我不会告诉九爷的”
“我才不怕呢”阿森嘟着嘴反驳她,“是九爷让我悄悄看着你的。说免得你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来”
傅庭筠愕然。
阿森走了过来。
看见她放在床头的半碗粥,竟然吞了口口水:“你,你怎么不喝粥,是熬得不好吗?”
傅庭筠想到第一次见到赵九爷,他在厨房里收罗吃食的样子,不由坐直了身子,低声问阿森:“你中午吃的什么?”
阿森避开了傅庭筠的目光,拍着肚子道:“我吃得可饱了不信你摸摸我的肚子。”
※
o(n_n)o~
第十八章 离开
第十八章 离开
日头渐渐偏西,赵九爷走了进来。
他穿了件洗褪了色的靓蓝色短褐,袖子挽到了肘上,腰间扎了布带,利落中透着几分干练:“你收拾好了没有?我们要走了”
傅庭筠一下午都在纠结这件事,闻言脸上露出几分踌躇。
赵九爷抿着嘴,半晌才道:“这两件事并不冲突——你先到渭南住下,令尊、令堂知道你还活着,必定会来找你,到时候有什么事大可当面问令尊令堂,以后怎么办,也能有个商量的人。再者你身体还虚,不宜餐风露宿,有你舅舅、舅母照顾,也可快些好起来。”
最要紧的是,赵九爷和她萍水相逢,他不仅救了她的性命,而且在他自己的环境都很窘迫的时候还给了她这么多的帮助,已经是仁至义尽,她不能再拖累他了。
傅庭筠想着,打起精神来点了点头,拿起枕边的包袱:“那我们走吧”
赵九爷站着没动,表情有些怪异地瞥了她一眼:“你还是换身打扮吧”
傅庭筠很是意外,低头打量自己的衣衫。
月白色的细布棉衫,靓蓝色素面十六幅马面裙,扎着了条靓蓝色的汗巾,通身没有一件首饰,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没什么不妥啊
她不解地望着他。
肤色如玉,青丝如墨,柔软的红唇娇艳欲滴如夏盛的石榴花,妩媚妍丽得如同那五月明媚的好风光,偏生一双杏目清澈如一泓山涧泉水般澄净,丝毫没有感觉到自己的美丽般,美艳中就带了三分清雅,更是动人心魄。
赵九爷在心里叹了口气,道:“你先找块帕子把头包了,再换身颜色深点的衣裳。”又看见她提包袱的手,白皙细腻如羊脂玉,“用汗巾把手也包了”
傅庭筠走亲访友的时候曾隔着马车的碧纱窗见过那些堕民,他们都穿着深色的衣裳,包着头,穿着草鞋或赤着脚,头发、脸上都是灰,脏兮兮的。
“你是让我扮做堕民吗?”她犹豫道,“官府对他们一向不客气……”
这样一来,他们被搜查的机会就增加了很多。
“现在外面到处是流民,安化、合水、陇西、安定都引起了哗变,那些衙役哪还敢搜查”赵九爷耐心地道,“越是穿得光鲜,就越有可能被抢。一旦谁被抢,那些饿慌了的人就会闻风而动,群起而攻之。双手难敌四拳,我到时候未必能护得住你。你这样子,太打眼了”
傅庭筠面颊微红。
真是百无一用,连赶个路都会连累他。
她忙点头。
赵九爷避了出去。
傅庭筠照着吩咐重新换了衣裳,又仔细地打量了一番,觉得没有什么破绽,喊了声“九爷”。
赵九爷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和他一样打扮的阿森。
看见傅庭筠,阿森的眼睛有些发直。
深靓色的粗布衣裳越发映衬着她的脸莹莹如玉了。
赵九爷颇有些无奈,轻轻地咳了一声,嘱咐傅庭筠:“你到时候别东张西望,尽量低着头,有谁和你说话,你一概不用理会,自有我应付,最好别让人看到你的脸。”
阿森听到那声咳嗽如梦惊醒,忙将傅庭筠用过的凉簟、瓷枕,喝水杯子,吃饭的筷子都收起来出了门。
傅庭筠心里却有些苦涩。
他是怕她被人认出来吧?
没想到她傅庭筠也有藏头藏尾的时候,可见人说话行事都不要太满。
她低下头,应了声“好”,声音闷闷的,情绪很低落。
赵九爷不知她是为哪般,也不想知道——他只要安全地把这女子送到渭南她舅舅家,就算是完成所托了。他也会离开陕西。从此天各一方,再无相见之日。
他转身出了门。
傅庭筠收敛情绪跟了出去。
破庙外有片树林。和碧云庵的郁郁葱葱不同,这里的树木像被晒干了似的垂着枝条,挂满了灰蒙蒙的尘土,显得垂头丧气的。
阿森正把她用过的物件往停在破庙前的一辆独轮小推车上装。
满天的晚霞映红了他们的脸庞,也染红了树林,平添几分寂寥。
“走吧”赵九爷声音显得有些紧绷怅然,“此处非久留之地等他们吃完了糠麸野菜,就该吃草根树皮了。”
傅庭筠骇然:“不,不会吧?”
“怎么不会?”阿森走了过来,“我还看见人吃土呢”他已经把东西都捆好了,“爷,我们可以走了吧?”他嘀咕道,“这么一大片林子,只有我们三个人,我觉得心里毛毛的——要是那帮流民找过来可就糟了。”
赵九爷没有说话,走过去把独轮小推车上的车袢挂在了脖子上,对傅庭筠道:“你坐上来吧”
“啊”傅庭筠瞪大了眼睛。
这种独轮小车是乡间常用的,只有副车架子,全靠推车的人推动前面的那个木轮子得力,不比马、骡子或驴,全靠人力的。
她没有想到他会推她。
“我也想给你找辆马车,”他淡淡地道,“只是这个时候但凡是个活物都进了肚子,你就将就将就吧”
说得她好像在嫌弃似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傅庭筠忙解释道,“我见阿森往车上装东西,我还以为这是拉物的呢”
阿森听她提到他的名字,眯着眼睛笑起来,指着推车:“东西都堆在右边,左边就是留着给你坐的。”又道,“我在车上铺了床夹被,肯定不会硌着。”然后眼巴巴地望着她,一副“你快坐上去,很舒服”的模样。
傅庭筠还是有些犹豫。
她虽然不像六堂姐那样珠圆玉润,可也不像七堂姐那如柳扶风,右边已经堆了些乱七八糟的什物了,再加她,也不知道他推不推得动?这万一要是摔下来了……她想到那次被赵九爷骇得从老槐树上摔下来身子骨痛了好几天就有些后怕。
赵九爷却不耐她的磨磨蹭蹭,斜了她一眼:“难道您想一直走到渭南去?”
“不是……”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他又是一片好心,就算是担心,傅庭筠也只好硬着头皮坐了上去。
“走了”阿森兴高采烈地朝前跑,率先上了树林旁的一条土路。
赵九爷推着车跟在他身后。
车子颠簸,好像随时会被甩出去似的,车辗在地上,扬起一尘黄土,往她鼻子里直钻。
傅庭筠很难受,只好紧紧地把包袱抱在怀里。
赵九爷轻声地提醒她:“抓住捆什物的绳子。”
傅庭筠忙“哦”了一声,立刻抓住了绳子。
找到了依靠的地方,人也就坐稳了。
走出林子,是条驿道。
道路平整宽敞,与土路不可同日而语。
傅庭筠这才有了点坐车的感觉。
她打量周围的景致。
路两边都是田,远远的,还可以看见几座农舍和农舍高过屋顶的大树。已是黄昏,却没有看见炊烟。田里没有庄稼,黄黄的土都龟裂了,旁边的小沟里看不到一丝水。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响,走在路上,让人碜得慌。
“怎么旱成了这样?”傅庭筠失声,“今年岂不是没有收成?”
她虽然长在阁闺,却是做为当家主母教养的,田庄上的事也略知一二。一年没有收成,对她不过是减少了收益,对那些种田为生的人却是要性命的事。虽然听说庆阳、巩昌大旱,商州、同州到处是流民,可她日子照常的过,那些也不过是听说,此时亲眼看见,自然极为震惊。
赵九爷没有做声。
阿森却小声地道:“前几天卖个人还给换三碗白面,这几天,不要钱都没人买了,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被饿死……”
这是傅庭筠完全不能想像的事。
“官府为什么不开仓放粮?”傅庭筠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尖厉。
没有人回答她,只有车轮子碾在地上的“骨碌”声。
傅庭筠回头望向赵九爷。
他的神色很沉静,可绷紧的下颌却泄露了他心情。
不知道为什么,傅庭筠觉得心头一松,心情平和了不少。
没有朝廷之命,官府也不敢随便开仓放粮。
“巡抚大人应该奏请皇上派人来陕西督办流民之事才是。”她道,“否则出了什么事,他也难逃其咎。”
赵九爷目视着前方推着车,好像没有听到她的话似的。
傅庭筠等了半天等不到他的回答,有些失望地转过身去。
“皇上一心想要做文治武功的千古圣君,”身后却响起他平淡得有些呆板的声音,“自熙平二十八年对河套用兵以来,征调粮草不下千万石,陕西又产粮之地,征调犹为频繁。陕西巡抚董翰文乃前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莫英伯的门生,莫英伯与现任内阁首辅沈世充有罅隙,董翰文只得迎合帝心以保官位,新粮未入库即送存粮北上。如今大旱,只怕他想开仓放粮也无粮可放”
这岂是一般人能知道的事,能说出来的话
傅庭筠不禁道:“九爷是做什么的?”
“我不过是个游荡江湖的一介莽夫罢了”赵九爷说着,嘴角闪过一丝嘲讽的笑意,“茶馆里听别人说些朝中大事,也跟着人云亦云而已姑娘听听就算了,不必放在心上。”
是吗?
傅庭筠默然。
如果有一天,别人问她是谁,她恐怕也只能像他这样回答别人吧
突然间,她觉得他离她很近。
※
o(n_n)o~
第十九章 路途
第十九章 路途
暮野四合,天色渐渐暗下来,远远的,看见村落的轮廓。
赵九爷停下来,抓起搭在把手上的汗巾擦了擦汗,吩咐阿森:“你去看看”
“好”阿森欢快地应着,一溜烟朝村落跑去。
赵九爷从一旁拿出个水囊递给傅庭筠:“喝口水”
太阳虽已西隐,但白天的灼热还残留在地上,热气腾腾,蒸得人汗流浃背,何况她裹得严严实实的,嗓子眼早就冒烟了,只是看着赵九爷和阿森都埋头赶路,不好做声而已。
傅庭筠道谢,接过水囊连喝了几口。
干涸的喉咙有了水的滋润,人都精神了不少。
她舒服地透了口气,笑着把水囊递给赵九爷,正想说声“您也喝点”,突然意识到男女有别,忙把话噎了下去,讪讪然想把伸出去的手缩回来,赵九爷的目光刚好望过来,两人碰了个正着。
傅庭筠脸涨得通红。
畏畏缩缩的,真是小家子气
可这不是别的事,她就是想大方也大方不起来啊
她有些沮丧。
赵九爷显然没有多想,道:“现在世道很乱,你别看着现在四处无人,说不定我们拿出个馒头就会引来一群人哄抢,还是小心点的好。你暂且忍一忍,等我们找到歇脚的地方,你就能解开头巾,扇扇风了。”
原来是误会她嫌热……
傅庭筠闻言心中一松。
还好有这个误会,要不然,她还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九爷放心,”她恭顺地道,“我省得”
赵九爷“嗯”了一声,不再说话,目光望向了远处的村落。
四周安静沉寂,没有一点声响,傅庭筠甚至能听到自己细细的呼吸声。
总不能就这样互不说话吧
赵九爷好歹是她的救命恩人。
傅庭筠想着,绞尽脑汁地找话题。
“九爷,我们还有多久能到渭南?”
“还有十来天”赵九爷凝视着村落,声音淡淡的,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中?br /gt;
花开锦绣(完结)第5部分阅读
欲望文
花开锦绣(完结)第5部分阅读
的声音。
有些慌张,听上去很陌生。
是谁?
她神色恍惚,想抬起头来看清楚是谁,眼前却一片模糊……胸口透不过气来,她剧烈地咳嗽起来,胸口更痛了……她支持不住,蜷缩地倒在了床上。
※※※※※
不知道过了多久,傅庭筠在迷蒙中有了些许的知觉,她想睁开眼睛,眼睑却像灌了铅般沉甸甸的抬不起来。
有人把她抽起来抱在怀里,声音温柔地哄着她:“来,我们把药喝了把药喝了,马上就能好了。”鼻尖萦绕着干净好味的皂荚味道。
他是谁?
为什么要抱着他?
男女授受不亲。
她是订过亲的人。
是他吗?
可他怎么会用这么温柔的声音和她说话?
他到哪里去了?
他知道她被人灌药的事吗?
脑子里乱糟糟的,流入嘴里的汁液苦苦的,涩涩的。
她努力地想睁开眼睛,眼皮却更重了。
那人把她放下。
枕头凉凉的,很舒服。
她又沉沉地睡了过去。
然后她被一个洪亮的声音惊醒:“……九爷,这可不行这女的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好人家的闺女,长得又漂亮,就是穿了粗布衣裳也藏不住。这要是被人误会是被我们拐的,我们可就麻烦了”
“九爷,您就听我们一句劝吧”有人接着道,“您要是想女人了,到了西安府,青楼花魁,梨园名伶,小家碧玉,大家闺秀还不是您一句话的事。保证个顶个的比这女的漂亮,您犯不着为了这个女人把自己给搭进去”
“是啊九爷。”又有人赞同,“现在大批的流民涌入华阴、蒲城,华州知府都坐不住了,不仅华阴、蒲城的捕快、胥役都出动驱赶流民,就连华州的捕快、胥役也都被知府派到了华阴、蒲城两县援助,现在谁还顾得上咱们?咱们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去西安府。到时候龙归大海,他们到哪里找我们去……”
“你们不必再说,我主意已定。”这个声音平平淡淡没有什么起伏,甚至有些呆板、冷漠,可不知道为什么,却又带着股斩钉截铁的决然,让人不能忽视,“元宝,你带着富贵他们混进庆阳的流民里,玉成,你带着三福他们混到巩昌的流民里,和他们一起往西安府去,阿森,你留下来。今天是七月十二,八月十五,我们在西安府平安里的那个永福客栈碰面。”
七月十二?今天已经是七月十二了吗?难道她已经昏睡了大七、八天了?
傅庭筠大吃一惊,使劲地睁眼睛。
光亮骤然射进来,刺痛了她的眼睛。
她忙闭上了眼睛。
好几个人喊着“九爷”,七嘴八舌地或说着“我和您一起留下”,或说着“要走一块走”,或说着“这怎么能行”,或说着“大不了我们把这个女人带上就是了”……
“好了”那个平平淡淡的声音再次响起,嘈杂声立刻如潮水般退去,只余一个人的声音,“你们要是还认我这个九爷,就照着我说的去做就行了。”又道,“既然扮了流民,遇事就不要冲动,安安全全到西安府最为要紧。万一遇到了冯老四的人,你们装做不认识就是了。”
一阵沉默后,响起断断续续的应喏声。
“你们下去准备吧午饭过后你们就出发。”那人说罢,响起越来越近的脚步声。
傅庭筠努力地睁开了眼睛。
一个削瘦的身影印入眼帘。
从身后照进来的阳光给他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边,她看不清楚他的面孔,可一听那呆板、平静的声音就知道,是他,就是他。
他是怎么救得自己?他见到了母亲吗?她现在哪里?那些说话的又是些什么人?为什么要混在流民里去西安府?他又是什么人?为什么说到了西安府后什么青楼花魁、梨园名伶,小家碧玉,大家闺秀都任他挑选?他和同伙起了争执,说的那个女人就是她吗?还有,那个抱着她喂药的人是不是他?
想到这里,她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不知道该从哪一句问起,只好看着他一步步走过来,停在离她两、三步的位置俯视着她。
两人就这样对望着,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他突然蹲了下来,平视着她:“你还认得我吗?”说话的时候,皱了皱眉,显得有些不虞。
是因为她拖累了他吗?还是气恼她让他与同伴之间有了争执?
可见他虽然铁石心肠却还保持着一些良善的坚持。
这一刻,傅庭筠无比感激他的这种坚持。
“认得”她点头,想友善地对他笑一笑,嘴角一咧,胸口刺刺地痛起来,她只好微微翘了翘嘴角,露出个浅浅的笑意,“多谢救命之恩”
他点了点头,虽然依旧面无面情,可她却能感觉到他表情比刚才轻松了不少。
“有没有哪里不舒服?”他道,“我赶去的时候,那药汁已灌了一小半进去,不知道她们给你喝的是什么药,我只好当着大夫说你误食了砒霜。”他解释道,“反正都是用来解毒的,药理相通,想必没什么大妨。”一副我猜得不错,你果然醒过来的样子。
第十六章 托付
第十六章 托付
傅庭筠觉得自己脸上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误食了砒霜?
有谁会误食砒霜?
那位大夫听了,只怕会暗中发笑,以为她哪家打翻了醋坛子的善妒妇人……
等等……大夫……他请大夫了……他的同伴被老虎夹子夹伤了他也不过在自己闷户橱里胡乱寻些药用,却给她请了大夫……
她愣愣地望着他,有某种异样的情绪在她心间滑过,让她有些不安。
或者是她在他面前很失态也很无礼地躺在床上的原故?
傅庭筠思忖着,挣扎地坐了起来,这才发现身上穿着件干干净净的月白色细布衫。
她神色大变——她记得她当时穿的是件杭绸衫,陈妈妈灌她汤药的时候,汤药还曾洒落在她的衣裳上。
好像看穿了她的心思般,他突然道:“当时情况不明,我不敢把你送到华阴城里就医,只好把你带到了潼关。你的衣裳,是那大夫的娘子帮你换的。”
潼关离华阴不过二十里,他们走的并不远。
傅庭筠脸色微红。
这样猜测他,好像有点小心眼
她有些心虚。
一边四处打量,一边转移了话题:“我们这是在哪里?”
她躺在一张铺了凉簟的罗汉床上,罗汉床又旧又破,红漆斑驳,露出白色的底灰,围栏的雕花已不见了踪影,只留下光秃秃的栏杆,凉簟却是新的,颜色碧绿,透着竹子的清香。屋顶烂了几个大窟窿,阳光直直地射进来,对面墙角有只蜘蛛在结网,左边的木门用根老树桩子抵着,已经腐朽不堪,四处透风;右边的墙垮了一大半,可以看见不远处供着尊释迦摩尼像的侧面。
“这潼关城外的一座破庙。”他道,“我们没钱住客栈,就在这里歇脚了”
是吗?
傅庭筠想到刚才听到的话,暗暗撇了撇嘴,想起寒烟和绿萼来:“我的两个小丫鬟怎样了?”
她那个时候叫得那么大声两人都没有动静,不是被陈妈妈关着了就是被绑了起来……希望她们没有什么大碍就好
他闻言嘴角微抿,望着她的目光有些深沉:“当时走的急,我没有顾得上她们”
傅庭筠汗颜。
说得她好像在责备他没有把两个小丫鬟带上似的……当时的情况那么紧急,他能把她救出来都实属不易,何况再带上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姑娘……这点道理她还是懂的。
她不想他误会,忙解释道:“陈妈妈当时把静月堂里服侍的都打发到了别处。那些妈妈们好说,多半是被支使着干什么事去了,我有点担心寒烟和绿萼……”
他微微颌首,一副不愿意多谈的样子:“对了,我见到令堂了。”打断了她的话,从衣袖里掏出个用帕子包着的物件,“这是她让我带给你的。”
傅庭筠狐疑地接过来打开。
是枚一点油的银镯子。
这种银镯子,最是平常普通,华阴城满大街都卖的是这种银镯子。要说母亲让他带给她的这枚银镯子有什么不同的,那就是在那一点油的地方刻着个玉兰花,旁人看了,只觉得是为了区别的记号罢了,看在她眼里,却心神俱乱。
这是母亲为她出嫁特意到西安府的银楼订做的。
里面是空心的,打开的机关就在那一点油上。
母亲把银镯子放进她的镜奁时曾悄悄对她说过,有什么要紧的体己之物,就放在这里面,别人决计想不到。
她顾不得他在场,拧开了银镯子。
里面放着两张一千两的银票。
盖的是宝庆银楼的戳。
宝庆银楼认票不认人,可在南北二十七家分店随时立兑。
彼时西安府最好的良田不过八两银子一亩。
为什么要给她这么多银子?
母亲是什么意思?
银票在傅庭筠的手里瑟瑟发抖。
他看着,脑海里突然浮现出那张与傅庭筠有五、六分相似的面孔。
“恩公,求您救救我的女儿”如豆的灯光下,妇人也如她般瑟瑟发抖,眼中盛满了泪水地哀求他,“我来生做牛做马都会报答您的恩情。”她说着,把身上的珠玉全卸了下来往他手里塞,“今生给恩人立长牌,祈求恩公长命百岁,福禄双全,子嗣葳蕤……”看见他毫不客气地把那些珠玉都装在了怀里,妇人自嘲地苦笑——这些东西价值千金,足以让一个普通人买田置房下半辈子不愁吃穿了。女儿是失去了家族的庇护,她所托又一己私欲,他大可拿了这些珠玉一走了之,根本不必冒险去救人……如果歹毒一些,甚至可以把从未出门的女儿拐卖了……就算事发又无何?连个追究的人只怕都没有可她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
看到那银镯子,他立刻明白了那妇人的想法。
他嘴角不禁闪过一丝苦笑。
“令堂让我把你送去渭南丰原你舅舅家,往后再也别回傅家了。”他说着,指了指傅庭筠枕边的一个蓝色的粗布包袱,“那里面有几件换洗的衣裳和令堂给你的一些金银首饰,你收好了。我们黄昏时分就出发。”说完,转身就要走。
“等等”傅庭筠的声音打着颤,“您说,我母亲让我再也别回傅家了?”
他回过头去。
她凝望着他的目光既期待又害怕。
突然间他有些心烦意乱:“令堂是这么说的”语气很生硬。
傅庭筠面如死灰。
“这么说来,母亲早就知道陈妈妈会处置我了?”她目光呆滞地抱膝,喃喃自问,“为什么?她为什么宁愿相信左俊杰也不愿意相信我?为什么还说出‘与其相信傅家的规矩不如相信我教养出来的女儿’这样宽慰人心的话?她为什么问也不问我一声就定了我的罪?既然如此,为什么要送我去舅舅那里?难道让我再去受一次羞辱吗?可怜我还一心一意地盼着能见到她……觉得只要见到了她,就能洗刷我的不白之冤……”她捂着脸,把头埋在了膝间。
“令堂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吧”他犹豫了一会,低声道,“我去了好几趟都没有找到令堂,还是无间听送饭的丫鬟说起,才知道令堂早在一个多月前就搬到了你祖母屋里,每天陪着你祖母在佛堂念经,祈福你早日康复……”
“你是说,我母亲也被拘禁了?”傅庭筠抬头,满是泪水的脸上满是惊愕与希冀。
他看得明白。
惊愕,是不敢相信母亲的处境;希冀,却是期望母亲并没有怀疑她,并没有放弃她。
他郑重地点了点:“以我看来,你母亲的确是被拘禁了”
傅庭筠突然激动起来。
她掀开盖在身上的靓蓝色粗布单子就下了床。
“壮士,还没有请教您贵姓?”傅庭筠目光灼灼地望着他。
他犹豫了片刻,道:“我姓赵”并没有说出他的名字。
“赵九爷”傅庭筠微微地笑,“我刚才听到有人称您‘九爷’,我也这样叫你吧”
阳光下,她眉目浓俪,如朵半开的牡丹,美艳逼人。
他微微有些出神地点了点头。
傅庭筠笑得更欢快。
她把那两千两银票递给他。
他瞥了傅庭筠手中的银票一眼,望着她不解地挑了挑眉梢。
“我要去京都找我父亲。”傅庭筠一双妙目神采飞扬,“想请九爷一路护送,这是酬劳。”又道,“我也知道,九爷要在八月十五之前赶到西安府。我也不敢阻碍九爷的大事,只盼着这些日子跟在九爷的身边,待九爷事完之后,能和我一道进京。九爷这些日子的吃住都算我的。要是不够,到了京都后我再让父亲补偿给您”语气十分的诚恳。
他的目光在她脸上滞留,好像要看清楚她的模样般,表情很认真。
傅庭筠总觉得赵九爷喜怒无常,又能使那凶狠的手段,十分不好相处。此时见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她心里不免有些打鼓,语气越发的柔顺:“我不能让母亲受这样的委屈,怎么也要去见父亲,求他为母亲和我做主……”
“可是,”他缓缓地道,“令尊前些日子已经回了华阴”
“什么?”傅庭筠骇然,张口结舌。
“傅家已传出你的死讯,”赵九爷慢吞吞地道,“并为你做了二七一十四天的道场,给您父亲和俞家报了丧。你父亲是五天前回的华阴,俞家的人是三天前到的,来的是你未婚夫和他的三叔。给你上过坟后,你父亲就把你未婚夫的庚贴退还给了俞家……”
“这不可能不可能”傅庭筠大声嚷着,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是错的……可神色间已是一片慌乱。
母亲明明知道她还活着,父亲就算对她还有所怀疑,把她找回去一问就知道了,为什么不去查清楚事情的真相?为什么不为她洗刷清白?还和俞家退了亲
那她怎么办?
难道真如母亲所说的,再也不回傅家了吗?
傅庭筠颓然地坐在了床上。
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不能回傅家。
她生于斯,长于斯。
就算要嫁到南京丰乐坊那个鼎鼎有名的俞家,她一想到傅家,想到自己是受傅家庇护的女儿,就会觉得安心。精明能干的婆婆也好,从未见过面、才华横溢的丈夫也好,众多性情各异的小姑也好,她都无所畏惧,因为她有个能随时给她温暖怀抱的傅家
可现在,她虽然活着,在众人的眼中却已死了……她再也不是傅家的女儿,再也不能受傅家的庇护了……海阔天空,她却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像无根的浮萍,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傅庭筠双手抱臂,只觉得周身都透着冷气。
※
看了大家的留言,都觉得更新的时间没有什么规律,说实在的,写了四年的文,一直都是十九点更新,我也习惯了。只是最近工作有点变动,正在适应期,有心无力啊……~~~~(》_※)~~~~
第十七章 迷雾
第十七章 迷雾
傅庭筠像个受伤的小猫般畏缩在床角。
赵九爷看着有些不忍,道:“你大病初愈,好生歇着。我让人端午饭给你……”
他话没有说完,傅庭筠已跳了起来:“九爷,请您送我回华阴。我不想去渭南。”
赵九爷不由皱眉:“令堂既然安排你去渭南,想必已有万全的安排。何必辜负令堂的一片苦心?我不如暂且先去,有什么事,你舅舅和舅母也可以为你周旋一二,岂不更好?总比这样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强。”
她何尝不知
舅舅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此后屡试不第,家境渐窘,索性断了仕途,一心一意做生意。这些年来赚了个盆满钵满,隐隐已是渭南首富。就是大伯父提起来,也颇为佩服。舅舅有四个儿子,没有女儿,对她十分疼爱,每次得了什么稀罕的东西就是几个表哥没有,也必定要送一份给她。把她托付给舅舅,自然再好不过。可这次情况特殊,就连她父母都选择了妥协,她实在没有把握舅舅会为她出面……
“我不去渭南”傅庭筠一双大眼睛倔强地望着他,“我不能就这样去渭南”
小时候,她和姊妹们在祖母屋里捉迷藏,打碎了祖母最喜欢的梅瓶,谁也不肯承认,被祖母叫到堂屋里罚跪:“你们都是傅家的小姐,出身清白,门庭显贵,怎么遇事一个个都像那闾街小巷出身的堕民,遇事扭扭捏捏没个正形的。不过是打碎了个梅瓶罢了,承认了又怎地?不过是该赔的赔,该罚的罚,难道你们连这个都受不住?既然敢做,就要敢认。如果不敢认,就不要做。今天让你们姊妹罚跪,不是因为你们打碎了梅瓶,而是你们都不敢承认,不敢挺直了腰杆堂堂正正地做人……”
想到这里,傅庭筠的眼圈一红。
“如果就这样去了渭南,那我算什么?”她强忍着不让眼泪落下来,“因为和左俊杰私情暴露畏罪自杀的无耻……”荡/妇这两个字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她咬了咬唇,继续道,“所以像阴沟里的老鼠似的,被偷偷摸摸地处置我不怕死。事到如今,我还不如死。可我就算是死,也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死。不能让左俊杰的那些污言秽语一直泼在我的身上……”
赵九爷有些惊讶地望着她,表情渐渐变得有些肃然:“你想回去找左俊杰对质?”
傅庭筠语气犹豫:“我也知道,我现在回去,只会让傅家变成笑柄。我心里就是有再多的怨恨,我爹、娘,还有我哥哥、嫂嫂、侄儿,从小一起长大的姊妹还要在傅家过下去……至少,要让家里的长辈们知道……”她低下头,表情有些茫然。
赵九爷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不过,你现在回华阴也没什么用了”他道,“前些日子傅家放出风来,说左俊杰酒后失德,对你伯父的小妾欲意不轨,你伯父的小妾不堪受辱,自绫身亡。傅家报了官,县令派衙役前往广涛巷传唤他,却发现广涛巷已人去楼空,左俊杰也不见了踪影。这件事已惊动了按察司,报了刑部和礼部,要革除左俊杰的功名,月底应该就有准信到西安府了。”
“怎么会这样?”傅庭筠满脸震惊地望着赵九爷。
牺牲她还不够,还要搭上大伯父的一个小妾
到底出了什么事?
她脑子乱糟糟的。
先是左俊杰像失心疯似地说和她有私情,接着是家里的长辈问也不问她一声就把她关在了碧云庵,然后是碧波失踪、母亲被拘,她被灌药,大伯父小妾自绫,左俊杰失踪……怎么向温馨喜乐的傅家一夕之间就变成了地狱呢?
她想不通
事情原本不用走到这一步的。
左俊杰鬼祟小人,之所以敢如此行事,就是算准了傅家的人不敢声张,与其指望他良心发现卷旗息鼓,还不如索性挑开了窗户说亮话——如果谁都拿着个物件说与傅家的女儿有私情,那傅家的女儿岂不是全都不用活了,傅家的声誉岂不是成了笑谈虽然说到时候肯定会有流言蜚语,可也好过这样被左俊杰掣肘……死了一个又一个……
大伯父到底有什么顾忌?
事情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为何还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左俊杰?甚至宁愿牺牲她,牺牲自己的妾室。
这其中有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
好像一副被撕碎了的图,怎么拼,都差了其中很重要的一块,让人看不出这幅画的真正面目。
刚刚有点恢复的身体受不了傅庭筠激烈的情绪。
她冷汗直冒,却固执地不肯躺下来休息。
赵九爷微微摇头。
他都想不明白,何况她一个养在深闺的弱姿女子
“有些事,想不明白就别想了。”他忍不住劝她,“休息休息再想,说不定就豁然开朗了”
傅庭筠抿着嘴。
“九爷”有稚嫩的童声怯生生地喊赵九爷,“我,我给姑娘熬了稀饭……”
两人不约而同循声望去。
傅庭筠看见个八、九岁的男孩子,骨瘦如柴却长着个大大脑袋,穿了件打满了补丁的短褐,一手端着个粗瓷海碗,一手拿着双筷子,正瞪大了眼睛好奇地望着她。细细的手腕不禁让人担心他是否有力气能端得住那大海碗。
“端进来吧”赵九爷吩咐那小孩子,然后转过头来对傅庭筠道,“你想干什么,也要先把身体养好了再说——吃了饭休息一会,我们黄昏就走。”
走?
去渭南吗?
从前很肯定的答案,此时却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去渭南,接受母亲的安排,从此放弃傅家女儿的身份,就等于是默认了左俊杰的空|岤来风;不去渭南,左俊杰因为逼死大伯父的小妾跑了,她一个已经病死安葬的人却突然跑了出来要和左俊杰争辩是非,到时候傅家极力掩饰的事暴露在了众人面前,原本不知道有这件事的人也都知道了……她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屋里响起细微的窸窣之声。
赵九爷走了。
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把粥递给傅庭筠:“姑娘,我用扇子扇了的,一点也不烫。”
细看,才发现他是个很漂亮的小男孩。
瓜子脸,细细的弯眉,大大的眼睛。
傅庭筠友善地对他笑了笑,按过粥,柔声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阿森”见傅庭筠对笑,他也笑了起来,大大的眼睛微微眯着,显得很可爱,“这名字是九爷帮我取的,说是在三棵树前捡到的我,所以叫阿森。”他说着,用脚在地下比划,“阿森的‘森’字,就是三个木字,这样写”
傅庭筠有些意外。
她先前听他的安排,还以为阿森是个孔武有力的汉子,也没有想到阿森是他捡回来的。
阿森的活泼冲散了刚才冷峻的气氛,傅庭筠的心情好了很多。
“是九爷告诉你的吗?”她端着碗,笑着问他,并不急于吃。
“嗯”阿森点头,“九爷还让我跟着他姓赵。我叫赵森。”说这话的时候,他挺了挺胸,十分自豪的样子。
傅庭筠笑起来:“那你们家九爷叫什么名字?”
“叫……”话刚出口,阿森立刻惊觉失言,忙捂了嘴,见傅庭筠笑盈盈地望着他,漂亮的像朵花似的,让他有些不忍心,支支吾吾了半天,从怀里掏出个鸡蛋丢给了傅庭筠,“这是九爷让我煮的给你的。我还要给你熬药呢”然后逃也似的一溜烟地跑了。
这孩子,真是有趣
傅庭筠灿然地笑,低下头喝粥。
米软软的,糯糯的,吃在口里的甘香的回味。
是上好的六月雪。
他是从哪里弄得的?
或许是有些日子没有进食了,虽然粥很好喝,但她喝了几口就觉得饱了,想把碗收到厨房,想到赵九爷还有很多同伴,她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拿起鸡蛋在手里揉搓了半天,敲开了蛋壳。
蛋白滑嫩,蛋黄粉腻。
真是好吃
傅庭筠望着从屋顶射下来的阳光,突然觉得,如果时光能永远停留在这一刻该有多少啊
念头闪过,又想到了黄昏的行程。
为什么要黄昏走?黑灯瞎火的,赶什么路啊?要是被当做流民被抓了,岂不冤枉?
她靠在床头。
到底是回华阴还是去渭南呢?
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有或高或低的告别声。
傅庭筠抬头,看见阿森躲在释迦牟尼像旁。
她笑着朝他招手:“你不是说去给我熬药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阿森窘然地站在那里,进退两难。
傅庭筠笑:“你放心好了,我不会告诉九爷的”
“我才不怕呢”阿森嘟着嘴反驳她,“是九爷让我悄悄看着你的。说免得你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来”
傅庭筠愕然。
阿森走了过来。
看见她放在床头的半碗粥,竟然吞了口口水:“你,你怎么不喝粥,是熬得不好吗?”
傅庭筠想到第一次见到赵九爷,他在厨房里收罗吃食的样子,不由坐直了身子,低声问阿森:“你中午吃的什么?”
阿森避开了傅庭筠的目光,拍着肚子道:“我吃得可饱了不信你摸摸我的肚子。”
※
o(n_n)o~
第十八章 离开
第十八章 离开
日头渐渐偏西,赵九爷走了进来。
他穿了件洗褪了色的靓蓝色短褐,袖子挽到了肘上,腰间扎了布带,利落中透着几分干练:“你收拾好了没有?我们要走了”
傅庭筠一下午都在纠结这件事,闻言脸上露出几分踌躇。
赵九爷抿着嘴,半晌才道:“这两件事并不冲突——你先到渭南住下,令尊、令堂知道你还活着,必定会来找你,到时候有什么事大可当面问令尊令堂,以后怎么办,也能有个商量的人。再者你身体还虚,不宜餐风露宿,有你舅舅、舅母照顾,也可快些好起来。”
最要紧的是,赵九爷和她萍水相逢,他不仅救了她的性命,而且在他自己的环境都很窘迫的时候还给了她这么多的帮助,已经是仁至义尽,她不能再拖累他了。
傅庭筠想着,打起精神来点了点头,拿起枕边的包袱:“那我们走吧”
赵九爷站着没动,表情有些怪异地瞥了她一眼:“你还是换身打扮吧”
傅庭筠很是意外,低头打量自己的衣衫。
月白色的细布棉衫,靓蓝色素面十六幅马面裙,扎着了条靓蓝色的汗巾,通身没有一件首饰,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没什么不妥啊
她不解地望着他。
肤色如玉,青丝如墨,柔软的红唇娇艳欲滴如夏盛的石榴花,妩媚妍丽得如同那五月明媚的好风光,偏生一双杏目清澈如一泓山涧泉水般澄净,丝毫没有感觉到自己的美丽般,美艳中就带了三分清雅,更是动人心魄。
赵九爷在心里叹了口气,道:“你先找块帕子把头包了,再换身颜色深点的衣裳。”又看见她提包袱的手,白皙细腻如羊脂玉,“用汗巾把手也包了”
傅庭筠走亲访友的时候曾隔着马车的碧纱窗见过那些堕民,他们都穿着深色的衣裳,包着头,穿着草鞋或赤着脚,头发、脸上都是灰,脏兮兮的。
“你是让我扮做堕民吗?”她犹豫道,“官府对他们一向不客气……”
这样一来,他们被搜查的机会就增加了很多。
“现在外面到处是流民,安化、合水、陇西、安定都引起了哗变,那些衙役哪还敢搜查”赵九爷耐心地道,“越是穿得光鲜,就越有可能被抢。一旦谁被抢,那些饿慌了的人就会闻风而动,群起而攻之。双手难敌四拳,我到时候未必能护得住你。你这样子,太打眼了”
傅庭筠面颊微红。
真是百无一用,连赶个路都会连累他。
她忙点头。
赵九爷避了出去。
傅庭筠照着吩咐重新换了衣裳,又仔细地打量了一番,觉得没有什么破绽,喊了声“九爷”。
赵九爷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和他一样打扮的阿森。
看见傅庭筠,阿森的眼睛有些发直。
深靓色的粗布衣裳越发映衬着她的脸莹莹如玉了。
赵九爷颇有些无奈,轻轻地咳了一声,嘱咐傅庭筠:“你到时候别东张西望,尽量低着头,有谁和你说话,你一概不用理会,自有我应付,最好别让人看到你的脸。”
阿森听到那声咳嗽如梦惊醒,忙将傅庭筠用过的凉簟、瓷枕,喝水杯子,吃饭的筷子都收起来出了门。
傅庭筠心里却有些苦涩。
他是怕她被人认出来吧?
没想到她傅庭筠也有藏头藏尾的时候,可见人说话行事都不要太满。
她低下头,应了声“好”,声音闷闷的,情绪很低落。
赵九爷不知她是为哪般,也不想知道——他只要安全地把这女子送到渭南她舅舅家,就算是完成所托了。他也会离开陕西。从此天各一方,再无相见之日。
他转身出了门。
傅庭筠收敛情绪跟了出去。
破庙外有片树林。和碧云庵的郁郁葱葱不同,这里的树木像被晒干了似的垂着枝条,挂满了灰蒙蒙的尘土,显得垂头丧气的。
阿森正把她用过的物件往停在破庙前的一辆独轮小推车上装。
满天的晚霞映红了他们的脸庞,也染红了树林,平添几分寂寥。
“走吧”赵九爷声音显得有些紧绷怅然,“此处非久留之地等他们吃完了糠麸野菜,就该吃草根树皮了。”
傅庭筠骇然:“不,不会吧?”
“怎么不会?”阿森走了过来,“我还看见人吃土呢”他已经把东西都捆好了,“爷,我们可以走了吧?”他嘀咕道,“这么一大片林子,只有我们三个人,我觉得心里毛毛的——要是那帮流民找过来可就糟了。”
赵九爷没有说话,走过去把独轮小推车上的车袢挂在了脖子上,对傅庭筠道:“你坐上来吧”
“啊”傅庭筠瞪大了眼睛。
这种独轮小车是乡间常用的,只有副车架子,全靠推车的人推动前面的那个木轮子得力,不比马、骡子或驴,全靠人力的。
她没有想到他会推她。
“我也想给你找辆马车,”他淡淡地道,“只是这个时候但凡是个活物都进了肚子,你就将就将就吧”
说得她好像在嫌弃似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傅庭筠忙解释道,“我见阿森往车上装东西,我还以为这是拉物的呢”
阿森听她提到他的名字,眯着眼睛笑起来,指着推车:“东西都堆在右边,左边就是留着给你坐的。”又道,“我在车上铺了床夹被,肯定不会硌着。”然后眼巴巴地望着她,一副“你快坐上去,很舒服”的模样。
傅庭筠还是有些犹豫。
她虽然不像六堂姐那样珠圆玉润,可也不像七堂姐那如柳扶风,右边已经堆了些乱七八糟的什物了,再加她,也不知道他推不推得动?这万一要是摔下来了……她想到那次被赵九爷骇得从老槐树上摔下来身子骨痛了好几天就有些后怕。
赵九爷却不耐她的磨磨蹭蹭,斜了她一眼:“难道您想一直走到渭南去?”
“不是……”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他又是一片好心,就算是担心,傅庭筠也只好硬着头皮坐了上去。
“走了”阿森兴高采烈地朝前跑,率先上了树林旁的一条土路。
赵九爷推着车跟在他身后。
车子颠簸,好像随时会被甩出去似的,车辗在地上,扬起一尘黄土,往她鼻子里直钻。
傅庭筠很难受,只好紧紧地把包袱抱在怀里。
赵九爷轻声地提醒她:“抓住捆什物的绳子。”
傅庭筠忙“哦”了一声,立刻抓住了绳子。
找到了依靠的地方,人也就坐稳了。
走出林子,是条驿道。
道路平整宽敞,与土路不可同日而语。
傅庭筠这才有了点坐车的感觉。
她打量周围的景致。
路两边都是田,远远的,还可以看见几座农舍和农舍高过屋顶的大树。已是黄昏,却没有看见炊烟。田里没有庄稼,黄黄的土都龟裂了,旁边的小沟里看不到一丝水。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响,走在路上,让人碜得慌。
“怎么旱成了这样?”傅庭筠失声,“今年岂不是没有收成?”
她虽然长在阁闺,却是做为当家主母教养的,田庄上的事也略知一二。一年没有收成,对她不过是减少了收益,对那些种田为生的人却是要性命的事。虽然听说庆阳、巩昌大旱,商州、同州到处是流民,可她日子照常的过,那些也不过是听说,此时亲眼看见,自然极为震惊。
赵九爷没有做声。
阿森却小声地道:“前几天卖个人还给换三碗白面,这几天,不要钱都没人买了,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被饿死……”
这是傅庭筠完全不能想像的事。
“官府为什么不开仓放粮?”傅庭筠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尖厉。
没有人回答她,只有车轮子碾在地上的“骨碌”声。
傅庭筠回头望向赵九爷。
他的神色很沉静,可绷紧的下颌却泄露了他心情。
不知道为什么,傅庭筠觉得心头一松,心情平和了不少。
没有朝廷之命,官府也不敢随便开仓放粮。
“巡抚大人应该奏请皇上派人来陕西督办流民之事才是。”她道,“否则出了什么事,他也难逃其咎。”
赵九爷目视着前方推着车,好像没有听到她的话似的。
傅庭筠等了半天等不到他的回答,有些失望地转过身去。
“皇上一心想要做文治武功的千古圣君,”身后却响起他平淡得有些呆板的声音,“自熙平二十八年对河套用兵以来,征调粮草不下千万石,陕西又产粮之地,征调犹为频繁。陕西巡抚董翰文乃前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莫英伯的门生,莫英伯与现任内阁首辅沈世充有罅隙,董翰文只得迎合帝心以保官位,新粮未入库即送存粮北上。如今大旱,只怕他想开仓放粮也无粮可放”
这岂是一般人能知道的事,能说出来的话
傅庭筠不禁道:“九爷是做什么的?”
“我不过是个游荡江湖的一介莽夫罢了”赵九爷说着,嘴角闪过一丝嘲讽的笑意,“茶馆里听别人说些朝中大事,也跟着人云亦云而已姑娘听听就算了,不必放在心上。”
是吗?
傅庭筠默然。
如果有一天,别人问她是谁,她恐怕也只能像他这样回答别人吧
突然间,她觉得他离她很近。
※
o(n_n)o~
第十九章 路途
第十九章 路途
暮野四合,天色渐渐暗下来,远远的,看见村落的轮廓。
赵九爷停下来,抓起搭在把手上的汗巾擦了擦汗,吩咐阿森:“你去看看”
“好”阿森欢快地应着,一溜烟朝村落跑去。
赵九爷从一旁拿出个水囊递给傅庭筠:“喝口水”
太阳虽已西隐,但白天的灼热还残留在地上,热气腾腾,蒸得人汗流浃背,何况她裹得严严实实的,嗓子眼早就冒烟了,只是看着赵九爷和阿森都埋头赶路,不好做声而已。
傅庭筠道谢,接过水囊连喝了几口。
干涸的喉咙有了水的滋润,人都精神了不少。
她舒服地透了口气,笑着把水囊递给赵九爷,正想说声“您也喝点”,突然意识到男女有别,忙把话噎了下去,讪讪然想把伸出去的手缩回来,赵九爷的目光刚好望过来,两人碰了个正着。
傅庭筠脸涨得通红。
畏畏缩缩的,真是小家子气
可这不是别的事,她就是想大方也大方不起来啊
她有些沮丧。
赵九爷显然没有多想,道:“现在世道很乱,你别看着现在四处无人,说不定我们拿出个馒头就会引来一群人哄抢,还是小心点的好。你暂且忍一忍,等我们找到歇脚的地方,你就能解开头巾,扇扇风了。”
原来是误会她嫌热……
傅庭筠闻言心中一松。
还好有这个误会,要不然,她还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九爷放心,”她恭顺地道,“我省得”
赵九爷“嗯”了一声,不再说话,目光望向了远处的村落。
四周安静沉寂,没有一点声响,傅庭筠甚至能听到自己细细的呼吸声。
总不能就这样互不说话吧
赵九爷好歹是她的救命恩人。
傅庭筠想着,绞尽脑汁地找话题。
“九爷,我们还有多久能到渭南?”
“还有十来天”赵九爷凝视着村落,声音淡淡的,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中?br /gt;
花开锦绣(完结)第5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