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 > [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
错误举报

分卷阅读104

    [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 作者:庭外红梅

    上多少。

    承爵的老大天天窝在家里喝酒玩女人,既不出面应酬联络,也不上朝应对。

    老二倒还端方,在外面名声不差,只是一个工部的员外郎做了十来年,也没看他升职过,到最后也就是靠着宫里的女儿这才勉强点了学政,因人事部回禀说他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回京后得到吴巡抚保举,这才擢升为工部郎中。

    可那人事部为何偏要夸他,那吴巡抚为何偏要保他,为的不还是他的家世,他宫里的女儿?

    如若不然,那贾政在官场上也呆了十几年了,未曾见他有何出彩之事,可偏偏女儿入宫做了娘娘,就显出来他了。

    可见这回他升职并非靠的是他自己的能力,这也并非是他一个人的想法,知晓贾政的大约都是这个看法。便这一次升职,好歹将他半辈子攒的清名挥霍得一干二净。

    现在外头也不夸他如何有遗祖之风了,也不说他能力如何,只说又是一个靠的裙带关系上来的。

    不过是顾忌着他脸面,未曾当面说他罢了,但李守中作为贾政的亲家,还是很听了许多风言风语。

    沾染上了这样的名声,从底下往中间升倒还罢了,可要往高处走就难了。

    而且陛下这人虽然很顾念旧情,但却不怎么热衷女色,一年里都有大多半时间都在前朝处理政事,一个月里也往后宫去过七八回,而这七八回里面那位贤德妃能够分得一回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由此可见,那位贤德妃在宫里面也不那么得宠。贾家想借宫里的那位娘娘的力,怕是并不容易。

    这当家作主的三个男人都是这般,而底下的子孙后代里又没什么出众的人才,倒是年纪小小贪玩享乐的多。

    贾家若还是这般,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只可惜当家人现在眼里还看着的是往日的风光,并不觉得他们贾家已经日暮南山。

    这贾琏原本有求于他,却还是端着国公府的架子,也不看看,现在这个时候,便是王爷也愿意来见一见他的。

    “罢了罢了,我也只求淑儿一辈子平平安安就是了,至于贾家,唉,管他如何呢!”

    李守中摇头叹息,却将心中的筹划放下了,反正贾家是有名额的,贾宝玉要进来就进来了,而且听说他们家与那王h有关系,想来在这件事上是不必劳烦他的。

    他到时候也不过是白吩咐一句罢了,只希望这一回能够劝得那贾政为他那已经渐渐年长的小外孙请个好老师吧!

    作者有话要说:  我妈昨天包包子,弄了两种馅,一种芝麻馅的,把芝麻淘干净了放锅里炒,这个特别需要注意火候,稍微大一点就糊,而且要一直翻炒,不过特别香!完了之后拌上白糖,小时候很喜欢吃,不过现在就觉得太腻了。一种是粉丝的,我妈从冰箱里扒出来几块腊肉,去年过年时候的,一直放到现在也没坏,也是很能放了。把腊肉切成丁,放锅里炒出油,再把粉丝用热水泡了,切碎,再炸点鸡蛋,也切碎,再加上葱姜蒜,超好吃!我妈包包子特别快,把包子皮放手里,放好馅,手一转,把包子皮转一圈,就包好了,褶子还挺好看,我跟着学了半天也没学会,就被我妈赶出来,让我别给她添乱!_

    第119章 大房

    贾琏一回到家,便听到旺儿急匆匆的赶到他跟前,告诉他老爷受伤了。

    贾琏当时心中便是一咯噔,联想到刚刚出门前老爷说的话,贾琏便觉得这回老爷受伤总怕是不简单。

    因此他便忙开口询问老爷受伤的原因,在听说是老太太房中的鸳鸯不小心把茶盏打翻在老爷身上,以至于老爷烫伤了,贾琏便在心中偷偷嘀咕,这又是怎么回事?难不成老爷记仇记到现在,想要报复上一次鸳鸯拒绝他的事情?

    可是贾琏又觉得不像是因为这个,毕竟老爷现在关注的是宝玉入国子监的事情,哪里会把注意力分在一个小丫鬟身上?

    更何况以老爷的性子,当时老太太既然警告他不许他再打鸳鸯的主意,老爷肯定没胆子去为难鸳鸯,最多也不过是等老太太百年之后护不住鸳鸯了,再慢慢磋磨鸳鸯。

    贾琏一边走一边低头思考了一会,到底还没有理清思绪,不知道老爷到底想干什么,等到了老爷住的院门口,正好见到贾珍送太医出门,他慌忙迎了上去,做出一副急切的模样来,询问太医他父亲的伤势。

    太医慢悠悠的吊了一番书袋子,贾琏便知道太医既然这番表现,老爷肯定是没什么大事,因此稍稍放心,不过面上却还是越发急切起来,做足了一副孝子模样。

    太医和贾珍便又安慰了他一番,贾琏这才告辞了两人进了院子。

    一进屋,他便跪了下来,口中哭道:“老爷,你没事吧!”

    他一行哭一行膝行到贾赦跟前,一副好不伤心的模样,屋里其他人慌忙上前扶住他,贾母也忙站起来,拉着他的手劝道:“好孩子你放心,太医说了没什么大事,已经开了药了,清清静静的养上几天就好了。”

    说着贾母又一叠声的催促着外面的仆人问道:“药煎好了吗?姨太太那边的药取过来了没?”

    下人忙进来回禀道:“方子里需要的药材,家里有的都已经让人去开库房配了,家里没的也都派了人出去买了,一会儿就得。姨太太那边也派人过去说了,约莫一会儿就能把药送过来。”

    贾母这才放心,又嘱咐王熙凤道:“太医刚刚说的忌讳你都记下了吗?你可跟厨房那边好好叮嘱叮嘱,千万别把那些需要忌讳的东西送了上来,耽误他养伤。”

    “老太太放心!”王熙凤娇笑着,拉过了站在一边不吭声的巧姐道:“巧姐儿刚才躲在屏风后头把太医说的东西都记下了呢。”

    贾母闻言笑得越发慈善起来:“好孩子,你是个有孝心的,回头待你爷爷好了,我要记你一大功呢!”

    贾赦躺在榻上,一边让他的侍妾替他吹吹伤口,好缓解一下伤口的疼痛,听到王熙凤的话,便也忍不住道:“这才是孝顺孩子该做的事,这才算是歹竹出好笋呢,老子虽然不孝顺,但好歹教出来个好女儿,给了个我好孙女。”

    说着他转身便对他跟前伺候的下人道:“你去我书房里把那架子上面左侧第二层的那个匣子拿来,送给大姑娘。”

    说完他又对巧姐道:“这是我早年间得的一套红宝石头面,是极难得的一整套,那上面的红宝石是从暹罗国弄来的,又大又透亮,现在是再难有了,今儿你这一番孝心,就给你吧!”

    他这话说完,众人皆知犒赏巧姐是假,讽刺贾琏是真,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众小辈们不敢说话,只低着头不吭声。

    而且巧姐也只能低头唯唯诺诺不说话,到底一个是她亲爷爷,一个是她亲老子,两边她都不好偏帮着,便平常纵有再多的机巧心思和伶牙俐齿,这会儿也不中用。

    长辈里头,贾政和王夫人知道贾赦如此说,多半是因为贾琏平常靠在他们俩口子身边,因此为了避嫌,也不说话。

    而邢夫人巴不得看这年轻的两口子被老爷骂,不幸灾乐祸便已经是老天保佑了,哪里会为他们开口解围。

    因此说来说去,也只有贾母适合开这个口了。

    但贾母也知道,按照孝道,贾琏夫妇靠着他们父母才是正途,跑到隔房的叔叔家帮忙在外头说是替家里办事,但终究不那么理直气壮。

    况且她平日偏向二房也还罢了,这个时候大儿子受伤,她确实不好再偏向了。

    因此也只得一笑,把这件事糊弄过去,所以她走上前去,握住巧姐的手道:“好孩子,你爷爷赏你东西你就收下吧,他手里的好东西可多着呢,难为今儿高兴,这才露了出来。”

    贾赦知道老太太的态度,终究他这个做儿子的不好跟母亲硬拗着来,因此便对贾琏冷冷一笑,转而对巧姐道:“好孩子,平常无事的时候只管过来,等你把我哄高兴了,回头你出嫁的时候我必要给你备一份大大的嫁妆!”

    他这话顿时让巧姐羞红了脸,低着头嗔怨一声,说了句:“我到厨房看看药”便跑了。

    众人立时都凑趣起来,当着教练和王熙凤的面打趣巧姐,一时把刚刚尴尬的气氛都冲散了,倒好像刚才的事根本没发生过一样。

    众人说了几句话,见贾母面露疲色,便劝她回房休息,贾母还有些不放心贾赦的伤,但一时又怕贾赦又无中生事,因此想了想,又嘱咐贾琏夫妇好好照料贾赦伤势,又把邢夫人叫过来,叫她好好管管贾赦,不许他养伤的时候吃酒玩乐。

    邢夫人哪里敢管贾赦,且又知道贾赦必不会听她的,要真说了不过是白惹一顿排揎,还要丢面子。但她又没办法违逆贾母的意思,因此也只得诺诺的应了。

    贾母见她如此如何不知她的心思,因此也只得叹息一声,打定主意过后几天多叫丫鬟来看看他,又开口让巧姐多过来看看,她这个大儿子再荒唐,总不能不要脸面,当着孙女的面胡作非为吧!

    一时众人把贾母送走,贾政和王夫人两人留了一会儿,又说了几句话,便也告辞而去,宝玉和其他姐妹们也都跟着走了。

    屋里便只剩下了贾赦和邢夫人以及贾琏王熙凤和巧姐一家三口。

    贾赦便开口将三个女人支开,只留下儿子贾琏在他跟前伺候,待屋里只剩下两人,贾赦便道:“先前你出门的时候我跟你说的话你还记得吧?”

    “儿子自然记得。”

    “哦?你记得?那你是怎么做的?”

    贾琏当然不好说他根本没理会他父亲的话,因此便将自己在国子监的事换了个花样说了一遍,然后又道:“宝兄弟实是叫老太太给宠坏了,家里的人还有外头的那些朋友也都愿意捧着他,便是北静王爷哪里看在多年的关系上,便是偶有一些失礼之处,也不会对他多点加怪罪。因此我想着咱们大房倒不惧宝兄弟入国子监的事,说不得他一时拧性儿上来,开口说话得罪了太子殿下,到时候就被太子殿下赶回来了。”

    看着贾赦的面上,因他的话露出满意之色,贾琏便又道:“被太子殿下赶回来,还有什么前途可言?便是他再会读书,朝堂上的大臣们还能逆着太子殿下的意思重用他,便是他姐姐是宫里的娘娘又如何?娘娘还能插手朝堂上的事?二房里头也就一个宝玉还能看,兰儿还是一个孩子呢,一团孩子气的,顶什么用?老三又被二太太找个借口打发出去了,除了宝玉二房再没人了。咱们不必做别的,只管等着就是了。”

    贾赦闻言更加满意了,他捋着自己的胡须,想象着贾琏描绘的前景,若宝玉真的被太子殿下厌弃,老太太再宠爱宝玉,还能拿家族的前途去赌吗?

    没了宝玉,大房跟二房也就旗鼓相当了,不怕老太太偏心。

    不过二房好歹还有贾兰,兰哥儿哥虽说年纪还小,但从小被他母亲教导,也是个颇会读书的。

    而他们大房,琏儿是不必指望的,琮儿也是个烂泥扶不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