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多攻多受]圣娼 > [多攻多受]圣娼
错误举报

分卷阅读21

    [多攻多受]圣娼 作者:封号绮罗

    城民都将众望托付给了艾米尔,他不能有个三长连短。

    哈吉知道自己该去报仇,却下不了手杀攻三了,他一死很多人将不幸。

    一夜沉思之后将实话说出,也等于是表明了自己就是内贼,任听发落。

    艾米尔将他打入了大牢,维塞那里他已经没有权利去搅局了,维塞的确不欠他。

    但他想知道自己在特瑞斯心中的地位,自己还有没有胜算。

    于是只带了少数人马去把维塞约出来,要见特瑞斯。

    维塞把哈吉的事也说了,然后他们三个算是冰释前嫌了,艾米尔这才知道最大的仇敌是苏丹。

    他决议要反了,希望特瑞斯和维塞帮自己,说事成之后会有重谢。

    这里再说说哈撒是如何逃出宫廷的,哈撒为人不错,而且人也张的不赖,自然很得女人的心。

    其实他在进宫之前已和特瑞斯有暧昧关系了,但只是那种柏拉图的,还没滚过床单。

    这件事要从最初维塞逃亡说起,维塞;等等等!我一个个当你们是朋友是知己,我不在时你们都来搞我老婆?!

    好吧这个故事不堪入目了,都是一群人渣。所以哈撒自知有愧先掉线了。

    哈撒照顾特瑞斯,这个真叫日久生情,不日光谈天说地也会生情的啊。

    哈撒谈吐不凡举止儒雅,就算不搞基,做朋友也很上台面的不是?

    他处处护着特瑞斯,帮着特瑞斯,是人都会动心。有事感情这种东西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特瑞斯心里有维塞刚开始时自然不会主动送上他的床。

    他们就间隔与友情但又有点暧昧的那种感情中游走,艾米尔上了特瑞斯之后,哈撒一开始是不接纳的,后来想想或许维塞已死,因为当日雷纳托一枪射去,马下一片血水,大家都以为是维塞的,都当他凶多吉少,唯有特瑞斯深信他不会有事。

    哈撒想到或许维塞回不来了,那么特瑞斯也有权利寻找自己的幸福,虽说他和艾米尔搞上了自己有些接受不能,但久而久之看到他们两貌似还是很幸福的样子也就不再追究。

    他是怕艾米尔名誉受损,所以就给艾米尔解围,让大家以为自己和特瑞斯才是一对。

    他就这样假戏真做了,在别人眼里他俩才是一对,而且为了避嫌特瑞斯还住他那里,艾米尔明明是在搞基还要别的男人给他形婚。

    哈撒真的很温柔,所以特瑞斯也慢慢被他感动,当然也察觉到了他是喜欢自己的,觉得若没有维塞或许自己本该爱上的是他吧?

    然后他去了托普卡帕皇宫,就和特瑞斯只是书信交往了。在宫廷里辅助储君读书,和王妃也就有了接触(这里请叫哈撒为挖墙脚小能手)

    大家都知道这个王妃失宠好久,苏丹和另一个女人整天粘在一起,不是她还有小王子,再不济人家心里还有艾米尔这个奸臣,她可能都排到了百米开外了。

    久逢甘露的女人被草食系男生哄的一愣一愣的,反正就是很吃他这一套。其实哈撒道真没大胆到去挖苏丹墙角,他虽命不久矣,但也不想被抓奸处死。

    王妃就开始魂不守舍,怨天尤人,恨自己为什么身在宫门之中,又有了孩子,更不能出这吉兆之门了。有些苏丹碰过但没孩子的女人有幸能重返民间,另寻夫君。

    也有不少一生都出不去的女人晚上跑去吉兆之门哭泣,宫廷的生活并没有外人想的那么美好,得宠的只是寥寥数人,而且都是在刀口上度日的人。

    就算有了孩子,女孩还好今后怎么说都是皇家血脉,找个有钱有势的夫婿不难。男孩就惨了,能活到成年已是万幸,一旦新帝登基,便是那兄弟的刀下魂。

    她是多么想往平凡夫妻之间的幸福?她也是个女人,有个这么出色的男人对她自然心动,喜欢上了哈撒。

    而且哈撒对她儿子也很好,就像是个丈夫该有的样子,比苏丹更像是孩子他爹了。

    儿子有几斤几两她是知道的,可以说是虎父犬子,这孩子没有帝王之相,为人太过悠柔善良。将来难以在在险象环生的宫廷倾轧中全身而退。若是艾米尔输了,那么她的孩子一定会被新生的弟弟弄死。王妃就把儿子托付给了哈撒,她不求儿子回来做苏丹,告诉儿子,若将来听到父王驾崩千万别回来了,朝伊斯坦堡相反的地方跑,越远越好。

    这样一来,王妃就想方设法把他俩弄出了宫殿,让他们混在御厨里或是木工中。

    多日之后艾米尔就迎接了他们,正式开始叛变,雷纳托让他拿王储威胁苏丹,艾米尔先是不肯,但大权为主,他也就加了筹码。这样一来又得罪了哈撒,不过不会真宰了苏丹的儿子罢了。

    苏丹不买账,大举压境,这件事对孩子的伤害很大,事实证明父亲对他毫无感情,可有可无。

    艾米尔觉得这孩子可怜,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心血来潮就认他做了养子,把他带在身边教育。

    为了稳住雷纳托,答应第一继承人还是他,养子只继承他个人财产,当时艾米尔已经没什么私人财物了,都用在了兴国上了。

    一个连老婆都没有的人,不存私财,这样一个领袖谁不追随?他在自己的领地上人气很高,只要他站在城墙上,身披紫袍,身后悬上双头鹰的旗帜,臣民都在欢呼;我们愿为信仰和祖国而死!让我们为上帝和教会和我们的皇帝陛下而死!”

    就像当年君士坦丁十一世迎战奥斯曼大军的那份架势,仿佛时光又回到了当初。

    也就是说大战将至,这一次谁都没了退路。

    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22 后续大纲 在总攻面前装逼的人,今后是要遭报应的,洗干净屁股吧。

    俗话说情场失意,事业有成不是?为什么攻三最后还这么惨?因为他得到另一份感情,这事不管他乐不乐意接受,那好歹也叫情结不是?

    刚开始时大获全胜,苏丹派离他最近的小王子去镇压,小王子有自己的军,苏丹又给了他战无不胜的禁卫军助阵,照理说应该旗开得胜的啊?结果他傻逼硬是宁为玉碎,死攻艾米尔花了大价钱建的堡垒,里面人家物质充沛,饮水又足,城前战壕齐全,难攻不破。

    他挖地道想要进城,结果被特瑞斯打的悲惨不堪,特瑞斯拿豆子放地上,看那里在滚豆子,就知道敌方在哪里挖道,直接对接地道杀他个片甲不留(抄袭维也纳保卫战)

    特瑞斯和艾米尔守城,另外一部分人出城埋伏,还未等小王子攻下,就被维塞的海盗杂牌兵和沙俄助军从山头上一扫而过。仓皇逃跑的他丢盔弃甲,把很多军用资源拱手送给了艾米尔,攻三城门一开感动的五体投地,苏丹对他真好,大老远的送了这么份大礼给他补充物资。

    当然小王子回去之后自然是吃不了兜着走,苏丹二话不说就把他给革职查办,众臣一看,伴君如伴虎再怎么宠,做错事结果都一样,苏丹一点私情都不留。

    这么一战之后艾米尔骄傲的小尾巴翘到天上去了,他还写信调戏苏丹,感谢他对敌人的仁慈大方。气的苏丹咬牙切齿恨不得把他抓来好好调教。

    此事未了,这点大家都很清楚,所以艾米尔还不分昼夜的在备战,他毕竟要斗的是大奥斯曼帝国,持久战对他不利,他要引苏丹亲征,途中埋伏。活捉苏丹比他签署停火协议,然后承认他独立国家的地位。

    而苏丹那里其实也有动静,他开始买通艾米尔身边的人,擒贼先擒王,鹿死谁手,尚无定论。

    不幸的是有人被苏丹买通出卖了艾米尔,害的他被困城内,四面楚歌,大家劝他先退到城外,留住青山。

    万般无奈他就先带着人马突围了,而城内必须还得有人守,哈撒是主将他就留下来了。就在艾米尔要离开城墙时,特瑞斯回头顾了一眼哈撒,于心不忍,出于义气也就在混乱中再度闯进了要关上的城门。对着自己的父亲说,告诉维塞自己很爱他,要是回不来了,望他找个值得他爱的人,别惦记他了。

    哈撒没想到特瑞斯会再度站在自己面前,激动的难以言喻,什么都没说上前两人紧紧拥抱,特瑞斯算是生死与共。

    其实按兵力来看迟早要破,驻军简直是送死,是场恶战。

    明明知道死路一条,特瑞斯还是义无反顾,闯入城中与他们一起死守。

    艾米尔察觉特瑞斯已经不在时,望见他站在城墙上,他不能辜负众望,他要去求救援。

    沙俄那里太远,根本来不及,只能去求附近的诸国。

    城里的人马最多只能撑上两周,他必须在两周内说服别人帮他。

    维塞的人还太少,又是杂牌,只能打些游击,他与维塞告了珍重之后就往下游埃及亚历山大那些地方跑。

    他去求人,大家都以为他已山穷水尽,都独善其身不愿冒犯奥斯曼帝国,不借兵于他。

    这些日子里他受尽冷眼,但还是契而不舍,因为众人都盼着他解围,不能将他们置之不理。

    最后有一个人主动跑来说愿意借兵于他,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个人便是波斯人的那个将军,而人家现在重权惟握比自己家君王还大。

    他这个人一生就败给过艾米尔一人,自然耿耿于怀很不乐意。

    他提的要求很苛刻,就是要艾米尔给他征服一次,这也算是把面子挣回来了。攻三很不能理解他们这些波斯人的想法,但也别无他法,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但前提是先解围。他说话算数绝不抵赖,并将自己佩剑给了对方作为信物。

    将军出发之前要个头金,就是让艾米尔给他口交一次,攻三为了救人也就照做了。

    这可是艾米尔第一次给人口,而且对方还硬要他吞精,可想而知有多难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