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
断阳春 作者:白日梦0号
站时竟睡着过去,脑袋从怀舟肩上滑落怀中。
前一刻还在郁郁寡欢,转眼已忘却烦恼酣然入梦,怀舟不料弟弟如此不识愁字一味,捧住胸前瞌睡得滴里嗒楞的脑袋,哑然失笑。
因顾忌安王病体,车驾行得甚慢,眼看已是腊月二十,一行人马才进了平京,周管家等仆从都是先行几日回来候着,一早将王府整治出来迎候主子入住。
雍祁钧一路颠簸,虽有胡太医从旁招呼,下车时精神亦显不支,被一众内侍拥上床榻后便再起不了身,只着怀舟怀风前往宫中面君。
怀风此时伤势已经见好,同哥哥一道安置好父亲,换过世子服色一并乘车往宫中而去。
安王入城的消息早已由九城巡防司报入宫中知晓,怀舟怀风才在宫门前面下车,已见六宫总管太监刘福站在门口相迎,见了他俩颠颠地过来请安。
「可有老日子没见两位世子爷了,皇上皇后想念得紧,一听安王爷车驾回京,立刻打发老奴来迎。两位世子爷一路上可走的顺畅,王爷身子安好?」
刘福是随侍当今圣上三十年的老人儿,深得宠信,等闲皇亲朝臣概不放在眼中,唯独安王不同别个,故此对怀舟怀风亦是另眼相看。
「父亲身子尚可,有劳公公惦念。」
行走宫中言多必失,怀舟又不喜多言,回过一句后再无他话,怀风却是时常出入宫禁同刘福混熟了的,又仗着太后皇上宠爱,素来言笑无忌,往宫里走的这一段路上扯住刘福手中拂尘笑闹,「大冬天的也不闹蝇子,刘公公见天儿捧着它做什么,倒不如换只手炉抱着,三九天也冻不着。」
刘福一张圆饼脸上笑得见牙不见眼,乐呵呵道:「也就小世子您爱同老奴这般玩笑,仔细让太子殿下瞧见,又要教训您不稳重。」
怀风一愕,「太子哥哥也在?」
「可不是,一大早就进了南书房同皇上议政,本是要走了,听说安王爷回来便又留下,说是等安王进宫时给王叔请安,方才皇后娘娘也来了,眼下都在宣和殿呢。」
怀风一听,脸色登时一垮,当即放开拂尘,敛眉屏息,肃手肃脚,作出副规规矩矩的恭谨之态。
自打相见,怀舟只见弟弟一派精灵率真,乍然见他装得老成样子,煞是不惯,暗暗纳罕,想太子怀乾不过比自己大上一岁,秉性宽厚,待一众弟弟们素来是十分威严中又存了三分和气,正是一副嫡长子风范,怎的就让怀风怕成这样,倒比对自己亲爹还忌惮几分。
隆冬之际,万物肃杀,宫中又甚少植树,从朱雀门到后宫这一段路上,景色甚是单调,只一色的金黄琉璃瓦在暖阳照耀下晃得人眼花,直到临近宣和殿,才见几株病梅矮松制成的盆景点缀道旁,殷红苍翠之中显出几丝热闹。
将怀舟怀风领到宣和殿外,刘福先行进去通禀,不多死便有两个内侍打起帘子请两人进去。
怀舟怀风自幼谙熟宫中礼仪,略一整肃衣冠,垂首走进殿内,跪下问安。
宣和殿乃是历代皇帝起卧之所,外殿于隆冬中升起地龙,又燃起碳炉,俨然一所暖阁,今上景帝雍祁奕同褚氏皇后一左一右坐着,正闲话家常,太子怀乾于下首相陪,见了他二人联袂进来,齐齐笑起来。
「才念叨着安王车驾怎的还未到京,巡防司便报进来人到了。」
怀舟是皇上亲侄,又是皇后的嫡亲外甥,更是同太子一起长大的得力兄弟,论身份比庶出的皇子还要尊贵些,皇后见了自然欢喜,说话声调都透出几分轻快。
景帝亦是许久不见两个侄子,见两人一个英武,一个俊美,皎如芝兰玉树,又都是文武双全,实是这一辈宗室子弟中的翘楚,不禁代弟弟高兴,同安王一模一样的面孔上露出和蔼笑容,待两人行完礼,招手道:「站近些让朕瞧瞧。」
待两人站到近前,上下仔细一瞅,笑意更浓,点头赞叹,「王弟好福气,生的两个好儿子。」
又问:「你们父王呢?没进宫来吗?」
「父亲旅途劳顿,进京后体力不支,已先行回府休养,不能觐见皇上,特命我二人入宫请罪。」
怀舟禀完,景帝面色已凝重起来。这王弟是他孪生手足,情谊非比寻常,又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名将国之栋梁,眼见病起沉疴,于公于私,均是景帝心中大痛。
「皇上请宽心,父亲最近心绪宽敞,病情颇有起色,今日实是劳于行程方觉疲累,休养几日当无大碍。」
对这怜惜自己的皇伯父,怀舟一向敬爱有加,亲近孺慕之情比待安王更甚,反少了些在父亲面前的拘谨,见景帝难过,当即宽慰。
怀风亦道:「父亲这些时日气色好得多,饭量也增了,高兴时还能吃得下荤食呢,好生调养一冬,说不得明春便好了。」
他两人一唱一和,说的景帝面色和缓起来。
太子一直站在一旁默不作声,这时插话道:「我宫里有新近得来的几只老参,明儿个拿去给王叔配药,但凡有什么需用的药材,只管跟太医院说就是。」
「谢皇兄。」
「谢太子哥哥。」
怀乾颔首而笑,促狭道:「怀舟倒也罢了,怀风今儿个竟这般懂事守礼,还晓得道谢,可见是有长进了。」
因身残之故,皇上安王太后无不对怀风多加怜宠,皇后亦因亲妹所为更多两分歉疚,是以众人将怀风娇纵得淘出了圈儿,偌大宫中,竟只得怀乾仗着太子身份,又是长兄,方敢严加管教,才不致令怀风无法无天。因此上对这太子哥哥,怀风委实又敬又畏,对答行事无不依足规矩,生怕又被教训一番,只是他性子散漫惯了,见怀乾如此和颜悦色,登时将往日里受的教训抛诸脑后,腾地扑身上去一把抱住怀乾,「太子哥哥又笑话我。」
怀乾身量同怀舟相仿,模样儿同怀舟相似,武艺却差了兄弟十万八千里,这一下让怀风猴儿似的挂在身上,哪里禁得住,踉跄退了几步便倒进身后椅子里,幸得冬日里椅上都铺了锦垫,尾巴骨才未戳疼,只将怀乾弄得又好气又好笑,拧了眉毛啐道:「方才这句可真是白夸了。」
扬声召唤怀舟,「快把这猢狲从我身上扒下来。」
怀舟几时见太子这般无奈,忍着笑过去,捞住怀风腰身拖了起来。
他三人这般笑闹,全不合宫中规矩,换做别人,少不得要给按个君前失仪之罪,偏他三个一人是当今太子,两个是皇上宠侄,景帝看在眼中,只觉是皇家中难得的天伦之乐,不以为忤,反而欢喜,同皇后齐齐失笑,一时间,宣和殿里,尽是欢声笑语。
第七章 最新更新:20100104 19:22:00
时已近午,皇后正要传旨摆膳,太后宫中司礼太监前来,只道太后想念孙儿,命怀舟怀风往仁寿宫中用膳。
怀乾笑道:「既如此,我也一并往太后宫中去吃好了。」
既是太后旨意,皇后也不好再留,打发了三人出来。
怀风才被数落几句,一路上亦步亦趋跟着两个哥哥不敢造次,待一进了仁寿宫,即刻本性复萌,也不待内侍通禀,撒着欢儿的蹦进殿去,怀舟怀乾尚未跨进殿门,已听里面「心肝儿肉,宝贝孙儿」唤个不停,进去一看,太后搂着怀风居中坐着,祖孙俩正亲亲热热说个不停。
要说溺爱孙儿,太后实是这宫中第一人,怀风又生的机灵俊美,乃是太后心尖子上的乖孙,此刻得了靠山,怀风哪里还惧太子,指着怀乾向太后诉苦,「太子哥哥方才还教训我没规矩,说要罚我抄书。」
太后一瞪眼,「什么规矩,我们怀风哪里用得着守规矩。」
怀风还当是帮他说话,连连点头,点到一半,方觉出太后口气不对,竟是一句揶揄之语,再看两个哥哥,已是忍不住嗤笑出声,当下闹了个大红脸,讪讪地要从太后怀里爬出来,被太后一把拉住。
「你太子哥哥管着一众弟弟,哪里能只偏向你,乖孙倒也不用气,别的地方且不说,只在这仁寿宫里,你愿怎么闹便怎么闹,保管拘束不着你。」
一席话,直将怀风哄的心花怒放,怀乾却只得苦笑,暗道有太后这番纵容,想再拘住这混世魔王可真是难上加难。
「哀家这些个孙儿各个都在京里,时时见着,唯独你常年在外,逢年过节才得见一次,真是想煞哀家。」
待怀舟趋前请安,太后拽住了他手念叨,怀舟许久不曾让人这般当成孩子看待,不自在到十分,眼见太后叹着叹着又要叹出眼泪来,更是窘迫,急的向太子使眼色,盼着怀乾出声救上一救,却不知太子在想什么,竟是没看见,倒是怀风眼尖,心下会意,搂住太后一阵摇晃。
「哥哥学成出师,以后都不走了,我们见天儿进宫给您请安,就怕到时候您烦了我们,嫌吵得慌。」
又嚷嚷,「这里小厨房今儿个可做了八宝甜鸭没?哥哥早上只吃了碗粥,可饿得狠了。」
太后叫他一通打岔,哪里还有半分叹息感伤,眼一横,「怀舟向来不吃甜食,那鸭子端他跟前也不瞅上一瞅,你肚中馋虫念叨也就罢了,偏还栽到你哥哥身上去。」
怀风谎话拆穿,本觉尴尬,然见怀舟似笑非笑看过来,目光中甚是温柔纵容,不由脖子一梗,犟嘴道:「哥哥便不爱吃甜,许久不尝那味道,偶尔想念又有什么奇怪,哪里就是我说谎了,皇祖母可莫要冤我。」
怀舟忍笑点头,「是,今儿个不知怎的,倒是极想尝尝那鸭子。」
太后本来怕他兄弟两个不和睦,这时见两人一副兄友弟恭亲密无间之态,担忧尽去,欢喜之余,一叠声地吩咐摆膳。
仁寿宫总管太监亦笑嘻嘻上前凑趣,「晓得小世子喜欢吃那鸭子,早让厨子备下了,倒不想大世子也念想着,奴才这就端去。」
不多时,八宝甜鸭、爆炒鹿肉、金丝酥雀、如意卷、绣球乾贝、炒珍珠鸡、奶汁鱼片、清蒸时鲜、炒时蔬、酿冬菇盒、龙井竹荪……琳琅满目摆了一桌。
太后领着三个孙儿坐了,先夹一箸鸭肉与怀舟,怀舟于这甜丝丝的鸭子实无兴趣,却碍于方才为怀风圆谎,只得硬着头皮咽下,尝完这一块,余下是说什么也不碰了,只捡着其他菜肴来夹。
怀风却是嗜甜,专捡鸭子并一道杏仁银耳羹吃,除了只鸭腿让怀乾夹了去,一盘鸭肉竟都进了他肚子。
太后上了年纪,益发讲究节食惜福,吃下一小碗粳米便住了筷,只笑咪咪看着三个孙儿用膳。
不一时,三人吃完,怀乾膳后便向太后禀明欲去理政,一面起身,一面向怀舟递个眼色过去。
「今儿个难得两个弟弟回来,皇祖母高兴,孙儿本该多陪陪叙叙家常,奈何政事繁杂,几件要务耽搁不得,孙儿还需去料理了才行,另有边关兵事需得怀舟帮我这哥哥斟酌斟酌,皇祖母恕罪,容孙儿带怀舟先行一步。」
「正事要紧,」太后脸色一肃,点点头,「怀舟怀风这一回来,呆的日子怕是短不了,叙家常的日子有的是,也不在这一时半会儿,你只管忙你的去。」
看看怀舟,又笑起来,「你弟弟才回来,还不曾歇息,你做哥哥的体谅些,莫抓了差不放,忙完了便放你弟弟回去歇着吧。」
「孙儿省得。」
怀舟怀乾告退后出得殿来,怀风依礼送到殿外,转身间,怀舟瞥见弟弟眼巴巴瞅着自己,一副期盼之色,晓得他嫌仁寿宫闷得慌,想跟去东宫玩耍,只是太子所议之事怕不止边关兵事那样简单,自己又怎敢擅做主张携他同去,少不得哄道:「太子宫中尽是朝臣往来,你受不得拘束,去了反不自在,不如在这里好生待着,陪皇祖母说话解闷,议完事我便来接你。」
怀风一想甚是,乖乖点了点头,喜滋滋回了殿里。
怀乾一旁看着,但笑不语。
太子所居虽唤作东宫,位置却在皇城偏南一隅,论规模比皇帝起居之所小了一圈,但仪制俱全,武将、东宫官无不齐备,关起门来,自成一方天地。
怀舟自幼长在东宫,于这里比自家王府还熟,跟着太子一路进了书房,待宫女端上茶后便屏退一干内侍,关起门来说话。
黑黝黝沉香木制成的书桌上堆着小山般一摞奏折,怀乾坐于桌后,抽出最上面一本凌空扔过来。
「你先看看这个。」
怀乾身为储君,一举一动无不受人瞩目,举手投足间都得加着分小心,日复一日让宫中规矩压得喘不过气,也只得在这兄弟面前方能丢下太子身份放肆些许,露出骨子里一份不羁。
怀舟手一伸,稳稳接住折子展开细看,越看越是疑惑。
那折子是御史台五品言官陈文铎月前奏上来的,言道安王病重,已不堪据守边关之任,安王世子雍怀舟以年少初履军务,唯因宗室之故而获重权,岂能服众,日久恐有不测之虞,望圣上明察,另择良将委以重用云云。
「御史之责在于纠察百官,军国之事向非其所能议,这陈文铎不过一介小小言官,如何敢言涉兵权一事?」
怀乾冷笑,「你可莫小看这陈文铎,官职虽小,靠山却大,你可知他正室夫人的表姐是谁?」
见怀舟茫然,伸手向北一指。
怀舟一愕之下低叫出声,「许贵妃?」
「可不就是北辰宫中的那位贵妃娘娘。」
怀舟霎时悟出其中缘由,当下怒气上涌,目中露出一丝厌恶之色。
景帝共育有十二子十一女,十二个皇子中只活了八个,其中三名尚在稚龄,年长些的皇子中除却太子,便是二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及八皇子。老四怀谷生母卑微,本人也不大得宠,老五怀广是皇后亲生,怀乾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老二怀熙同老八怀琛却均是许贵妃所出,面上同怀乾一团和气,暗里却盯着储君之位心怀叵测。许贵妃当年与皇后一道入宫,因貌美,年轻时圣眷还在皇后之上,却因比皇后晚了半月生儿子,未能入主中宫,心中积着团火,老早已是人尽皆知,偏怀乾天资聪颖,小小年纪时已显出副明君之资,圣眷日隆,七岁便立为太子,老二怀熙不过差了几天,却已是君臣有分,许贵妃心高气傲,如何能忍,眼看圣上年岁渐高,不日便是怀乾登基为帝,自然心急起来,只想着如何削弱怀乾羽翼,令怀熙取而代之,如此一来,自然是先从太子掌中兵权下手。镇北军虽是皇帝亲辖,但安王病重,若等怀舟为帅,这十余万精兵便是太子囊中之物,一旦宫中有变,十万铁骑不日便可勤王护驾,许贵妃纵有天大能耐亦只能望帝位而兴叹。
怀舟沉吟片刻,忽地冷笑,「这位娘娘敢情是昏了头了,以为夺了你兵权便可拉你下马是怎的,她也不想想老二那德行,除了张脸蛋算是漂亮,余下哪一样及得上你,皇上但有一分清明,亦绝不会废你立他,再说,后宫不得干政,指使陈文铎上这种折子,如此明目张胆,她便不怕惹祸上身吗。」
说完,良久不见回应,好一会儿才听太子低低道:「父皇或许不会废我,但却不能不防我。」
这句一出,犹如三九天当头浇下一桶冰水,冻得怀舟浑身一个激灵,不敢置信地望着太子做不得声。
「做什么这般瞪着我。」
怀乾摇头轻笑,笑声中却带了几不可闻的一丝苦闷。
「这次面上看是许贵妃发难,但准了折子的却是父皇,自古一国不可有二主,父皇年事渐高,但身子康健,说是春秋鼎盛并不为过,眼见我成年后渐掌大权,怎能不防,历朝历代,父子相疑之事还少吗,你这般惊奇做什么。」
无情最是帝王家,怀舟自然知道,可一旦身临其中,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惊心,只觉心里一阵憋闷。
「皇上对你……」
「莫慌,眼前还未到你担心的那样。」
明白怀舟欲言又止下隐藏的担忧,怀乾倒先笑起来,安慰道:「说相疑或是有些重了,毕竟父皇对我这太子还算满意。依我看,这次削我兵权,倒也未必全是为了防我势大,亦或是为稳住许氏一族也未可知。不然,怎的不封许平钰为帅,倒让陈英暂掌军权。」
许氏一族乃开国将军之后,代代子孙中皆有从戎之人,许贵妃从弟许平钰为人干练,统军有方,现下已是三品辅国将军,论资历声望亦仅次于安王,且曾镇守西北边陲十余年,若令此人接掌镇北军,倒确是当之不二的人选。
「许平钰倒也罢了,又焉知陈英不是许家安□镇北军的。」
回想边关所见所闻,怀舟犹自不安,「我去边关转了一趟才知,陈英面上同许家无甚干系,他儿女亲家卢有道却是许家门生,不可不防着些。」
怀乾微笑不语,过一会儿,淡淡道:「陈英这人我心中有数。」
怀舟晓得太子为人沉稳谨慎,既如此说,那便是已有盘算,也就不再嗦。
第八章 最新更新:20100107 20:20:00
「你这镇北军元帅是做不成了,眼下另有一件差事,官儿不大,事不少,不知你想不想做?」
怀乾端起茶,一面拿盖碗去拨浮叶,一面悠悠问道。
怀舟盯着他唇间浮起的一抹诡笑,心知这位皇兄不定又有了什么主意,偏好跟自己卖关子,真是从小到大改不了的脾性,不免起了促狭心思,装模作样皱起眉头,「父王病重,怀风年少又不谙理家,府中诸事少不得要我照料,实是□无术,皇兄这差事若是琐碎,不如叫东宫官里哪个老成些的人做吧。」
说完,垂了眼帘低头喝茶。
怀乾眨眨眼,干笑几声,「这差事是要带兵的,我手下多是些文官,哪个做得。」
见怀舟兀自不搭茬儿,关子也不卖了,径直道:「九门提督关允文半个月前殁了,吏部上了折子荐人,叫我压了下来,只等着你来坐这位子。怎样,当真不愿?」
听见「九门提督」这几个字,怀舟眼睛霎时一亮,心里明镜儿般,暗道怀乾心计了得。
熙朝祖制,太子摄政后,四品以下京官儿升黜一律决于东宫,这九门提督是统领九城巡防司的管事头儿,不过五品大小,却管着平京内外九道城门并京城防务,官儿不大,权却不小,手底下一营兵马往多了说不过万把人,但胜在天子脚下,拱卫京城,凭这些人把平京内外看住了,任谁有甚小动静都如在眼皮子底下,真到了风起云涌之际,提督一声令下城门即关,凭你十万大军兵临城下也一时不得便进,拖个一时三刻,宫中一应事务早料理停当了。
怀舟许久没同这皇兄玩笑,见怀乾眼巴巴地瞅着自己,特特地撇了撇嘴,「也罢,好歹是个带兵的差事,我将就些也就是了。」
怀乾让他抻得一口气紧了又松,恨恨道:「我亲自安排的差事也不放在眼里,也就你敢这般放肆。」
怀舟斜了眼睨他,「我若是变成那些东宫官唯唯诺诺对你,你便高兴了?」
「罢罢,还是莫变的好。」
怀乾苦笑,「天下至尊又至孤者莫过于帝王,想找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何等凄凉,我还只是太子,已没人敢忤逆于我,各个争相谄媚,老五是我亲弟弟,见了我都不敢有半分逾越,想起来真是没意思透了,咱们这一辈数过来,唯有你和怀风没拿我当太子,只当我是兄长,当笑则笑,当闹则闹,若连你们两个都变了,我可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这一番话说完,房中一下沉寂下来,两人均心有所触,一时默然不语。
其实要论起血脉之亲,怀舟怀风自然比不上正统皇子,可妙就妙在这隔了一层。两人既是皇室宗亲中最显贵亲近的一支,却又不会觊觎皇位,怀乾自然放心不过,比起自己那一干盯着储君之位的亲兄弟还要厚爱几分,存了真个儿手足之情在里头。怀舟也明白其中道理,晓得这哥哥难言之痛,待怀乾的情分也自不同,三分敬他是太子,倒有七分当他是兄弟。
「你是晓得我的,这么多年,在外头的时日比在宫里还长,性子野了,于天家规矩不大理会,说句大不敬的话,你现下是太子也好,日后登基为皇也罢,我总先当你是兄长,然后才是其他。」
这一席话淡淡的,不见半分慷慨激昂,怀乾却觉一股酸气直冲鼻翼,赶忙将脸挡在茶碗后面,遮住湿了的眼眶,过得片刻才抬起头来,清了清嗓子,转了话头。
「我见你同怀风处得挺好,怎样,这孩子没招你厌烦吧?」
「没有。」
提起怀风,怀舟脸上露出一抹微笑,「他很好。」
「我先前还担心你不待见他,如今看来,倒是我多虑了。」
怀乾眯起眼来看他,确定说的是真心话,也笑起来,「怀风这孩子乍一看娇纵任性,其实骨子里随和温厚,极是难得的。王叔只得两个儿子,见你们兄弟和睦,必是老怀宽慰得很。」
笑到一半,欣慰之中又夹杂了无奈,「不过怀风让父皇太后宠过了头,行事率性无忌,往往出人意表,着实让人头疼,日后闯祸捣蛋的事少不了,我是无暇管教他了,你便多费些心吧。」
怀舟挑起一边眉峰,「说怀风行事率性我倒信几分,捣蛋闯祸却未必,这孩子乖巧懂事得很。」
怀乾一怔之下哈哈大笑,「你不晓得,怀风实是个鬼精灵,初初同你亲近,自然乖觉万分,待熟起来,摸准你脾气,晓得你疼他,便要恃宠生骄,可着劲儿折腾,直将人磨得烦不胜烦,就怕你到时打也舍不得,骂也舍不得,白白让他气个半死。」
怀舟犹自不信,「未免言过其实。」
怀乾嗤地一声冷哼,「现下你自然不信,我再怎样说也是白搭,等过些日子你自然明白。」
停一停,口气又温柔起来,「这孩子性子属猫的,最是通晓人心,知道哪个待他是真心,哪个又是假意,谁疼他,对他好,怀风分的再清楚不过,他肯亲近你,听你的话,我心中欢喜的很。」
怀舟静静听着,待怀乾说完,缓缓道,「我晓得你担心什么,放心,我娘虽是因他被圈禁,说到底是咎由自取。倒是苦了怀风,这一生注定尝不得人伦之乐,我心中只有歉疚怜惜,自然会加倍疼他,断不致兄弟阋墙的。」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怀乾素知这兄弟一诺千金,既是如此说了,那便再无可虑,登时放下心中压了数年的一块大石,喜笑颜开。
兄弟俩一番家常闲话后又议起朝政,不觉说了直有个多时辰。
冬日天短,才寅时过半,书房中已暗淡得需点上烛火。待宫女进来剪烛,一个小内侍亦弓着腰进来禀道:「太后着奴才过来瞧瞧两位殿下可还忙着,若是没甚事要办了,还请大世子去仁寿宫接了小世子回府。」
怀舟正同怀乾说起江南漕运,讲到要紧处被人打断,微微皱了皱眉头,「且再等等。」
怀乾眼尖,瞅见那内侍一脸为难之色,叫住了问道:「太后许久不见孙儿,怎会急着叫两位世子回府?可是怀风又闯出祸来?」
那内侍正进退不得,见太子问,忙跪下回话,也亏的他口齿伶俐,连比带讲,绘声绘色道:「回太子话,小世子本来在仁寿宫陪太后下棋,下了几局嫌闷,太后便让人将一只交趾国新贡上来的白鹦鹉拿给小世子取乐。小世子兴致高,教那鹦鹉学舌,冲着太后喊『标致』,逗得太后高兴得很。后来小世子嫌那鹦鹉毛色太素净,说不喜庆,便拿作画用的颜料给鸟儿上色,涂了个鹅黄顶子绿翅膀儿,满身五颜六色。可巧儿二皇子进来给太后请安,见了那鸟儿新鲜,上前逗弄,谁料那鹦鹉身上颜色未干透,翅膀儿一扑棱,溅了二皇子一脸,跟开了水粉铺子似的,那鹦鹉还不消停,嘴里直嚷『标致、标致』,气得二皇子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差点儿没揪住小世子揍屁股,太后给拦了,两边训斥一顿,打发二皇子走了,现下叫大世子接了小世子走呢,说是怕晚了皇上留二位世子用膳,到时跟二皇子坐一块儿,不定又生出什么事儿呢。」
怀舟怀乾听完,登时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罢罢,你快去吧,莫让他再出什么幺蛾子来折腾一番。」
怀乾一面笑一面催促,怀舟只得告退出来,一路紧赶到仁寿宫,进殿一看,怀风正蹲地上逗弄一只蓝眼珠的长毛波斯猫,肩上还站着花里胡哨一只傻鸟,玩得正欢,太后倚桌而坐,笑眯眯看着孙儿玩闹。
怀舟不敢耽搁,拉了怀风恭恭敬敬告退。
太后心中不舍,却也不好留人,一个劲儿地叮咛,要怀舟看顾好弟弟,莫要伤势未痊便四处溜达,好歹再跟府中养些日子才好出门,只说得怀风撅起嘴来,让怀舟狠狠瞪了一眼才没敢吱声,唯唯诺诺应了,一起出了宫去。
怀风玩闹一天,并不觉如何疲累,坐上马车犹不消停,取下腰间系着的一块玉佩递到怀舟跟前显摆。
「回鹘新贡上来的和田白玉,皇上才赏的。」
荷包大小的玉佩颜色乳白,如羊油凝腻,触手温润,雕着只云中蟠龙,便是在宫中,也是等闲难得一见的精致物件儿。
「既是皇上赏的,那便好好收着,莫弄丢了。」
怀舟才嘱咐到一半,便见弟弟将玉佩往自己腰间挂,不由奇道:「这是做什么?」
「这上面雕的龙太过威猛,不合我性子,戴了也显不出气派,倒是佩在哥哥身上好看的多。」
怀舟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皇上赏赐的东西也是能随便给人的?仔细宗人府知道了按规矩治你。」
「既是赏了给我,那便是我的,我愿给谁就给谁,便是宗人府也管不着,且哥哥又不是外人,戴你身上同戴我身上又有什么不一样。」
怀风嘴一撇,不屑说道,随即又笑,「再说我身上已戴着一块,再挂一件岂不累赘。」
说着,伸手自襟口里掏出脖子上挂着的一块玉来。
那玉色如凝碧,乍一看如一汪碧水,寸许大小,雕成只蝙蝠形状,蝠嘴处衔着块黑色斑痕,巧雕成一枚铜钱,取的是「福在眼前」的彩头,玉质极好,雕得也精细,只是少了几分宫廷中的凝重大气,其灵动飘逸之处,倒似是民间玉匠高人的手笔。
怀舟掂在手中细看一番,不免好奇,「不像是宫里的东西。」
怀风眨一眨眼,赞道:「哥哥眼睛忒厉了些。我娘说这是外祖家传的宝贝,从小便让我戴着不准离身的。」
怀舟点点头,把那玉塞回怀风衣襟里,系上襟扣,再看腰上挂着的玉佩,想到弟弟一番心意,一丝笑意忍不住浮上眼睛。
第九章 最新更新:20100110 18:32:00
过不几日便是年关,安王府中首次合家团圆,雍祁钧心下欢喜无限,虽在病中,仍传令张灯结彩,一干琐碎差事自有管家筹备周全。
怀舟怀风此次回来后暂且无职,每日里给父亲请过安便各去寻事消遣。一个端坐书房翻阅邸报,间或进宫面见太子,一个却因太后懿旨不敢出门,只得在府中寻些乐子玩儿。
到得年下,父子三人进宫吃过年夜饭,回府后又放起烟花,满天焰火斑斓璀璨,映出三张笑脸。
过了除夕没几日,旨意下来,任了怀舟为九门提督,统领京城防务。
怀舟知晓职责深重,年节还未过完便走马上任,接掌了九城巡防司,日日清早往司里去,领了大小兵将,自皇城朱雀门直巡到外城崇胜门,转过一圈回来,吃罢午饭又往设在城外武家坡的兵营里去,操兵练马,一刻不停。
他这边忙得无暇喘气,怀风却是闲得险些发霉,因被太后勒令好生于府中养伤,整个年节里便是吃了睡睡了吃,跟个猪仔无甚两样,好容易熬到出了正月十五,便撒着
恋耽美
站时竟睡着过去,脑袋从怀舟肩上滑落怀中。
前一刻还在郁郁寡欢,转眼已忘却烦恼酣然入梦,怀舟不料弟弟如此不识愁字一味,捧住胸前瞌睡得滴里嗒楞的脑袋,哑然失笑。
因顾忌安王病体,车驾行得甚慢,眼看已是腊月二十,一行人马才进了平京,周管家等仆从都是先行几日回来候着,一早将王府整治出来迎候主子入住。
雍祁钧一路颠簸,虽有胡太医从旁招呼,下车时精神亦显不支,被一众内侍拥上床榻后便再起不了身,只着怀舟怀风前往宫中面君。
怀风此时伤势已经见好,同哥哥一道安置好父亲,换过世子服色一并乘车往宫中而去。
安王入城的消息早已由九城巡防司报入宫中知晓,怀舟怀风才在宫门前面下车,已见六宫总管太监刘福站在门口相迎,见了他俩颠颠地过来请安。
「可有老日子没见两位世子爷了,皇上皇后想念得紧,一听安王爷车驾回京,立刻打发老奴来迎。两位世子爷一路上可走的顺畅,王爷身子安好?」
刘福是随侍当今圣上三十年的老人儿,深得宠信,等闲皇亲朝臣概不放在眼中,唯独安王不同别个,故此对怀舟怀风亦是另眼相看。
「父亲身子尚可,有劳公公惦念。」
行走宫中言多必失,怀舟又不喜多言,回过一句后再无他话,怀风却是时常出入宫禁同刘福混熟了的,又仗着太后皇上宠爱,素来言笑无忌,往宫里走的这一段路上扯住刘福手中拂尘笑闹,「大冬天的也不闹蝇子,刘公公见天儿捧着它做什么,倒不如换只手炉抱着,三九天也冻不着。」
刘福一张圆饼脸上笑得见牙不见眼,乐呵呵道:「也就小世子您爱同老奴这般玩笑,仔细让太子殿下瞧见,又要教训您不稳重。」
怀风一愕,「太子哥哥也在?」
「可不是,一大早就进了南书房同皇上议政,本是要走了,听说安王爷回来便又留下,说是等安王进宫时给王叔请安,方才皇后娘娘也来了,眼下都在宣和殿呢。」
怀风一听,脸色登时一垮,当即放开拂尘,敛眉屏息,肃手肃脚,作出副规规矩矩的恭谨之态。
自打相见,怀舟只见弟弟一派精灵率真,乍然见他装得老成样子,煞是不惯,暗暗纳罕,想太子怀乾不过比自己大上一岁,秉性宽厚,待一众弟弟们素来是十分威严中又存了三分和气,正是一副嫡长子风范,怎的就让怀风怕成这样,倒比对自己亲爹还忌惮几分。
隆冬之际,万物肃杀,宫中又甚少植树,从朱雀门到后宫这一段路上,景色甚是单调,只一色的金黄琉璃瓦在暖阳照耀下晃得人眼花,直到临近宣和殿,才见几株病梅矮松制成的盆景点缀道旁,殷红苍翠之中显出几丝热闹。
将怀舟怀风领到宣和殿外,刘福先行进去通禀,不多死便有两个内侍打起帘子请两人进去。
怀舟怀风自幼谙熟宫中礼仪,略一整肃衣冠,垂首走进殿内,跪下问安。
宣和殿乃是历代皇帝起卧之所,外殿于隆冬中升起地龙,又燃起碳炉,俨然一所暖阁,今上景帝雍祁奕同褚氏皇后一左一右坐着,正闲话家常,太子怀乾于下首相陪,见了他二人联袂进来,齐齐笑起来。
「才念叨着安王车驾怎的还未到京,巡防司便报进来人到了。」
怀舟是皇上亲侄,又是皇后的嫡亲外甥,更是同太子一起长大的得力兄弟,论身份比庶出的皇子还要尊贵些,皇后见了自然欢喜,说话声调都透出几分轻快。
景帝亦是许久不见两个侄子,见两人一个英武,一个俊美,皎如芝兰玉树,又都是文武双全,实是这一辈宗室子弟中的翘楚,不禁代弟弟高兴,同安王一模一样的面孔上露出和蔼笑容,待两人行完礼,招手道:「站近些让朕瞧瞧。」
待两人站到近前,上下仔细一瞅,笑意更浓,点头赞叹,「王弟好福气,生的两个好儿子。」
又问:「你们父王呢?没进宫来吗?」
「父亲旅途劳顿,进京后体力不支,已先行回府休养,不能觐见皇上,特命我二人入宫请罪。」
怀舟禀完,景帝面色已凝重起来。这王弟是他孪生手足,情谊非比寻常,又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名将国之栋梁,眼见病起沉疴,于公于私,均是景帝心中大痛。
「皇上请宽心,父亲最近心绪宽敞,病情颇有起色,今日实是劳于行程方觉疲累,休养几日当无大碍。」
对这怜惜自己的皇伯父,怀舟一向敬爱有加,亲近孺慕之情比待安王更甚,反少了些在父亲面前的拘谨,见景帝难过,当即宽慰。
怀风亦道:「父亲这些时日气色好得多,饭量也增了,高兴时还能吃得下荤食呢,好生调养一冬,说不得明春便好了。」
他两人一唱一和,说的景帝面色和缓起来。
太子一直站在一旁默不作声,这时插话道:「我宫里有新近得来的几只老参,明儿个拿去给王叔配药,但凡有什么需用的药材,只管跟太医院说就是。」
「谢皇兄。」
「谢太子哥哥。」
怀乾颔首而笑,促狭道:「怀舟倒也罢了,怀风今儿个竟这般懂事守礼,还晓得道谢,可见是有长进了。」
因身残之故,皇上安王太后无不对怀风多加怜宠,皇后亦因亲妹所为更多两分歉疚,是以众人将怀风娇纵得淘出了圈儿,偌大宫中,竟只得怀乾仗着太子身份,又是长兄,方敢严加管教,才不致令怀风无法无天。因此上对这太子哥哥,怀风委实又敬又畏,对答行事无不依足规矩,生怕又被教训一番,只是他性子散漫惯了,见怀乾如此和颜悦色,登时将往日里受的教训抛诸脑后,腾地扑身上去一把抱住怀乾,「太子哥哥又笑话我。」
怀乾身量同怀舟相仿,模样儿同怀舟相似,武艺却差了兄弟十万八千里,这一下让怀风猴儿似的挂在身上,哪里禁得住,踉跄退了几步便倒进身后椅子里,幸得冬日里椅上都铺了锦垫,尾巴骨才未戳疼,只将怀乾弄得又好气又好笑,拧了眉毛啐道:「方才这句可真是白夸了。」
扬声召唤怀舟,「快把这猢狲从我身上扒下来。」
怀舟几时见太子这般无奈,忍着笑过去,捞住怀风腰身拖了起来。
他三人这般笑闹,全不合宫中规矩,换做别人,少不得要给按个君前失仪之罪,偏他三个一人是当今太子,两个是皇上宠侄,景帝看在眼中,只觉是皇家中难得的天伦之乐,不以为忤,反而欢喜,同皇后齐齐失笑,一时间,宣和殿里,尽是欢声笑语。
第七章 最新更新:20100104 19:22:00
时已近午,皇后正要传旨摆膳,太后宫中司礼太监前来,只道太后想念孙儿,命怀舟怀风往仁寿宫中用膳。
怀乾笑道:「既如此,我也一并往太后宫中去吃好了。」
既是太后旨意,皇后也不好再留,打发了三人出来。
怀风才被数落几句,一路上亦步亦趋跟着两个哥哥不敢造次,待一进了仁寿宫,即刻本性复萌,也不待内侍通禀,撒着欢儿的蹦进殿去,怀舟怀乾尚未跨进殿门,已听里面「心肝儿肉,宝贝孙儿」唤个不停,进去一看,太后搂着怀风居中坐着,祖孙俩正亲亲热热说个不停。
要说溺爱孙儿,太后实是这宫中第一人,怀风又生的机灵俊美,乃是太后心尖子上的乖孙,此刻得了靠山,怀风哪里还惧太子,指着怀乾向太后诉苦,「太子哥哥方才还教训我没规矩,说要罚我抄书。」
太后一瞪眼,「什么规矩,我们怀风哪里用得着守规矩。」
怀风还当是帮他说话,连连点头,点到一半,方觉出太后口气不对,竟是一句揶揄之语,再看两个哥哥,已是忍不住嗤笑出声,当下闹了个大红脸,讪讪地要从太后怀里爬出来,被太后一把拉住。
「你太子哥哥管着一众弟弟,哪里能只偏向你,乖孙倒也不用气,别的地方且不说,只在这仁寿宫里,你愿怎么闹便怎么闹,保管拘束不着你。」
一席话,直将怀风哄的心花怒放,怀乾却只得苦笑,暗道有太后这番纵容,想再拘住这混世魔王可真是难上加难。
「哀家这些个孙儿各个都在京里,时时见着,唯独你常年在外,逢年过节才得见一次,真是想煞哀家。」
待怀舟趋前请安,太后拽住了他手念叨,怀舟许久不曾让人这般当成孩子看待,不自在到十分,眼见太后叹着叹着又要叹出眼泪来,更是窘迫,急的向太子使眼色,盼着怀乾出声救上一救,却不知太子在想什么,竟是没看见,倒是怀风眼尖,心下会意,搂住太后一阵摇晃。
「哥哥学成出师,以后都不走了,我们见天儿进宫给您请安,就怕到时候您烦了我们,嫌吵得慌。」
又嚷嚷,「这里小厨房今儿个可做了八宝甜鸭没?哥哥早上只吃了碗粥,可饿得狠了。」
太后叫他一通打岔,哪里还有半分叹息感伤,眼一横,「怀舟向来不吃甜食,那鸭子端他跟前也不瞅上一瞅,你肚中馋虫念叨也就罢了,偏还栽到你哥哥身上去。」
怀风谎话拆穿,本觉尴尬,然见怀舟似笑非笑看过来,目光中甚是温柔纵容,不由脖子一梗,犟嘴道:「哥哥便不爱吃甜,许久不尝那味道,偶尔想念又有什么奇怪,哪里就是我说谎了,皇祖母可莫要冤我。」
怀舟忍笑点头,「是,今儿个不知怎的,倒是极想尝尝那鸭子。」
太后本来怕他兄弟两个不和睦,这时见两人一副兄友弟恭亲密无间之态,担忧尽去,欢喜之余,一叠声地吩咐摆膳。
仁寿宫总管太监亦笑嘻嘻上前凑趣,「晓得小世子喜欢吃那鸭子,早让厨子备下了,倒不想大世子也念想着,奴才这就端去。」
不多时,八宝甜鸭、爆炒鹿肉、金丝酥雀、如意卷、绣球乾贝、炒珍珠鸡、奶汁鱼片、清蒸时鲜、炒时蔬、酿冬菇盒、龙井竹荪……琳琅满目摆了一桌。
太后领着三个孙儿坐了,先夹一箸鸭肉与怀舟,怀舟于这甜丝丝的鸭子实无兴趣,却碍于方才为怀风圆谎,只得硬着头皮咽下,尝完这一块,余下是说什么也不碰了,只捡着其他菜肴来夹。
怀风却是嗜甜,专捡鸭子并一道杏仁银耳羹吃,除了只鸭腿让怀乾夹了去,一盘鸭肉竟都进了他肚子。
太后上了年纪,益发讲究节食惜福,吃下一小碗粳米便住了筷,只笑咪咪看着三个孙儿用膳。
不一时,三人吃完,怀乾膳后便向太后禀明欲去理政,一面起身,一面向怀舟递个眼色过去。
「今儿个难得两个弟弟回来,皇祖母高兴,孙儿本该多陪陪叙叙家常,奈何政事繁杂,几件要务耽搁不得,孙儿还需去料理了才行,另有边关兵事需得怀舟帮我这哥哥斟酌斟酌,皇祖母恕罪,容孙儿带怀舟先行一步。」
「正事要紧,」太后脸色一肃,点点头,「怀舟怀风这一回来,呆的日子怕是短不了,叙家常的日子有的是,也不在这一时半会儿,你只管忙你的去。」
看看怀舟,又笑起来,「你弟弟才回来,还不曾歇息,你做哥哥的体谅些,莫抓了差不放,忙完了便放你弟弟回去歇着吧。」
「孙儿省得。」
怀舟怀乾告退后出得殿来,怀风依礼送到殿外,转身间,怀舟瞥见弟弟眼巴巴瞅着自己,一副期盼之色,晓得他嫌仁寿宫闷得慌,想跟去东宫玩耍,只是太子所议之事怕不止边关兵事那样简单,自己又怎敢擅做主张携他同去,少不得哄道:「太子宫中尽是朝臣往来,你受不得拘束,去了反不自在,不如在这里好生待着,陪皇祖母说话解闷,议完事我便来接你。」
怀风一想甚是,乖乖点了点头,喜滋滋回了殿里。
怀乾一旁看着,但笑不语。
太子所居虽唤作东宫,位置却在皇城偏南一隅,论规模比皇帝起居之所小了一圈,但仪制俱全,武将、东宫官无不齐备,关起门来,自成一方天地。
怀舟自幼长在东宫,于这里比自家王府还熟,跟着太子一路进了书房,待宫女端上茶后便屏退一干内侍,关起门来说话。
黑黝黝沉香木制成的书桌上堆着小山般一摞奏折,怀乾坐于桌后,抽出最上面一本凌空扔过来。
「你先看看这个。」
怀乾身为储君,一举一动无不受人瞩目,举手投足间都得加着分小心,日复一日让宫中规矩压得喘不过气,也只得在这兄弟面前方能丢下太子身份放肆些许,露出骨子里一份不羁。
怀舟手一伸,稳稳接住折子展开细看,越看越是疑惑。
那折子是御史台五品言官陈文铎月前奏上来的,言道安王病重,已不堪据守边关之任,安王世子雍怀舟以年少初履军务,唯因宗室之故而获重权,岂能服众,日久恐有不测之虞,望圣上明察,另择良将委以重用云云。
「御史之责在于纠察百官,军国之事向非其所能议,这陈文铎不过一介小小言官,如何敢言涉兵权一事?」
怀乾冷笑,「你可莫小看这陈文铎,官职虽小,靠山却大,你可知他正室夫人的表姐是谁?」
见怀舟茫然,伸手向北一指。
怀舟一愕之下低叫出声,「许贵妃?」
「可不就是北辰宫中的那位贵妃娘娘。」
怀舟霎时悟出其中缘由,当下怒气上涌,目中露出一丝厌恶之色。
景帝共育有十二子十一女,十二个皇子中只活了八个,其中三名尚在稚龄,年长些的皇子中除却太子,便是二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及八皇子。老四怀谷生母卑微,本人也不大得宠,老五怀广是皇后亲生,怀乾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老二怀熙同老八怀琛却均是许贵妃所出,面上同怀乾一团和气,暗里却盯着储君之位心怀叵测。许贵妃当年与皇后一道入宫,因貌美,年轻时圣眷还在皇后之上,却因比皇后晚了半月生儿子,未能入主中宫,心中积着团火,老早已是人尽皆知,偏怀乾天资聪颖,小小年纪时已显出副明君之资,圣眷日隆,七岁便立为太子,老二怀熙不过差了几天,却已是君臣有分,许贵妃心高气傲,如何能忍,眼看圣上年岁渐高,不日便是怀乾登基为帝,自然心急起来,只想着如何削弱怀乾羽翼,令怀熙取而代之,如此一来,自然是先从太子掌中兵权下手。镇北军虽是皇帝亲辖,但安王病重,若等怀舟为帅,这十余万精兵便是太子囊中之物,一旦宫中有变,十万铁骑不日便可勤王护驾,许贵妃纵有天大能耐亦只能望帝位而兴叹。
怀舟沉吟片刻,忽地冷笑,「这位娘娘敢情是昏了头了,以为夺了你兵权便可拉你下马是怎的,她也不想想老二那德行,除了张脸蛋算是漂亮,余下哪一样及得上你,皇上但有一分清明,亦绝不会废你立他,再说,后宫不得干政,指使陈文铎上这种折子,如此明目张胆,她便不怕惹祸上身吗。」
说完,良久不见回应,好一会儿才听太子低低道:「父皇或许不会废我,但却不能不防我。」
这句一出,犹如三九天当头浇下一桶冰水,冻得怀舟浑身一个激灵,不敢置信地望着太子做不得声。
「做什么这般瞪着我。」
怀乾摇头轻笑,笑声中却带了几不可闻的一丝苦闷。
「这次面上看是许贵妃发难,但准了折子的却是父皇,自古一国不可有二主,父皇年事渐高,但身子康健,说是春秋鼎盛并不为过,眼见我成年后渐掌大权,怎能不防,历朝历代,父子相疑之事还少吗,你这般惊奇做什么。」
无情最是帝王家,怀舟自然知道,可一旦身临其中,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惊心,只觉心里一阵憋闷。
「皇上对你……」
「莫慌,眼前还未到你担心的那样。」
明白怀舟欲言又止下隐藏的担忧,怀乾倒先笑起来,安慰道:「说相疑或是有些重了,毕竟父皇对我这太子还算满意。依我看,这次削我兵权,倒也未必全是为了防我势大,亦或是为稳住许氏一族也未可知。不然,怎的不封许平钰为帅,倒让陈英暂掌军权。」
许氏一族乃开国将军之后,代代子孙中皆有从戎之人,许贵妃从弟许平钰为人干练,统军有方,现下已是三品辅国将军,论资历声望亦仅次于安王,且曾镇守西北边陲十余年,若令此人接掌镇北军,倒确是当之不二的人选。
「许平钰倒也罢了,又焉知陈英不是许家安□镇北军的。」
回想边关所见所闻,怀舟犹自不安,「我去边关转了一趟才知,陈英面上同许家无甚干系,他儿女亲家卢有道却是许家门生,不可不防着些。」
怀乾微笑不语,过一会儿,淡淡道:「陈英这人我心中有数。」
怀舟晓得太子为人沉稳谨慎,既如此说,那便是已有盘算,也就不再嗦。
第八章 最新更新:20100107 20:20:00
「你这镇北军元帅是做不成了,眼下另有一件差事,官儿不大,事不少,不知你想不想做?」
怀乾端起茶,一面拿盖碗去拨浮叶,一面悠悠问道。
怀舟盯着他唇间浮起的一抹诡笑,心知这位皇兄不定又有了什么主意,偏好跟自己卖关子,真是从小到大改不了的脾性,不免起了促狭心思,装模作样皱起眉头,「父王病重,怀风年少又不谙理家,府中诸事少不得要我照料,实是□无术,皇兄这差事若是琐碎,不如叫东宫官里哪个老成些的人做吧。」
说完,垂了眼帘低头喝茶。
怀乾眨眨眼,干笑几声,「这差事是要带兵的,我手下多是些文官,哪个做得。」
见怀舟兀自不搭茬儿,关子也不卖了,径直道:「九门提督关允文半个月前殁了,吏部上了折子荐人,叫我压了下来,只等着你来坐这位子。怎样,当真不愿?」
听见「九门提督」这几个字,怀舟眼睛霎时一亮,心里明镜儿般,暗道怀乾心计了得。
熙朝祖制,太子摄政后,四品以下京官儿升黜一律决于东宫,这九门提督是统领九城巡防司的管事头儿,不过五品大小,却管着平京内外九道城门并京城防务,官儿不大,权却不小,手底下一营兵马往多了说不过万把人,但胜在天子脚下,拱卫京城,凭这些人把平京内外看住了,任谁有甚小动静都如在眼皮子底下,真到了风起云涌之际,提督一声令下城门即关,凭你十万大军兵临城下也一时不得便进,拖个一时三刻,宫中一应事务早料理停当了。
怀舟许久没同这皇兄玩笑,见怀乾眼巴巴地瞅着自己,特特地撇了撇嘴,「也罢,好歹是个带兵的差事,我将就些也就是了。」
怀乾让他抻得一口气紧了又松,恨恨道:「我亲自安排的差事也不放在眼里,也就你敢这般放肆。」
怀舟斜了眼睨他,「我若是变成那些东宫官唯唯诺诺对你,你便高兴了?」
「罢罢,还是莫变的好。」
怀乾苦笑,「天下至尊又至孤者莫过于帝王,想找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何等凄凉,我还只是太子,已没人敢忤逆于我,各个争相谄媚,老五是我亲弟弟,见了我都不敢有半分逾越,想起来真是没意思透了,咱们这一辈数过来,唯有你和怀风没拿我当太子,只当我是兄长,当笑则笑,当闹则闹,若连你们两个都变了,我可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这一番话说完,房中一下沉寂下来,两人均心有所触,一时默然不语。
其实要论起血脉之亲,怀舟怀风自然比不上正统皇子,可妙就妙在这隔了一层。两人既是皇室宗亲中最显贵亲近的一支,却又不会觊觎皇位,怀乾自然放心不过,比起自己那一干盯着储君之位的亲兄弟还要厚爱几分,存了真个儿手足之情在里头。怀舟也明白其中道理,晓得这哥哥难言之痛,待怀乾的情分也自不同,三分敬他是太子,倒有七分当他是兄弟。
「你是晓得我的,这么多年,在外头的时日比在宫里还长,性子野了,于天家规矩不大理会,说句大不敬的话,你现下是太子也好,日后登基为皇也罢,我总先当你是兄长,然后才是其他。」
这一席话淡淡的,不见半分慷慨激昂,怀乾却觉一股酸气直冲鼻翼,赶忙将脸挡在茶碗后面,遮住湿了的眼眶,过得片刻才抬起头来,清了清嗓子,转了话头。
「我见你同怀风处得挺好,怎样,这孩子没招你厌烦吧?」
「没有。」
提起怀风,怀舟脸上露出一抹微笑,「他很好。」
「我先前还担心你不待见他,如今看来,倒是我多虑了。」
怀乾眯起眼来看他,确定说的是真心话,也笑起来,「怀风这孩子乍一看娇纵任性,其实骨子里随和温厚,极是难得的。王叔只得两个儿子,见你们兄弟和睦,必是老怀宽慰得很。」
笑到一半,欣慰之中又夹杂了无奈,「不过怀风让父皇太后宠过了头,行事率性无忌,往往出人意表,着实让人头疼,日后闯祸捣蛋的事少不了,我是无暇管教他了,你便多费些心吧。」
怀舟挑起一边眉峰,「说怀风行事率性我倒信几分,捣蛋闯祸却未必,这孩子乖巧懂事得很。」
怀乾一怔之下哈哈大笑,「你不晓得,怀风实是个鬼精灵,初初同你亲近,自然乖觉万分,待熟起来,摸准你脾气,晓得你疼他,便要恃宠生骄,可着劲儿折腾,直将人磨得烦不胜烦,就怕你到时打也舍不得,骂也舍不得,白白让他气个半死。」
怀舟犹自不信,「未免言过其实。」
怀乾嗤地一声冷哼,「现下你自然不信,我再怎样说也是白搭,等过些日子你自然明白。」
停一停,口气又温柔起来,「这孩子性子属猫的,最是通晓人心,知道哪个待他是真心,哪个又是假意,谁疼他,对他好,怀风分的再清楚不过,他肯亲近你,听你的话,我心中欢喜的很。」
怀舟静静听着,待怀乾说完,缓缓道,「我晓得你担心什么,放心,我娘虽是因他被圈禁,说到底是咎由自取。倒是苦了怀风,这一生注定尝不得人伦之乐,我心中只有歉疚怜惜,自然会加倍疼他,断不致兄弟阋墙的。」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怀乾素知这兄弟一诺千金,既是如此说了,那便再无可虑,登时放下心中压了数年的一块大石,喜笑颜开。
兄弟俩一番家常闲话后又议起朝政,不觉说了直有个多时辰。
冬日天短,才寅时过半,书房中已暗淡得需点上烛火。待宫女进来剪烛,一个小内侍亦弓着腰进来禀道:「太后着奴才过来瞧瞧两位殿下可还忙着,若是没甚事要办了,还请大世子去仁寿宫接了小世子回府。」
怀舟正同怀乾说起江南漕运,讲到要紧处被人打断,微微皱了皱眉头,「且再等等。」
怀乾眼尖,瞅见那内侍一脸为难之色,叫住了问道:「太后许久不见孙儿,怎会急着叫两位世子回府?可是怀风又闯出祸来?」
那内侍正进退不得,见太子问,忙跪下回话,也亏的他口齿伶俐,连比带讲,绘声绘色道:「回太子话,小世子本来在仁寿宫陪太后下棋,下了几局嫌闷,太后便让人将一只交趾国新贡上来的白鹦鹉拿给小世子取乐。小世子兴致高,教那鹦鹉学舌,冲着太后喊『标致』,逗得太后高兴得很。后来小世子嫌那鹦鹉毛色太素净,说不喜庆,便拿作画用的颜料给鸟儿上色,涂了个鹅黄顶子绿翅膀儿,满身五颜六色。可巧儿二皇子进来给太后请安,见了那鸟儿新鲜,上前逗弄,谁料那鹦鹉身上颜色未干透,翅膀儿一扑棱,溅了二皇子一脸,跟开了水粉铺子似的,那鹦鹉还不消停,嘴里直嚷『标致、标致』,气得二皇子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差点儿没揪住小世子揍屁股,太后给拦了,两边训斥一顿,打发二皇子走了,现下叫大世子接了小世子走呢,说是怕晚了皇上留二位世子用膳,到时跟二皇子坐一块儿,不定又生出什么事儿呢。」
怀舟怀乾听完,登时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罢罢,你快去吧,莫让他再出什么幺蛾子来折腾一番。」
怀乾一面笑一面催促,怀舟只得告退出来,一路紧赶到仁寿宫,进殿一看,怀风正蹲地上逗弄一只蓝眼珠的长毛波斯猫,肩上还站着花里胡哨一只傻鸟,玩得正欢,太后倚桌而坐,笑眯眯看着孙儿玩闹。
怀舟不敢耽搁,拉了怀风恭恭敬敬告退。
太后心中不舍,却也不好留人,一个劲儿地叮咛,要怀舟看顾好弟弟,莫要伤势未痊便四处溜达,好歹再跟府中养些日子才好出门,只说得怀风撅起嘴来,让怀舟狠狠瞪了一眼才没敢吱声,唯唯诺诺应了,一起出了宫去。
怀风玩闹一天,并不觉如何疲累,坐上马车犹不消停,取下腰间系着的一块玉佩递到怀舟跟前显摆。
「回鹘新贡上来的和田白玉,皇上才赏的。」
荷包大小的玉佩颜色乳白,如羊油凝腻,触手温润,雕着只云中蟠龙,便是在宫中,也是等闲难得一见的精致物件儿。
「既是皇上赏的,那便好好收着,莫弄丢了。」
怀舟才嘱咐到一半,便见弟弟将玉佩往自己腰间挂,不由奇道:「这是做什么?」
「这上面雕的龙太过威猛,不合我性子,戴了也显不出气派,倒是佩在哥哥身上好看的多。」
怀舟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皇上赏赐的东西也是能随便给人的?仔细宗人府知道了按规矩治你。」
「既是赏了给我,那便是我的,我愿给谁就给谁,便是宗人府也管不着,且哥哥又不是外人,戴你身上同戴我身上又有什么不一样。」
怀风嘴一撇,不屑说道,随即又笑,「再说我身上已戴着一块,再挂一件岂不累赘。」
说着,伸手自襟口里掏出脖子上挂着的一块玉来。
那玉色如凝碧,乍一看如一汪碧水,寸许大小,雕成只蝙蝠形状,蝠嘴处衔着块黑色斑痕,巧雕成一枚铜钱,取的是「福在眼前」的彩头,玉质极好,雕得也精细,只是少了几分宫廷中的凝重大气,其灵动飘逸之处,倒似是民间玉匠高人的手笔。
怀舟掂在手中细看一番,不免好奇,「不像是宫里的东西。」
怀风眨一眨眼,赞道:「哥哥眼睛忒厉了些。我娘说这是外祖家传的宝贝,从小便让我戴着不准离身的。」
怀舟点点头,把那玉塞回怀风衣襟里,系上襟扣,再看腰上挂着的玉佩,想到弟弟一番心意,一丝笑意忍不住浮上眼睛。
第九章 最新更新:20100110 18:32:00
过不几日便是年关,安王府中首次合家团圆,雍祁钧心下欢喜无限,虽在病中,仍传令张灯结彩,一干琐碎差事自有管家筹备周全。
怀舟怀风此次回来后暂且无职,每日里给父亲请过安便各去寻事消遣。一个端坐书房翻阅邸报,间或进宫面见太子,一个却因太后懿旨不敢出门,只得在府中寻些乐子玩儿。
到得年下,父子三人进宫吃过年夜饭,回府后又放起烟花,满天焰火斑斓璀璨,映出三张笑脸。
过了除夕没几日,旨意下来,任了怀舟为九门提督,统领京城防务。
怀舟知晓职责深重,年节还未过完便走马上任,接掌了九城巡防司,日日清早往司里去,领了大小兵将,自皇城朱雀门直巡到外城崇胜门,转过一圈回来,吃罢午饭又往设在城外武家坡的兵营里去,操兵练马,一刻不停。
他这边忙得无暇喘气,怀风却是闲得险些发霉,因被太后勒令好生于府中养伤,整个年节里便是吃了睡睡了吃,跟个猪仔无甚两样,好容易熬到出了正月十五,便撒着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