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 >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
错误举报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洛娜215(243)

    当然,也不是全是好处,到了夏天这里就有些过于湿热了,要当作主宅对身体可能不太好,但当作休养的别苑秋冬暂居还比较合适。

    相比来说,其实还不如隔壁尉家那个只挖了一个眼子的宅院宜居。

    吕小安还有些嫌弃呢。

    孙子是做了什么才让秦王赏赐了这么大一座宅院哟?!!!而且这儿,这儿分明是

    吕老太爷忍了忍,没忍住,他整个人的表情都有些紧绷,你可知,此宅为何?

    不等吕安开口,老太爷终于伸手捏住了孙子的耳朵,没舍得用力只是左右来回拧,此处是周天子巡幸的温汤!秦王赐,你就收下了?

    作为一个儒家弟子,吕老太爷完全不能接受自己住进了周天子曾经住过的别苑,哪怕现在其实已经没有周天子了也一样!这是何等的僭越之举!

    吕安楞了一下之后忙解释,阿耶,不是的,周天子的温汤不是在这儿啊!而且秦王怎么可能会把周天子的温汤赐给别人泡,那可是秦王自己的私人温泉。

    吕老太爷怒了,此处背骊山面渭水,不是这个是哪个?吕安哭笑不得,只能大概画了个舆图给没有来过咸阳的阿耶看:周天子的温汤是在骊山侧而我们是在渭水南。

    他在两个点中间画了个直线,这其间距离快马一日,慢慢走可能三四日不止。他又顺手画了咸阳宫所在的位置,三点连线便是一个三角,吕家现在的宅院是在三角的左下角,骊山为右下角,两者之间差了一个东西水平线。

    这不能怪老爷子没有地理概念,着实是因为古书描写实在含糊。而现在他们在的位置的确是背靠骊山面向渭水,又有温泉,还是秦王赐下,可不就让老爷子误会了吗?

    但事实上咸阳城的渭河南岸有温汤之处的宅子数目还真不少,吕宅这个宅子也只是因为离咸阳宫相对来说近一些,又靠近渡口,交通方便,所以才被秦王选中作为别院。但也就是平日里偶尔想起来过来洗澡的程度。

    在咸阳宫完全搭建完成后的现在,嬴稷通常都选择咸阳宫的浴房里泡热水。就算想起来泡温汤,他也更喜欢去周天子曾经临幸过的那个名唤星辰汤的池子泡浴,那儿风景可好得多了。

    如此,他才一点都不心疼地将别院赏给了吕安不,也不是不心疼,这处院落是咸阳宫冬季蔬菜的种植处之一来着,虽然同样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这儿的蔬菜运到咸阳宫最新鲜,所以秦王其实还是小小割肉的。

    但吕小安这次献上来的器具价值意义均是不菲,对比之下嬴稷觉得还是很值得的。

    经过孙子耐心的解释,吕老爷子也知道是自己弄错了,不由老脸一红。吕安当然不会抓着爷爷的错处不放,他贴心地转移了话题同自家阿耶粗粗说了下如今咸阳情况,然后取出了一部《秦律》。

    哪知他家阿耶摆摆手,道:书尉家小郎路上已经给我们看过了。

    吕安稍稍有些惊讶,随后抿嘴一乐,夸道:也是,师兄做事最可靠了,是我多虑。

    说罢,他也没注意到吕家二老瞬间转为古怪的神色,继续为家里人介绍这处宅院的情况,出行道路如何,买卖菜果如何,等等。

    至于用水比起隔壁尉家,吕家的用水可就方便了许多。这处宅院能被选作给咸阳宫提供冬季蔬菜的原因就是这儿的温汤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放凉了还能浇灌田地。

    所以,吕家的温泉就等于是自动热水器,既能洗澡,又能烧热水,还能种菜,品质特别好。

    但尉家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刚刚打出来的温汤水要经过长时间实验才能证明其无毒。吕安之前将水引出来一段距离后放凉后造了一个人工小池塘,里头放了几尾游鱼养着做实验。但时间还太短,现在还看不出来什么,虽然鱼没死,但也说不好到底能不能用。

    所以,吕安建议尉缭还是先不要去用那池子水,实在要用水的话可以到吕家来挑水。

    比起到最近的水源地也就是渭河挑水,来吕家挑水可方便多啦!

    便是如此。尉缭顶着全家人灼热的视线将吕安同他说的话慢吞吞复述了一遍。

    吕安的确是考虑周到,但他显然没能想到尉家世代为将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群大老粗看了眼那水塘里头大冬天却悠闲自在甩着尾巴的几尾看着极为肥美的鲤鱼。又看了眼为了放凉出井的沸水而搭建起来的弯曲繁复的道路,以及上头的滚滚雾气

    最后,尉家老太爷拍板,这水连鱼都毒不死,难道还能弄死我们?

    这样的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点赞。

    尉老太爷立刻发动了所有尉家的儿郎们跑去接水。为了保证水温,一群壮小伙大冬天愣是跑出了一身热汗。但这些个郎君面上都笑开了花,显然是想到以后将温泉水引入澡堂之后的美好生活。

    从兄,你那师弟真真是太能干了!就冲着这温汤,以后他也是我师弟了!我一定好好照顾他!等伺候完长辈们沐浴后终于能下水的小一辈们一个个爬进浴桶,感觉自己的灵魂都要起飞了。

    尉缭的一个堂弟冲着他比出了大拇指,还在浴桶里打了个滚。等日后我们就能有温汤池子泡啦!演武之后有温汤!他禁不住沉醉了下,这是什么神仙日子?!

    尉缭挑了下眉毛,他看了一眼这位从弟,温声道:阿弟有所不知,按秦律,除承嗣者,户主子有婚配者需分户。

    嘎?

    秦国的征税采用的是按户征收的形式,在商鞅变法后,为了保证税收规定一家人除了传嗣的男子,只要结婚了就必须另外分出去另开一户,如果不分出去独门立户的户赋会加倍征收。

    尉家毕竟还没有正式落户秦国,目前他们还算是借吕不韦的宅院居住,短时间内暂时无妨,不过也是迟早要分。

    但吕家分家这事便势在必行了。

    这一点吕安虽然作为家族长孙,但他还没有资格在这事上发言,全由吕不韦处理。半月后,吕家的二叔和三叔另外购置了一处小宅院在秦国正式落户,但因为季节原因,他们暂且居住在大宅里头,要等房子修葺好了再搬走。

    直至此时,忙碌了一个冬天的搬家一事总算是宣布告终。吕安却经过这次事件发现了一个谈不上是问题的问题。

    在吕二叔三叔买房时候也好,吕老爷子关于位置毫无概念也好都暴露了一个短板咸阳没有市政规划,更没有地标。

    咸阳城的规划很是肆意,这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年轻都城,从迁都以来一直到现在都在不停得自我生长。显然当权者也不知道秦都最后会长成什么样子,所以为了方便起见,除了最早的咸阳宫有城墙起保护作用外,其余的宫殿都没有建立城墙。

    尤其是吕家现在所居住的渭河以南,这里人少地多,房子甚至可以随便盖。

    虽然因为现在地方大还没有显出凌乱姿态,但是只要人一多房子一密集,必然会出现小巷暗道,这对于市政安全非常不利。吕安认为应该提早插手及早进行规划,避免到时候乱局已成,难以再改。

    赵政非常认可他阿兄的这一看法,尤其在看到吕安规划下以中轴线平面铺开的对称图案,只觉得心旷神怡到了极点,怎么看怎么喜欢,阿兄画出来的城市概念图怎么看怎么让人舒服!

    他当下就拿起了杨柳枝,跟着在沙盘上戳戳画画,兄弟两人你一下我一下就绘制出以咸阳宫宫殿群为中心的一个正方形规划图。

    其南北各设一市,东西各一武库,咸阳宫南门一圈是各部门办事处,这样方便入宫奏请,南北东西都设有住宅区包围在咸阳宫周边。

    我觉得要有一个广场。吕安戳了戳宫门南边的位置,这里可以欣赏让军队凯旋归来的模样。还能在此为将领们授勋。

    赵政毫不犹豫加上了一块,他想了想又将之改成一大块,既然是看军队演武,那场面一定要大!

    然后他在咸阳宫东边画了一个圈圈:把宗庙搬到这儿来。

    吕安于是在西面也花了一个圈圈:那这里就放忠烈祠叭。

    赵政虚心求教:阿兄,什么是忠烈祠?

    就是对秦国有功的臣子的祠堂。吕安解释道:既然这边是宗庙,那另一边就应当将辅佐过祖先的名臣良将请来,这样老祖宗不就不会觉得寂寞了吗!

    最关键的是,这样图形才平衡啊。否则东边多出一块西边光秃秃的,多难过。

    好有道理啊!赵政恍然。他低头看看沙盘中整整齐齐的城市规划,觉得怎么看怎么喜欢,仿佛都能看到建成之后的样子啦!然而就在心神荡漾的时候忽而就听他阿兄慢条斯理道哎,只可惜没钱造。

    这一刻赵政仿佛听到了美梦破碎的声音。

    作者有话要说:

    强迫症然而没钱兄弟二人组。

    额,你们应该已经猜到吕小安弄出来的是啥东东啦!

    咸阳城根据目前的考古勘探来说,认为他是一个没有城墙的都城,所谓没有城墙不是说没有墙啊,而是没有故宫最外头那一圈,当中的隔断应该还是有的。

    就现在的考古发现,以及典籍记载,在秦国灭亡时候的咸阳城应该是以渭河为分界线,南北都有宫室,然后中间由大道或者半空的道路连接的宫殿【群】。

    猜测说秦始皇是按照当时的星辰图做的规划。

    和汉代不同,秦代的咸阳宫主体是在渭河以北,对,就是汉代陵墓的那一片,先秦的建筑喜欢高台建筑,呈居高临下的姿态,咸阳原是天然高地,宫殿借由地形搭建现在有些难以想象,因为汉代以后就不流行高台了,但应该是从遥远的平地上需要你仰望的那种闪闪亮的宫殿群。

    有点像童话故事里面的那种。

    咸阳城是一个不断在成长中的都城,一直到秦灭应该都没有彻底完成。其主要的宫殿建筑都是始皇所建造,譬如仿六国王宫的宫殿群。

    后来咸阳原不够他发挥了他又往渭河以南发展,修建了乐宫的前身兴乐宫、甘泉宫上林苑宜春宫等等。想象一下长乐宫的规模,长乐宫是故宫的8倍,而萧何修建改造长乐宫的时候只花了一年半,也就是大体的格局应该不会扩大太多,这也不过是始皇的一个别宫而已,就此便能想想一下咸阳宫宫殿群的大小了。

    要不然也不至于项羽一把火要烧三个月了。

    PS一下,项羽烧的是秦宫室,也就是渭河以北那部分,渭河以南的宫室他来不及烧。所以才能把长乐宫甘泉宫上林苑等等留给了老刘家。

    对了,文中的周天子的那个温泉就是华清池的前身,后来秦始皇将它修整了一下,汉武帝修整了一下,传到唐朝进一步扩建就成了华清池,进而成了华清宫。

    第188章 战国风云(41)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崽, 特别乖巧可爱甜蜜贴心,譬如吕安小时候就是这样。

    但是也有一种崽, 聪明懂事能干, 小脑瓜转得飞快,平时看着特别可爱机灵,但是当他一门心思想要搞事的时候就很难敷衍他。

    赵政就是这样的崽。

    当一个聪明懂事的熊孩子想要搞事的时候, 情况就很让人头痛了。

    秦王嬴稷今年已经七十有五,精力体力均是不足,加上他前几年为了护住正在进行水利工程建造的秦国尽心竭力处处算计,精力体力消耗无度,这几年衰老加剧, 身体便有些不好。虽还能处理国事,但双目却已经看不清简牍上的文字了。

    既然眼睛看不见那, 就得找人念给他听。

    他的太子安国君也已经有五十岁, 视力也不太好,嬴稷便点了孙子异人来给他读奏折,顺便代为批复。

    于是,正在听政务的嬴稷发现异人的声音忽然停了, 他微微睁开眼,就见到一向温和的孙子正捧着一卷竹简, 整个人都在微微颤抖。

    嬴稷整个人立刻警醒, 看孙子这般姿态,他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哪知一问后便有啼笑皆非之感。

    孙子读到的简牍并非是丞相派人送来的, 而是赵政不知何时悄悄塞进去的一份奏书。

    他写了什么了?嬴稷挑挑眉,扫了眼孙子额头隐隐暴起的青筋,心知曾孙这一顿打是逃不掉了,但秦王准备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他饶有兴致地接过了孙子呈上的卷轴,然后他就看到了曾孙子绘在羊皮纸上的一个城市概览图。

    也不知道这小子怎么办到的,一整张羊皮纸上都满满当当横竖分明,渭河、泾河画得清晰,一眼看过去整齐极了。

    虽然嬴稷眼睛不好,看不清上头孙子写了什么字,但是看也知道这应当是这小子书写的房屋用途。

    他哼笑一声,先问了一句,吕不韦最近可忙?

    异人面皮一紧,不知道祖父想要听到是什么回答,只能恭敬地和稀泥:吕卿应是在为春耕破土做准备。

    吕不韦的正职是司掌水利,而现在是冬天,枯水季加上土地冻得结实,这时候工人和匠人均都放假,他的事情自然也就是处理一下文书工作,写写工作计划之类。

    总体来说,很空。

    嬴稷经验丰富,当然知道异人言下之意,他以指点了点桌案,只说了一句怪不得,随后就不吭声继续看图了。

    吕不韦公务繁忙时候他儿子要么帮上一手,要么就得顾着家里头的田宅,如此便没时间带着赵政满咸阳撒欢,而现在吕不韦空下来,可不就解放了吕安。

    说到底还是太空了。

    他哼哼两声,将羊皮纸轻轻放在桌案上,然后眯着眼细看曾孙子在竹简上到底写了什么。

    他曾孙虽说现在只有十岁,但是因为他是新年生,加之虚岁多加了一岁,实际上才八岁。别人家的八岁小童便是连字都认不全,而他们家的崽崽已经能够有模有样地给他曾祖上书奏事了。

    就这一点来说,嬴稷还是非常自豪的。

    嬴稷眯着浑浊的双眼将小娃的字字句句一眼又一眼地看过去,看完之后久久无声,忽而他听到顿地之声传来,公子异人正稽首而拜,大王,此事乃臣之过。

    异人咬了咬牙,道:此策数日前政儿曾同臣说起过,然臣当时并未加以理会,所以政儿才会行此事。

    你并未回应,想来是因为不赞成了?嬴稷却问了一个无关的问题。

    臣异人咬咬牙,答道,臣确实不赞成。

    他叩首曰:臣以为,秦国现已经有两大工程,如果要将都城规划成政儿所想,消耗巨大而收益过小。政儿所言确实有理,将咸阳分区而治也不是不好,只是现在不是时候。

    恋耽美